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科普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震减灾科普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震减灾科普内容

防震减灾科普内容范文1

【关键词】防震减灾 科普 学校

1 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四川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公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面对新的形势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他们理解和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强,社会影响面较广,加强这一群体的宣传教育是全社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主要方面。

山东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同时也存在着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地震活动区之一,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将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共造成320多名中小学生跳楼受伤或争抢外逃而被挤倒踩踏压伤,这一惨痛教训时刻提醒我们必须加强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牢固树立“减灾也是发展”的理念。

学校师生防震减灾知识掌握的多少,不仅影响着学校本身防震减灾工作的成效,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认识和防震减灾的实效。“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学校师生的防震减灾知识、避险技能,可以在地震应急工作中得到切实的体现。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时,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及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安全撤离无一伤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2012年5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4.8级地震,唐山市英才学校的师生们沉着应对,按照平时的地震应急演练仅用两分钟就撤离到安全地带,没有发生踩踏事件。突遇强烈地震时,求生是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生地震是什么情景从未经历过,就更不用说中小学生了,就会盲目的逃生,发生一些本不应该发生的惨剧,因此,加强学校防震减灾工作,必须从提高广大中小学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入手,全面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工作。

2 滨州市中小学防震减灾知识开展情况

地震是较为敏感的公共安全问题,防震减灾宣传的基本原则是“主动、慎重、科学、有效”。因此,滨州市中小学在宣传活动中,紧密结合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将防震减灾知识科普纳入学校安全知识范畴。

2.1制度建设

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学校安全检查制度》、《学校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关于学校安全的规章制度,为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提供了制度保障。

2.2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历来注重安全教育,在每学期计划上将安全教育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教育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明确安全教育目标,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落实、有归档。

学校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周”活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制定活动周实施方案。要求全校教职工认真组织,统筹安排,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好活动周的系列活动,使全体师生都能受到教育。

2.3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1)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并要求教职工将所了解的防震减灾知识带回家,讲给家人、朋友、邻居听,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2)利用校园广播,定期广播有关于防震减灾方面的内容

(3)在学校宣传栏内张贴《地震科普知识》、《地震来了怎么办》等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挂图,让学生们学会在发生地震如何应对,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重点部位及周边安全情况进行巡检,彻底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

(5)充分利用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这一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平台,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博物馆工作人员结合日本大地震有关情况向师生们介绍地震成因、地震基本知识以及发生地震如何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在科普宣教展厅,参观地震仪器陈列,同学们认真地观看记录台站三十多年来使用过的各种观测设备、科普知识挂图、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火山岩石标本等;在4D动感影院,师生们饶有兴趣地观看模拟地震发生情景的动感电影;在多功能报告厅,观看滨州市中小学生地震科普知识竞赛录像。组织学生们写观后感、演讲比赛。

(6)组织“四个一”活动:广大师生每人阅读一本防震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7)成立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兴趣小组:部分学校成立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兴趣小组,时常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科普活动,活动主题以防震减灾为主要内容,主要有地震知识、防震知识、地震时紧急避险方法的学习与演练等。

2.4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各中小学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操作可行的《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的地震疏散演练,提高学生们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避险能力。

这些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这类科普知识的兴趣,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与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增强广大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害。

3 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制度建设尚不健全

自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以来,国家以及我省不断完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地震监测预报、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地震应急等工作得到了逐步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但由于《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以及《山东省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办法》等对学校在防震减灾工作中职责、任务的规定很少,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工作缺乏制度建设。

3.2目标、内容不够明确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之前,地震主管部门没有制定防震减灾的宣传规划,对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工作缺乏统筹的安排部署,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工作的目标、思路以及内容、形式、载体等都不十分明确,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存在宣传内容单一、宣传形式单调,宣传载体单纯等问题。

3.3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做好防震减灾进学校工作,离不开优秀的防震减灾作品、高素质的宣传教育队伍和充足的宣传教育经费保障。就目前情况来看,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宣传教育产品开发相对滞后、宣传教育队伍匮乏、宣传教育经费不足。

4 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4.1切实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工作的认识

要把做好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度与参与度,按照“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研究制定具体工作目标、措施,切实加强防震减灾进学校工作的组织领导。

4.2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立法

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立法工作,逐步完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通过立法明确学校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权利与义务,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的规章制度,确保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工作有效进行。

4.3构建保障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工作的长效机制

明确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载体以及保障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教育网站、学校广播、报纸、宣传栏在防震减灾宣传中的阵地作用,提高防震减灾宣传在学校的覆盖面,全面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工作。一是安排必要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时间,并适时开展地震自救、自救和逃生的应急演练。二是创作更多形式的防震减灾宣传作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载体,创新宣传形式。三是加大教师与学校防震减灾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防震减灾意识。四是加强对防震减灾教育的评价与督导,重点评价学生防灾意识的建立、地震逃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安全习惯的养成状况,并把考核评价纳入学校考核的范围之内。

4.4加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建设

地震科普示范学校是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2003年,我省首次提出并开始建设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目前,滨州市共有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35所,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14所,县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20所。

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有利于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工作的开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着“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的原则,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成为我们对青少年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从组织领导、预案编制、宣传教育、地震疏散演练等方面对学校防震减灾工作进行规范,全面提高学校防震减灾能力。

防震减灾科普内容范文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后于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5月12日是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和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为广泛宣传普及防震减灾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法制意识,营造全社会依法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良好环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决定于5月份在全县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月”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这个主题,深入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积极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实效,全面提高我县防震减灾总体能力,促进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

二、活动主题

牢记唐山、汶川地震教训、普及防震减灾法律知识、高度关注民生、服务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示范县建设。

三、总体部署

1、精心组织《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日的集中宣传。在5月1日《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前后,以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为重点,主要通过悬挂横幅、印发防震减灾知识手册、上街宣传等形式,重点加强面向机关工作人员、学校、医院、商场、社区和农村的宣传。

2、强化“全国防灾减灾日”的集中宣传。在5月12日以地震科普知识和防震避震知识为重点,通过组织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发放防震减灾知识手册、街头宣传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于防震减灾工作的认识和防震避震知识,提高我县防震减灾总体水平。

3、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万家”活动。充分利用机关、学校、居委会社区、农村基层组织等宣传阵地,推进防震避震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普及地震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着重建立能够持续宣传地震科普知识的地震安全社区和农村民居的宣传教育平台,全面推进城乡防震抗震知识水平的提高。

四、主要活动安排

1、悬挂横幅。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以《防震减灾法》和5•12防灾减灾日为主要内容,在重要位置和各村、各居住小区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要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认真组织,最少不得少于5条,各行政村、居民小区都要悬挂。对于组织情况将进行检查,并列入全年考核范围。(5月1日前完成)

2、报纸宣传。结合5月1日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实施、5•12防灾减灾日和纪念汶川大地震有关情况,在报纸上刊登县领导署名文章,号召全社会共同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营造全民同参与、同宣传的氛围。(5月12日完成)

3、应急演练。组织省级地震科普师范学校桓台县实验中学以及计划申请科普示范学校的邢家中学等有关学校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以提高学生防震应急意识和知识,提高学校应急反应和防震避震的能力。要求各学校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实效可行的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认真组织,全面总结经验和不足。(5月12日前完成)

4、印发宣传手册。印发防震减灾知识手册20000册,做到机关、单位、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学校教师人手一份,企业、社区、医院、商场、农村等主要负责人人手一份,并在上街宣传过程中向广大群众发放,尽量做到抗震避震知识广泛普及。(5月1日前完成编印)

5、网站宣传。在桓台政务网和桓台科技网上刊登《防震减灾法》和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和文章,丰富宣传手段、扩大宣传面。(5月12日前完成)

6、地震科普阵地宣传。结合科技活动周集中进行科普宣传,通过在繁华地段组织开展上街集中宣传活动、摆放展板、悬挂过街横幅、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科普村村通橱窗、组织人员到学校进行地震科普讲座等形式积极进行地震科普宣传。(5月23日前完成)

五、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为扎实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月活动,要求各级各单位各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制定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强化监督考核。县地震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月活动的组织实施,并进行不定形式的检查,检查结果上报县政府和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

2、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周密策划,及早部署,广泛动员,认真组织,通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扩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社会影响力,促进防震减灾法制理论与法治实践紧密结合,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3、部门联合。与县司法局联合发文,在全县普及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地震科普知识,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学习防震减灾法、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的浓厚氛围。

4、认真总结。在防震减灾宣传月活动结束以后,认真进行总结宣传月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并建立防震减灾宣传长效机制,把防震减灾宣传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去。

附:防震减灾宣传月标语口号

桓台县科学技术局

桓台县地震办公室

2009年4月23日

防震减灾宣传月标语口号

1、防震减灾,造福人民

2、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3、牢记汶川、唐山地震教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5月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防灾减灾日”

5、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6、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7、全面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

8、积极防御,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地震安全

9、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水平

10、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防震减灾科普内容范文3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为保证我县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全面、有序、有效开展,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卜xx为组长、县防震减灾局局长xx为副组长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领导小组。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一)开展防震减灾现场科普宣传活动。由县防震减灾局、国土局、安监局、民政局、教科局、卫计局等10余个部门,联合在小广场开展宣传科普活动。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册(张),悬挂横幅14幅,发放防震减灾宣传环保袋、围裙4000余个、便携式小电筒2000余个,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让活动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影片展播活动。从5月11日开始,为期一周在小广场和县电视台滚动播放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片和《唐山大地震》、《惊天动地》等地震相关影视。

防震减灾科普内容范文4

一、总则

1、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指非地震系统的公民和社会组织,依法从事的地震监测和地震灾害防御行为。

2、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和社区自救互救体系的重要内容。

3、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包括地震宏观异常测报、地震灾情速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社区地震应急和民居抗震设防指导。

4、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测防结合、平震结合的原则。

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网络建设

1、各镇乡(街道)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市地震业务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工作,并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镇乡(街道)要设立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具体人员由各镇乡(街道)自行指派。

2、各镇乡(街道)、社区要建立一支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辖区地震应急工作。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由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负责筹建。

三、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职责

(一)地震宏观异常测报

1、地震宏观现象的观察与观测

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应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如动物、地下水、地形变、电磁、气象等,认识其正常的变化规律,了解造成这些变化的因素。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观测,并把观测结果进行记录。

2、地震宏观异常的调查与核实

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发现宏观异常后,应及时进行异常的调查核实。首先是调查出现的异常本身是否可靠,其次是分析异常的原因。

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应配合上级防震减灾业务主管部门到现场访问有关人员,把握异常的真实性,必要时也可进行简单的测量、试验与分析。

在宏观异常的调查核实中,还要注意分析异常规模、出现的区域与时间等特征。

调查核实后,可进行异常的识别,是否与未来的地震有关,即能否作为地震宏观异常。

3、地震宏观异常的上报

调查核实后的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应及时填写“地震宏观异常填报表”(附件)上报。

上报的方式一般应将填写的表格以尽可能快的形式报给市地震部门。对突然出现的、规模较大的、情况严重的异常,除了按规定填报外,还应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上报市地震部门,也可同时上报省、xx市地震部门。

(二)地震灾情速报

1、地震灾情的观察和估计

地震发生后,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观察所处环境及附近的房屋、景物的变化,根据观察结果,结合人的感觉,对照《中国地震列度表》中的三类基本标志性现象,粗略估计地震灾害程度。

2、将地震灾情的初步观察结果及时向市地震部门报告。

3、地震灾情的调查

在做出首次速报后,应尽快调查了解辖区内的三类基本现象。调点是:

(1)人员的伤亡及分布情况。

(2)建筑物、重要设施设备的损毁情况,家庭财产损失,牲畜死伤情况。

(3)社会影响,包括群众情绪,生活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受影响情况等。

(4)地震造成的其他灾害现象。

4、地震灾情的后续速报

将调查结果进行第二次速报,以后还应不断调查核实和补充新情况,尤其人员伤亡变化情况须随时上报。

(三)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在市地震部门指导下,配合镇乡(街道)有关部门承担本辖区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任务。

1、宣传方式

(1)设立宣传橱窗、墙报。

(2)举办防震减灾科普讲座。

(3)播放地震科普宣传声像资料片。

(4)散发地震科普读物、挂图、宣传页。

(5)利用科技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三下乡”等进行科普知识宣传。

(6)组织各种地震应急演练。

2、宣传内容

(1)平时宣传

我国及本地区地震环境和地震活动特点;地震基本科学知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与救援的有关知识;个人及社会防震减灾基本技能常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知识与措施;国家有关防震减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我国地震科学水平和防震减灾工作成就与现状。

(2)临震宣传

地震应急预案与应急对策措施的主要内容与启动程序;地震监测预报的方法,现阶段地震预报科学水平;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的观察、识别和临震异常信息的上报;各类房屋建筑和生命线工程在不同强度地震下的震害特点与抗震防灾措施;社会公众地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知识;地震灾情速报知识和速报渠道

与程序;地震谣传的识别与预防知识;有关地震预报、地震应急的法律、法规知识。

(3)震后宣传

有关地震震级、灾情情况和震后趋势判定公告的内容;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对策措施;伤病员抢救转移的知识和方法;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知识;震后恢复重建时场地选择及抗震设防要求方面的知识;有关识别和预防地震谣传的知识。

(四)社区地震应急

1、社区地震应急准备

(1)制定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包括社区应急、邻里自救互救、人员疏散、人员密集场所疏导、重要目标岗位应急抢险抢修、家庭应急等。

(2)组织建立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明确组织者、人员、职责、任务,并协助上级防震减灾业务主管部门对志愿者的培训、训练和演练工作。

(3)指导社区居民掌握地震灾害自防、自救、互救基本知识,熟知附近的避难场所,并开展适当的演练。

2、临震应急措施

(1)本辖区的应急预案启动后,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协助实施应急预案。

(2)密切关注震情变化,随时与市地震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反映宏观信息。

(3)根据政府和有关部门部署,协助居民避震疏散。

(4)指导家庭贮存各种必备生活用品和工具。

3、震后应急措施

(1)协助辖区内的震后快速反应工作,迅速报告灾情和紧急救助情况。

(2)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居民开展救助,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3)协助疏散灾民和发放救援物品。

(4)协助有关部门维护辖区秩序。

(五)镇乡(街道)民居抗震设防

1、宣传房屋抗震知识,包括民居震害和特点、抗震设防要求、房屋建造的抗震措施。

防震减灾科普内容范文5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县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防震减灾三大战略要求,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方面资源,建立健全由政府统一领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中的重要作用。

我县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市政府的要求,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设置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构建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科普宣传网,即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工作体系。促进全县群测群防管理工作快速进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二、防震减灾“三网一员”体系内容

(一)建立地震宏观测报网。各乡(镇)要在认真调研基础上,重点选择1-2个宏观观测点(可选择水井、水产养殖、畜禽大户等场所作为固定的宏观测报点,由防震减灾助理员协助县地震局设立)。每个宏观测报点明确一名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化且为当地常居人口的人员担任宏观测报员,常年跟踪并及时上报宏观异常。

(二)建立地震灾情速报网。要充分发挥民政、科技、社区、村委会等工作网络的作用,把震情灾情纳入各类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以及预警预测系统,一旦发生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通过地震灾情速报工作网络,迅速查清震源震区、人畜伤亡、房屋破坏、经济损失、群众心理及社会反映等问题,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和县地震部门,为各级地震应急指挥机构有效组织抗震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三)建立地震科普宣传网。要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建立和完善宣传网络。要充分利用图书、挂图、展板、画栏、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要以互联网、有线电视、广播等现代传媒为手段,大力开展地震科普知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进村组、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要结合“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周”、地震纪念日等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当前,各乡(镇)要把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作为宣传重点,着力提高村民抗震设防意识和居住安全水平。

(四)配备防震减灾助理员。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各乡(镇)要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明确一名领导分管,配备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可由分管领导兼任或民政人员兼任)。防震减灾助理员主要工作任务:1、协助分管领导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履行防震减灾行政管理职能;2、负责“三网一员”建设的牵头、协调和管理,做好群测群防日常管理工作;3、负责村镇民居抗震设防指导与管理;4、负责本辖区内地震应急和紧急救援救助体系建设;5、完成上级防震减灾指挥机构布置的相关工作。

三、防震减灾“三网一员”体系的管理

防震减灾助理员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接受地震部门的业务指导,协助县地震部门开展工作;地震宏观测报网点工作人员在防震减灾助理员领导下,接受地震部门的业务指导,承担地震宏观测报工作。

“三网一员”工作人员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一旦有工作调动等情况而缺位,必须及时补充新的工作人员并上报。

加强检查督促,实行考评制度。地震局要经常检查督促“三网一员”建设工作情况,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乡(镇)绩效考核范围。

防震减灾科普内容范文6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省防震减灾条例》,根据省、市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切实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社会力量,全面落实“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防震减灾三大战略,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

(二)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县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能力。

二、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系统建设

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要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地震监测装备水平,全面实现地震监测数字化。完善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加强群测群防工作指导和培训,使地震群测群防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建立稳定的群测群防经费渠道,落实观测员岗位津贴,稳定群测群防工作队伍。按照国家《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要求,推进“三网一员”,即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和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三、全面提高地震防御能力

(一)切实做好抗震设防工作。

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全县基本建设审批程序。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地震、发展改革、建设、规划部门在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时应当将地震安评结果作为审查内容之一并予以备案。没有办理抗震设防要求审核的,规划、建设部门不给予规划许可和开工许可。地震办要把抗震设防管理贯穿建设工程全过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核查时,应同时对抗震设计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建设部门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必备的审查内容之一,没经过抗震设防审核的工程,不予通过竣工验收。

(二)强化城区地震安全工作。

20*年前完成县城重要工程设施抗震能力调查。20*年前完成县城震害预测,地震小区划和城区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

(三)推进农村民居保安工作。

“十一五”期间,在进一步研究开发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农村民居建设图集和施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防震减灾教育,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服务网络建设,组织开展农村民居建设抗震示范工程。同时开展对辖区内活动断层、软土地层和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地质条件的调查。编制农村民居地震安全选址规划。为村镇民居科学选址和抗震设防提供保障。

四、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

(一)加强组织领导。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也是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安全的大事,做好这项工作功在当代,利泽千秋。我县处于扬—铜地震断裂带中段,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是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各乡镇、各单位要把防震减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自觉性,要确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抓好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