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措施

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措施范文1

关键词:新型助困体系;精神层面建设;励志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09-02

一、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现状及问题

目前,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大多属于“救济帮扶”式扶贫,即无偿性资助比例过高而有偿性资助比例太低,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国家和社会承受的压力大。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需资助金额与日俱增,因此,如果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仍靠无偿资助为主,国家和社会将承担很大的经济压力。

第二,重视经济层面扶助,缺少精神层面帮助,育人功能发挥不够。我国现行的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上、心理上的帮扶过少,就业针对性指导较弱,育人功能发挥不够。

第三,资助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自立自强。无偿资助方式使得部分学生到校之前就“备好”了各种贫困证明资料,促成了学生的“等、靠、要”思想,不利于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

二、新型助困体系中精神层面建设的必要性

在新型助困体系中,参与资助工作的政策制定者,具体实施者必须转变观念,将单纯的“助困”转变为“助学”与“育人”并进,在精神层面建设上探索新路径、试行新制度,把对做好家庭经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作为资助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1.缺少精神引导,资助工作难以实现教育职能

资助工作既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更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同时还要改变学生的“等、靠、要”的心态,将“被动帮扶式”资助与“寻求改变式”倾斜转化,在这个过程要逐步引入同等条件的“激励机制”,不能让学生觉得“学好学坏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应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资助的本身既是国家、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资助,也是对同等条件下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励,这是高校实践育人的良好契机。

2.缺少自立自强,资助工作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资助工作的短期目标是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学生的未来发展问题,因此资助工作应该做到经济资助与能力开发资助相结合,通过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自己、树立信心、自立自强,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3.缺少感恩回馈,资助工作难以长期持续发展,助困重在育人

国家的资助范围有限,资助工作长期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因此感恩回馈教育,就是希望更多受资助者在未来成为资助他人者,带动更多的社会支持,实现资助工作、资助体系的良性持续发展。

三、新型助困体系中精神层面建设的具体措施

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应立足于经济困难生的发展、成才,高度重视起对经济困难生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和引导,以真正达到资助的目的和效果。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心理辅导,将心理疏导与励志教育相结合

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普遍存在自卑、自闭、焦虑、孤僻、虚荣、嫉妒、多疑、敏感和愤世嫉俗等心理现象。高校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场所,也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不仅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上最迫切、最基础的问题,还应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高校可以通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专职心理教师的作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负责几门基础理论课的传授,对于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和人格、心理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并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将心理疏导与励志教育相结合,势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提升一个新的台阶。第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是学校与学生信息沟通的中介。通过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号召辅导员改变工作思路,由被动接受学生求助变为主动关怀,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第三,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增强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培育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完善助困体制,将资助工作与学业激励相结合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制中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性文件。规定的内容主要是经济帮扶条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层面帮扶没有具体规定。如今,国家、社会和家庭越来越看重学生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学生思想健康的状况。这种助困体制既影响资助政策的整体效果,也影响社会对资助政策的信任。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支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层面建设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在助困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一个有效的助困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能够有法可依。

高校有效的使用国家、社会和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在学生经济状况分级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贯彻和完善助困体制,引入“同经济困难级别相应的学业激励制度”,调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资助工作与学生的成绩相挂钩,在困难级别相同的情况下,成绩高的得到资助的机会就会多,发挥家庭经济困难资助的激励作用。

3.鼓励创业自强,将资助育人与职业发展相结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好经济困难生问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必须由‘输血式’资助向‘开发式’资助方式转变,实施经济困难生综合素质培育计划,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有所长,学有专长。第一,加强职业指导,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高校应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设计各种平台帮助他们认知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点,并根据认知结果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创业方向。第二,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基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业自强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在创业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开展感恩教育,将受助与助人相结合

助困重在育人。资助工作者应该让经济困难学生认识到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积极回报社会,将感恩之心化为日常行动,使对经济困难生的教育走向“感恩?励志?奉献”的良性循环轨道;教育学生在得到资助的同时懂得回馈和奉献,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逐步引导经济困难生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念。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到企业实习等,让学生了解劳动的艰辛,体会父母的不易;通过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资助,培养学生对国家和学校的感恩;通过开展诚信与感恩等主题的讲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自立自强意识。通过这些方式提醒和督促受资助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保持良好表现,以实际行动感恩母校、回馈社会。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层面帮扶创造良好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整体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营造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是也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第一,高校通过倡导勤俭节约的传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正视贫困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优化校园环境;第二,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学术和文化活动,开创科学、民主、团结、友爱的文明新风,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的真挚情感,满足他们的精神心理文化需求,使他们的精神和心理不再贫困,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外部经济救济和内在人文精神关怀兼备的高校济困助学资助体系;第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强化学生精神层面建设,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宽松、友爱、和谐的校园氛围。

四、结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承担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担,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上的差异和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容易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负担和压力,导致教育效果的打折,因此高校也非常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和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一项长期艰巨的课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问题,必须将经济资助与育人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多层面的经济资助、多渠道的人文关怀、多平台的素质拓展来构建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支持体系。作为高校主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部门,要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推进资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期彪,谭德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机制的模式构建――以南华大学资助育人工作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吴敏,高艳妮.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学理论,2010,(32).

[3]杜骞.资助与教育并重,助学与育人共举[J].中外企业家,2010,(14).

[4]陈皓琳,朱焕辉,岑桂芳.高校勤工助学途径和功能的有效拓展[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5).

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措施范文2

1.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2006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中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6%。教育部在~2007年全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情况》中统计结果为:200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校生总数为187.9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39.3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95%。在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更高,帮助经济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困难生的思想实际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和思想问题,用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教育引导他们,是建设和谐校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2.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助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在济困中育人,多层次、有针对性帮助经济困难学生。离开了思想教育,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困难生的资助工作,更不能使得资助工作持续健康地开展。为确保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以国家为主导的高校资助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减、免、勤、资、补”为主要内容的资助工作体系,有效地缓解了在校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但在工作实践中,人们发现由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精神、思想、素质、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更要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工作在高校资助工作体系中重要的育人功能。

3.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普遍存在经济、学习、就业上的压力。面临这些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就会更多,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引导就会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对其今后发展势必产生不良影响。由于经济和思想压力,经济困难学生容易产生自卑自闭心理、焦虑心理、内心敏感等心理特点,甚至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在申报家庭经济情况时弄虚作假。受到资助后,仍有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存在沉迷网络、厌学、心理失衡等异常现象,甚至有“等、靠、要”的思想。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特点,把握他们的实际需求,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经济和生活的压力,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求。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分析

1.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健全

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开展不均衡。在教育活动中,对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感恩教育开展得较多,但对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开展相对较少。学生处资助中心、贷款办公室、学生社团以及学校开展的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缺少互动和统筹。有些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活动只是阶段性,教育活动之间的关联性较差,还未形成一个体系。

2.与资助育人相适应的资助工作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多年来,围绕如何深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实现其全面成长,各高校也结合自身情况初步探索出了一些新时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但这距离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资助育人的根本目的,还有很大差距。

3.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结合不够

管理是教育活动开展的一种重要载体。在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中,还存在与教育活动脱节的现象。比如,诚信教育已成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的开展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活动中,还体现在日常管理中。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党和国家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学生资助的主渠道。但是,由于一些高校缺少详细的学生信息管理和约束机制,使得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与教育相脱离。因此,仍有部分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困难学生毕业以后不能及时还款,增加了放贷银行的贷款风险,从而影响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和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1.坚持助贫与育人相结合过程

资助是手段,育人是根本。在资助活动中,强化资助的育人功能。在日常的资助工作中利用报纸、讲座、征文、漫画展等形式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感恩、责任心等方面的教育,积极营造经济困难学生奋发向上、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如定期为新贷款学生和毕业生进行个人征信方面的讲座、免费发放宣传册。举办“与诚信同行”演讲比赛,成为经济困难学生现身说法和诚信感恩教育的活教材。在学生获得资助以后,要不断强化受助学生的理财教育和合理消费意识,指导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他们通过志愿服务或义务劳动主动回馈社会。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劳动意识。

2.建立完善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的组织体系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和系部要通过节假日慰问、开展座谈会、主题活动关心经济困难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同时在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将管理、服务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班级是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监督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监督,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开展帮扶工作。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同宿舍同学之间的关怀对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结对子、一帮一、成立帮扶小组等形式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

3.不断探索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目前,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制度导向安排、理论专题教育、资助过程教育、实践教育等。制度导向安排主要指可以通过资助政策的导向,强化学生对资助育人理念的认同,如规定拖欠学费的同学不得参与资助的评定,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受助者给予一定的惩罚性后果等等。理论专题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思想教育客体进行系统传播先进思想。理论学习可以组织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举办理论研讨、知识竞赛、理论学习等形式开展。资助过程教育是通过各类资助项目的前期宣传、工作安排、评定、公示等形式要素,体现教育目的。实践教育是可以通过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有组织、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网络、报纸等传播形式为思想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和影响力,使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广泛接受的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

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措施范文3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帮扶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17―03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形成原因

就业困难的形成既有个人、家庭层面的因素,也有社会层面的因素。社会因素是指不同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形势等,这是宏观的,是学生、学校都无法轻易改变的。

1.个人、家庭层面

(1)个人层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城镇低保家庭、失业家庭以及偏远山区家庭。这样的成长背景下,学生主要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几乎大学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教室―图书室―宿舍”,所有的精力几乎都用于学习相应的专业书本知识,而不太参加学校的社团、集体等活动,自身的沟通、组织等综合能力在大学期间都没有得到提高,毕业后还和高中生一样,只是个会学习、会考试的学生,缺少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又或是缺少实践、动手能力。第二类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进入大学与部分地区、部分家庭经济优越的同学住在一起进行接触后,发现贫富差距太大(如:有的同学一餐费用就是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或者发现不同的成长背景导致他们先天条件落后(如:有的同学从小学习乐器获得相应证书,或者高中毕业就已经取得雅思等成绩),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觉得社会不公、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对课业敷衍了事,对学生社团活动没有热情,虚度四年的大学光阴,有的甚至没有达到学业的基本要求,由于挂科严重没有取得相应的毕业证、学位证。

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受到经济原因的限制,尤其是女大学生,在形象体貌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家庭、个人长期的积累导致他们中部分同学产生了自卑或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些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平时表现,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就业,而且在求职过程中直接影响他们的求职表现,最终导致就业困难。

(2)家庭层面

对于高校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来说,在社会资源背景等方面,他们的社会关系能够加以利用的比较少。再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父母大多数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地位都比较低,他们无法给予子女相关就业发展和信息渠道的帮助,使得这类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量比较狭隘。此外,缺乏家庭经济的支持,导致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错失相应的培训机会,与其他人相比这方面能力有所缺失,失去一些需要投入较多求职成本的工作机会。

2.学校层面

(1)专业相关的实践内容较少

目前的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大众化教育,一纸文凭对用人单位已经没有吸引力,他们更看重的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实践性能力。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最有效的环节就是学校开设的专业实践内容课程。然而,学校往往因为专业课实践学时太少,或者合作的实习单位少等原因,对这一环节的设置并没有那么丰富,所以才会出现本科生找工作反而没有专科生好找的情形。

(2)帮扶后置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职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在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之中不间断地锻炼和加强,因此,就业帮扶工作应该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的培养全过程。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帮扶工作都是在毕业季通过校园招聘会的举办、招聘信息的、就业讲座的举办等来进行。这样开展的帮扶工作显然是滞后的,等到毕业的时候发现了家庭经济困难中的就业困难学生后再采取相应措施,一般都收效甚微,几乎不可能短时间取得好的成效。

二、学校如何有效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

1.做好基本的经济资助

经济困难是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它不但会直接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错失部分需要一定成本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机会,还会间接影响到这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此,学校通过“奖、助、贷、减、免、补、勤”这样的资助体系来做好基本的资助工作,尽可能覆盖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这样才能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从而为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打好基础。

2.提高资助结构中勤工助学比重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带来的经济上的贫困差异,以及由于见得少、锻炼得少形成的能力差异。在传统资助方式上增加勤工俭学的比例,借用罗斯福“以工代赈”理念,高校中多设置些有技术含量的科研辅助岗位、行政管理辅助岗位,在工作成绩方面增加一定的奖金项目,吸引并从实际角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到高校各部门工作中来的同学,除了能获得相应的报酬减少经济压力,还能无形中获得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积累,能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考方式,形成成熟的社会职业认知感和责任心,这将是他们未来人生规划和发展中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尽管在社会上兼职也能获得报酬,但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在社会中饭店、娱乐场所打工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同时,通过这种资助方式也传递着“劳动光荣,按劳分配”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意识到通过积极参与劳动可以获得报酬,明白有付出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改变。

3.设立就业资助资金

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由于一般学校和国家给予的补助都不会特别多,只能帮助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而毕业季找工作时期的花费比较多,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补助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找工作。比如正装补贴、求职交通补贴、培训补贴等,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影响。

4.构建长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帮扶机制

(1)人员配备方面

形成以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各院团委、班主任一起参与的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队伍。由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各院团委开展相应的能力提升活动,提升就业困难学生的能力;由辅导员、班主任多和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大学生沟通交流,针对性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对于那些心理和能力特别有困难的学生重点关注,对他们的短板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2)能力培养方面

在大一入学初就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档案,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中,利用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对每位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方向做测试,对学生成绩、综合能力做记录,对相应的职业能力做评估,找出差距,引导他们形成职业意识,确立职业目标。并引导他们多参加学校和社团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组织等综合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只会学习。在大三学年中随着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多设置些实验课、实习课,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可以开设丰富的第二课堂,如会计、CAD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以提升他们的综合就业竞争能力。在大四学年,进入毕业季,要重点培养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从多种渠道,如网络、报纸、新媒体等收集各类就业创业信息。另外,还需要进行求职技巧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重点进行简历制作技巧、求职礼仪、面试技巧、就业政策介绍等内容。多创造机会增加他们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拓宽交际圈,增加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主动进行职业探索,对就业形势、职业态度、职业心理、职场经验等相关内容的生涯资讯进行学习了解。

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引导他们树立清晰明确的创业意识和坚定的创业信心,了解制订计划的重要性。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相关书籍的阅读,掌握创业计划书的写作方法,争取获得创业计划支持。

5.建立心理帮扶机制

心理影响着人们的内心想法和情绪,进而对人们的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所以要高度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建立心理帮扶机制。

(1)建立以学校心理指导中心、学院心理专项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联动机制。

(2)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心理帮扶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力量,在多开展常规的自强教育、自信教育、挫折教育、激励教育等内容的活动或者讲座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指导和服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存在心理敏感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形成强大的心理支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学生存在的自卑、“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问题,多进行沟通谈话,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教会他们相应的自我调节办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正能量,提高他们的责任心、感恩心、宽容心、进取心,从而形成开拓性、耐挫性等人格素质。并及时干预负面情绪,缓解他们的敏感性和自卑心等负面情绪。积极关注,不仅关注学业成绩的提升,还要关注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肯定他们的进步,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合作等职业能力。

(3)利用好新媒体进行宣传。利用新媒体微信、微博等定期简短的“心灵鸡汤”等正能量信息,不断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开设微博、微信群、QQ 群等,为同学们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分享相关就业信息、实习信息。

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个人如何提高就业能力

1.学好专业知识技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在大学期间的专业知识是否完备、成绩是否优秀是许多企业在录取时候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所以在大学期间学好专业知识,有一个优异的毕业成绩是获得一份好工作的重要筹码。另外,国家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在找工作时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2.参加学校活动,提高综合竞争力

大学生活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学校社团活动。积极参加,融入到各种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去,有利于工作能力、团队意识、责任心、沟通组织等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在就业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有些企业会更加看重这些方面的能力,在面试过程中这些能力的体现直接影响到能否成功就业。

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持久奋斗力

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不断提高自己,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临到毕业时,使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都能达到岗位的要求。

4.充分认识自我,增强心理素质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可能会发现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一些成长环境优越的同学比有一定的差距,应该充分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在大学四年中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而非产生自卑心理,或者只会怨天尤人。其次,在进入毕业季时,可能会发现找工作的时候与一些家庭背景深厚的同学比缺乏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基础。此时应当积极采取主动措施,认真学习基本的就业技巧,努力争取就业机会。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与前进,经济的新常态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伟大的民族梦、中国梦的实现更依赖于目前正在高校接受教育的莘莘学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正是莘莘学子中的一部分,如何培养好他们的就业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应当不断去探索实践和总结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他们培养为家庭、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11-23.

[2]刘特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8).

[3]冯云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

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措施范文4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已基本确立以奖、助、贷、补、减、免为主体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

资助工作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2010-2011,全国累计普通高校、中职学校、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56亿人次,资助金额1836.76亿元,资助学生人数与金额连创历史新高;2011年资助金额比2009年增加308.7亿元,增长45.6%。两年来,全国2.66亿人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覆盖面达88.1%;1.8亿学生享受地方免费教科书,覆盖面为59.6%。”随着国家助学励志工程金额的不断增加,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高校,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救治,仅仅依靠金钱上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促进高校励志工程的良性循环,而长效机制的建立,则需要社会各界的协作。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改制大势所趋,连年来的高校扩招,也致使高校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逐年攀升,为确保教育公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保障政策,从制度上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政策的改变,也对各大高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很多问题也显现出来。

1、认定问题上有待进一步规范

要做好高校资助工作,就必须有据可依,贫困生的认定彰显出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各大高校均已认识到认定问题的重要性,结合学校情况,确立了认定方案,但是由于高校逐年来递增的招生人数,而导致认定上的难度不断增加。因此,要做好资助工作,就必须进一步规范贫困生的认定。

2、部分学生存在诚信意识的缺失

高校资助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而受资助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为了更好的帮扶贫困生,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诚信意识的缺失,出现了很多不公的现象。

3、助学金的分配有失公平

很多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主要由班级来完成,因此在界定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真正贫困的同学因担心被同学所看不起,有的时候则会比较极端地选择放弃助学金的评选,因此就造成了一些不是真正贫困的同学通过一些手段获得了助学金,甚至出现了轮流拿助学金的情况,更有甚者班级会将助学金平分,这样就造成了真正贫困的同学得不到资助,造成了助学金分配的不公平。

4、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推进缓慢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贫困生资助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贷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很多学生在校期间,申请助学贷款的时候,态度积极,但是在贷后工作中,常常以不知道如何登陆、还款为由,拖延还款,甚至有的学生拒绝还款。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出诚信意识的缺失所造成的危害。

二、群策群力,解决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突出问题

1、拓展贫困生资助模式,提升资助效利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焦点问题,也是国家、社会和学校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合作。

现如今很多高校,负责资助的专职老师资源短缺,面对繁琐、动态的资助工作常常会应接不暇,各大高校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资助助理。资助助理的选拔则是由班级推荐、学院选的,均为踏实肯干的同学,分年级设置,主要工作是获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新动态。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资助助理的选拔可以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中选取,一是了解情况;二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勤工助学的岗位;三是同时也方便受资助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学院的资助工作情况,更好地传达学院精神。

另一个方面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建立、健全必不可少。确保贫困档案的真实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严守开学关,死防上学关。一是可以再迎新现场增设资助助理现场登记学生信息,归档学生档案,以此作为依据,在以后学生在校期间时事更新学生档案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以保障高校资助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辅导员老师多下宿舍,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不错过对任何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帮扶。

2、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干预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比例成攀升趋势,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在对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普查中发现,贫困大学生多数除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外,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个别学生甚至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这既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学院和谐氛围的形成,因此,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干预更为重要。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源头可以说是方方面面,因此,在这个较为特殊而又易敏感的人群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他们的依赖心理,增强其感恩意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更应重视此项工作。充分发挥学院二级心理辅导员的作用,定期开展资助助理、心理委员、班干部的座谈会,及时锁定班级里面有心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进行经济及心理上的帮扶。以心理健康活动周、活动月为契机,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更好地认知自我,学会与人交流,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增设勤工助学岗位,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人自助意识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可以从鼓励他们参加勤工助学开始,让他们自己通过劳动获取应有的酬劳。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学校为了更好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图书馆、实验室、餐厅等各部门均增设了助理岗位,在锻炼他们的同时,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将无偿的帮扶转化为有偿的劳动所得,即帮扶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充分利用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吸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小分队,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现状,切实从心灵上接受国家的帮扶,学会感恩,学会团队合作,从而激发他们正视困难的热情,在自助的基础之上,学会善待他人,帮扶他人。

三、加强贷后管理工作

诚信是立身之本,随着社会的进步,助学贷款力度的加大,贷款的回收率与贷款的发放率成正比,贷款的回收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要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新媒体,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根据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手机为载体,以QQ、微信等为平台得多媒体成为了现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重中之重的资助工作,也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增设网络平台,实时推送学校关于奖、助、贷、补等方面的信息,将评比工作的进程实时推进,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增强诚信教育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高校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贷款的程序、要求以及还款的方式。通过微信等公众平台,实时传递正能量,将诚信还贷的优秀事例,以及学校关于诚信还贷的措施推送给更多的同学知道,既加强了诚信教育,同时也鼓励同学们提前还贷,确保学校的还贷率。

3、加大走访力度,确保贷款回收率

寒暑假的走访贷款毕业生,是确保贷款回收率的一个重要举措。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为进一步加强助学贷款贷后管理,促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良性运转,进一步健全、完善学院各项资助制度和资助体系,积极宣传普及助学贷款知识,并扩大在校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院成立了助学贷款工作小组,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访贷款毕业生。

通过第一阶段的情况普查,第二阶段的走访,第三个阶段的整理阶段,队员们用真诚走过了泥泞的乡间小路,用责任心和耐心圆满完成了对助学贷款学生的走访和调研。锻炼自己的同时,帮助了他人;提高了能力的同时,也洗涤了心灵。

走访贷款毕业生可以及时发现那些家庭经济困难未能及时还本付息的困难毕业生,及时帮助他们出点子、想办法,竭力当好贷款 “顾问”,不仅拉近学校与贷款毕业生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在回访的过程中大力宣传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确保了贷款回收率。

综上所述,高校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范春艳.倡导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J].教书育人,2007.10.

[2] 李砚卓.对高校资助工作的创新性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

[3] 魏俊桃.高等院校资助贫困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

【作者简介】

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措施范文5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 发展性资助 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资助工作育人作用不明显

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资助工作也必须以育人为中心,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然而,在目前以经济资助为主体的资助工作中,育人作用并不明显。从表面上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是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经济问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反映了个人自信心、综合能力、意志力、品质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在资助政策制度上侧重于经济上的帮助,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也没有起到育人成才的作用。另外,受资助学生没有参与到资助分配的过程中,缺乏主体性,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受助者,难以增强受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影响了资助育人功效的发挥。有些受到资助的学生,视作理所应当,不懂得感恩,甚至出现拿着助学金请客吃饭现象,完全违背了资助育人的最终目的。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开始,也是资助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步。目前,高校对于认定标准只是抽象化的描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程序的关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标准不统一。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贫困居民的低保标准也不一样,这就对认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材料存在造假现象。对于在认定困难生资格中所需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贫困证明等重要材料依据,可信度参差不齐,这在审核材料时就有发现。有的基层政府部门经办人,不经审核就在证明材料上盖章,还有的仅仅盖一个公章,对于签署意见、联系电话、署名等都不填写。还有假经济困难生通过托关系取得困难生证明材料等。

第三,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程序不规范。由于没有规范的可以量化的认定体系,在班级的评议阶段会存在“拉票”现象,这就存在着评议小组成员的主观推断和情感偏好等情况,难以保证认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良思想有所增多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国家奖、助学金为辅,“奖、贷、勤、减、补”有机结合的多元资助体系,从体系来看,资助的方式多样化,其中,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都是无偿资助的。从结构来看,现有的这种资助政策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直接资助的力度,虽然更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这种直接的无偿性的资助,容易使一些受资助的学生出现依赖的思想,产生“等、靠、要”的心理,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来自于家庭、经济、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要高于一般的学生,在心理上承受的挫折感也更大,这个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心理素质不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我封闭、意志消沉、敏感小气、多疑嫉妒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阻碍身心的健康成长。对于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种种心理问题,渡过心理难关,目前高校缺少有针对性的做法,更缺少有针对性的研究。

(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力度有待加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资本、资源的缺乏,以及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因素,普遍存在着就业签约率偏低、签约质量不高等问题。从长远来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比解决其生活困难更为重要,因为困难生就业牵扯到个人、家庭和社会,更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的稳定。目前,虽然有些高校也开展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但没有形成稳定的就业援助体系,其力度还有待加强。

二、 发展性资助的内涵及意义

发展性资助是指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基础上,注重其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把资助与学生的成才相结合,坚持资助与培养并重的理念,立足当前,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创新资助载体,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尽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条件、机会及平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等,并通过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自我解困,改善自我、改造自我,最终成就自我,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从而促进资助育人的科学发展。

发展性资助体系构建以“以人为本,资助育人”为理念,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大局,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和资助工作实际,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科学化、人性化”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系统构建,促进学生持续全面发展。

(一)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今天,我国高校的资助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构建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性资助体系在帮助解决学生物质困难的同时,强化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凸显资助育人功能,有利于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发展性资助体系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衡量发展性资助成效的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动脑思考,学会做人做事,加强实践能力,主动地去适应社会。发展性资助体系鼓励大学生个性发展,尊重个人选择,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三)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有利于高校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建立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措施,它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发挥其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持续发展的能力,备受社会的关注。发展性资助体系依据每个人的不同起点、不同水平、不同需求、不同目标进行项目设计,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促进资助育人的全面发展,也实现了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三、构建高校发展性资助措施的思考

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优化科学有效的资助模式是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的重要基础。发展性资助是体现资助理念的载体,坚持“以家庭经济困难生为本、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服务、助家庭经济困难生成才”的原则,着眼于资助对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发展性资助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资助是指通过物质资助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等。它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首要功能,无论资助理念、资助方式怎样改变,这一功能都应放在首位。精神资助是指大力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远、深层次的发展需要,它是发展性资助不可缺少的功能,也是发展性资助的重要内容。精神资助包含心理辅导、感恩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高校应当在资助政策、资助资金的保证下,坚持经济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逐渐从助困走向助学,提高助困的水平,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必不可缺的环节,高校应当坚持每年新生入学后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结合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等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个案辅导、小组辅导、团体辅导等方法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宿舍、班级、院系多级心理防护和预警体系,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和预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具备心理调适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2.建立高校感恩励志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资助工作在经济帮扶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工作引起重视。感恩励志教育以育人为核心,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只有将经济资助与感恩励志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校育人的目标。高校应重视这一方面,倡导各个院系、社团、党支部等群体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制定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应具长期性、多样性,并将感恩励志教育渗透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3.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的客观真实性,仅由学校资助工作人员负责审核,难度很大,可行性程度低,因此,在资助工作中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唤醒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全面加强和改进诚信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完善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考评体系和相应的诚信档案,同时营造浓厚的诚信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搭建实践平台,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

家庭经济困难生为摆脱自身和家庭的贫困环境,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条件,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因此,在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应以平台为基础,注重对其实际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首先,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学校应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拓展多种校内外勤工助学的岗位。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得到了报酬,另一方面自我素质也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培养了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其次,培养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社会独立能力。在组织校园内外的各种活动时,应积极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生参加,培养其组织协调、沟通协助、交际决策等各种个人素质和团队能力。通过这样的途径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独立能力,提高其自信程度,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三)针对贫困学生实施就业援助和创业指导

学校通过系统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就业选择,可以通过校内外兼职岗位和社会实践活动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荐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用人单位见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工作适应能力。

一方面针对有就业意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就业统计,建立就业单位与学生之间的实习关系,搭建学生实习锻炼的平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另一方面,针对有创业意愿的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结合当地的创业政策,对学生的创业项目给予论证评估,做出建议方案,为其提供合理的建议。同时,针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学院可以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健全和完善创业导师机制。设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区,对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各种政策优惠措施,保障其顺利成长和壮大。

四、结束语

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抓住“育人”这个资助工作的灵魂,以发展的思维来建设资助体系,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或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全而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形成全面而综合的能力素质。

总之,建设发展性资助体系是为了将高校资助工作合理优化,确定资助工作重点和方向,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资助效率,从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殷雄.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措施范文6

关键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育人;机制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保障教育公平,改进教育机制合理,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国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问题出台了相应资助政策及采取了多种措施,目前形成了“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在对贫困生的资助中,目前的重心还是放在对他们的经济补助上,但是其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教育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因此高校要提高学生资助育人的针对性,健全实施机制,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现状分析

1、资助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合理机制

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缺乏系统性,要把资助和育人结合起来,受资助的学生在国家助学金等无偿资助中出现依赖心理,滋生了“等,靠,要”的消极思想[1]。在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的环节中,出现了部分学生缺乏诚信,填写家庭收入时虚报数据或贫困证明造假。有的同学出于自卑心理隐瞒家庭的实际情况,拒绝接受资助。有的毕业生离校后没有约束力,在生源地贷款上也存在还款不及时不到位,缺乏诚信。

2、资助政策倾向性的偏差造成矛盾

有的高校将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概念混淆,在评比中代入主观情感将天平倾向于经济困难学生,这让学业优秀的普通学生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在资助名额和资助力度的分配中,成绩一般的特困生与成绩优秀的一般困难学生之间会产生矛盾,前者在政策中有可重复的高额资助获取,后者相对机会稀少。因此,资助政策的倾向性造成一种新的不公平,导致不利的一方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产生虚假申报贫困的现象出现,影响美丽校园的建设。

3、资助工作程序中的操作不当影响资助实施

目前高校资助工作评定的一般模式是学生报,班主任或辅导员定。有的班主任责任心不强,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不愿做深入的系统调查,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将工作形式化处理;有的班主任采取平均主义,不根据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定名额和金额;有的班主任在班级公开投票选出贫困生,这既是违背原则,也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给予他们精神层面的人格尊重和人文关怀。高校要完善科学的资助程序,将有限的资助资金帮助确实经济困难的学生,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二、多种有效途径实施,建立健全资助育人机制

1、各层领导老师统筹协调,资助实施审核机制健全

首先高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对家庭经困难学生进行评议和认定,对贫困生助学等进行认真的评选,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得到资助,顺利完成学业[2]。其次在对贫困生资评过程中,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地域和原因多样化的特点,高校需要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资助中心,二级学院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和资助管理办公室,定期召开资助工作的相关会议,专题研究资助工作的评定,进一步明确了资助目标。

2、制定相关措施,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

在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高校要紧密结合了国家出台的政策方针和关于贫困生资评的相关条款,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使他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真正的做到一切的工作为同学服务。

(1)改进高校教师的工作理念,不注重表面,不。

首先要及时和认真落实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的工作,对于分配经济困难学生的名额和资金,不能实行所谓的平均主义,而是秉承把资金发放到最需要的同学手中,把名额给最需要的人的原则,给予那些家庭确实有困难的同学所在班级多指标多名额的安排。另外,资助的对象不光触及本省的同学,对外省有困难的同学更多关心和照顾,使离家千里之外的他们得到一份温情。同时也使这些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同学不但得到经济上的支持,还能感受到国家政府和学校对他们的关心,让这些同学能在一个较为稳定、和谐的大学校园中成长,以此为契机达到育人的目的。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时刻秉持着不注重表面,不会,把资助确实落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2)严把资助审核与申报的程序;

高校需在“三公”(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上有计划、有效率的开展资助工作。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班主任和辅导员深入班级学生中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资助对象,经过班级的评议、评审小组审核、全校公示、上报省教育厅审批等程序最后才评定出少量优秀、出色的贫困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通过树立典型对获奖者进行表彰,让获奖者代表发言激励更多贫困学子积极进取,通过努力获取奖学金解决学费问题,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择业创造条件。

(3)采取多种途径,确保资助的效用

①结对帮扶。依据调查发现,在经济困难学生中有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有的学生父母离异。由于单亲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可能造成学生缺乏安全感,外在表现或是沉默或是学习成绩较差,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于这样的学生仅仅给予物质帮助是不够的,还必须给予其精神支持和心理上的关爱。采取老师和学生一对一帮扶的方法,让老师在大学期间关心和帮助他们,让其健全人格,发奋图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高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既解决了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又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品质[3]。通过工作让学生更好融入集体活动,与老师同学多沟通,改进内向自卑的性格,增强其自信心。

③对能力较强的贫困生委以重用。为了进一步增强其经济困难同学的自信心,激发帮助广大同学的热情,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积极鼓励贫困生担任学生干部,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以此为平台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信念。

④宣扬资助感恩精神,推动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开展。为了丰富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健全他们的心理人格,高校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尤其要多举办感恩教育活动,如“回收旧废物品献爱心”,“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优秀贫困生的励志事迹征文活动”,“帮援扶困交流会”,“贫困生心理脱贫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增强贫困生的主体意识和感恩意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引导他们结合学校的资助政策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生涯规划,自我规划,促进他们成人成才。

高校应把资助育人的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建立公平,自由的美丽校园,让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融入到充满关心和帮助的环境中去学习和生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获得他人的尊重,用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去面对未来。鼓励经济困难学生认真学习,带动班级的学习风气,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支持经济困难学生的节约勤俭的美德,端正同学的消费理念,也是利益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积极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增加社会责任感,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为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少玲.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德育考量[J].思想教育研究,2009(8):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