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法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网络法律

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1

关键词:网络越轨 青少年 原因

一、网络越轨概述

1.1越轨行为的内涵

在社会学科学领域,自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首次提出失范(anomie,anomy)概念以来,龙勃罗梭、莫顿、皮艺军等国内外学者对失范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来自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乐安国和江国平提出:根据社会规范对当时社会进步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可以把失范行为分为创造性失范行为和破坏性失范行为,后者即人们通常说是的越轨行为[1]。

1.2网络越轨的内涵

基于对越轨内涵和网络规范的认识,我们可以对网络越轨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即网络越轨是指网络活动的参与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或者在网络社会空间中从事违反网络社会规范的行为 [2] 。

二、网络越轨产生的原因

网络无疑是对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一次重大的变革,但是在变革的初期,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暂时脱节带来了社会解组的危险 [3]。而作为新时代网络用户的主体——青少年面临的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网络,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途径。青少年可以脱离父母和其他成人的社会化,自由自主地去满足自我需求。然而其很难形成像现实社会那样强烈的社会规范,有很多行为也难以收到法律的约束。网络社会非中心化、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特征助长了无政府主义。在网络世界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所有的用户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在这里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这样网络成了一个真正容许言论“自由”的地方,一切彻底“民主”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说任何的话,做任何的事情,这必然会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导致网络越轨行为的出现 [3]。

三、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治理对策

3.1法制层面

面对日益增长的网络犯罪, 国际社会早已开始着手与电子信息网络相关的立法工作, 在初步建立有关电子信息网络标准化统一规则的同时, 也在积极地开展禁止网络犯罪立法方面的工作, 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组织在这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我国网络立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 国家应加强针对网络犯罪的法制建设。首先, 可以在罪行立法上, 增加网络犯罪的内容。其次, 在刑罚的设置上, 可以考虑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提高网络犯罪的定型, 以确保刑法对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网络犯罪实现罪与刑相适应。再次, 由于网络犯罪的犯罪现场是虚拟的数字空间, 故而可以考虑对侦查、网络犯罪的特殊程序和证据制度加以完善。从而在法律上保障我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转, 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最后, 加大与网络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 增加大学生辨别和自我防范的能力。特别是大学生法制教育要突出现代法学基础理论和依法治国理论的学习, 各高校应采取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常识教育, 如增设法制宣传栏、宣传刊等; 要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联系, 由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结合校园内的案例讲危害, 使大学生在实案中学法懂法, 起到引导和教育作用。高校应将法制教育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阶段, 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全面促进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4]。

3.2道德教育层面

解决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是治理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阵地。青少年都处在学龄阶段,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道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规范青少年的上网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是新时期摆在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学校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提倡“慎独”精神。新时期学校的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应该涵盖面广、时效性强,能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建立强有力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队伍,开辟网络道德教育新领域。学校是育人的摇篮,学校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例如,建立校园网,及时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校园网的不良信息和病毒;开设 “红色网站论坛”、“心理咨询网站”;创办电子刊物,或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3.3舆论引导层面

(1)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一是建立舆情监测机制。严格监控校园网络,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手段,建立信息进出校园的“海关”,筑起信息防火墙,切断校园网与不良网站的通道,阻止不良信息进入校园。二是加强网上正面引导,确保校园网络正确的舆论导向,组织正面信息大量上网,针对网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析事明理,解疑释惑,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

(2)加强引导手段创新。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人际环境,又多为匿名在线交往,因而成为青年学生交流谈心的重要场所,各种观点和情感的交流也更为直接和真实。通过网络渠道,可以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网上信息,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网络 “明星”,由学生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他们的能动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结语

青少年网络交往中的越轨行为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本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可以得出由于家庭和学校出现了不同程度功能的弱化,及青少年自身的不成熟等原因导致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日益严重。在这里笔者希望相关部门团体及个人能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网络越轨行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乐安国,江国平.略论我国市场经济运行初期的破坏性失范行为[J].南开学报(哲社版),1997,(9):32.

[2]张旭,王迪.浅议网络越轨行为发生的原因[J].哲理·论坛版,2000,(4): 8-10.

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2

论文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时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虚拟社会化作为网络发展的衍生物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范式,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强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及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发展趋势上看,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生存和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社会化的又一广阔空间。虚拟社会化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时也不能忽略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网络道德问题。近年,越来越多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间题,不仅直接危害着网络的正常有序运行,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确保其虚拟社会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一、虚拟社会化的含义及特点

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按照施化者的性质,我们可以将“人的社会化”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真实社会化是传统的社会化范式,是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传统大众传媒中进行的社会化,其主要特征是施化者的真实性、确定性及受化者的被动性比较明显。虚拟社会化是在电子传媒尤其是网络中的社会化。从当前的发展趋势上讲,现代青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虚拟社会化作为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衍生物将会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极其深刻的推动作用,而青少年作为上网群体的主力军自然会受到更强有力的冲击。具体而言,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化范式(真实社会化)迥异的社会化机制,虚拟社会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施化者具有虚拟性,即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施化者由真实社会变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这就决定了施化者自身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一特点使得青少年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更加顺利地实现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整合。作为施化者的虚拟网络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极好场所。青少年在虚拟环境中以戏剧化的交往行为来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在角色预演和角色换位中正确理解角色内涵、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而这一切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便是虚拟社会化中施化者的虚拟性,是它为青少年顺利实施角色转换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

其次,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社会互动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真实社会化相比,虚拟空间里的社会互动,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展社会化范围。青少年要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必须首先使自己融人一定的既有社会关系中去,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网络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和更为广泛公开的媒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度的信息传输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交流机会,使青少年的社会化一开始便突破传统的时空局限,从而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在虚拟社会这一特殊的交往环境中,青少年会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以“点对面,’的交流方式将自己融会到“无线”的网络群体之中,社会接触范围成倍增大,更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社会关系,拓展自身的社会化范围。

再次,虚拟社会化的个性化内容,使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受化方式得到了增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把人模式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使人积极实现其个性化的过程。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个体具有更多的选择自主性。受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化方式。这种自主选择其实也是青少年社会化从传统的教化向自我社会化的转化的体现。可以说,虚拟社会化的“受化”方式,使青少年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自我实现”的趋势得到增强。

最后,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脱节。在无强制性约束力的虚拟空间里,青少年的角色认同出现了真实社会化进程中不曾有过的巨大困难。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和情绪大震荡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将自己置于现实的人际互动中实现对自己行为方式的规范,并完成对于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任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方式、情感交流方式、角色转换方式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虚拟社会化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人际互动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关系被脱离现实的人际关系所替代,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导致社会互动受阻,使得青少年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严重脱节。他们在虚拟社会中无法找到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整合模式,无法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遵循正确的交往行为方式。

二、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

虚拟社会化对青少年现有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恶的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道德观念的淡化

在互联网中,网民们以“虚拟身份”进行网络交往,而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这就为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提供了繁衍的土壤。有学者称21世纪为“道德方面采取相对主义的世纪”。其实无论是道德相对主义还是无政府主义,都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淡化的体现,其实质都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这种网络世界里的个人主义,随着虚拟社会化的推进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许多青少年都受其蒙蔽、欺骗、蛊惑。

(二)道德心理的弱化

虚拟社会化在消除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地域、时间限制的同时,疏远了人际情感,弱化了人的道德心理,最终将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淡漠与紧张,造成个体对于现实社会中他人生存状况的漠不关心。这种道德心理的弱化对于网民自己也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这种道德心理弱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三)道德人格的异化

伴随着网络而生的“网络成瘾”、“网络心理障碍症”引发了青少年的人格障碍,造成了青年社会化的人格缺陷。所谓“网络成瘾”,指网民完全沉溺于数字化的在线空间中不能自拔,使得青少年不能有效实现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角色转换,因而形成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问题。正因为网络为人提供了变换角色的机会,青少年常常会产生角色认同危机或角色混淆,造成自身的角色迷失或双重人格。 (四)道德认知的混乱

青少年社会化的内涵包孕着他所处民族、国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情绪体验,但因特网中大量的西方文化垃圾很容易促使尚处于世界观、道德观认知期的青少年模糊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确认,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认知,这就使得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也慢慢被消解和融化,由此可能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和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冲突.、迷失。

(五)道德行为的失范

当网络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迅速普及时,网络空间的道德现状却异常混乱。传统道德在全球性、全方位、开放性的“网络社会”面前显出了它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为力。现实伦理关系中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的实施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监督和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因此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外界制约和内在约束共同作用下自觉服从于传统道德规范。而网络社会中,这种外在的“道德制约”和内在的道德自觉之间的统一被自由、无序的网络秩序所打破,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其间接作用性。这种情况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依赖于人内心的道德信念,直接道德舆论抨击难以像在现实中一样起作用。与此同时,新的网络领域里又尚未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加上青少年自身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等特点,从而诱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如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精神垃圾、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模糊等。

三、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推动网络道德建设

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无论从网络发展状况还是从青少年自身特点等方面讲,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都有其必要性。

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的延伸,又具备与既有道德不同的许多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在进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其特点,遵循其规律,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使青少年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应该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我们应当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整合传统道德资源。从广博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营养,完善既有的道德体系,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的道德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于民族文化、传统道德的认同感,确保他们即便是处在网络空间中也能以固有的自律意识,做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除此之外,还应该实施网络道德规范化和网络管理法律化,以有效而成熟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形成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互兼容、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应该尽快更新观念,构建适应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模式,建立完善的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当网络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时,我们的学校德育体系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作相应的改变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起新的道德教育观念,充分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德育工作,丰富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另外,必须加强网络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网络水平,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使学生在教育传播者的示范作用下,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

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3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

一、网络道德教育

(一)网络社会的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在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人类的文明也得以展现。网络社会同现实社会一样也具有互动性与复杂性,网络社会也有虚拟性、公平性和同步及时性等特点。

(二)网络道德的概念

网络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网络活动中的规范,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从网络功能的角度进行思考就可以知道网络道德是从我国传统道德延伸出的一种符合网络文化交流的道德规范,是在网络社会中通过网络信息发生的具体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心的规范或伦理准则的总和,是人们在网络社会中表现出的各种价值观念,网络道德涉及到个人、组织、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道德问题。

(三)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社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为了符合网络技术的良性发展,网络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并依据网络教育做出新的思考,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网络道德态度,遵循怎样的规范,这些都是网络道德首先讨论解决的问题。在传统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教育环境及内容都有控制作用,道德教育活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其内容相对固定,受教者是被动接受的,而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是一种开放动态式的教育,且内容随着网络信息的多种多样也更丰富,更加具有时代特色。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的现状

(一)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冲击

网络社会中道德观念混杂,缺少具有权威的规则约束,道德标准也很模糊。这种现象使青少年通过虚拟的网络形成了道德相对主义概念,这与我国道德教育教给青少年的固定普遍的道德教育规范相背离,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基本现状

首先青少年是使用网络资源最多的一个群体,他们对新生事物都具有高度的接受能力及热情。据相关资料显示青少年运用网络的形式有浏览信息、查阅资料、交友聊天、网络游戏等多种多样的用途,也正因为这些多元的信息获取渠道让正处在叛逆期的青少年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受约束和控制,L期处于无人监管状态下的青少年会逐渐脱离现实社会,而且易被其它网络不良信息所侵害。其次青少年知识程度有限,对待问题的角度不全面,不能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而且青少年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可以率性而为,忽略网络道德的重要性,缺乏约束力。再次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成长期,其各种价值观念正式可塑期,由于监管不力以及自制力较差的原因,容易被网络带来的思潮以及文化所影响,偏离正轨。

三、青少年网络对策的教育

(一)加大监管力度,打击网络犯罪

在网络环境监管问题上,政府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安部门、网络文化管理部门、以及工商管理部门,应认证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工作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对青少年上网环境进行监管,加大对不良信息的整治力度。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对各个网吧设备上安装的过滤设备要进行抽检,减少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侵蚀。采取有效手段建立网络防沉迷系统,预防青少年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产生心理偏差而滋生犯罪心理。应提高反击网络犯罪的有效性,增强对网络犯罪人员的震慑力。

(二)提高青少年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网络道德教育应全方位的进行,提高青少年的自我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对网络德育工作来讲具有积极促进意义。作为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多方面开展大规模且具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宣传教育,结合实例讨论以减少网络世界中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使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技术过程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

(三)加强信息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自主选择能力增强,相关教育部门以及监管部门应积极利用网络来展开网络道德教育,将网络道德教育以生动的网络文化传播形式进行有效传播,把正面、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融入到网络文化之中,完善网络文化陶冶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灵,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渗透力,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信息教育,增强自身防范意识。

四、结语

网络文化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程,而作为思想活跃的青少年自然成为网络文化的接受者与传播者,同时网络文化在带给青少年新知识、新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思想,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以思想道德教育形式来引导青少年正确合理的使用网络,规避不良网络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保证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晓龙.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

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4

根据“青春*”首届青少年文化节的总体安排,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关文件精神,推进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激发广大青少年参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内在积极性,以及对网络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引导青少年追求真善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觉追求和创造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在广大青少年中进一步掀起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的热潮,培养更多掌握一流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才,推动全市青少年信息化进程,共青团*市委、*日报社、*市少工委决定联合举办“移动杯”*市青少年网络作品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健康上网,快乐成长。

二、大赛时间

*年4下旬月—5月底。

三、主承办单位

本次大赛由共青团*市委、*日报社、*市少工委联合主办,*市正阳网络公司、*信息港承办,浙江移动*分公司协办。

四、参赛对象

全市3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

五、参赛作品内容及要求

1、参赛作品分两类:网页设计、Flash创意。

2、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从它处抄袭、转载或改编。作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突出思想道德内涵,体现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价值取向。禁止出现不文明用语,不得有、暴力、恐怖和危害国家安全等内容。

3、主办单位有权并使用参赛者提交的参赛作品。参赛作品获奖后,其作品的著作权归主办单位所有,但获奖者享有其作品的署名权。

4、参赛作品中除了作者署名外,不可出现商业性广告语和任何外部链接。

6、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可参赛:

(1)已出版或在传媒(不含网络)发表的作品;

(2)已向传媒或出版社投稿尚未得到退稿通知的作品;

(3)作者不拥有全部版权的作品。

六、参赛方式

1、参赛者通过网络登陆进入比赛页面进行报名,报名成功后方可提交作品。参赛者须以学生证或身份证报名,并填真实姓名、性别、年龄、学校和单位、联系方式、电话、电子邮箱、是否有团组织推荐等相关资料。

2、提交作品的截至时间:*年5月25日。

七、评委组成

1、评委分为专家评奖和网友投票两个部分。

2、专家评审将由相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组成。

八、奖项设置

网页设计、Flash创意两类比赛各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和最受网友欢迎作品奖若干名。同时,对组织宣传工作优秀的团组织授予优秀组织奖。对获奖个人给予一定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5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青少年正处于同伴交往的关键时期和人际关系的形成时期,网络社交为青少年同伴交往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但在对同伴交往产生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的负面影响。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和合理地使用网络社交,减少或消除网络社交依赖症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已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 :网络社交;青少年;人际交往;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004—02

一、我国青少年网络社交的特点

随着手机和电脑的智能发展,青少年迅速成为网络社交中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喜欢在网络社交中自由地表达,更喜欢在网络社交中结交新的朋友。网络社交已悄无声息地成为青少年交友的大本营。

(一)参与网络交友的人数多,新网友不断增加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青少年占网民总体的25.5%。[1]也就是说,网络已影响到三分之一以上青少年的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这足以证明,“人—机”间接的交往方式冲击着传统的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方式。与2012年相比,青少年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下降了4.4个百分点,[1]从而看出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的快速发展为青少年网络交友提供了便利手段,他们甚至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心理,形成了网络依赖综合症。

(二)上网时间长,刷屏频率高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青少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达18.4个小时,比2012年增加1.9个小时。[1]也就是说,青少年上网时间为每天2.5小时以上,寒暑假时间更长,甚至废寝忘食。“刷屏”已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常规动作”,有些中学生手不离手机,每分每秒都在“刷屏”,生怕漏掉任何信息,致使青少年成为低头族的一员,分散了他们的学习精力,使其无暇顾及周围同伴,削弱了实际交往能力,整天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友中,享受着网络交友带来的虚拟快乐。

(三)网名众多,交友范围广,以聊天为主

道德活动的范围是受物理空间限制的,而网络化的交往则超过了一般时空的限制。[2]虚拟的网络社交构建了一个零距离的同龄群聚地,他们可以自由地转换“本我”和“超我”的身份,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使用自己理想的网名,与网络朋友进行互动。他们随着自己心情的变化,自由地切换网络交友空间,真正实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同伴交往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同伴关系是青少年快乐成长的关键因素。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网络社交的互动性、自由性的特点为青少年扩充了同伴交往的模式,提供了一个角色领悟、角色实践的虚拟世界,同时,网络社交的隐匿性、依赖性也对青少年同伴交往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一)过度依赖网络社交易产生同伴交往的信任危机,降低人际交往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同伴交往有利于他们提高交流协调能力,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培养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现实生活是在一定规则的范围内进行的,所以,青少年的行为就会受到社会或他人的评价,有些中学生不愿接受现实的约束,借助网络逃避对现实同伴交往的不适,甚至沉迷于网络交友,缺乏现实交友的动机和热情,造成与同伴交流困难,对同伴产生距离感,与同伴进行交流只是表面、肤浅的交流,缺乏诚意,无法融入到班集体中去,降低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过度依赖网络社交易使同伴交往内容社会化,使其远离校园生活

网络社交具有虚拟隐匿性的特点,青少年在网络社交中拥有多个不同身份的网名,扮演着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虚拟网络人,使用着与自己现实身份不符的网络成人用语。久而久之,这种网络语言习惯就会影响到现实中与同伴的交流。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网络以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青少年,他们利用自己独创的网络用语进行交流,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深受网络沟通的影响,在现实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出与同龄人不相符的语言和行为,难以与同伴进行沟通,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语言沟通障碍。

(三)过度依赖网络社交易造成青少年与同伴交流手段的技术化,使其缺少情感交流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具有较强的模仿力,同时,他们又缺乏社会实践经历,这就形成了青少年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与满足与他人交往需要的矛盾,而在网络社交中,青少年不再为此烦恼,网络社交给予了他们归属感和支持。但过度的网络交友挤占了与同伴交往的时间,使户外活动减少。网络交友的替代作用,使青少年原本面对面的温馨的交谈变成“人—机—人”的间接的交流方式,他们无法体验现实交友的情感,无法感受与同伴互帮互助的快乐。

三、解决青少年网络社交依赖心理的对策

网络社交为青少年交友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要减少或消除这些负面影响,除了要求青少年自律以外,更需要社会、社区、学校、家庭营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律和制度,为青少年网络交友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首先,相关部门应制定网络社交平台使用规定,规范网络社交平台的交友行为。净化网络社交平台环境,依法取缔社交内容涉及“黄、赌、毒”等有害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网络社交平台,鼓励建立一批具有教育功能的熟悉青少年心理特点的绿色网站,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上网交友场所;其次,各网站社交平台依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社交平台管理规定,加强社交平台日常管理工作;再次,政府、社区和各监管部门形成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加强对本地区网吧的管理工作,严厉打击未批准的网吧,严格查处包庇青少年非法上网的行为;最后,建立一支由政府、家长、学校、教育学者组成的评价部门,多角度、全方位地对网络社交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评价,发挥网络社交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

(二)完善网络交友道德规范,加强青少年网络心理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影响

首先,通过网络交友道德规范的确定,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约束,教育他们应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强化自我控制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其次,针对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交友的情况,及时给予教育和指正,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交友,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以及对信息的判断处理能力;最后,通过德育课、主题班会等多种教育方式让学生认识网络交往并非现实生活中唯一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社会中的交往并不等同于也无法取代现实生活中所必需的同伴关系。只有现实生活中的同伴交往才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学校、承担一定社会角色、形成丰富健全的人格的基本途径。

(三)开展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加强同伴情感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生活,增加与同伴的沟通交流,避免校园生活的枯躁、单一;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提高集体意识,增强纪律观念,自觉地把网络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要求,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判断能力,正确和合理地使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交友。

参考文献]

[1]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nic.net.cn/.

[2]杨秀莲.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

[3]薛中国,杨秀莲.“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及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9(6).

青少年网络法律范文6

关键词:网德;中职生

“网德”一词来自美国一所学校制定的一项制度: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一次计算机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校方为此专门制定了一本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供学生学习参考,经过短期培训后,学生还必须参加一次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成绩合格者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我国个别学校也有类似的制度,这是有效地使高中生对网络道德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的有效方法。因此,“网德”可以理解为上网者应遵循的一些强制规定。

网络以音乐、新闻、搜索、视频、短信、微博等成为最为集中的网络应用模式,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使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面临了一个新的空间,增加了教育的技术难度,网络的开放性给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以极大诱惑,各级各类学校毫无例外地面临这一现实。

当前针对青少年学生(包括中职生群体)的网络文明教育,即“网德”教育在学校还是一个空白,无先例可寻,呈现出较多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网民人数多。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网民人数已达4.04亿,青少年人数达到80%以上,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网民人数将从目前的4亿多增加到7.5亿。人数众多,覆盖面大,增添了“法不责众”难。

“留守学生”多。我国目前有进城务工人员近两亿,他(她)们的子女处于就学阶段,成为“留守儿童(少年)”的就有两千万以上。这些学生处于家庭教育的边缘,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难。

独生子女多。我们的教育对象是90后且大多是独生子女。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师生代沟明显,教育方法与教育对象脱节,方法陈旧,跟不上学生了解网络的实际,取得好的效果难。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用一部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专项立法,青少年网络犯罪基本上被作为网络犯罪加以防范。仅有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等颁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2004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201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 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等几部规范性条例。导致对出现的一些网络犯罪的学生惩罚难。

然而,一起起见诸媒体因沉迷网络引发道德失范乃至网络犯罪的事件时刻提醒人们,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大多数中职生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学习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接受职业教育,心理上经受过沉重的打击,家庭对他们感到失望。部分学生选读中职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心灵上或多或少存在阴影,心理上更需要宣泄,对网络会更依赖。面对诸多新问题,作为学校的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要主动面对,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不断加强自我学习,特别是网络知识的充电,针对这一薄弱环节去研究、实践、借鉴,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探索创新以下工作方法,并不断地更新完善。

首先是调查摸底,在我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抽查一个班级,利用国家的第六次人口普查需要学生信息的机会下发了问卷调查表,设计了一些必填项目,整理的情况是:

我校生源较低,调查的这些现象可能高于一般学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手机不离手,低头上QQ、看网络小说、发信息等,有的学生甚至买了更先进的ipad2平板电脑带到学校,无暇上课,放假不及时返校、滞留在校外上网、夜不归宿导致迟到、旷课等均不在少数,学校内不时发生的宿舍偷盗钱物、饭菜票事件与此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虽然学校和班级都大会小会要求不准带手机进校园、班级,但都时间不长又恢复原状。了解第一手资料,着手和学生处、团委共同研究,制定对策来攻克这一难点。

一是加强网前、网上、网下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网德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这样的活动在每学期开学时就与各个班班委选好主题上报,由学生处统一布置在各个班级实施,改回避为正面接触,各班通过诗歌朗诵、演讲、游戏、小品等多种形式,真实表达自己对于网络的认识和看法,特别是对部分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的学生,给他们布置硬性任务,即要求他们通过网络下载或模仿或自编的形式在主题班队活动中表演,把网络知识用到实处,从内心上一分为二地认识网络。每学期的主题活动由学生处把活动拍成图片,做成展板在校园展示,成为常态化。

二是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对中职生实施“网德网法”普及教育。目前,国外已有了一系列为保障网络正常运转的法律、法规;我国也根据本国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及规章制度;拟定了《高中生网络文明公约》;一些学校、团体对网德的培养也相当重视,先后拟定了一系列的公约,发出了有关网德规范方面的倡仪书,有针对地对中职生实施“网德网法”普及教育,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普及网络知识,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还到期聘请区法院兼职法制副校长来校开普法讲座。用校园画廊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展示网络违法犯罪图片,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对那些夜间外出上网不归的顽固分子,要求他们把反省的材料作为班级黑板报主题材料内容并由自己做编辑、策划,配上插画抄写在黑板上。当然,这种“网德”的宣传教育,多采取双向互动化的、平等化的、全面化的、生动丰富化的方式,重视通过日常真实的中职生生活、娱乐、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凸现中职生德育研究的主体性,来引导他们学会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样才能使他们培养起适应网络社会要求的、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化道德,才能使其在复杂的网络社会中“出污泥而不染”。

三是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及动漫作品的征集活动,在校园画廊上展示部分有创意的学生作品。积极参加市、区、校中职生电子小报制作比赛活动,对获奖者进行表彰,体验网络成功带来的快乐。开展“中职生上网利与弊”正反方辩论比赛,让学生通过辩论赛,依托这些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是开展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处、班主任、共青团在学生成长中重要的正面引导作用,每个学期制定好学生活动安排,让有益的课外活动占据主阵地。

还利用重要节庆日或纪念日开展好相应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去南京、扬州社会实践,去爬山,去徒步远足,来舒缓学习压力。如:利用南京青奥会奥林匹克会旗传递活动经过我校的契机,举办了“激扬青奥风采,放飞青想”的迎旗仪式,在大型活动中感受到青春的悸动和活力。

五是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在家里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在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教师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技术上保持与他们的沟通,有意识地正确引导中职生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