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系统信息化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固定资产系统信息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固定资产系统信息化管理

固定资产系统信息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措施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院内立项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加强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SKY201501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7月13日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的数量也急剧增多,品种也越来越繁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加上各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探索教学、科研、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也对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面对大量的固定资产信息数据,如何建立一个更为科学、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平台设备管理手段来提{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固定资产的规范、有效、动态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这是目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涵义

所谓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而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则是依托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搭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创建固定资产数据库,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调配及报废等过程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实存及变化情况,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

二、高职院校实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确性。实行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从固定资产的采购、分配、使用到报废,每一个环节都能实现动态的追踪管理。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严格规范了资产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使固定资产的信息反馈更加精确。比如,在购置固定资产时,要给每一项固定资产都建立一份身份档案,里面包含该项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增加、减少、维修、报废等各种状态,管理系统都能迅速、便捷、准确地进行反馈,也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确性。

(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容易出现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各自为政的情况,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和制约,很难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有效落实到位。而采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可以大大地加快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速度,并且能够让各部门、各负责人及时地掌握自己使用和管理的固定资产的信息动态。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还可以为各责任主体赋予不同的权限,明确各自的责任,增强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方便各责任主体的管理,减少互相推诿的现象,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三)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资源共享。实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资产管理部门能够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实时监控,随时掌握某项固定资产目前所处的状态。通过固定资产的管理软件,学院领导或教职员工都可以了解某项固定资产的一些基本参数以及该资产目前是处于使用还是闲置的状态,从而能在院内各部门之间合理的调配固定资产,避免闲置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三、目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我国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在研究及实践上均较为滞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并不多,大多还是传统的多头管理的模式。比如,教学系部管设备的具体使用但是不管维修,资产管理部门管设备购置但是不管具体使用,财务部门管理资金但是不管固定资产,甚至还有些固定资产找不到具体归属的部门,当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时经常出现各部门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意担责的情况。

(二)管理机构不配套,管理水平不高。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张,有些专职部门及专职人员的配套跟不上。很多高职院校都缺乏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和专职的管理人员,大多采用的是一岗多责的管理方式,有些院校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综合部门,有些院校则归入后勤管理部门,但是由于各部门工作的侧重点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同,经常会出现厚此薄彼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二级学院或系部都没有设置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多为后勤或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兼职工作,受岗位职责的限制,很多时候也难以管理到位。同时,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也缺乏专门的培训,人员的专业水平、学历、职称等参次不齐,信息化水平较为欠缺,这些因素都限制了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推进。

(三)资源共享率低,使用效率低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大多为国家投入和学校申报各种项目的资金。而这种国家财政拨款的无偿性往往造成院校在使用上较为随意,在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的前提下盲目购置固定资产,最终造成院校之间或者是院校内部各部门之间资源的重复建设,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积压,资产利用率很低。另外,有些高职院校内部各部门也缺乏大局观,只考虑本部门的小集体利益,在添置设备设施时缺乏统筹管理,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上有较大的随意性。有些部门甚至有意混淆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把本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据为己有,有些设备宁可闲置,也不愿意调配给其他需要的部门。更有甚者还把一些设备转为个人的财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动态管理缺失,信息采集不完整。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发展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各种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大大加快,很多高职院校每年采购的固定资产都呈大幅增长的趋势。但由于没有实行信息化管理,使得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数据录入、核对等基础性、重复性的工作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管理效率低下,对固定资产信息的采集工作也不够规范、及时,无法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精细、准确、实时、动态、系统性的管理。

四、加强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大数据背景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解决目前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无序、繁杂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首先,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改变观念,接受新知识、新观点,树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其次,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要根据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中心目标,把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纳入到学院发展的统一规划中,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全程管理。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高职院校应健全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既要有粗线条的宏观管理制度,又要有细线条的符合院校具体情况的内部规章制度,修订原有一些陈旧、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程序和方法,使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使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责权分明。

(三)优化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制。高职院校要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部门,并且理顺该部门与学院后勤管理处、二级学院(系部)、信息网络中心等内部机构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管理权限,在学院整体规划下建立一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制。学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由一名副院长分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部门则代表学院负责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各二级学院(系部)可再设一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对各个部门的固定资产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对固定资产进行全息、动态的实时监控,促进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四)建立高素质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队伍。随着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对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要重视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设,要配备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院校之间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的交流与沟通,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队伍。

(五)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高职院校传统固定资产管理的分段手工整理的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目前社会发展以及高职院校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适合院校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一是建立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平台。云计算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它是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用户能够按需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具有虚拟化、弹性伸缩、快速部署、资源使用计量和按需自动服务等特点。依托云计算技术,用户可以通过笔记本、手机等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应用服务,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大型任务。高职院校在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上来构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因为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借助于“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得到大幅提升,而院校的管理成本则会大幅降低,比如购置计算机、购置管理软件及升级维护等费用。另外,还能够实现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解决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二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信息数据库。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数量、种类都越来越多,要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把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分类。可以采用把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的分类标准和条形码的编码规则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分类编码,每一项固定资产都有一个固定的编码,并把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固定资产的信息数据库,只要扫描某项固定资产的条形码,就能掌握这项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便于院校实现对固定资产实时、动态的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江缨.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7.

[2]陈文相.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5.

固定资产系统信息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固定资产作为企事业单位掌握的重要资源之一,在企事业单位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是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必不可少的劳动资料。要充分利用固定资产来强化企事业单位相关的生产经营能力、推动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目前各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在提高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性方面、不同管理者间信息的沟通与共享、以及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有效决策参考等方面仍不够完善,无法真正满足企事业单位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实现企事业单位资产效益最大化的需求。笔者针对目前信息化程度较为普及的固定资产管理,研究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特色及不足,从而明确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目的、构建固定资产各个管理体系之间的联系、扩展信息系统功能以及落实先进的资产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改革固定资产信息化体系、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

一、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不足

1.工作量大,业务繁杂。固定资产传统管理模式,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工作量巨大、丢失损害坏、闲置浪费非常严重、设施丢失、资产归属不明确、管理效率低下、业务过于繁杂等种种不足,非常难以管理。而固定资产传统的管理模式基本都是人工管理,并且通常都是构建在固定资产卡片账上的,传统的卡片普遍都采用的是硬卡片,这种卡片不方便储存,易丢失 [2]。

2.信息化管理应用存在问题。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各类固定资产一般的使用年限为10年,但个别资产的使用年限不同,如电脑的使用年限为7年,这给资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信息化普及程度低。目前几乎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相比较而言,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是相对低下的。首先,大部分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缺少开放性所以系统只能独立运行和操作,除了设备管理部门,其他有关的管理部门不能参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致使各个部门的固定资产信息不公开。其次,企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这种半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在资产调拨、变动、报损等很多简单的操作面前,系统不能独自完成,需要人工大量地填写单子、录入数据、变更数据。再加上人为因素,系统效率低下非常容易引发数据无法实现及时变更的问题。

二、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措施

针对当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事业单位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拟定工作计划与实施步骤,逐步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最终通过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实现企事业单位资产效益最大化。

1.确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目标。固定资产信息化构建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对应制度;并结合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以价值链为主线,以预算管理为核心;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高度融合、财务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信息同步。

2.贯彻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以完善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契机,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贯彻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从过去对固定资产的被动式管理转为可控、在控管理;从财务部门资产入账时的“一站式”管理(即深化财务财务工作人员职责,由原来的窗口接单,延伸到单据的最后审批取回,直至付款的最后一道流程)转为实施真正的全面预算管理;企事业单位整体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应当从原来的以账务、审批和资产保障为主,转变为建立一个以预算管理为龙头、以资产价值为管理核心、以资产效益管理为重点、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完整的,能够有效控制资产使用和转移过程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3]。

3.建立固定资产各管理系统间的关联

(1)拟定各系统间的对应原则与方式。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固定资产管理需求,在财务信息系统与实物管理系统中确定对应的原则与方式。企事业单位可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别分别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即针对单一且特定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或“一对多”的方式(即针对多个无法单独管理的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进行管理)。“一对一”的方式主要适用于满足固定资产管理条件的资产,“一对多”的方式主要适用于某些大型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因未达到固定资产管理标准,无法单独进行资产管理,但从实物管理的角度来看,必须a作为单独的、重要的设备来管理的资产。

(2)确定各系统间联动字段。企事业单位在建立了对应关系之后,必须确定联动字段,以实现系统间资产信息变动的联动。可将资产的存放地点、状态、编码等涉及资产变动的重要信息作为联动字段,且必须保证这部分字段信息的完整性与正确性。一旦联动字段发生了变动,系统能够自动判断并触发工作流,经过一定的审批流程后,自动对财务信息系统内的资产的相关信息进行联动更新,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

三、小结

综上所述,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实现信息化系统管理属于一项系统的工作,其对构建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全方位控制固定资产以及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都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在落实的具体进程中,还会遭遇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探索的进程中不断改革与健全。

参考文献:

[1]何义国.浅谈利用条形码技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09).

固定资产系统信息化管理范文3

1 我国当前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各大高校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科研项目数量和建设规模不断增加,这些项目的发展促使高校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比例,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已无法满足需要,造成了固定资产的资源流失。某些民办高校在固定资产配置时,没有一个完整长远的购置计划,许多资产出现了反复购买、搁置和报废等现象,造成了严重浪费。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造成有些部门采购时出现了与其他部门相同的设备,这就直接导致重复浪费。某些高校还缺少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一些专业设备由于缺少维修保护而直接造成毁坏等损失。这些都是由于没有科学的、合理的、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的。

1.2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观念陈旧

民办高校的固定资产总额较大,固定资产数量和种类繁多,各部门的基层管理人员往往缺少固定资产管理经验、专业的管理训练,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这些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比较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认为采购是重中之重,而忽略了管理工作。当固定资产到位后,在使用、转移、损坏等环节都没能及时上报,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与实际情况脱节,这种落后的管理观念亟待创新。

1.3 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缺少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的应用,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越来越现代与便利。如何将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做到更加科学高效是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新课程。目前,我国的很多民办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使用信息化的程度还不高,一些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高,在管理时将资金管理作为重点而忽视了实物管理,缺少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管理人员无法及时了解各项资产信息情况。

2 信息化条件下创新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民办高校为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问题势必要采用高校固定资产网络信息化技术开展管理工作。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采用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固定资产的主要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同时,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力度,全力支持推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培养民办高校固定资产节约意识,避免固定资产的浪费和资源流失。高校还需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审核,对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考核,将指标作为负责人政绩和业绩的重要参考。不同的资产管理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沟通,避免重复购买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第二,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将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与现代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相结合,避免传统人工效率低、易出错等缺点。首先,民办高校可成立专业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技术部门,同时要建立信息化管理机构,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权所在,通过信息化技术处理建立一个科学的分级制度,对各级别部门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各部门成员对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的熟练程度。其次,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设计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各部门管理人员需对管理系统操作内容完全掌握,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从计划、验收、使用、维修等方面全面完成数据化操作,从而做到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最后,对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要进行监督检查。一些经营类的固定资产,要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审核评估,同时要进行财务监督,周期性对固定资产存量进行清点,预防固定资产流失现象。

第三,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培训,信息化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辅助,因此,需定期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队伍素质也是影响民办高校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随着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急需转变,信息化管理对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诗铨.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2]徐朝宏. 高校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探析,会计之友,2006(2).

固定资产系统信息化管理范文4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高低、经营规模大小和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也是医院开展教学、科研、医疗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为重要。新会计制度要求更加高效、严格地管理医院固定资产,以确保固定资产可以顺利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本文就新会计制度下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

二、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比

1.科目的设置

新会计制度增加了“固定资产清理”和“累计折旧”两大会计科目,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首先,在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的呈现方式为净值形式,而不再是过去的原值形式,这样一来,医院就能够较为清晰、直观地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会计信息,避免资产虚增情况的出现。其次,“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能够便于完整、全面地核算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的定义

新会计制度更新了固定资产定义,它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1年以上(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医院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四类。医院的图书应参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不计提折旧。而旧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则是500元。固定资产定义的变化能够更加方便医院管理其固定资产,提高管理效率。

3.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

新会计制度更加周全、详细地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将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等都明确记录在固定资产的明细账中,包括资金的份额、去向、数量、来源等。与旧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无疑是科学、严格的。它能够更加全面、更加立体地展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数据更加详实、丰富,可以大幅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三、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众所周知,医院的固定资产数量繁多,由很多科室和部门负责管理,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不能对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进行区分,也对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不能准确划分;另外,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在调换或搬迁时,资产交接手续办理不及时,这样就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应该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或专人,使用单位应指定人员来对医院固定资产账目予以负责,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进而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2.全面盘点已入账固定资产

旧会计制度执行时,很多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都存在着问题,例如:固定资产不能明确科室,未能及时调整固定资产卡片内容;固定资产已报废或者出售,但还没有清理卡片等。由于新会计制度增加了科室成本核算的内容,这也就意味着要全面清查原有的固定资产,核查内容包括:固定资产原价、现使用科室、尚可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资金来源等,力争卡片所记载的全部内容都能够准确、详细,将资产卡片初始入账工作做好、做扎实。

3.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具有倍增性、渗透性、创新性的特点,它能够减少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层次,大大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是目前各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来看,很多医院在固定资产采购、调拨、报废等环节还没有建立起快捷的信息沟通方式,多以“人盯人”的监控方式,效果较差。而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将这些都统统实现,能够进一步增加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透明度, 深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医院应该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来建立起一套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每发生一笔固定资产的变化,都要及时将其输入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可以时时电子数据形式向医院管理层展现。医院管理层随时登陆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可以看见固定资产的使用、库存等情况,这样一来,既可对固定资产管理漏洞予以堵塞,又能够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予以掌握。此外,医院还可用计算机程序固化的方式来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较好地解决医院固定资产监督滞后、监督乏力、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及时的问题。

固定资产系统信息化管理范文5

一、会计信息的涵义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是在网络环境下按照管理者的需要进行设计并服务于企业管理者需要的一种手段,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账务工作中摆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分析和利用、预测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中,扩大了会计工作范围。这一优越性在资产管理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为此,会计人员必须参与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在企业中确保其传统的重要地位。

二、固定资产信息化的优越性

1、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化的作用与意义: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化管理作用在于:(1)财产管理规范化(2)财产管理便捷化。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化以后,由于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固定资产数量、性能和使用状态,就可以开展经常性的分析,做到合理调剂使用固定资产,对已超过使用年限,折旧足额提取,又不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固定资产随时进行封存或清理报废。手工做时要一个账页一个账页仔细核对,会因为疏忽大意净值出现了红字,再做调账处理。资产信息化后会有提示,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2、可以快捷方便查找固定资产资料。

3、方便考核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和利用率。

4、及时掌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情况。

5、提供了资产在运营过程中经历的申请、分配、变更、维护、报废等多个管理环节。

三、手工管理资产与信息化管理资产的差异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种类繁多,规格不同,用途各异,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企业生产能力和未来获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由企业的设备与财务部门分别进行,企业的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要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企业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侧重点及要求各不相同,使得管理的数据及报表内容存在差异,极易出现填写不全、账实不符等情况。由于信息分散,一致性差,造成管理的脱节与漏洞,乃至丢失。 手工处理效率低,正确、准确性无法保证,存在很大缺陷。采用信息化核算与管理固定资产,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数据信息集中保存,规范化处理,细化核算,既能及时反映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使用情况,又能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记录、核算、数据转抄、编制各种报表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根据需要输入查询条件,即可生成各种管理报表,提供准确管理资料和信息,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手工管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由于条件所限,为减少核算工作量,提取方法较粗略,只能采用综合分类法计提折旧,直接影响损益结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实行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信息化,采用单项计提折旧的方法,提高了折旧计算的准确性。

四、信息化对资产核算的好处

固定资产核算包括初始数据录入、变动资料录入、计提或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折旧的计提及分配等项核算。

1、固定资产通过建立卡片,给每项固定资产一个编码标识,可以完整保留每项固定资产的全部信息。记录的详细资料是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系统可以根据录入的有关业务资料自动生成相关的记账凭证。

2、当固定资产信息发生变动时,如部门变更、原值的增减等及时调整,系统据以进行处理。

3、固定资产折旧提取与分配是日常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在系统初始设置时,已对相关内容进行设置,并且可按每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解决了手工时按类笼统折旧的不真实、不准确性。

固定资产系统信息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前言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衡量企业经营水平高低、经营规模大小和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为重要。本文就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各类固定资产进行正确使用、合理购置,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充分提高,务必要按照“效益优先”、“责任明确”、“管理规范”的原则来管理固定资产的维修、验收、计划、发放、入账、订货、建卡、采购、报废处理、登记等工作,并且还要负责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资金筹措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切实起到使用维护管理的责任。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企业资产的更新换代速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日益加快,一方面,能耗更小、性能更优、技术更强、生产效率更高的固定资产不断涌现,这样就大幅度削弱了企业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另外一方面,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管理方法落后,造成了较多的问题。

2.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普遍低下,有些固定资产的性能和技术性都较高,但是却没有良好的技术维护、专业的人员配备,这样就造成很多企业在购入了先进的固定资产之后,就陷入到了闲置使用、低效运行的状态,严重影响到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无疑会起到削弱作用。

3.缺乏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

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还严重缺乏合理、科学的投资管理制度,甚至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机构,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时,容易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出现严重的紊乱现象。

四、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众所周知,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繁多,由很多科室和部门负责管理,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不能对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进行区分,也对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不能准确划分;另外,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在调换或搬迁时,资产交接手续办理不及时,这样就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指派专人来对企业固定资产账目予以负责,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进而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2.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具有倍增性、渗透性、创新性的特点,它能够减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层次,大大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是目前各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采购、调拨、报废等环节还没有建立起快捷的信息沟通方式,多以“人盯人”的监控方式,效果较差。而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将这些都统统实现,能够进一步增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透明度,深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企业应该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来建立起一套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每出现一笔固定资产的变化,都要及时将其输入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可以电子数据形式向企业管理层展现。企业管理层随时登录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可以看见固定资产的流向情况,这样一来,既可对固定资产管理漏洞予以堵塞,又能够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予以掌握。此外,企业还可用计算机程序固化的方式来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监督滞后、监督乏力、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及时的问题。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一级固定资产明细账及固定资产总账应该由企业财务部门专人负责,二级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应该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而各科室建立台账。同时,还要严格管理大型设备,制定详细、规范的操作规程及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及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推行“谁使用、谁负责”。

4.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激励。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是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能否得到顺利执行的关键。施工企业应该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搭建事业成功的平台,让企业发展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实现自我价值有机融合,倡导公正公平、团队精神,建立一个理解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尊重创造、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酿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单位文化。同时,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经济法规法律、施工技术、设计技术、项目管理等知识,融经济知识与技术于一体,这就离不开高素质造价审核师队伍的培养,因此,要基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来定制和实施培训计划,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团队精神、职业操守、道德水平和适应工作能力,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创造精神和努力工作的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1]吴琳.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调研与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01):111-114.

[2]康全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03):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