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

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范文1

大连接机遇与挑战

这是一个大连接的时代,4.5G/5G演进路径明晰,为更广泛的物与物相连奠定了坚实的无线带宽基础;NB-IoT标准协议的认同,打破物联网“碎片化”发展乱象,让物更快接入IoT;SDN/NFV迈向商用,赋予网络灵活性和智能性,让大连接交换成为可能;各种形态的智能终端智能硬件层出不穷,让大连接外延广泛延伸。正在重构的网络,正在改变的计算和正在创新的业务,以及日益丰富的应用,让成百上千亿数量级的连接成为可能。技术之上,是产业链的热情。技术之外,是信息人的全新体验。全球主流运营商正在编织大连接的蓝图,各大产业链设备商则更为大连接做好技术准备。互联网企业、虚拟运营企业也已经成为大连接的先锋。

大连接也是挑战。全新的连接机会、商业空间为产业链提供着变革的同时,也对过往时代的惯性带来颠覆与挑战。

运营商需要重构自己的网络、业务与行为,设备商必须为大连接做出技术选择,互联网、虚拟运营企业在找机会的同时,也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面临“物竞天择”。大连接时代,正在重构全新的产业链生态链与商业关系。

能力与创新

大连接时代,我们需要考量怎样的企业能力与商业创新?

运营商:做大连接的智能管道。运营商始终是大连接的物理基础设施,一方面,运营商必须重构面向大连接的网络,通过SDN/NFV,构建更敏捷、更灵活的网络;通过4G、5G构建支撑万物互联的无线宽带接入;通过光网络拓展宽带基础管道;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实现万物互联的计算、存储与分发。

另一方面,运营商也需要重构自己的业务与商业。

运营商不能从话音止于流量,在创新流量经营的同时,运营商必须构建自己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能力,构建互联网+、智能+下的面向行业企业市场的“新通信+”的智能服务能力,运营商还必须构建连接万物、物与物的IOT新生态能力。这一切,都是转型深水区之后的豁然开朗的新机会。

设备技术商:大连接的使能者。作为万物互联的技术方案与产品设备的提供者,大连接需要更强劲的计算、更灵活的架构和更智慧的交换、更高效的传送,必须具备大数据量的连接能力和更智能的网络处理。

传统的电信设备结构正在被NFV所变革,传统的物理网络架构正在被SDN所取代,智能终端、智能硬件不仅网络外延扩大,更把计算交换延伸到终端。大连接,是对设备商的考验。新的创新者与颠覆者,正在成为产业新贵。

互联网企业:让连接更生动。从一开始就是颠覆者、搅局者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成为大连接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互联网企业以先天互联网基因,让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物的连接更生动、更高效。互联网+所诞生的连接应用,极大丰富大连接的业态。智能+,正在催生新的连接,也让连接更生动。互联网企业既是大连接应用的开发者又是大连接流量的导流器,创新、创意与技术实现、商业模式,考验着大连接时代互联网企业的智慧与能力。

虚拟运营商:不一样的连接。作为民资进入电信基础业务的尝试,虚拟运营企业经过三年实践,已经成为通信市场一支新力量,新增用户占到市场三成。虚拟运营商不仅是批发转售和基础运营商的补充,其创新的业务、灵活的资费和低身段的服务,也给通信产业带来新的连接体验。大连接时代,面临更严格规则管制下的虚商,正期待迸发新的活力。

风向标

无疑,大连接时代的能力与创新,既是产业链的大机会,也是创新创业者的大考验。

作为坚持十年持之以恒的产业链唯一第三方评价体系,2016中国通信产业榜以“大连接时代的能力与创新”为主题,将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链企业实际诉求,以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和评选流程,评出2015-2016中国通信产业榜中国地方运营商40佳、中国通信技术设备商50强、中国互联网企业50佳、中国虚拟运营商20佳。

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范文2

然而,移动互联也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万物互联,一个如同深邃的宇宙一般广袤的市场空间。市场分析公司Machina的调研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M2M应用将超过200亿连接。随着技术的进步,万物互联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今年,上海联通建设了全球首个基于NB-IoT技术的4.5G窄带蜂窝物联网的样板点。据上海联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今年上海联通网络创新转型的一个重要课题。

NB-IoT无线物联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针对低数据速率、大规模终端数目及广覆盖要求等典型的M2M应用场景,可以为运营商开辟广阔的物联网市场,同时在政企等行业领域,如智慧城市、电力和燃气/水务提供厂商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Machina预计NB-IoT将覆盖25%的M2M连接,即超过50亿的连接。

与此前的物联网建设相比,采用NB-IoT有哪些优势?全球首个样板点建设情况如何?未来,上海联通对于万物互联时代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部署?

NB-IoT前世今生

说起NB-IoT标准,其前身是LTE-M,今年9月份,国际电联正式对外公布了物联网标准,将LTE-M更名为NB-IoT(窄带物联网)。

LTE-M是3GPP组织在LTE Release 13版本中推出的,其低功耗、低传输速率和高覆盖率三项特点符合低功耗物联网需求,而这一标准可理解为基于3GPP组织Release 12版中制定的Cat.0标准。其实,与之前的Cat.1~Cat.10相比,Release 12版中Cat.0的设计并非用以划归到衡量传统蜂窝网络,而是为了物联网而生。

Cat.X说的就是UE-Category,分开来看,UE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Category英文是分类、类别的意思,所以很直观地,Cat.X这个值就是用来衡量用户终端设备无线性能的,说白了就是用来划分终端速率(等级)的。根据3GPP Release定义,UE-Category被分为1-10共10个等级,其中Cat.1-5在R8组,Cat.6-8在R10组,Cat.9-10在R11组。

Cat.0则是指向广阔的物联网市场,实现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物联网设备连接到LTE网络。支持更低Category,对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庭和智慧电表等物联网应用非常关键。

上述上海联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上海联通物联网建设是以2G、3G为主,采用NB-IoT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单个基站并发连接数(一个基站能容纳的芯片接入数)比以前明显大了很多。2G是14个,3G并发是128个,4G是1200个,在NB-IoT标准中,最大连接数可以达到5万个。采用NB-IoT技术可以更加高效率的利用频谱资源,其信令带宽只有200KB,这也是“窄带”名称的由来。

其次,覆盖增强超过100倍。物联网很多应用场景都是封闭的,这就对其探测最弱网络信号的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NB-IoT的特点是覆盖灵敏度比传统的强20db,超过100倍的覆盖增强。

最后,超低的功耗。功耗只有2G的1/10,一块6000毫安的锂电池可以用超过10年,以后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NB-IoT指向广阔的物联网市场,实现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物联网设备连接到LTE网络,对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庭和智慧电表等物联网应用非常关键。一直以来,无论是网络还是终端芯片,LTE与物联网之间总是存在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NB-IoT技术为LTE网络连接物联网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首个样板的故事

自2010年起,上海联通率先在行业内开展了以用户感知为导向的“全业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企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以“发展”为前轮,快速扩展市场;以“服务”为后轮,纠偏平衡确保企业发展。5年的时间,上海联通取得了收入翻番、利润翻番、用户规模翻番、网络规模翻番、客户满意度逐年提升的优秀成绩。

但是,上海联通转型的压力仍然巨大。上海市通信市场已经是一个完全饱和的市场,人与人的连接的发展空间已经接近天花板,更多的是需要维系好现有用户,在优质的移动宽带网络下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优质内容,培养用户流量使用习惯。

对于中国联通而言,网络创新转型课题一直是集团层面十分重视的领域。对此,中国联通集团明确提出网络创新转型不能再是单独的就网络说网络,必须要能支撑市场业务或者支撑模式创新。今年2月份,上海联通运维部与集客部对于网络创新转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将方向定在了万物互联上。

上述上海联通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考虑万物互联大幅增长对网络的压力是什么?当时主要考虑是连接数。物的连接增长,没有历史数据,范围又广,无法预估。如果突发,信令连接会爆掉。出于此种考虑与众多合作伙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当时尚未更名NB-IoT的4.5G LTE-M可以有效解决物联网方面的问题,并且后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最终上海联通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了全球首个NB-IoT样板点――金桥上海联通宁桥路机房。

然而,4.5G有什么业务可以展示?有哪些业务模式?在对众多行业进行考量后,4月,双方确定先从两个业务入手,分别是智能停车和智能水表。这两个业务从芯片成熟度一直到下游合作厂商整个产业链相对比较成熟,具有良好的持续性。

业务确定后就进入了马不停蹄的快速建设中,5月、6月,位于上海金桥的上海联通宁桥路机房赶在7月GSMA大会之前正式上线,找第三方合作制作终端,上海联通为样板点搭建应用环境。全球第一个4.5G样板点在GSMA大会上隆重展示。

有关智能停车业务,上海联通在宁桥路上海联通的两个停车场,共计20多个停车位,全部安装了带有4.5G NB-IoT芯片和一个地磁感应芯片的监测器,数据先传输到5楼的基站,再传到1楼的创新孵化基地,通过机房的集中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更加智能的停车功能。

与传统的停车方案相比,智能停车业务改变了需通过中继网关收集信息再反馈给基站所存在的复杂网络部署、多网络组网、高成本、大容量电池等诸多问题,可以实现整个城市一张网,便于维护和管理,与物业分离更易寻址安装等优势。

智能水表业务凸显了NB-IoT技术在覆盖增强方面的优势。当前抄表方案存在着深度覆盖差、功耗大、成本高的挑战。智能水表业务通过在水箱里面集成一块带有特殊芯片的电路板,不但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抄表数据传输,更可以智能监测控制水箱开关。

其中,智能停车业务已经走出样板点,进一步试商用。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明年开园的时候,上海联通智能停车业务将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率先为公众服务。此外,还有一些智能管理也都将采用上海联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合作共赢的基石

其实,早在2011年上海联通就已经开始起步物联网建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车联网方面的探索。中国联通将智慧城市的试验基地扎根在上海,上海成为联通探索智慧交通生活的技术前沿。上海联通打造了多项智慧“沃”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从数据通信传输能力的提供者,到车联网(Telematics)及相关服务的提供者;从传统的业务平台的提供者,到资讯平台,乃至商务平台的系统整合者,每一领域上海联通都有不少成功案例:无论是宝马的“互联驾驶”、巴士公司的“智能出租”,还是116114的“一键导航”,上海联通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的答卷。

中国联通成为宝马“互联驾驶”的一级供应商,一方面为宝马公司提供基础的3G移动通信服务(MNO);另一方面,整合自身信息服务能力和宝马的其他供应商的专业能力,共同提供Telematisc服务平台系统集成(TSSP)、呼叫中心(CallCenter)和信息内容服务(Content)等整合的汽车信息化服务。这是中国运营商第一次以整体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参与车厂前装Telematics项目。

据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为止,上海联通物联网用户已经突破了100万(卡)。其中四成是3G,主要是车载物联网,六成是2G,POS机、小区储物柜等。未来3-5年之间,上海物联网连接的数量应该有百倍的增长。上海联通希望网络的创新可以更好地适应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已经成为今后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向,相关业务的发展需要更加详尽的部署,前台部门、网络建设维护部门都将参与到这个领域中来。

但对于发展的进度,上海联通也有自己的考量。上述上海联通负责人介绍,其实网络部署是可以很快的,都是些纯软件升级层面的东西。目前仍在论证2016年全市部署NB-IoT技术,现在在与一些大客户谈相关应用,来逐步实施部署。

除了自身论证外,整个产业链成熟度也是上海联通考虑的问题。上述上海联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技术层面,虽然国际电联把规范协议已经定了,但在大规模部署上还需要谨慎,各个厂家对规范的理解还有差异性。从整个产业链看,万物互联还需要下游产业链的成熟,各种终端的成熟。等规范真正的融合以后,还要看哪些应用是真正市场需要的。

在智慧城市场景,应用NB-IoT技术的遍布城市各处的物联网感知终端构成城市的神经末梢,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从地下管网监测到路灯、井盖等市政设施的管理,从水质、空气污染监测到建筑节能,将为实现安全高效、和谐有序、绿色低碳、舒适便捷的智慧城市发挥重要作用。

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范文3

今天我们登陆众筹网站搜罗一下,各种各样我们想得到的产品几乎都有“智能”的想法,就连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产品也正在被创业者“智能化”的道路上。但冷静地去思考,不论是实力雄厚的海尔、美的,还是实力单薄的小型创业团队,更多的智能化产品都在为智能而智能。可以说,一些所谓的加了智能的产品,给用户带来的并不是一种智能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智力的挑战,甚至是将简单的操作方式复杂化了。还有一类产品则更为简单,为了智能而在产品上增加几个传感器,然后再开发一个APP,顺便借用这个智能的概念把产品的销售价格抬高一些。

不论是出于有意或者是无意,可以说当前的智能产品几乎都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体验,尤其是智能穿戴设备中的智能家居类产品与可穿戴设备类产品,距离我所设想的场景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从互联网的整个发展趋势来看,万物智能化又是一个必然要到来的趋势,我们在经历了PC互联网之后,今天进入了更为便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一步必然要进入物联网时代,也就是一个万物智能化、万物互联、万物互通的时代。因此,布局智能产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行为,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经历了三年的发展时间,在产业关键技术上的进展与突破滞后于市场的期待,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智能产品不“智能”的原因

一是产业链不完善。也就是说智能硬件产品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智能化,首先需要具备的是一种“智慧”判断的能力,其次还需要与人进行沟通,而这种沟通并不是借助于当前的界面交互,而是更为便捷的语音交互控制,当然还有更为前沿的脑意识控制。

但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以及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成熟,导致当前一些智能产品在智能化之后,其实际的智能化控制体验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加上大数据、云服务,以及通讯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一些智能的功能只能在特定的场景、环境中使用。而系统的缺失又导致了产品在智能化之后呈现碎片化的趋势,就以智能家居来看,智能电视、智能灯光、智能门锁、智能橱柜、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等,如果用户购买的是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是购买同一品牌的不同类别的产品,我们的手机都要为每一类产品安装一个APP,而这种大量界面交互的APP智能化控制方式不仅没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反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烦恼,我们的生活将被APP所包围,这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的智能生活方式。

二缺乏同理心。一些看似高大上的高科技智能技术,其实在很多场景下并不实用,或者说用到的可能性很小。比如就以当前比较火爆的智能水杯来说,京东上的销售价格从399元到1000多元不等,主要的功能无外乎加了传感器、电池、APP,提醒、记录喝水量而已。这样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实用,一个带刻度的普通水杯完全能够满足与解决我们的喝水需求。而所谓的提醒功能,这对于注重喝水的人群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对于不太主动喝水的人群而言,初购买的几天或许因为新鲜感而使用,但长期的面对APP发来的提醒,或许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此外,一个水杯还需要经常对其充电,还要担心是否漏水而引发电池爆炸,关键是本来就已经被辐射包围的我们还得让嘴巴每天对着辐射“亲嘴”。相反,对于国产水杯而言当前更重要的或许并不是如何智能化,而是如何能够让杯子的密封、保温有个不错的效果。这个例子反映出的就是当前很大一部分的创业者在思考产品创意的时候,并没有将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用户进行思考,没有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同理心角度思考,而是进入了特殊的创业者需求角度来构思我们的产品智能化功能。所以,回归用户的同理心角度或许是智能产品走出智能化概念的一条路径。

智能硬件产业的机会

一些商家为了向用户突出“智能”的价值,在营销的过程中刻意放大了智能的特性。不论是成熟的技术,还是尝试性的技术;不论是生活中常用的功能,还是并没有实际需求的功能,都在寻找以一种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的表现方式来达到营销的目的。这种行为从短期来看对于企业而言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销售,但从长远的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其实对用户是一种伤害。那么,面对当前智能产业的困境,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一是产业链。由于产业链技术的不完善,一方面限制了智能产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则蕴藏了巨大的商机。不论是芯片、传感器、电池、通讯、显示技术,或是云平台、大数据等产业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着巨大的投资价值。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将会带动整个智能硬件终端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而所有的这些智能硬件终端产品都离不开产业链技术的支持。

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范文4

谷歌的人工智能AlphaoGo在此次“人机大战”大获全胜,人工智能再次被推到大众面前,不管是涉及到人类未来生存危机的末日论,还是各个互联网公司对于人工智能的布局,在奇点来临之前,人类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还有很多年要等待。

迫在眉睫的是基于在万物互联基础下IOT的未来新世界: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来临,而人类还困在电脑和手机的信息时代中。

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IOT起步并不算早

毋庸置疑,在中国,近年来的互联网、O2O等模式,让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的融合,有了加速的趋势,但是更多的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的相爱相杀,比如:马云与王健林、雷军与董明珠的赌局,不管这背后是否存在商业目的,不可否认,从90年代就提出了物联网概念至今,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碰撞将会越来越激烈。

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在IOT时代布局:百度、乐视、360、小米等不甘示弱,各类智能电器、设备已经开始商用或者测试,比如乐视和小米推出的智能电视,乐视电动汽车、百度车联网和无人驾驶技术、小米水质测试笔、路由器、水质、空气净化器等等。

可以看见:互联网公司正在尝试从人向物的延伸,这个符合IOT的概念的本意,但即便如此,也要注意,国内的IOT发展,并非欣欣向荣。

尽管各家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硬件产品,但更多的是单品,比如很多公司都推出同质化严重的网络路由器、网络摄像头等单品。所以很多公司更像是一家家电卖场,而不是依靠技术主导的物联网公司。

从传统互联网公司的IOT布局来看,起步还是慢了很多。只有极少数公司,推出了具有独立技术专利的产品,比如百度车联网和无人驾驶技术,利用地图、导航、私有云、语音、安全等技术,让汽车拥有各种识别和判断能力,根据媒体报道,百度即将在美国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不得不承认,这是典型的IOT产品应用。

当下提出IOT概念的众多互联网公司,更多还在以营销和概念炒作为主,实际上并未完全进入IOT领域。

互联网公司IOT产品的技术悖论

其实IOT的应用,早已不限于家庭,在农业、商业、工业的应用已经比比皆是,谈及IOT智能家居的应用,国内依旧比国外落后。国外(欧美发达国家)智能家居相对起步比较早,在有线技术方面相比起国内应用得更早更广泛,诞生了类似于Control4,快思聪,ABB等一些老牌智能家居厂商,在家庭影音,智能安防方面普及率相对较高,比如美国的智能安防方面基本上大多数的家庭都会安装。

国内互联网公司现有的IOT产品,在技术上,也存在一些技术悖论

1.IOT的去手机化

几乎国内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推出的智能硬件,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硬件APP化,而一家公司推出的智能硬件,有时候甚至不能通过一款APP互通。

这是由于,国内互联网公司,往往通过投资或者开放平台,吸纳一些团队和收购方式,将一些产品快速推上市场,利用自己的营销优势,快速售卖。

实际上,IOT设备是需要很多传感设备进行支撑的,行业公认的技术规则是:未来的IOT世界,将会由无孔不入的传感器所覆盖,传感器用来搜集和学习相关数据,最终自动让设备达到自动调节的目的,显然手机设备并非是IOT的优势,反而是要被舍弃的。

2.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场景不够

从市场的撬动而言,互联网公司一贯的思维是单品爆品,所以他们大多会通过设计出售单个产品,或者小套装,希望用低门槛来吸引大量的用户,从而产生海量的数据并吸引用户产生二次消费。但由于产品思维是单品爆品,产品就会比较单一,跟其他产品关联性比较少,很难给用户带来系统级的智能家居体验。

扩充产品线的时候,可能不同的产品会是不同的团队(甚至不同的公司)来做的,那在系统这层面上的互联互动就会比较差。

所以,当下互联网公司的智能家居产品数量,不能支撑完整的IOT应用,比如:从家到社区,从社区到车联网的互通以及场景利用。

3.互联网的互动入口论

智能设备入口论,也是这两年的热门,加上人工智能的介入,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给民众描绘了一副蓝图,但从国际的IOT智能家居应用来看,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从策略上来讲,他们并不擅长做这么多的产品,他们更关心的是用户的数据,所以他们会把所有的数据交换都放到云端去,其结果就是用户体验的下降,比如说延时、不能断网等。

从物联网技术角度,行业一直有在提M2M(Machine-to-Machine),也就是设备之间是互相能够自主通讯交换信息的,这个前提是产品和传感器足够多,这也就是意味着用户无需通过手机APP进行操作和设置,这个是没有人工智能的前提下

如果再加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物联网的未来就会脱手机化,脱中心化,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的高级智能。

所以,互联网公司缺产品,光依靠数据,并且强调APP的功能强大、乃至社交和电商属性,也是与IOT背道而驰。

智能家居独角兽可能来自传统企业

在国际方面,智能家居领域最耀眼的明星无疑还是谷歌、三星、苹果等现有巨头。然而,即便谷歌以32亿美金收购智能家居设备初创公司Nest,Nest背靠谷歌这棵大树又以5.55亿美金收购云智能摄像头厂商Dropcam,但在智能家居领域谷歌仍算不上大佬。同样的还有三星,三星积累相关专利,拥有各类智能家电,同时还以2亿美金收购智能家居平台SmartThings,可是三星电子还是三星电子,在智能家居领域也称不上领头羊。

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发展,似乎还是有点慢,反而是传统企业全部发力,比如华为继苹果Homekit之后,HiLink协议,这是早前华为推出的LiteOS物联网操作系统的一个链接点,类似苹果的Homekit,兼容ZigBee、WiFi和蓝牙等多个通信协议,被称为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普通话”。

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范文5

并不是每一代人都能在人生百年中看到历史,互联网让我们成为了幸运儿,这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或许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要在五年、十年之后才会真正体会到:原来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大历史”时代,而且改变历史的并不是那些“人物”,而是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因为是每个人的改变积累起来成为世界的改变和时代的改变。

2014年过去了,我们来不及感慨它改变了我们太多,因为2015年注定会更多。

万物互联

过去互联网主要是用来连接电脑与电脑的,后来又开始连接手机、Pad等智能终端,这背后是所谓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变,而接下来我们将迎接的则是一个“万物互联”的崭新时代,一切都将智能化并被接入网络:电视、空调、冰箱、眼镜、手表、汽车、房子、餐厅、商场、城市、星球……一切的一切。

2014年,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互联网家电、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医院、智慧城市……已经开始喷涌至我们的面前,这些已经不是科技畅想,而是触手可及的、成熟的商业化产品。2015年或许它们会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而从百度、阿里、腾讯,到谷歌、苹果、亚马逊,国内外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疯狂“造云”,希望未来虚拟化的一切都能囊括到自己的云端,这几乎等同于划分着未来。

深度融合

或许在2015年,传统产业已经不再单纯将互联网视为一个经常来“捣乱”的野蛮人,它已经成为所有行业的新的“工具”和“生产力”,互联网在自身不断创新和颠覆的同时,也在“逼迫”其他行业一起共同创新。我们确实需要基于互联网对所有行业进行重新想象了。

互联网究竟能做什么?类似的疑问在人类刚刚发现和使用电的时候也被讨论过。人们对电的态度最初是不屑但也有些恐惧的,因为在没有电的时间里,我们生活得很好,我们并不一定需要它,而且电也很可怕,使用不当会引发火灾甚至致人死亡。

但是,随着各种各样的电器被发明和普遍使用,人们惊奇地发现,电几乎改变了我们生存逻辑中的一切,人们开始熟悉它、爱上它,进而依赖它。电开始变得像人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一样不可或缺。再回到我们刚才问过的那个“傻问题”,我想答案只有两个字:一切!

奇点临近

2005年,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出版了一本名为《奇点临近》的书,这本书或许会在2015年成为畅销书,因为库兹韦尔认为,人工智能领域存在一个“奇点”。跨越这个临界点,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慧,人类将与机器融为一体,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范文6

智能化变革 从人才战略开始

《培训》:对于未来企业发展而言,人工智能等技术至关重要。在未来,企业可以更成熟地运用跨界科学技术来培训人才。您对于这一趋势的看法是什么?

王殿平:未来社会智能无处不在,到2029年,机器智能可以跟人类智能相匹敌;到2030年,人类可能跟人工智能结合,变成一种混血儿;到2045年,人与机器深度融合,奇点来临。未来,人工智能会延伸出四大层面:首先是基础智能,较为普遍,类似于智能终端、智能物理;其次是计算智能,它通过智慧终端获取一些大数据,根据大数据的应用做计算分析,如购物APP;然后是感知智能,起到辅助增强的作用,甚至可以替代人类的视听觉能力,这一智能目前正在成熟,它将实现让机器围绕人,并且融入人的感知系统;最后是认知智能,主要辅助人类做出业务等方面的决策,机器通过深度学习逐步具备推理和决断的能力。在认知智能层面,机器将具备学习和推理的能力。

关于运用跨界科学技术培养人才,中兴通讯提倡的智慧学习目前正处在基础智能和计算智能两大层面。最初,学习基于机器终端,学员通过多媒体学习所需内容。随着移动学习逐渐发展,学习内容可存放在移动终端,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现在我们的智慧教室和智慧学习平台还在计算层面,机器具备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决策能力,它会把现场教学最精彩、最关键的部分捕捉下来,自动形成课件,还可以根据学员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作出推荐。智慧学习系统也会根据学员的岗位特性组合学习内容,高度关注学员体验。

《培训》:您之前提到:“未来社会智能无处不在,人与机器将深度融合。”针对这一趋势,中兴通讯对人才发展战略做了哪些调整?

王殿平:人才战略须跟公司发展战略一脉相承,中兴通讯近期了M-ICT2.0战略,我们的人才战略也在据此调整。整体上,我们认为M-ICT2.0战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虚拟、开放、智能、云化以及万物互联,简称VOICE。该战略是针对万物移动互联而提出,以前我们比较关注人跟人的连接和无线连接,未来人跟物、物跟物的连接更丰富,且这种连接会逐渐数字化和虚拟化。

V指virtuality(虚拟化)。未来是大视频、虚拟现实的时代,我们的学习将不再需要很密集的场面,而是通过扫二维码或佩戴高科技眼镜就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到讲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和热情。

O是openness(开放、开源、共享生态圈)。未来产业结构、形态、甚至企业竞争模式将更加开放,形成协同、开源的外部生态环境,逐渐模糊企业内外部的培训边界。

I表示intelligence(智能化、人工智能、泛在智能)。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学员对智能化的体验将越来越深刻,学习会更加便捷。

C为cloudification(云计算、管道加速)。虽然现在手机和电脑上的资源都可以共享,但若没有网络或数据线,这些就是纸上谈兵。然而,未来可以将这些资源进行云化处理,学员就可以无后顾之忧,直接下载使用客户端资源。

E指internet of everything(万物互联)。万物和移动互联,资源广泛协同。

创造共享的学习体验

《培训》:M-ICT2.0战略倡导了开放、开源和协作的时代。根据这一战略,中兴通讯有哪些推动人才培养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探索?

王殿平:伴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加速涌现,单靠一家企业创新人才发展很难领跑未来,因此我们始终保持着开放与分享的心态。为适应大趋势发展,运用新兴科技进行人才培养时需特别注意三点,即开源、生态圈和共享。

开源是将企业内部的课程、平台的开发对外开放。早期,我们视培训为非常专业的项目,大量的员工、讲师、开发团队都为课程的开发和交付而服务。企业将大量精力投入培训中,产出结果却不尽人意。随后,企业逐渐培养来自一线的导师。他们既有较强的业务素养,又有很强的授课能力,兼职做培训的课程、项目开发,使整个团队呈现轻量化,并逐步形成专业的能力中心。现在,我们的培训从内部走向公司外部,通过合作的方式广泛汲取外部优秀讲师、精品课程,以及高校优质资源,依托移动学习平台对所有员工开放。

生态圈是将线上线下的供应商、合作伙伴的资源连接起来,形成协同,确保资源的优势互补。

共享,主要是指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资源经验分享。比如在国际化过程中,我们早期走出去的企业付出了大量“学费”,这些宝贵的市场经验、管理经验都可以分享给国际化新秀,同行业内还可以共享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认证标准。人才、技术的分享也会促成大量业务的合作,有力促进行业的发展。例如,我们的线上学习系统推出了1000多门免费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几万学员注册。

《培训》:运用新兴科技培养人才时,中兴通讯在学习产品的设计方面有哪些特别之处?

王殿平:中兴通讯对学习产品设计方面,会严格遵循三项原则。

原则一,易学,我们做的课程、平台首先要非常简单实用。如果讲师开发的课件或课程非常晦涩难懂,实际就是将学员拒于千里之外。很多培训人课程开发量十分巨大,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课程往往点击率低,鲜有人学,因此收效甚微。所以课程的开发一定要做到易学,无论线上线下的课程,都应符合大多数学员的认知能力。

原则二,尚学,工作当中的场景学习一定要接地气和实用。无论是“学以致用”,亦或是“用以致学”,讲师提供的(培训)产品对用户、学员应具有价值和实用性。

原则三,乐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未来学习要增加学员学习的粘性,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培训》:中兴通讯还尝试了哪些比较新颖的举措,以适应智能化时代的人才培养?

王殿平:未来将呈现VOICE趋势,即虚拟化、智能化的趋势,为适应这种时代的发展,中兴通讯设计了智慧教室进行人才培养。智慧教室类似于当下的网红经济,以“互联网+智慧”为核心,是一种建立在传统教室之上的网络直播室。传统的教室以讲师为中心,而智慧教室以学员为中心。智慧教室直播系统有五机位自动跟踪课堂焦点,不管是讲师、PPT还是板书,学员在远端可以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互动的过程,自己也可以实时与教室中的讲师、学员进行语音或文字互动,从而拉近主教室和远程学习端的距离,贴近线下课堂的学习体验。智慧教室的智能录播系统,可在现场授课的同时,自动生成讲师授课的课程视频,包括讲师讲授、板书书写的过程和课件等。智能录播系统会把录播的学习内容上传到电脑、手机等智能科技产品,方便学员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点击率和点赞率越高,就基本可以证明课件越受欢迎。

当然,智慧教室的发展也有一定局限性,它的运行会受到网络的限制,网络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国内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非常快,因此在国内运用智慧教室,会比较顺利地展开人才培训。但覆盖海外国家时,由于网络带宽限制,智慧教室就不能较好地给学员带来便利。随着网络的发展,未来中兴通讯希望通过VR/AR更进一步提高智慧教室的学习体验,甚至把教室搬回学员的家中或办公室。

迎接技术挑战 储备高新人才

《培训》:基于对行业变革趋势的理解和判断,您认为未来企业的人才培训面临哪些技术上的挑战?

王殿平: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我个人认为,培训要求常态化,未来的培训在技术应用上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要不断地向轻量和智能化发展。以前培训主要是靠公司的管理者,或靠一些行政命令驱动员工接受培训和学习,未来应该是靠低门槛、便捷和智能化的学习产品、学习平台,为员工培训提供服务。

第二,学习虚拟化,它会极大提高员工的学习效率。原先的学习是依赖优秀讲师开发出的精品课程,随着数字化、虚拟化时代到来,虚拟化技术会拓展员工培训外延,以及扩充更多学习内容。

第三,把单一、灌入式学习方式转变为与社交娱乐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员深刻感受到学习是件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