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灾减灾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灾减灾的方法

防灾减灾的方法范文1

“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五年,期间又发生青海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等。我们面对灾难,除了悲愤与坚强,还应该有理性的思考:我们有预防地震的观念吗?特别是学生群体,他们是容易受到地震伤害的群体。地震灾区的老师有责任利用讲台,针对学生群体用最简单的方法宣讲防震减灾知识,因为通过我们的调查与观察,发现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普遍缺乏防震减灾常识。

【关键词】地震学生防震减灾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惨重灾情,举世震惊!地震虽然可怕,但人在震灾面前并非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了解地震发生的成因,强化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其次,当破坏性地震来临时,如果学生们能掌握一定防震减灾知识,掌握简单易行的震时应急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方法,就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和他人,就能增强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我认为作为老师,就应该在学生中大力讲解通俗易懂的地震常识、宣传简单易行的避险自救互救方法,树立防震减灾观念。下面我就如何向学生普及防震减灾常识谈点体会:

1.学生应该知道的几点常识

1.1地震是否可以预测?这是学生们时常提出的问题,也是学生们希望实现的科学目标。但1996年在伦敦召开的地震预测评估国际会议上,各国科学家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因为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极其有限,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的、非线性的,其初始条件不明。正因为地震不可预测、突然性、突发性才是它最具危害之处,才是我们应当树立防震意识的原因。老师就要告诉同学,不要依赖地震预报,解决的办法是要求我们在预防上下功夫。

1.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这也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问题,老师可以用“尺子”、“炸弹”这样简单易懂的比喻来给学生讲清楚这两个生僻的概念:“ 地震震级”是科学家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表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正如我们可以根据炸弹装药量知道其破坏力。震级小于3级我们称为弱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我们称为中强震;震级大于6级我们称为强震。“地震烈度”是科学家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另一把尺子,它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有关。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汶川地震震中的烈度达到了毁灭性的十一度。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们容易理解并感到很有趣。

2.理清几个观念

2.1“抗震防灾”与“抗震救灾”。在学生们口中时常说的是“抗震救灾”,老师要告诉学生其实在这前面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口号:“抗震防灾”!其实无论人类面临任何灾害都要把“防”放在“救”的前面;“防”是主动的,“救”是被动的,要让学生搞清楚救灾与防灾的主次关系,提倡预防为主。然而,我们了解的情况,现在的学生中,知道预防地震、懂得震时应急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方法的,不到30%,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感觉我们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要在学生中宣传和疾呼普及防震减灾常识。防震如同打仗,贵在训练有素,强调平时多流汗,震时少流血。

2.2“生命第一”与“财物第一”。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有人感到可笑,认为当然生命第一。但在我们对地震造成的伤亡事件调查中却发现有23%的伤亡事件是因为当事人去顾及财物而造成的,如在“512汶川地震”时,一位学生已经跑出教室脱离危险,但他想起书包里还有他心爱的玩具,又往回跑而造成伤害;另有一位学生也是在能够逃生的情况下,由于去抢拿自己的书包而贻误时间,丢了性命。现在在都江堰友爱学校读书的残疾学生中就有在地震时因为去拿东西而受伤至残的,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令人痛心。因此,我们应该反复教育学生在大灾面前一定要放弃财物,分秒必争,迅速逃生。

防灾减灾的方法范文2

2、修剪的时候要当心自己的手,你不沾惹月季的话,月季不会主动去刺伤你!经验丰富的人在修枝时很少受到严重划伤。查一下自己再过去的十年里是否注射过破伤风针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3、从枝条的底部开始剪,但下剪的时候要看一下顶部。不要让你到底剪什么的决定使你感到紧张或动作迟缓。

4、月季枝条会向顶部芽点所指向的方向倾斜。直立生长点枝条剪到一个向外生长的芽点处,向外扩张的枝条剪到一个向内生长的芽点处。在芽点以上的6毫米(1/4英寸)处剪掉,如果切口太近会损伤芽点,如果太远,不但难看,还会容易引发枝条溃疡。

5、剪到健康的枝条出,枝髓变色(枝条内腔)可能是冻伤了,或者是生病的枝条,尽管这样的枝条也能开花,通常会在夏天的时候死掉。最多也只能是未来生长不会好的一个框架。

6、剪去整体植株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留下健康的枝条,让植物中心敞开。

7、大枝条可以用锋利的剪刀轻松的剪掉。

防灾减灾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工程质量;职工素质;材料检查;责任制;质量监督

1、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往往会因为工程不够细心、员工不够专业或者管理者自身等原因,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工程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基础不均匀下沉,墙身开裂;

(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

(3)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台、雨篷根部开裂或倾覆、坍塌;

(4)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任意加水,强度得不到保证;

(5)屋面、厨房渗水、漏水;

(6)墙面抹灰起壳,裂缝、起麻点、不平整;

(7)地面及楼面起砂、起壳、开裂;

(8)门窗变形,缝隙过大,密封不严;

(9)水暖电工安装粗糙,不符合使用要求;

(10)结构.吊装就位偏差过大;

(11)预制构件裂缝,预埋件移位,预应力张拉不足;

(12)砖墙接搓或预留脚手眼不符合规范要求;

(13)金属栏杆、管道、配件锈蚀;

(14)墙纸粘贴不牢、空鼓、折皱,压平起光;

(15)饰面板、饰面砖拼缝不平、不直,空鼓,脱落;

(16)整体观感差。

在建筑工程当中,之所以会产生以上这些问题,主要是以下一些原因:

(1)员工的质量意识不够强;

(2)员工的素质过低;

(3)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4)事前的工作安排不充分;

(5)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

(6)盲目压缩工期;

(7)没有做好检查方面的工作。

2、从管理者做起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创施工质量“零缺陷”工程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对工程质量要有足够的认识,并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质量管理模式。同时要做到以下质量管理的四项原则,即:客户的要求是确定业务质量的标准;建立质量保证防;工作的最高标准就是“零缺陷”;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用返工而发生的额外成本增加。

从此可以看到,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必须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旧趋激烈,施工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的条件下,业主的要求愈加复杂和多样化,并对工程质量提出更高更精的要求,由此引发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企业管理者应以提高工程质量效益为中心,将质量效益寓于管理活动之中,建设质量文化,实施科学的领导和管理。同时,企业管理者更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将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和改进当作首要和长期的任务。

3、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2)材料员应对材料进场必须作好记录,定期交项目经理审核,并将试验结果及时提交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这里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委托的服务,如:材料性能试验和转包加工等,特别应杜绝联营方(劳务作业层)采购材料,这是出于控制项目成本的考虑,更是应从保证工程质量方面来考虑。

4、提高职工素质

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许多事故的发生,与一线职工的自身素质不高有着密切关系。一线职工素质好,往往就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反之,本可以避免的事故也就发生了。如:未到时间看回头炮,导致事故的发生就是典型的事例。这是操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无论是决策、管理者,还是技术操作者,都应该是有“资格”的行家。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必须加强施工企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尤其要加强企业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打造出一支高思想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建设队伍。体系的目的在于预

5、落实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加强技术交底

对于每个工种、每道工序组织各级技术,技术部门应做好交底工作,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对专业技术负责人的技术交底,专业技术员对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工人的交底。工人入场前,项目部有效地对其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是保证质量的重要保障。交底一定要求实效,以工地培训班的形式进行,而不宜采取会议形成,象征性提一下,签个字就完了。因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在落实质量责任制的具体做法上,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可签订施工责任合同,分工种(岗位)细化各项指标,突出以质量安全达标情况及成木降低率为奖罚兑现的主要依据,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6、完善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

(1)在监督检查工作当中,要检查好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试验仪器、测量仪器是否齐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各级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运转是否正常;主要工程技术人员是否到位:对于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隐患和不合格项目,应及时将整改后的书面信息反馈质监人员;同时还要按照相关的规定程序,对项目进行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和巡视检查,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把工程质量抽检情况、不合格工程整改情况、隐蔽工程的质量情况、大的工程设计变更情况及有关照片存档。监督过程中的检查资料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之一。

(2)要做好工程设计的质量监督工作。设计的水平决定着工程水平,其中的任何影响都会有可能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的素质要过关,内部分工要合理,保证工程设计的优质完成,更重要的是做好设计单位的监督工作。

7、建立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1)公司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应建立一整套管理体系,如有 “ 公司技术经理负责制”,设有专门的质量安全管理科,并配有专职的质量检查员,不定期地对公司所承建工程进行检查。工地配有兼职质量检查员,对本单位工程各分项工程进行自检,并制定有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各工种工人操作规程和优质工程奖历制度。但工地上使用未经专业培训的“三工”现象严重,操作层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的质量

检查机构的工作关系未能很好协调,质检人员无权无利,内部关系难处、质量管理与检查人员无积极性,质量管理制度不能坚持,现场基层的质量工作无人监督控制,削弱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承包制的需要。

(2)认真执行三检制度,加强重要结构、重要部位的质量检查,认真执行工程项目监理规定: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自检,以抓好工序质量,要做到每道工序未经质量部门检验、监理工程师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从而使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和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同时还要贯彻全面质量管理,成立对重点工序、重点环节的领导小组,要经常对进度,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各小组及质控部门每月必须进行一次质检活动,分析质量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每次活动必须详细记录,活动内容要有措施,有预定目标。

(3)关于健全质量体系的分析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质量体系是工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要用系统的思想建立和健全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所有的质量活动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全面控制并形成文件化(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同时不要把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统统,而是对照标准进行完善、更新、补充和健全,注重好质量体系的可操作性,注重持续有效运行。通过运行一审核一评审一改进,保持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和良性循环。

(4)关于实行质量预控的分析

质量预控是为了达到质量要求而事先尽可能地找出质量形成过程中所有阶段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所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对一项工程的质量预控,关键是质量计一划,此外还应该包括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工程防护计划等一系列的预防手段。它是针对具体工程项目或合同规定的专门的质量措施,计划和活动顺序的文件,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对己干过的工程项目可引用原有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工法等作业指导书。对新开工的工程项目编制的质量计划一般包括5个主要方面:①需要达到的质量具体目标值;②施工各过程的步骤和部署;③不同阶段的职责、权限和资源分配;④适用的试验、检验、测量和审核大纲;⑤可能遇到的施工环境的保证措施;⑥样板开路和实验阶段。通过质量预控,尽量做到技术上的先进性,方法上的可操作性、管理上严密性、经济上合理性、确保质量体系的优化和工程质量的优良。

防灾减灾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冷季型,混播草坪,建植,栽后管理

 

近年来,城市园林化、生态化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对园林绿化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园林绿化的一部分——草坪,其建植及管理日益精细化。

为了更好的适应园林绿化的需求,单一的草坪由于存在不耐修剪、返青晚、绿期短等缺点,而合理混播草坪可以提高草坪的耐践踏、耐低修剪等特性,近年来,单一草坪逐渐被混播草坪所替代。北方地区常见的冷季型混播草坪主要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三种类型的草种以合理的比例进行建植。为了达到更高标准的草坪绿地,冷季型混播草坪的建植及栽后管理更应做到精细化、合理化、节约化。

1.冷季型混播草坪的建植

草坪建植是利用生态学原理,用人工方法异地创建草坪、绿地植被群落。建植草坪的主要方法是种子建植和营养体(无性)建植。种子建植成本最低、省工,但成坪时间长;营养体建植包括铺草皮、栽草块、插枝和匍匐茎,其中铺草皮法最昂贵,但速度最快。

1.1种子建植法

种子建植是将种子直接播于坪床内产生草坪的一种方法。包括播种时间、播种量和播种技术三个方面。

1.1.1 播种时间

冷季型混播草坪在北方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种,但最佳播种时间是初春和晚夏,由于此时地温、气温均适宜冷季型草坪的萌发和生长,草坪草也能较快成坪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1.1.2 播种量

播种遵循的一般原则是要保证足够量的种子发芽,每平方米出苗在10000—20000株。影响播种量的其它因素还有幼苗的活力、所播草坪草品种的生长习性以及建坪后的栽培管理强度等。总之,播种量的确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1.3 播种的关键技术

播种的关键技术就是把种子均匀的撒于坪床上,并把它们混入6mm深的表土。在播种前疏松表土,易于在播后把种子混入土壤中,播种后要及时耧耙种子,使其被土壤完全覆盖,同时对坪床进行滚压,以便使种子与土粒紧密接触,若是小面积则可人工踩平踏实。

1.2营养体建植

由于营养体建植方法成坪快,短期内能够达到很好的观赏效果,是一种应用非常普遍的建坪方法,比较常用的有铺草皮、栽草块、插枝条和匍匐茎。在北方冷季型混播草坪应用营养体繁殖法建坪主要采用铺草皮和栽草块的方法。

1.2.1 铺草皮

铺草皮法是最昂贵的草坪建植方法,但它能在生长季节的任何时候形成“瞬时草坪”,能够及时的形成所需要的绿化景观。

铺草皮时坪床要深翻20至30厘米,除去土中的砖石瓦砾,过筛表土,然后平整地块,坑洼处填平。坪地应有一定坡度,以利于草坪排水。起草皮时应选择草坪高度、色泽、密度均一、无病虫害、无杂草、没有裸露斑块、并能在铺植后1—2周内扎根的草坪。起草皮时厚度应该是越薄越好,在实际铺设冷季型混播草坪时一般厚度掌握在3厘米左右。草皮块的长度为60—180㎝,宽度为30—45㎝,通常是卷成草皮卷运送到施工现场。草坪铺植时随时随铺,若不能及时铺设,也要在24—28h内铺植好。。铺植时一般采用人工铺植,要求坪床潮而不湿,调整好所铺的草皮使相邻的草皮首尾相接,并用磙子镇压或者用拍土板敲击,使草皮一定要紧密附着在地表土壤上,草皮卷之间交界处要保持草皮卷上土壤与土壤接触,之间的裂缝用过筛的土壤填紧,可减少新铺草皮的脱水问题。在坡地铺植时,要用木桩将草皮卷固定,然后镇压,轻轻夯实,等到草坪草充分生根,再移走固定在坡面的木桩。

1.2.2 栽草块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冷季型草坪补栽,停车厂铺设草坪格的草坪栽植。为了节约绿化成本,一般不需要立即成坪见成效的绿地,可以将草皮切成小的草块,按一定间隔和尺寸栽植,在冷季型草坪生长旺季,也能达到快速成坪的效果,同时节约了成本;铺设草坪格的草坪栽植一般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人工将草皮切成适合草坪格的草块大小,草块的根部及根部所带土壤要紧密接触地表土,将其压实,切忌草块过大导致干枯死亡,从而影响绿化效果。

2.冷季型混播草坪栽后管理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草坪栽后的养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覆盖、浇水、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2.1覆盖

冷季型草坪在播种或栽植后,必要时要选择合适的覆盖材料对草坪加以覆盖。一般播种繁殖的草坪,栽植后应立即覆盖秸秆、草帘等材料,尤其是春天风力较大,容易造成土表干旱,影响出苗率,及时加盖覆盖材料能够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草坪草发芽和幼苗生长;营养建植的草坪加盖覆盖材料能够有效地防止草坪脱水,栽后能够及时的达到观赏效果。

2.2浇水

草坪栽植后应立即灌水,使其浇足浇透,浇水时要一次浇透(30厘米深)。播种繁殖的草坪应每天在覆盖材料上依天气情况多喷几次水,直到成坪,再进入正常的养护管理;营养体繁殖法建成的草坪应先将草坪进行喷水,再轻轻夯实,然后每天浇足透水,草坪成坪扎根后逐渐减少浇水量,进入正常的养护管理;同时注意草坪坑洼处的排涝,及时排除积水,防止积水引起草坪烂根。

2.3修剪

定期对草坪进行正确的修剪能够保持草坪整齐美丽的外观,是保证草坪质量的重要措施。

2.3.1 修剪高度 草坪修剪必须遵循1/3的原则,即每次修剪剪掉的部分不能超过草坪草茎叶自然高度的1/3。冷季型混播草坪一般修剪高度在4—6㎝,当长到8—9㎝时就应及时修剪。当冷季型草坪草在夏季高温高湿状态时,修剪高度可适当留高一些,修剪适宜高度为6—8㎝。

2.3.2 修剪时间 一般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夏季修剪一般在晴天露水干透后进行。

2.3.3 修剪频率 草坪草的修剪频率由草坪草的种类、生长速度、质量、养护水平等因素决定。。冷季型混播草坪春秋季节为生长旺季,每周修剪1次,夏季生长缓慢,可减少修剪次数。

2.4 施肥

为了使草坪快速成坪,施用一定量的肥料是切实可行的一项措施。对于苗期草坪草,适宜的施入氮肥有利于苗期的生长,第一次施肥应在第一次剪草之前进行,能够有效地补充幼苗根部表层土壤的养分,一般选用速效氮肥,以加快成坪速度。。成坪后,春秋季为冷季型草的生长旺季,应结合长势和土壤状况大量施肥;夏季冷季型草长势衰弱,生长缓慢,一般不施肥,特别是不施用纯氮肥。施肥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肥料,每次肥料的施用要均匀,施后应浇透水,防止出现烧苗现象。

2.5 病虫害防治

冷季型草坪草主要发生的病虫害包括:褐斑病、夏季斑枯病、腐霉枯萎病、锈病;蛴螬、地老虎、斜纹夜蛾、草地螟等。由于环境条件适宜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为了保证草坪的观赏效果,有效且可行的措施就是化学防治为主,其它防治方法为辅进行综合防治。草坪病害综合防治既要注意平衡施肥,又要防止浇水不透,还要注意科学修剪,以提高草坪抗性,同时要结合合理施药,提早进行预防,预防为主,及早治疗,一般在气温上升到23℃时可以开始进行预防。草坪虫害的防治关键是搞好虫情预测预报,及时发现,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如:人工捕捉、放置糖醋液、安设黑光灯、悬挂粘虫板、叶面喷药、地面撒施农药、灌根等方法,达到全面控制的目的。

草坪的建植和管理是高质量草坪成坪的关键,要建植更加精细化、合理化、节约化的草坪绿地,就要及时的掌握建植及管理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在实际建植和管理过程中不断寻求最佳的技术措施和管护方法,以建植更高质量的草坪。

【参考文献】

[1]胡林,边秀举,阳新玲.草坪科学与管理[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7).

[2]孙吉雄.草坪学[M](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6).

防灾减灾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技术

1 概述

深基坑工程除自身的稳定性问题外,由于地处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一般周围建筑物管线密布,还必须考虑对邻近建筑物及对周围地下的煤气、上下水、电讯、电缆等管线的影响,一旦出现灾害事故,后果将是惨重的。例如,济南市市中区某深基坑出现事故后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万元。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将是深基坑设计、施工人员及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颗粒向上突泥、涌水和冒砂问题。这些不良作用不仅使基坑底变得松软难以施工,而且由于地下水将深部及周边物质的带出,随时间的推移造成地面沉降、裂缝的发生。楼发生整体倾斜,一些部位被拉裂,且在院内出现了数条裂缝,造成不良的环境工程地质效应。侧向位移又能间接引起地面沉降,其原因之一是土体侧向变形导致的直接的高程降低;其二是土体侧向变形引发的垂向弹、塑性变形。这二者的位移量在基坑周边环境沉降计算中应得到九分重视。由于基坑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对周边建筑的危害,因此周边建筑物类型、新老程度、基础类型及管线的分布,无疑都影响着对基坑环境工程地质的危害程度。同样幅度的地面水平位移或沉降量,发生于老的和浅基的砖木结构建筑,可能会使其发生拉裂、坍塌,甚至倾倒;而若发生于新式桩基或其他深基础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则可能危害程度很小或没有危害。除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外,其他如施工材料堆载及机械振动等都可影响到基坑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危害程度。随着基坑的深入,其失稳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基坑开挖时,对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目前深基坑支护的方法和成功案例

2.1内环梁支项法

济南某大厦建于1994年,地下2层,地上38层,建筑高度118 m,基坑开挖深度8.7 m~9.6 m,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人工杂填土,层厚lm~3.2m;

②6.5m~14.5m为第一海相层,呈流塑状态,属微欠固结土层;

③14.5 m~19.5 m为中等压缩性粉质粘土;

④19.5m~ 28.8m为密实性砂质粉土。

场地表层地下水属潜水型,初见水位1.3m,静止水位0.8m。并且该工程附近有很多管线,以及中小学,还有待建的商务大厦工程,可以说本工程施工场地很狭小,基坑一次性开挖面积大,为了保证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

针对该工程特点,结合场地条件,考虑了灌注桩、钢板桩及地下连续墙三种支护方案,认为皆不合适,最后施工方和设计方协商研制出适合本工程的基坑支护新方法――内环梁支顶法。首先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单桩密排挡土,水泥拌合帷幕挡水,将基坑四周封闭起来,之后在基坑中央设置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环形梁,通过放射性钢管支顶在围护桩的过梁上,从根本上解决了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的难题。

2.2地下连续墙法

某工程基坑总面积达17 664.4m2。该工程包括两幢高级商业办公楼和一座集购物与娱乐为一体的裙楼,地下为两层车库。塔楼及裙楼的建筑高度分别为110m和24m,层数分别为 33层和 6层。基坑开挖深度为 11.0m。变电站距基坑开挖边线为8m左右。本工程基坑开挖施工重点之一是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地处饱和软土地基,土体抗剪强度低,压缩性与触变性较高。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厚度2.1m;②粉质粘土,厚度2.3m,ω=33.2%,r=1.86g/cm3,c=13 kPa,φ=14.5ο;③淤泥质粉质粘土,厚度3.5m,ω=43.3%,r=1.76g/cm3,c=6kpa,φ=16.1ο;④淤泥质粘土,厚度8.5m,ω= 48.3%,r=1.70g/cm3,c=8kpa,φ=8ο;⑤灰色粘土,厚度6m,ω=38.6%,r=1.79g/cm3,c=10kpa,φ=9.2ο。地下水位为- 0.5m~-1.0m。

基坑支护方案――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墙厚800mm,深21. 0mm,地下墙分段纵向接头形式为锁口管,顶部现浇钢筋混凝土帽梁,连成整体以增加墙体的刚度。基坑内沿深度方向架设两道混凝土支撑,混凝土强度为C30。第一道支撑设在地表下2. 5 m,支撑断面为800 mm× 800 mm,围檀断面为:1 400mm x 800mm。第二道支撑设在地表下 7. 8 m,支撑断面为:1000 mm ×800 mm,围檀断面为 1 600 mm x 800 mm。纵横支撑网格的交点设置立柱。此外,为确保变电站安全,在坑外地下墙与变电站之间设置了两排压密注浆,以加固坑外土体,减少作用于墙体的土压力,并可防止地下墙接头处可能发生的渗漏。同时在坑内采用深层搅拌桩,以增加坑内土体的被动土抗力,限制墙底的踢脚变形。

2.3土钉墙的支扩方法

某时代广场,占地面积约6 800m2,由二座塔楼及其相连高层所组成,地面上 22层,地下2层,平面尺寸约 78m x 72 m(西部除去两部分的三角形成为六边形)。建筑物标高±0.000处海拔高程为163m,坑底海拔高程59m,场地地面海拔高程为129 m~170m。由于地形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倾斜,地面高差约 35mm,基坑一挖最大深度为 11m,而西侧部分开挖深度为7m,基坑总边长约275m。开挖的东侧与市主干道相距约10 m,北侧道路开挖,南侧为正在施工的中兴大厦,西侧与三层民居相距4m,而西北侧与居民(四层)距离仅为2m,根据场地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内岩土层按成因可分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纪坡残积层、第四纪残积层和震旦纪混合岩、混合花岗岩。从支护设计角度考虑,场地的岩土层情况可简化为:第①层为填土(Qml),第②层为砂质粉土(Qdl+el)和粉质粘土(Qdl),由于这两种土砂的力学计算指标相当近似,故将这两种土抽象成一种土。第①层填土的力学计算指标为:重度r=20kN/m3,内聚力c=15 kpa,内摩擦角中φ=16ο,变形模量正 EO=10 MPa,层厚15 m。第②层上的力学计算指标为:重度r=20 kN/m3,内聚力c=30kpa,内摩擦角φ=24ο,变形模量正EO=30MPa,层厚 35 m。地下水在地面下 15 m,场地总体富水性贫乏,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对混凝土无浸蚀性。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土层力学计算指标以及周围建筑物情况,经多方案支护形式及技术经济比较,考虑到上钉墙具有施工速度快,与挖土可同步进行,工程造价低及安全可靠的特点,所以决定采用以土钉支护技术为主的支护结构。针对基坑四周建筑物的特点及其理深的不同,基坑南侧采用人工悬臂挖孔挡土桩;东、北两侧采用土针与预应力锚杆联合支护;西侧为土钉支护:设计时首先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东、北、西三侧的土针及其喷射混凝土面层的设计参数,然后进行土钉墙的内部稳定性和外部稳定性分析,经校核及修正上述设计参数,直至边坡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根据上述设计程序,实际采用土钉长7m~9m,横向间距15 m,采用小φ25 mm螺纹钢为杆体;预应力锚杆长20 m,间距20 m,基中自由段长5 m,锚固段长15 m,设计载荷为200 kN,安全系数15。配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厚10crn,设计强度等级为C20,钢筋网网距25cm×25mm,采用φ8圆钢。

防灾减灾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医院建筑

1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1.1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

绿色建筑设计是基于建筑功能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友好共生关系,以周边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负荷范围内,树立绿色健康建筑系统的目标。绿色建筑设计是在不损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建筑设计、使用、管理与再生等全过程的发展特点,从而科学建设满足人类健康发展需求的生存建筑空间环境,其突破了传统建筑超越生物圈的时空限制,并紧密联系建筑与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不再因只孤立考虑自身系统发展而忽视自然生态稳定,是一种综合性、开放性的营建系统。

1.2绿色建筑设计的类型

绿色建筑设计分为基础级、一星级、二星级以及三星级四个类型标准,其均需要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所有控制项要求。新时期绿色建筑设计的控制项与全文强制性规范有效衔接,已成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主要依据。

1.3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发展及主要影响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符合全生命周期理论,尽量做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回归自然,同时降低污染标准要求,以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二,在绿色建筑设计时,要重点突出室内环境,提高室内环境对居住者健康、舒适以及综合利用的功能要求,力求内外环境的相互平衡。第三,绿色建设设计能够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破坏力度,尤其是严格控制废气、废水等的排放,能够有效改善居住区的水质。第四,绿色建筑使用的施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同时尽量应用可再生材料,以避免有机合成材料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释放有害物质,从而威胁居住者身体健康。第五,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的有效结合,通过广泛应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既能保证地面供暖系统、空调系统以及照明系统性能正常发挥的同时,又能减轻对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的污染以及有效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绿色建筑设计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自2006年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来,外加国家财政对绿色建筑的大力支持,使得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数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长,绿色建筑行业的市场规模也稳步提升。当前我国绿色建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绿色建筑设计势必朝着更加积极、良性的方向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提升资源利用率,还能通过利用清洁能源、绿色施工材料和技术而最大限度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系统,降低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外,绿色建筑设计的高效应用,可以积极构建良好、健康的室内外环境,其更加符合新时期居住者对建筑功能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

1.4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

从整体布局、框架结构以及空间塑造三方面来研究绿色建筑设计。首先,从整体布局而言,绿色建筑设计要充分衡量建筑物自身的功能和后期使用特点,以科学规划交通线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筑密度等内容,从而保证平面交通流线和空间交通流线组织科学合理。其次,从框架结构而言,绿色建筑设计离不开绿色施工材料的支撑。以医院建筑为例,其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吊顶可选用环保矿棉板、石膏板,墙面可采用耐擦洗的环保型涂料,门窗可采用隔音、隔热、易消毒清理的铝合金和环保型木质材料,从而降低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最后,绿色建筑设计也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可塑性以及各种设施设备空间的科学布置,既要确保水、电、暖等各项隐蔽工程的布局合理、使用安全可靠,又要使整个室内空间具有灵活性,形成规整有序、条理清晰地布局,在增强居住者舒适度的基础上,满足未来增设设备的需求。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实践

2.1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并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绿色建筑等的理念和指导,通过对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阶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用水、用电、建筑材料等的使用过程中都能做到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减轻建筑设计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并为新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存空间,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绿色建筑设计的低碳

低碳是指在整个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能效利用率。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时要重视采用绿色清洁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同时可加大对工业余热等废气能源的回收再利用力度。在考虑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原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减少空调、采暖设备耗费的能源,都能实现低碳环保的目的。

2.3绿色建筑设计的改造

绿色建筑设计的改造主要是将部分不符合绿色设计理念的建筑进行升级改造,以落实绿色建筑、环境保护、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建筑功能分区、分项计量的方式,科学计量建筑各功能分区的能源资源耗损,以帮助人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如根据实际的气候条件,合理选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施工技术或者在建筑设计时尽量将配电室、空调机房等耗能较多的设施设备靠近负荷中心,从而节省管道线路的输配系统能耗等,都能实现节能减排环保的目标。

3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

3.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包括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回归自然等。如在节约能源方面,所有的材料和资源都要遵循清洁、健康和可再生的原则,通过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传统采暖设施和建设材料的使用力度,并遵循能源战略化管理手段,在提高医院建设能源使用效果的同时,降低建筑投入使用后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污染,能实现医院建设和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回归自然理念是指在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时要遵循身心愉悦的原则,基于舒适性角度,从人体工学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出发,通过为居住者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室内外环境,保障安全的水源和饮食供应,提供健康环保的生态建筑和景观设计,让居住者感到身心愉悦。

3.2医院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功能

医院建筑作为公共服务场所,其日均人流量较大、能源资源消耗较多。因此,在医院建筑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要结合医院的实际功能需求,合理选择满足城市规划、医疗卫生网点布局需求以及服务人数和服务半径科学的建筑地址,并根据医院各科室的职能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如根据医院各功能相互关联的特性,将其分为医疗区、感染区、服务区、污染区以及行政区等五部分,便于合理划分医院外部的入口和内部交通流线,从而保证患者就医诊治的快速高效。重视应用绿色材料、绿色施工技术等有助于改变传统医院能源消耗较多的发展现状,既能实现能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医院正常运营的经济投入成本,又能有效保护周边生态系统,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相关战略。通常情况下医院的氛围相对紧张、压抑,而新时期现代医疗理念等的发展,使得康养于一体的观念逐渐被大众认可和接受,这就对医院的居住环境、整体氛围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在医院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既能扩增适宜的人性化配套建设,又能充分利用周边自然资源,将建筑内部人员集聚部位与外部庭院以及其他景观相互渗透和融合,有助于增加室内空间的延伸性,从而给患者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能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3.3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要点

首先,在医院建筑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要注意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充分考虑医院建筑涵盖的安全、简洁、高效的交通设计,集约化的功能空间布局以及人性化配套设施的建设,从而采用高效集中的空间布局形式有效提高医院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其次,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生态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在适应医院建筑周边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化绿色设计,以在保证建筑物自然采光能力的同时,将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融入其中,有效节省保温采光等方面的能源资源。如为满足室内采光和供热需求,可通过科学设计室内外空间渗透,通过直接通风和自然采光以及内外部景观相互渗透的方式,既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细菌滋生,防止与其他空间交叉感染,又能提高医院的资源利用率,降低建筑常规能源的消耗。再次,合理选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施工材料,包括常见的水循环系统、智能集成控制系统、隔热技术以及自然通风技术、照明技术等绿色建筑技术,从而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真正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后,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服务机构,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对外服务职能。通过扩大建筑周边绿化面积、丰富基础配套建设、增设室内绿化景观等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能够拉近医患关系,缓和医院紧张、压抑的环境,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服务效果。

3.4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具体流程

第一,前期策划阶段。在医院建筑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首先需要选择优秀、专业的设计团队,包含绿色建筑工程师以及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专项技术专家等在内的优秀成员,保证其能够明确医院建筑绿色设计的必要性,并加强各项目负责人的沟通联系力度,使其积极参与医院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讨论,确保其在医院绿色建筑总体规划和全局因素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医院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一致性,从而科学确定建筑密度及容积率。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准确围绕“两方便”原则,既要满足后期医护人员参与救治、患者及家属诊疗康复的使用需求,又要营造良好的就医和工作空间,从而带给患者及其医护人员相对舒适的真实体验,这既能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到温馨舒适,又能有效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现代医院发展迅速,尤其是各项科学技术的应用,因此,设计人员在建设医院绿色建筑设计时,还需要具有前瞻性意识和眼光,充分考虑医院后期发展规划,从而为医院后期改造留下空间。第二,中期设计和建造阶段。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需要先后经过方案研讨、下发各专业领域、设计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审核设计指标、反复优化设计指标以及完善设计方案等。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分析和统筹规划的过程,其需要对多项方案进行全面、综合的对比和评估,而基于生命周期的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方法是较为可靠、客观、科学的。在中期设计和建造阶段,要充分考虑医院职能,从而强调医院公共开放设计的安全性,以通过合理分布组织流线等方式,保证其设计方法在实际运营中具有可控性,避免因交叉感染而造成污染情况。医院涉及职能部门众多,不同专业科室对环境的建设需求具有不同要求,因此,在每个设计可变环节变量时都要详细参数描述,并采用重复优化的方式和流程,确保参数的具体数值能够从粗放模糊到精细清晰,直到得出最优解,从而保证医院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更加高效、科学,设计内容更加完善、丰富。第三,投入使用和拆除后。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在于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部分建筑材料和化学物质在后期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完全被消耗,只是存在部分损耗,这时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方式进行回收处理,能够将其变成新资源用于下一级次。因此在医院建筑投入使用后,要重视废物回收利用,尤其是医院建筑拆除后产生的废旧可回收建筑材料,这有助于将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出降到最低,能够满足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医院设计方法,也是绿色建筑体系的内在机制要求。因此,在进行医院建筑时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要重视对医院建筑投入使用和拆除后等整个过程的跟踪评估管理,从而保证每个建筑环节都符合高效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设计状态。如医院建筑材料中常见的废旧玻璃材料、塑料、砖块、石膏墙板等都能实现废物回收再利用,并可建成新组件。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城,便将石膏墙板碾碎用于粘良剂,用回收的沥青、砖块以及混凝土等作为填充物或粒料,因此其是十大绿色建筑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潇.绿色建筑理念在医疗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02):63-64.

[2]孙畅.医院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