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概念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旅游概念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旅游概念规划

文化旅游概念规划范文1

    [关键词]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时代特点;学术前沿

    30年来,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的历程,2007年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创汇419亿美元,国内旅游16.1亿人次,收入7771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伴随这一过程的旅游规划为中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新的挑战,需要认真反思、总结和改进。

    1 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

    中国真正的旅游规划是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大众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是在全国各地旅游发展浪潮驱动下诞生的,以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中国科学院郭来喜教授,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丁文魁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敏感地认识到旅游发展与旅游规划的社会需求以及对地方经济的重要性,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致力于地方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咨询服务和实践研究,对丹霞山、深圳市、华北海滨风景区昌黎段、江南水乡古镇、海南岛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研究等,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尚清教授对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等,可以说是中国旅游规划的先锋之作。回顾30年来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总结出4个明显特征。

    1.1 2000年以前双线并行,摸索前进

    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旅游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百废待兴,旅游研究刚刚开始,旅游开发实践既没有理论指导,也没有成功经验借鉴,更谈不上旅游规划专业,从事旅游开发研究与实践者均是从相关学科转行过来。以地理专业为代表的旅游开发策划与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代表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为地方旅游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两条路线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同时推进,2000年之后两者开始走向融合,这种融合表现在规划思想、规划队伍组成、规划内容上。

    1.2 2000年历史转折,旅游规划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20世纪90年之后,国外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开始引进国内,国家旅游局为了适应旅游发展需求,开始邀请国外专家进行培训,1992年制定了《旅游资源普查规范》,2000年11月出台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通则》,2000年11月颁布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2001年公布了第一批甲级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这些标志着中国旅游规划进入规范化管理初级阶段。此后国内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多类型、多层次、多学科介入是旅游规划突出的时代特点,旅游规划的商业化行为引起关注。

    1.3 国际旅游规划智慧的多层面输入

    1999年四川省率先邀请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规划专家编制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国外旅游规划师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云南省、山东省先后邀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编制规划,此后一些城市旅游规划也邀请国外相关旅游规划咨询机构编制,在旅游度假区、开发区层面上很多国外景观规划设计公司进入,2001年《旅游学刊》编辑部在北京主办了旅游规划高峰论坛,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旅游规划的经验与教训,一些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规划着作被翻译引进国内。

    1.4 旅游规划的反思与理论总结

    2000年之后,中国旅游研究的全方位拓展积极推动了旅游规划水平的提高,一批关于旅游规划理论、方法的论文和着作相继问世,一些大学设置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体系与内容基本健全,旅游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规划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旅游规划的技术含量是普遍的专业共识。

    30年来中国旅游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热点(图3),寻求一个又一个的突破,旅游发展不断走向新的台阶,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旅游规划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在全国各地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庞大需求推动下,中国旅游规划走的是一条市场驱动、内外结合的道路,从没有规则到制定规则,从没有理论到总结理论、引进理论,从没有方法技术到多学科踩着石头过河探路前行,从国内驱动走向国外驱动、内外结合,从高校科研院所到旅游规划企业、境内外相关规划设计咨询公司、政府、相关企业等,共同托起旅游规划这轮红日。

    主题公园为中国旅游带来了第一个兴奋点,度假区热带来了旅游房地产热,申报遗产热提升了对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认识,生态旅游热提高了学术界和政府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认识。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旅游规划将承担日益艰巨的任务。

    2 旅游规划的价值观

    2.1 让每一个人梦想成真

    旅游规划是建立在旅游需求的基础上,需求推动旅游业发展,要求旅游规划必须满足、引导旅游需求,旅游规划首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让富人与穷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旅游梦想。

    2.2 让好地方更精彩

    对于具有先天优势的旅游区,通过旅游规划使其在空间拓展、结构优化、旅游形象、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更高层次的提升,旅游规划是一项管理系统工程。

    2.3 让落后地方有信心

    旅游规划的视野始终是需求导向的、向前的、区域性的、差异性的,在差异中寻求特色、突出优势,化平淡为特色,化腐朽为神奇,化劣势为优势,为落后地区寻求经济发展出路,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规划是一项经济系统工程,针对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把地区整体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强调地区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把能耗降到最低。旅游规划为地方经济发展构建了一条内循环与外向型相结合的经济发展之路。

    2.4 让目的地走向世界

    旅游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自然资源、挖掘整理地方文化,用地方文化丰富人类生活多样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规划是一项文化生态系统工程。尊重生态环境,尊重地方文化,尊重社区精神。

    进一步提炼,旅游规划的价值观可以归纳为“锦上添花,差异取胜,梦想成真”12个字。

    3 旅游规划的方法

    3.1 旅游内涵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旅游是什么?对这个词的理解时代特色最明显,旅游是观光、休闲、游憩,旅游是度假、娱乐,旅游是会展活动,旅游是离家旅行,旅游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境界、一种心情,旅游是一种功能,旅游需要 服务,旅游是一种产业,旅游是经济。旅游具有多种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游法。如何规划?尽管旅游内涵丰富多彩,但经过这30年来的发展还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观光、休闲、游憩。只要地球上存在差异,就存在观光;只要地球上有人,就存在休闲游憩。访问者观光度假与本土居民休闲游憩是旅游研究与旅游规划历来关注的焦点。

    3.2 旅游规划的4个共性

    依附性:旅游本身是一种活动、一种行为、一种精神需求,需要特定的环境、空间、设施、吸引物来支撑。依附天成、依附经济,旅游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能动性:创意与创新是旅游规划的灵魂,发现差异,定位市场,完善功能,提升形象,是旅游规划生命力所在。

    融合性:旅游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旅游规划的融合性,与景观、城市、产业、文化等各类物质或非物质文化的融合;

    灵活性与规范性:旅游的敏感性决定了规划的敏感性、灵活性,同时,为了保障旅游规划市场的有序性,旅游规划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3.3 旅游规划的多维性

文化旅游概念规划范文2

【关键词】黄河口;旅游目的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入海,不仅造就了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而且造就了黄河口 独特的旅游资源,而正是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正在使黄河口摆脱“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因此,依据旅游目的地有关理论,加强对黄河口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是黄河口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关于旅游目的地的界定

旅游目的地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概念,是国内外旅游地理研究者在旅游系统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与旅游客源地相对应的概念,这些观点基本构筑了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连接体构成的主体框架②。这种旅游系统结构的主流观点也影响到一部分从经济角度出发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的学者,如张辉(2002)提出,旅游经济是由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中间连接体构成的哑铃经济体系[1]。

国外对旅游目的地概念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从概念界定上来看,国外对于旅游目的地概念主要是描述性定义,所做的界定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从旅游者角度所做的界定;第二个角度是从旅游供给者的角度出发所做的界定[2]。在国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目的地形象、营销、管理及旅游对目的地影响等方面,同国外研究相类似,对旅游目的地概念的研究相对较少。

根据保继刚和楚义芳的观点,旅游目的地定义为“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旅游地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又被称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胜地[3]。”

张辉(2002)认为,旅游目的地是拥有特定性质的旅游资源,具备了一定旅游吸引力,能够吸引一定规模数量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4]。

吴必虎(2001)认为旅游目的地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可以是指某个特定功能的旅游胜地,也可以作为一个国家首都的重要城市,甚至可以泛指整个国家[5]。早在1995年,他就指出,在中国,旅游目的地的演化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它们多数经历了较长历史时期的文化沉积[6]。而这些沉积的文化内涵,在目的地开发中,以资源文化内涵外化的方式提供给旅游者并使其得到文化上的体验(马波,1998)[5]。

魏小安(2002)采用引申定义的方式,将旅游目的地定义为:能够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追求旅游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7]。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概念界定差别不大,唯一需注意的是目的地文化是否归入旅游目的地概念体系中,对此吴必虎等诸多学者则鲜明指出对旅游目的地界定应注意其在较长历史时期所形成文化沉积因素,这种观点与后来区域旅游规划中出现的“文脉”或“地格”③(placeeality)分析思想应是一脉相承的。

关于旅游目的地概念是否应纳入目的地文化,可以从旅游活动与文化的关系来考究,目前对于“文化是旅游的本质”这一命题国内外学者的认识是相当一致的,同时从旅游发展史看出,各时期的旅游活动虽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主题倾向,但在本质上具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追求的是文化享受,即经济是旅游的表象,文化才是旅游的本质。因此对于在旅游活动中发挥拉动作用、充当消费对象、享受对象的旅游目的地文化理应纳入旅游目的地研究和概念界定的范畴,从这一层涵义而言,吴必虎对旅游目的地界定是较为科学和全面的。

二、黄河口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评价与分析

作为一般规律,国内旅游研究往往滞后于旅游实践的发展,这一点在黄河口旅游发展中也有体现,目前对于黄河口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因此在目的地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诸多问题。

(一)相关文献与科研成果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以入海口地区为主体,辅以油田景观、生态农业景观等,是黄河口旅游资源的精华所在,也是东营市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就旅游规划而言,近十年关于该区的相关规划主要有七个④,纵观黄河口旅游的相关规划,基本上通过对黄河口原生湿地资源状况的客观分析评价,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口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构建了黄河口旅游发展的区划以及产品规划框架,成为了黄河口旅游发展的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南,也正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黄河口旅游发展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就黄河口旅游发展相关科研成果而言,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2002-2012)近十年中黄河口旅游发展相关研究的检索,共检索到有效论文23篇(较具代表性的如表1),其中对于黄河口旅游发展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资源保护与开发(18篇,占78%)、客源市场的分析与开拓(2篇,占8.7%)、地域文化研究(3篇,占13.3%)三个方向,其中近五年内(2007-2012年)发表的共17篇,占论文总数74%,说明黄河口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黄河口旅游发展有力的理论支撑。

通过以上研究成果可以总结得出目前对于黄河口旅游研究研究存在的三个问题:

1.当前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进行的,从旅游目的地建设角度对黄河口旅游发展所做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

2.当前研究仍然停留在资源分析及对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层次,虽然已经有学者对于地域文化(黄河口文化)进行研究,但篇数较少,说明对于黄河口旅游发展的深度研究不足;

3.对于黄河口旅游的研究基本处于静态研究状态,没有从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产品升级换代等动态角度对黄河口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和思考。

(二)黄河口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实践评价

黄河口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是并非世界级的资源就对应着世界级的产品和旅游目的地,这里面涉及如何转化的问题。就当前黄河口旅游发展的实践分析,其“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品优势”,在产品类型、线路总体设计、配套设施建设、游行比等方面存在问题。

1.地标区建设滞后。地标区是旅游地中唯其独有的、逐渐成为其标志的形象特征所在的区域,往往是地方文脉的集中体现,标志性产品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象征,代表着旅游过程的,两者在市场宣传特别是在旅游过程体验设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标区的建设一直是黄河口旅游发展的一个难题和关键问题,在黄河口旅游产品开发上缺少类似青岛栈桥这样的标志性旅游产品,游程开始后到底在哪,最佳的拍照地点在哪,到哪个地方能证明到过黄河入海口,这一系列关键点都缺乏科学的设计和安排,给人的感觉整个游览过程平铺直叙,没有使人眼前一亮或为之心动的感觉,更没有而言,不会给游客留下太深的印象,满意度不高。

在以往的规划中,有的认为保护区内的大汶流鸟类驯养救护中心应设计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内的地标区,笔者认为不妥,因为其本身缺乏黄河口地域文化符号。目前来看,由同济大学设计的黄河口游客综合服务中心-----生态之盒在颜色设计、外观、形象设计上,可以作为黄河口旅游的地标区进行打造和宣传。

2.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从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角度分析,“黄河口”的旅游吸引力不仅仅源于其自然禀赋,而且还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但目前黄河口旅游产品无论在类型还是形式上都较为单一。

首先从产品类型分析,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主要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景观质量季节差异极大,旅游淡旺季矛盾突出,工业、人文旅游产品等产品类型尚未形成系列,最为关键的是在目的地线路设计中缺乏对于地域文化(黄河口文化)展示的产品和载体,缺少文化元素,仅仅依靠这种自然生态观光型旅游产品组合是不能满足目的地发展需要的。

从旅游产品形式分析,在新的市场发展趋势下,旅游产品层次应更强调享受性质和体验特征,但目前黄河口旅游产品仍以观光产品为主,停留在资源展示层面,体验、参与项目缺乏,尚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同时观光旅游产品也存在诸多问题,仍然处于初级开发水平,高质量的观光旅游产品应突出游客的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和享受性,这几方面在黄河口观光旅游产品开发中都没有充分得到体现。

3.配套设施问题。从整体产品的角度进行分析,旅游产品是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产品,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旅游产品的质量。随着黄河入海口旅游南线道路的建设,黄河口旅游交通瓶颈基本解决,2012年黄河口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项目的完善,使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旺季购票拥挤、停车场、中午用餐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但问题依然存在,突出的还是“吃”的问题,这个问题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吃饱的问题,即满足基本的饮食需求。以主打产品黄河入海口旅游南线(大汶流入海口景区)为例,一般的游程安排上午入海口景区,游览活动一般在中午基本结束,接下来就是中午就餐问题,景区服务中心价格偏高,对于大众旅游者是不适合的⑤;景区外是距大汶流管理站大约半小时车程的黄河口镇,黄河口镇是按照主题城镇的立意规划建设的,其建筑、餐厅装饰、就餐桌椅与餐具较具特色,但是突出的问题是规模不够,旺季接待能力不足。其二是吃好的问题,即地方特色美食。目前最具地方特色的是孤岛鲜鱼汤,但是从大汶流入海口景区至就餐地点需一小时时间,店面普遍存在档次不高、服务质量较低的问题,同时由于品牌整合与规范管理力度不够,存在良莠不齐的局面。

4.旅游线路行游比不合理。国内外发展实践说明,一个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一般都拥有自己的主打线路(产品),并且其线路(产品)在游览时间长短、旅游项目的多少、花在旅途上的时间、花费比值的多少等方面都有合理的搭配。

黄河口旅游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作为主打产品,大汶流入海口景区主要景点的游览一般在4小时左右,而周边相邻区域尚未开发出在档次上、类型上与入海口产品相匹配、互补形成合力的辅助产品(如石油工业旅游产品尚未形成系列),较多的产品仍然处于待开发或零散的资源展示状态,主打线路在游览时间安排上不充裕。从主要客源市场分析,省内主要客源发生地如青岛、济南、潍坊等地至黄河口一般需要3-4小时左右,而作为国内三大客源产生地之一的京津地区一般需要6-7小时以上,旅途时间与游览时间相比较,行游比不合理。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旅游目的地,如果主打线路旅游时间安排不充裕、行游比不合理,游客一般很少选择将其作为过夜游目的地和首选目的地,并且对产品的评价和旅游效果会大打折扣,更不利于客源市场的培育。

三、目的地建设对策与措施

关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演进过程,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是巴特勒(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虽然自提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一理论有过争论和质疑,认为这一理论只是一个哲学层面上的命题,实践中没有一个旅游地的发展轨迹与巴特勒的曲线基本相符(阎友兵,2007)[8],但在实践中当一旅游地完全不受外部环境异常因素影响时,决定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还是旅游地吸引力的变化(余书伟,1997)[9],因此综合判断,黄河口旅游地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针对目前现状和问题,建议目的地建设方面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系统规划,明确建设目标

目前黄河口旅游发展的关键不再仅仅是资源开发的问题,而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系统问题,包括现有产品优化升级、产品类型丰富创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旅游线路的再设计、旅游服务队伍建设、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创新、旅游行业管理体制的完善等。所以各级管理机构首先应统一认识,将思想认识提升到建设一流目的地建设的思路上来,依据目的地建设的有关理论和发展规律,制定系统的目的地建设规划;其次要有明确的目标,基本要实现近期目标(1-5年内)建设国内成熟旅游目的地,远期目标(15-20年)打造世界一流、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

(二)科学定位,推进“黄河口”旅游目的地品牌化

在旅游经济体系中,营销是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发展链条的终点,也是目的地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魏小安,2002)[7],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是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的集合,即通过创建名称、标志、徽标、文字标识或者其他图表,以识别和区分旅游目的地的一系列活动[10]。该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以来,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热点话题,品牌化也成为当前旅游目的地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途径。

1.明确主题,科学定位。黄河口旅游目的地建设应明确“黄河口”品牌(口号)的基本定位,在旅游目的地宣传、营销中强调“黄河口”湿地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两个主题。因为这一品牌(口号)不仅能体现目的地的历史、社会、地理和文化价值的独特性,区别于其他目的地,而且能够彰显目的地的独特文化元素,创造品牌个性。

综观国内相关研究,一般对于主题定位口号解释与应用都强调了从供给角度设计的目的地形象(目的地向市场推出的自我形象),即“投射形象(Projected Image)”,对旅游者心目中所持有的目的地形象即“接收形象(Received Image)”则未给予应有关注[11]。所以在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对“黄河口”这一品牌(口号)推出后的调研,调查这一品牌(口号)在客源市场的知名度与熟悉度,了解“投射形象”和“接收形象”是否一致,努力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

2.整合品牌元素,塑造“黄河口”品牌。一般而言,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影响力来源于其品牌名称、主题口号、标志和商标元素传递信息的一致性。因此黄河口旅游目的地在明确“黄河口”品牌的基本定位基础上,要深化“黄河从这里入海、石油之城、生态之城”的宣传,做好标志性产品或地标区的打造,因为作为地域文化符号的载体,地标建筑是建设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建成的黄河口游客综合服务中心----生态之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黄河口的地域文化,可以作为黄河口地标性的建筑打造。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一是在认识上要明确把生态之盒作为黄河口旅游的地标性建筑;二是在行动上,在目的地市场营销中,要通过各类媒体的多层次展示,把生态之盒作为黄河口目的地形象的一个符号来进行宣传。

(三)深度挖掘,创新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黄河口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地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千古母亲河伟大的归结之处……一个让人激动的地方。[12]”黄河口旅游发展的优势不仅在于湿地生态资源优势,更大的优势在于其文化优势,这是黄河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也是关系黄河口旅游深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13]。

1.准确进行文化定位,实现观光产品的优化升级。目前对于黄河口的旅游规划和产品设计,还仅仅停留在自然资源的简单利用上,产品以一般性观光游览产品为主,类型单一。所以今后发展应定位于对“黄河口”这一地域文化和地理符号的挖掘,充分利用黄河口这一独一无二的优势,转变开发思路,努力促进地域文化在产品层面的展示度,在观光旅游线路(产品)设计中融入黄河口文化元素,实现目前观光产品的优化升级。

2.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开发“黄河口”文化主题产品。黄河口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态,具有主题恒定和地域嬗变的双重特征[13]。应该加强对于黄河口文化的研究,深层次挖掘黄河口文化内涵,开发诸如羊皮筏子漂流等具有黄河流域传统文化符号、游客参与性强的文化产品系列,开发黄河口文化乐园、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口主题公园等产品,探索黄河口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的方式和途径,加快黄河口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的步伐。

(四)大胆创新,优化线路组合

旅游线路的设计应当遵循市场性原则、特色性原则、效益型原则、季节性原则、网络性原则[14]。目前应尽快完善黄河口主打旅游线路,加大辅助线路的开发力度,优化线路组合,构建多主题、多形式、多层次的旅游线路体系。

1.完善入海口主打旅游线路。为解决目前黄河口旅游产品及线路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尽快完善大汶流入海口旅游这一主打产品,对策是精心设计诸如深圳东部华侨城的“天禅”、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魅力湘西”等以“黄河口”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旅游演艺产品⑥,剧场选址就在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附近(可以优先考虑设在大汶流管理区西门),这样游客在上午游完入海口后下午欣赏地域文化演出,不仅解决目前主打线路时间短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原生态湿地产品中融入文化元素,使黄河口主打线路更完善,旅游者经历更完整,对黄河口的体验更深入。

2.合理设计游览线路, 构建多层次旅游线路体系。在完善大汶流入海口线路基础上,加大对石油工业旅游、孙子文化旅游、黄河口农业旅游、西马楼海上体验游、神仙沟“梦里水乡”游、“刘集—渤海垦区”红色旅游等产品的开发力度,设计主题鲜明、游客参与、形式多样的多类型的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旅游线路,使其成为黄河入海口旅游主打产品的必要补充,形成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

(五) 精心组织,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是旅游目的地功能完善的重要方面。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目的就是发挥目的地的综合优势,变单纯的以旅游景点为主要内容的资源竞争为以旅游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竞争[15],因此,黄河口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成为当前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理念上提高认识。在内容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公共安全服务、旅游公共环境服务、旅游公共救助服务等五大方面内容[15],它不等同于旅游经营,而是更强调社会公益性质,以满足旅游者对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为主要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在深度上,旅游公共服务不仅仅提供旅游咨询服务、旅游投诉处理服务,而是应符合国际旅游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惯例。

2.体制上要有创新。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涉及交通、城管、建设、卫生、公安等多个部门,仅仅依靠旅游主管部门难以有效实施,这就要求黄河口旅游目的地建设在体制上必须创新,如成立由市领导亲自参与的“旅游目的地建设领导小组”,使各部门统一认识、达成共识、统一协调、有效组织、共同推进,促进黄河口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3.方式上灵活多样。参照国内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应在政府主导下,推动企业多种方式参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参与的内容可整体、可部分,有些项目也可以完全市场化运作,前提是不影响旅游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质。

4.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人为本、方便游客”的原则,各项建设要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精心设计,细化服务;二是可持续发展原则,这是黄河口旅游目的地建设特别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黄河口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受损很难恢复,所以在实践中不但加强服务人员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和教育,而且还要注意对游客行为的教育和引导,更要在各种细小环节如垃圾箱的配备、环保警示牌设置、垃圾回收和处理、进入景区车辆的限制等方面综合考虑。

四、结束语

黄河口拥有着世界级的自然旅游资源,这种资源禀赋决定着黄河口有潜力成长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加强对处于发展初期的黄河口旅游目的地的理论研究,探索适合黄河口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模式和途径,解决在目的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瓶颈,对于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注释】

关于黄河口地域概念的界定因历史上黄河“善淤、善决、善徙”而导致其河口的变迁极为复杂,在研究中一般认为黄河口就是黄河三角洲的代称,但是黄河三角洲按其形成年代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黄河三角洲,出于具体研究的需要,同时因近代黄河三角洲90%以上地域在东营市行政辖区之内,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东营市行政区划范围来界定黄河口。

Gunn1972年提出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Mill、Morrison1985年提出的模型以及Leiper提出的旅游系统模型和吴必虎提出的旅游系统概念模型,基本构筑了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连接体构成的主体框架。

③“文脉”或“地格”是指旅游目的地所具有的自身独特的地方特征,类似于人格的养成过程,既有先天的基础,又有后天的涵育。先天的基础就是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后天的涵育相当于人类的历史文化作用。引自: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05

④七个规划分别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2001.11)、《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2001.12)、《东营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青岛大学旅游学院,2004.4; 2009年进行了二期升级规划)、《黄河入海口风景区概念性规划及部分重点区域控制性规划》(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2006)、《垦利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南开大学旅游学系,2007)和对《黄河口文化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7)、《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纲要》(山东省林业检测规划院,2008)。

⑤黄河口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发展,大众旅游市场是主体市场,所以这一关键问题应尽快解决。

⑥所谓旅游演艺产品是指旅游景区现场进行的各种表演活动,以及在旅游地其他演出场所内进行的,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且以旅游者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等。李幼常.浅谈旅游演艺兴旺的原因,中国旅游报,2007—4—2,5.

【参考文献】

[1]张辉.旅游经济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64.

[2]钟行明,喻学才.国外旅游目的地研究综述——基于Tourism Management 近10 年文章[J].旅游科学,2005,19(3):2.

[3]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8.

[4]张辉.旅游经济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64 .

[5]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29.

[6]吴必虎,刘筱娟.中国山地旅游区的文化沉积问题:试论文化地貌学,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编:《地貌·环境·发展》,260-263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7]魏小安.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2-3.

[8]阎友兵.旅游的生命周期理论辨析[J].旅游学刊,2001,16(6):54.

[9] 余书炜.“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综论[J],旅游学刊,1997,(1):32-37.

[10] Blain C, Levy S E, Ritchie J R B. Destination branding: insights and practices from destinatio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5,43:328-338.引自:刘丽娟,李天元.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现状与分析[J].人文地理,2012,124(2):27.

[11]李天元,曲颖.旅游目的地定位主题口号设计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基于品牌要素视角的分析[J].人文地理,2010,113(3):115.

[12] 2006年9月2日余秋雨参加2006垦利黄河口文化旅游节高层论坛,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讲——余秋雨,山东之旅让人激动[N].济南.大众日报,2006-9-8.

[13]李万立.黄河口文化内涵界定与解读[J].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2012,4:43-46.

文化旅游概念规划范文3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文化旅游概念规划范文4

【关键词】总体规划;概念规划;设计

0.引言

我国计划经济发展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模式即: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这种模式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相对于现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形势,显然传城市规划模式已经力不从心,制约着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而概念规划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类型,以其更加灵活、富有弹性、以目的为导向、淡化时间期限等特性,在中国的当下应运而生,因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根据我国现行的规划设计分类,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到详细规划,概念规划设计在其各个层面均可体现。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周边的组团,即城市分区层面的概念规划进行研究。

1.概念规划设计研究

1.1研究目的与适用对象

城市分区级概念规划,其研究目的是站在城市整体角度,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研究土地开发,挖掘用地及周边环境的核心竞争力,结合自身要素,形成适合项目的设计理念,以前瞻性的视角引导用地开发。

研究对象主要以城市的片区或城市组团为主,一般情况,这个级别的城市用地的功能定位、具体布局尚不明确,需要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研究。

1.2规划原则

规划原则是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准则。其主要内容包括:

(1)前瞻性原则:是以未来的角度研判项目的发展,通过对自身各因素的分析,对规划用地的未来发展作出创新性判断。

(2)合理性原则:准确定位,合理布局,根据自身条件及特点对用地进行合理定位,建立相对明确的功能分区,合理设置各项功能。

(3)可操作性原则:充分了解并研究用地的现状情况,在保证统一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注重项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以上原则是概念规划所注重的规划设计准则,其并非空洞无内涵,是我们完成规划设计的技术底线。

1.3成果表达

概念规划的成果,一般包含规划文本和规划图集。规划文本是对项目的前期研究分析、规划理念与目标、空间布局、各项设施建设、开发建议等详细阐述;而规划图集是规划意图的图面化、概念化表达,强化概念,弱化细节。

1.4运作形式与组织操作

概念规划设计运作形式一般都是邀请多家设计单位共同参与编制,最后通过专家评审出最优方案,其目的是多家设计单位可以提供多种的设计思路,实现设计理念的交叉互补。另外也可以只邀请一家编制单位对项目进行编制,甲方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

概念规划的组织操作,通常情况下是甲方下达设计任务书,编制单位根据设计任务书完成概念规划的成果。其中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是项目能否达到其期望值的主要因素,组织编制单位需予以明确并体现一定的高度。

2.案例介绍――调兵山市锁龙沟发展总体规划

2.1项目概况

调兵山市,原称铁法市,位于辽宁省北部,铁岭和法库之间,行政辖属于铁岭市。它西依绵绵燕山,东瞰浩瀚的辽北平原,是融入东北各民族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集散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丰厚的特色文化,其中以金文化最具代表性。

自十七大以来,国家在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力。调兵山市历史文化浓郁,自身特色明显,在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积极引导下,极力发展自身的文化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项目地位于调兵山市市区的西南侧,规划用地面积5平方公里。用地地处山区,属于石质低山丘陵地貌,规划范围内地形变化较大,地势总体上两侧高中间低。规划用地紧邻城区,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

规划设计要求:充分研究现状条件,深入挖掘辽金文化特色,合理布局用地功能,完善道路交通体系,营造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

2.2规划原则、理念及布局

2.2.1规划原则

生态自然原则:充分体现生态理念,以保护为前提,以建设辽金历史文化体验、自然山水娱乐休闲旅游渡假区为规划目标,尊重自然与人文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原有资源,使一切人工设计都融汇在自然环境之中。

特色原则:通过特色功能分区、景观环境塑造、慢行系统设计以及休闲空间的创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旅游度假区及宽松、温馨、幽雅的休闲空间,强化空间多样性与感染力。

合理原则:准确定位,合理布局,根据需要及特点对地块的用地性质进行合理定位,建立相对明确的功能分区,合理设置各项功能,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做到结构明晰、用地合理,并为以后的发展需要留有余地。

可操作原则:加强规划设计的弹性,在保证统一规划设计的前提下便于分期实施和经营。提供合理、可行、便于操作的开发计划,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贯穿于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之中,便于循序渐进,滚动开发,适应市场的变化。

2.2.2规划理念

体现地缘特征,充分挖掘辽金文化的人文资源和当地良好的自然资源,强调山水和谐,天人合一的自然性,打造亦农亦游、亦居亦商的空间发展大格局,并在山谷中享受回归自然的、体验人文文化的休闲生活方式。

2.2.3空间布局规划

①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带、两心、五区、十二景点”

一带:是指以现有的水系作为生态脉络贯穿整个景区,形成一条环境优美的滨水景观带。

两心:是指景区主入口的服务接待中心和滨临调兵山大街商业服务中心。

五区:是指根据现状用地特点,结合未来发展需要,规划形成五个功能区。分别是:

a居住生活区;b综合服务区;c户外活动区;d农业观光体验区;e金文化体验区。

十二景点:规划景点的布置,主要依托现有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丰富的规划设计手法打造金文化历史体验感较强、互动性较好的旅游景点。

②功能分区:

居住生活区:是以原有居民点以及小树林拆迁安置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

综合服务区:是以游客接待服务、金文化展示、商业服务为主的综合服务区。

户外活动区:是以戏雪场、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为主的功能区。

农业观光体验区:是以水果、蔬菜采摘、森林住宿体验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金文化体验区:是以萧条孤馆、拓展中心、跑马场、渔猎等金文化体验为主的功能区。 用地规划:以现状分析为基础,结合功能结构对各类用地布局进行调整及配置,明确用地增长边界、用地性质、交通骨架、景观结构、功能分区。

3.结语

目前在我国城市如此快速发展建设的大背景下,概念性规划类型的出现,是形势所向、时代所需,在现阶段的规划设计中,其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必有其用武之地。同时概念性规划对我国的规划体系的完善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倪娜.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概念性规划.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2]项冉,谭婧婧,时静.浅谈城市概念规划.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3]张睿斌,张远平.浅谈城市新中心区城市设计――以成都新都区新城中心概念规划为例.《四川建筑》,2010(3).

文化旅游概念规划范文5

——⒈⒉⒊齐步走,建设企业文化见成效

进入企业文化建设误区的企业需要“正步走”,尽快走出误区;

准备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需要“正步走”,一开始就走对;

希望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需要“正步走”,将会又快又稳。

企业文化建设自世纪年代引入我国以后,在一些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许多企业因为没有形成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观念、意识,没能采取适应、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导致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还有的走入了误区。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呢?

笔者结合多次指导大型国营施工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养殖、种植企业、粮食加工企业、股份制化工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研究、总结出了“企业文化建设正步走论”的观念与方法。所谓“企业文化建设正步走论”,是借用部队军人训练正步走时常用的“⒈⒉⒊”口令。

学习“企业文化建设正步走论”,主要意义有两点:一、可以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观念、思想,并以这种”正步走“(规范性)的观念、思想作为建设企业文化的正确指导;二、可以依循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规范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建设。

经实践运用,证明了这种观念与方法具有实效性,《中国企业报》年月日发表的“和威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推陈出新”文章,对本人应用这种思路和方法指导的案例给予了很高评价。

“企业文化建设正步走论”中的“⒈⒉⒊”分别代表:“一化、二划、三画、四话”。

一化:潜移默化(首先是潜、移:企业文化建设一定是在企业成立之日起就有潜在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一定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一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树立这一观念说明了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立足与于企业实际,一方面要依靠企业的全体员工这一主体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又要作为客体来研究和训练、提升,同时说明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过程性、阶段性,也说明了一定需要规划和策划。其次是默、化:⒈领导的榜样力量时刻默默地影响着周围员工,需要及时有效发现和产生默默的榜样和典型,显现并用好榜样的力量;⒉企业文化建设的牵引力和推动力须与员工自我发展的源动力默契结合;⒊企业文化中的组成部分是不能分割开来的,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尤须默契结合;⒋优良的企业文化能化作企业的生产力,劣质的落后的企业文化阻碍企业发展;)

二划:规划:

⒈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如何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相结合:企业文化发展规划一定要服务和服从与企业发展战略,建设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促进其他系统战略规划实施的重要纽带。

⒉企业文化规划一定要有机地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拟订企业文化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之一,企业文化发展规划同时也是促进员工制定和实施员工职业规划的方向和平台。

策划:建设企业文化一定需要策划,但策划不一定能造就企业文化,有时不合适宜的策划会损害企业文化的建设,所以选择策划人,选用策划方案,一定要慎重。

举例:潍坊富瑞德化学品有限公司“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团队训练”活动的成功运作案例。包括如何从企业文化的角度产生旅游人员?如何从体现企业文化、进行企业文化培育的目的出发来设计旅游景点?如何从培育企业文化、团队训练的角度来设计旅游过程中的项目或节目;如何在旅游景点设计合影;如何在整套活动过程中大做代表企业的“旗帜”的文章,如何帮助员工通过活动接受企业文化的洗礼和提升自己,等等)

三画:企业环境(绿色管理、定置管理、艺术手法等方法的运用);徽标(建立企业识别系统须注意的问题);书法、摄影、幽默画(如何从建设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用好这些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图画幽默图画是生动活泼反映理念的灵活方式,这种图画可以由员工来画,可以通过总结员工的语言请他人来画,书法、摄影、山水画也可“托志”而反映企业精神)

文化旅游概念规划范文6

1传统古文化都城中的旅游遗产

传统古文化都城中的旅游遗产有很多,以下从旅游资源遗产、人文理念遗产、文物资源遗产、城市历史遗产等方面出发,对于传统古文化都城中的旅游遗产进行了分析。

1.1旅游资源遗产

传统古文化都城中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遗产。在我国新城镇规划这一文件中指出了,古代城市群是新时期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文化平台,并且对于新时期城市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助力。此外,部分古文化都城可以以丰富的旅游资源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更加有助于地区的统筹规划发展以及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合作,最终能够再次就此事形成集聚效率高。此外,由于古文化旅游遗产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因此对于整体区域内的功能互补以及科学和合理的城市化宏观布局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1.2人文理念遗产

传统古文化都城实际上包括了从古到今居民的人文理念的遗产。通常来说拥有着丰富人文理念遗产的城市建设应当在进一步落实“文化城”建设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突出城市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差异性以及多样性。此外,拥有着丰富人文理念遗产的城市发展还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来将城市建设成为具有厚重的历史内涵、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景观,这对于进一步塑造人性化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形象,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1.3文物资源遗产

传统古文化都城作为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然有着大量的文物资源遗产。古都保护、改造与发展的中心应当放到对于文化资源遗产的合理利用上,并且将这一工作的重点放到硬件设施的规划、维护、更新、改造等环节上。此外,针对现在许多古都存在着的对于历史记忆的保护的缺失,只有将其进一步重视起来,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加有效地提高对古城保护的社会共识和参与的程度,最终能够起到促进为城市的发展创造空间的目标。与此同时,在文物资源遗产的应用过程中,有关部门只有进一步突出文物资源的特点和其所蕴含的古代文化形象,才能够真正吸引公众注意到古都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1.4城市历史遗产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历史遗产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和保护。一般而言古代文化形象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都和其历史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意味着古都文化形象塑造与城市文化定位的进行需要建立在继承历史遗产的基础上。此外,城市在弘扬历史遗产的过程中还应当以新闻报道和网络评论等新的媒介进行宣传,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让本地的古代文化形象更加丰满并且能够获得更多的认知度与赞同。

2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问题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问题有很多,以下从文化空间基本概念、文化空间层次问题、文化空间差异问题、文化空间组成结构等方面出发,对于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问题进行了分析。

2.1文化空间基本概念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首先应当从基本概念的解释入手。在对于文化空间基本概念进行阐述时,首先应当强调城市文化形象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许多研究者将文化空间视为一个多层次、立体、全面的概念,或者是将其描述为一种系统的效果。此外,较为常见的文化空间概念主要包括了历史文化、精神文化、教育文化、艺术文化、语言文化、旅游文化、传媒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大众文化等。正是在这些文化的互相影响下,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就开始被公众认可并且形成自身独特的综合印象,并通过独特的构件方式和通过城市氛围的形成来作用于公众的主观意识中,最终能够形成城市的文化空间基本印象。

2.2文化空间层次问题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存在着层次上的问题。在考虑文化空间的层次问题时,应当首先从文化形象的角度来对于不同层次进行全面的定义。在这一过程中将城市文化形象定义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不同的层次。此外,由于人们形象的形成实际上是由人在大脑中形成的,而文化空间层次则是这一前提下关于整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整体印象。因此毫无疑问,对城市文化形象的多层次解读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空间的层次对于一般公众的认识、理解、记忆实际上并没有非常大的必要性。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社会生活实际上代表了城市历史的积淀,因此文化空间的层次问题实际上属于历史秩序的问题。

2.3文化空间差异问题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我国现今许多古文化都城为了能够实现体现区域差异性,则通常会提倡多样化的文化遗产发展模式。此外,考虑到了古都文化的形象传播,许多城市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古代城市形象需要公共文化的现实,则会对于当地文化的空间进行高度浓缩和概括,从而能够让其与其他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形成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一形成差异的方式实际上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与此同时,古代城市形象的本质和文化可以说是文化的有机统一,它体现了城市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伦理与价值观、宗教、文学、艺术、风俗、语言、饮食、服饰、建筑,正是这些因素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古文化都城文化空间上的差异。

2.4文化空间组成结构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的组成结构也有着各自的不同。由于完整的古代文化形象由内部和外部构成,两者的形象是不一样的。因此这意味着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有着很高的必要性。此外,由于文化空间的组成对象是古代都城本身具有的文化、历史资源,因此全面保护古代文化生态,加强古文化遗产的创新,推动古都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了近期许多城市令人瞩目的重要发展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