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历史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的历史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的历史研究

科学的历史研究范文1

关键词:主题的确定 主题研究 成果展示

一、进入问题情境阶段――研究主题的确定

历史课研究性学习的主题的选择,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文献资料描述的都是学生所不曾经历的“过去时”,但它们都经历了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有些事物,在现实生活中还能找到它们的影子,在选择历史研究主题时,就要把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感受到的、与学生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确定研究主题,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交通运输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出行可以乘坐各式各样交通工具,甚至可以乘坐宇宙飞船,邀游太空。那么古人出行都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呢?由此,确定研究主题为“交通运输方式的演进”。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为陆路运输组,第二组为水路运输组,第三组为空中运输组。三组学生通过不同手段去收集资料、图片、音像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如下结论:陆路动输,交通运输方式由原始的人挑肩扛,发展到畜力驮运,畜类拉车,到19世纪时,蒸汽机车发展为内燃机,到现在的电力机器;水路运输,最原始的运输工具是独木舟,进而发展为竹木筏,到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已出现大型的商船,19世纪初出现蒸汽机船,到现在的柴油机油轮;空中运输,20世纪初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经不断改进,当今飞机空运早已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手段,字宙飞船登月更成为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象征。进而让学生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有的学生说,现在能源非常紧张,未来的交通工具应是节能型的;有的同学说,未来的交通工具应是多功能的,既能在天上飞,又能在地上跑,还能在水里游……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了收集、分析历史资料和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自觉努力学习,与时俱进。

二、实践体验阶段――进行主题研究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探索方法:

1.观察法:观察是学习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观察,可以具体、形象地感知历史。制定相应的观察计划。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充分地发挥历史想象力,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并要记录和整理观察结果。在讲破解彩陶之谜时,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彩陶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与优秀文化的自豪感。为此,我让学生收集了一些彩陶的图片和实物,把与彩陶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在了解基本资料的基础上,对图片的全部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左到右进行仔细观察,让学生先辨认陶器的名称、类型、用途、制作流程、花纹图案及含义。例如:让学生仔细观察小口尖底瓶,提出下列问题,这只瓶子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被做成这种样子?如果你用这个瓶子去河里汲水,会出现什么奇妙的现象?它蕴含的科学道理是什么?由此想象和描述先民的生活情景。通过观察和提问,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散型思维能力。

2.调查法:调查前要确定目的、制定计划、规定范围、选择对象。调查探究中,要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探究对象的资料,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

3.分析综合法:分析和综合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某一历史现象或事件所含的各种不同的特点,确定它们的本质特征;综合的目的则是揭示包含在历史现象和事件中带有普遍性的特征或规律性的特征。例如,在研究氏族部落的生产生活时,将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称半坡氏族队,代表北方聚落;第二组称河姆渡聚落队,代表南方氏族聚落;第三组为中华队,分析比较指出两者异同。第一、二组分别从本队情况、生产状况、生活状况三个方面介绍本队代表的氏族聚落的大致状况。第三组在分析前两队的基础上,指出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更具一致性,他们共同创造了中国农耕文明。

除此三点外,还有讨论法、活动法等方法。

三、表达和交流阶段――成果展示

科学的历史研究范文2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历史课课堂教学中的导言,犹如一部戏剧的“序幕”、小说的“引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的作用。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引入,能成功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使学生心驰神往,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

所谓导言,就是每节课前两三分钟,教师从本课的具体内容出发,围绕教学目标,紧扣重难点,而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诱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高涨,自然而然地引出所授新课的开场白。在历史课教学中,课堂导言的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巧妙的导言、睿智的演绎是成功教学的开始

1.导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是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注意,就谈不上学习。有人曾作过这样的心理调查:老师上课讲第一句话时,至少有33%的学生没有听讲,在一般情况下,上课至少5分钟后全班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这个调查充分说明了上课伊始,由于学生的兴奋点还在课外,注意力比较分散,此时教师讲新课,肯定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一些精彩的导言,就能够迅速地把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学习上,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转移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上,并能被学生所接受,这样教学效果就能得到保证了。可见,历史课的课堂导言能起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2.导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指个体“要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差是由两种因素决定的:一是智力,二是动机。学生有了动机,就能心甘情愿地自觉猎取知识,教师从上课的一开始,就运用有效的方法导入,引导他们产生学习动机,为学生创设精神放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说、去思维、去行动,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性,使之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去学习,去领悟,变“逼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求,把探索新知作为一种动力,这样教学的完成自然会水到渠成。因此,有效的导言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灵丹妙药。

3.导言具有开启学生思维的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名着《学记》很早就提出了教师进行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的主张:“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教师进行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诱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处处硬拖着他们;要激励他们而不是时时硬压他们;要给他们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窍”,而不是把现成的答案硬灌给他们。课堂独特的导言就像一支航标,给学生指引出一条认识的路线,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激励学生探求自己未知领域的愿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可见,历史课设计恰当的导言既能启发学生思维,同时也有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4.导言能够使课堂结构更完整,更严谨。恰当的导言能使课堂结构更清晰、更具层次感,虽然课堂结构不是铁定的,但一般而言,一节课的结构是:导言—提出问题—思考探究问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巩固练习(活动与探究)。从中可以看到:用两三分钟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的动机,形成课堂学习的小。然后因势利导提出问题,此时的学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为了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接着,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掀起另一,进入到课堂的主要环节,师生通过提问、探究答疑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进入到最后的巩固练习环节,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新的问题,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处于轻松、愉快的积极状态下猎取知识,学习效果就自然明显了。因此,导言是有效课堂一个不可缺的环节。

二、导言的设计及演绎

科学的历史研究范文3

关键词:大班;幼儿;科学;探索;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39-01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科学小实验尤为重要,它的操作过程远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因此,应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教师示范中,多提出要求使幼儿安静观察,然后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加深对小实验的兴趣。发现问题重要途径的第一步是观察。幼儿教师在示范实验操作过程中,让大班幼儿细心观察,这时,他们会产生许多想法,萌发创新意识。幼儿教师在引导大班幼儿观察时,应该引导大班幼儿在观察时注意研究对象与周围的关系等,发现更多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对研究对象本身的观察记录。例如,春天开展科学活动“泥土里的秘密”,幼儿在教室里看着图片观察没有什么感觉,很多孩子精力不集中,没有达到观察的目的。这时,可以改变上课方式,带着孩子到种植园里去。拿上阿姨准备好的铲子去翻土,由于正好是春雨绵绵的时节,没翻多久就发现了许多蚯蚓、小虫子等,孩子看到了都尖叫了起来:“有蚯蚓!还有虫子!”当孩子们回到教室再找找泥土里有什么时,他们就非常感兴趣。通过这样一个动手实验活动,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有了提高,而且对科学活动充满了兴趣。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培养幼儿探索能力,并用语言来表达,进行分析、推理,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引导幼儿大胆动手,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兴趣。例如,在班级设立科学区,通过各种材料的投放,让幼儿在课余时间也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探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最爱科学区的活动,摆弄天平,学习称物体;试着用电线、电池等让灯泡亮起来;用磁铁吸住铁的东西,探索磁铁的秘密等,这些充满探索性的活动充分吸引住了孩子的注意力。通过这些小实验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体验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其次,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增强幼儿解决问题的勇气。勇气是幼儿在积极地,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获得的,它能够使幼儿客观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有勇气的前提是幼儿必须有足够的自信,认定问题可以解决。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有坚定的自信。幼儿自信心建立在各方面优点的基础上。由于幼儿年纪较小,在遇到困难时会忘记了自己的优点,这时,教师就应该借助幼儿的优点激励他改变弱势的信心,让幼儿用自己的优点解决问题。例如,当孩子在科学实验活动中遇到问题不能完成任务时,告诉他:你的动手能力那么棒,老师相信你,多试几次,你一定行的。当幼儿取得成功时,教师以微笑、点头或赞许的目光及时鼓励,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同时,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挑战。最后,帮助幼儿学会坚持,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毅力。幼儿要想学会与困难作斗争,还需要一些坚持和毅力。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幼儿遇到问题愿意坚持解决问题或放弃都是很普遍的现象。当问题出现时,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选择逃避,另一种是选择坚持。如果幼儿教师能成功地让孩子倾向于第二种态度,那么无形间教师就培养了幼儿的毅力。为此,我们设计一些区域游戏来培养幼儿的毅力。在美工区开展活动“设计服饰”时,教师找来一些关于衣服款式的时尚杂志,这些衣服款式轮廓鲜明,易于幼儿操作。然后让幼儿从中挑选喜欢的衣服款式,把它按照轮廓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再沿着衣服的边缘钻一排小洞,用一条彩色的绳子,把衣服缝起来。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剪纸和打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一遍两遍地练习,坚持不懈,最终将衣服缝好了。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成功的感受,懂得了有毅力、坚持到底一定会成功的道理。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在组织实验操作时,尽可能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进行探索。为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可设置“自然角”,放置各种科学小实验材料,引导幼儿探究自然世界里的秘密。课余时间和幼儿一起去完成实验,在实验中严格要求幼儿,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四、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

为幼儿的科学实验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参与尝试,在操作过程中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别人的观点,能够从别人的交流分享中取得经验。作为幼儿教师,在科学实验的整个过程以及实验结束后要为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他们知道了与自己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能从同伴的讲述中得到灵感,迸发创造的火花。幼儿教师应给性格较内向的幼儿多一些表达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萌发创新意识。

五、结束语

总之,孩子们在教师提供的科学实验操作环境中,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也可以在操作中感受科学实验的快乐,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科学的历史研究范文4

案例教学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引入中国高校。案例教学法是指由教师提炼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建筑力学课程是一门集理论分析、工程应用于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将案例教学应用于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一、建筑力学教学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使职业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由于单招生招生人数的增多,职业教育出现了新的隐患,大部分单招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纪律性不强,旷课现象频繁,沉迷网络,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卑心理较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建筑力学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课程内容包含三大力学,该课程公式推导涉及诸多数学知识,是大家公认的一门教与学难度均大的课程。目前建筑力学理论教学课时大幅度缩减,以前建筑力学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时,因教师介绍了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学生开始兴趣还比较高昂,由于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不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与总结,学生会慢慢感觉无聊、枯燥。以前的坏毛病又体现出来了。因此,在建筑力学的教学工程中如何使复杂的力学理论深入浅出,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案例教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二、建筑力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作用

1.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传统教学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的是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学生大部分时间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案例教学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实际工程案例场景,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它通过师生互动,一起分析和讨论工程案例,运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解决案例中的力?W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机会[1]。

2.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根本原因是缺乏责任心,而责任心是每个社会成员尤其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对学生进行责任心教育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筑力学的任务是解决结构安全与经济的矛盾,该课程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责任心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工程事故案例,能提示启发学生思考,除客观因素外,从主观因素来说其成因是什么?通过典型工程事故案例,学生们都能很好的认识到:“不负责任”,“水平低”。由此认识到培养责任心的重要,而培养责任心就应从现在做起,首先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认真学习才是负责任。同时,也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提高“水平”[2]。

3.案例教学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筑力学课程不但要求学生要正确理解基本概念,而且要求学生要学会用所学内容解决工程中的各种力学问题。建筑力学的主要任务可概括为解决工程结构安全与经济这对矛盾。工程事故案例包含有丰富的力学知识,它能帮助学生了解力学理论与实际工程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工程结构的不同型式、结构的不同几何形状与尺寸等均与力学知识有关,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了对力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4.案例教学是专业教师成长的阶梯。案例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活动是处于主要地位,但教师却起到了引导作用,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探讨问题可能费时过多,亦容易产生盲目性和失去主动性。因而案例教学就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懂得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把视野仅仅局限于教材,应该利用身边一切有益的媒体充实自己,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念,重视与外界交流[3]。

三、建筑力学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作为建筑力学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质是为建筑力学教学目的服务的,案例教学应与建筑力学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如果案例与建筑力学内容不相符,那么这样的案例就没有任何价值,这一点是建筑力学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

2.由于很多高职生沉迷网络,所选案例应具有新颖性,对所有学生应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为今后的实践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由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水平较差,选择的案例要注意案例中所涉及的力学知识不能太难,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分析与讨论,让他们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2008年1月,贵州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时间连阴雨雪,部分地区持续冻雨天气,降雪降雨最终转化为冰凌,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凌一层又一层地包裹高压电线,致使电线上冰的厚度都超过了电线直径的两倍,最终被电线拉断,铁塔倒塌。

问题:连阴雨雪为何压塌高压线铁塔?

分析:由于铁的密度是7.8g/cm3,冰密度是0.9 g/cm3,而冰的厚度超过了电线直径的两倍,所以电线的自重相当于增加了0.5倍,电线的实际承受荷载超出了它的许可荷载而最终被拉断。支撑高压线的铁塔被厚厚的冰块包裹,加大了自重,并承受着比平时高若干倍的高压电线拉力,而最终倒塌。

电线拉断是轴向受拉破坏:电线因结冰而沿轴向的拉力增高若干倍,而电线由于热胀冷缩已经超出设计限度,抗拉强度大大降低。

铁塔压垮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压杆失稳造成的:铁塔是钢结构的桁架,主要由受拉构件和受压构件组成。受压构件受到的轴向压力不断增加,超过其临界力而局部失稳,从而导致整座铁塔倒塌[4]。

案例二: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各队负责人在选择参加比赛的队员时,首先选择一批力气大的队员,目的是有足够大的拉力把对方拉过来;然后在力气大的队员中选择体重大、鞋底表面较粗糙的队员作为最后的参赛队员,目的是有足够大的摩擦力使脚不打滑。

问题:除了上述条件外,为了赢得比赛,为什么人体用力姿势要往后倾斜?(如图1所示)

分析:物体在力作用下,除产生移动效应外,还会产生转动效应。力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是用力矩来度量,力矩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本案例中摩擦力足够,脚不打滑,只能保证人体不产生移动,但不能保证不输。因为当作用在人体上的拉力与人体自身的重力不变的前提下,人体如果直立,则拉力的力矩大,重力的力矩小,由于力矩不平衡而导致人体向前倾斜(即转动)。所以为了增大获胜机会,人体用力姿势必须适当往后倾斜。

案例三:四川汶川地震造成了大量砖混结构严重破坏(如图2所示)和人?T重大伤亡,令人痛心。从建筑和结构上来说,砖混结构建筑由于墙与梁、柱的相互约束较弱,这就决定了此类建筑强度低,抗震性能较差。

问题:同样地震烈度下为什么砖混结构破坏严重,而刚架结构却较少破坏或局部破坏?

分析:对结构进行力学分析与计算前,为了使计算简便,需将原结构进行多方面的简化,得到一个代替原结构的结构计算简图,砖混结构的内部杆件相互约束较弱,杆件连接处通常简化为铰链连接(即铰结点),铰结点的受力特点是,不能承受弯矩与传递弯矩,所以对结构强度起决定作用的内力―弯矩分布不均匀,结构上最大弯矩较大,由于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与该截面上的弯矩成正比,所以结构最大正应力大,应力越大,越接近材料的极限应力,强度就越低,材料就越容易破坏。刚架结构中梁与柱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相连接,这种连接点称刚结点,其特征是,杆件连接牢固,结构变形前后,汇交点处各杆之间的夹角不变。因此,结点可以承受和传递弯矩,因而在刚架中弯矩分布较均匀,最大弯矩相对于同样尺寸的砖混结构要小。所以其强度大于砖混结构,不易破坏。实际工程中的刚架结构,杆件用刚结点连接,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具有若干多余约束,该结构局部破发生破坏,一般不会引起结构整体破坏。

科学的历史研究范文5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能力;科学课程

1 引言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作为科学课教师,必须在科学教学中重视和精心组织各项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训练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 实验准备

1)学习了刘善循教授的实验教材《学习环节优化策略——提高学业成绩的技巧》和《激发潜能——心理训练技术》,并订阅了《科学课》等刊物进行认真学习,制定实验计划。

2)选定六年级(2)班为实验班,学生55人;六年级(1)班为对照班,学生55人。两个班的学生基础和教师水平基本相同。

3)召开实验班家长会,对家长进行辅导,向家长介绍实验的目的、要求和需要做好的心理准备,取得家长的支持。

4)做好学生实验动员工作。

3 实验措施

3.1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一个好的情境可以把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给调动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际情境或者模拟情境实施教学,调动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认知、探索。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有趣的实验现象。在科学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提出各种问题,从而达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2)恰当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向学生展示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便于探究的环境,创设一些富于启发性问题的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思想的空间。

3)启发性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语言,提出一些画龙点睛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开动思维,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激发起学生不找出正确答案誓不罢休,达到自觉参与主动学习的目的。

3.2 探究,应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开始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有质疑才会有思考。记得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了问题,就要对问题进行探究,探究前必须对问题进行预测,看看探究的结果是否与预测的一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对探究有很大的帮助。

1)以提问题为开端。课前布置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行思考,提出想研究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想办法去收集相关的资料,为课堂上进一步探究的展开作好铺垫。

2)以提问题为主线。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交流各自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并一起对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问题筛选,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学生研究,并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根据筛选的问题,说说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或者让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或者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探究计划,乃至进行观察、实验以及制作等实践活动。

3)以问题作延伸。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问题,而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解决或因条件所限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后解决。从而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3 创造条件,放手实践,让学生亲历探究

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能力也是通过实践逐步磨练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让学生自行探究,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开展观察、实验、讨论,然后自己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最后获得结论。从而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激发探究欲望。了解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2)创设探究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之中。

3)注入探究活力。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活力。

4)让学生亲自搜集材料,积累素材。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材料,不仅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去观察、搜集,培养他们亲自观察、动手实践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上课时有极大的热情,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5)课堂上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要让学生学会实践,根本的途径就是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要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要充分放手,让学生人人动手,独立完成实验。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且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尽可能地多发现自然事物的各种现象和各种属性,积累丰富的知识,有利于对事物形象本质的认识。

3.4 课外延伸,联系实际,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

1)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面。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利用校红领巾电台和海鹰电视台,进行科技知识、科技信息的传播,利用兴趣小组阵地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与技能训练,等等。

2)利用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在课外,学生接触的科学事物和现象更广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拟定的方案去从事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让学生联系实际,使学有所用。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是科学课学习的真正目的。在科学课堂上,经过归纳概括所获得的结论,尽管是从大量事实中总结得出的,针对学生而言,还只是经验性的规律。要使学生对获取的知识全面理解掌握,还必须引导学生把获取的知识结论应用到实际中,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对获取的知识加以检验,加以充实,加以发展完善,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4 实验结果

4.1 实验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成绩的提高

从表1看出,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科学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达到P<0.01的非常显著水平。

4.2 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表2可以看出,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敢说敢问,自主学习,探究气氛浓厚,创新思维得到明显的提高。这说明,通过实验,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发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5 小结

科学的历史研究范文6

一是求“乐”心理。

学生们普遍都喜欢说话幽默、搞笑的老师上课。这就是学生“求乐心理”的表现。我在教学实践中得知,“求乐心理”也是治疗学生上课睡觉的一剂良方。八年级“后进生”上课爱睡觉,这是教过八年级的教师几乎“公认”的现象,但我并非赞同。2013年我教八(七)班语文,这个班是当时学校初中部老师熟知的“后进班”,刚接手这个班,我进行语文质量摸底检测,120分制的试卷平均才58.5分。其根本原因:学生无心学习,上课睡觉多。对此,我根据实际,以“乐”施教,收效颇大。

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我上新课《新闻两则》。一般老师上课的惯例是: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再讲新课。我却“打破常规”,有意制造“班级新闻”,激发学生乐趣,再讲解新课。具体做法:上课了,我走进教室,故意抓几个平时爱睡觉的四个学生扮演“”,两个调皮学生扮演“敌人”,让他们表演“横渡长江”的微片段(事先我有暗中排练)。学生们笑声迭起,其乐融融,然后再结合本文内容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最后仔细讲解新闻的标题、导Z、主体、背景、结束语的写作方法,并在授课中不时“掺杂”一些相关的幽默语言。这样,班上笑声不断,课堂气氛和悦,学生们没了“睡意”,也专心听课了。此后,学生们越来越喜欢我上课了,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一学期的努力没有白费,期末学校教学质量检查,我班的平均分提升到76.9分,等级也由原来的第七名,上升到第四名。

二是求“趣”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因此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理解并掌握同学们的这种“求趣心理”,让学生听到有趣的讲析,看到有趣的板书。学生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敏感,特别有兴趣。在课堂上,新的内容、新的观点、新的教法都是新的诱因、新的刺激物,都会引起同学们的有意注意或者无意注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学生的兴趣在于参与。教师必须创造学生参与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班主任要尽可能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譬如:教师可根据学生各自特长、爱好组建多方面的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活动中唤起学习的兴趣。其次,对学生已有兴趣应注意保持,并使之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班主任要根据班级情况,在尽量照顾大多数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集体的共同兴趣。个人的兴趣往往会因为集体的兴趣发展而得到推动和鼓舞,学生的兴趣也将逐步增强,从而达到“水涨船高”之目的。

三是求“知”心理。

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求知心理。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教师应该备好三种课:一是“备大纲”,二是“备学生”,三是“备课本”。也就是说,教师根据《新大纲》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特点,把每册书、每一单元、每一课知识进行认真梳理,有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以达到如“鱼”得“水”之目的。现在的教育管理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和课后作业时,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层次、智力情况、做题速度等方面设计题型,让学生做到:人人有题做,个个有“饭”吃。

四是求“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