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震减灾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震减灾意义

防震减灾意义范文1

这次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召开的。省地震局局长在百忙之中光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在此,我代表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局长充分肯定了的防震减灾工作,我想既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鞭策。周局长的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不断提升监测预报和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为目标,集中精力、抓住重点,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知识宣传等工作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市防震减灾战线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防震减灾战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防震减灾事业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认真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对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就进一步做好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地震灾害波及面广、影响深、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是群灾之首。因此,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年我们经历了历史上罕见、震惊世界的 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这次地震中受伤害的数十万群众中,我们无法知道有多少人具备应急避难的意识、知识和能力,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具有一定的避险意识,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技巧,就能更加有效地保护自己,减少伤亡。中学,在地震中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学校多次组织师生进行地震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用时分秒,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属于国务院确定的首都圈重点监视防御区,地处平原地震带,东断裂通过市区,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地震、大地震都波及,给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年月日,发生的级地震,造成损坏房屋达间。因此,面对防震减灾工作的严峻形势,只有不断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从思想上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认识,提高城市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这也是我们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防震减灾工作的力度,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作,真正把防震减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的防震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各级政府一定要站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当前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切实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把防震减灾工作做好,为全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二、明确职责,切实做好当前防震减灾重点工作

(一)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市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迅速反映能力,确保在第一时间把及邻区发生的地震向市政府报告,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同时,要切实做好监测预报的相关工作,技术人员要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和资料分析处理能力,完善震情短临跟踪方案,认真做好地震重点监视区的跟踪监视,不断提高分析预报水平。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要求,加强对现有地震台网的管理、台站的改造优化,保证地震观测设施的正常运转。各县(市、区)公安、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辖区内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

(二)切实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和群测群防“三网两员”建设工作。一要不断健全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机构。要根据省地震局《关于在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中机构设置的意见》、省编委《关于加强县级地震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和《省县(市、区)地震工作机构职责》等文件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在新的一轮机构改革中,要继续保留原有独立的县级地震工作机构,对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建立独立的地震工作机构。二要继续加强群测群防“三网两员”建设工作。各县(市、区)要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防震减灾“三网两员”建设工作的通知》(政办字〔〕号)要求,进一步加强“三网两员”队伍建设,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稳定的“三网两员”经费渠道,制定岗位津贴发放标准,确保群测群防工作正常运行。市地震局要做好“三网两员”人员的业务指导和骨干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三)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管。各级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加大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管检查力度。对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必须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各县(市、区)要依法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审批纳入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地震、发改委、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各自负起法律赋予的责任,在项目立项、选址、规划等环节相互协作,对未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建设部门要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新建、改建、扩建等重大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对可行性报告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地震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须邀请建设工程所在地地震监管部门对抗震设防要求采用情况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将建设工程交付使用。

(四)组织实施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及城镇人口密度高,建设房屋多数达不到抗震要求,存在严重的地震安全隐患。发改委、规划、建设和地震等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把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三年大变样”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切实把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免费给建房农民提供房屋设计图和抗震设防技术指导,使农民住上既有抗震能力,又有抵御其他自然灾害的新民居,从而全面提高农村综合抗灾防灾能力,真正为农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五)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一是各级政府要建立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备案和检查制度,不断加强地震应急工作检查,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反应能力。要明确完善工作程序,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做到临震不乱,科学决策,行动迅速,处置有力。二是要进行地震应急技术系统、灾情速报系统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要配置必要的装备设施,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有力的装备、技术和信息保障。三是要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消防等现有队伍,按照一队多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四是要做好物资储备、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民政部门要结合城市商品物流,合理建设应急物品储备网络;交通部门要保障震灾发生后救灾物资的紧急运输工作;卫生部门要掌握周边医疗机构救治资源状况,特别是要掌握群体性创伤的救治能力状况,在震灾发生时,统筹动员组织和安置伤员的救治工作,并确保灾后无大疫情。五是搞好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本着因地制宜,平灾结合,便于疏散的原则,统筹规划、科学布置,依托城市规划和改造,在广场、绿地、公园等场所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安置明显标志,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六)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只有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才能使公众在灾难来临之际,做到临危不乱,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地震知识宣传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地震部门推动,宣传、教育、科技、文化、媒体等相关部门配合的宣传教育机制。要创新地震知识宣传方式,构筑宣传教育立体模式,努力拓宽宣传教育的渠道,实现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经常化、普及化。要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防震减灾知识专栏,向社会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努力扩大宣传面。相关部门及城市社区要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完善宣传网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深入到校园、社区、乡村、企业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活动,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作为“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市地震局要加强基层宣传员的培训工作,在防震减灾知识常规宣传的基础上,组织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团,开展有针对性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切实提高群众灾情面前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防震减灾意义范文2

地质构造、断裂活动和新构造运动复杂,具有破坏性地震的孕育条件和历史背景,市地处华北断块和华南断块的结合部。历史上已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一直是省的地震重点监视区和防震减灾重点工作区。今后一个时期,受全球地震活动趋势增强的影响,市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地震活动威胁。各级政府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依靠法制、科技及全社会力量,实现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由局部的重点防御拓展到有重点的全面防御,不断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年,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市要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市区及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城区力争综合抗御地震的能力要达到周边同类城区的先进水平。

三、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一)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地,逐步在每个县(市、区)建立一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纳入文明社区建设活动中,将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列为“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城乡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二)明确地震重点监视区,实行全面防御。一带是省今后1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防震减灾重点工作区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县

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市、区)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有关规定。使区域内的中心城镇在年前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进而推动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完善地震监测台网。保证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落实项目建设条件,确保项目按时完成。要改造、完善全市地震台网观测条件,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证我市地震监测台网充分发挥防震减灾效益。

(四)推进“三网一员建设。积极推进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的三网建设。重点监视防御区要把“三网覆盖到村,并在乡(镇)政府设置兼职防震减灾助理员、观测员,其他县(市、区)三网要覆盖到乡(镇)逐步在全市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五)突出防御重点。充分考虑潜在地震危险性。期间,要完成城区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年以前完成重点监视区县(市)城区的震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要在年前完成中心城镇的建筑物抗震性普查工作。要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与监督,把抗震设防作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对城镇上游或位置重要的大型水库和病险水库、易燃易爆易泄漏有毒有害物质的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及城镇高层建筑、大型超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和其他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和查险加固,使其达到抗震设防要求;要高度重视并尽快改变农村民居基本不设防的状况,逐步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提高村民的居住安全水平;要认真抓好各级各类危、旧校舍的改造和加固,增强其抗震能力。

(六)抓好救援救助准备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重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灾情速报系统、应急救灾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明确应急工作程序、分级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做到临“震不乱、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有力。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逐步落实地震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要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发展救援志愿者队伍,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壮大地震灾害救助力量;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社会捐赠相结合的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机制。

防震减灾意义范文3

结合我镇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和“十一五”防震减灾规划,为认真贯彻府厅发号,庐府办字号文件指示精神,依据中国地震局《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为切实加强我镇的防震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产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特制定我镇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建设实施方案。

-、建立和发展好地震宏观测报网。及时跟踪反馈宏观异常情况。经认真调查,确定镇凤凰新兴免烧砖厂厂内一口水井,镇东林村六组绿才水畜禽大户,作为固定的宏观测报点,并明确凤凰村村干部吴宜良、东林村村干部两同志,分别为这两个宏观测报点以宏观测报员,主要注意收集周围宏观异常的变化,并及时上报异常情况,到“十一五”期末,我镇的宏观测报点争取达到5个。

二、建立地震灾情速报网。及时调查、上报震情灾情,充分发挥民政、统计、科技、企业、社区、村委会等工作网络的作用,把震情、灾情纳入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以及预警预测系统,一旦发生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由民政部门牵头,通过地震灾情速报工作网络,迅速查清人畜伤亡、房屋破坏、经济损失、群众心理及社会反映等问题,并逐级上报,为上级地震应急指挥机构有效组织抗震救灾提供科学依据,此项工作由镇民政所所长同志负责。

防震减灾意义范文4

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中省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各界十分关心。各级各部门要立足我市毗邻汶川特大地震余震发生区的实际,进一步深刻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扎实认真地落实防震减灾各项措施。

(一)将防震减灾纳入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县区、各部门要把编制防震减灾规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并切实纳入到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基本建设、事业发展、科技进步、重点项目等专项计划中,要充分体现防震减灾工作内容。要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经费的投入力度。要充分发挥科技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地震科技攻关,增加地震设施手段。对防震减灾工作方面的项目,从立项到经费安排方面要给予倾斜。要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测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大力推进实用技术,开发和推广工程抗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场地抗震和结构抗震技术措施的落实,提升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和应急救助工作水平。

(二)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全市各级地震、教育、科技等部门要制订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市、县区都要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完善宣传网络,加强阵地式宣传。要进一步加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力度,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法制观念和意识。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即将实施。各县区要以“5·12”国家防灾减灾日、科技之春宣传月、唐山地震纪念日等为契机,大力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和防震避险知识教育。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纳入文明社区活动和新农村建设中,作为“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录音录像、张贴标语等形式,对包括农村在内的广大群众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应急避险知识,引导、帮助群众消除恐震心理,增强社会民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全市各级教育部门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课外读物和科普活动中,每个县区要建立一所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示范学校,并逐步推广。各级学校也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生安全素质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使广大学生能够掌握应急防范措施和应急避险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要加强新闻媒体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广播等媒体平台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三)不断强化防震减灾执法工作。要按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与监督,加强抗震设防的执法检查;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加大防震减灾相关法规、规章的贯彻执行力度,强化执法队伍,健全执法机构,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机构,完善工作体系,坚持经常性研究防震减灾工作的会议制度,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明确各自防震减灾工作的职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加强目标考核,把防震减灾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市、县区地震行政管理机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配备专业人员,明确职责。依据省地震局重新确定的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我市汉台、宁强、略阳、勉县、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八县区要重点加强防震减灾体系建设,有条件的县区在下一步政府机构改革时研究单设,条件暂不成熟的可与科技等有关部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配备3-5名专兼职工作人员,确保“有牌子、有职能、有人员、有经费”。同时,各乡镇要确定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负责落实基层防震减灾日常工作,抓好“三网一员”建设,巩固群测群防工作基础。各县区、乡镇组织机构和人员落实情况要在6月底前分别报市地震局备案。要加强对地震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市、县区地震工作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防震减灾综合工作能力。

二、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测,积极做好群测群防工作

地震监测预测是整个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要努力探索和揭示地震发生发展的规律,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的能力。

(一)继续严密监视震情变化。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对全市地震地质环境、地震地质构造及其活动规律和地震预警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方案,完善震情跟踪工作措施,坚持重大异常速报制度,及时做好资料分析,努力捕捉地震前兆信息,提高震情分析会商水平,确保各类地震监测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地震监测资料质量可靠,地震信息及时传递。要规范地震信息行为,积极探索逐步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和重点危险区判定信息的渠道,使群众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地震危险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二)努力加快台网改造建设步伐。要按照“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前兆台网合理布设、基本实现地震烈度速报”的目标,将监测台网建设纳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加强省、市、县区的沟通,统筹安排经费,进一步加密测震、强震、前兆台网密度,新增监测手段;加快实施**GPS监测项目;开展陕南地区跨断层流动监测。今明两年我市要建设完成12个强震观测台,7个测震台,5个A+级GPS测点,4个形变台,8个跨断层一级水准观测点,3个断层流体观测台,到20**年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区要建至少2个断层观测台,其他县至少应建1个断层观测台。要健全地震信息网络,建成市级区域台网中心和地震速报平台,以市地震信息节点为平台,建立全市防震减灾虚拟网络,实现与各县区及周边地震联防区、协防区的地震监测信息共享,确保信息传递快速、准确。要不断引进新的观测技术和方法,逐步形成空间、地表、地下相结合,覆盖全市、与周边地区互相联网的立体观测系统,不断提升我市地震监测能力。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

(三)全面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积极推进以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技宣传网、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为主要内容的“三网一员”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地下水、气体、动植物等地震宏观异常观察,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群测群防投入力度,稳定群测群防工作队伍。要以地震宏观监测技能和科普知识宣传能力为重点,加强对群测群防人员的培训,使其成为基层地震工作的重要力量,巩固防震减灾宣传的前沿阵地。

三、着力抓好地震灾害防御,依法加强抗震设防工作

地震灾害防御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地震灾害损失主要是由建(构)筑物的倒塌破坏造成的。当前我市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普遍不高,汶川地震造成大量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学校医院、村镇房屋毁坏。为确保建筑物的防震安全,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行政监督,加强建筑物场地抗震和结构抗震的行政审核把关和技术管理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科学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建设工程必须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国家批准的地震小区划确定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生命线等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据此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程序,为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建设工程选址和抗震设计提供必要的设防依据。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设防要求相衔接。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建设工程管理制度,确保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质量。

(二)切实做好恢复重建抗震设防技术服务。市县人民政府在制订本地经济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潜在的地震危险。重视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评价和地震小区划等地震基础性探测工作。配合省上尽快组织实施汉中地震活断层探测项目和小区划项目,详细排查具体的地震地质环境,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提出抗震设防要求,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基本建设提供依据。认真加快全市灾区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做好防震减灾技术服务,开展恢复重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检查,使恢复重建项目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从根本上消除灾害隐患。要组织开展县级以上城市的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工作,对达不到设防标准的要统一规划,逐步予以加固改造。对存在地震安全隐患的病险水库及能源、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设施,要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改造,消除隐患。加强对地震可能引起的滑坡、水库、溃坝、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的防御。继续推进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工作,建立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指标体系,各县区至少建设1个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区。

(三)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要高度重视并尽快改变农村民居不设防的状况,提高农村民居的地震安全水平。各县区要新建1—2个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把知识普及到乡(镇)、村及农户,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农民把建设地震安全民居变为维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自觉行动。建设、地震部门要组织力量,及时提供抗震性能比较好的民居设计图和模型,建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服务体系,为建设地震安全民居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鉴于我市乡镇机构设置情况,村镇成片建设的抗震设防工作由建设、地震工作部门协同分工把关;农村零散农户建房的抗震设防工作由镇政府牵头,土地、建设、地震部门参与,采用“会商制”,共同抓好。发展改革、民政、扶贫等部门在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移民搬迁和推进安全民居工程中,将地震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扶持、引导农民建设地震安全民居。

四、不断提高地震应急能力,夯实防震减灾工作基础

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危机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努力实现从被动救灾到主动减灾的转变。

(一)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分级编制、分级管理的原则,尽快修订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层级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相互补充、协调一致的地震应急体系。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开展演练,检验反应能力,使地震应急预案更加科学、实用,增强可操作性。要完善措施,建立地震快速评估基础数据更新机制,推进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建设。要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加强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市上力争20**年建成1个市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县各建成1个县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

(二)切实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平灾结合、物尽其用”的原则,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各县区在规划建设或改扩建广场、公园绿地、体育场所、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时,根据人口密度和分布实际,应充分考虑紧急疏散和安置受灾民众的需求。**期间,受汶川地震影响灾情较重的**县要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各建1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市上将在2009年底前建设完成桥北广场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上,再建2处避难场所。“**”期间,其它每个县城的应急避难场所至少要能满足30%城镇人口应急避险需求。

(三)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市、县区人民政府要按照一队多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要依托消防部门,建立市、县区两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要及时配备、补充救援效果好、携带方便的专业救援设备;要对现有的各行业各部门救灾力量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统筹现有救灾救援力量,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统筹调度的工作机制,并加强对救灾救援知识的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集中统一组织开展救灾救援工作。同时要加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各县区必须有1—2支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在群众自救互救中的作用,形成社会基础广泛、协调统一的地震灾害救助力量。要进一步完善军地联络机制和区域联动机制,为及时应对地震突发灾害事件做好准备。

防震减灾意义范文5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防汛抗灾意识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初夏汛雨比往年偏早,黄河、渭河最大流量比去年增大,陕北局地、关中陕南偏东部河流可能出现超警戒以上大洪水,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几率增大,形势十分严峻。

基于雨情汛情预测,结合我县实际,综合分析今年的防汛工作,仍有不少需要倍加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一是泾河设防标准低。泾河防洪工程残缺不全,导致河道主槽游荡,河床失稳,局部河段行洪断面缩窄,泄洪能力下降。二是泾河、冶峪河非法挖砂虽已停止,但堆垛石料、土台、临建房屋、供电设施、采挖机械等尚未完全拆除和撤离河道,存在滞洪碍洪障碍和安全隐患。三是水库度汛依然存在安全隐患。黑松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虽已实施多年,但尚未彻底完工,泄洪设施及大坝安全存在风险。官山、贾河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虽已通过省市验收,但两库设防标准低,汛期仍有可能出险。四是县城排水基础设施排水能力较低,若遇暴雨极易在泾干大街、南环路、粮集路、北极宫大街等形成局部内涝或雨水倒灌。五是滑坡地裂等地质灾害可能发生。六是中小学校舍存在安全隐患。七是汛期全县农村危房危窑及排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八是北塬山洪易发区及冶峪河流域小尺度暴雨的监测、预警、防范能力不强,防汛应急能力有待提高。九是村组防汛责任体系不够完善,群众抢险队伍不够健全。各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今年全县防汛工作面临的形势,正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意识,从维护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认真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确保全县安全度汛。

二、精心准备,切实落实防洪保安各项措施

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抓紧备汛防汛工作准备,确保人员安全,确保河道、水库、城镇和主要交通干线安全,尽最大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一是抓好防汛责任制落实。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和夯实防汛责任。①坚持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岗位责任制,各镇镇长对本辖区防汛工作负总责。②提早落实河段、水库、危重滑坡区的防汛包干责任制,分包责任人对所包区域的防汛工作全过程负责。③切实落实局部暴雨和超标准洪水防御组织指挥责任制,把避险预警、清滩撤离、组织抢险、物料供应、救灾安置等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到实处。④完善落实技术服务责任制,将防汛抢险技术服务的责任落实到人。要加强对各项防汛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防汛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修编完善防汛预案。各镇、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县防洪抢险预案》和《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规定,修订完善本辖区、本部门的防洪预案。防洪预案要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务必达到任务明确清晰、措施严密完备、操作规范有序的要求。城市内涝、地质灾害、中小学危漏校舍、山洪防御等单项预案分别由住建、国土资源、教育、水利等有关部门修编完善;各镇要根据本辖区防汛工作实际,不断完善防汛应急预案。以上单项预案务必于5月31日前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审批。

三是抓好防汛物资准备。充足的防汛物料是确保抗洪抢险顺利开展的关键。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认真做好防汛抢险物料的补充和储备。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和下达的任务,足额完成各类防汛物料特别是重点部位防汛物料的储备,并做到品种齐全,分类存放。

四是做好防汛抢险队伍准备。各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防汛队伍的组建工作,按照各自防汛任务,认真安排、精心组建抢险队伍,搞好业务培训,抓好汛前演练,提高防汛抢险能力,确保遇有险情拉得出、冲得上、抢得住。

五是做好防汛值班准备。各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严肃防汛工作纪律,加强防汛机构建设,提高防汛值班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各项防汛规章制度。进入汛期后,必须坚持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确保通讯联络畅通,每个值班组不少于4人,即:带班领导1人、值班员2人、值班司机1人。值班室内要配备电话机、传真机和相关记录表格。

三、突出重点,着力抓好河道、水库和山洪区备汛工作

一是抓好河道清障清滩工作。沿河各镇和河道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省河道管理条例》的规定,依法加强河道管理,务必于5月31日前彻底清除河道内一切行洪障碍,确保行洪畅通。同时要狠抓临洪前的清滩工作,细化工作责任,逐河段落实行政领导包抓和干部负责的清滩责任制。沿河各镇对本辖区内的河滩固定作业人员全面摸底排查,造册登记,确保在洪水到来之前快速有效的进行撤离,严防“洪水围人”事件发生。

二是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我县水库存在一定的隐患,失事危害极大。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库防洪安全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水库管理单位完善防汛设施,建立监测预警机制,落实保坝应急措施。要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调度管理和巡查制度,健全水情测报制度。各水库管理单位要分析制定水库度汛计划,并按照淹没区人员分布情况,制定合理的撤离方案,加强预案宣传,广泛向群众进行技术交底,向被撤离对象发放撤离明白卡,保证受灾群众在第一时间内撤离到安全地带。

三是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危害大、预测难的特点。近年来,各地由于局部暴雨引发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北部沿山各镇务必高度重视山洪防御工作,抓紧组织开展辖区内山洪灾害普查工作,摸清底子、掌握情况,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落实预案确定的各项措施,明确防、抢、撤范围、地点、方式等,要确保一旦险情发生,能有计划、有秩序地按预案迅速撤离人员。要大力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切实强化镇村组干部群众的防洪避险意识。要建立完善山洪灾害预报体系,特别要重视镇村组预警人员的落实,做到早预报、早转移、少损失。

四、提早动手,全面深入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

汛前检查是消除隐患,确保防汛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搞好防汛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全面检查,提早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把隐患消除在汛期来临之前。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县防指《关于开展2012年汛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抽调专人组成检查组,由主要领导带队,于5月31日前对可能遭受大风、暴雨、洪水、滑坡、地裂危害的村庄、街道、厂矿、企业、学校、仓库、河道、水库以及危房危窑的安全度汛准备情况进行一次细致摸排和检查。各单位在检查工作中要深入现场实地,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彻底,不留死角。要突出责任制落实、预案修订、物料储备、队伍组建、预警预报等重点措施的落实,立足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坚决杜绝走过场。要实行检查登记制度和复检回访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采取一事一表或一事一卡的办法逐一登记,并由带队领导与相关责任人签字,落实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解决。各单位要在5月31目前将检查情况书面报县防汛办。

五、加强领导,严肃纪律,齐心协力确保汛期安全

防汛工作涉及面广,突发性强,责任重大,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切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齐心协力,确保今年汛期安全。

一要加强防汛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和搞好基层防汛组织机构建设,采取学习培训、岗位练兵等办法,加强对现有防汛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防汛队伍整体素质。

二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要抓紧对通讯设施进行检修和调试,完善应急通讯保障方案,努力做到防汛工作反应迅速、传递到位、指挥准确、保障有力。

防震减灾意义范文6

[关键词]超声;脂肪肝;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209-02

脂肪肝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上有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之分。轻度脂肪肝一般无症状,中重度可出现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甚至肝功能损害,如长期不控制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坏死。下面将我院2713名体检者超声检查中发现601例脂肪肝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713例体检者均为我院2008年3~6月为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采油厂部分在职职工进行肝胆脾胰肾B超检查者,其中男1107例,女1606例。

12 方法:使用ESAOTEDU3黑白超声诊断仪、ESAOTEDU4彩色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3.5MHz、5MHz。嘱检查者空腹,平卧位和侧卧位常规扫查肝脏。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边界,肝区光点回声强弱、分布及血管网络分布情况等。并注意避免肠气干扰和调节仪器增益,与周围胰腺、肾实质回声相对照。

2 结果

2713例受检者中,查出脂肪肝601例,占22.2%,其中男503例,女98例,30岁以下患脂肪肝107例,占3.9%。伴高血压113例,糖尿病47例,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发的有21例。①调查生活习惯长期饮酒超过8

年,每日饮酒超过50g酒精量的有188例,占31.3%;喜吃高脂饮食的有205例,占34.1%。实验室检查601例脂肪肝患者血清胆固醇(CH)升高的27例、甘油三酯(TG)升高的135例,两者都升高的27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有33例、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的有3例,两者都升高的有52例;血清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四项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的179例。②根据肝脏声像图特点分为三度:轻度脂肪肝257例;声像图为肝脏形态大小基本正常,边缘较锐,肝表面光带尚清晰,实质回声呈密集“细点”状,前场增强、远场衰减不明显或轻度衰减,后缘轮廓尚清楚,肝内管道结构显示尚清,或血管偏细。中度脂肪肝328例;声像图则介于轻、重度之间,肝右叶肋下斜径增大,超过14cm,肝缘略钝,肝实质回声细密增强,远场1/2衰减,后缘轮廓隐约可见,肝内血管网络细少但可辨认。重度脂肪肝16例;声像图肝脏增大,形态饱满,边缘明显变钝,实质回声明显细密增强,前场呈“云雾”状,远场2/3衰减为低回声或无回声,后缘轮廓显示不清,胆囊壁回声与肝实质回声融合显示不清,部分似胆囊炎。

3 讨论

31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湿重的5%,内含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当肝内脂肪积聚超过5%时,称脂肪肝。重者可达40%~50%,其中以甘油三酯为主。其病变机制主要为:①肝细胞质内脂肪酸增多:如饮高脂饮食或营养不良时因体内脂肪组织分解,过多的脂肪酸经由血液入肝;或因缺氧致肝细胞乳酸大量转化为脂肪酸;或因氧化障碍使脂肪酸利用下降,脂肪酸相对增多;②甘油三酯合成过多:如饮酒可改变线粒体和滑面内质网的功能,使á-磷酸甘油合成甘油三酯;③脂蛋白、载脂蛋白减少:缺氧中毒或营养不良时,肝细胞中脂蛋白合成减少,脂肪输出受阻而堆积于细胞内[1]。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可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

32 脂肪肝与饮酒的关系:601例脂肪肝患者中长期大量饮酒的188例,占31.3%,其中男性179例,明显多于女性,且实验室检查GGT增高明显。超声图像多数为中重度表现,个别表现有酒精性肝硬化趋向。本组病例发现,由于长期饮酒使肝内脂肪合成增加,脂肪从肝脏中的排泄减少,同时酒精还能抑制肝细胞内脂肪酶活性,肝细胞分解脂肪的能力下降,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多数病人的酒精性脂肪肝是完全可逆的,一般情况下戒酒后脂肪肝逐渐消失。但如果长期过度饮酒,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者危及人的生命[2]。因此为了有效预防酒精性脂肪肝,应加强宣传饮酒的危害性,使人们对本病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