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双重性质的经济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双重性质的经济政策范文1
在法学研究领域,对功能概念的研究肇端于功能主义社会学。迪尔凯姆在其名著《社会分工论》中提出的社会连带关系理论为功能主义法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以后,帕森斯(talcottParsons)对法律功能的四种层次分析、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以及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代表人物拉兹(JisephRaz)对法律功能所作的全面分类都从不同程度对功能主义引入法学研究视野作出过贡献。综观社会学以及后来的法社会学对功能概念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功能概念的理解存在着某种共同点,即都是从整个社会系统运作的角度来说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进而来研究这种联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如今的法学研究继承了社会学关于功能理论的研究成果,即其一般是从法对于整个社会系统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法的功能的。因此,法理学一般把法的功能与法的作用等而视之,将其界定为“法对人们的行为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影响。”
二、对经济法的功能的新解读———协调功能
经济法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当时在以亚当·斯密为首的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长期统治下,欧美大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经济危机,市场的“无形之手”似乎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失去了功用,放任市场无序发展可能使社会公平与效率得不到保障,经济学界因此也开始思考问题的症结。为了应付这种突然的灾难,各国都有意识地制定了一些具有经济法性质的法规,以美国1890年《谢尔曼法》为代表的带有国家强制性的非典型公法规范开始出现,这体现出政府在对待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度上开始发生转变。原来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需要,即传统的完全市场机制的社会功用开始显现不足。后来,以凯恩斯为代表的供给经济学派证明了这种不足的存在并承认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这种背景下,经济法作为一门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才被资本主义各国所广泛接受。应该说,经济法是在社会经济机制产生缺陷的情况下催生出来的,它的出现是为了弥补传统法律规范体系社会功能的不足,即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缺乏一种制度性的功能支撑以使社会经济整体顺畅与有效的运行。因此,经济法的功能与社会经济机制的这种功能缺位是对应的。正是因为社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发展问题,所以在制度体系中出现了以经济法为典型代表的功能弥补性规范。
因此,要探寻经济法的功能内容可以从社会的功能缺失角度来研究。上文中已提到,经济法的产生之初,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困境,这种困境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四点冲突上面:(1)自由竞争与经济垄断产生冲突。(2)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产生冲突。(3)个人短期利益与社会长远公益产生冲突。(4)传统以私法体系为主的市场经济制度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需求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共同决定了经济法的产生基础,对这些冲突的协调是经济法对社会经济而言的独特的综合。当然,经济法各子部门都具有自身的具体功能,这些具体功能也可以包含于经济法的整体功能之中作为其分支功能,但本文所探讨的经济法的功能是把经济法当作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现象来解读的,所以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应把经济法的功能解读为一种综合性的协调功能。
三、从经济法的协调功能来看经济法的地位
在调整社会关系的整个法律体系内部,各个部门法都在各自的调整领域里发挥自身的功能,“各个部门法只有各司其职,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能,有效地发挥其特定的功用,才能在法律系统中互赖、互补、互动,而不是重叠、冲突、交叉或互不相干。”从法的职能或分工的角度来看,各个部门法的地位,取决于其特有的职能或功用,经济法的地位,同样取决于它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职能或功用。通过上文的分析,经济法具有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协调功能。经济法的这种协调功能是针对社会经济中出现的冲突境况提出来的。它是对一种特殊领域内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因此其也应在法律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种特殊的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相对于其他实体法律部门而言,经济法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的边缘性学科。
经济法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在这个时期的西方社会各国已经相继具有了各自完整的传统实体法律部门,各国对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等部门法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诸传统部门法已经可以做到对整体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创设其它的新的部门法显得无必要。然而,“市场失灵”的出现把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扩大到了一个新的区域,在这个区域里,传统部门法的调整显得“力不从心”,社会发展需要一种新的部门法来弥补这种制度空缺。(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传统部门法的弥补并不是对传统有序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打破,而是在其它部门法对社会关系已有的调整的基础上,对传统部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之间“断裂地带”的一种填补,其作用在于能使制度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变得稳定和协调。所以说,经济法归根结底具有一种边缘性,这种边缘性具体表现在:(1)调整对象具有双重性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一般认为是对国家干预社会经济所产生的经济关系之总合。在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中,不仅涉及到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亦可称民事关系或私法关系),还涉及到相关的体制关系或称分权关系(亦可称行政关系或公法关系),不仅涉及到个体私益,也涉及社会公益乃至国家利益。因此,经济法处于公共关系与私人关系的相邻或交叉区域,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也具有双重性特征。(2)理论概念有借用其它法律部门的痕迹。经济法的有些相关理论概念明显吸收了其它学科的“营养”,如在经济法主体资格认定上中运用了有关民法法人制度的相关理论;在经济法律责任的研究中借用了民法以及行政法相关责任制度的规定等等。这些不同法律学科概念与理论在经济法的融合运用表明了这门学科的理论框架是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其体现了在学科建立上的边缘性特征。
经济法的边缘性特征是由其协调功能决定的。制度需求造就了经济法的诞生,而在经济法对原有完整制度体系的背景下所产生的社会冲突进行协调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与其它法律部门在规范界限、调整对象以及概念体系上进行碰撞、摩擦甚或部分交融的过程。这就促使经济法必须在其它学科门类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才会有出路,经济法的边缘性由此产生。
2、相对于整个法律体系而言,经济法可以协调传统实体法律部门调整社会关系各领域所产生的冲突。
双重性质的经济政策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本 创新 物质资本投入 人力资本投入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51-02
人力资本作为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及其在持续性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许多事实所证明。我国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指出,“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人力资本具有超越物质资本的巨大能量,必成为未来长期性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必须将战略重点放在人力资本上,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
当今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稀缺,资本不足,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但却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如何把这些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并使其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课题。
一、企业和经济增长的源泉所在分析
在讨论企业和国民经济活力及其来源时,人们常常从体制、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应当看到,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社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面对众多新挑战的新阶段,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活力源泉明显衰减。
物质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通过改革开放,社会不仅初步解决了生产力发展的资金短缺约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技术供给不足的约束。目前,国内城乡居民储蓄超过113.86万亿元外汇储备已突破3.69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资金供给相对充裕。技术供给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总体技术基础已得到大幅度提升,技术供给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开始相对下降。综合来看,物质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开始出现递减。
外延型经济增长的收益明显递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场竞争成为强制企业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和收益比较的重要机制。与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相适应并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的粗放式、外延型增长模式风光不再,主要靠大量资金和资源投入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将结束。
劳动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或者说人力资本成本递增。在资金和技术供给的边际产出率开始递减、人口红利也开始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的边际附加价值增长率必然相对下降,人力资本成本必然持续上升。目前,人力资本无限供给的局面正在改变,特别是结构性的人力资源短缺正在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时代挑战,积极探索拉长短板、发挥优势、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其中,发挥人力优势,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基本途径,就是把人力作为资本来组织、管理、积累和运用,由此充分调动和发掘人的才能,变人的潜能为显能,变人力资源的一般存在形态为人力资本的能动作用形态,从而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也就是说,应在继续重视和发挥制度、技术、资金等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就是要使人力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价值,这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过程,是人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运用和组织、管理的过程。
二、人力资本及形成的途径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
人力资本,指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工资和薪金决定机制进行间接市场定价的,由后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和劳动力就业信息收集与扩散等途径而获得的,能提高投资接受体的技能、学识、健康、道德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总和。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GDP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
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这样就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伦理和实践。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二)、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
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一方面不间断地把大量的资源投入生产,制造各种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面以各种形式来发展和提高人的智力、体力与道德素质等,以其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这样就构筑了人力资本形成的大通道。
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通道是依靠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投资、在职培训投资、健康投资等具体形式。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部分,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兼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性质,还具有关联效应、外溢效应、乘数效应等经济效应,所以,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相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应当更高。
三、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来实现,人力资本投资是指通过对人的投资,增加人的生产和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是国家、组织、家庭和个人,投资形式有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和迁移等。人力资本与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一起,推动着经济增长,而且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已经被实践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所证实。
1.人力资本投资产生后管理效应和前管理效应,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人才的数量和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其直接结果是加速教育、医疗卫生保健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又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全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人才的供给,从而推动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这就是人力资本的后向关联效应。所谓后向关联效应又称后项,与前向关联效应相对而言,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其后向关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教育、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还会直接产生对教学建筑、设施设备、学习用具、医疗设备、仪器工具等的大量需求,而这些又会促进建筑、高新科技等相关产业或行业的发展,从而产生较大的前向关联效应。
2.人力资本投资增强企业员工精神素质和身体素质,最终达成企业的经济目标。从劳动投入的角度分析,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投入的实际劳动,即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消耗,对于产出和增长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在一定的身体素质和知识能力素质的条件下,以劳动态度为主体的劳动者的精神素质是调控劳动者向劳动过程投入体力和智力的重要开关。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使劳动者精神素质提高,可以使劳动者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创新意识、增强责任心、强化敬业精神,改善劳动态度等。劳动者精神素质的提高,可以使劳动者更专注于生产过程中的规范化劳动行为,降低产品次品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按规程负责任地操作和维护保养机器设备,减少损坏,降低修理费用;在工作中注意节约水、电、油和其他低值易耗品的消耗;减少库存积压和资本占用时间,降低成本等,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投资还可以改善劳动者的体质,劳动者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格,使其在劳动过程中有干劲、耐力,从而使单个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劳动量增加;身体健康使生病时间减少,有效工作年龄延长,因体质较弱而造成的无效劳动时间减少,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3.对人力资本投资是技术优势形成的源泉,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无论技术创新还是学习他人的技术,都需要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谁拥有了一大批掌握高新技术和有创新能力的科学家、科技开发人员,谁就拥有较高的技术优势。因为技术优势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二是充足的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三是足够的科技开发型人力资本积累。技术领先区域或企业,其技术优势形成增长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形成技术力量,因而对人力资本投资是技术优势形成的源泉称为技术创新源。
四、以人力资本为依托促进经济增长的策略
1.要将人力资源提升到人力资本的高度来看待。人的自然存在与人力的资本性积累,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来说意义是不同的。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必须把人力当作资本来积累、组织和管理,以发掘其潜能、发挥其作用,从而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制定有利于培育和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本优势的战略规划和措施。
2.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递增规律的认识,积极实施人力资本强企战略。企业应高度重视和不断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大力提升企业家自身人力资本水平,着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人员人力资本水平,全面提升企业普通员工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真正把人力资本看作最重要的资本,不断探索和创新人力资本的培育、组织、管理、积累和运用方式,以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内生性提升与倍增性发展。
3.要加大企业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企业要促进专业化、高水平人力资本形成加大企业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主要采取岗位培训、举办技术训练班、举办职业大学、选送高校进修和国外进修、开展短期专业培训和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教育终身化在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实践中都得以体现,尤其是以经常性的在职培训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教育,己经受到普遍重视。不仅初级、中级人员应加强培训,高级管理人员也要经常培训。要使劳动者基础知识全面更新,跟上科技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使劳动者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培训中。
参考文献:
[1] 鲁志国.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发展.中国西部科技.2005(7).
[2] 胡永平,祝接金.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概念的演化及其启示.江苏商论》2005(1)
双重性质的经济政策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业素质
作者简介:何凌云(1982-),女,甘肃陇西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传哲(1964-),男,江苏丰县人,中国矿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中国矿业大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13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12-03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人人校招”的《2013届应届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报告》中指出,应届生首选政府部门,占到了24.2%;此外,体制内企业仍然是应届生选择的主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尚未成为毕业生就业时的主要选择。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数据,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占1.2%,与2008届和2007届基本持平。从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大学毕业生来看,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创业者占比为0.4%,非本科院校占比0.8%,高职院校为1.6%。①2012年中国社科院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占1.6%,9.3%处于失业状态。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被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1],大学生自主创业非常普遍,创业比重高达20%-23%。当前,随着就业矛盾的日益突出,自主创业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路径。刘富奎[2]提到,创业是就业的最高形式,创业可以带动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创业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并且促进科技由潜在生产力转为现实生产力。
创业本身是一个冒险行为,需要有内因的驱动和外因的拉动。从外因来看,国家政策导向是重要的拉动因素;从内因来看,主要是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培育体系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学生个人等多个子系统。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主干,在教育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部于2010年5月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意见》,并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要求高校大力推进和加强创业教育,把培养一大批国家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从创业创新课程教学视角,探讨课程教学与创业素质培养的协调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课程设置目的
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成
一般而言,正如董世洪、龚山平[3]所指出的,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有三种模式:一是纳入传统教育教学体系的高校自我运作型,包括教学改革、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和组织创业计划比赛;二是基于创业园技能训练的依托型,比如开展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仿真实际操作训练;三是政府政策文件资金推动型。还有,毛国涛[4]提到的“1+N”课程教育体系,李世佼[5]指出的第一、第二课堂互动的“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战三位一体”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这都是广义层面的划分。也有学者,如冯艳飞、童晓玲[6]专门就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是狭义层面的认知,从第一和第二课堂结合的视角,重点分析课堂教学与创新素质引导的关系。
本文认为,创新创业类教育体系应包含基础层、引导层和实践层三个方面。其中,前两个层面属于课堂教育,第三个层面为实践能力培养。基础层的课堂教育指的是“创业管理”、“创新管理”等性质的课程;引导层指的是带有导向性的课堂教育,比如“风险投资运作”等具有强烈创业导向性的课程。这类课程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应区别于一般的教学。就实践层而言,主要指的是创业实践。国内许多高校已开展了实践层面的创业教育。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式启动,许多大学纷纷展开了很多形式的创业教育。比如,南开大学通过品牌形象校园文化活动和发展创业类学生社团等方式,面向学生开展通识性创业教育,此外还有“创业实训模拟公司训练营”等。三个层面的协调配合构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的目的
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属于通识性教育。1947年2月,哈佛商学院MBA课程“新企业的管理”的开设被认为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开端,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日趋成熟。[7]苑英[8]指出,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学生对专业教学的过度依赖以及社会对大学专业化模式的定式认知,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心人”和“自由人”,前者指的是社会责任,后者在于其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安德鲁·阿伯特教授在芝加哥大学开学典礼上指出,“大学期间获得的技能对职业生涯的发展并非至关重要,大学毕业后五年我们就会把所学的知识忘光”。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学教育并不是以“实用”为导向的,重要的是意识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这凸显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特点。陈耀、傅方正[9]指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对部分理工科院校的调查,开设创新类课程的高校占1/3,开设创业类课程的占1/20,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更少。也有学者强调了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比如:李家华、卢旭东[10]所提到的,我国大学创新教育较多停留在对创业计划和就业层面的指导上,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足,而“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创新项目”等多为临时性的安排,并未采取规范性的课堂模式,很难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
从这个层面讲,创新创业类课程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是整个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层,是实践层的有效支撑;同时从实践的角度看,它又是比当前惯常采用的创业计划大赛等更规范和更高层次的形式。总体来看,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对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二、教学设计与创业素质引导的协调
一般而言,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结构包括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和人格素质。根据不同的要求,应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以“风险投资运作”课程为例,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力结构与教学设计
创业者的能力结构包括技术及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一般而言,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技术及技能。比如:风险投资运作中涉及到的创业者,由于绝大多数风险企业都是高新技术的小企业,创业者往往具有良好的技术背景。这些可以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来实现引导。就人际技能而言,很难在理论性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完成,因此,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谈判与沟通”单元,通过课堂中的模拟谈判来引导学生认知;另一方面通过沙盘模拟训练进行人际技能实训。概念技能是洞察既定环境复杂程度的能力和减少这种复杂性的能力,具体来讲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等。在“风险投资运作”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模块来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强化学生的概念技能。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主要的案例可划归为三个层面:第一,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系统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案例“风险投资运作——360天的战斗”,该案例涵盖了风险投资运作中的相关主体的一系列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主体视角下的融资、投资以及管理运作,培养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分析能力。第二,应用性案例。比如“风险投资运作”中有关“商业计划书的撰写”,旨在培养其应用和操作能力。第三,方法性案例。比如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的评估。项目评估涉及到诸多的评估方法、方案选择、因素对比等,旨在培养学生协调和判断能力。
2.知识结构与教学设计
创业者要求有全面和综合的知识体系。这体现在“技术、经济管理、人文”的协调上,模糊了专业的概念,凸显了系统和综合性。以“风险投资”为例,风险企业家往往是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其在获得了风险投资之后要实际经营和运行企业,因此需要良好的经济管理类知识;而风险投资本身又是对“人”的投资,风险投资家往往更看重“人”,而不是“产品”,因此风险企业家又需要具备人文层面的知识。因此,对于创业者而言,社会对其知识结构的要求相比起一般的社会公众而言更为严格和全面。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兼顾这种要求。在“风险投资运作”课程的讲解过程中,根据创业素质对于知识结构的要求,除一般的课程内容外,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周财经”以及“经济管理专题”两个模块。前者主要是对财经大事的解读和系统分析,涉及到很多知识的交叉融合,是对知识的系统性运用,旨在引导学生把握和认知经济政策环境,提高分析能力和敏感度。后者是专题模块,是针对一个问题的深入分析,是对政策环境更专业的分析与解读,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不仅可引导其更理性地认识社会现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敏感度。
此外,考虑到创新创业类课程一般为通识性的选修课,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他们更容易对具体化的内容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以自身相关的实践项目为例,引导学生对关键知识的把握,培养其感知度。笔者在“风险投资运作”课程的讲解过程中,除增添了上述两个模块知识外,还结合实际参与的项目“×××公司管理体系设计”、“×××公司创新战略设计”引导学生的兴趣。
3.心理素质与教学设计
创业者对于心理素质的要求非常高。这里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欲望、明势和明事、敏感、胆量、诚信和分享精神、忍耐精神和眼界。就欲望而言,创业者的欲望往往超出其现实,要求突破现在的立足点才能实现,因此需要行动力和牺牲精神作为支撑。明势和明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要能把握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二是要懂得人情人事。敏感,即能对外界的变化尤其是对商业机会做出快速的反应。此外,创业者还需要有忍耐精神和眼界。
心理素质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生和发展起来。当前,许多高校都开始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而从创业、创新课程来讲,创业者素质要求与一般的心理素质教育相比更具针对性和特殊性。创业是一种冒险行为,一般来讲需要一定的诱发力,也就是环境刺激因素。创业本身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自豪感和责任心,这其中要强调“成功人士的影响力”。所谓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能力。成功人士影响力的发挥除了自身素质和社会分工需要外,还在于社会个体中对领导的心理需要。这些构成了领导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基础。一般而言,个体往往存在着对特定群体的归属心理、对杰出人物的崇拜心理、对行为表率的模仿心理、对权威的遵从心理。大学生是一个富有激情和创新精神的群体,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定型,需要给予有效的引导,成功人物的影响力更易在其身上得到有效发挥。在“风险投资运作”的教学中,设计了“财富与人生”版块,主要是分享创业成功者的人生历程。这其中包括了“中国最年轻的风险投资大佬——张颖”、“网易CEO丁磊浙江大学演讲”、“资本人物——江南春”、“盛大网络陈天桥”、“红衣大炮周鸿祎”等。并特别添加了一个内容“身边的创业者”。
这些案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分别针对创业的时间、创业的前提、创业中的危机处理等诸多方面,以期对学生心理和行为形成有效的引导。此外,由于案例人物的特定性,有的学生会认为这些人物“遥不可及”,为防止产生这类心理,添加“身边的创业者”部分,主要是从身边的实际创业者出发,对学生形成切实的感召力。让他们了解到所有创业者都是白手起家的,除了看比尔·盖茨是如何赚钱的这样的故事,身边的励志故事俯拾即是,这些创业成功者在起步阶段也都是普通人,从而更深入和具体地激发学生热情。
4.人格素质与教学设计
个人的人格在态度、特质、反应模式方面的基本和持久性结构,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受生活经历和环境因素修饰。因此人格素质的引导是更泛义的概念,并不仅仅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体现,而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课程课堂教育的始终。除了通过课堂中穿插讲解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外,也与许多高校当前实施的学分制、双师制、研究型教学等机制都是密切相关的。这部分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达到协调统一。
三、结束语
自20世纪80年代初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传入我国至今,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日益重视,但其推进工作并未取得好的成效。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向。从实践来看,国内许多高校已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但主要关注于创业模拟以及创业实践层面,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课堂教学创新等方面尚未形成规范。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吸收国内外前沿的创新创业理论、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协调。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丁肇文《自主创业未成应届大学毕业生主要选择》 (《北京晚报》2010-08-01)。
参考文献:
[1]陶冶,于俭,张世龙.美国的大学创业教育对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85-87.
[2]刘富奎.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由之路[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241.
[3]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2):64-65.
[4]毛国涛.浅析创新创业教育“1+N”课程体系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5):54-56.
[5]李世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19-121.
[6]冯艳飞,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与方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2-128.
[7]施冠群,刘林青,等.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3(6):79-83.
[8]苑英.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7,(26):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