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1
教育家魏书生说:“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双倍的幸福。”
增强职业教育幸福感、吸引力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话题。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减少贫困的有效途径,这已经得到了各国的公认。但是,除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的职业教育都面临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如果以“普职比”来衡量欧盟各国或美在亚太地区,很多国家的民众都把职业教育做为第二选择, 欧盟35个成员中,有20个职普比超过50%。亚洲职普比超过30%的只有中国、以色列、印尼、土尔其、韩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其它国家职普比都不高。亚太经合组织在2008年的部长会议上,把职业教育列为优先发展领域。
新近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衔接体系;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幸福度、吸引力,关键在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机制设计。
一、什么是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欧盟专家文章《聚焦2010年》和《吸引力报告》指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吸引力在于人们关注、了解职业教育,对其本身和毕业生有好印象。如果人们愿意利用职业教育做为选择之一,并愿意推荐给亲友,我们就说职业教育对社会是有吸引力的。
二、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相关因素
首先,是经济发展,安排就业(就业率高),收入增加。福州开发区职专开办于1997年,开办初期依托开发区区位优势,大型企业多,就业率高,而当时社会上普遍还存在就业难,因此,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较强,就业上有幸福感,学校从开办初期招生人数为100多人,逐年递增,其中2004年高一新生招到一千多人。而近几年来,沿海地区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的现象,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与社会上招来的农民工待遇上没有差别,缺少奖励机制等使学生对到企业去就业又逐渐失去吸引力,读职业教育幸福感下降。因此,经济增长、就业率、收入状况等因素直接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与幸福感的升与降。
第二,政策因素。职业教育体系的灵活性以及与普通教育体系的通畅衔接。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心目中,职业教育是“断头教育”、“进入职业教育就是进入死胡同”的后顾之忧普遍存在,学生读职教想考本科机率小,如电子类福建省只招60名本科生。孩子虽然中考分数不高,家长总是千方百计想让子女上普高,否则觉得没面子。因此,学生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晋升,学生从职业教育体系向普通教育体系的转换或晋升,直接关系到家长和学生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后继续升学或转学就业机会等愿望能否实现,因此这也是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第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毕业生所获得的技能水平和所学内容与用人单位(劳动力市场)或学有一技之长自主创业需求贴得越紧,企业越欢迎,或能更好的自谋职业,职业教育对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就会越大。
影响办学质量的因素众多:如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工学结合与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成绩、自主能力相对较差学校教师对职专生的精神成长的关注程度,校企合作水平等等。直接影响办学质量的提高,影响职业教育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
三、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措施
(一)设计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性措施
当前职业教育水平较低毕业后学生就业没有优势,继续接受教育、评定技术职称、增加工资、晋升职务和报考公务员等都受到种种限制,那么谁还会主动选择职业教育呢?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不跟上,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职业教育就不可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等质证书可以部分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减收学费可以部分地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升技术含量可以部分地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但是,最大的吸引力应该是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学习的青年人自身可以提高与发展。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设计应该建立在充分考虑所有的参与者,国家、包括进入普通教育学习的学生和进入职业教育学习的学生都能够实现自己目标的基础上。否则将造成巨大人力资源开发上的浪费。
1. 提高技术人员(含接受职业教育工人)待遇,尤其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工人起薪上要高于从社会招来的普通农民工,让更多职业学校的学生感受学习上和金钱上投入有所值。韩国政府针对国民不愿接受职业教育的思想,采取提高工人和技术员的地位。韩国政府规定,如最高档次的技术工人与获得博士学的最高档次的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对获得技术资格者给予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尤其是起点薪酬上要有区别),并在就业、海外进修、奖金、服兵役等方面具有优先权。
德国职业技术工人的高待遇,客观上促成了技术培训的良性循环。在德国,大部分企业的需要是技术工人。经过职业技术培训后的学员就业岗位稳定,一个技术工人的年收入相当于或者高于硕士学历员工的待遇,也没有技术工人地位低受到歧视的不良社会现象。
2.搭建立交桥。
职业教育发展地较好的国家,都建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的立交桥。这样的终身教育和培训体系能够解除家长和学生对职业院校教育毕业后出路的后顾之忧,彻底改变职业教育“断头教育”的不良形象,从制度层面上保障教育公平,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如芬兰充许学生同时修职教和普教学分,通过技能展示和测试承认 在先的学历和资格等。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财力雄厚的优势,加大职业中专设备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整合社会资源,首先从每年一周的学生社会实践开始,对小学高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学生、家长、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上的改变。(限于目前实训基地设备资源有限,不妨从初中、高中部分年级开始尝试。)
(二)关注职专生的精神成长,提升职教的幸福感及吸引力
职专学生入学成绩、自主能力相对较差,学生、家长、社会对职校印象较差,评价不高,感觉职专学生散慢、无礼貌、打架多、谈恋爱、上课睡觉等等。因此,关注职专生的精神成长,加强职校管理,加强学生心理引导和个性研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职业教育吸引力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职校生在中考失败后对自身学习能力有怀疑;其次,职教和初中的学习方式有区别,新生无法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最后,社会和家庭以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因此,新生在进入学校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情绪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情绪状态不稳定,对学习兴趣时冷时热。在个人方面,职校生处于青春期,张扬个性但显得过于叛逆,情感热烈但却脆弱,渴望友谊但不知如何处理同伴关系,尤其是男女同学关系。在外部环境方面,社会对于职校生的认同度还有待提高,这导致职校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及强烈逆反心理,人际关系交往中存在自卑感等。
因此,中职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解放学生的心灵,把看似不可能的事经过努力使之成为可能。我校美术班、音乐班、幼教班的办学实际证明,教育是可以让浪子回头的,中职学生是可以学好的。
其次,中职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在尊重中,学生可塑性才会被发现、被认同、被开发,成为最大的可能。其次,创造机会。为学生发展创造机会,激活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使学生的生活超越了现实性的规定。如,我校幼教班学生,通过组织他们参加建党90周年合唱, 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并获马尾区高中组合唱一等奖。荣誉给他们带来了自信。美术班、音乐班的学生毫无专业基础,从零开始,但是给他们机会,给他们目标,给他们关爱、引导,许多原来已被老师、家长放弃的学生、孩子学有所成,象断翅的鸟儿重新开始翱翔蓝天。
第三、中职教育需要时间,不能因为学生“此时此刻”表现的不理想,就认为他将来是不行的,是没有出息的。时间是对发展可能性的保护、尊重和信任。在时间中,学生发展可能性,会伴随自身的成熟而被唤醒。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捕捉学生发展可能性被唤醒的“偶然时刻”。一旦捕捉到,便会影响甚至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第四、给予自由。当下的大部分中职教育,仍然以基础教育的“统一性”,“标准化”为主,学生缺少选择的自由,因而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也被逼到无法生存的地步。盼望更多的中职学校能立足于学生的现实性,以开发学生发展可能性为中心,更多地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人格完善。
(三)提高办学质量的途径
1.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技能型教师的引进。
中职学校特点不特,亮点不亮,缺乏吸引力,重要原因之一是技能老师的严重缺乏,造成职校教学模式普高化,文化课比例过多。虽然各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较高,但是长期以来,各界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不尽统一,对“双师型”教师认识上的多元化,误导了教师对“双师型”内涵的理解,一些教师为追求“双师”的持证(如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 等级证)为目标,其重视形式而非内容,没有从根本上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师缺乏市场需要的技能,加上制度管理的滞后,导致技能型教师工作十年后还没有成长。例如我校2000年就从东北等地引进一大批专业教师,如今,能在技能上有作用的极少,严重影响了学校专业的发展壮大,严重影响了职校吸引力,学生进来学习一段后,心理反差大,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例如我校2010年招收汽车美容班学生,上课睡觉、捣乱、老师稍加管教,他们立即反驳:“我们又不是来学习文化课的,是来学技术的,可是技术课这么少”,心中愤愤不平。因此,加强技能型“双师”人才建设尤为紧迫,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改革人事配套制度,从外部引进主要从事高级熟练技术人员,从编制、 待遇上给予支持。其次,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及聘用制度,使广大教师由要我学技能转变为我要学技能。目前对专业教师在职称评审中淡化了职业技术,突出了外语、学历、资历、学术水平评价,忽视了专业技能水平认定,导致教师只重学历,忽视技能,尤其是实际操作能力。第三完善激励制度 ,完善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择优聘用运行机制,对于技能过硬,专业成长快,指导学生更多更
好的专业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聘任,经费安排优先,基本绩效上浮。第四,成立管理机构。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建立办公室,挂靠相关企业人力资源部或职工培训部,全面负责“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第五,建立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福建航运学校在海员培训中,50%专业教师直接聘用长期在船运上工作的大副、二副、三副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对提升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吸引力产生极大作用,他们招收学生不仅不免学费,而且还可以年收一万四千多元高学费,可是全国各地学员还是纷纷前来学习,这与他们培训质量过硬与毕业生就业待遇良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2.建立校内、校外结合的实训基地。办好一所职专远比办好一所普高难。难在除了需要过硬的技能型教师队伍,还需要有大量的实训基地,实训设备,设备还要及时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等。由于设备投资大,更新快,因此,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要搭建面向社会和资源共享,功能衔接 的职业培训基地平台。建议政府可以考虑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和管理学校与企业及民间各种能工巧匠的合作,协调和解决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内外实训基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提升办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教育学习的技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总之,提升职业教育幸福感、吸引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十二五”期间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应该调动所有参与者: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完善机制,及时研究并解决影响职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2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加强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路径,2015年总理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特别致辞,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创业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年青大学生的推动,同时也不止于工科大学生的专业背景,作为社会治理或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公共管理专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同样承担着重要的使命,然而,与实际需求明显不符的是,公共管理专业正面临着生存危机,该如何重新审视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又如何摆脱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危机?如何促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匹配社会需求?这些都是社会治理背景下加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必要性
(一)契合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按照新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规定,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成为各高校开办专业的“蓝图”。在此目标设定中,创新意识的培育以及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
(二)适应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时代在飞速发展,中国情势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作为公共管理专业高校学生而言,他们承担着社会治理以及公共领域进行的社会变革之重任,改变以往因循守旧脱离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创业新的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公共管理专业脱离弱势,更关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有助于改良公共领域治理范式以及实践的人才。
二、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分析
对应现实社会的需求,特别是社会治理视域下对人才需求,社会治理背景下,理应是公共管理专业发挥优势的有利时机,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深层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专业设置目的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从目前已有的专业培养目标来看,不少目标的界定缺乏时代特点,没有伴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也就无法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南和方向,公共管理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偏差,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应适应社会的需求,转变一贯的“单一型”专业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方式,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不明
原先的培养目标偏重于政府部门的人才需要,但很明显伴随社会组织承载社会功能不断拓展,其对人才也提出耕读和更新的要求,而目前的培养目标明显无法对应人才需求。教学内容偏重于政府管理基础理论的灌输,忽视不同部门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特殊素质和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偏重于政治理论水平、行政素养的培养,忽视管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育。课程内容设计创新创业课程结构不合理。一般性公共管理通识教育过于笼统和宽泛,虽然在教学中加强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但体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技术课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相当少,考核内容依然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依然薄弱。
(三)专业进入壁垒低,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培养模式优势缺乏
从现实情况看,公共管理类学生毕业进入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领域时,时间成本和智力投资以及进入壁垒相对较高,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却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公共管理领域学习、工作,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生存现状正处于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较高的尴尬境地,公共管理专业很难显示出核心竞争力,这也反映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优势的欠缺。
三、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自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以来,十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在对接中国政府改革、社会治理以及国际化方面,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拓展视野,真正对应社会所需。
(一)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1.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手段,适应本行业、岗位的需要。“应用型”得以凸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需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首先,创新创业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并进行转换,实现对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超越,并能获得一种更新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育体系时,需要进行跨学科、创造性的课程设计,不仅要把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之中,还应重视学科的互补性和教学的综合性,强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形成内容丰富、操作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其次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重在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设计课程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选用优质适用的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开发本土化的优质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目的。
3.公共管理专业类课程设置注重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不仅承担着一般专业的学习和成才需求,同时还担任着有效实现公共利益的价值追求。实施人才培育时,除了按照“应用型”人才要求掌握和运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手段、强调效率导向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的工具理性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承载着公众的期望和要求”,必须维护和坚持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即自由、秩序、正义和责任,势必要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不能仅仅追求效率、科学、经济和工具理性的目标和方法。如果片面注重开设实用性或工具性的课程,不但误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会导致公共事业管理内在价值的丧失,成为一种实用型教育,毕竟公共事业管理“无法脱离政治, 无法远离价值,不能失去规范性的价值基础”,而且管理理念本身“包含着管理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即以什么样的观念和方式对待社会和人,以什么观念和方式去获取管理成效”。
4.推进人才培育的国际化。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包括试验实践的国际化,深化人才培养与管理的国际化,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思想之源。
(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
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社会资源、校友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平台和环境。同时,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需求,聘请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以商业化运作方式,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整合资源来创办和运作企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咨询服务,使学生创业能力在创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借鉴现代先进信息技术,融合大数据拓宽公共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
通过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构建互联网+公共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云课堂、云教研等多种信息化形式风起云涌,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互联网+ 教育”可以把抽象、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皆可自主学习,并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有助于教师创造更有新意、更有价值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率。
参考文献:
[1] 吴泽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3
一、新预算法变化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首先,加强了全面预算管理。过去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采用一年一算,在数据上做假来应付中央,不利于我国宏观调控。新预算法的跨年度平衡预算,禁止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下达目标,以实现长远发展。行政事业而单位要想做到全面预算管理,就必须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预算时间和过程,健全监督与执行体制。其次,预算管理与核算的精细化,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时,明确全员分工,强化内部控制,政府支出再分类,让预算进一步细化,从而保证内外部预算的一致性。再次,预算体系公开透明,预算编制、调整与决算处于社会监督下,预算的透明度与约束性得到增强。然后,对反腐倡廉很有利。新预算法要求下,要坚持收支平衡和勤俭节约的原则,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之处得到限制,铺张浪费情况极大避免,反腐倡廉工作能够有效开展。最后,这对提升会计核算水平较为有利。预算和决算口径必须一致,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时必须根据预算批复完成核算,会计核算水平极大提升。
二、新预算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
首先,财务管理精细化标准不细。精细化标准不细、执行不彻底、设定不严格,这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妨碍,必须不断优化改进。其次,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现如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预算编制不全面、执行不够坚决且监督不到位,这对预算管理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再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不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监督较薄弱。很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没有随经济形势变化而有效更新。从次,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中存在专职人员不够,监督的权威性赫尔独立性不足。监督体系不健全,无法全程监督财务管理工作,此外,对财务管理缺乏监督力度,存在较大随意性。然后,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行,由于单位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一些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意识,管理理念不先进,缺乏风险意识。很多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或者不先进,且人员流动性差,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学习主动性。最后,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够,缺乏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和资金较欠缺。
三、新预算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首先,建立科学的精细化标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符合实际,制定出合理化的精细化标准。新预算法调整了预算管理,就必须要针对预算制定出精细化标准,更根据标准实际操作。财务部门要分解好单位业务流程,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决策控制以及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从而降低成本并节约资源。其次,对预算管理体系加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制定出预算管理制度,科学并全面的编制预算,全面监管预算资金,全程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保证预算不偏差。单位要有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对预算绩效管理加以重视,从而保证预算资金的效益与管理水平。再次,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领导带头重视财务管理,健全流动资产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让财务管理能够规范化。要有科学的决策程序,对财务管理结果的分析加以重视,对财务管理结果加强运用,增强单位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从次,对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加以改进,单位要设立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加强对预算编制与执行等的监督与评价,形成考核机制并保证预算能严格执行。此外单位要自觉接受外界的监督,配合税务或财政机构的审计监督。最后,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让财务人员学习新预算法,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守法意识以及风险意识,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及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考核,提高其竞争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此外,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4
【关键词】岗位需求 ;卫生信息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一、探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国外学者认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卫生信息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名称广泛涉及到卫生信息管理、医学信息管理、医学信息学等,其中以“医学信息学”居多。为了促进各国间对医学信息学的相互交流,早在1976年就成立了国际医学信息学会(IMIA);它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认可的非政府组织,其政治宗旨是致力于推动世界医学信息学的发展。目前,美国、加拿大、法国等众多国家在医学信息学教学方面已做出了相当的成绩。
从国情分析,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从医情分析,根据卫生部制订的《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逐步建成比较完善的以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和其他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发展,而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发展史看,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有十几所卫生学校相继开办了卫生会计与统计、病案管理等相近专业,培养了大批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对地方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90年代中期,国家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化解金融风险,实施了财政紧缩政策,市场人才需求形势发生了变化。上述专业分工过细,专业面向狭窄,已经不适应市场职业变化的需求。跨入21世纪信息、网络时代以来,社会需要“高素质、宽知识、强能力”的实用型职业劳动者。将以上专业调整合并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符合“深化职教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精神,符合21世纪社会卫生人才的需求形势。
综上所述,并结合初步调研情况分析,目前我国开设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均有不尽人意之处,与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不是“供大于求”而是“供非所求”。因此,我们认为,急需进行适应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适应岗位需求的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适应岗位需求的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细化基本要求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面向21世纪我国卫生行业的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专科层次实践型信息技术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精神,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热爱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具有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现代卫生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同时根据培养目标提出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具体要求(限于篇幅从略)。
(二)精选主干学科与规范技能实验内容
目前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医学教育的漏洞,而人文教育却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其作用不可小觑。为此,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将课程分为“素质基础课程模块”、“技术基础能力课程模块”和“专业技术能力课程模块”,在每个模块中设置相应的课程,将必修课的各模块明确规定课程、课时,选修课各模块规定课程范围、基本课时和基本学分,这样有利于培养既具有人文关怀又具有管理型、技能型信息技术人才目标的实现。
完善技能实验内容和训练方法,如Office办公软件、SPSS软件,病案软件管理系统;社会医疗保险实践,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创建与维护,查询、报表、窗体的建立;硬件故障检查与诊断,计算机系统安装,网络管理系统、路由管理系统、服务器管理系统。
(三)优化实践教学环节与完善效果评价模式
根据职业岗位需要整合教学实验(训)内容,通过模拟实训和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控制中心等进行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训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岗位实习一般为40周,其中二甲以上医院(病案室、信息科、医务科、办公室等)和疾控中心等为32周,电脑公司或网络中心8周。学生要按照实施性实纲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完成实习活动。目的是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实习的主要科目进行出科考核,学生实习完后由实习单位进行实习鉴定。最终由学院和系部构建成综合优化效果评价模式。
三、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根据现代卫生信息管理的要求改革并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不同课程集群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与医药卫生行业的多层面、多渠道等软硬教学资源,开展“活用教材”、“项目教学”、“工学交替”等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校医合作”往往是指学校围绕医药卫生行业第一线对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通过建立一种由医药卫生行业单位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和卫生行业的两种不同环境及其教育资源,有计划地采用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 这是一种将学习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的“适应岗位需求的”教育模式。
(二)根据不同类别课程选用相宜培养模式
对统计类、软件技术类等课程,宜采用“项目教学”培养模式。而卫生管理、病案管理类等课程,宜采用“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如学生根据学习相关课程进度,适时适量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病案管理工作,到疾病控制中心、卫生局、药厂、药店等参与卫生管理工作、挂任职务助理等。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四个新突破:将学生成绩考核转化为“行业式考核”;强化了教师的行业素质和实践素质;师生实现真实的工作岗位“零距离实践”;实现教材内容与工作实际的“无缝对接”。
四、构建教学评价督导体系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不同于一般的医学专业或卫生管理专业,该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卫生行业的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专科层次技能型信息技术人才。
(一)在教学新模式中遵循“四种意识”的结合
首先,教学始终遵循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服务行动领域及其对应的学习领域。其次,不同组课程集群,淡化学科意识,形成跨学科、多学科和整合性课程(如《医学基础概论》是由解剖、病理、内外科等多门课整合而成),依据其课程目标、教学类型、模式,运用多种有效的策略及方法,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整合性的专业能力与态度。再次,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践体验或情景模拟,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特别是项目教学。最后,重视团组合作学习。
(二)在教学管理中构建相应的教学评价与督导体系
(1)综合运用“运筹学与系统工程” 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种方法,根据“完备性、独立性、和谐性、可测性、一致性、科学性和发展性”等原则,构建教学评价体系。(2)以“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原则(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最优化等)作为方法论基础,总结概括教育教学规律,以“教务处、系部、教研室”三个子系统为“经”,以“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纵横贯通、依序衔接、条块结合、内外联系,构建教学实施体系、操作体系和督导体系。
五、转变教学理念与优化教改步骤
(一)教学改革的技术路线图
(二)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理念的基本思路是:(1)强化学生、专业与社会岗位需求三者统一;(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的典型任务(项目)为主线设计专业核心课程;(3)明确教学结果是学生表现的专业行为;(4)明确“学生―教师―教材”(教学资源结构与形式)三者的角色与互动关系。
(三)改革教学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建立“模块教学”方式与“模块考试”方式。对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引进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网络教学资源。
(四)优化教改步骤
教改步骤的优化思路是:构建课程体系拟订教学大纲完成教材精选选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摸索教学方法总结教学成果再次教学实践完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五)注重学习引进
向同类院校学习取经,“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
六、结束语
在卫生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不断加强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提升具有产品属性的学生素质,强化高职院校“产品与质量”的新理念,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工作任重道远,值得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建辉.职业学院新设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论证报告及人才培养方案.卫生职业教育,2011(22).
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5
关键词: 气象大数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
1.引言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的大数据时代已席卷而来。在未来的WEB3.0时代,数据就是资源,数据是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同时也对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结合气象大数据时代背景,针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行业高校特色,借鉴国外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培养更加优质的复合型、交叉型、创新型信息管理类人才,为我国的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2.气象大数据概述
2.1大数据概念与特征。
关于大数据的概念,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说法认为“大数据是指数据量巨大、数据形式多样,以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为主的数据集合”[1]。大数据通常认为具备以下四个特征[2]:
(1)数据量巨大(Volume)。数据量级已从TB(1TB=210GB)发展至PB(1PB=210TB)乃至ZB(1ZB=220PB),可称海量、巨量乃至超量;
(2)数据类型多样(Variety)。越来越多的为视频、位置信息、图像与图片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
(3)有效价值小(Value)。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有价值的数据可能仅为一两秒的数据流[3];
(4)处理速度快(Velocity)。数据流往往为高速实时数据流,需要快速、持续地实时处理。
在此背景下,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工业污染日趋严重,各地气象灾害频发,因此迫切需要对各类气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对气象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减少经济损失。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处理海量、分布式的气象数据成为可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正是培养气象大数据处理与分析人才的主要源泉。
2.2气象大数据时代信管专业面临的挑战。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我国的信管专业是在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之后[4],由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5个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学、林业信息管理)合并建立起来的。专业建立之初的目的是研究如何系统地设计数据处理应用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专业培养理念和教学安排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
(1)专业定位不清晰。信管专业设立的特殊背景,导致在教学和管理中对专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定位非常模糊,比如理工科背景的专业发展偏向计算机领域,具有经济管理学科背景的专业又朝着经济与管理方向发展。定位混乱为信管专业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导致该专业没有在社会上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产生影响。
(2)人才培养方式单一。人才培养方式需要灵活多样,而国内信管专业发展历史比较短,人才培养方式普遍单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学习实践的机会很少。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突出专业特色,因此,就业空间被计算机科学或管理学专业学生挤占[5],造成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严重脱节。
(3)课程体系亟待更新。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大体上包括基础课程(如外语、数学、德育、体育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课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工具等),是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的简单拼凑组合,自专业设立以来,没有大规模地进行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缺乏课程体系的顶层规划与设计,未能体现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
气象大数据时代,需要处理的气象数据集合,不但在规模上急剧增长,数据类型也更复杂。TDWI的分析报告指出,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测已经不能满足气象行业和相关部门的需求,未来的数据分析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深度分析数据的需要,比如技术能力(工具、流程、专业知识)、管理能力(领导艺术、项目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交际、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和系统能力(系统开发、企业规划)等[6]。
在此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革,本文从气象大数据背景的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对教学改革策略提出建议。
3.改革措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服务气象事业发展为导向,以服务“互联网+”经济发展为重点,以深度国际化为提升动力,建立并完善分层分类、“三个导向”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未来的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3.1引入OBE教育范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OBE教育模式的核心精神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育活动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本专业建立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以工程教育改革实践为基础,深度借鉴、挖掘和利用工程教育所蕴含的思路与主旨,结合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及工程教育认证发展趋势,进行探索与再创新,计划四年内,完成以下教学改革项目:
(1)建立本专业OBE工程教育体系,构建基于学生发展的师生学习共同体。首先,制定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其次,通过一体化课程设计,建立课程与培养标准的匹配矩阵;再次,确定课程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并设计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最后,做好专业层面与课程层面的实际“学习产出”评估。
(2)与知名高校、评估机构合作开展OBE教育效果跟踪调研。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完成教师发展评价调查;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完成学生学习时间投入调查。
3.2坚持气象特色发展,打造高水平跨专业支撑平台。
在强化气象学科特色优势的基础上,突出本专业的行业特色及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应用特色,逐步构建经管类跨专业支撑平台,凸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经管学科其他本科专业建设的示范引领和品牌效应。未来四年,从三个项目着手实现平台和资源优化:
(1)建设大数据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适应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快的特点,需要丰富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江苏省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建立大数据开发实验室,包括云存储平台建设、基于云存储平台的教育资源建设、大数据开发平台建设、大数据分析工具与资源建设,能有效应用云存储技术实现教育资源。
(2)建成基于云平台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各专业教师协同优势,通过有机整合师资、课程、教材、教学网站、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构建统一的国内一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将各专业丰富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联动建设。通过发挥品牌专业优势,建立区域共享机制,在国内高校专业中形成较强的示范性、引领性,实现教学资源全球共享,提升专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3)建设省级“气象信息管理与服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三方共建平台“气象服务科学研究中心”及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建立“气象信息管理与服务实验中心”,不仅用于本专业学生的理论实践与技能训练,而且为气象行业信息化培训提供规范化现代化高水平实践实训基地。
3.3深度融合工程化培养理念,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为了培养适合行业和江苏经济发展需要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面向气象大数据时代要求,侧重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系统研发实践能力,将实践教学环节和工程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数据分析等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未来四年,将实施三个项目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1)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带动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审核评估标准,将学生基本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强化工程创新意识、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创新思维训练。将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比例增加至40%左右,在以往两周集中实训课的基础上,不同学期增加课程设计专项、学科竞赛训练专项、科研实训专项等训练计划,实现“由点到面”递进式能力培养。
(2)以工程化培养目标促进实验实践教材出版。充分利用教学团队国际化进修成果,借鉴国外知名高校的教学思路和改革成果,按照精品化、精细化要求,编写《数据挖掘实践》、《气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8-10门实践类课程教材,争取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3部。
(3)继续完善“专业课程链”相关课程建设。开设翻转课堂和开放式教学,并采用任务驱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建设《信息组织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实现“专业课程链”中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覆盖率100%,1-2门课程遴选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4)紧密结合“专业素质链”加强实践型教学。对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素质培养、科研训练等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3.4推进高端国际化战略,与国际顶尖高校深度合作。
(1)加入国际顶尖信息管理学院联盟iSchool。iSchool成员主要涵盖了如信息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传播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设计、工程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通过以iSchool建设为契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过程进一步规范,通过开展一系列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推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国际接轨。本专业充分发挥在气象、信息科学等跨学科领域优势,力争尽快加入iSchool联盟,与国际知名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不断吸取国际知名高校有益经验、改革创新,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
(2)创立一流“气象信息资料同化”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国际科研合作机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把握国际前沿动态人才的最佳平台。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组建“气象资料同化与融合研究中心”,与亚利桑那大学组建“商务智能国际合作中心”,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依托科研平台建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课程实验班”,联合培养学生,拓宽本科生出国交流渠道。
(3)推动专业国际评估。与国际知名麦可思等第三方评估公司合作,建立紧跟现代气象事业发展和国际化步伐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评估体系。通过与国外同类学科专业的对比分析,以及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国际评估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和相关程序,每两年邀请和组织国际同行专家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评估会,形成评估报告。
4.结语
本文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现状,从大数据人才培养的视角对专业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由于大数据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将大数据人才培养落实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具体建设中,不仅要考虑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等。因此,只有系统性地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才能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气象大数据的复合型、交叉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48(2):1-16.
[2]Wikipedia[EB/OL].http:///wiki/%E9%9A%90%E7%A7%81%E6%9D%83.[2015-1-15]
[3]闫娜.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3(11):9-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6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86-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中国教育部1998年将原来的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与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合并而成的,1999年起正式开始招生。许多学校将该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化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当今随着很多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正在实现信息化管理,按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应越来越凸显,但依据从2010—2013年连续四年某财经类高校的跟踪调查情况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一、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总体情况。从表1可知,2010—2013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2.71%、89.80%、89.32%和95.65%,其中2013年最高,高出2012年6%左右,也比平均就业率91.77%高出近4%左右(考虑到公务员等正式录用都是在年底才有结果,这里的就业率是以当年12月31日为统计截至时间)。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岗位类型。由表2可知,从事财务管理岗位的最多,达到37.35%,超过1/3;其次是市场营销和其他岗位,平均分别达到19.05%和14.29%;而从事数据库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和软件开发岗位的相对较少,平均分别为8.96%、12.89%、7.28%,三个岗位合计为29.13%,不到1/3。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行业分布。从就业行业分布看(如下页表3所示),非IT企业人数最多,平均达到54.34%,超过半数;其次是事业单位和IT企业,分别平均为17.09%和16.81%;平均有8.4%考取公务员;其他平均只有3.36%,也就表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考取研究生比率不高。
二、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定位难。首先是受中国教育体制限制,政治、思想教育等非专业课程学时占比过高,相应造成专业主干课程课时少缺乏深度,教师教学仅停留在“蜻蜓点水式”的表层,缺乏深度,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后不能具有较强的任职能力和发展后劲。其次是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各项知识衔接不好,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与技能“两张皮”,使人才培养很难达到“复合型”人才的标准。这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数据库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和软件开发等三个岗位不到1/3的根本原因。
2.教学内容整体更新迟缓。首先是教材,虽然我们正处在大数据等信息海量产生的时期,但从全国看,由于整个专业发展较慢,具有专业特点且实用的教材相对稀少,而能够贯彻全课程始终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更为缺乏,这极大地影响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水平。其次是专业教师,当前财经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师基本来自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和领域,知识更新慢,管理学、经济学等交叉性知识不足,知识广度不够,缺少实践经验,无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方式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
3.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多数课程的学习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也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但还是单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保姆式”教学为主,缺乏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缺乏案例教学、论文式和讨论式教学的支持,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不足。课程体系沿用“基础教学+专业教学”的模式,课程内容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造成了学生是“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中的侏儒”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据调查,30%左右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三四年后,还不能明确自己到底是偏向技术还是管理,仍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模糊不清,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
5.学科专业宣传力度不足。在求职时,很多招聘管理岗位的单位将财经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当作学计算机的,而招聘计算机岗位的单位将他们归为管理类,使学生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局面。
三、对策及建议
1.制定多模块的培养方案。单一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需求,必须科学合理地细化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培养方向上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及能力,可以制定信息管理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服务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等多个模块的培养方向。
2.课程设置中突出财经类院校特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三级学科,并将管理科学作为自己的学科基础,它的研究对象是高效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一个组织进行管理,更强调信息的组织管理与决策应用。同时,课程设置中要突出财经类院校特点,因为超过1/3毕业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突出重点,增加财务管理类课程,对学生加强信息组织与管理以及财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训练。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首先要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对原有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增加其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国际金融等经济管理类知识,熟悉经管领域实际的业务流程,掌握行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理解行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成长为既懂计算机技术,又具备经管领域行业知识和实践研究能力的实用人才;其次是直接引进高水平人才,如专业博士、教授等。
4.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首先可在课堂教学中多增加实例的讲解,注重研究现实问题,强化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其次可在社会实习中可结合统计调查、专业实习中可结合信息经济学、毕业实习可结合信息分析与设计等课程来完成。目的是要求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学从“知识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变。
5.加大专业宣传力度。首先是建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宣传平台,如建立能超级链接到校园网的专业网站等;其次是树立良好外部形象,如教师带领学生团队,承接各类企业信息调查、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采购项目等,对外树立教师和学生技术过硬、诚信踏实的工作作风形象,达到口碑宣传的效果;第三是内部宣传,一是鼓励科研能力强、项目任务多的教师,在学生中开展专业讲座,在展示为社会服务取得的成果的同时,吸引部分学生进入研究团队;二是邀请部分毕业后事业取得成功的学生,回校开展讲座,介绍经验,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更好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