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文化的差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和文化的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范文1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 源语 目的语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常用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合作、文化交融或跨文化交际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尽量减少文化差异的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文学体裁和文化差异

翻译实践是与翻译作品的文体紧紧相联的。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真实体现“源语”本身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就科技体裁的文章而言,其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较少。在这类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远远比对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要重要得多。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在读者眼里,失去了文化的译作也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因此,优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之前,认真研究文学作品的体裁和语言特征是处理文化差异的一个关键。译者应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采用增加、注解、替代等不同方法尽量减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动态对等和文化差异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有著名的“动态对等”一说,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会掩盖“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有些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

三、异化和归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者都将翻译视为交际翻译或文化翻译。为处理交际或文化翻译中“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现象,产生了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理论,从而为解决文化差异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与异化相反的理论是归化,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理论。在翻译中,异化和归化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但是它们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可以同时为翻译者所使用。通过对翻译所有因素的分析和比较,译者可以使用异化或归化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当译者想介绍源语文化时,用异化理论来表达源语文化的风格和形式;反而,当译者打算适应“目的语”读者时,归化应是第一选择。

四、创造性叛逆和文化差异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经常思考究竟是按照“源语”规范直接翻译源语文本还是依照“目的语”规范再创源语文本使其更像“目的语”的文本,更能为“目的语”读者接受。事实上,创造性本质蕴藏于任何文学翻译作品中。在某种程度上,翻译作品不仅仅是源语文本的再现,而且与源语文本相比较是一种再创造。翻译就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是一个与文化差异处理直接相关的术语。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和使用,出现了许多超过原作的优秀的翻译作品。创造性叛逆广泛存在于文学翻译中。它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思维和习惯并使他们较容易地接受译作。二是用强行的方式使“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包括“源语”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从中国读者的角度出发,这个翻译的句子无论是从意义还是从句型结构而言,都与他们所能接受的文化相差甚远。但译者使用创造性叛逆的手法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内涵。创造性叛逆的使用为解决许多文化差异上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向。然而,在文学翻译中,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叛逆绝对不能毫无止境、不经思索的乱用。在使用创造性叛逆之前,译者首先还应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或原则,其次在处理一些特殊的富含文化底蕴的意象时,用创造性叛逆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要或推介“源语”概念。

总之,文化的多样性使各民族语言差异十分复杂。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我们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也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译者应从价值标准、、历史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来把握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从而培养良好的翻译习惯,心理状态以及优秀的作品。文化是文学翻译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处理“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翻译质量和效果。只要译作能够生动、全面地再现“源语”作品并为“目的语”读者接受,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就是合理的、恰当的且值得在文学翻译领域内宣传和传播。

参考文献:

[1]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国翻译》,2003,(1).

[2]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中国翻译》.2000,(4).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范文2

【关键词】幽默;言语行为:共性;差异

一、幽默与言语行为理论

幽默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并在之后得以不断发展。幽默是一个多学科研究课题,人们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学、医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幽默研究。幽默作为一种典型的间接言语行为,越来越多的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对幽默言语的研究丰富了西方语用学理论。

言语行为(speech act)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vski)于1923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theory),后经塞尔(Se-arle)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现代语用学核心内容之一。

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幽默研究,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语言学才在众多幽默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虽然西方的言语行为理论已经相当成熟,但仍然不足以解释所有的人类言语行为,因此,语言学家们开始引入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来进一步研究人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二、英汉幽默语差异

1、因历史文化引起的差异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必然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而每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不尽相同,根植于不同历史文化土壤中的英汉幽默言语行为也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差异。“幽默”虽是外来词,但中国人民的幽默感却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诸子寓言、民间笑话包含着幽深的哲理,发人深省,表现出深厚文化积淀下中国劳动人民的巧智奇思,成为民族幽默感的佐证。而《伊索寓言》则是英式幽默的历史文化代表。

2、因传统习俗引起的差异

幽默是人在日常交流中逐渐产生的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在其主题和内容上自然会折射出本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社会传统。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人们谈“性”色变,因此,东方传统幽默中性主题是绝对。而西方幽默中这类主题却占很大比例。

3、因心理思维引起的差异

欧美各国人民的性格自由而开放,幽默中单纯娱乐性质的纯幽默比重很大,这是幽默从萌芽状态时起便形成的一个鲜明特征。然而,中国式幽默似乎一直肩负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针贬时弊。

4、因文学发展引起的差异

文学如语言发展的推进器,文学大师们的作品备受尊崇,渗透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影响着人们对于幽默方式的选择。英语文学幽默大师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斯派克·米利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美国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汉语文学幽默巨匠如春秋时期的孔子、汉代的东方朔、近代的鲁迅和丰子恺等的作品中都洋溢着幽默的精神。

5、其它

此外,由于各国宗教文化、地域文化、价值标准的不同,英汉语言中的幽默来源还有很多差异。

三、英汉幽默语共性

1、英汉幽默相似的语篇结构

从语篇学角度看,英美国家的幽默与中国幽默相类似,一般采用四步结构:悬念、渲染、反转、突变。

A:“籍贯是哪里?”

B:“籍贯……籍贯是什么意思?”

A:“籍贯就是出生的地方,您妈妈在哪儿生的您?”

B:“这我知道。在一家妇产医院。”

Mywife andherfriendKarenweretalking about their labor-saving devicesasthe pulledinto our driveway,Karensaid,“Ilovemynewgarage-dooropen-er”“I loveminetoo”my wife replied,and honked the horn three times。Thatwas the signal for me to come out andopen the garage。

这两则笑话中,都是前文为后好悬念铺设,通过更多对话回合进行渲染,最后一句作为全文的反转突变,达到幽默的效果。

2、英汉幽默言语相似的语用机制

语言哲学家格赖斯(Grice,1975)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他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交际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这一原则。当人们违反合作原则时,并非是不合作,而是在另一个层次上体现着合作原则,来表达另外一种意思,幽默也就时常在这时产生,英汉幽默语具体都体现出违反“量”的准则;违反“质”的准则;违反“关系”准则;违反“方式”准则。

1)路上,5岁的小丽丽指着前面的一个人对妈妈说:“妈妈你看,那个人头上一根头发都没有!”

妈妈赶紧说:“小声点儿,让人家听见多不好。”

小丽丽感到奇怪地说:“怎么啦?他自己还不知道吗?”

2)Man:CanI haveyour name?(直译:我能有你的名字吗?)

Woman:Why?Don’tyoualreadyhave one?(为什么?你不是已经有一个了吗?)

第一则对话中,小丽丽错解了母亲的意思,违反了合作原则,她的回答超出听者预期,虽无心使之却恰巧构成了幽默。第二则对话中,女性的回答则是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以幽默的方式假装误解男士的话却让男士能从中得知被拒绝的结果。

3、英汉幽默言语相似的修辞技巧

幽默的表达主要依靠语言的修辞技巧,如比喻、双关、反语、拈连、仿拟、飞白、颠倒等,由语言的不谐调构成喜剧性矛盾冲突,使读者或听众因意外而产生联想,忍俊不禁。英汉两种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不约而同地运用了如下一些相似的修辞技巧。

1.双关(Pun)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Yourapplication saysyouleftyourlast job because of sickness,Could youexplain that,please?”

“Certainly,My boss got sick ofme”

“sick”有“生病”的意思,而在短语”get sickofsomebody”中意为厌烦,一词双关,达到幽默的效果。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刘禹锡

“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两词同音相关。

2.反语(Irony)

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幽默、讽刺以及揶揄的意思。

《记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当三个女子从容的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文中正反杂陈,含义明显,“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均为反语,这种幽默,极富辣味。

在英语语言中也有很多反语的使用,比如:

Heis aswelcome as a storm

Sheis as slenderinthemiddle as aCOW in the waist

其中,“aswelcomeas storm'’和”as slender as a cow”是明显的反语。

3.夸张(Hyperbole)

夸张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或缩小的词句来形容事物。

《悼石德启》中云:“曾经少年多壮志,胸中常怀破天意。君视福祸为草芥,我履水火似平地。”“我履水火似平地”是明显的扩大夸张(ExtendedHyperbole)。

It’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camel’s back(是最后的那根稻草压垮了骆驼。)“straw”是典型的缩小夸张(Reduced nyperbole)。

4.押韵(Rhyme)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幽默语中使用押韵,也能加强语气。例如:

My darling,mylover,mybeau-tifalwife:Marryingyouhas screwedupmylife

云南十八怪:汽车还比火车快,这边下雨那边晒,花生蚕豆数着卖,姑娘被叫做老太……

第一句中的英文单词既押了头韵也押了尾韵,第二句中押尾韵,押韵使这些句子朗朗上口,诙谐易懂,令人印象深刻。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范文3

【关键词】李安;中西文化差异;融合

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01-02

一、李安电影对“家”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从第一部电影《推手》开始,就喜欢用“家”这一主线来表述故事。看似固定在某一地点上的“家”,其实渗透着中西方关于“家”这一文化载体的不同内涵。其“家庭三部曲”的主要场景,大多体现在中国式的家庭中。中国家庭注重的是“同堂”的传统,这是一种“家国天下”的体现。然而在西方国家中,“家”主要以夫妻为主体,其子女成人后大都各自组建自己的家庭,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喜宴》中,儿子伟同并未跟父母住在一起,二老飞到美国参加儿子按照西方习俗举办的婚礼,母亲为没有举办中式婚礼而落泪。“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更是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在中国家庭文化中,饮食占据重要位置,餐桌上的所有事物都渗透着中国人的传统和文化渊源,一双筷子、家人围坐着一张桌子吃饭、先老再幼等诸多“规矩”,都有可追根溯源的文化内涵。

而在《冰风暴》里,美国家庭中“子女自由”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个想要严厉却力不从心的父亲正好诠释了西方崇尚自由的家庭观念。子女并不因家庭的存在而有较强的集体思想,他们有独立的选择,不是家庭必然的附属,这种观念使本该有的家庭温暖被忽略了。西方家庭中,父亲对于子女的管教显得束手无策,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是怀疑和不信任,对自我的满足和对自身的认同使家庭关系显得脆弱。直到生命消逝,人们才从自私中醒悟,决定相互温暖和依赖,最终得以自救。影片最后“回归家庭”的团圆结局,正是李安在影片中反衬西方家庭文化中缺少亲情和爱的表现,呼吁“家”的重要性。

二、李安电影对“父”与“子”关系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父亲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他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庭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中西方文化中,“父”与“子”的关系显然大为不同,李安对于这种差异有自己的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主为“父”,即“父权”,这是中国的传统。在李安的电影中,大多有父亲这一角色。最早的“家庭三部曲”其实也叫“父亲三部曲”,这三部电影中都有父亲这一典型的家庭角色,虽境遇不同,但他们均为传统的中国父亲。三部电影中的父亲分别是太极大师、大厨等,在各自的领域受人敬仰。不管是从《喜宴》中伟同为迎接父母到来而改变家中摆设,特别换上了父亲的书法作品,还是从《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为家人相聚所准备的饭菜,都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父权是家中唯一而带有专治性质的,就好比“君权”,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最高,具有儿女和家族命运的决定权。《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父亲从未露面,但李慕白却充当着这种近似父亲的角色,坚持想要引导玉娇龙走向正途。

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家庭是以夫妻为单位组成,中国文化中的“父权”就不存在了。《冰风暴》中的父亲一直想要严厉管教子女,却总在管教之后心生不忍,就这样反反复复,再加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导致父亲无法建立权威的现象,更没有“家中父为大”的局面。《喜宴》中,艾伦在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随意的口气和长久未曾见面的事实,也证明了其父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李安电影里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是威严的,且受到子女的仰望,而在西方文化中父亲似乎是一种挑战、反叛,甚至带有“弑父”的情节。比如说《绿巨人》中,当儿子得知自己是父亲的实验品之后所做出的行动,能看出李安所表达的中西方文化中父子关系的差异。

三、李安电影对爱情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卧虎藏龙》《理智与情感》这两部影片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爱情是保守的,而西方文化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自由的。《卧虎藏龙》中,俞秀莲对李慕白的情感来自外界的压力,直到最后他们的爱恋才被彼此放到明面上来承认。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命为大”,直接掌管着儿女的婚姻大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情况被普遍延续。

再看《理智与情感》,同样是阶级化严重的“封建社会”,面对父母安排的婚姻,两位女主角的爱情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思想。大姐较为理智和克制,妹妹较为热情和直率,两人选择的恋爱对象和情路的坎坷,大多也是来自于社会的等级划分和现实的阻碍。但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阻碍与《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四、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凸显与融合

(一)李安电影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好莱坞。李安在台湾的生长经历和在美国的求学过程,注定他是属于世界的。李安进军好莱坞,他的影片运用了好莱坞典型的叙事结构和单一的线性情节,在受众的观影体验上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儿时的熏陶,使李安站在国际的舞台上,把中国的古典美学融入到西方的叙事方法中,向全世界观众灌输着中国的文化和古典的美感。

李安电影镜头的运用如同中国国画的渲染手法,讲究中国古典美学寓情于景的含蓄,也讲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他总是通过细节向观众述说着镜头表面下的深意,与此同时,李安也喜欢长镜头的环境描写,把人物所处的大环境用一种大景别的长镜头慢慢表现出来,观众不知不觉地走入他所描绘的世界。如《断背山》中用大景别的长镜头表现两个牛仔的放牧环境,蓝蓝的天空、延绵的绿色山脉、满眼的星辰、流淌的河水,两个牛仔无聊的生活,在这样一种自然柔和的氛围中滋生出的爱恋,是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异曲同工的安排还出现在《冰风暴》中,冰风暴在短时间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它所带来的冲击和破坏,似乎是在这种冷漠的社会背景下酝酿已久的。而在《绿巨人》中,绿色基调奠定了影片的悲剧性和压抑感。

李安喜欢没有声音的画面,并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在没有台词的画面中,凭借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加上环境所表现的情感基调,两者合二为一所表现出的张力和内在的情愫,正是李安所喜爱的。

(二)李安电影汇集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反思、交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早已显现,李安作为一个导演,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在电影中体现出来。从第一部影片《推手》开始,李安就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表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既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学,也对中国封建思想进行批判;既表现西方的开放和自由,也在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公正看待问题。“家庭三部曲”的故事均发生在具有典型中传统文化“父权”的家庭中,却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推手》中,父亲与儿媳之间的摩擦,起因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双方无法相互理解,直至最后矛盾升级,父亲离家出走。《喜宴》中,父母来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却不知道新娘是“假”的。西方开放的恋爱环境,同性恋已被社会逐渐接受,相比中国传统的恋爱观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显而易见,但反思和交融在李安电影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比如《喜宴》中,李安对人们在闹洞房中的表现是坚决批判的。《冰风暴》中,李安对于西方的性自由观念,以及“派对”等也是持批判态度的。《推手》中,儿媳开始学习太极,以及父亲偶尔去儿子家小住,表现了西方人在接受中国的文化,同时“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化解了家庭中的尴尬。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喜宴》《饮食男女》以及李安的其他影片中。

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中国视角的“家庭三部曲”,还是西方电影的《理智与情感》《冰风暴》等,传统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瓦解,再被重塑,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的电影中冲击碰撞之后,大多重组,最终走向平衡。

(三)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中国电影发展的意义。不管是赞赏的眼光还是批评的声音,李安电影在国际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华人导演,能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的并不多,且受到观众如此推崇的更是屈指可数。李安的经历造就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文化融合的探索。李安的电影在西方引发了“中国热”,或者说是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是一个被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毕竟并不是所有华裔导演在影片中表现出的中国元素,都会被西方乃至全球的观众接受和吸收。

李安在好莱坞的大环境中,秉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对于文化的公正和客观的诠释,是他被世界接受的主要原因。有部分中国观众对李安持完全批评的态度,这一部分人认为,在很多中国题材的电影中,李安运用了好莱坞的叙事手法,并且对传统中国的再现有失水准。比如《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最后对俞秀莲“莎士比亚式”的告白。但是,这种方式使得绝大多数西方观众深刻体会到两人之间的情感,并且感悟到中国武侠世界儿女情长的无奈和神圣。

李安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他在思考和探索之后找到的平衡,一种影片外化的中西方文化的平衡,更是内在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所要达到的平衡和融合。

参考文献:

[1]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莫娃,付慧敏.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金洪申.家庭伦理与爱情伦理协奏曲――李安电影综论[J].电影文学,2007(02).

[4]黄文杰.李安华语作品解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3).

[5]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范文4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

1 西方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20世纪,现代语言学蓬勃发展,语言学家围绕着语言的本质、结构、应用能力及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许多语言学分支应运而生,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话语分析理论等,不一而足,打破了把语言看作是纯封闭的框架,明确了人是使用语言的卞体,语言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认识人类的言语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会话分析理论的发展。

英国牛津大学的Austin认为,语言是用来实施某种行为的,会话是人类最基本的言语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人类的交际中,会话者必须达成

某种默契,都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际的愿望,才能使会话顺利进行。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必须要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和准则。这就是Grice提出的会话理论的“合作原则”。它有四个准则:(1)量的准则;(2)质的准则;(3)关系准则;(4)方式准则。

在真实的话语交际中,由于礼貌上的原因,会话各方并不总是严格依照合作原则来交谈。因此,Leech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原则―礼貌原则(PP),它包含六项准则,每项准则又有两条次准则:(1)得体准则;(2)慷慨准则;(3)赞誉准则;(4)谦逊准则;(5)一致准则;(6)同情准则。

通过语言来表达礼貌是最常用的交际手段,是确保交际成功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然而,由于各国、各民族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思维方式。在言语交际中,由于用语不当或出言不逊而引起误会,导致交际失败的情况屡见不鲜。

2 中西文化的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的差异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语交际肯定有所不同。在一种语言及文化背景下非常得体的话语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显得粗暴无礼。因而,Grice的会话原则是否适用于任何言语社团、社会和会话者,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否具有共性的会话准则以便顺利地进行交际,应该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就量的准则而言,中国人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其语言行为对环境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在很多场合下,意会胜过言传,有些信息并非通过言语表现出来,而西方人往往健谈,他们常把语言当作“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可见,在量的方面,中国人与英关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在“质”的方而,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中国人在公开的场合言语使用得比较含蓄,而西方人则较为“直率”,更喜欢表现自己。

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着各自的礼貌方式,根据汉语言文化有关礼貌的源流,顾日国指出,中国汉文化具有尊重、谦逊、态度热情、文雅四个方面的特征。同时他提出了五条带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2)称呼准则;(3)文雅准则;(4)求同准则;(5)德、言、行准则。

如果把上述与汉语言文化有关的五条礼貌原则同Leech的礼貌原则做个对比,就会发现语用和文化价值方面的差异。称呼涉及礼貌问题是汉语言文化的特征,称呼的方式与礼貌之间的关系在英语文化中并不明显,在汉语言文化中则显得亲切自然。英语民族不分民幼尊卑,都是直呼其名,以示“亲切”,这是强调尊老爱幼注重上下关系的汉民族所难以接受的。

“求同”准则涉及“面子”,英汉两种语言表达礼貌时都会注意这一方面,但对于如何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却因为文化价值的差异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在会话中讲究礼貌策略,正是为了保护和降低而面子受到侵袭。比如请求让路被认为是干扰了听话人的自由,所以“Excuseme”就成为由于威胁了对方的负面面子而使用的负而礼貌用语。在汉语言文化中,言语交际中常常讲究“赏脸”,避免“丢脸”,要“给面子”,“顾全面子”。为了顾及双方的“面子”,中国人往往采用礼貌的语用手段,力求和谐。而在不得不有伤面子时,也会先肯定然后再否定,或先表示赞同然后再谈分歧,这就是中国人的“求同”准则。

礼貌同隐私的关系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是不同的。对于“隐私”的定义不同,价值也不同。在中国,群体文化的交际规范视关心别人为传统关德,因而在谈话时,说话人可以涉及到诸如个人、家庭、婚姻、工资、收入等方面的问题。而在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英语文化中,却会将这类情况视为隐私,认为与之相关的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3 结语

了解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交际,而了解中西文化在这方而存在的特点及差异,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介绍英关文化以及在与英关人进行言语交际时应该注意的这些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真正将英语作为开拓视野、了解世界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戴伟栋.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范文5

摘 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常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点的讲授上,而忽略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价值观念、社会心态及交际方式三方面论述文化差异;其次指出了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在思想上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将汉英文化差异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点建议。总之学习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文化是语寄的载体,总之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到语言。

关键词:汉英文化;差异;大学英语;教学

l汉英文化差异的表现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取得成就的总和。而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既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达形式,又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最初要素。由于名国文化背景不同,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化特色。汉英文化差异有以下几种表现。

1.1价值观念

人类学家认为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强调自我意识,把充分表现个性视为最快乐的事。他们自己的为人处世,言语行为无须别人认可,也不追求与别人保持一致。在英美街头,除了警察,你很难看到两个穿着完全一样的人。在他们看来服装不仅体现个人的爱好,更是强调个性的方式。而中国人群体意识很强,独立意识弱。常表现为当服饰流行时,众人趋之若鹜,竞相效尤。在西方,人的独立意识很强,年满18岁的青年人往往独立谋生,他们将依赖父母生活视为耻辱。这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另外,西方人认为,当别人未求助时,就主动给予帮助是一种施舍行为,是对他人能力的轻视,甚至是对其人格的侮辱。而中国人则将这类事看作是正常的相互关照,是人之常情。这些都反映出东西方在价值概念上的不同。

1.2社会心态

由于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逐步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即使对同一事物也往往会有不同的好恶。譬如,对什么是禁忌,什么是个人隐私,英汉两民族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英美人见面很少问及家庭情况,他们视个人年龄、收入、财产等为个人隐私。中国人见面交谈则毫不避讳谈这些问题。此外,当中国人接受礼品时,往往要推辞一番,待客人走后才打开看。而英美人一般不推辞,常常当面打开礼品,加以赞扬表示感谢。

1.3语言的词汇意义

语义学把词汇意义分为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语言意义就是词汇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则是指词汇的感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通常是指某一文化群对一客体的主观评价,评价不同就会影响交际双方的文化沟通②。首先,语言反映社会,现实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蜗明显地体现在词汇的语言意义上。在汉话中亲属关系的称呼很多,对祖父与外祖父,婶婶、舅母与姑母之类的称呼很多,而且区分得很细,反映了汉民族大家庭结构的现象以及中国人对家庭关系和宗族关系的重视。而英语中grandfather一词可指祖父,又指外祖父;aunt一词可指所有与父母同辈的女性亲属。英语民族对这些亲属关系不加以区分的态度,反映了他们家庭结构简单,宗族关系淡漠的特点。其次英汉两种语言中许多词语都确各自的特定的含义,词语的这种文化内涵与文化传统和宗教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白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意义没有区别,但文化内涵却不同。

在中国它表示可爱的,常用作产品的商标。但如果我们将白象直译为white elephant,在英美文化中则指一种害大于利的累赘或无用之物。

2将汉英文化差异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建议

2.1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所学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有声语言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外国影视,欣赏格调高雅的外国歌曲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英语教活。

2.2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差异比较

2.2.1在教学中注意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即使如:Hello,Hi,Sorry,Pardon等形式上极为简单的表达,困扰学生的也并不是如何准确发音和正确拼写,而是如何得体运用。对于这一类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或补充其深层词义,这样才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2.2.2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对话的文化语境

在日常对话中,学生最容易出现语用错误。这不仅因为对话涉及到交H用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礼仪习俗,更由于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语言形式的选用总是受到时间、地点、话题、交际双方的情感、个性、社会角色及相关的交际用语。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设置特定的交际语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或笔头、双边或多边的言语实践活动。

2.2.3在教学中注意挖掘语篇的文化信息

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大都分语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特别是其中的文学作品,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提供了生动鲜明的材料。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挖掘其中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2.2.4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社会文化对语法的影响。语法是语意表达方式的小结。它揭示了连字成语、组词成句、组合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如要表达:他是我的一个朋友。不能说:He is my friend,而应该说:He is a friend of mine.双重所确有准确体现了“他”与“我的朋友们之间的部分关系”。又如: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看到if两句语法关系便了然于胸。

如:“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这句话看上去像是一连串动词的堆砌,几个短语之间无连接词语,但其上下文的语意使它们自然地融为一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对于学习英语语法,减少中国式英语的错误是有帮助的。

总之,学习语言尤其是一门外语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一定言语作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和国家,以及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相关。而在我们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欠缺的正是这种因素,为此有必要指出来,以便重视起来。正如拉多在其《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所说:“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到语言④。”

注释:

①张岱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77:28 - 35

②王喜缄.比较文化概念[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15 - 34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范文6

语用预设 合适性 共知性 文化差异 言语交际

一、引言

语用预设是指“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Keenan则指出,许多句子要在受文化制约的条件或语境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方可被理解,这些条件自然地成为该句子的预设前提。从语用学角度观察,语用预设不同于语义预设,它把预设和说话人联系在一起,即预设是说话人的预设;而语义预设是指把预设和句子或者句子的命题联系在一起, 即预设是句子本身具有的一层意义。语义预设是客观的、非语境性的、静态的,但有时无法对预设概念做出充分合理的解释。因为预设并不像其他语义关系(如蕴涵关系)那样,独立于语言使用之外,仅为语言本身所固有。预设除了语言本身的固有特征之外,与说话人以及其他非语言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一种主观的、动态的、依赖于语境的意义,因而也是开放的。语用预设在言语交际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探讨语用预设的合适性、共知性和文化差异性等特征对成功进行言语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用预设的合适性

所谓合适性,指预设要跟发话人所处的语境相适应,是说话人在说出一句话前对语境所作出的一种假设,这种假设的语境必须符合现实语境,否则说出的话语就不合适,预设就不成立。何兆熊认为“语用前提实际上存在于整个交际语境之中,是语境的一部分”。例如,一家美国银行在中国开业,董事长在开业致辞上这样说道:“我们的银行像万里长城坚不可摧。”

当中国人听到这句话时,就会想到万里长城的确很坚固,他们的银行像万里长城,资金一定很雄厚,可以放心的把钱存在他们的银行里。可见,该董事长的比喻预设了中国人对万里长城的深刻认知,在此交际语境下是非常合适的。

那么怎样的预设才具备合适性呢?Austin提出了使交际成功的三个“合适条件”:首先,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第二,说话人对自己要实施的行为必须抱有诚意;第三,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可见,言语行为的成功完成,必须具备他人认可的条件。例如,小张对室友小玲说:“请把杯子递给我?”小张发出这个言语行为是在提出一个“请求”。这个“请求”是否合适,有一系列的语用前提作为先决条件。比如,小玲明确知道是哪个杯子和杯子放的位置;小玲有空儿做这件事……如果实际的语境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小张的请求就毫无意义。也就是说,预设的合适性取决于说话人。

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语句的合适性是通过类型的交际准则制定出来的。类型的交际准则有很多,比如,语言学家H. P. Grice的关于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就是其中之一。Grice认为,人们要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就必须遵守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包括: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质的准则,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系准则,要有关联,所说的必须与对话主题相关联,说话应表述一定的意图;方式准则,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歧义、哆嗦,井井有条。

可以看出,Grice和上面提到的Austin等人关于合适性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在交际中,如果交际双方的语句或命题遵守了交际准则,则是恰当的、合适的,而一个语句的语用预设就是保证该语句具有“恰当性”或“合适性”的那些背景知识或条件。例如,相对于“小张,快去开门”这一语句,要使它是合适的,就必须有这样一些背景:那扇门是关着的,小张有能力去开门,说话人和小张处于同一时空位置等。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该言语行为是不合适的。这些背景是“小张,快去开门”这一语句的语用预设的依赖基础。总之,语用预设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使得交际的言语表述具有合适性的条件。

三、语用预设的共知性

言语交际是说话人传递信息和听话人接受信息的互动过程,正确理解话语中存在的各种知识对于交际的顺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言语交际应建立在互知互明的基础上,这就是语用预设的“共知性”或“共同性”。

语用预设是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施受双方的“共有知识”。在语用学中,语境除了语言知识外,还包括许多非语言知识。何兆熊将非语言知识分为三类:一是背景知识;二是情景知识;三是相互知识。背景知识指的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即常识;情景知识指与特定的交际情景有关的知识,包括特定的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活动的主题内容、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等;相互知识是交际双方对对方的了解。预设作为语境的一部分,不仅有说话人对自己的交际意图、内容、语言手段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信任的一面,也有说话人在说话前对听话人的知识状态,包括其年龄、社会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信任或假设的另一面。说话人在传递信息时,必须有意识地操纵共知性,建立有利于实现交际目的的语境,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结果。

预设共知性的非语言特征为人们的交际提供了方便,它使得人们在交际时省掉了许多心照不宣的信息,使烦琐的言语表达变得简洁。否则,前面例句“请把杯子递给我”,就有可能用下面这种冗长的形式表达:“我要用一个杯子,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一个,我知道你有能力拿到那个杯子,并且你会愿意帮我的忙,所以请你把那个杯子拿过来。”

语用预设是动态性的。预设为交际双方所共有,存在于整个交际过程的语境中。而交际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表明共有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交际的深入而不断扩大、积累,原来不为交际双方所共知的会随着语言交际的深入变为双方共知的事情。

四、语用预设的文化差异性

前面已经谈到语用预设是在具体的交际环境过程中施受双方的“共有知识”。而作为预设的共有知识与交际双方所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密切相关,魏在江将之称为文化语用预设。作为交际双方所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袁建军和梁道华认为文化语用预设包括哲学思想、、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文学作品、社会风俗习惯等诸方面。生活在同一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成员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性,在实际的语言交际过程中,根据语用的经济原则,说话者和听话者都不会把不言而喻或不言自明的有特定文化身份的信息的具体内容说出来,从而提高交际的效率。比如,同学甲对同学乙说,“嘿,你真是我们班的小诸葛!”说这话时,同学甲明显预设听话人知道诸葛是谁及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否则他就无法期望自己说的这句话能被听话人所理解。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这句话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拥有与说话人相同的文化背景知识:诸葛是三国著名人物诸葛亮的姓,是其简称。因为他足智多谋,所以在中国文化里他被誉为智慧的化身。说某某人是个小诸葛,是夸他头脑聪明,点子多。可见,这些共享的文化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进行言语交际的最大前提,也是话语具有社会适合性的基本保证。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价值标准、道德准则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故而反映思维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预设的理解基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如果交际双方不具备跨文化知识,交际很难进行下去。下面一则对话是中方陪同外宾参观以后,外宾表示感谢,中方答谢的对话:

A:Thank you. B:It’s my duty to do so.

听完此回答,外宾并不觉得高兴,并且对中方陪同的好印象也随之降低了。究其原因,这是交际双方存在文化预设差异所致。“Thank you”这一言语行为用来表示感谢。当对方做了一件有益于自己的事,一方或出于礼貌或出于真情,理应向对方表示感谢,这对中外双方说话人是共同的。因此“Thank you”一语被直接地理解了。但中方的回答“It’s my duty to do so”是用于中国文化环境下恰当的言语行为,决非有意的冷待,而是谦逊的答礼。可是,外宾根据一般使用英语的背景知识却期望听到类似“It’s my pleasure”的恰当回答。他可能认为“duty”一词背离了交际准则,而另有它意。在英语文化的语境中,他对中方的回答可能有以下预设:你是没办法才这样做的,因为这是你的职责,否则你是不会来陪我的。所以,交际双方只有意识到彼此的文化差异,以共同的文化知识为背景,才能够具体、恰当的使用语言,以保证交际的正常进行。

五、结语

预设是一种特殊的语用推理,言语交际的成败与否与语用预设密切相关。识别预设既需要语言知识,又需要一般的非语言知识,把它与合适性、共知性等语境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对它做出充分、合理的解释。语用预设还因文化不同而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所以反映思维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预设的理解基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认识了解预设的语用特征对成功的交际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刘国辉.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