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耕文化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耕文化艺术

农耕文化艺术范文1

关键词: 松江民间文化艺术 现代设计 再创作

一、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现状。

“上海之根”是历史赋予松江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松江兴起文化建设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选择。“上海之根”亦是历史对于松江的馈赠,无论是从上海的发展历史还是松江的历史文化,抑或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来看,今天的松江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历史文化的遗存,同时优秀的文化传统仍然在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府城文化、山水文化、农耕文化、书画艺术、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并仍然在上海和全国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和作用。

目前松江地区较为著名的民间文化艺术代表主要有:松江顾绣、古乐《十锦细锣鼓》、松江剪纸、松江皮影戏、松江丝网版画等。另外,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农耕文化,如搓绳、草编、竹编工艺等。这些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名声远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但随着城市化进程,这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在艺术传承方面已后继无人,濒临消失,更谈不上发展。

比如松江地区著名的皮影艺人有九亭陶鸿儒皮影戏班(已故,毛氏第四代徒),洞泾陆留其皮影戏班(毛氏第五代徒,现年83岁),泗泾余友三皮影戏班(毛氏第六代徒1921―2008,6),还有九亭毛耕渔的嫡孙朱国明(又名毛宝祥,1927―1993)。83岁高龄的陆留其老先生是上海地区健在的具有代表性的皮影传人之一。其他还有79岁的朱锦洪(后场和绘制皮影)、孙品同(79岁,乐队)、吴厚生(90岁,乐队)、唐洪官(69岁,副手)。这些皮影艺人们大多已步入高龄,有的已经去世,松江皮影艺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又比如松江著名的民间剪纸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传统功能在不断减弱。一直以来,松江的民间剪纸艺人大多是凭个人的喜好,或者是家庭的影响在继续着剪纸手艺,手工艺者之间缺少交流和创新,只是艰难地维系着剪纸血脉,在传承和发展方面亟待突破和创新。

二、松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不足及逐渐淡化的原因。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松江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重新的认识和重视,自2000年起,在松江区文广局文化馆的积极倡导下,松江区每年举办松江迎春剪纸展,有很多民间艺人积极参与和支持。时至今日,已连续举办了十届剪纸展。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松江民间文化艺术在文化功能上仍然表现出了一些不足:一是地面文物、历史遗迹在传播历史文化、乡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发挥有限。二是硬件设施相对不足,缺乏标志性的和较为完备的文化设施,使文化魅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三是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缺乏有力的支撑。四是整合融汇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缺乏传承、逐渐淡化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缺乏现实基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载体不复生存,如:修祠堂、修家谱、祭祖等习俗未见延续,使得文化基因难以传承。二是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缺乏重点倾斜扶持政策。各类描写相关文化的影视作品、书籍、展演活动等都极其稀少,或影响较小。三是人们普遍对此类文化价值缺乏认识,缺乏自觉发扬光大的传承责任意识。

三、科学系统地展开抢救、保护、研究、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让代表松江地域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以现代的方式继续“活”在大众的生活中。

上海松江素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对传承上海历史文脉、推动上海发展、全面展示上海悠久的历史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文化艺术研究所与地方政府、民间艺术团体应该联合,改革现有的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传统宣传、教育模式,以艺术与科技手段重塑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通过双向交流、培养兴趣、鼓励探索和促进动手动脑的展示和活动内容,使大学生、普通公众对松江民间文化艺术自动自觉地关注和传承。

具体可以利用科学的产学研方法,系统地展开抢救、保护、研究、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让代表松江地域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通过现代设计来进行再创作。

(一)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与保护

我们认为,应当立即着手对松江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保护工作,以避免因为民间艺人数量的急剧减少而导致松江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消失。可以充分发挥松江大学园区学生群体优势对松江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收集、调研;将大学生“走出去”与民间艺人“引进来”相结合,推动民间艺术走进校园,与学生形成面对面的有效沟通。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学生对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历史、现状进行收集和调研,并进行记录和整理。

2.通过采访民间艺人,以文字、录音、摄影、影像等方式记录和整理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工艺流程和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特征。

3.将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与其他地区相关艺术形式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松江民间文化艺术在内容取材、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特点。

(二)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

松江正全力打造“上海之根”旅游休闲文化品牌,市场定位是以山水风光、老城古建、民间文化融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型旅游。到目前为止,松江旅游主要以古建筑、余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和现代观光农业见长,缺少了松江地域长期积淀并能突出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的文化性内容。对于松江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抢救和保护,正是为了让公众真正关心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历史积淀及其内容的文化价值,让公众了解目前松江民间文化艺术濒临失传的现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使公众树立传承和发展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责任意识。具体措施如下。

1.定期组织大学生与松江民间艺人的交流活动,比如举行大学校园的人文素养讲座、松江民间艺术品鉴和交流活动、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类剧目欣赏活动等,引导大学生增强对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感性认识。

2.组织学生对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传统技艺进行临摹复制,提取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核心元素,进行再创作。

3.不定期在大学校园、居民社区等场所策划举办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系列展览活动。

4.组织学生以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元素进行校园创作活动,比如组织剪纸图案设计竞赛、松江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大赛等。

(三)将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以新的艺术形式导入群众休闲娱乐生活

松江大学城的师生、松江地区不断膨胀的常住人口,具有接受和传承文化的数量基础,地铁9号线和发达的现代媒体是这一基础不断辐射扩大的有利条件。应整合具有推广和发展潜力的松江民间文化艺术,提炼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结合多元化的展示手段和体验式的活动组织,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地辐射松江地域、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具体措施如下。

1.搭建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体验平台。通过民间技艺与大学校园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怀疑探索和促进传承,体现科学的人文精神、方法和过程,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全面影响,发挥终身素质教育服务场所的重要作用,展现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独特的社会价值和精神魅力。

2.让大学生走进中小学教育场所,借助年轻人之间更加直接有效的沟通链条,将丰富的调研体验与青少年分享,使松江“上海之根”的品牌建设与青少年的爱家教育相结合,同时也是伴随上海国际都市化进行的文物博物馆知识的科普宣传。

3.把松江民间文化艺术开发的系列成果,通过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运用社区文化交流、展览和体验等多途径手段的实际操作活跃群众文化(包括特色地方节庆活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形成深入学生和群众生活、丰富文化生活内涵、具有当代浓厚文化氛围的松江文化特色风貌区。

(四)发掘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经济功能,发展松江文化产业。

松江民间文化艺术除了急需保护的工作之外,亟待寻求一条适应现代审美需求的新型发展道路,只有在新开发的道路下才能获得更好的传承。可以依托松江区文化馆的政府资源和松江大学城高校的专业设计资源,合力开发和推广创新型的松江民间艺术产品,把松江民间文化艺术充实到松江旅游休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利用现代宣传和营销手段,扩大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影响力,打造松江民间艺术文化品牌,为后期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市场化、产业化寻求可开拓的依据。具体措施如下。

1.通过调研,针对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历史背景、工艺流程、传承方式、表现手法等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合新的表现载体、创意设计、创新形式等手段,开发出多个有内涵传承、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原始元素和构成结构。研究开发代表性的文化产品、作品,包括影视、书籍、书法、礼品。

2.将广富林、唐经幢、方塔、云间第一楼、博物馆五个文物遗址(包括松江十八景、松江新十八景)等特色景观,通过提取松江民间文虎艺术的独特技艺并进行再设计,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开发一系列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旅游休闲产品。

松江这方享誉“上海之根”的文化热土,千百年来积淀了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我们应该依托政府民间合作,大力保护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发展松江民间文化艺术,注重文化内涵,注重保护传承,确保文化有传人,特色能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军.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云间文博(第四卷),2010.

[2]程志强,沈伟,王春雷.上海之根:松江文化建设的战略品牌.云间文博(第五卷),2010.

[3]沈玉亮.松江皮影戏.

农耕文化艺术范文2

一、敦煌早期的人文环境成为接纳外来思想的基础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由于特有的自然环境、多民族居住空间、交通形势、战略地位等,形成了它独特而相对完整、稳定的地方区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敦煌既沉淀了悠久深远的本土文化,又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而注定在很早以前就具有了中西交流与融合的性质。

据史记载,自秦统一中国后,商人们已经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敦煌地区,与塔里木盆地及周围西域各地诸种族发生贸易关系,随着中西交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也随着商旅贸易开始了。汉代时,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及中亚各国的民族文化也都随之东来,敦煌真正地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敦煌建郡之前(公元前111年建郡),这里是氐、羌、月支、乌孙、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游牧场所,以畜牧业为主。后来由于朝廷军事的需要,通过屯军、兴建水利、汉族移民带来的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等,敦煌农业在隋唐之后得到更大的发展。敦煌交通枢纽的特殊性,促成了它的民俗在早期就具有多民族交融的性质。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天下大乱,敦煌由于地处偏远,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安定。不少大族和有文化的士人纷纷迁居河西以避战乱,促使河西走廊的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中原世家大族的到来,也把内地流行的道教传到敦煌,与自汉代以来既存的儒家思想交织共存。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大量士人的存在,为本地区接受外来文化提供了知识的基础,也为向中原输送外来文化提供了方便。魏晋以来敦煌汉文化的发展,为各种外来文化的传播打下了基础。

公元3-5世纪的敦煌,在生产、科技、医学、建筑、音乐、书法、绘画、儒学、谶纬、黄老、占卜、历法、阴阳等等方面都较为成熟,出了一些能工巧匠、学者经师,还不断派学生到洛阳太学就业深造。众多人才学者营造了浓厚的人文环境,如宋纤、郭瑀、祁嘉、刘昞等硕学鸿儒及授业弟子六七千人,刘庆、索晖、索绥、张咨、宗钦等史学家,宋繇、张湛、段承根、索敞、程骏等文学家,书法家张芝与索靖,音乐家索丞等等,他们著作种类繁多,使当时的学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加上当时世家豪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影响,敦煌成为五凉时期河西走廊的文化中心,甚至如张力仁先生所说“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就是敦煌文化”。汉末至隋代以前的政权更替、动荡混战,不仅没有对敦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造成太大损害,反而促成了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敦煌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并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莫高窟创建以前,敦煌已经是一个封建农业与封建文化相当发达的地方,为佛教文化的到来铺好了道路。

二、敦煌早期的民间艺术成为佛教艺术创作的母体

据史籍记载,敦煌地区的文明与文化的发展同中原地区基本同步,且相互间有着联系。大量考古发现,在敦煌绿洲文化圈内,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艺术创作活动。

石刻岩画是原始人类对于自身基本生活状态的原始宗教性艺术表现。敦煌地区现已发现的大量岩画群,充分反映了敦煌历史上具有非常适宜人类生产和发展的自然生态面貌和环境。迄今为止,敦煌附近地区的祁连山、马鬃山、黑山等地区发现大量西汉以前的岩画群,其中祁连山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黑沟岩刻画最为丰富,另外还有灰子湾、七个驴、阿尔尕力太等岩刻群;马鬃山区有山德尔岩画、霍勒扎德盖岩画、格干乌苏岩画、洛多呼都克岩画等;嘉峪关附近的黑山岩画中的雕凿技法和构思更为成熟,《舞蹈图》代表了最高水平。这些岩画中丰富生动的人物、动物形象没有重复,内容包括了狩猎、放牧、舞蹈等,反映了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感受。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古代社会各民族人民有着丰厚的文化艺术底蕴。

从敦煌、酒泉、嘉峪关出土的壁画砖墓、居延障塞出土的木板画等可以看出早期敦煌文化圈内更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面貌。汉代戍边吏卒所作的木板画如《车马出行图》、《白虎图》,以及酒泉魏晋墓出土的画在木棺板盖上的彩绘东王公、西王母等作品,线条古拙简练,细劲有力,运笔流畅,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酒泉、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葬壁画,以丁家闸5号墓最为典型。壁画中题材比汉代有所扩大,宗教画、山水画随之兴起。表现技法高度概括,运笔精练,形象栩栩如生。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农耕生活、宴饮奏乐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场景。在人物肖像处理中已能够刻画人的内在情感关系,具备了“六法”的要求,艺术水平可谓是中国魏晋绘画的代表。敦煌画像砖画,如佛爷庙晋墓砖画中,神话题材较多,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大角神鹿、白象、飞禽走兽等,风格较酒泉、嘉峪关出土的砖画更为成熟精练,线条挥洒飘逸,富有神韵。从酒泉、嘉峪关出土的大量魏晋彩绘砖和壁画墓不仅在内容上全面反映了汉至魏晋时期的的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宗教想象,还在型制构造和创作方法中透出了敦煌早期洞窟壁画创作的最早雏形。

由此可以看出,在敦煌莫高窟艺术没有出现以前,我国远古及汉晋传统文化、艺术在敦煌地区早已有极为深厚的基础,体现出了一个内容上非佛教的、艺术水平十分高的敦煌文化。它既是中国中原文化在敦煌地区的映射,又反映了当时敦煌民间的文化生活和艺术创作思维。再如史苇湘所言:“它主导着敦煌地区佛教的发展以及佛教壁画、塑像的表现形式,它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母体。”

三、佛教艺术与敦煌文化的融合

基于敦煌已有高度发达的艺术传统,外来的佛教造像也很自然地进行了与当地的融合,这是符合艺术家学习研究、创作表现的心理过程的。加上佛教为了尽快适应中国新的文化环境,以便做更为广泛的传播,佛教造像中也没有制定出一个标准模范,这就为人们以自己的面貌、理想、生活经验去造神而提供了方便,使得敦煌佛教艺术成为反映历史现实的极好方式。

农耕文化艺术范文3

摘要:农村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积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历史学、民族学、美学等的文化结晶,以民众最能理解和传承的模式,在千百年来不断被积累及被丰富,继而作为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文化表现形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一种艺术文化表现形式。文中尝试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需求角度,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方式和途径,借此来促动其传承、创新、保护及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民间文化;传承保护

不可否认的是,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及保护始终是与农村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促动了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继承、挖掘。也正因为如此,如何正确梳理并认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优点及发展现状,如何精准锁定并分析其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成效等,不仅直接回影响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生产和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

一、常态下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的基本途径

近些年来尽管我国极为重视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地区因为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重视度不高,传承和保护的技巧、专业人士不足、传承保护环境恶化等导致的传承和保护成效有限的问题。以上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缺乏社会舆论及资金等的支持。基于此,建议如下:

1.1逐步完善法律条款,做好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建议立足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萌发起点,结合其发展及传承方式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保护和创新需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便做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农村民间文化艺术成果有法可依,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可被有效展开等。具体而言,建议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文物保护法》等的已有框架下,结合各个区域实际农村建设中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利于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及传承法律,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加大沟通力度,有的放矢的设计和制定方法、计划及措施,并保障监督和执行效率等。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名录可作为辅助各层级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统一管理的基础。同样需要相关部门自下而上的逐层级调查、归纳、论证、补充、撰写等。分层级的归纳和调研工作可同时展开,建议广调研,精准审核,准确评估,及时对外公布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名录。在此过程中,农民的力量需要被调动起来,可发动民众的力量成立农村明见研究会、文艺协会等,鼓励各基层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献计献策,提供资金支持等。当然,各层级政府的力量和优势必须良好利用起来,为挖掘、保护、整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提供基本保障。

1.2培养自觉传承和保护意识,建设传承保护队伍。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其关键点就在于保持传承者的专业性及不竭性。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意识及传承人队伍建设,对于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极为重要。从现有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现状及问题来看,因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者日渐缺失,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不得不出现断层进而导致很多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流失的情况并不少见,以故宫修复为例,纪录片《故宫》中有多集曾提到因为民间老艺人的自然死亡,后继无人,导致很多传统技艺流失甚至消亡,再次依靠传统工艺修复故宫已经很难被期待了。正因为如此,如何通过宣传来提升民众自觉承担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继承、发扬、创新的责任,如何自觉创造和运用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就应该成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中的重点。对此,建议培养农民群众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开放性意识,加大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宣传推广力度,使之认识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此外,还需要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培养与利润挂钩,使其成为可以为广大农民带来切实利润值的重要元素,如绣品、民族舞蹈、与农村旅游密切挂钩的各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等。当农民群众看到并感知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新和实用为自己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之后,自然愿意打造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精品,提升农村民间文化艺术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这也是不断丰富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内容,提升民众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二、新农村建设要求下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的补充途径

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民间文化运作机制的重要构成,需要以继承为前提,以发展为必然要求。对于农民民间文化的自身发展而言,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创新是内在要求,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传播的过程中都需要贯穿文化创新精神。从根本而言,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创新和传承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之一,同样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故而,作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辅助,在新农村建设要求下,建议补充途径如下:

2.1强化民族记忆,创建各类民间群艺团体。植根于农村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伴随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吸纳广大农村群众的智慧和喜怒哀乐,民间文化艺术的动态发展与传统文化建设糅合起来,创造出符合各个时代审美特征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农民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服务对象,其中的文化能人和民间艺术人均可被树为典型,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组合形式,现身说法并展示其精湛的技艺,用实际效果来感染民众,提升农民愿意参与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创新、传承、发扬,甚至使之进入国际市场中与国外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竞争。此种充分发挥文化能人及民间艺术作用的形式,很有可能造就并培育出一大批来自民间的艺术能人,此过程也是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农民创办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重要过程。具体可借鉴河南汝南县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民间文化传统优势融合,保护、引导、培育当地民间文化能人,创建群众乐意参与,又符合当地特色和文艺爱好者喜好的民间群艺团体,如乐队、合唱团、曲艺、豫剧群众性团体等的案例。

2.2丰富农民民间文化艺术内涵,创建各类民间文化产业。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并非完全保持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一成不变性,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需要保持其新鲜性和生命力的。建议继续开发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潜能,如借助民间文艺队伍开发群众身边熟识的文化典型,虽然部分民间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如河南淮阳泥泥狗、洛阳的皮影戏和泥娃娃、朱仙镇的木版年画等,以及卢氏木猴和虞城的泥砚,都可以伴随民间艺术的创新及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逐步被提上文化产业的创建议程上。为推进创建各类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可建立起多元化投资融资体制,逐步拓展融资渠道,运用资本市场融资、金融信贷、投资控股以等方式,并逐步改善依靠文化企业积累扩大再生产及政府财政投入等方式,促动并加快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文化投资公司、基金组织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东,李月云.民间艺术传承保护与大学文化建设以桥马戏、泗州戏的传承保护和宿州学院大学文化建设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3(6):1-4+93.

农耕文化艺术范文4

关键词:剪纸;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33-02

陕西宝鸡是中国古代文明特别是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是全省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资源之一的宝鸡民间剪纸,也一样久负盛名。而剪纸这一民间美术作为农耕文化的产物, 它的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造型特征最强烈。已成为宝鸡地区一项重要的文化习俗,也是一种文化内涵丰厚、民俗结构完整的文化艺术形式。

一、宝鸡剪纸的文化渊源

宝鸡地处八百里秦川之关中西端,东连中原,西接甘肃,南通巴蜀,靠近农耕经济与畜牧经济的连接地带,处在不同经济形态文明的交汇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特别是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宝鸡民间很早就有周成王剪玉圭的传说。周成王年幼时与叔虞玩耍,将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形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当作你的封地。”史佚因此请求成王册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只是开玩笑罢了。”史佚说:“天子无戏言,你说了就要履行。”于是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国旧地,这就是成语“桐叶封弟”的典故。以西周成王“剪叶”的故事看,剪纸之前的树叶、布帛等剪铰艺术可能很普遍了。有关资料记载,文物工作者已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陵墓里,发现有异常小巧的用金箔剪成的虎、象、怪兽、鸟和云纹图案。宝鸡属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时至今日民间仍广泛使用银箔剪纸、装饰面花礼馍、蜡烛、亭子、花帐等。并且,宝鸡的考古工作者在唐墓中发现了不少保存完好的剪纸作品。

正是基于这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积淀,宝鸡剪纸作为陕西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作为宝鸡民俗生活一种的剪纸,亦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宝鸡民间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像用于婚育的剪纸图案主要有龙凤呈祥、金瓜石榴、榴莲生菊、麒麟送子等,新婚洞房被人们十分讲究的贴满这样的喜花剪纸图案。关中地区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发祥地,以秦腔为主体的关中戏曲文化特色鲜明,宝鸡戏曲剪纸的盛行,正是扎根于当地的戏曲文化。其戏曲剪纸名目繁多,人文内涵丰厚,特别是窗花的主要题材源于戏曲,同时又是戏曲表演的再创造。

二、宝鸡剪纸的民俗文化符号

剪纸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宝鸡剪纸之所以能够从古到今流传,而延续不断的主要原因,除了它赖以产生的基础文化架构即农耕社会结构,以及特定空间参照即地理环境分野这两个重要的依据条件外,还有一个显见也是最直接的生存条件,就是民俗生活。民俗是产生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具有世代相习特性的传统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模式化了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的规范体系。民俗是民族心理的外部表现,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成为代代相承的民众惯习。

多元民俗生活是剪纸生存的文化机体,如同其他民间文化一样,剪纸本身就孳生于一定民俗文化机体,是在民俗机体上直接萌生、蔓延和汲取营养而获得传承不息的。多元形态的民俗生活构成了剪纸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剪纸是与民俗生活“骨肉相连”、“相依为命”的。如四季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刺绣花样、美化环境等,样样都离不开剪纸。它不仅能给民众带来美的精神享受,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比如,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宝鸡民众大量剪、刻、贴、挂各式彩色图案窗花、炕围花、团花、粮屯花等等,是民间节日剪纸的所在。几乎所有的祭祀、敬奉、祈祷、祝愿剪纸都是围绕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主题展示。人生礼俗中的四大环节,即诞生、婚嫁、祝寿、丧葬,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婚嫁民俗更是人生礼俗中的至关要紧的一环。宝鸡城乡婚俗过程中的窗花、顶棚花、炕围花等等洞房装饰剪纸,琳琅满目、色彩缤纷,以静态喜庆色彩、平面造像方式配合鼓乐、鞭炮与嬉笑哄闹声,营造出一种热闹、欢乐而隆重的婚礼气氛。作为婚姻礼俗中的剪纸,主要形式有龙凤呈祥、鸳鸯戏水、二龙戏珠、凤戏牡丹、白头偕老、麒麟送子、葫芦生子、扣碗和合等等。其主题内涵都是追求幸福吉祥、婚姻美满、和和美美、人丁兴旺等。除婚嫁礼俗外,宝鸡诞生礼俗还讲究在产妇门上贴一个红色葫芦剪纸,报喜、祈福;贴红剪纸鞋样、红十字、红色老虎起避邪、镇妖之功用。在宝鸡民间丧祭剪纸中,对“纸活”使用最为普遍。主要是以制作纸扎、挽花、献祭、铭旌、挂帘、筒纸等为主,清明节在墓地悬挂五色剪纸、十月一焚烧剪纸衣服等习俗。以剪纸来祭祀祖先,祭奠亡灵,是生者表达对死者深切的悼念之情和发自肺腑的人文关怀。

除了逢年过节家庭装饰要用到剪纸,还有用剪纸招魂、送穷、扫晴、燎疳等俗用。在乡里乡村的庙会、集会等相关的祭祀活动中也少不了剪纸的装饰和点缀。宝鸡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三、宝鸡剪纸的民俗文化社会功能

剪纸民俗文化内涵的变迁, 离不开当时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程度地承载着礼神敬祖、趋吉避凶等功能。并在传统节日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汲取灵秀与生命之气,在古朴的民间传播生存。

(一)宗教心理调适功能

宝鸡剪纸,在、巫术思想的影响之下,经常出现在各种宗教仪式或具有某些宗教特性的信仰民俗活动场合,有着较为明显的辟邪镶灾和心理调适功能。在民众看来,剪纸中一些样式不仅可以“通神”,具有“神性”, 而且“神力”无比。与人的生死关系密切的灵魂观念,是剪纸生成的宗教文化根源之一。比如宝鸡市千阳县的“送病娃娃”,手里拿着“桃榴三桂”,桃为长寿,榴为多子,桂为富贵,意味着死者鬼魂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可以把亲人的灵魂领走,故亲人不是请抓髻娃娃去驱鬼,而是送去“桃榴三桂”祭献亲人灵魂,请他保佑平安。民间剪纸招魂,大都是由于突发性的或疑难性的疾病缠身、受到意外惊吓而“魂不附体”或“丧魂落魄”,需要借助象征灵魂所在的剪纸娃娃来引魂归窍。也就是说, 在个人方面,可以增加自信,能在知识 、理性和科学无所用武之地时,给人以心理调适和抚慰。在社会方面,它是一种组织的力量,把社会生活引入规律与秩序。这种仪式所隐藏的纳祥免灾的民间信仰意识,是的一种间接显现,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民间剪纸具有凝聚群众信仰心理和精神的功能。

(二)装饰审美功能

作为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剪纸的诞生、繁衍,其首要的目的和功能并不是出于审美的需要,而是为满足民众的“信仰”需求而产生,但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它也具有多重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因为,在民间岁时节日里的住居装饰离不开剪纸。每当举行婚丧嫁娶、庆诞贺寿、迎年过节、祭祖祀神、招魂送病、驱邪除秽等重要活动,都要用大红大黄纸张剪刻各式各样图案纹样来装饰环境、营造氛围、描绘万象、展示心灵,表达对人生未来的美好祈愿和祝福。一张剪纸无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和使用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丰富的感情,且这些剪纸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厚, 件件作品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审美要求, 能给广大民众以强烈的审美愉悦。不论是花草、器物, 还是动物、人物, 都追求造型优美,剪刻精细,色彩艳丽,外简内繁, 有势有韵,繁简相宜 ,虚实相生,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以达到完美的装饰性目的。求美的意愿也成为夸张的内容之一。表现人物时,将人物的衣服上缀满花朵;描绘动物时,将动物身上的毛皮夸张成漩涡状,或在其身上直接添加图案,这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融形、神、意、趣于一体。以巧妙的展示、丰富的内容和塑造鲜活饱满的画面摄人魂魄,充盈着撩人心目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美感。

(三)教育教化功能

一切艺术都包含着娱乐与教化的功能。剪纸也如此,张张剪纸,如同打开的画册,是教给人们关键是孩子知识的启蒙课本。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著名人物等,给大人小孩的心灵以直观形象、最初始的启迪。对于爱唱爱看秦腔戏的宝鸡农民来说,窗花是凝固在窗户上的戏曲演出,而这演出一旦从戏楼上搬到炕头前的窗户上,戏迷们便日日都有了好戏看。尤其是戏曲窗花渗透着较为强烈的教化意识。除了一些封建伦理道德如忠孝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社会规范的教导,如为人处世、结交朋友等。戏曲窗花既适从于民居的装饰意趣,又是戏曲舞台的一种延续。每家每户贴的内容、题材都不一样,有的还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和时代风尚,剪一些爱国、爱党、计划生育、科学种田等内容。剪纸也充当了政策的“喉舌”。鲜艳夺目的窗花等剪纸样式,既给家庭带来欢乐和喜庆,又便于对子孙传授传统文化和各方面的知识,如历史知识、生产生活知识、为人处世知识等等。这种简便直观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四、结语

总之,宝鸡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其生命力就在于它给予了人们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寄托了劳动者的生活情趣、精神追求和价值愿望。剪纸作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民间剪纸作为非物质遗产 申报不是终极目的,其传承与保护,主要依赖于民俗文化空间的存在与实现。对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双重因素的传统民俗文化空间的关注,是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的重要基础。我们不应该忽视民间剪纸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其在人的生存心理反映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价值。因此 ,应大力增强全民保护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和意识,真正重视民间剪纸 、重视那些和人民大众生活联系最广泛 ,最具文化普遍性、最具群体情感象征的活态文化遗产 。

参考文献:

[1]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农耕文化艺术范文5

关键词:民族 戏曲 保护

戏曲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除了汉族戏曲外,还包括各个少数民族戏剧。这些少数民族戏曲剧种除了具备中国“歌舞演故事”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独特艺术个性:一是各个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所用的语言都是本民族的语言;二是唱腔都是本民族的传统唱腔;三是表演中运用了大量的本民族的传统舞蹈;四是剧目反映了本民族的生活和历史,也反映了本民族群众的喜怒哀乐。

中国戏曲形成的历史虽然比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梵剧晚,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至今仍以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舞台上,而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梵剧早已从舞台上消失。中国戏曲能传承发展到今天,这是中国文化的骄傲和自豪。

各地的民族戏曲反映了当地民族的历史文化、地域民俗、审美情趣。少数民族独特的历史、丰富的文学艺术,为少数民族戏曲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素材。建设现代文明、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少数民族戏剧有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戏曲演出市场的不景气,剧团和艺人的生存困难,是多年来困扰戏曲发展的难题。如何正确看待这一问题是提高对民族戏曲保护与发展的基本认识。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戏曲统领我国城乡文艺舞台的局面已成为历史。在我国多数戏曲剧种是产生在农耕社会,反映的是农耕时代的生活和审美趣味。改革开放前,各地不仅有大量的专业戏曲剧团,而且农闲时村里的年轻人也经常参加村社的业余戏曲活动,演戏、看戏成为当时的时尚和主要的娱乐活动。如今,年轻人大都到城里打工,春节才回来,许多村社的业余剧团因后继无人,活动搞不起来。即使有些戏曲演出,也是演给老人和小孩看的,很少有中轻年人观看。因此,一些剧种的衰亡是历史的必然。但戏曲作为一种独特的、有悠久历史的文化艺术,不会因为一些剧种的消亡而灭亡。新兴的剧种和那些勇于创新的剧种一定还会传承戏曲的因子,创作出反映时代生活的新剧目,将戏曲的艺术精华发扬光大。

党的十和三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发展的方向:一是提倡自然生态平衡,二是提倡文化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的平衡需要保护稀有的物种,文化生态的平衡也需要保护稀有的文化艺术品种。一个物种的保护,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质量,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数量。戏曲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群体优势,但是近几年来,戏曲的剧种数量在减少,这对于戏曲的传承和保护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希望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民族文化的政策来改善戏曲的生存环境,同时我们这些基层文化工作者也应脚踏实地地工作,深入民间、基层、厂矿和百姓生活中,尽可能为保护各地各民族的戏曲剧种多做一些辅工作。比如,民间戏曲演出有一定的季节和固定的日期,除了各地固定的庙会外,春节、元宵节是戏曲演出最集中的时间段,基层文化工作者应事前了解与戏曲演出活动相关的民俗,我们还应定期派出专业辅导老师给一些团体做些提示和辅导,根据某些团体的需求支援一些道具,并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让他们的演出具备民间性,让生存和发展有依有靠。同时还可以采取小型座谈会和个别访问相结合的形式做一些剧本创作调查,特别是采访老艺人、老戏迷。我们既要具备传承和发展的眼光,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是在偏僻的农村,更需要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深入,在生活上与他们交朋友,在感情上与他们打成一片,让民间艺人真正能体会到党的关爱与温暖。

保护戏曲发展是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不同,物质文化的保护是强调它的原生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强调活态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处斯密特教授访问中国艺术研究院时在专家座谈会上说“非物质文化是鲜活的、流动的文化”,而中国戏曲文化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就是因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每一次戏剧形式的变革,都是在原有的戏剧形态基础上进行的,既吸引了民间的新的艺术营养,又传承了传统的艺术因子,解放了戏剧的生产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戏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既有戏曲研究所,也有戏曲研究室,特别是少数民族戏剧作家,为少数民族戏剧创作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力的增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戏曲文化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少数民族戏剧是中国戏剧的一个门类,它是开放在雪域高原、大漠戈壁、草原边塞的花朵,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芬芳。

(作者单位:呼市群众艺术馆)

农耕文化艺术范文6

    一、创新: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创新性转化,是指在各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入转型期的视野下,对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中能够继续为人们所重复利用和受益的元素,进行重新整合,以便更加适应当下人们的文化需求。众所周知,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传统肌体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就会失去活力、走向衰弱。因此,文化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原动力。

    二、历史资源:广西民间音乐“多民族元素—多元性主体”存在格局

    广西是“歌海”之地,是多元民族文化元素共存融通的美丽一隅。广西地处中国云贵高原南麓、两广丘陵西部,南边朝向北部湾,整个地势为四周多山地与高原,中部与南部多为平地。境内的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世代繁衍生息,创造出别样的、多姿多彩的八桂文化。广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具备明显的互通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侗语族(包括壮、侗、水、布依、仫佬等)各民族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创造了丰富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戏剧音乐、民歌歌谣、民间曲艺音乐等不同形式,具体的诸如桂剧、壮剧、邕剧、侗戏、桂南采茶戏、彩调剧等戏剧音乐;诸如壮族末伦、壮族唐皇、苗族果哈、瑶族唱盘王等曲艺音乐;诸如侗族大歌、壮族三声部民歌、瑶族蝴蝶歌、壮族排歌、平果嘹歌等民间歌谣;诸如壮族歌圩、苗族歌会、京族独弦琴技艺、侗族器乐、壮族天琴艺术等民间音乐文化;等等。可见,广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丰富至极,正如学界所称道“:统观广西各族的民间歌谣,内容十分丰富,题材非常广泛,从繁重的劳动生产到日常的人生礼仪,从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到当今世界的现实生活,可谓无所不唱,不所不包。”①显然,多民族文化结构,多民族民间音乐,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百花争艳。换一句话说,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呈多元民族元素共融、多元性主体互2通的资源分布格局。广西各少数民族具有温和性的民族性格,比较容易沟通,而且是一个善于向他人学习、借鉴的民族。正如着名社会学家、民族学界泰斗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着名论断所说的那样,只有这种能“各美其美”,又能“美人之美”的博怀与民族文化秉性,民族的文化发展才有强大的内在激活力。这为我们讨论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性转化问题,提供了前提性的问题预设。

    三、传统传承:“家庭—师徒—社会”模式

    传统社会中,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烙有深刻的时代性、历史性。广西民间音乐艺术,产生和发展于农耕社会文化背景,其传承具有浓厚的农耕社会印记。这里,以侗戏音乐艺术的传承方式为例,来例说①和陈述民间音乐艺术传统传承模式。侗戏音乐艺术主要流传于广西北部的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三县境内。在侗族村寨生活中,侗戏音乐艺术的传承有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三种类型和方式。一是家庭传承。侗戏音乐艺术的家庭传承方式,是启蒙式的传承,起到启蒙、教化的文化传承作用。侗族学者吴浩先生将文化的家庭传承关系描述为:“家庭传承,常分父系传承方式和母系传承方式,父系传承方式指祖父传给父亲,父亲传给儿子;母系传承方式指外婆传给母亲,母亲传给女儿。”②早晚时间,农忙或家务活儿歇息时,家里的长辈会自然不自然地哼唱侗戏曲调、唱词,晚辈会受到感染,时间长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唱戏。在学术界这叫做文化“习得”。换一个视角来说,长辈(戏师)言传身教,后辈(子女)耳濡目染,就是家庭传承方式的最好概括。二是师徒传承。侗戏音乐艺术的师徒传承,是侗戏音乐艺术社会传播的主要方式。通过侗戏师傅的传、教、带,徒弟的学、跟,时间长了,徒弟也慢慢成长,变成师傅。一个戏师傅带两个徒弟,两个徒弟成长成戏师后各带两个徒弟,就变成七个戏师傅了。以此循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队伍不断壮大。三是社会传承。在侗族传统社会,戏师、歌师等“本土文化人”是非常受人尊重的社会角色,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文化活动中,如过年过节时(时令习俗)的文化娱乐活动,戏师、歌师以发起人的立场和姿态,组织和举办相关文化交流活动,如组队赴歌会、赶歌圩等,通过社会活动的方式,传播民间音乐艺术。

    四、创新性转化:“进课堂—产业化”保护与传承机制

    笔者认为,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植入“创新性转化”理念,是广西文化建设工作发展的历史必然。长期以来,广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保护、传承工作力度。1980年代以来,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如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搜集、整理和出版少数民族古籍,评选、命名“民间艺术之乡”等。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正式提上工作日程后,自治区文化厅成立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全区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实施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十百千工程”,把博物馆、生态博物馆、传承基地、传习所等联结成广特的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网络,为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剥离、转化,向更有利于今天和今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发展,提供了技术性的前提条件和工作基础。民族文化进校园,是广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保护与传承的成功实例。据有关资料说明,1980年代初,在广西本土音乐家的大力推动下,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文化局(今广西文化厅)联合举办广西少数民族歌手学习班,招收广西全区12个世居民族擅长演唱各类歌种的优秀“歌王”、“歌后”组成短期培训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文艺骨干。后经广西区人民政府、区教育厅、区民委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歌手班转为中等专业文艺班,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实行统一分配,开启了广西民间音乐艺术保护与传承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的先河。③另外,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侗族大歌,从2000年开始编辑侗族大歌教材,开展“侗族大歌进校园”行动。该县各中小学纷纷开设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敬酒歌等校园课程。一方面,让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精品真正走进校园,激活课堂;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侗族大歌的音乐魅力,为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土壤”。民间文化艺术的产业化(或准产业化)思路,是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性转化机制建立的有效激活剂。“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起源于对“大众文化”的争议,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Adono)和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在他们于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①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看来,民间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准产业化)的实质性征,是加入了市场机制的激活成分,使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华元素,进一步适应当下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民间文化艺术的市场传承方式,是当下现代社会关系中的主要产物之一。“市场”一词,并不能完全看作是经济学概念的“市场”术语,而是将其词义拓展到民俗文化空间范畴,指涉到民间民俗文化空间中来,审视民间艺术的社会传承现象。这种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被赋予了市场性征。再以侗戏音乐艺术为例说明。前文陈述侗戏音乐艺术的“家庭—师徒—社会”传统传承模式,暗含着其在当下的创新性转化现象,即诸如社交民俗活动(“月也”)、商业巡演和网络传播等传承(传播)方式的出现。

    一是“月也”传承传播方式。“月也”,是侗族地区一项隆重的社交民俗活动,指在“团寨”范围内,一个村寨的民众前往另一个村寨去集体作客,举行侗戏表演唱、对歌等文化娱乐项目,目的在于促进村寨之间的文化、情感交流和友好往来。

    二是文艺小团队各地商业巡演传承方式。田野调研中发现,近十几年来,广西侗戏流行区涌现出个别规模不大的文艺表演小团队,到侗乡各乡镇进行商业巡演,一方面是传扬、传播了侗戏音乐艺术,另一方面能赚到一些劳务费,增加群众收入。

    三是现代传媒传播的传承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看侗戏、学侗戏,甚至排演侗戏,传播侗戏音乐,既方便又快捷。可见,有了“市场”的激活,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扩增了工作空间,适应了群众文化需求,无形中增强了民间音乐艺术的内在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