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停车场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综合体停车场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综合体停车场管理制度

商业综合体停车场管理制度范文1

全功能、现代化,优质展馆蓄势待发

南京际博览中心总规划用地54公顷,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展馆、会议中心、酒店三部分构成,是一座集展览、会议、住宿、餐饮、演艺、赛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场馆。

展馆部分拥有8个大型单层无柱式展馆,1座路上展馆。室内展览面积110000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30000平方米,单个展馆面积约12000平方米。地下双层停车场目前拥有约1200车位,其中包括近40个大巴专用停车位。

会议中心建筑面积46000平方米,按五星级标准打造,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包括5000平方米巨型多功能厅1个,1000至2000平方米大型会议厅2个,40至400平方米精致多功能会议室18个,精致宴会包间17个。

酒店总面积20221平方米,按照准四星级标准建设运营,设施一流,服务优质,共有252间客房,机动车停车位140个。

交通网络覆盖华东,配套设施成熟完善

城市内交通,双地铁直抵展馆,出站口仅一步之遥;多条公交线路便捷直达;城市轻轨交通途经展馆,将新城中南部地区完美连接。

城市外交通,紧邻南京绕城高速,距禄口机场40分钟车程,距高铁南站15分钟车程,并可直通长江航运重点码头南京新生圩港,长江三桥、过江隧道、过江汽渡均在10分钟车程以内。借助绕城高速、长江隧道、长江三桥等重要交通节点,实现四通八达覆盖华东的快速交通网络。

博览中心周边5分钟车程区域内拥有多家星级酒店,五星四家,四星四家,三星多家。高端商业综合体日趋成熟环伺国博。

星级化服务细致入微,办展之旅由此不同

项目经理责任制,提供一站式统筹服务,交点对接省时省心。量身定制展览日运行方案、展览服务保供方案和全流程风险预案,为每场展会保驾护航。馆内水、电、压缩空气、电话及高速网络直达展位,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全程外协单位由您自主选择,即刻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与舒心。现场信息化系统,足不出展位,尊享服务上门。媒体中心嫁接展会与媒体,专业免费服务营造和谐的媒体之家。优质强势主流媒体,全方位打造浓厚宣传氛围。个性化综合服务区,体味展会之外的悠闲生活。

商业综合体停车场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高层建筑;绿色建筑;节约能源;运营管理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2-0058-03

随着世界各个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高,人口的不断聚集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当城市发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建设均被作为主要发展内容。其中建筑层数的增多与城市的发达程度紧密联系。随着多次技术革命和人类的大量聚居,城市不断变大,也不断变高,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数量甚至成为评价一个城市发达程度的指标。高层建筑在全球有着不同高度的定义,但并不严格和绝对。中国《高规》规定10层及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 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 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本次调查分析,主要选择以西安小寨赛格国际购物广场为例,以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托,结合该项目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试图分析并解决一些有关西北地区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的绿色问题。西安小寨赛格国际购物广场位于西安市最有名气的商圈之一,小寨商圈的核心位置,小寨的商业发达,形成了西安市的次核心商业圈。项目位于小寨十字东北角,西安市中轴线上,毗邻历史悠久的大雁塔,是西安市年轻人最为喜爱的也是极具活力的聚集地之一。本文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

1节地与室外环境

西安小寨赛格国际购物广场总建筑面积约230000 m2,其中写字间面积约30000 m2,商业面积相对较为充裕,约为200000 m2,十分节约并集约利用土地。它于2013年10月1日开业,目前是西安市内最大的商业单体项目,亦成为西部最大的商业单体项目。项目选址符合西安市城市规划,且符合周围其他寺庙等文物古迹保护如大兴善寺的建设控制要求。场地位于西安市商贸中心区位,建筑规划布局为底层商业及上部写字楼,商铺为场地面积满铺,写字楼为东西向,虽满足日照标准,但相较南北向还是有一定劣势。人行人口多个,车行入口两个。人行入口分别沿建筑西面和南北面布置,西面设置主人口一个,南北面分别设置多个,地下结合地铁也设置了相应出入口。值得注意的是,它在楼体西南角二层与小寨立交还有一个人行入口,极大方便了使用者。车行入口在南面设置一个,通往立体停车库,西面设置次入口,但均由于距离小寨十字太近,导致长时间交通拥堵,出入口均交通压力过大。由于项目的地理位置及占地规模限制,场地内并未设置室外绿化,但商场核心位置营造了多样的空间形式以及全场绿化,让人们在购物中心休闲的同时得以亲近自然。主要室内景观为411.3 m2全球最大室内景观瀑布,拥有绿色清新购物环境的同时可以享受负氧离子体验。由于项目的合理布局和适当的体型系数,场地内的风环境是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的。但由于商业满铺,室内空间较大,建筑的自然通风受到了一定影响,项目结合室内的两个大型通高空间使得建筑的室内自然通风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场地内,人活动区基本未出现涡旋或无风区。但项目并未采取适当措施降低热岛强度。具体表现为:场地内的红线范围所属的广场等活动场地未栽种大量绿植,并未铺设大量草坪,建筑物所形成的遮荫面积也未达到其占地面积的10%。此外,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也并不是很低。

(1)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场地南侧设有公交车站,一层与地下均与地铁二号线相连,项目二层还与小寨立交相联系,与公共交通设施均具有便捷的联系。场地内的广场及项目内部商业和写字楼部分的人行通道均采用了无障碍设计,如盲道、坡道、竖向电梯及残疾人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由于小寨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该项目在西安商业单体中首次应用立体车库。空中花园停场位于购物中心的7至9层,可提供车位1630个,成为西部最大的楼顶花园停车场。但并未设置自行车停放设施。立体车库的方式极大地节约集约用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并未设计地面停车位,为步行及活动场所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小寨赛格购物中心为周围提供了便利的公共服务,将商业和写字楼集中设置,配套的广场也使得周边居民增添了不少活动场地,并因很多活动的举办而丰富了大家的生活。

(2)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该项目的设计中,认真分析了现状地形,进而结合前期分析,进行了场地设计和建筑布局。项目内利用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但并未采用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并采用有组织排水的方式,合理组织了屋面雨水、道路雨水等进入了地面的生态排水设施;广场硬质铺装地面上的可渗水硬质铺装面积比例高达到50%以上。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由于是室内绿化,并未采用传统的树种,而是将室内大瀑布与室内绿化相结合,真假树种相结合,使得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及景观性,采用垂直绿化的方式。

2节能与能源利用

项目内建筑方案设计较为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1)建筑与围护结构。项目结合场地内的地形及自然条件,优化设计了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相关内容。中庭、外窗及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使得建筑获得了良好的通风环境。使用玻璃幕墙且不设外窗的西立面,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比例为5%;设外窗且不设玻璃幕墙的东立面,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30%。墙体等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2)供暖、通风与空调。本案中采用了冰蓄冷空调,这是西部首家运用冰蓄冷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的商业,提供了自然、舒适、纯粹的绿色购物环境体验。因此,项目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积极在水系统和风系统中采用变频技术,且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

(3)照明与电气。项目中,商场内也采用了80部进口电梯,打造了科学的交通组织。并设有50.3m的亚洲第一通天梯,为大众提供安全、舒适、惬意的购物交通设施,可直达六层美食街区。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项目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给排水系统设置合理、完善且安全。卫生间、垃圾及保洁间全部采用了节水器具。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要求,达到节水用水定额的上限值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设置水表等用水计量装置;使用节水的卫生器具;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该项目建筑造型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造型简约,且没有进行大量装饰、装修。择优选用建筑形体,良好地确定了体型系数,建筑形体较为规则。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达到节材效果。由于其商业建筑的特殊性,建筑中使用了大量可变换功能的、可重复使用的隔断。

5室内环境质量

西安小寨赛格购物中心的室内噪声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其主要功能的商业空间内还采用了室内大瀑布来降低环境噪音。

(1)室内声环境。写字楼部分主要功能房间都做了相应的隔声处理,空气声隔声性能及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在构件及相邻房间的隔声性测试结果,均达到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

(2)室内光环境与视野。项目中写字楼部分的房间及六层上的主题餐厅均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且能通过外窗看到室外自然景观,无明显视线干扰。主要功能空间的采光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

(3)室内热湿环境。该项目场地中室内热湿环境并未采取可调节的遮阳板等相关措施,因而夏季太阳的热辐射依然较为严重。外窗和幕墙透明部分中亦没有布设可控遮阳调节措施。

(4)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气质量的提高主要依存于较为良好的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该项目内设有两个大型通高空间,卫生间、餐厅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也并未严重影响其他建筑区域或室外活动场所。但是地下两层的地铁潮铺由于通风效果不好,加之流线设置流动性不强,导致室内空气质量欠佳。

6施工管理

由于项目所在位置是西安市大型商业中心,人流量非常大,项目周边又是大学和其他商贸。因此,施工管理的良好程度极大影响着项目周边人们的生活质量。施工管理中,应建立绿色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并落实各级责任人;施工项目部应制定施工全过程环境保护计划,并组织实施。

(1)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及施工过程中,施工方积极采取洒水、覆盖、遮挡等降尘措施。并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制定并实施施工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计划。

(2)资源节约。施工中制定并实施施工节能和用能方案,监测并记录施工能耗;制定并实施施工节水和用水方案,监测并记录施工水耗;减少预拌混凝土的损耗;采取措施降低钢筋损耗;使用工具式定型模板,增加模板周转次数。

(3)过程管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并严格监督设计文件及内容的变更;采取相关措施保证建筑的耐久性;实现土建及装修设计之间的联合,并在施工过程中积极进行一体化;竣工时必须要完成主要功能空间的功能及装修的完备;提供各项装修材料及设备的检测报告和性能复试报告;并提供建筑竣工验收证明、使用说明书和建筑质量保修书;提供业主反馈意见书。

7运营管理(表1)

项目运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应达标排放;节能、节水设施均工作正常;供暖、照明、通风、空调等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亦工作正常,且做好相应的管理记录。

(1)管理制度。项目中,物业管理部门获得有关管理体系认证。但项目运营过程中并未形成较为活S的关于绿色建筑相关的教育宣传,在使用中也未向大家宣传绿色设施的使用说明,从而积极宣传绿色设施及绿色建筑,形成较好的绿色氛围。

(2)技术管理。项目有做到定期检查、调试公共设施设备,并根据运行检测数据进行设备系统的运行优化;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公共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作正常,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非传统水源的水质和用水量记录完整、准确。

(3)环境管理。项目中的室内绿化,全部采用新型的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了各项化学药品的使用范围,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内容的规范使用,有效避免了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污染,且现场观感良好;垃圾间、垃圾收集站也并不散发臭味,且未污染环境;垃圾间、垃圾收集站内的垃圾也进行了及时的清运与处理。项目中的所有垃圾桶及垃圾回收站均实行了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

商业综合体停车场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如今建筑业的竞争相当激烈,各房地产开发商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及发展,就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实施时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就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法来确保该目标的实现。在此,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某大型工程项目中的施工管理做了探讨,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米左右,属于大型综合体单体工程,塔楼其中有写字楼(26层、高为99.1m)、写字楼公寓(35层、高为123.5m)、服务公寓(37层、高128m)五星级酒店(2层、高为96.8)所构成,而裙楼由5层综合商场组成,百货、餐饮、等各种商业业态。底层是由地下停车场及大型超市等构成的地下室。

2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大型项目中的施工管理是组织好施工生产,是在一定时间空间等约束条件下对劳动、设备、建筑材料等有限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进行科学安排、临设维护、合理使用等,并与各种环境保持协调统一的关系,使一切在该施工场地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的要求。对房地产建筑施工企业则现场管理来讲不仅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房地产开发商若想在日趋自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要想有着更高的利润就必须提升施工管理相应的措施。施工场地是人、物、信息流的集散地,同时也是企业产品的形成地,是建筑企业的核心部分。

施工管理因其的重要性,在建筑企业管理的体现着及为重要。建筑施工企业最主要的四大标准(质量、安全、成本、工期)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其施工高空实施的作业较多,多工种联合作业,工作人员流动大,也属于事故隐患多发的地段,加强施工管理则能有效降低隐患事故发生。

在施工现场改善人、物、场的结合状态后,即减少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及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如此对于施工企业节支有所增收。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特别对于航洋国际城这样一个项目内容多、工程量大、工作面积大的综合性项目的建设施工,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3施工现场管理原则

3.1基础性管理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属基础性管理,是企业组织施工管理的前沿。企业按合同为施工项目设定的各项目标都要通过加强现场管理才能实现,而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才是抓住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根本。基础性工作包括:标准化、定额、计量、原始记录、统计核算、巡视检查等日常性工作。

3.2综合性管理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是综合性的管理,既有目标性管理,又有生产要素的组织性管理;既有技术性管理,又有经济性管理;既有企业行政性管理,又有政府法制性管理,所以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进行综合性管理。综合性管理就是用系统的观点、目标的管理办法,认真执行各方面规定的工艺标准和管理标准,全方位、全过程、全面地进行管理,搞好施工现场管理的整体优化。

3.3动态性管理原则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环境条件、资金六大生产要素始终处在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因此,必须进行控制和动态管理,不断依据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整,重新优化要素组合来适应变化。这就要求及时掌握动态变化,加强协调,解决矛盾,排除风险和干扰,切忌用一成不变、静止的观点来进行现场管理。

3.4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的做法。项目部应奉献精品,在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力争以较少的投人获得更多的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3.5科学合理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做到现场管理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科学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积极性、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6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其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4.1编制科学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整个建筑施工全局技术经济文件,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其内容主要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等进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的费用也不同,在开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共同商讨,对施工进度计划表、平面布置图等要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合理的安排,对控制工程施工周期的质量、安全都有详尽的安排。施工方案经批准后,就必须严格认真执行,如有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地方,相关人员应及时调整方案,从而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4.2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如今实际状况是大多数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健全,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没有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是全面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需要。整个项目施工过程具体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项目经理,他对整个工程项目负责,该制度能有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监督并落实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措施。必须重视选拔和使用项目经理,注重培养教育那些懂专业技术、有施工管理经验、有一定政治素养的人才,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丰富他们的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3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尤其是部分些特定的工序,必须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管理的重要性。然而有必要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等工作,每一环节必须要进行严格限制和管理,认真执行材料验收、发放、退料、回收制度。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如遇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另外的检测和鉴定。凡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的都不予采用。

4.4加强资料管理

加强施工资料管理,由于施工资料室整个工程技术指导以及管理的书面材料,将来工程竣工检查时必不可少。由于资料非常庞大,每一分部工程,甚至每一道工序都应有相关的资料来一一对应,现在施工现场项目部也都实行了微机化资料管理,配备专门的人员和电脑来做资料管理。竣工资料包括材料如合格证、竣工图、检验报告、验收报告、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相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施工日记等,这些材料要分类整理,并作为建筑整体竣工的一部分,做长年保存。

5结束语

由于施工的管理是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实施时是否能顺利进展、质量、安全及投资的效益,所以对其要引起重视,从思想上统一认识、建立新的理念,依据工程的特点、内容、规模等,制定有效措施及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烈永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1

[2]于得利.论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工作重点[J].工程企业管理。2009,10.

商业综合体停车场管理制度范文4

__县总面积583平方公里,辖5镇5乡,473个行政村,总人口29.2万,城镇人口13万,县域城镇化率44.5%;县城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5万。目前,我县已成功荣获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人居环境进步奖、省级卫生县城四项荣誉称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__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成立了政府县长任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县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宏观指导工作。建立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加强对工作开展情况的调度。深入宣传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共识。

(二)坚持城乡规划引领,提高城市设计水平

聘请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__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控制性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均在编制中。编制完成了《__县近期建设规划》、《__县城乡规划管理办法》、《__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相关导则》,建设项目依法审批与违法建设查处率达到100%。建立了城乡规划委员会和建设项目综合验收等多项制度,保证了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形成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管理机制。在行政区划管理方面结合城镇建设现状,依据《__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2030年)》要求,将曹洼乡和宋门乡部分地域划入中心城区管理,扩大县城控制范围,拓展发展空间。

(三)加强资产运营管理,拓宽投融资渠道

根据省、市政府关于县级投融资平台规范、转型发展的意见,完成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转型工作。用足用好PPP模式合作政策机制,广泛吸引各类民间资金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成功完成__中学迁建项目、城区集中供热项目的开发建设,吸引资金额达2.86亿元。

(四)大力推进县城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1.完善城区配套设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一是投资1.5亿元实施了海河路新建、华山道罩面、长江路罩面、太行道罩面、嘉陵江路罩面、钱塘江路翻建、嵩山道罩面等10余条道路建设工程,城区形成了“九纵八横”的交通路网格局,道路总长度达到48公里,人均道路面积22.8平方米。二是总投资7000万元,大力实施了县城六处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建成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各一座,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4%、100%。三是投资7500万元,完成县城至德州17公里天然气长输管网铺设,实施了天然气进园工程,实现县城开发区、宋门园区无缝对接,结合液化石油气普及入户工程,县城燃气普及率达到100%。四是实施了总投资6200万元的地表水厂建设工程,现已完成综合办公区和四池主体建设,年底前调试供水,城区用水普及率和供水水质达标率同步达到100%。五是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城区集中供热工程,铺设供热管网30公里,实现城区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供热效果满意度98%以上。六是我县新建居住小区全部按节能要求安装了供热计量表,新建建筑安装率达到100%。七是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客运项目,建立9条客运专线,实现县域乡镇全覆盖,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数6.3台。八是投资1.2亿元建成杂技文化艺术中心,中心内包括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演出剧场等公共设施。九是开工建设投资850万元的县体育场工程,实现社会与学校共享。十是投资4亿元的银湖天街商贸综合体建设工程已完成地下停车场建设,现百货商场、生活广场及商业楼已

主体竣工,2016年投入使用。十一是投资1.36亿元的__中学迁建工程建成并已于9月10日投入使用。十二是投资7000万元完成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工程,县城医疗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十三是建成华山道集贸市场、煤炭专业市场、铁西运河商贸市场和金沙江路菜市场等多个大中型专业市场,方便群众、繁荣经济。2.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乡综合面貌。一是严格按照《__县城市环境容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三治两提”活动,消除“脏乱差”现象,全面实现拆墙透绿,环境容貌整治大见成效。对重要节点和主要街道两侧违法建筑、超期临建实施拆除,共拆除超规违建、乱搭乱建面积15306平方米。持续开展环境容貌整治行动,重点对县城出入口、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城中村等部位进行了清理整治,清运各类垃圾总量达15万吨;制定了城区美化亮化整治实施细则,规范广告牌匾750余块,清理乱贴乱画小广告13000余处,治理户外摊点15200余个,养护维修市政设施数量30万平方米。投资1000余万元,购置大型水冲一体式清扫车等多台环卫车辆,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二是按照“扬尘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的要求,对50余个施工工程实时监管,全部实现围挡作业、工地出入口硬化和设置了车辆冲洗设备,对新报建工程全部要求先达标再开工,严查环境污染行为。安排2辆洒水车分4时段对城区进行洒水降尘,有效保障了城区空气质量和道路环境卫生。同时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力度,投资近500万元新建12处垃圾中转站,对沿街23座公厕实施旱改水工程。三是累计投资600万元,实施了10余条小街巷路面改造工程,对道路两侧建筑立面小广告进行清理粉饰,沿街门店完成店牌统一规范,对破损环卫设施进行了整体更换,对路灯和景观灯进行了全面维修。四是投资1000万元,将冀鲁连接线建设成绿道绿廊工程,通过大力度的苗木种植,现绿道绿廊工程建设长度达18公里,超前完成县城建设目标任务。投资1.5亿元建成黄河路带状公园、清馨园、老干部乐园、杂技文化公园,目前我县已建成四大公园、四大广场、26个街景游园和30余处小片林。通过“十二五”期间大力度的园林绿化建设,目前我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76%,绿地率达到39.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9平方米,构建了“城在绿中建、人在林中行”的生态宜居环境,“杂技之乡、绿色__”已见雏形。五是对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达到100%,新建建筑节能备案率100%。完成了地税局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全面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同时积极支持绿色建材产业发展,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强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积极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县城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15%。

3.居住水平不断改善,新型社区遍地开花。2010至2014年期间,按照市安居办的统一部署,分别完成了福源一期至四期保障性住房工程,951套保障房通过摇号方式全部实现分配入住,让广大住房困难群众安居乐业,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十二五”期间新建小区全部纳入物业管理范围,通过拆迁改造的住宅小区均实现专业物业公司管理,物业覆盖率均达100%。全力推进总投资13亿元的万宏豪庭、银泰国际等精品住宅建设工程以及久鼎家园、坤泰龙城、恒盛豪庭等棚户区拆迁改造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县建成了覆盖全城的10余个大中型精品社区,使城市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完成全县10个乡镇总计8457户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4.加快以产兴城步伐,产城融合同步发展。我县现有产业园区一个(__县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设两个园区(县城开发区和宋门工业园区)。县城开发区紧靠县城而建,初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宋门工业园区与德州天衢工业园相邻,形成了以化工、医药企业为主的园区格局。园区与县城相连的区位优势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性质将会带动人口往县城聚集,人口的聚集必将会推动县城建设。充分利用规划编制有利时间,合理合法增加县城建设用地储备,在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将产业园区用地全部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为县域经济发展、县城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土地保障。

5.展现杂技风貌特色,城市文化底蕴突显。将黄河路迎宾大道和杂技艺术中心按照杂技特色街区、精品建筑标准实施建设,道路两侧、桥体及限高龙门架等部位共计安装杂技灯箱50余座,在城区各街景游园内摆放杂技艺术雕塑20余座,沿街门店楼体及各级机关单位全部实现亮化,形成了“白天造型多姿、夜间流光溢彩”的靓丽风景,杂技之乡的特有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彰显。

6.健全管理机制,精细化水平明显提升。谋划了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及工程概算已编制完成。切实开展日常监督检查、质量巡查、专项检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零容忍”,对于不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惩处。严格落实施工现场量化考核与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制度,加强现场与市场联动,对于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不严格履行质量责任、质量信用差的企业暂停其投标资格。

(五)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探索城镇化建设新路子

在深入调研、广征意见和常务会议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做大做强杂技文化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

两种意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强产业集群促进全县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发展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交通运营发展的实施意见》、《__县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0余个专件,明确了我县“十三五”期间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起草出台了《__县人才市场管理办法》、《__县城市地下管线设施管理办法》、《__县城市供用水管理办法》、《__县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做到建设管理有依有据。(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用地布局

建立起__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多规合一协调机制,将县城开发区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将县经济开发区用地7.11平方公里全部归入宋门工业园区。统筹城乡发展用地,积极推进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复垦利用试点工作,在总量不增的基础上,最大程序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扩大农村人口向县城和城镇就业、安居规模,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确定的重大战略之一,是实现“四化”同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途径和保障。当前,我县既面临《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多重机遇,也面临迅速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大任务。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上述任务目标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对我县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用重大,影响深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城区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二是作为一个拥有4A级旅游景点的县城,住宿、餐饮、购物、休闲以及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设施和功能还比较薄弱。三是县城建设“融资难、用地紧、项目少、人才缺”等问题比较明显。四是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五是小城镇及中心村建设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薄弱,居住条件相对落后。六是棚户区改造征收难、征地难问题明显。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年,我们本着科学严谨、客观真实、高效衔接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对“十三五”期间我县城镇化建设提出发展思路,使我县城镇化建设工作有据可依、有的放矢。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1.指导思想

以“十”精神为指导,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以“杂技之乡、绿色__”为科学定位,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和“五城”建设为目标,坚持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三城统筹”,以产业为基础、规划为龙头、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精细化管理为保障,推动人口向城镇、产业向园区、居住向社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产业就业、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体系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为建设“绿色、生态、舒缓、宜居”新__提供重要支撑,建成富有文化内涵生态宜居舒缓型的杂技文化旅游名城,全力打造__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

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推进。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升城镇宜居宜业水平,全面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提高城乡文明程度,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是坚持规划引导,优化布局。充分发挥近京津、环渤海区位优势,利用土地、人力和产业园区积极吸引京津资源。推进城镇规划和村镇规划有效衔接,确保城镇空间布局、项目布局、产业布局高度统一,形成包含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在内的三级城镇体系。

三是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指导。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产业与城镇互动融合发展,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根据__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独有的杂技文化底蕴,突出特色开展城镇化工作。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把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作为推动城镇化的突破口,推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保障制度改革,破解阻碍人口流动、资产流转和城镇化进程的瓶颈问题,构建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机制。

五是坚持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将运河文化、杂技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传承融入到城镇和乡村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发展目标

到2017年,全县人口达到30万人,城镇人口达到15.2万人,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0.5%。到2020年,全县人口达到31.5万人,城镇人口达到19万人,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镇居民生活品质和文明水平显著提高。建立起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体制,县域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

(二)主要任务

1、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向县城、建制镇转移

(1)改革人口落户制度。按照“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以合法稳定职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为前置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县城区、建制镇的落户限制。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完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探索推行社区公共地址管理使用办法,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

(2)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就学、技能培训、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2017年,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覆盖率达到93%。扩大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规模,加大农民工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3)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机制。逐步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机制,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政府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成本。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企业依法为农民工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多方引入社会资金分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

(4)膨胀县城规模和人口数量。走“小县大县城”的路子,通过政策和市场化运作,吸引农民进城,以县城周边、开发区周边及杂技大世界周边村为重点,圈点出多个区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开发建设新民居项目,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能就业、可创业。

(5)全面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将土地经营权向农业园区和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6)推进教育资源向县城、乡镇驻地集中。推动产城教融合,科学规划教育布局,实施初中向县城、小学向乡镇驻地聚集,形成产城教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2、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

(1)三级城镇体系快速发展。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来规划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产业集聚区、县城新城区和旧城区形成相互依托、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201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3.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规模达到8.05万人;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规模达到9.85万人。用3至5年时间,使县城规模等级、容貌环境、承载功能、居住条件、管理水平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建制镇镇区水、电、气、暖、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部分有条件的村庄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2)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实力,增强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将铁城镇、于集镇、宋门乡(园区)列为重点乡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其吸纳人口、聚集产业、增加就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精心打造一批产业型、集散型、商贸型等特色小城镇。

(3)加强新农村建设。对县域村庄进行定级定位,以两委换届为契机,划分中心村、基层村、特色村、搬迁村,针对不同类别村庄分别提出规划建设要求。规划建设中心村23个,引导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统建共享,打造一批新民居示范村和农村新型社区。规划保留中心村社区基层村和特色村124个,重点推进乡村道路、医疗卫生、厕所改建、饮水工程、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庄绿化、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少拆房,着力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研究制定治理“空心村”政策措施,对弱小村、偏远村实施整村搬迁。

3、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

(1)增强产业支撑作用。县经济开发区优化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业,发展就业容量大、吸纳能力强的生活业,培育一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实现宋门工业园扩容升级,与德州天衢工业园无缝对接,形成协调配套、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以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实现县域经济与县城建设良性互动。

(2)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布局规划,以城镇轴(带)为依托,以各类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外向型产业定位,积极主动为京津搞好服务,承接资金、人才、产业、技术等方面的转移,提高产业的智能化、低碳化水平,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城互动发展,合理配置产业用地,2016年至2020年每年至少落实150亩县域产业集群用地和30亩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用地指标和用地审核。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城镇集中。搞好各类产业园区规划,统筹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发展成为功能性新区。

(3)营造创业就业环境。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运用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政策性金融服务、小额贷款担保等手段,激励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创业,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型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提高城镇就业吸纳能力,使更多人通过城镇就业有序实现市民化。

4、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1)加快城乡规划编制管理。2016年,以城乡总体规划为总领,完成覆盖县城全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和备案;完成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及管线综合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布局及商业网点布局、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修改和审批;制定专项规划相关技术导则。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逐步形成城乡统一、配套齐全、科学实用的空间规划体系。按照“东进、西优、南拓、北延”的思路,合理布局中心城区功能,谋划实施宁武路绕城、104国道改建、黄山道南延、嵩山道南延等重大路网建设项目,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保持城市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形成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管理机制。

(2)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立足城乡总体规划,坚持功能配套和结构优化,推进城市配套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结合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强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高承载能力。2016年,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4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98%;实现县城集中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比例达到30%;旧城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率达到75%;实现县城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和县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分别达到40%。2017年,县城主要基础设施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5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旧城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率达到90%;实现县城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和县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分别达到50%;公共厕所全部实现水冲式改造。2020年,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8平方米;旧城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率达到100%;实现县城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和县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分别达到80%。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向乡镇、农村延伸,推进城乡道路、供水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衔接,促进基础设施城乡共建共享。

(3)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2016年,每个乡镇建成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全县70%以上的幼儿园和60%中小学达到省定标准。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分配管理,建立住房保障准入退出机制,规范房地产市场和住房公积金监管,引导合理、梯度住房消费。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和救助体系,稳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统一、服务均等。2016年,基本形成规模适度、运营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2017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景观大道、特色街区、高标准公园、商贸综合体、城市广场和一批便民市场、健身娱乐、公交车站、报栏书亭、水冲公厕等便民设施;建成图书馆、体育场馆、规划展馆、文化活动中心、医院、学校、商贸中心等设施。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维护经费投入,保障社区居委会工作和服务用房,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本参与提供服务。

(4)严格建筑质量管理。全面建立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库,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创建优质工程。构建以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对建设、勘察设

计、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质量行为的管理。强化招投标监管,合理控制施工工期,实行优质优价。强化建设工程综合验收制度,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效能。建立完善建筑方案设计专家论证机制,保证设计方案能够不折不扣落实。对老旧建筑进行摸底排查,采取相应加固措施,按照轻重缓急纳入棚户区改造计划。(5)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016年,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环境容貌、工程质量、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等各项工作达到国家和省相关标准,交通秩序达到部级平安畅通县标准;完成数字规划系统建设;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与省、市数字化平台的互联互通,形成全面覆盖、相互衔接、责任清晰、管理规范的城市管理体系;出台和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监管考核,结案率达90%以上。2017年,完成规划展馆建设并投入使用。实行建管并重,下移管理重心,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实现城市管理工作标准化、人性化、精细化。科学划分城乡社区网格,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5、推进新型城镇建设

(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划定城市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红线、蓝线、紫线、黄线、绿线,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设定容积率、绿化率等规范性要求。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高效利用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严格保护生态用地。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调整商业、办公、居住等功能布局,增加生态绿化和休闲游憩空间。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优先安排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复合功能区和城市综合体,减少通勤量和交通污染。

(2)容貌环境明显改观。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2016年,完成城区分散燃煤小锅炉淘汰率90%;主街路、小街巷、城乡结合部、河道水系等部位得到改造提升,建成一批特色景观节点,至少创建3条以上省级园林式街道,所有十字路口至少有一个角建设游园和绿地;省级园林式单位、小区比例达到15%以上;建成二个10公顷以上综合性公园,达到省三星级以上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平方米;绿道绿廊至少建成24公里,建成至少2条高标准绿化街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建成区内基本杜绝“脏乱差”现象,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建立完善违法建筑防控和处置机制,消除遗留和遗漏的各类违法建筑;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标准。2017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城镇居民燃气气化率达到90%以上,天然气消耗量占全部能源消耗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县城容貌环境达到“净、靓、绿、美”,公园、游园绿地布局合理,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2020年,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4.2%和13.8平方米;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3)突出城市风貌特色。结合地域特色,2016年,完成总体城市设计;完成商业中心、文体中心、历史文化街区、主要街道出入口、广场等重点地段至少5项详细城市设计;制定县城景观风貌管理技术标准;建成一个特色街区和一个风貌建筑。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程,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普查鉴定、建立名录、登记挂牌,分级分类制定保护措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4)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高标准杂技文化场馆等接待设施,提高承办会展和杂技文化活动能力,走出去壮大杂技文化产业,广泛开展文化艺术演展活动。让__大世界在全国人口聚集区开花结果。

(5)推进智慧城镇建设。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城市光纤到楼入户、进乡入村。推进城市基础信息库建设,完善地理信息、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灾害应急处置等智能化信息系统。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开发利用,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鼓励市场化投融资、信息系统服务外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6)提升城镇居住条件。2016年,完成城中村和危旧平房40%的改造任务,改造后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75%以上;完成节能改造数量占具备改造价值老旧住宅的35%;3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2017年,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上;住房保障率达到20%;完成城中村和危旧平房50%的改造任务;完成节能改造数量占具备改造价值老旧住宅的50%;35%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100%,改造后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20年,新建一批方便、舒适、幽美的现代社区,住房保障率力争达到23%,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实现全覆盖,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社会主流。

6、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1)发挥城镇带动作用。积极推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完善城乡一体客运网络,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用地市场、金融市场,增加信息惠农、技物结合的专家服务,加大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奖励力度。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股份合作企业。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其周边合理布局发展蔬菜、花卉、种苗等劳动密集、附加值高的特色种植业,推进建设一批特色种植标准园、示范场。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和流通网络建设,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实施“百城购物·供销社超市”计划,积极探索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强化城乡产业联动,大力发展市场贸易、餐饮、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加快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特别是农村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7、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1)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完善土地产权、用途管理、市场配置、收益分配等制度建设,提高土地对城乡化发展的保障能力。从严从紧控制占用耕地,避让优质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控制乡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开展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着力盘活闲置土地。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2)拓宽城乡建设投融资渠道。积极采取PPP模式,吸引各类民间资本资金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运营。建立动态平衡的政府偿债保障机制,防范债务风险。推进县建司市场化转型发展,逐步将平台公司发展成为城市资产运营管理、城市综合开发、具备现金流的多业态实体公司,基本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县城建设要求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开放市政公用市场,利用民间实现县城供气、供热、环卫、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的投资和经营。

(3)完善城镇住房制度。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推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稳定增加

商品住房供应,大力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实现住房供应多元化。完善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制度,实行保障性住房并轨运行,制定公平透明的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努力提高城镇物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文明社区。(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化环保、土地、规划等前置性文件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整合各级有关部门村镇建设资金和涉农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重点镇建设。拓展县城发展空间,积极稳妥地推进县改市步伐,大力实施县城镇改街、村改居,在城中村改造中同步推进村民转为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依法推进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村集体资产转为股份制的改革。

(5)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因县城建设实施房屋征收的,对被征收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居民因房屋征收重新购置住房的,对购房成交价格中相当于征收补偿款的部分免征契税,成交价格超过征收补偿款的,对超过部分征收契税。因实施县城规划、县城建设的需要而被县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免征土地增值税。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财政全额拨付经费的事业单位自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城镇化办”),办公室主任由住建局局长担任,配备必要的人员编制、给予经费保障,或从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中抽调人员,与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负责协调、督导、调度等日常工作。按照C类县城建设目标体系,明确各相关部门主体责任、任务目标、发展指标、责任人、完成时限和考核办法。

2、积极对标示范。确定一个对标县(市),找差距、定目标、理思路、抓落实。把对标活动与学习考察结合起来,带着任务“走出去”、“请进来”,与对标县搭建学习合作关系。在项目合作、技术引进、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根据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需要,突出重点、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试点工作,在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和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确定桑园镇为城镇化改革试点镇,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利。开展绿色建筑、绿色小区、优秀公共建筑、特色风貌街区、景观街道等示范项目申报活动。

3、加强工作调度。建立重点工作调度、督查、通报制度。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的督导调度机制,将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排队,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县城镇化办要加大调度力度,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县委、县政府督查机构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适时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对工作做的好的部门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后的单位通报批评。

4、实施专项攻坚。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攻坚,有步骤、按时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在县城规划设计、环境整治、植树绿化、城中村改造、交通秩序、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聚集、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开展专项攻坚行动。实行“领导+指挥部+融资平台”的推进机制,切实将任务落实到项目、责任落实到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