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管理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管理知识范文1
关键词:知识管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模型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不仅需要辅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还需通过自身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价值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要求辅导员具有专业化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辅导员应具备的能力,通过职业能力可以反映出辅导员的管理能力、专业水平等。因此,高校基于知识管理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模型,系统化地评价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水平,发现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不足之处,再通过知识管理对其加以改正,从而稳步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一、知识管理的涵义
高校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而高校辅导员则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此,也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知识管理则逐渐成为提升与衡量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因素。知识管理这一理念在20世纪末期首次被提出。知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其通过主观反映把知识经验与其他信息互相结合,进而形成知识结构。知识通常被分为两类,其一,明显知识,这类知识一般是指方便学习,可以借助工作如影音、图片等工具记录,让人在学习知识时,形成一个明显的认知。其二,抽象知识,这类知识与明显知识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主要依靠人自主形成,这反映出其具有明显的主观性,抽象知识是人在进行活动后形成的经验等具有个人色彩的知识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个人与组织价值的基础,借助知识可以获得社会价值。而知识管理也是基于此产生[1]。通过对知识管理理论的不断研究,知识管理概念可以从宽度与深度两个方面进行解答。知识管理的宽度是指对知识进行管理,探究知识本身的价值,并对知识进行创新、传播等。这就形成了知识管理宽度。而深度的知识管理则更加强调由知识衍生出的知识资源,如技术人员、产品设备等具体的知识形成,通过对这些具体事物进行管理,形成知识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由于抽象知识具有的主观性,让其具有无法系统化学习的特点,因此在知识管理中,掌握对抽象知识管理的方法是其工作中的重点。知识管理在运行过程中,首先,应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与管理方向,让人员认识到知识管理的作用,并组织人员进行知识交流,分享主观知识,交流客观知识,进而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建立完善的知识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考核与评价,进而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形成知识管理团队,形成体系化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部门应是独立存在的,但其却能够组织不同部门之间的知识交流,通过对这些不同知识的整合与分析,进而提出不同的知识创新观点,为知识管理队伍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次,在开展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理论信息技术,建立知识资源库,对不同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促使知识体系更加健全,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知识服务,进而形成知识共享,增强知识管理效率。最后,知识管理的开展,能够营造出知识氛围,进而形成知识文化,改变人员的精神面貌,进而形成核心知识文化。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1.创新评价理念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运行的基础工作之一,并且辅导员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也最为深刻。由于高校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其价值观等观念正处于形成阶段,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学生通过模仿辅导员的行为,甚至言行,进而形成恰当的思想观念[2]。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强弱对高校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结合知识管理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模型,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进行系统化的评价,从而发现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不足之处,辅导员通过评价结果,改正自身,进而增进自身的职业能力。首先,在构建职业能力评价模型时,应创新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理念。结合知识管理内涵转变原有的评价理念。在衡量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其对学生管理组织能力,应以全面的眼光,看待辅导员的整体综合能力,进而形成综合性的评价理念。与此同时,在评价模型中融入知识管理理念时,应掌握知识管理的具体内涵,重视对辅导员知识能力方面的评价。其次,在创新评价理念的过程中,还应在其中结合其他评价理念,如胜任力评价理念等,让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更加全面,促进高校辅导员的全面发展。
2.建立评价体系
职业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对高校规划辅导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借助职业能力评价模型,了解辅导员具体情况,发现辅导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与了解其工作态度,进而对其进行辅导,引导辅导员正视自身的工作。因此,高校应注重评价模型的构建,形成与辅导员情况相符合的职业能力评价模型。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建立科学化的评价体系,进而形成高效化的评价模型结构。首先,高校构建评价体系结构,形成评价依据。通过了解与掌握知识管理体系,把评价体系与知识评价结构互相结合,形成互相融合又互相独立的评价体系。高校在评价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过程中,对辅导员职业能力进行双向评价,从而对其职业能力形成全面性的认知。其次,高校在构建职业能力评价模型时,还应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形成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增进辅导员的认同感。其评价标准的制定,可以结合知识管理理论,通过对辅导员明显知识的检测,了解辅导员的知识体系结构与程度。并且由于知识管理具有互通性,使得评价体系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全面性、多角度的评价特征。最后,在建立评价体系时,还可以利用知识管理中的数据资源库,构建信息化的评价体系流程,不仅提升评价职业能力的速度,其更是减少人为评价的主观性,形成客观评价模式,确保评价体系的公正性[3]。
3.结合实际评价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其工作方式与工作理念并不相同。这是由于辅导员个体不同,其主观思想与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存在差异性。这也让其在对辅导员能力进行评价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在评价过程中,其还需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这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评价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在构建职业能力评价模型时,把其与知识管理系统互相结合,利用知识管理系统对辅导员的日常知识行为进行收集,成为评价的一部分。同时,利用知识管理可以跨部门的特性,定期对辅导员进行阶段性职业能力评价测试,增强评价体系的专业性。在构建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模型时,不仅要高校本身对辅导员进行评价,辅导员自身也应结合评价标准,对自身形成主观性评价,高校也应支持学生参与到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中,通过整合评价体系,形成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标准。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模型的应用
职业能力评价模型在构建结束后,高校还应正确掌握其应用方法,合理使用,全面检验辅导员专业能力。基于知识管理体系,借助其知识资源库,形成网络评价渠道。高校统一制定评价时间,辅导员定期借助评价渠道,回答评价问题,再通过数据分析与计算,得出评价结果,把其反馈给辅导员,辅导员通过评价结果,发现自身职业能力的薄弱之处,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知识管理,增强自身的职业能力。与此同时,辅导员还能够利用职业能力评价模型检测自身,形成实时监测,观察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情况,结合实际工作,制定提升职业能力计划,按照计划增强职业能力,推动自身全面发展。
四、结语
高校作为重要的教学场所,不仅要教导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促使其全面发展。而这些需要通过高校辅导员的引导,辅助学生完成任务目标,这也对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校构建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对辅导员进行全面评价,稳步增强辅导员综合能力,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汉.基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下的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调研与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6).
能源管理知识范文2
[关键词]少儿图书馆员 素质要求 指导能力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44-01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各行各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图书馆少儿部作为国家教育机构,应当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新环境下对少儿图书馆员的要求
那么新时期新环境需要什么样的人员结构,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少儿工作的需要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知识和常识方面的要求
对于新环境下少儿图书馆员来说,其知识素养应有雄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所组成。
雄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主要是指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如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等积累的知识,这些知识是近一步获得知识的基础,应该牢牢掌握。例如:我们希望孩子们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那么我们自己首先要多读书,言传身教,使孩子耳濡目染,一方面用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阅读,向孩子们推荐好书,起到辅导作用。
(二)专业知识方面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应首先自身掌握图书馆管理方面的基本业务知识,懂得不同门类图书的性质和作用,熟练使用各种字典、辞典、目录索引等工具书。而对传统型图书馆,掌握图书分类法是对图书馆员最基本的要求,这关系到每种书在藏书系统中能否发挥作用的问题。分类不合理会导致藏书一定程度的无序存放,造成“死书”。因此,要求图书馆员在掌握图书分类的基础上,掌握其他各门知识。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工作方式受到冲击,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图书馆少儿部工作的需要,即使是有多年丰富经验并取得一定成就的图书馆员,也面临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的问题。所以,应该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应努力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例如:网络技术、信息开发、咨询利用等方面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少儿图书馆员社会作用,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网络方面的知识
现如今,不懂得计算机就如同上个世纪50年代的文盲一样,结果只能是被淘汰。因此少儿图书馆员起码也要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这是因为目前许多图书馆业务工作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另一方面少儿图书馆员担负着配合学校、家庭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担子,这同时也包括对计算机知识的辅导。现在除偏远山区以外的各小学基本都有计算机课程,家庭中计算机配有率也很高。这让许多小读者很早就接触到了计算机和网络,他们利用网络来获取更多的知识。面对浩瀚纷繁的信息,他们可能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这就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就要求少儿图书馆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明辩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掌握计算机检索和查询技术,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健康有益的信息,提供给广大少年读者。
(四)加强对小读者的心理掌握
孩子少年时期的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猎儿童教育学、社会学、卫生学等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少儿图书馆员其实就是儿童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少儿读者,要提供不尽相同的教育辅导。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和生理发育各不相同,所以少儿馆员要学儿童心理学,了解他们的心理,以便及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帮助。所以,掌握了儿童心理学,才能因势利导更好地辅导孩子,才能受到孩子们的尊敬。
馆员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不断学习,以适应新的业务、新的技术和新的岗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再是守门员,而应该是信息专家和知识的导航员,馆员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因此,我们要不断确立新的追求,补充新知识,培养新技能,注入新活力,实现新的飞跃,展示新的自我,开拓新的领域。
二、如何提高少儿图书馆员的素质
提高少儿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积极引进学有所长的专业人才,不断加强现有人员的队伍,使其向年轻化、知识化方向发展。二是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这主要是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进行,还可到有着先进经验的兄弟单位取经学习。这是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能源管理知识范文3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职能;原则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10-02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职能
1.知识获取职能。所谓知识获取,就是从各种信息源中发现、提取和挖掘知识的过程。它可分为人工获取、机器辅助的人工获取、机器自动获取三种类型。
2.知识中介职能。图书馆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实现文献使用部分的内容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户能够通过图书馆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为文献信息价值的开发与转换提供渠道。
3.知识转化职能。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个人知识与集体知识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相互转化。图书馆的隐性知识分为个人隐性知识与集体隐性知识两部分。个人隐形知识与个人有密切的关系,主要包括具体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个人的知识结构、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判断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经验、生活阅历、思维模式、人际关系、兴趣特长,人的喜怒哀乐、直觉、偏好和激情,以及信仰、价值和奋斗目标等。
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首要任务。按照日本的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观点,这种知识转化可以概念化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在不同层次转化的螺旋上升过程。(1)社会化是指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是员工之间、员工与用户之间主要通过仔细观察、面对面的交流、传授等方式分享各人的经历、经验、技能、诀窍等隐性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寻求个人知识共享的过程。(2)外在化是指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对隐性知识概念化,将其转化为他人易于理解的显性知识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员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以、撰写专著或研究报告、进行演讲等方式展现出来,达到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用户将自己的隐性知识明晰化和显性化,使图书馆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他们的需求。(3)组合化是指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图书馆员通过各种方法对许多原始信息进行整理、编码、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提炼出用户所需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如图书馆员所做的文献资料汇编、知识组织与分类等。(4)内在化是指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是图书馆员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取新的知识,在工作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内化成个人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基于内部化,可以重新开始新一轮知识转化,由此形成一种知识螺旋。因此,知识转化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另一种职能。
4.知识共享职能。知识共享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所有者向组织贡献自己的知识,使个人知识变成集体显性知识;二是个人从集体知识或知识库中发现并吸收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图书馆正是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知识的交流、传递与应用,来履行知识共享的职能,这些职能包括两种。(1)编码化策略。它是指通过图书馆内部的管理机制和沟通渠道,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编码化的工作流程、数据库或知识库中的内容。编码化的工作流程是将知识嵌入到图书馆的业务流、信息流或知识流,将工作流程编码化、规范化甚至标准化。数据库或知识库是组织知识的有效方式,知识通过编码进入数据库或知识库后,就可以方便地被其他馆员。(2)个人化策略。它是指将没有掌握某种知识的人和掌握该知识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实现知识共享。
5.交流职能。交流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在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中,一方面为了解用户的潜在与现实需求,开展与推广新的服务方式与内容,扩大对外合作与提高图书馆的国内外形象,图书馆都必须加强与用户的交流;另一方面只有在图书馆内部建立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使员工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信息和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才能使知识交流者得到启发和提高。
6.创新职能。创新既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图书馆知识管理可以帮助用户获得相应的知识,并提供最新的信息,是推动知识创新的前提条件。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种内在功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创新是多层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包括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流程创新等,这是图书馆自我改变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图书馆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再造的过程。
7.学习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总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用户需求在变、科学技术在变、竞争对手的状况在变、信息市场在变、人们的观念和社会文化在变、用户与员工的知识结构在变、管理思想在变等,所有这些变化对现代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挑战,图书馆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再造,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学习成为图书馆的竞争要素和生存方式。
8.教育职能。图书馆从诞生到那一刻起就担负着社会教育功能,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知识工作者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与竞争能力,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情况、适应新环境的挑战。这样,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就成为全社会的潮流。图书馆是能够提供大量知识信息的公益组织,必然成为人们进行素质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图书馆通过举办多种方式的培训班、讲座或学历学位教育来加强用户教育,培养用户鉴别、检索、选择和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原则
1.开放原则。知识管理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以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它要求建立一个开放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平台,让所有的成员能把自己的知识,包括具体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共享到知识管理平台上去。同时此平台也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以丰富图书馆知识库。
2.创新原则。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灵魂,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也是图书馆管理者对外部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体现。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想要在信息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尤其需要以创新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手段,摒弃保存、封闭和僵化的思想,突出变化、开放和灵活性。其创新内容包括管理理念、管理对象、管理职能、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工作和管理文化等。
3.共享原则。由于知识的使用和消费不会使知识减少,反而通过知识交互,人的知识会不断地得到更新和丰富。知识不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反而体现出要素边际收益递增性。此外,知识的不可独占性和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使得知识的社会效益通常要高于知识产品给生产者个人带来的利益。
4.协作原则。基于知识的共享性,图书馆团队间的协作活动(包括知识服务、研究与开发和组织学习等活动)变得非常重要。只有团队协作才能真正将知识资本挖掘出来并加以形式化和资本化。只有在知识得到共享之后,知识才与知识的拥有者个人相对独立,才能说明图书馆对知识有了更大的所有权,知识才不会因员工的离开而流失。
5.人本原则。图书馆知识管理要体现人本原则,也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这里所指的“人”,不仅包括读者(用户),也包括图书馆员工。
6.激励原则。图书馆必须建立知识管理激励机制,包括知识运行机制、知识明晰机制、知识绩效机制和知识奖惩机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型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针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从而促进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
7.层次原则。图书馆知识管理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信息管理,即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查找和利用的过程。二是对知识的管理,即包括对客户、供应商和图书馆内部员工的知识加以识别、获取、分解、储存、传递、共享、创造、价值评判和保护,并使这些知识资本化和产品化的过程。三是对图书馆知识资本的管理,也就是对图书馆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结构资本和知识产权资本的管理。图书馆只有分析、认识管理的不同层次,以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知识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游星雅.关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2] 谢咏芬.论中国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的演化[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3] 常雁红.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3).
[4] 沈金凤.信息化时代深化中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探讨[J].南方论刊,2009,(6).
[5] 陈明仁.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能源管理知识范文4
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能源资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管理,促进农村能源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富民计划,根据《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6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农村能源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村能源,是指沼气、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和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第四条市、县(区)主管农村能源工作的部门(以下称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能源建设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所属农村能源管理机构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能源建设的管理、推广工作。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国家农村能源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规范;
(二)制定农村能源建设发展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监督农村能源项目和农村能源建设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
(四)强化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项目和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审查、设计、监督、质检、验收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第五条县级以上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区)、乡(镇)应当建立健全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开展农村能源科普教育和技术服务。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农村能源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目标计划。
第八条鼓励开发利用农村能源资源。实行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将农村能源建设与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开发扶贫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突出农村能源综合效益。
第九条对在农村能源建设中有重大发明创造以及技术推广、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开发与利用
第十条市、县(区)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农村能源资源、用能结构、用能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并组织实施农村能源建设发展规划和计划。
第十一条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农村能源建设纳入村镇规划,并由同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村能源的技术研究,积极推广省柴节煤卫生灶、秸秆气化、固化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荧光灯、太阳能灶和太阳能暖房。
第十三条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按照统一规划修建沼气池,对沼气发酵残余物进行综合利用,建设生态富民家园。
第十四条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不能覆盖或未能覆盖的区域以及排放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产企业,按《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要求修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和生产废水治理大中型沼气净化工程。
第三章建设与管理
第十五条从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大中型沼气净化工程设计或者施工的单位,必须取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部门颁发的资质等级证书和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污染治理证书,并接受当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沼气生产工、太阳能利用工必须经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合格,取得由国家统一制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从事农村能源技术推广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经县级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对农村能源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监督。
第十八条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的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等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下列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后,其初设方案必须经市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审查:
(一)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容积100立方米以上的净化沼气工程;
(二)处理生产有机废水容积100立方米以上的净化沼气工程;
(三)日供气300立方米以上的农作物秸秆气化、固化设施。
第二十条沼气工程竣工后,由县级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凡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一条外地到我市承担农村能源建设工程施工的企业和技术人员,须报市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工程所在地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农村能源建设管理部门有权对农村能源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检查。被检查者应如实提供建设情况和有关资料。
第四章生产与经营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会同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地区生产、经营的农村能源产品进行质量抽查。
第二十四条农村能源开发与节约的新技术、新产品,必须经试验证明是先进技术、先进产品,并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未经鉴定或鉴定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和向社会推广。
第二十五条农村能源产品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四川省标准化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
禁止生产和经营国家明令淘汰的农村能源产品。
第二十六条从事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推广和产品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证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向用户宣传安全使用操作知识。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七条农村沼气池属于农业基础设施,农户新修建一口沼气池,可批准利用15—20平方米面积的土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减免有关费用。
第二十八条各级政府应将农村能源建设投资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规划,逐年增加投入,促进农村能源事业与农村经济的同步发展。
第二十九条各级财政在安排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扶贫资金时,应配套安排相应的资金,支持农村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第三十条生产、生活废水治理净化沼气工程,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设单位应当在基本建设或技术改造项目投资中安排资金用于污染治理建设。
第三十一条对开发和节约的农村能源高新技术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信贷扶持,安排农村能源、新技术推广专项资金或其它项目信贷优惠。
第三十二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财政、税务行政机关批准,给予从事农村能源开发、建设、生产、经营的企业税收优惠,推动我市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非法从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大中型沼气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由县级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依照《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农村能源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未按专业技术规范设计、施工,造成农村能源工程设计、施工重大质量事故或者重大伤亡事故的,按照《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应当负责赔偿;县级以上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可对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以营业为目的从事沼气生产、太阳能利用的,依照《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由县级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能源管理知识范文5
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系统是以政府资助建设、联盟组织推动、企业参与应用、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等为特征的公益性、开放式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构建以行业联盟为支点,立足于对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集群管理工作方式以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调查研究,并深度结合新能源企业实际需求,以“集群管理”的数据、模块和系统为中枢架构,集新能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知识产权应急及预警分析、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知识产权培训指导、知识产权工作交流等为一体。
2资源组成
集群管理系统以各类数据库为基础支撑资源。其资源组成包括:(1)联盟专利数据库:新能源产业联盟成员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数据库;(2)专题专利数据库: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专利数据库;(3)专利“池”(企业专利信息共享数据库):新能源产业联盟成员核心专利数据库;(4)研究成果库:新能源产业相关知识产权专题报告、研究论文、数据汇编等;(5)知识百科库:新能源产业相关知识产权培训课件、业务知识、基础知识等;(6)行业专家库:新能源产业相关技术专家、知识产权专家;(7)服务机构库:新能源产业相关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商用化、法务等机构;(8)企业数据库:新能源产业联盟成员基础信息;(9)标准数据库:新能源产业相关国家、行业、地方、联盟标准等。
3功能模块
集群管理系统依托数据库资源开发功能窗口,提供分类关联展示与互动服务,并依托各子系统实现对外服务功能。其功能模块包括:(1)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功能:提供专利检索、跟踪、专题数据库查询、知识产权信息获取与展示、会员注册、留言板和登录入口等。(2)知识产权信息功能:提供知识产权公告、重大事件、态势、热点、风险预警、供求、评估、质押融资信息等。(3)知识产权分析预警功能:提供定期预警(根据设定条件周期性检索指定领域的文献信息并发送给指定用户)和高级预警(对用户感兴趣的专利从技术和竞争对手等角度进行预警)。(4)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功能:提供企业并购、技术进出口、技术标准、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境外展会等活动时提供咨询参考,包括重大经济科技活动和专利统计分析等。(5)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功能:提供境内外知识产权纠纷时申请和获得援助的窗口,设立网上维权援助中心,对维权事务实施统一管理。(6)知识产权知识培训功能:提供知识产权讲座、培训和教育服务模块,包括基础知识培训、在线交易、企业讲堂。(7)知识产权工作交流功能:提供各相关方在线互动交流界面,包括知识产权专家解读、专题咨询、线上答疑等。
4应用要点
集群管理系统致力于促进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发挥知识产权在联盟集聚创新中的推动作用,引导联盟成员合理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规避知识产权相关风险,推动内部合作和协同。其应用要点包括:(1)知识产权专业信息资源应用:调用联盟企业专利数据库、重点领域专利数据库等,为联盟秘书处及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供集群系统支撑;(2)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产品应用:知识产权态势信息、风险预警信息服务,开展知识产权培训,组织知识产权工作交流等;(3)知识产权合作交流渠道应用:开展相关项目联合申报、专利交叉授权、专利池共建,支持公共协调和协同操作。
5结语
能源管理知识范文6
多元智能视角下的中职学生管理对策之一是以学生为本进行管理。作为承担教书育人责任的技师学院教师,应当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意识到学生管理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教师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应热爱学生,热情、周到、细心、高效地为学生服务,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厚此薄彼,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展现特长的舞台,各项工作都围绕学生而展开,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力求将每一个学生都教育成为多元智能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
2.尊重差异,因材管理
多元智能视角下的中职学生管理对策之二是尊重差异、因材管理。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智能倾向,大体可以将学生分为抽象思维型和形象思维型两大类,而技师学院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和分辨这两类学生,并平等看待这两类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智能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倾向来对其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做到不偏不倚、因材管理、赏罚分明。因材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材管理充分体现出了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它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充分相信自己,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和道路,并最终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3.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
多元智能视角下的中职学生管理对策之三是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人类的自我约束、管理及反思。众多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管理应当以教师管理为起点,以自主管理为目标,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有助于学生建立独立、民主、平等的思想,学生只有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并不断发扬优点、改善缺点。因此,技师学院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促进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管理。同时,教师还应当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只有先能够对自己产生正确的评价,才能够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