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外礼仪文化的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外礼仪文化的差异范文1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摘要:作为每个民族长时间智慧的沉淀,文化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设置了一些障碍,如何引导当代学生尽可能地摆脱这个困境,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这个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影成为了人们认识不同文化的重要方式,在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也必定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电影;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教育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65
中图分类号:J9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40—02
收稿日期:2015—01—10
作者简介:丁文丽(1993— ),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王梦园(1992— ),女,山西运城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一、中外电影中的跨文化交际元素
(一)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1.功夫。《功夫熊猫》中涉及到了“中原五侠”,即蛇、虎、鹤、螳螂、猴,这主要是依据中国南方拳法里极为有名的“五形拳”所设计的角色。
2.旗袍。当年《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穿了23件旗袍,优雅的气质让欧美人看得陶醉,以至于四年后的《蜘蛛侠2》也安排克尔斯滕·邓斯特穿上了一件“中国红”旗袍,以博取眼球。妮可·基德曼在《澳大利亚》里的几身旗袍装也是该片的宣传利器。
此外,《花木兰》、《末代皇帝》、《面纱》则完全是采用了中国故事作为主线和情节选材或者对中国、中国人的生活进行描绘。
(二)中国电影中的好莱坞元素。1993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开始实施改革。从那个时候起,每一年有大约10部“代表世界电影艺术与技术最高成就”的影片被引进国内。而来自好莱坞的高成本、大制作以及全明星阵容的电影,使得国人被其耳目一新的故事情节和精美的画面深深地吸引。这使传统的国产片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影界人士开始了又一次的探索尝试——向好莱坞借鉴学习。而2005年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界的转折点。自此,电影《无极》打破了
多年来
在年度电影排行榜中外国电影高居榜首的状况,使得古装大片一路走红,在使国人对国产片重生兴趣的同时,也使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
二、从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对比看文化差异
(一)好莱坞电影中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形象。关于英雄,英语词典上是这样定义的:a man distinguished by exceptional courage and nobility and strength(拥有卓越的勇气、高尚品质和能力的人)。
随着历史的变迁,美国文化艺术领域中涌现出了性格各异的英雄人物,其中一类英雄是在一战、二战后逐渐走向强大、在美国社会中诞生、以拯救世界为己任、拥有超能力或卓越科技装备的“超级英雄”人物形象,以超人、蝙蝠侠、蜘蛛侠为代表。
从独立战争前被殖民压迫和南北战争前社会充斥着剥削黑奴的不正之风的美国,到一战、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逐渐强大的美国,美国文化艺术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在不断改变,从反压迫、反剥削的具有革命思想的普通民众到能够拯救世界、期望通过自身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安定的“超级英雄”,可以说,正是由于美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其文化艺术领域才会涌现出如此多的英雄人物形象。
(二)中国电影中的英雄人物。中国电影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如乔峰、叶问、陈真、黄飞鸿等普遍都是经过自己后天努力、坚持不懈才最终慢慢获得了个人能力。乔峰拥有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自己习得了少林七十二绝技龙爪手、降魔掌;陈真凭实力在精武门创立之初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精武日后发扬光大;黄飞鸿用尽心血整理洪拳,使其以飞铊入埕、采高青、五郎八卦棍、无影脚等绝技闻名;叶问7岁时,便拜师入陈华顺门下,16岁那年远离佛山,赴港求学,才开始自己打拼……这一系列的中国式英雄人物都是靠着自己的顽强斗志和坚韧毅力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抗击敌人、保家卫国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三、电影所反映出的民族精神差异
(一)美国民族精神。辗转了200多年的美国文化,其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不断地发展变化,但同时其所代表的美国英雄主义内在精神、美国性格却是永恒不变的。
什么是英雄主义?按照《辞海》的解释,就是“主动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气概和行为”。美国人的英雄主义依靠他们具体的英雄人物形象来体现,但其价值内核显然是能够跨越历史、穿越时空的永恒。美国社会崇尚的英雄主义主要具有个人主义和霸权主义两个特性。
1.个人主义。在美国性格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论是汤姆、海丝特、斯嘉丽所代表的反抗压迫和剥削、勇于斗争的传统人物形象,还是近代不断涌现的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等“超级英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独立的个人形象。美国文化十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甚至片面地夸大,认为个人超越一切,能够改变一切。
2.霸权主义。过度膨胀的个人主义势必导致霸权主义,美国人逐渐期望由他们拯救世界、引领世界,乃至操纵世界。以蝙蝠侠这一人物形象为例,从前他是面带微笑的正义朋友、轻松取胜的侠客,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现实性和局限性都加强了,他变得越来越彷徨和孤独,日益走向偏执和黑暗。他的性格变化就是美国社会发展的缩影,象征着美国从之前崇尚自由美好生活的光明积极的革命者、反抗者逐渐成长为被战争的胜利和自身的强大而冲昏头脑、想打击谁就打击谁的霸主。
(二)中国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古代武侠电影中抗金、抗倭寇的各种情节、近代关于为“不是东亚病夫”而振臂高呼的陈真、叶问等的一系列电影,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作出的许多以战争为题材的优秀电影,它们或是描述重大的历史性战役和革命历史事件,或是通过战争背景来反映普通人民的战斗精神,或者是用娱乐的方式来呈现战争中人民和敌人的斗争,无一例外地都传达出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而
当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的时候,
这些对社会和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得就越为突出,从而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动力。
四、将电影运用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中
电影将精美的画面与丰富的语言联系在一起,学生观赏电影时其视觉和听觉可以得到充分的调动,学生可以通过演员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流语调、服装道具等,来加深不同文化中各种语言修辞概念, 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英语知识以及中外语言系统的不同。
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受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民族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单纯的语言传授并不足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而通过英文电影,学生可以对西方国家的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消除中西文化的差异,减少理解上的分歧或误会。而且,学生还可以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取向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观看电影,学生可以最真切地体会到在真实情景中其语言、文化等的运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宽容度,灵活地处理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各种问题。随着对各方面文化知识的积累,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英文电影也可以是很好的听说教学材料,生活化的听说场景使其听起来很真实、立体,学生就像身临其境似的进行着对话,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
参考文献]
[1]元青,潘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段经历——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留英学生为中心的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2013(4).
[2]刘璇,张向前.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3(1).
[3]钱志中.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4).
中外礼仪文化的差异范文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摩擦也随之增多。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来说,熟悉不同国家的礼仪,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一、称呼方式大相径庭
双方商务人士会面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称呼习惯,就有可能出师不利。一方面,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讲求“上下有别、贵贱有分、长幼有序”,并且“贬己尊人”。对自己就是鄙人、拙见、寒舍等,对他人则称作:贵、您、某某经理,某某局长等。在西方称呼规则简单明确,“你”就是you,“我”就是me,而且很少用头衔来称呼别人,即使有也仅限于对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比如Prince William(威廉王子)、President Obama(奥巴马总统)、Father White(怀特神父)等。普通陌生人之间用Mr.(先生)、Mrs.(太太)、Miss(小姐)即可,熟人之间则以名相称,这是关系密切、彼此熟悉的表现,就连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可以直呼其名。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敬老尊老,长者是智慧的象征。汉语习语中就有很多体现了这一价值观念,如“宝刀未老、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等。对待年长者在称呼前面或在姓氏后面加上一个“老”字以示尊敬,如“老领导、老同志、刘老、张老”等。西方人一切着眼于未来,一切向前看,“老”是虚弱、不中用的代名词,会阻碍社会的进步,称别人为“老”是一种无礼的表现。因此和年老者谈话时应尽量避免提及或以委婉的形式出现,如用senior、elderly,advanced来代替old。
二、时间观截然不同
西方人奉行线形时间观,认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因此,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做任何事都应有严格的日程安排,并且将交往对象是否遵守时间当作判断其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安排商务会晤至少要提前两个星期,如果遇到特别重要的事情则至少在2个月前进行预约,到最后一分钟才联系被认为是制造麻烦、甚至是侮辱,并且一般都会遭到拒绝。在商务会谈中,他们喜欢开门见山,不喜欢停下来或保持沉默,习惯速战速决。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推崇环形时间观,认为时间像圆环一样能不断轮回、重复。因此,中国人安排时间比较随意,不太重视预约。并且,中国人经商注重关系,喜好感情投资,慢慢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更看重长远的相互信任,故中国人的商业活动时间周期较长。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下,急于进入谈判正题的西方人显示出的无奈和焦虑往往被中方误认为缺乏诚意;而寒暄的中国人被认为东拉西扯、不务正业。如果不理解这些时间观念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商务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另外,西方人对于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有严格的区分。如果是工作交往,应选择在对方的工作时间里进行;如果是私人交往,就要选择在对方下班的时间里进行。而中国人在时间分配上往往公私不分,下班以后谈公事或是上班时间谈私事都是寻常之事。
三、饮食各有特色
宴请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东西方的商务人士都乐于此道。但是,中国主人和西方东道主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首先,饮食习惯的差异。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中华饮食文化以五谷杂粮等素食为主,夹取蔬菜、米饭的长筷形成了共餐制;西方国家发达的畜牧业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品,切割肉食的刀叉带来分食制。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中方喜欢安排圆桌筵席,与客人说说笑笑、热闹非凡;而各吃各的西方人则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甚至喝汤或咀嚼食物都不发出声音。
其次,中国人宴客讲究排场,美味佳肴琳琅满目,并且不断劝酒、代客夹菜,只有才能体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而富有的西方人却崇尚节俭,即使是正式的大型宴会,菜肴道数也不多,而且要尽量吃完,不能浪费。主人也决不会勉强别人,“help yourself(请随意)”,客人吃多少、吃什么完全由自己决定,若像在中国一样客套那只能饿肚子。另外,在安排菜肴时,必须考虑到西方人的饮食禁忌,他们不吃宠物、动物内脏、头部、脚爪和无鳞无鳍的鱼。而中国人这方面的禁忌要少很多。
再次,在宴请礼仪方面,中国以左为尊,西方以右为贵。另外,受旧社会陋习的影响,女性地位总体上低于男性,所坐位置一般不显著;而崇尚骑士精神的西方时刻讲究“女士优先”,男士要替身边的女宾拉开椅子以示尊重。进餐结束后,要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
最后,地位重要或是关系亲密的人士会被邀请到家中赴宴。在西方,上门做客不可早到,因为主人可能还没有准备好,早到会使主人忙乱不堪。而在中国,客人有时会提前几个小时到主人家,女士们忙着准备饭菜,男士们则在一起聊天,看电视。席间,西方人会热情洋溢地说:“这是我的拿手好菜!”或“这道菜是精心为你准备的。”而视谦虚为美德的中国人佳肴满桌还不停地说:“菜做的不好,请随便吃点”。初来乍到的西方人会很反感:“菜烧的不好,何必请我呢,难道是不重视我吗?”另外,中国人请客时若食物被吃光,会感觉没面子,因为这表明饭菜不够丰盛;而西方女主人见此情景,定会感到欢欣鼓舞。若还剩下不少菜,反而会垂头丧气,因为这说明其烹饪水平有待提高。由于中西方宴客有较多的差异,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习俗,用恰当的礼仪去招待他们。
四、送礼方式天壤之别
送礼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外商务人士都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然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及馈赠礼仪上却各有千秋。在中国,虽然嘴上说着:“礼轻情义重”,但通常都认为礼物越贵重越好,过于简单或廉价的礼物不仅起不到增进感情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会得罪人。西方人送礼比较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如:献给女主人一束美丽的鲜花,送给朋友一瓶名酒或小工艺品。总的来说,他们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但却相当重视礼品的包装,以此表示深情厚谊。
各国人们在受礼时使用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中国人会推辞再三,盛情难却收下礼物后,也会说“让你破费了”,并且不会当面拆开礼物;恰恰相反,西方人总是非常爽快地收下礼品,当面拆开且表示惊喜和感谢。他们认为,赞扬礼物宛如赞扬送礼者。如果不了解这方面的差异,西方人会认为中国冷淡、虚伪,收了他的礼品就放在一边置之不理,让送礼人很尴尬,会认为是你不重视他送的礼物,甚至是不尊重他;而中国人会觉得西方人迫不急待,甚而是贪婪,举止粗野。
五、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日趋密切的中西交往中,我们必须正视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同时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这必然要求高校向社会输送既通晓国际商务规则、又能用英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涉外活动的人才。要实现该目的,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结构,将跨文化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拓展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培养其跨文化交际实力,从而提高商务交流的效率,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敏.论中西礼仪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M].实践与探索.2006
中外礼仪文化的差异范文3
关键词:礼仪;跨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学
1礼仪教育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英语教学与礼仪文化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文化因素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等都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进行礼仪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语言。
3在英语教学中逐步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3.1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注重“礼貌原则”。礼貌是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
3.2在不同的话题学习中比较中英礼仪文化的异同点,渗透礼仪文化意识。学生学习了Familytree以后。了解中英称谓礼仪的差异并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中国的称谓礼仪中,不能对父母辈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叔叔等。而西方人强调人人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极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称谓温暖,亲切,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会适得其反。例如在汉语中,出于礼貌,常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这种称谓能使被称呼者觉得受到尊敬。而在西方礼仪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意味着“old,useless”,“年龄大,体衰,失去活力”等,如果直呼其名他们会感到亲切,自然,若被称为“oldgrandrna”,则会感到反感,更可能恼火。他们不崇尚老,而崇尚的是年轻,活力,权利和能力。可见,一种文化礼仪未必在另一种文化中也适用。
在学习Foodanddrink话题中,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如正规西餐的常规菜序大致分为开胃菜(starter)、汤(soup)、主菜(maincourse)、甜品(dessert)和饮料(ddnks)等几道菜式。中餐则没有那么复杂,但有丰富的酒文化。英国人就餐时是男士为女士拉开椅子,女士入座后男士才入座;中国是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入座;中国人用筷子吃,而英国人用刀叉就餐,而且西餐规定不许将胳膊肘放上餐桌,这样是不礼貌的。同时教育学生在就餐时注意餐桌礼仪,如在家里要请长辈先入座,吃东西或喝汤是要小口吞咽,不发出响声,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吃完后要说“大家慢慢吃”。在学校就餐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入餐厅,坐在指定座位,安静文明进餐,不偏食,不挑食等。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异同,又学会了自己该如何注意餐桌礼仪。
学习Clothes话题时,学生学到了各种颜色,不同服装的英语名称,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服装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穿着礼仪教育,如着装整齐,朴素大方,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背心、拖鞋、裤衩等进教室,课堂上不敞衣和脱鞋,不佩带项链、耳环、戒指或手镯等饰物。按要求修剪头发,做到仪表整洁,服饰自然得体,协调大方。
在学习Travel和Zoo的内容时,学生掌握了一些公共场所的劝告语:如:Don’tleavelitter(不要扔垃圾),Don’tpicktheflowers(不要摘花),Don'tthrowthingsattheimals(不要向动物扔东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些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图书馆、旅游景点等的一些制度,从而进行公共礼仪教育。如在影剧院不要大呼小叫,不要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在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整洁,保持安静,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财产;在旅游景点要爱护旅游观光区的公共建筑、设施、文物古迹等,不要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果皮和杂物而污染环境。
4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导入礼仪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4.1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对教师、家人、朋友的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赞扬和应答,邀请或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等,这些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往往是学生迫切要求了解和掌握的。由于学生可以很快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礼仪文化知识,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因而还会产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4.2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有限。诸如政治外交礼仪、涉外商务谈判礼仪等比较复杂的内容超出其知识水平和理解范围,因而不适于作为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的内容。否则,就可能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礼仪文化教育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牵涉到教材编写,内容选择,传授方法等各个环节。所有这些环节缺一不可。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
自身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把各种礼仪文化差异运用到课堂中,使得学生从对不同的礼仪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努力做到礼仪文化教育与培养语言能力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2006年11月,http://WWW.hydcedu.com/teacher/
[3]郭骅.《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2006年3月,http://ww.dzkjzz.corn/
[4]陈申Ⅸ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中外礼仪文化的差异范文4
一、语言的学习和教学需要有对文化的了解
几年前,曾经有两位老师上现行人教社修订版教材第二册第34课,教材上讲的是一位中国人Mr.Fang在伦敦旅行,向人打听路线,他所问的人从内容和图片来看,自然指的是一位英国警察,在警察帽子这一细节上两位老师采用了不同的做法,一个借了一顶中国警察帽,而另一个却自制了一顶英国警察帽。由于后者构筑的语境得体、逼真,符合英国文化习俗,因而更加成功地渲染了课堂的交际气氛,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文化的差异决定了语言的差异
中国人学英语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很多,如:社会准则(交际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及风俗习惯,如称呼、招呼、问候、询问、致歉、道谢、告别、打电话等用语的规约等);社会知识(指家庭成员、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等);价值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观念、道德准则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如西方社会强调的个人奋斗、独立性、隐私权);思维特征(指中西方思维特征的差异,比如讲时间和地点时,一个从小到大,一个从大到小)。另外在语言交际中还存在着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如体态语、服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三、《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既是英语课程的目标,也是英语课程的内容,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又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文化素养以及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基础之上。由此文化意识或文化素养被提到了英语教学的“议事日程”中。
四、教材编排中的文化意识
从第二册(上)教材的编排看文化意识。第一单元主要涉及的教学内容是“介绍英美人的姓名”,自然要与中国人的姓名进行比较,以及交际中使用的习惯或规定;第三单元的中心话题是介绍、对比“中秋节”与“感恩节”,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节日风俗;第十单元虽然围绕一个虚构的瑞典摇滚乐队在中国的演出经历学习一般过去时态,但所涉及的是英美流行音乐以及著名的乐队;第十一单元围绕“安和贝基的生日”(Ann’s and Becky’s birthday)这一主题,把有关邀请和请求许可的日常交际用语、词汇和结构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在课文中,同时展示英语国家的过生日、举办聚会的文化习惯。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展示并渗透了不同国家的文化,这正是文化意识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
五、让文化的阳光照耀我们的课堂
如有的老师给学生同步的相关内容的阅读材料,打开眼界,丰厚文化底蕴;有的老师在感恩节、圣诞节的前夕举办专题讲座,再开展活动,让学生获得对不同文化的体验;又如,九年级教材第十二单元中围绕“习俗”的话题,感受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待人接物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意识。有的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如音乐,影片,图片等,创设与本单元相关的情境进行教学。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如礼仪大荟萃,玛丽亚做错了什么?餐桌礼仪知多少,中外文化对比等等,通过完成这个任务,同学们将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差异,时间观念和饮食文化的不同。提高了学生对文明生活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中外文化的了解,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中外礼仪文化的差异范文5
1.开设微型校本课程
为了引导学生有品位地进行阅读,有效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学校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设置世界名着导读课和世界经典绘本导读课,安排教师进行每月一次好书的推荐和导读,列出世界经典必读书目,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为学生的精神发育打好底子。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还定期组织读书征文活动,促进阅读的分享交流。午间阅读微型校本课程,有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逐渐理解了他国文化,在对比中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编制“环球影视窗”
校园电视台收集古今中外优秀影视作品,编制了德胜小学生必看60部影视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每周五下午开设“环球影视窗”,学校推荐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走近科学、绿色空间以及探索频道和国际频道中的“探索发现”等节目,由学生自主选择播放内容,了解域外风情与国外文化。环球影视窗以直观的方式,强烈的视听效果,打开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让他们学到了书本外的国际文化知识。
3.编写校本课外读本
学校根据学生现状寻找适合孩子特点的涉外礼仪知识,编写成学生乐读的课外读本,让学生生活在校园就能了解不同国家的交往礼仪,积淀国际交往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正确认知和理解异域文化,同时,国外礼仪与中国礼仪的差异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对比,学生逐步领悟到中国礼仪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多元文化资源的建设内容涉猎广泛,充分关注儿童兴趣。学生阅读、观看后,教师通过开展征文、影评等活动,将影视作品等转化成教育资源,帮助学生超越年龄认知的局限性,树立广博的国际视野和人类情怀,做到“身在校园,胸怀天下”。学生在感受多元文化中,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具爱国情怀。
二、学习交往技能,培养规则意识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的交往会存在不同的方式,只有具备正确的交往礼仪和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为此,学校建立了少年国际外事局,通过创设模拟涉外情景、外籍教师进课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学生在生动的学习情境中,不仅学习到国际交往技能,且通过学习国际交往规则,培养必备的规则意识。
1.模拟涉外生活情景
培养孩子的国际交往能力是提高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设计了生动的涉外模拟情景,制定了对应活动目标模拟训练大纲。内容层层递进,螺旋上升,避免形式单一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各中队围绕总纲衍生设计出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训练交往技能并掌握国际交往规则。例如,三年级根据活动部的大纲,设计了问候礼仪、迎宾礼仪、交流礼仪、迎送礼仪、用餐礼仪等情景进行仿真训练。问候礼仪创设了如下模拟场景:德胜小学教育集团的学生代表出访德国学校,与德国小朋友相互问候。同时,双方自我介绍,德国小朋友带领我校学生参观他们的校园。问候礼仪训练点的要求:向她人问候时,要积极、主动;要表现得热情、友好、真诚;大方得体。禁忌:不要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等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自编了礼仪三字歌:穿衣着,要得体;会客时,要大方;交谈时,不插话;语言亲,举止雅;控距离,顾全局。学生在愉快、好奇的氛围中,学唱三字歌,通过情景模拟表演,学会了涉外礼仪,掌握了涉外交往的基本技能。
2.外籍教师进课堂
国际交往、对话、交流、合作通常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缺乏足够的外语能力往往是文化理解和沟通的主要障碍。熟练地掌握外语,能提高对外交流能力,有利于在国际交流中既尊重对方立场,又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为此,学校聘请了外籍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趣味英语口语”的形式,每班每周设置一节外教英语口语课。通过这一平台,让学生接受系统的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外事局的资源建设既考虑小学生特点又结合学生当下的生活,内容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活动的开展还依托相关课程,如《德胜小学涉外礼仪哆来咪》读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小学英语口语》等,在阅读和学科教学中渗透。丰富生动的形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会了基本的交往规则,提高了国际交往能力。
三、体验国际交往,践行公民责任
学校在建设国际观察站、少年国际活动部的同时,创设少年国际游学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小公民。少年国际游学团有“接待外宾来访”和“对外游学交流”两个活动载体。
1.接待外宾来访
学校积极为学生创设国际交流机会,通过与国外学校结对,搭建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例如,学校接待了来访的日本静冈县文化协会友好交流团——静冈县书法家代表友好交流派遣团。游学团成员落落大方地带领外宾们参观了德胜校园,并为来宾展示合唱、书法等才艺,他们流利的外语口语能力、礼貌的言谈举止和精彩的表演等都给外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宾们对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和书画教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又如,香港九龙礼贤学校师生来访,德胜书法社团的同学们把现场书写的书画作品赠送给香港小朋友,游学团成员还带领香港小朋友进班学习。不同生活地域的孩子们一同学习、体验,相处融洽,在相互交流中,加深了对国际文化差异的理解。
2.对外游学交流
学校组建了对外游学团,让师生走出国门,开阔国际视野。一方面,学校借此进行专业的教学交流。由合唱队员组建的游学团先后出访了日本、德国,参加国际性合唱比赛。在那里,师生们领略了世界舞台的精彩,分享了世界顶级的艺术魅力,为艺术教师注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拓宽了教育视野。例如,2010年,学校参加了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合唱节”。德胜师生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风采,还经历了高规格的国际外事交往活动,在市政厅受到市长和大使的接见。这些活动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更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学校合唱团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佳绩,被德国报纸赞美是“最小的演员,最美的歌声”。另一方面,对外游学让师生放眼国际,拓宽了学校的德育渠道。例如,学校组建文化交流团访问了日本大阪府福田林市立向阳台小学校。日本人遵守时间和讲究秩序,讲究文明礼仪,学校教育目标重在细节等等,都深深地影响了游学成员。游学期间,学校加强安全和礼仪教育,让学生懂得和践行公民责任,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现代小公民。
中外礼仪文化的差异范文6
关键词:中西方 礼貌用语 比较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由此可见一直以来国人对礼貌的重视程度。但是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加深,发现我们认为礼貌的行为并不被西方人所接受,反而被认为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反过来他们认为以礼待之而我们认为有欠尊敬友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价值观。
中外语言学家总结了不同的礼貌观。顾曰国曾总结了中国文化的四大礼貌特征:尊重、谦虚、态度热情、文雅。他认为尊重是自我尊重和赞赏对方;谦虚主要表现为贬己尊人;态度热情指关心、体贴、好客;文雅指举止、谈吐得体大方。
西方著名英国学者利奇对礼貌原则划分为六类,每一类包括一条准则和两条次则:(1)得体准则: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使别人得益;(2)慷慨准则: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尽量多使自己吃亏;(3) 赞誉准则: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4) 谦逊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5) 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中西方都注重礼貌,中外学者所总结的礼貌原则也都是注重他人的利益在先,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二者的文化内涵在某些方面截然不同。
1.问候语
在中国大家习惯了见面就问,“你吃了吗?去哪啊?”等等之类的。这显然在中国实在正常不过的,为了增进关系,表现礼貌,见面客气寒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这样去跟一个英美人士打招呼,他会认为你没有礼貌没有涵养,认为这是对自己隐私的干涉,心里极不舒服。当然本民族的人都知道我们并非有意打探他们的隐私,只是礼貌性的问候而已。西方见面的问候语一般是“how are you?”回答“fine,thank you!”或者简单的“hello” 或者“hi”“今天天气很好”等类似礼貌性问候。这在中国很少见。
2.称呼语
中华民族有着严格的长幼尊卑的观念意识,是汉语文化的典型特征。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统,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讲究仁义礼智信,所以在称呼上一定合乎礼仪的要求。
在亲属称呼上中国与西方英美国家有很大差异。在中国,父母双亲双方的亲戚有着明确的称谓,如叔、伯、舅、姨、姑、婶、舅母(堂或表)兄、(堂或表)弟、(堂或表)姐、(堂或表)妹,这表现了中国浓厚的血缘关系。而在英语中只有aunt和uncle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所有的关系。
再者就是对父母的称呼,西方孩子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也可以重名,这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是绝对失礼的行为,这充分证明了中国长幼有序尊卑分明的文化特点,而西方的双方平等的文化价值表现的淋漓尽致。
3.答谢语
向人致谢这是人与人交际中的一种礼貌,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好意得到肯定,有助于增进双方关系及其良好发展。但是在中西方关于答谢频率及表达方式上大不相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待别人的答谢的回应上中西方有质的不同,中方喜欢谦虚的对待别人的赞扬,通常是自贬一番,这与西方完全不同。
4.隐私语
中西方文化中都有隐私,但是关于什么是大家不愿意透露不愿广而告之的东西,不同的文化中隐私的内容截然相反。在中方文化中,一般认为有损自己尊严的事情,有损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的事情属于隐私。而在西方文化中,他们不愿被人问及工资、年龄、职业婚姻、政治和宗教等相关问题,但是这些内容经常被国人提及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