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导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传播导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传播导论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1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应运而生。互联网又被称为“第四媒体”,这也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网络新闻快速发展,引导和规范网络新闻的传播成为目前各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互联网将全球的新闻、信息集中在一起进行共享,所以网络信息和新闻的全球化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可是规范和引导正确的网络新闻传播舆论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文主要来研究和分析规范网络新闻传播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实施步骤。

1 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特点

1.1 网络传播的优势

1.1.1 信息含量大。网络新闻的舆论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传播,因为传统媒体发行的数量和规格都有具体的要求,导致信息是有选择性的刊登,但是网络新闻传播在同样的时间内就可以给予人们海量信息,增加人们的信息量。

1.1.2 信息传播时效性强。当有新闻事件发生时,新闻工作者只需在网络上将时间信息上传,人们在互联网上就能够及时的了解事件的原委,所以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是非常强的。

1.2 网络传播的弊端

1.2.1网络信息的真实性较差。有一些个别的新闻媒体方只是为了当前的利益,而在网络上和谣传一些不真实的信息,这不仅仅是对受众个人利益的损害,更重要的是拉低了整个网络媒体的公众形象。

1.2.2 网络新闻有价值新闻含量少。人们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可以得到无数的信息,但是这其中也不乏一些虚假信息、炒作信息等等,内容缺乏真实性和理论支撑,这样人们大众得到的有价值的新闻含量就相对而言减少了。

2 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意义

舆论一个很重要的传播途径就是网络新闻。而在传统的传播中一般都是单向的,互动性差,而且传播者一般都是有组织、有目的的传播的,所以能够基本保证将舆论往正确方向引导。可是网络新闻传播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区别于传统传播方式,所以就需要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引导。

一方面,当新闻传播方将新闻放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网络传播方的地位就变被动为主动,而且人民大众具有言论自由,网民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也可以和其他网民积极的交流和探讨。但是这样的交流一般是匿名交流,所以就造成很多人不在乎自己的言论所带来的后果,肆意传播不正确的言论,危害社会。

另一方面,目前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网络新闻数量庞大,人们可以获得海量信息,但是其真实性难以保证。而有部分网络媒体只在乎利益和浏览量而职业道德缺失,散布不正确的言论,误导大众,影响社会。

3 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有效措施

3.1 规避产生和散布虚假新闻

虚假新闻在网络上肆意传播,而想要网络新闻的舆论引导,首当其冲就是规避产生和散布虚假新闻。

3.1.1 增强网络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目前我国的网络新闻的传播者以年轻人为主,相对而言专业能力不强,不能够完全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以想要规避产生和散布虚假新闻,增强网络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1.2 严格把关网络新闻的审核工作。目前很多媒体为了首发,赢得浏览量,将很多并没有严格审核的新闻稿就出来,这也就造成虚假信息事件频发。所以在发新闻稿的时候就需要严格把关其审核工作,建立相关制度,务必保证其真实性。这也是防微杜渐,从根源上杜绝虚假新闻的发生,保证人民大众和社会的利益。

3.2 用合理的评论方式引导舆论

3.2.1 利用网络新闻评价实现潜在舆论的健康化。我们所说的潜在舆论其实质就是:在受众中绝大部分所形成的一种情绪或看法,而且它还能够影响受众原有的立场和观点。而网络新闻在传播时时效性强、范围广,利用网络新闻评价实现潜在舆论的健康化,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人们在看网络新闻时网络新闻评价也是其关注的重要部分,而在网络新闻评价中将好的情绪逐渐替代不好的情绪,就能够有效地将舆论实现健康化,存进网络新闻舆论的健康发展。

3.2.2 利用网络新闻评论的平台形成舆论主流。在网络新闻的评论中一般都是个人针对此新闻所发表的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其中具有很强的个人主义色彩,这也就导致很难形成舆论共鸣。但是我们要积极利用网络新闻评论的平台,将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有机结合,传播积极向上的观念,形成主流的舆论。同时我们在传播观念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使用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可信度,以此来推动舆论主流。

4 结语

加强对网络新闻舆论的引导工作是目前网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经过一系列整治和引导工作后,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进行引导工作时需要积极创新,取得更大的成效。总而言之,网络新闻传播舆论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趋利避害,加强引导,促进网络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卉蕾.如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J].科技传播,2014(19).

[2] 李爽,韩丽苹.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13).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2

关键词:网络新闻 把关人 自我把关意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具备条件的普通受众也可以在网络中传播信息与其他网民交流互动。网络上充斥着海量的信息,然而信息的真假难辨,同时网络的高速传播特性加大了信息对受众的影响力度,此时网络媒体人自我把关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媒体的发展挑战了传统的权威职业把关人,网络新闻信息把关人角色也走向大众化,普通网民也都加入了媒体把关人的队伍,与传统的新闻把关人在专业素养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急需提高网媒把关人的自我把关意识。

网络新闻把关人角色的转变

网络信息把关人的大众化。传统的新闻由专业的新闻人把关传播,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的把关人是职业的新闻记者编辑,他们接受过专业化的传媒教育与培训,拥有新闻从业资格证书,同时有着比较高的媒体职业道德素养。然而随着网络及电脑的普及,普通网民参与网络信息的传播,网络受众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不仅可以自主地选择信息,也可以能动地对信息进行创造,有选择性地传播。网络受众自主能动参与网络信息的传播,打破了传统新闻信息传播的权威,随之网络信息把关人角色也走向大众化。

网络新闻把关人立场的转变。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具有权威性,传统的大众传媒从事新闻活动的出发点是其自身的立场、宣传方针和价值标准等因素。因此任何与媒体的宣传方针、利益相一致的新闻信息更容易得到传播。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信息筛选权已经被淡化:把关程序减少;组织行为减少,个人行为增多;价值标准趋向多元化。①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参与信息传播的网络受众可以随意地选择、转载和传播信息。网络信息的标准也根据每个网络受众的差异而出现标准的多样化。网络信息更多地呈现出把关人的偏好,是建立在把关人自己特性的基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传统新闻把关人的选择立场。

网络传播时代新闻标准的改变。传统大众传媒传播对新闻信息的选择是站在整体社会利益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加工的,并不是完全地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而网络新闻的新闻标准则被拓宽了,在媒体商业化的今天,网络受众的需要几乎成了网络媒体的标准。能够吸引读者,提高访问量、点击率与独立IP数量,这就是现代网络新闻的标准,几乎完全以受众的需求为中心。

网络新闻传播中自我把关的必要性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自我把关是指在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中,网络信息传播者对信息的创造与选择、编辑和传播等传播活动。自我把关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第一,自我把关是以互联网时代为前提,网络媒体上的海量信息是自我把关的基础。第二,自我把关是网络媒体自我约束的前提与基础。第三,自我把关是对信息价值的一种自我认知与选择。

网络自我把关是为适应个人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是网络媒体自律发展的需要和提升网络媒体认知度的需要。

适应个人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网络改变了个人在信息产制、传递过程中的角色,使“个人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个人成为社会生活中更主动的一方;成为一种更加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②。网络的全球化,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网络新闻随着网络迅速传遍全球的每个角落,在这种状况下更需要网络受众的全球观念和信息传播的责任感,需要传播者提高自我把关意识,这也正是个人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结果。

网络媒体自律发展的需要。在当下网络媒体盛行的时代,难以对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要想维护网络环境的秩序,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更多地需要网络媒体的自我约束,然而自我把关是网络媒体自律的基础与前提。

网络传播中媒介开放性下他律的式微。网络信息发展与管理的现实让我们看到“因特网不能分辨真实与虚假、偏见与客观、琐细与重要,一旦错误信息送上网络,追回和纠正几乎是不可能的”③,网络惊人的传播速度和开放式的交流互动等特性,要保持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就必须不断地提高网络技术以及完善网络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

网络传播中媒介互动性下自律的忽略。“通过电脑进行远距交流、收发数字编码的信息、进行交流‘互动’,这种现象已成为最流行的利用因特网的方式。”④在网络信息高速传播的过程中,网络信息传播同时也是双向的互动过程,网络信息对大众的影响也是无法想象的。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要为广大受众营造一个健康安全正常有序的网络环境,仅仅依靠现有法律或技术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网络信息传播者角度进行控制和管理,也就是要求网络信息传播者进行自我把关,网络媒体进行自我约束。

提升网络传播媒体认知度的需要。“媒体认知是有效地理解和使用媒介内容的能力”⑤,对网络媒体有较深刻的认识是传播者自我把关的基础与前提。网络媒体认知度的提高与其公信力密不可分。只有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与公信力程度提高了,在广大网民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才能吸引更多的网民参与这家媒体的信息选择与传播。可是要想让广大网民认可你,提升网民对自身的认知度,就需要媒体的自律,即传播者的自我把关来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如何提高网络新闻把关人的自我把关意识

要提高网络媒体自律意识,就要从提高把关人的自我把关意识开始。网络信息把关人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我把关意识:

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对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媒体工作人员做好工作的先决前提。网民在保证信息准确、坚持个人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担起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不传播的同时也监督别人不传播错误的信息和对社会或其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言论。

努力学习提高自己。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媒体从业人员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必须努力学习,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紧跟新闻信息传播的发展。

披露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媒体工作人员站在时展的前沿,是社会发展的望者与观察者。媒体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披露出来,并呼吁大家对矛盾的解决提供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受众参与社会言论的程度日益提高,受众通过网络来参与重大事件的讨论更加广泛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其实也是社会的观察者、监督者,在传统媒体新闻记者没有触及的地方,发生的大小事件,都可能被网络受众上传到网上,与广大网络受众分享讨论。

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新闻工作重要的原则是真实性原则,媒体不仅进行舆论监督,还要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如果媒体传播的都是不真实的信息,那么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虚假的信息,将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在大众传媒业发展至今,新闻的真实性更加重要。网络信息把关人在创造、整理和编写新闻性信息材料时,真实性仍然是第一标准,只有客观公正地传播真实的事件,才能维护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

总之,要提高网络新闻把关人的自我把关意识,除了网络信息传播者自身的自律外,还需要有他律与之相互配合,例如,加强相关网络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网络技术水平等。

注 释:

①屠忠俊、吴廷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③⑤斯坦利・J・巴伦[美]著,刘鸿英译:《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和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3

关键词:媒介融合;报网融合;“新型记者”

一、媒介融合的历史渊源

在2003年,AOL时代华纳董事局主席史蒂夫?凯斯(STEVE CASE)曾在演说中提到,每个十年都有与之相系的词。“20世纪80年代,这个词是个人电脑。90年代,这个词是互联网,而接下来的10年,关键词将是融合”[1]。媒介融合正是接下来的10年中新媒体研究的焦点之一。

“媒介融合”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索拉·普尔提出的。他提出“传播形态融合”这一概念,来描述各种媒介呈现出得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2]。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近几年,西方学者对于“媒介融合”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应是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的定义,即:“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3]。

近几年,“媒介融合”在数字化,受众订制化、细分化,众多产业甚至是跨产业不同层次融合的背景下,其发展势头良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其放宽了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制的限定,允许电话公司参与有线电视市场的节目竞争。“这开了所有传播通信服务业自由竞争之先河,开创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继而引发了大汇流。立法者认为,这个新的法案向人们展示了21世纪的传播蓝图”。在这场融合大流中,比较典型的事件就是2000年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和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宣布合并。这成为国际媒介产业融合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同时也是“媒介融合”在实践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而我国在媒介融合实践方面,发展较早、成果最显著的形式就是报网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前,新闻行业被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瓜分。这一时期,传媒业还处于一个“有报无网”的阶段。此时期是我国报网并存期,中国报纸电子版的标志性事件是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推出网络版。此后,《中国日报》网站也于年底开通。1997年元旦,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推出电子版,当年底全国上网报刊达60家。这一时期,网络上的电子内容大多是报纸内容的翻版,“报网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在网络原创内容上有所探索的几家西方报纸,也基本出现在90年代末期。2000-2005年是报网互动时期,在中国,这一时期是以200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为标志,也即报纸网络版被综合性的新闻网站所取代。随后,人民网、中国日报网、中青网等网站成为获得登载新闻许可的重点新闻网站。其间,报纸的“网络版”依然存在,以图形版或PDF版形式存在,且只占整个网站内容的一小部分。虽然报纸的内容与网站的其他新闻“动静分区”,但报纸与网络实现了良好的互动。主要表现在每条报纸新闻的下面都会用超链接形式组合相关的网络稿件,一方面,网上点击较多或者反馈热烈的热点事件,都会成为报纸上的新闻,而报纸上的重点稿件,又会被搬到网上做突出处理。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热点事件,利用媒体优势,最有效报道。到2005年,中国网民突破1亿。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概念,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互动的新阶段,我国报业也进入了一个“报网融合”时期。较之“报网互动”阶段,这一时期报网摆脱了彼此独立的状态,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期。这一阶段模糊了各媒体与媒体从业者之间的界限,形成了新闻采集方式和新闻信息的汇流与分享。

西南民族大学新闻系吴闻莺提出,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业的冲击有三个方面:1.新闻信源和传播主体的变化;2.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有媒介组织对大众的传播,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3.传播载体发生变化和传播方式变化带来的传播组织结构和信息管理方式发生变化[5]。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源和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

普通网民既是信源的提供者,又是简单信息的者。主要以视频、音频和文字等手段将感兴趣或是他们认为牵涉公共权益,有普遍社会影响的信息到互联网上。由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具备专业的新闻理论素养,所以提供的信息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还有待探讨。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报网融合下形成的一批专业记者,笔者称之为“新型记者”,其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深厚的新闻学、传播学知识和各科知识的底蕴、高超的新闻采写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网络传播技术及操作能力等。这类记者所采集和传播的新闻,一般能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与新闻内容相符的体裁和简练的语言,将信息灵活的在报网间传播[6]。

二、新型记者是传统纸媒记者的转型

“新型记者”的两大天职,一是正确引导舆论,特别是在报网融合的背景下,网络使新闻信息的传播和舆论的扩散成几何倍的增长,媒体舆论导向的作用空前加大。其次,“新型记者”要维护报纸权威性,在报纸权威性依托网络得到延伸的时代,更应该关注对新闻进行深入报道和解释。不难看出,“新型记者”其实质就是传统报纸媒体记者的三个转型。

(一)主持型记者

报网融合使网络成为记者搜集素材的一个有效平台,并在记者日常新闻采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传统记者搜集素材多是实地考察或是在图书馆、档案室进行资料查阅,这样不但耗费时间,而且资料、人力有限,程序繁冗,影响新闻时效。相反,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互动性、查阅的便捷性,为现代报网记者进行信息检索提供了方便。但问题也随之产生,因为现在网络信息浩如烟海,而真假信息也鱼龙混杂,如何有效的筛选和过滤真实有效的信息,排除虚假信息,这就要考验报网记者的鉴别力和判断力。关于这个问题,Stephen Quinn认为随着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生产与管理的工作[7]。这就要求“新型记者”一方面要善于识别错误言论、确立正确的舆论方向;另一方面要发挥报媒记者信息网广、知识积淀丰富、实践经验丰富、识别能力强和实地采访能力强等优势,及时对虚假或不确定信源进行判断或实地核实,以维护报网新闻信息的社会公信力。

(三)专家型记者

报网融合下,受众变得多元化,除传统报纸的读者外,也出现了网络新闻受众,而且网络受众的比重在不断增加。相当多网络受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他们在网上的阅读带有专业需要,面对这一群“专业受众”,就要求新闻从业者有更高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而传统报媒记者在向网络记者过渡时,更应该发挥自身专业性强的优势。

(四)技能型记者

在报网融合下,传统报社记者除掌握基本的采写技巧外,还要依托网络这个高科技平台,熟练操作和运用数字化采访工具。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物理基础是高科技,其功能的开发运用也要依靠高科技。网络新闻的表现方式是由静态的“图片”向动态的“视频”发展,由简单的“文字+图片”向集视频、音频、文字以及大量的相关信息链接的立体式报道发展,而且今后还要运用视频实现远距离“面对面采访”。所以这就要求报网融合下的“新型记者”,能熟练地使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写新闻、摄影、摄像、操作数字录音机和摄像机,以及制作网页等,做到快速编稿,及时,以及网络新闻的创新应用。一方面,充分利用新闻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网络新闻传播迅速、数量丰富、链接简便、更新及时的优势,与报纸形成平面和立体的互动,在深度和广度上互相补充,使报道效果更佳。

三、“新型记者”应具备的主要素质

1.报网融合下的“新型记者”应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随着近几年我国媒体发展的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作为报纸媒体补充的网络媒体,其竞争的焦点既包括信息量,时效性,特别是权威性、可信度的竞争,又包括人员素质的竞争。这就要求报纸媒体记者不但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增强网络观念,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利用好网络资源和硬件设备有所创新,同时作为报网融合下的记者,发挥其在深度报道上的优势。

2.报网融合下的“新型记者”应具备更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报网融合下的记者除了保持传统职业道德外,还要保持强烈的道德感,要对自己发出的每条新闻负责,特别是在网络新闻报道中,更要去伪存真,不虚报、假报,以免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误导受众,降低报网媒体的公信力。同时,“新型记者”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受众本位”意识。

3.报网融合下的“新型记者”应更崇尚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新型记者”更应该保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有客观之态度,视真实为新闻的生命,全面报道新闻事件,充分利用网络海量信息和远程采访的优势,为采访对象提供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同时,强调“新型记者”在运用网络传播信息时,更应合理运用报道权利,树立为受众服务的理念。

四、结 语

媒介融合时代,记者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在报网融合下产生的“新型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培养多媒体传播能力、批判性思维、选择与整合信息能力、增强竞争意识、保持新闻专业主义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是壮大新型人才队伍、增强媒体实力的需要;同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新型记者”媒介素养的提高也能够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苏宏远.网络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 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载[J].国际新闻界,2006(7).

[3] 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

[4] (美)托马斯·鲍德温,史蒂文森·麦克沃依,查尔斯·斯坦菲尔德等著.龙耕,官希明译.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 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国际新闻界,2007(3).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4

关键词:汉语;流行词;网络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098-01

一、“各种”

“各种”这个词,我们通常理解的意思为不止一种,形容种类多,后面一般跟名词。

连队党支部利用科技之冬培训学习的时机,多次在会上通过投影仪向职工宣传冬季消防,安全,计生,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促进职工积极向上对待生活,远离各种不良嗜好,积极转变连风连貌,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上面这段话中“各种”的意思和用法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但是,现在“各种”这个词很流行,突破了通常的用法,其后可以跟不同词性的词,而且表达的意义也扩大了。“各种”一词经常出现在一些报道的标题中:

商家各种疲惫 2012年谁攥握行业命脉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各种”后面几乎可以跟各种词性的词,“各种”一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从以往的表示“种类多”的意义拓宽到可以表示“程度”,与“很、非常”同义。例如:“这道题各种难”表示“这道题很难”。

二、“悲剧”

“悲剧”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性是名词,意思有二:(1)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如《窦娥冤》、《梁山伯与祝英台》。(2)比喻不幸的遭遇:“决不能让这种悲剧再发生。”

现在网络上流行“悲剧”一词,一般表示不如意,不顺心或者失败,戏谑的味道比较强,最早出处《易中天品三国》,经过网络的流传而风靡起来。现在“悲剧”一词除了表示名词外,还可以是形容词,表示不顺心、不好或失败的意思,如:

我昨天买的新手机丢了,太悲剧了。

三、“有木有”

“有木有”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它是由河南、山东等地方方言演化而来的,就是“有没有”的意思,通常用的时候放在一句话的结尾,而且很多情况下连用,有搞笑的意味。

我们这里高尚社区,上风上水,按均价仅售人民币三万元整,值得一生典藏!请看这边,全市的楼价都在涨,有木有?有木有?绝对有升值的空间呐我告诉你!

以上是一部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有木有”通过影视作品以及网络的传播而变得流行,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搞笑或者为了活跃气氛,也经常使用这一词。

四、“伤不起”

“伤不起”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找不到,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流行语,很多最初是在豆瓣,校内网上以文章标题的形式流行。大致意思是说“经受不住伤害”。自开始出现以来,在网络上被经常使用,一般都单独用,或用在一句话的句尾,现在也经常出现在的一些报道的标题中:

白领抱怨春节返乡成本伤不起 回家从诱惑变困惑

五、“hold住”

“hold住”是一个中英混用词汇。 在英语中,“hold”有拿、抱、握住、顶住、控制、掌控等意思。“hold住”就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坚持,保持住,要充满自信,从容地应对一切。“要hold住”也有给力、加油的意思。它的否定形式“hold不住”是指控制不住或者保持、坚持不住。说到它的用法,好像怎么用都不为过。平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利的或者突发的状况,我们可以说“hold住”,给自己鼓励,为自己加油。遇到让自己兴奋的事情,告诉自己“hold住”,使自己淡定。在一些新闻报道标题中,也可以见到“hold住”的身影:

网民热议春运首日:订票网站要Hold住

通过以上对流行词语的分析,可以看出流行词语中有的是在汉语词典里有的,只是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思或者有了新的用法而变得流行起来,如“各种”、“悲剧”;有的是通过改变其中某个字的发音而变得流行起来,如“有木有”;还有的是完全新出现的词,如“伤不起”、“hold住”。无论是通过哪种形式变得流行起来,但有一点,它们的流行跟网络有密切联系。

网络中产生的新词汇,除了通过网络传播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外,还通过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来传播。另外,电影、电视连续剧中的经典台词以及相声如郭德纲的相声、评书如百家讲坛等,也是传播网络流行语的一种方式。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除了受网络的影响力外,还与人们的接受意愿有关系。人们乐意使用网络流行语一方面是为了紧随社会的发展潮流,一方面由于网络流行语大都带有幽默和搞笑的意味,人们乐意使用网络流行语也是为了舒缓压力、活跃生活气氛。至于网络流行语通过人们的广泛使用,最终是否会被纳入现代汉语词汇的行列,就不得而知了。

参考文献: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5

数字网络传播技术发展在当今的最主要表现是信息的网络传播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以及参与到人际交往、公共活动、社会生活、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影响。数字传播已经打破了纸质媒介传播的时间和地域局限,使得信息(包括教育内容)能够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被传播到所有可以接收网络(有线或者无线)信号的地点以及能够有途径获取这些信号的人。尽管如此,在世界上许多尚缺乏客观条件的区域(如非洲的众多区域等),网络和数字传播跟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差异。科学家们在研究的通过电流进行网络信息传输的技术(或者其他更便捷和新颖的网络传播技术)假若某一天真能可行并投入应用,那么数字传播的覆盖面将更大,数字教育内容的传播面也因此会更广,并会进一步拓展数字教育在全球的广泛运用。

图1 平板电脑正在成为人们数字化学习的常用工具,欧洲甚至出现了教学都使用平板电脑的学校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阅读的日益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渐渐由纸质阅读向屏幕或者移动阅读变化,人们获取系统教育和感兴趣的专门知识的方式也将会越来越依赖数字教育的各种途径,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也将因此产生新的革命。比如在荷兰已经出现了所有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及教学都使用iPad没有一本纸质教材的学校。在美国加州很多地区的公立学校,政府已经为学生配备平板电脑作为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手段。在我国深圳、上海等地也出现了一些公办或者民办学校要求家长为自己孩子配备平板电脑用于学习的例子。相应地,在高等教育领域,数字教育的实践形式和教学模式革新走得更快更远,并正呈现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趋势。其中,目前世界上高校数字教育采用最普遍影响最大的形式非属慕课(MOOC)这种形式不可。

慕课(MOOC)的英文全名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就数字教育开发方式而言,慕课首先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将学习资源、学习管理等综合起来,按照不同的专业内容、学习流程等基本原则由个人或者组织机构(如学校)等开发并的互联网开放课程。MOOC这种在线分享式的网络课程结构概念最早由美国发明家Douglas Engelbart于1962年在其承担的一项研究计划中提出。而MOOC这个术语则是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及加拿大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的两位专家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于2008年提出的。慕课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框架是:学生在线参与课程学习,课程内容可以订阅,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论坛进行讨论,或者发表博客等分享学习心得,甚至可以进行同步会议交流。

随着慕课课程结构为越来越多的教授及高校接受,其影响越来越广泛。2011年秋,来自全球各地的16万人注册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位老师Sebastian Thrun和Peter Norvig联合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这一事件成为慕课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突破,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及其他机构的关注,慕课课程开始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美国越来越多的名校都纷纷开设或大规模在线课程,很多高校甚至允许在校生通过注册慕课学习获取学分,吸引了数量巨大的学习者注册学习。因此,美国《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为“慕课元年”。

除了诸多高校和其他机构提供的免费慕课课程外,由于在线课程用户数量十分庞大,慕课也引起了商业教育企业机构的关注,众多商业性开放课程平台也随之发展起来。目前国际上较为著名的商业性慕课课程网站有Coursera、Udacity等。其中,Coursera被认为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大的MOOC平台,向学习者提供超过500门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的各类课程,课程门类丰富多样,但也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而Udacity所提供的在线课程则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主,数量不多,但质量上乘。这类商业慕课平台的基本商业模式是:通过向学习者提供多种来源的免费课程,吸引其中一部分要求获取学分或者要求获得学习证书的用户付费,也即免费与收费并行。

还有一些独立的有的甚至属于公益性的在线教育网站也提供了有别于高校或商业在线课程的在线学习模式,学习者可以在注册后按照自己不同的进度在线学习,跟慕课平台上大量学生按照一个相同的进度去上同一门课相比,这种数字教育在线课程更符合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其典型代表有可汗学院(Khan Academy)、Udemy、Course Hero等,其中可汗学院更具代表性。其平台及所提供的在线课程内容,从基础内容开始,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学习者因此可以根据自身所掌握知识程度需要学习并不断提升。这种个性化的在线学习模式吸引了大量学习者。可汗学院如今的每月独立用户已经突破1000万人。数字教育的威力和生命力在这个意义上已经得到了证明。

图2 可汗学院网站首页截图

慕课作为一种日趋普及的数字教育模式充满生机,同样也对我国的数字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我国国内,仿效美国常春藤高校设立的慕课的在线数字教育平台时有出现,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慕课网(iMOOC,一个免费、实用、有趣、利用短视频进行在线教学的IT在线课程网站)和酷学习(KUXUEXI,一个面向基础教育免费提供在线视频教学和学习资源的公益网站)等。中国大学MOOC网则是由政府部门、出版机构和门户网站几方合作建设的慕课平台,近期正在推出修读慕课课程的认证平台。而跟国外高校慕课十分类似的、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CNMOOC)则于2014年4月正式上线运行。其宗旨为向全球提供大规模中文在线课程。该平台的基本技术特点为两点,即视频数字在线教学和教学过程强调强交互。结构上与国外高校慕课平台差异不大。其教学学习模式则主要是针对高校学生选修或必修课程设置的学习平台。在该平台首页上有这么一句口号:让所有的人,上最好的大学。而其英文口号则更加显示出了该慕课平台的雄心:BEST ONLINE COURSES IN THE WORLD(世上最优秀的在线课程)。截至本文截稿,该平台上正式提供的课程仅有11门,参与课程建设的中国高校仅有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台湾新竹大学四所。显然,这离好大学在线的发展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但不管如何,数字教育的大潮以慕课这种模样也已经在冲刷我国的教育场景,其影响将会日益显现。

图3 好大学在线,大规模中文在线课程平台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6

[关键词] 微电影; 电影理论; 媒介文化

在网络全球化的大众文化传播语境中,原本脱胎于电影短片艺术形式的微电影,借助于网络媒介的迅猛传播,发轫为一种 “微电影热”现象和创作潮流。热极现象和成因似乎不难理解,但从电影发展史观照的理论角度切入,从由媒介文化催生出一种新的影视艺术形态的研究视阈中,对微电影进行艺术理论探讨,将对当下微电影理论发展和创作实践大有裨益。那么,微电影的“微”转向在电影发展研究领域中有何价值?微电影的“微”现象与媒介文化有何关联?微电影的“微”特性又能否已经形成一种独立的电影艺术类型?这些思考和探析则是本文题中阐释之义。

一、微电影概念的“微”界说

当下通行于网络的相关概念解释为: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①

这个概念的界定主要基于:(1)播出媒介与观看方式——网络;(2)片长与制作周期、投资——微、短、小;(3)内容——以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内容。基本呈现了当下大多数微电影的显着特点,但尚不全面。因为,微电影虽发轫于网络,但根源于电影短片的艺术形式。制作周期、投资的短与小也不尽然,见诸于网络上的专业大制作也屡见不鲜。微电影创作的内容更是多元化,远不止上文列出的几个主要内容。之所以被命名为“微电影”而不再称其为传统的“电影短片”,其关键意义在于:微电影是以网络传播方式为主的小成本投资、短周期制作的由电影短片所衍生出的新型电影艺术形式。虽然,国家电影创作生产管理行政部门从未对“微电影”给予定义,但在立项报审上多参照于电影短片类型的认定。尤其是2011年7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对网络剧、微电影等创作生产进行规范化的行政管理。这些都成为“微电影”类型形成的重要依据。

“微电影”的命名与定义富有一定的中国特色,虽然也已形成了流行的创作热潮,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但除去商业广告和专业制作外,大多微电影只流于专业学生实验性、个人业余性和草根性的创作水准。因此,在当下整个电影艺术理论研究领域中尚未深入触及其美学风格及特点,对其艺术形态的探讨也未被上升为一种独立的、新型的电影类型研究。因此,总结微电影正在形成的电影美学风格,研究与其相关的电影发展理论价值,未尝没有意义。本文仅从偏重于较为规范的网络电影短片,忽略类电影和商业广告电影的角度,对微电影进行研究论述。[]

二、电影发展史观照下微电影的“微”理论

众所周知,电影艺术理论的发展主要来源于:一是电影技术进步和艺术实践;二是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给电影研究注入的新观念、新方法、新视角。电影理论与创作实践相互联系,相互推动。微电影不乏成熟的理论背景和实践基础,应遵循、借鉴电影发展史观来审视和总结,还应借助传播媒介、审美方式和文化接受等元素进行论证。

现在来认定总结微电影的美学风格或类型化似乎为时过早,有小题大做之嫌。但是,电影没有超脱一般规律,它以自己在当时电影的技术与社会条件下惟一可行的方式接受一般规律。②既然称之为微电影,就不能脱离技术革命与美学革命,实践与理论互相印证的电影艺术范畴来创作发展。网络化播出载体、便捷式摄影(摄像)机、数字化的编辑方式注定了微电影既根植于电影发展理论,又具自身的网络文化特点。传播新形式对空间、时间和人类感知等方面的根本性影响,是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主导性主题。③参照麦克卢汉的相关理论,与电影院的“热媒介”电影属性相悖的是,网络传播的微电影转变为“冷媒介”的电影,这就注定影片的美学风格因承载的媒介不同而发生改变。例如,由于播映局限于电脑屏幕,所以画面有别于常规银幕电影的大景别特点,微电影的画面语言多采用中近景别表达;因为网络媒介关/ ,!/注度的随意性,一般情况下微电影比影院电影多侧重台词的表意性;由于网络媒体点击方式观看的欲求度,微电影往往从以前倚重画面解读故事的传统电影观改变为靠多台词、有悬念、有冲突来构建强烈的故事性,最大限度勾起网民的好奇心;由于网络媒体硬件配置的特点,微电影往往对音响的制作质量要求不高。因为电影短片的长度,微电影的主题和叙事也不得不靠精练、快节奏的视听语言,营造跌宕的悬念、思考的回味,来先声夺人,留住观众,制造余味。这些元素都形成了微电影的美学特点。但那些脱离 “热媒介”电影观念,有别于大银幕艺术的表现方式,被视为简单化、业余化、草根化的诟病,往往是微电影不被认可或被轻视的主要原因。但是,电影美学形态发生巨大变迁的先例在电影史上并不鲜见。例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说,声音“不怀好意地搞乱了电影”④。1928年,无声电影时期达到它的艺术鼎盛时期,电影界的优秀人士目睹这座完美的影像古城被拆除而深感绝望,但声音的运用已经充分证明它并没有损坏电影艺术的“旧约全书”,而使其更趋完善。⑤新浪潮影片的摄影机运动更大,经常采用横移和推轨镜头。便宜的实景拍摄需要弹性更大、容易携带的设备。因此Eclair设计了一个可以手持的轻型摄影机,于是,新浪潮影片沉浸在手持摄影机所赋予的自由气氛中。⑥数字化电影制作技术对电影的改变,甚至比声音的出现更为彻底。电影可以以摄像机拍摄,摄像机的尺寸有如一片面包或更小,使用两个工作人员而不是10个或更多,在家用计算机中剪辑,在简单设备上配音。这表示电影制作的世界不再是那么高不可攀、只是少数幸运儿才能得其门而入,50年代晚期和60年代早期,电影城堡的壁垒即开始崩塌,但是,直到90年代,这种现象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电影的第三纪元正蓄势待发,其特征主要是功能性的,是技术论高下。⑦21世纪,这个曾被预言的数字时代已经来临。因此,我们应该从电影发展的角度来正视微电影所创造的“微”美学风格,而不是对其“不入流”的轻慢与不屑。

三、媒介文化下微电影的“微”类型化

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个人裹挟其中。⑧视觉转向、媒介网络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随着当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25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634%,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人口。同年,中国约有2 000多部微电影在网络上被点击观看,各种微电影节风行于各个主流网站和专业院校。借助于网络媒介发展起来的微电影,自然拥有电影与网络相媾和的血脉,网络媒介给微电影注入了类型化的新基因,并让人潜移默化地接受。网络所特有传播与观看方式决定了微电影所采用的创作理念。在《电影与社会》一书中,尹恩·贾维曾提供过四组要用电影社会学观点来思考的问题:(1)谁制作影片?(2)谁在看电影,怎样看电影,为什么看电影?(3)什么让人看到了,怎样让人看到的,为什么让人看到?(4)影片是如何受人评价的,被谁评价的,为什么受到评价?⑨虽然这些问题主要基于当时社会文化和电影发展的历史框架提出的,但在网络时代仍具重要的研究应用价值。

因此,总结“微”类型化,主要基于如下因素。

首先,微电影创作主体主要为:网络媒介商业化传播目的的制作;专业学生的实践化创作;业余爱好者的尝试;个人风格化的作者微电影等多元化表达。

其次,网民通过点击进行的非专注性观看,形成了微电影创作必须对选题内容的可视性、故事性、思考性予以格外重视。那些能够引起关注度的内容使得现实题材的选择成为自觉。电影短片所强调的故事、节奏、悬念、冲突、思考、回味等艺术手段是微电影创作都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再次,电影放映的长度即银幕长度(screen duration放映时间长度),导演来决定放映时间长度时,就必须考虑到故事长度(story duration)和“情节长度”(plot duration)。微电影的片长因素也决定了其“微”类型的叙事手段。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留住观众,赢得观众是一部微电影成功的要义,其驾驭难度不亚于常规电影。

还有,非专业性的网民评价要远远多于专业评价,使得微电影更趋于迎合大众化、网络文化的审美趣味。除去《看球记让爱多飞一会儿》(姜文)、《城市映像系列》(百度公司)、《老男孩》(筷子兄弟)等一些专业制作以外,表现爱情、亲情、校园情的现实情感、青春、励志题材成为主流。此外,一些恶搞、戏仿、解构等内容的微电影也滥觞于网络中,使得微电影的品位、质量和声誉令人担忧,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微电影热”的网络景观中,值得警醒的是,媒体成功地以某些群体的兴趣为目标,这些群体的反应就是不遗余力地参与媒体节目。然而受众的兴趣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和演变,有时候变化和演变的速度相当快。⑩究其根本,价值作为市场灵魂(spirit of market),应该是支配着艺术客体(审美对象)和创造主体(艺术家、观众和批评家)无意识力量。当下,如何使微电影既能保持电影艺术的感染力,又能在网络媒介的传播下充分张扬其美学类型的生命力,则是创作者和研究者应该承担的共同使命和责任。

注释:

① 百度百科:/view/4342291.htm。

②⑤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第59页。

③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周宪、徐钧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1页。

④ [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⑥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势与风格》 ,曾伟祯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553页。

⑦ [英]马克·卡曾斯:《电影的故事》,杨松峰译,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401页。

⑧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周宪、徐钧主编,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页。

⑨ 尹恩·贾维:《电影与社会》(纽约:基础丛书,1970),第14页——转引自[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