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范文1

关键词 职业规划 现状分析 策略探讨

从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毕业生择业总体来看: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远远超过了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供需比达到1:6,远远超过了往年,说明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有着较大的需求量。这是对我校学生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我校教学质量的认可。但同时出现的问题是,毕业生的签约率并不高,毕业生在选择什么企业,从事何种工作的时候产生迷茫,造成了企业招不到人,学生也找不到合适企业的情况。这对用人单位以及学校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既耽误了企业正常的招聘计划,又给学校带来了就业压力。这应引起学生工作者的思索。笔者认为,这与对学生进行的职业规划教育有直接的关联。只要对学生做好相关的职业规划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提前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建设,清晰自身价值取向和择业方向,一定可以实现从容就业,达到企业、学校以及毕业生三赢的局面。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内涵

著名管理专家诺斯威尔曾这样定义职业规划的内涵: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具体来讲,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对自身的评估;第二,对外部环境条件的分析;第三,对职业目标的确定;第四,将职业目标付诸实践行动;第五,做到持之以恒,直到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通俗的说,就是如何把“我想做的事情”与“我能做的事情”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的需求下如何实现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对学生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管理,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目标,使之自觉地按预期的要求开发自我,避免毕业求职时的盲目就业。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一项必修之课,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必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很多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适合从事何种工作充满着迷茫,也并不是十分清楚企业所提供岗位的性质及所需技能素质,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毕业时仓促就业,盲目就业,甚至处在离业状态,不仅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

(二)重要性。第一,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自我,明确人生目标。通过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长处短处,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挖掘自身潜力;同时使其清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地努力奋斗,拼搏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第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到就业形势及社会状况。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得学生了解就业环境,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有意识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第三,使学生能够更严格的规范自我、要求自我。学生一旦规划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奋斗的方向,从而产生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功效。这对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大有裨益。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不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将个人的自我规划和学校、社会的职业生涯指导结合起来进行。现阶段,学校里并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职业规划体系,职业规划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制度,对学生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集中在辅导员身上,而辅导员又并非专业的职业规划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接受的信息不全面,有较大偏差,这样容易造成职业规划的迷茫。

(二)职业规划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的就业指导队伍是由学校学生处就业办公室和各院辅导员共同组成。就业办公室主要负责为全体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与咨询等服务,而各院辅导员则主要为本院学生提供辅导、咨询和服务。从事职业规划的专职教师偏少,缺乏专业化和职业化;而辅导员本身承担了了大量的学生日常管理和事务性工作,对职业规划的研究不够,缺乏系统钻研和全程服务,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力度不够。职业规划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不能仅限于大三、大四等毕业阶段。在低年级阶段,可以首先进行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理念,有计划有规划的进行职业教育,在以后的学习生涯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结合所学学科的专业特色进行不断调整,到高年级的时候,便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四、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建设的策略探讨

(一)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活动,课堂是基础,故加强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是夯实基础之举。笔者认为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我认识、药学领域职业类型、当前药学行业形势与国家政策、不同药学岗位典型成功案例以及社会实践等。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由于职业规划教育现阶段处于摸索阶段,客观现实环境以及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渴求要求我们要有一支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团队。在这支队伍里,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指导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指导体系。注重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全程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不能到了大四临时抱佛脚,相关规划及指导在大一时就应该开始,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传输不同的规划方案。大学一、二年级是职业规划教育的预热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的主要特点和素质要求,如药房药师、临床药师、临床检查员(CRA)、药物生产研发、药物注册、药品销售等的,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和目标性。

加强高校职业规划教育需要各部门、各学院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就沈阳药科大学而言,针对我校在药学领域的专业特色,教育指导大生进行职业规划符合时代需要,有利于药学学科建设和学生个人自我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只要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职业规划教育一定会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范文2

摘要:大学是进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梯,是培养社会发展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大学生走出校园即将面临就业的现实问题。然而,目前大学仍然存在盲目进行专业学习、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传统的无职业规划的教育模式显得力不从心。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职业规划以及职业指导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与将来工作接轨。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有利于社会发展。针对经济危机下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规划教育应当受到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的较高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培养 职业规划 教育

一、我国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背景

(一)背景

1、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日益受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近年来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烦扰的问题之一。据客观统计数据显示,就业形势严峻程度在近年来逐年增加。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07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在中国毕业生网最近的2010年和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

2、大学生职业能力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就业难有多个原因。严峻的客观形势对大学生的就业存在影响,但是大学生本身能力与社会需要脱节也是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因职业技能不达标失去工作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9.4%,即每3名毕业生中,就有1人因工作能力缺乏而痛失工作。①日前,由应届大学生在各类型企业中的离职率远高于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表明我国应届大学生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市场适应能力的不足,在学校所学非企业所需,以至形成职业技能缺乏,不能在职场中站稳脚跟。

(二)研究的方法

1、宏观方面

在宏观上,笔者以社会发展状况为研究背景,学习职业规划相关理论。并参考文献和网络,了解当前国内外大学阶段职业教育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

2、微观方面

微观上,本文结合所从事的辅导员工作,采取与学生访谈以及与个别从事职业规划的盈利机构的方式收集信息。并参考我校、我院开展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情况。

二、职业规划概述

“职业规划”这个名词,是由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场经济已经非常成熟的发达国家优先提出的,它主要是对自身条件和客观情况,进而得出结论,帮助人们主动将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成自己的成功,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坐等着机会的降临。

职业规划教育以教育为本,起内涵就是应当区别于一般的专业教育,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达到以下几方面目的:一是构筑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只是结构,二是根据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的职业理想,初步培养职业观,三是根据大学生相异的自身条件与职业观,寻求个体能力培养目标。

三、国外大学阶段职业规划教育状况

许多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中学就开设职业规划教育,把升学指导、职业规划作为重要教育内容,有些国家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对学生灌输职业意识,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在大学,职业规划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每一学年都有特定的内容。

1、美国:美国是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比较早的国家,自从20实际50年代以来就特别注重学校职业规划工作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受到特别重视,从入学起,就业中心就通过心理测试等方法帮助学生对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作出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和职业定向。

2、德国:在1902年已经出现职业指导活动。各高校派出专门人员对高中毕业生进行专门的入学咨询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专业。大学新生入学后,各高校通过心理测试、咨询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一到四年级开设不同内容的职业指导课程。

3、英国:大学就业辅导老师一般具有心理学等专业的博士学位,除了对毕业生进行择业辅导外,还包括个性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等个性化辅导。

4、加拿大:高中有文、理、工、医、商、艺等大类,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就接受专业职业咨询顾问的指导,然后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大学的攻读方向。

四、大学阶段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思考

适应社会的大学生才是合格的大学生,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职业规划教育也才是合格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正在积极探索职业规划模式,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对职业规划理论分析以及实践状况的探寻后,结合工作性质,笔者认为大学阶段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望。

1、增加灵活教育方式

职业规划教育以学生个体特性为基础,因此,教育方式也可以个性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讲授法和讨论法结合的方法。既达到了知识的传达,又可以展现学生个性特征,有利于因材施教。辅导员在日常与学生谈话中就可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主动进行职业规划。

2、提高专业教育水平

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工作,作为职业规划的专业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制定指导计划、明确实施管理。了解和理解职业指导的影响因素、明确指导的范围和目的。

3、进行全程教育活动

职业规划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教育工作者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当树立明确的全程教育观念。并使之与学生的个体需求、学校的培养目标、社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推行各阶段不同的职业规划项目和目标。

4、完善教育评估工作

评估工作是检验一个项目好坏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职业规划教育无法通过试卷评判,可以根绝它的任务和目的来选择适合的评估手段。首先,大学生是职业规划教育的受益者。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教育后是否能够制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以及实施程度如何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其次,大学生走入社会后的客观就业状况和工作能力也可以作为衡量的标准。

总之,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有许多可为之处。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正确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成功的职业规划教育经验、加速推进我国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发展。(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团委)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刘豪兴.朱少华著.人的社会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方向阳.职业学习与就业全程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吴秀霞.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历程与趋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5]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6]罗双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J].中国公务员,2003,(6).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范文3

关键词:新就业大学生;心理契约;某国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88-02

一、从心理契约角度分析新就业大学生离职率高的心理特点与原因

1.新就业大学生离职率高的心理特点。①对社会认识不足,难以适应工作环境。当前,从学校服务于我,到我服务于企业的心理历程过渡,仍然带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想法,因此,正是由于这些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思想错位造成其不满足于企业现实,最终选择离职。②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通常,他们容易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新就业大学生们虽然从心理上也愿意尝试一些待遇相对较低,要求不高的工作,但那只是一种无奈接受,真正开始工作之后,现实的落差、切身的体验还是会使他们的心理受到打击,这种落差也有可能导致他们选择离职。③功利心理严重,忽视国家与社会责任。发达地区如经济发展速度快、政治民主程度高、文化设施先进、生活条件优裕、待遇较高等,这些优越的客观条件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希望到那里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向往发达地区的深层原因里,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④受挫能力差差。当现实与期望形成鲜明的反差时,他们常常有一种挫败感。应届大学毕业生刚刚脱离单纯的学校环境,现实的局限和理想的失落会让他们产生一种现实受挫感。这段时间针对这些新员工而言恰恰是一个心灵的断乳期。

2.新就业大学生离职率高的原因。①新就业大学生自身的原因。a新就业大学生组织化受挫以及入职角色失调。b新就业大学生在心理契约的认识上有所偏差。②学校方面的原因。a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中有一定不足。b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世界观、价值观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出发点。③企业方面的原因。有的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不切实际地描述自己,引起大学生心理契约破坏;在用人过程中,一些企业未履行先前的承诺,引起心理契约破坏;企业不重培训只重利益并缺乏咨询指导机构。④社会方面的原因。在当今很多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使整个社会环境变得急功近利,因此,大学生在刚就业时往往比较浮躁。同时,一些用人单位,采用“近亲结构”,严重影响了双向选择的公平性,也极大助长了不良之风的蔓延,人为增加了就业困难,加剧了新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国外人力资源改革在心理契约方面的研究

1.较为成熟的就业指导机构。①设置职业生涯辅导中心,配备专业的指导人员。比如,某国绝大部分的高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机构,安排专人负责指导工作。他们的主要工作包括提供就业机会、由专人负责给学生的就业提供连续性指导,将高校及家长就业指导结合起来。更进一步的工作是,现在某国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开始向职业生涯教育转型。他们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了一整套人性化的专业“职业生涯教育制度”。②从大学新生抓起,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整个大学教育中。对大一新生,帮助他们明白大学学习的意义,增加他们走入社会所需的基础知识。此外,还会要求他们思考自己的人生,今后的理想、希望有什么样的人生等,让他们对大学生活作好相应的思想准备,了解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大二阶段,指导学生自我分析,加强对自我的了解,并意识到劳动的意义。并且,掌握和劳动相关的知识,促使他们向着自我目标迈进。大三、大四阶段,转化为更加详细的就业对策以及职业适应性检查等,以增强他们对求职活动的认识,丰富求职经验,从而更顺利地进行求职。③设置生涯辅导科目,开发有关的课程资源。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职业上必要的教养,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很多高校都完善了相关课程的设置。据某国有关调查显示,2005年,50%以上的高校开设了以下与就业相关的课程:职业设计入门、职业与出路、系列商业活动等。这样,让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且,还有10%的高校正准备开设这类课程。④灵活运用体验式就业。目前,某国各大学积极开展体验式就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有关职业生涯教育的情况,正成为大部分某国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看重的两个因素。因此,怎样开展好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2.企业人力资源特征。①终身聘用制。绝大部分的某国大中型企业,都采用终身聘用制。未实施终身聘用制的企业,也很注意保持雇佣关系的稳定,尽可能照顾职员的生计;不能随意解雇职员,当产生结构性过剩人员时,通常会通过其他途径吸纳多余人员,如扩大营业部门或研发新产品;如果员工无法胜任本职工作,首先,会为其提供内部职业培训机会,以增强其工作能力,并为其提供合适的岗位。某国企业一般倾向于保持聘用关系的稳定性。这也保证了很多某国骨干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稳定性及高素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横向的劳动力市场截断,增加员工就业稳定性,也为企业减少了劳务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效率。②年功序列制度。具体表现在薪酬与晋升两方面。按照该制度的规定,刚入职的员工,薪酬根据资历增长逐年平均上升,并无大的差异。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其薪酬待遇也会伴随着工龄的增加而持续增加。通过资历工资制和终身雇佣制,进一步巩固了雇佣关系的稳定性,起到激励作用。③评估与激励。对员工的评估,不仅包括员工的具体业务表现和业务知识,还更注重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工作积极性、与人合作精神等。在单一的民族思想以及“和为贵”、“忍为上”的理念影响下,某国人都很遵守纪律,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并具有强烈的“公司主义”意识。因此,尽管员工的业务能力再强,他若不具备上述优良素质,也不会被企业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并不局限于物质层面,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与赞扬。④工会。在某国,企业工会成为员工和雇主间交涉的主要途径。通过工会,缓解了雇主和员工之间存在的矛盾,保证了企业采取家族式的经营发展。因此,某国企业形成内工会制度,有助于协调劳资关系,使职工和组织间的心理契约维持在平衡状态下,促进企业的发展。⑤政府的有力扶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通常由负责国民福利与就业问题的政府部门负责。在全国主要城市都设有”学生职业中心”,等负责介绍和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办事机构。大学生毕业后,在一定时间内如果还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中心就组织他们进行职业培训和各种实习活动,参观访问等。就业培训结束后,还要对学生进行就业面试技巧和适应性训练,提高学生推销自己的技能,和与社会沟通的技能,鼓励他们增加就业的信心。另外,还有协助学生就业的某国聘用信息中心、职业聘用开发协会、某国人才介绍事业协会几乎遍及某国所有的城镇。

三、增加新就业大学生心理契约平衡度的有效措施

1.积极开展并逐步完善国内大学就业指导工作。(1)大一阶段就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设置各种实用的课程,帮助大一新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前途;(2)就业指导机构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培训,帮助其将来就业;(3)开展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更要看到工作的价值,增加社会责任感。

2.重视政府与社会的正确引导。我国的社会文化有其值得汲取和发扬光大的地方,但确实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追求理想主义的人生境界。用理想的人格思想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作为教育未尝不可,但作为社会行为要求,却难以实现。这就导致社会要求超越现实,与学生需要脱节,实现的可能性小,学生为达到这种要求而努力的主观愿望大大降低,学生难免视职业教育为空洞说教。政府和社会应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对新就业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其正确认识工作。其次,政府要积极构建统一的职位信息平台,并和各大高校毕业生信息相连,使学生能了解各种就业信息,帮助其就业。

3.尽量健全企业建构员工心理契约的途径。(1)遵循诚信的原则,保证提供的企业信息都全面、真实,为毕业生提供应聘岗位的职责以及权限,让新进职员对企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2)抓好入职培训,让新员工了解企业的大致情况,企业文化、薪酬福利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从而让他们形成心理契约的基本架构;(3)对于入职初期,企业要为新员工提供较多的培训机会,使他们组织化;(4)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给予员工应得的待遇。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防止心理契约出现破裂或违背;(5)企业要成立专门的咨询机构,及时掌握员工的需求及意见,加强上下级间的交流,使关系和谐化。

参考文献:

[1]陈加洲,方俐洛.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心理学报,2003,35(3).

[2]刘渊.应届大学毕业生离职的心理困境探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8(2).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范文4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08-03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许多高校和学生越来越多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中外合作办学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中,随着内涵与规模不断扩大和深化,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度的增强,加强该学生群体的研究,对做好中外合作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课题组精心准备,充分讨论,进行了此次调研与总结。

一、调研工作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校本科生为总体,对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抽样调查 ,并对部分抽样调查的学生进行访谈调查。本次调查问卷的主体内容包括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 重要性的认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程度、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情况、职业生涯 规划课程的开设等,共32道题。调查实际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7,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17%。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

在本次调查中,在选择现在专业的依据问题方面,23.2%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30.8%的学生选择“好就业”,20.8%的学生选择“听别人说好”,15.2%的学生选择“估计还可以”;在你了解自己适合往哪些职业方向去发展问题方面调研结果如图1。

图1 大学生了解自己适合往哪些职业方向去发展调研分布图

在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自己的问题方面,41.4%的学生选择“自己的体会”,36.2%学生选择“别人的评价”,13.6%的学生选择“专业机构提供的测评”,8.8%的学生选择“免费的简单的测试;在您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明确的目标问题方面, 29.8%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36.2%的学生表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24.2%的学生表示“目标模糊”, 9.8%的学生表示“没有目标”;在你了解自己学校本学院与其他学院相同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区别问题方面,36.0%的学生表示“了解”,39.0%的学生表示“不了解”,25.0%的学生表示“没有考虑”。

从这些数据看,相当大一部分大学对自我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自我独立性较差,缺乏自我成长与自我管理意识。

(二)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

在调查中,对你是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这个问题方面,16.2%的学生选择“了解”,38.4%的学生选择“不太了解”,23.4%的学生选择“不了解”,22.0%的学生选择“没有考虑”;在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需求程度的问题方面调研结果如图2。

图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需求程度分布图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盲区,这也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导致不少毕业生过度频繁地更换工作岗位,很难进入职业稳定期。但值得欣慰的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

2.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调查中,你有无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过规划的问题方面,调研结果如图3。

图3 大学生有无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过规划的调研分布图

从调查数据看出,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只有一点规划或者没有规划,这表明,学校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任重道远。结合学生对职业生涯重要性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新的就业压力面前,大多数学生已越来越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但这种认识还比较模糊,还没有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和实践,同时也表明我们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别是对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业生涯规划教育还任重道远。

(三)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确立途径的认识

调查中,在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关键的依据问题方面,有24.1%的学生选择“兴趣爱好”,25.2%的学生选择“特长”,30.2%的学生选择“所学专业”,13.7%的学生选择“社会热门职业”,6.8%的学生选择“其他”;在你愿意参加有关的职业咨询或相关活动的问题方面,52.4%的学生表示“愿意”,24.0%的学生表示“可以考虑”,17.4%的学生表示“不太愿意”,6.2%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在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以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发展的问题方面,46.4%的学生选择“开设职业规划课程”,29.4%的学生选择“举办职业规划讲座”,14.8%的学生选择“学校网站开通职业规划测评系统”,9.4%的学生选择“其他”;在更喜欢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方面,调研结果如图4。

图4 大学生喜欢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比例图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这一问题上选择所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体现出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性;在参加相关咨询活动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更希望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这对高校的教育教育安排和课程建设提出了要求;最喜欢的咨询方式是面对面咨询,这对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配套服务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反映出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的自身要求已严重不适应。

(四)大学生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中,在职业指导的期望收获方面,学生选择依次是“求职、面试技巧、说话艺术的指导”、“从专业知识方面择业”、“职场中为人处世原则”和“职业礼仪、形象指导 ”;在自主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选择中,28.0%的学生选择“资金”, 16.0%的学生选择“政策”, 20.0%的学生选择“技术”,16.0%的学生选择“机遇”,14.0%的学生选择“创意”,6.0%的学生选择“其它”;在面临就业时的信心问题方面,28.0%的学生“相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35.0%的学生选择“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做些临时性的工作勉强维持生活”, 25.0%的学生选择“虽然找到的工作不一定很喜欢,但是就业应该没问题”,12.0%的学生“一点信心都没有”;在出国的学习计划问题中,24.0%的学生选择“完成本科学业”,42.0%的学生选择“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14.0%的学生选择“不清楚”。

以上数据表明,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毕业找工作为目的,不是长远的规划;在自主创业的因素中,学生没有明显的倾向,这一方面反映当下自主创业的综合要较高,也体现了学生对创业的难度的情形认识;在就业的信心方面,大家普遍反映出较高的信心,这从另一个层面也反映出我国整体的经济形势较好,就业的压力并不是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在出国问题上,大部分学生出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和更前沿的知识与技能,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出国的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五)职业选择的考虑因素

调查中,在第一份工作的选择问题中,37.1%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26.8%的学生选择“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36.1%的学生选择“经过考虑和挑选才最终确定的”;在就业岗位的选择中,26.9%的学生认为“兴趣爱好”最重要,28.1%的学生认为“薪水高低”最重要,26.4%的学生认为“发展空间”最重要,13.6%的学生认为“工作的稳定性”最重要,5.0%的学生选择“其他”;对毕业后直接就业单位的选择问题上,20.1%的学生选择了“国营企业”,30.6%的学生选择了“政府机关”,23.7%的学生选择了“外资(合资)企业”,17.7%的学生选择了“私营企业”,7.9%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在认为就业时认为企业最看中的方面时,24.3%的学生选择了“专业”,22.7%的学生选择了“学校的知名度”,34.6%的学生选择了“个人能力”, 15.7%的学生选择了“学历”,2.7%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数据表明,大部分对第一份工作的要求和期望值随意性较大,这与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才的快速流动的大环境有关;在就业岗位上,学生的兴趣爱好、薪水、发展空间三要素之间基本持平,反映学生对岗位要求的全面性;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政府机关稍高于外企、国企和私企,这一方面折射出大学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的愿望,也看出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在就业的个人素质方面,普遍认为个人能力是最主要的,专业和学校紧随其后,体现当前企业招聘人才的特点。

三、调研结果得到的启示

(一)建立科学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鲜有涉猎。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需求性较高,对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也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作为高校,应积极捕捉时展的需求信号,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队伍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努力打造学科团队,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借鉴成功的经验,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切实保障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

(二)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通过调查发现,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对多自我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自我独立性较差 ,缺乏自我成长与自我管理意识。学校应尽力帮助大学生通过自我测试与分析,确定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学习的阶段目标和总目标,确保学生做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在对学生建立认知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家长的作用,学校在帮助大学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订出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个性方案,实现个性与职业的匹配。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范文5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应该成为高校所关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着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规划的具体内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招生比率不断提高,但就业难问题却日趋严峻。毕业难以找到合适工作,昔日“天之骄子”在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天之骄子”。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更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时所需的竞争力,促进他们充分就业。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1 有利于大学生发掘潜能、突破障碍、实现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掘自身的潜力、克服不足,进而引导他们设立目标,制定可行的措施,突破发展中的障碍,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2 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确定职业方向、明确奋斗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刚迈进大学的学生对自身也没有明确的认识,更谈不上对未来职业的认识,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科学的认识自我、合理地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奋斗目标,并制定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准备。

3 有利于学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检验学校质量的试金石。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使大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自觉地学习,有了较好的职业发展。这就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学校知名度提高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自然就比较青睬,就业率也会提高。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1 正确的认识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咱我认知”。即充分认识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素质,知道什么样的职业比较适合自己,自己能干什么,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

2 客观的环境评估和生涯机会评估

所谓环境评估,就是充分认识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环境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环境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条件,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

3 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

在对自身和对环境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以及职业倾向性,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行动方案来保障目标的完成。在设定具体行动方案时要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自我认知和外部环境分析,引导学生制定出每个阶段的行动计划。如大一为试探期。首先要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重新确定学习目标;其次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职业,尤其是将来想从事的职业,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最后要引导他们规划大学生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大一学习任务不重,鼓励他们多参加活动,增强人际沟通能力等,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有较强的方向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求职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及早适应大学生活;大二为定向期。要帮助他们考虑清楚未来是深造还是就业,并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主。提高英语能力、计算机水平,并有选择地考取一些证书,辅修相关专业,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大三为冲刺期。面对继续深造、就业等不同的群体分情况进行辅导。对于选择深造的帮助其全面了解升学信息;对准备就业的重在帮助他们提高求职技巧、学会心理调适、收集求职信息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4 积极实践、及时评估反馈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不断地对规划进行评估与修改。大学生还处在对自己、对社会认识的探索初期,加之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做出一些较为宽广的职业选择,但随着对职业社会的了解、自身素质的一些变化,他们会对职业生涯路线进行调整和修改,以保证规划的顺利进行。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尽管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普及面还不够广。尤其在就业难问题比较严峻的形势下,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确立学习目标,避免今后走弯路。2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体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课主要起到普及理论知识的作用。但具体到每个人的兴趣、性格、能力、职业倾向时又各不相同,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了解外部职业社会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 加强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建设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范文6

【关键词】诊所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教学方式

一、“诊所式”教学方式的内涵

“诊所式”教育最初灵感来自医学院学生须有临床实习的教学环节。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首先在法学教育中进行了试验,让学生到“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真实案件,并亲自参加诉讼等方式认识和学习法律,同时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以“诊断”真实案件中的法律问题,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法律服务,这就是“法律诊所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通过学生参与实际案例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加深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重视培养适应未来生活、学习与从事实际工作的素质与能力。开展诊所法律教育的目的是:第一,职业职位的理论实践对接的在认识;第二,职业技能训练;第三,职业道德训练”。诊所式教学的特点:(1)教学内容上以真实的背景材料为基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够深切的体会到法律工作者的社会角色,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互动为主基调,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3)教学效果的丰富性;诊所式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法让学生体验多样性的角色,获得多方面的收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教学目的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宗旨是一致的。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真谛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作为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大学生未来规划和职场教育,指引大学生在对成长历史基础上,根据目前资源条件和将来可能路径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测定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开发和获得与职业相关因素而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和工作计划,并按照一定时间、顺序、方向的合理安排,进行的一系列有机联系、切实可行的全方位的教存过程。概括而言是指针对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有计划的进行的旨在实现大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的全方位的教育活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依据一套系统的教育计划,通过专业人员的引导和协助,把大学生求职这一特定阶段的任务放到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背景中加以探讨,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和职业定位,提升就业能力,促使其尽早制定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三、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诊所式”教育模式的对策

“诊所式”教育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主动和批判地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参与教学的老师。特别是中国从事诊所教育的教师还面临着学习批判地对待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严峻考验。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课程引入诊所式教育模式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针对遇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是我们必须做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实施诊所式教育模式还是新的尝试,为了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转变观念,树立诊所式互动和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一些学校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还有很多已经结合本校实际成立了各种专门的部门和机构。如,浙江师范大学成立的学生事务与职业发展中心,专门服务和接受学生们的咨询等工作,并且此中心有单独的工作地方和配备了如拥有全球职业规划师等高层次的老师。但是要将互动,学生为主,诊断式等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切底改变目前种种不对直观念。

第二,转变角色,重新认识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合作教育是崭新的教学理论,它把师生关系问题提高到教育教学活动的首要位置,提出了一套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重视人道主义、创造性、个性民主化、学生的主体精神等方面体现了时代精神。我们要用“老师也是学生”、“学生也是老师”的理念去除传统教学情境中教师的中心位置,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化身,扫除教学教师的“权威”。在教学情境中,“诊所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渗透在诊所教学的始终”。

第三,转变定位,重新定义职业发展中心的职责。诊所式教育是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以学生的视角参与解决和分析,从中自身更加认清自己和定位。所以中心的职责是给予参与的同学一个分析、总结、反思和最终提高自我的“锻炼场地”,而不是听从老师权威的地方,参与的老师以解答学生自我不能够认识但是在辅导老师的创设问题的前提下,能够自我解决的定位。所以更是一种“教练技术”的运用为主,所以辅导老师更多的是“教练角色”。

第四,重视评价和反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在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大体的分类,同时,要对每一类进行分类指导,结合已经毕业学生的真实案例进行现场分析,要求学生们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及时反馈给相关老师。并对学生们的反馈进行分析和确认。以求学生的职业目标、路径和策略等尽可能想的“完美”。

第五,案例精选与运用。诊所式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真是案例为基础,检验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诊所教学也要从这一基点出发,收集已经毕业学生的成长史和社会上一些典型案例。一定要对案例精选并且一定区分可复制与不可复制的地方。

以上更多的是谈到了一些“软件”方面应该做到的,其实硬件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采用小班授课和良好的诊所“场地”等。当然,要想真正的把“诊所式”教学理念运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教学上,不仅仅要从理念和硬件上,更重要的要从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总结和反思。

参考文献

1 王立民,牟逍媴,诊所法律教育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