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范文1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主要保障。本文在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存在的困难,并着重从以就业为导向,以“双证书”为有效载体,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实纲为依据,以实践教学成绩为标准,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深入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方法研究;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35-02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岗位需求为基准,以具有较高素质、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为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培养一批既有实践能力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实践教学体系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的特征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培养的单技能型人才已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保持其实践性的教学特色,逐步完善和构建适合自身快速、健康发展的、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是指高职院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相应的课程学习计划,同时借助一定的项目训练机会,有计划、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增添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_到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突出实践的系统性、教育技术参与的技术性、内外结合的创新性、产学结合的双向性、一体化、规范化、实用性和整体优化的原则,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建立在职业能力和素质结构分析的基础之上,即具有职业教育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应能实现校企“共赢”的合作机制,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技术合格人员,即具有产学结合校企共建特征[2]。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一)实践教学是创新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多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然而面对21世纪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劳动市场出现就业难和招聘难问题,主要体现在大量的高效毕业生缺乏灵活性和岗位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多机会、多层次的实训中,培养自身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以及创新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服务性人才[3]。

(二)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体现

职业教育在课程的设置和知识体系上都与岗位职业和技术能力有关系,所以实践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职业教育在实习的内容、形式和所占的课程比例上更加丰富多样,更加投入,更加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实践教学是评价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标准

学校培养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学生质量的高低是由其岗位适应性和职业技能的发挥程度决定的,是由企业评判的。学生要想取得较高的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始终贯彻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化教学中,让学生尽早地适应就业的环境。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原因在于其学生质量的社会认同度较高,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专业特色突出。

三、现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存在的困难

(一)硬件支撑和软件建设同步性差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涉及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其中硬件设施是实践教学的支撑,软件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内涵。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往往在硬件开发层面较突出特色,可以为教学的开展提供对应的设施和场地环境,但是缺少与之匹配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实例,通常不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致使实践教学体系先进内涵的缺失,严重影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种类多、参与人数比例大、时空和内容的差距较大,特别地实践教学的课程实训、岗位实习等教学环节多样化,导致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呈现出随意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再加之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多是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训练。所以要形成一个统一的质量监控体系和独立的评价体系难度很大,所以致使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难以形成。

(三)构建目标模糊,实训基地缺乏特色

现阶段各高校采取的是“广散网”的形式,脱离社会岗位的需求,花费大量的资金建设较多的实训基地,忽略了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不仅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专业和综合职业技能,反而会导致一些学生养成了学而不精,学而不专的不良习惯,给学生心理造成“全能”的错觉,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发展。

四、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法的探究

(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1.实践教学素质目标。为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将职业素质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实践于理论的教学中,基于此,要求各高等院校将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中设置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实现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2.实践教学技能目标。开展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专业调研和第二课堂活动等专业实践,在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秉承“学生自主选题、选择指导老师”和“课题与市场接轨”的原则,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自主能力;同时高校应注意学生技能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与社会应用市场的交叉和融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工作适应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实现“现代化”教学技能目标的制定。

(二)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传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安排主要集中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阶段,往往忽略了课程之间知识与技能的内在联系,导致专业课教学脱离岗位需求,缺乏针对性。根据培养目标现将教学课程分成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技能类实训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岗位实践课程的内容,重点训练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帮助和指导学生以较高的标准实现企业未来的岗位要求,同时让企业充分是了解学生的能力;②职业能力类型课程:通过预先安排适应若干个职业岗位需求的学习模块,结合学生工作的未来发展空间,进行多样化创新项目课程的开发,安排面向职业岗位的定岗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开拓学生的探索空间。

(三)以实纲为依据,以实践教学成绩为标准,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必须要紧扣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鉴定接轨,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实训项目的基本要求,以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为评价的依据,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考核和评价上,通过与学生座谈、用人单位对队才使用意见的反馈、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总结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一系列的方法,综合进行最终的考核评价,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要通过实践教学来体现,要建好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模式,结合校企合作项目,通过从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对口专业引进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等做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改善队伍结构。

参考文献:

[1]钱建平,涂明,肖毅.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0,(4).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高等数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因素,创新能力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保持活力和生机的动力源泉。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涌现是科技不断创新、社会不断进步的基本保障。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且极具挑战的历史任务和使命。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等数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是理、工、农和经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讨了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

一、高等数学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创新和进步取决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又取决于创新教育。[1]作为数学专业和非数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高等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广泛应用性,高等数学教学具有强大的创新教育功能。高等数学内容是人类为探索未知世界所进行创新活动的成果,已渗透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工具,还是一门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课程。从人类文明进化史可以看出,将“数”和“形”完美结合所孕育出人的理性精神在数学中得到完美体现。数学以其概念的抽象性和准确性,逻辑推理的严谨性,结构的协调性,计算的规范性,构造的可行性,统计、模拟的广泛应用性, 技巧的灵活多变性等特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好的内容和途径。通过对数学中各种抽象概念的理解、思辨和推演等思维方法的运用,训练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心理基础;数学是美学的四大中心建构之一, 数学美是人的审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魅力在于化杂乱为有序, 化经验为规律, 寻求自然世界运动简洁、统一的数学表达。数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水平,造就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优秀品质。

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方法

1.更新教育观念,做到因材施教

更新教育观念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随着高校连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规模扩招导致学生知识层次和质量下降,文化课水平差异变大。安徽农业大学有理、工、农、经和文等专业,有些专业文科、理科学生兼招,因此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很大。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必然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消化不了”。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特长和潜力都得到最大程度提高。[2]

2.发挥教材的创新功能,激发创新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传统的高等数学教材内容较陈旧,强调知识结构的严谨,有些地方并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掩盖了数学发现的过程,割裂了数学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也没有将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到内容体系中,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高等数学教材的创新功能,就必须改革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编撰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教材。在教材编撰中,既要保持数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又要将具有创新意识的素材、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数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应用融入到教材内容中。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工具。教材的内容需要具备严谨性,因此不可能做到适合每一位学生;此外,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未必相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兴趣的另一推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已有定义、定理和结论的教育方法, 设计合适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和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概念、定义的理解,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教师需要设置宽松、和谐和具有创新氛围的课堂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和快乐思考。

3.引导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

数学学习需要运用逻辑、思辨和推理等思维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启迪创新意识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比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1)训练学生归纳和类比思维的能力。归纳和类比思维方法是学习高等数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运用归纳和类比的思维方法,比较不同背景实际问题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例如,在导数概念的引入中,让学生思考“直线运动的质点瞬时速度”和“水平曲线的切线斜率”求解过程的异同,从而归纳出导数的定义。

(2)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直觉思维是提出科学假说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数学中很多重要的数学猜想常常是某些理论向前发展和创新的方向。因此,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猜想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例如,在学习级数时,如何让学生明白有限和无限之间的差异,可用如下的例子:如果该班有女生,那么班级中的男生人数一定比全班人数少(直观,部分小于整体在有限中是对的);自然数一定比整数少吗?这一问题自然引起学生对有限和无限之间、直观和理性之间的思考。例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直观展示曲边梯形面积求解中的分割和求和(近似值和精确值之间的误差),以及如何利用极限达到两者相等(对极限概念的理性理解)。

(3)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数学建模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实际问题没有“准确”答案,没有确定方法,因此,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灵活选择方法和工具。学生只有对实际问题进行认真观察、缜密思考,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给出比较满意或符合实际的求解方法。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挑战,都锻炼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三、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大众化教育下的必然产物。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数学专业与非数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创新兴趣和创新意识,才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创新强国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培云.把创新教育融入高等数学课堂教学[J].都江学报, 2001,13(01): 4―7.

[2]曹宗宏,汪宏喜,毕守东.关于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数学, 2011,27(06):1―4.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高等师范;手风琴;教学;改革

手风琴既能独奏,也能重奏;既能为演唱者伴奏,也能与其它乐器合奏,被誉为“乐器家族中的轻骑兵”。因此手风琴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演奏课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面向中小学、具有较为全面音乐素养的教师,要求学生拓宽自己的音乐知识面,建立“一专多能”的发展特点,在高等师范教育上我们应从“规范化的普及型”教育的目的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注重手风琴教学中师范性的特点

高等师范院校的手风琴教学方向是使大多数学生掌握和了解手风琴的基本演奏方法,熟悉手风琴的性能,较为自如地演奏中小型手风琴作品,规范手风琴的演奏意识。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为根本,实用性,广泛性,全面性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对艺术的热爱。这样有利于把这种精神传播到每一个中小学生的心中,提高中国整体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因此,在培养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时要充分的考虑到一专多能的培养。在基本的手风琴演奏基础等方面都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学生在演奏和练习中规范自己的演奏规格,包括演奏中仔细视谱、气息的运用、乐句的划分、强弱层次、力度、速度、触键、连顿、重音、节奏、音色的控制、旋律的歌唱性等多方面要素,要逐步学会分析和声和调性等,从根本上建立正确的演奏观念和演奏方法。要使学生真正建立正确的演奏意识,教师需要把这项工作渗透到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之中,通过给学生仔细分析作品,讲解乐曲表现的内涵,逐步带领学生走上正确演奏手风琴的轨道上来。但同时要注重演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也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中长期坚持的一个重点。

二、高等师范手风琴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高等师范手风琴教学不应该只重视一对一的个别课教学,应拓宽思路,使手风琴教学形式多样化,可以扩展为:个别课、重奏课、小组课和合奏课等多形式。

1.个别课:即“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教授对象为手风琴演奏技术程度较深的学生。针对他们每个人在不同乐曲中存在的不同问题,教师要认真仔细的讲解和分析,深入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不断完善他们在手风琴这件乐器上的表现力,使他们的演奏扬长避短,逐步朝着更高水平前进。

2.重奏课:手风琴的重奏大体可以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重奏课的训练会大大加强学生对节奏、声部、音色、重音的重视程度,同时更加有利于每个人在独奏练习时的演奏。

3.小组课:手风琴小组课学生大约3至4人。教师在小组课教学中要用启发式和比较式两种教学方法。对于小组课中所有学生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要用启发式的讲述方法耐心细致地讲解,开阔学生思路,使学生对于存在的问题从认识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提高。

4.合奏课:手风琴合奏课的设立可以加强手风琴专业所有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有利于手风琴学生建立高音声部、中音声部、次中音声部和低音声部四个组别的直观认识。合奏课的训练反过来也能大大促进学生独奏时多声部作品演奏意识的加强。

三、手风琴即兴伴奏课

手风琴即兴伴奏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专业学生应当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手风琴演奏实践与和声理论课相互结合的一门综合课程。手风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手风琴技巧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要熟悉左右手24个大小调的音阶和琶音,能较为熟练的演奏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的连接,加强左右手在琴键上的快速跑动能力。

2.提高调性、和声的分析能力。在演奏手风琴即兴伴奏之前,首先要认真分析歌曲的调性,根据不同的旋律走向选取不同的和声连接。在即兴伴奏中,要根据不同情绪、不同类型的歌曲选择不同的伴奏织体。

3.大量的练习和舞台上的实践。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舞台上的锻炼,每一次登上舞台演出都是即兴伴奏者和歌唱者的合作过程,伴奏者要根据演唱者的情绪变化不断调整伴奏,两者配合的表演会使演奏效果增色不少。

总之,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教学不要照办音乐学院演奏专业的教学模式,应不断开创具有“师范性”特点的新型教学思路和体系,适应不断发展繁荣的整个中国音乐教育的总体特点和要求,为不断培养新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玛德琳娜•布鲁瑟尔著.《练琴的艺术――如何用心去演奏》[美]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2]《钢琴即兴伴奏教程新编》 1999年8月第1版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范文4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由弗里曼在公司管理方面提出的一套重要理论,他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后来他又将这一定义修正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因公司活动收益或受损,其权利也因公司活动而受到尊重或受到侵犯的人”。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具体参与到组织运行的个人与整个组织到利益是相互关联的,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一荣俱荣,而利益相关者理论经过多年的延伸、发展,已经在很多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应用,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有很多相关研究。而针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研究与探索就显得十分必要。在独立学院传统的高等数学课堂中,师生进行互动的过程往往比较尴尬,没有形成一种良性的、多人参与的互动环境。

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研究与应用,基本模式主要是任课教师在课前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和相关资料利用网上载体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带着任务先行预习并完成相关任务,同时任课教师和学生针对课程内容也会在课前有相应的网上互动,教师在课前主要起到任务布置及课程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知识的串讲或者对学生课前普遍不太理解以及比较重要的部分进行精讲,而不再对整个课程的具体知识进行详细深入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教师之前布置的任务进行发挥,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实现课堂的互动。课后则可以根据学生课前和课堂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在整个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自己从原来传统课堂上单纯的演讲者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所以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学校、任课教师和学生都会有相应的要求。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中的应用研究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公平;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辉(1973-),女,河南镇平人,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菡(1987-),女,山东乳山人,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北京10012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01-02

一、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现状

1.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研究

我国许多学者对高等教育公平内涵的把握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现代教育公平理论的观点,在教育公平内涵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分析最后得到各自对高教公平内涵的看法。他们的观点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点。既有平行的观点、包容的观点,又有交叉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高等教育公平是指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机会的均等,包括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也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高等教育过程的均等和高等教育学业成功机会均等。国内学者们普遍认同这一观点。[1]主要代表人物有杨东平、陈志忠、杨德广、张兴等。

(2)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产品)分配的合理公正。一是社会公平,它以“平等”为内核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实行均等无差别的分配,主要表现在公共教育领域;二是市场公平,它“以不平等”为内核,体现市场价值规律的要求,是对教育资源实行不均等、有差别的分配,主要表现在非公共领域或半公共领域。[2]这种观点允许个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而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这就承认了高等教育公平的相对性。

(3)高等教育公平是对高等教育现象的评价或价值判断的合情合理,代表人物有张应强。[3]该观点认为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追求高等教育公平应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基本的价值选择。

2.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分析情况

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的描述中,有的学者认为从纵向比较,我国高等教育更加公平了。但从横向比较,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公之处。[4]另外,还有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的描述为,城乡差距有所改善,阶层差距正在凸现,少数民族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高校资源分配和分布的两极分化,高中教育成为教育公平新的瓶颈。[5]张珏认为从就学机会增加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公平状况是有所改善的,而资源的不足又衍生高等教育新的不公平问题。[6]

总之,学者们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的判断,大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即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分享高等教育资源及其服务的人群比例不断扩大,有效推动了教育公平化进程。但从横向比较方面看,高等教育仍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社会经济和区域差异下的入学机会不公平,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获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学业成功机会的不公平等。

3.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分析情况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公平的根本原因,资源配置与现行制度是影响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公平的直接原因,[7]代表人物有、李聪明、李菁、康爱荣和孙宝庆等;刘复兴等学者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主观方面主要包括教育决策失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客观方面包括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个体差异、技术水平等因素;[8]贾朝霞将主观因素概括为高教政策公平和效率价值取向失衡、高考录取制度、高教收费制度和资助制度的不合理,客观原因是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阶层差距的凸现、高校地区间分布失衡等。[9]王宁宁认为,造成高等教育中出现不公平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原因、教育系统内部原因和文化原因。[10]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主要是由制度缺失造成的,解决的根本途径是进行制度创新。

总体看来,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原因分析可以概括为:不公平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产生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多是源于经济社会的因素、国家政策、制度等高等教育外部的原因。

4.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措施研究情况

学者们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建立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加大对薄弱高校的投入,完善高等教育资助制度,健全高考录取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收费制度;[11]转变政府调节社会公平职能的机制,通过制度和政策规范高等教育公平运行;[12]在高等教育收费上,对贫困学生实行补偿政策,建立行之有效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在高等教育区域发展问题上,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高等教育水平较低的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结论,要改善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差异就需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加大对这些省份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在这些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尤其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等。[13]

总体来看,学者们提出应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措施主要包括:在经济上,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较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在制度上,改革高考和招生制度,实现教育的入学机会公平;在政策上,加大对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扶持政策等。

二、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评价

1.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特点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成果的数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6年以来,高等教育公平研究成果数量迅速增加,并且研究成果的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呈现出较明显的特点。

从研究的层次来看,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逐渐从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发展。学者们从社会学、法学、伦理学、哲学、经济学以及教育学等学科的角度来界定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呈现了多学科、多角度对高等教育公平审视的局面。在研究的初期,学者主要从宏观的国家层面或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公平现状来探讨,如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教育公平使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探析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进一步将视角转向微观层面,研究高等教育如何实现每个人更好的发展。从社会的纵向结构来看,多元文化观的建立使得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地方化的特色。

从研究的视角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主题总是随着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最初有的研究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论述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或是运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决教育成本补偿问题;有的研究是以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来寻求高等教育制度的创新,以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还有的研究是采用哲学的视角对公平和效率问题进行探讨等等。随着学者们对该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的视角也发生了变化,有相当数量的研究采用社会学的视角,利用社会分层的理论来处理高教公平问题;还增加了以法学的视角来思考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法制建设的研究。[14]总体上,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多采用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并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处理公平与效率、资源配置、学费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此外有少部分的研究采用管理学和哲学的视角。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多是运用思辨研究方法,在理论层面上对高等教育公平各种类型问题进行探讨,大多数更倾向于提出应然的政策性的措施和建议。也有少数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数据统计分析、调查法等方法,有的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些实践层面的、实然层面的、政策实施层面的研究,如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15]高等学校中贫困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研究,[16]公立高校收费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17]等。

2.高等教育公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纵观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成果,尽管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成果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较快的增长与提高,但是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1)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学者们在对高等教育公平内涵的表述上,多引用教育公平的内涵,有的学者将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相等同。尽管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高等教育与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相应的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理应与教育公平内涵有所区别,忽视其差异性和特殊性就会使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内容与教育公平内容相混杂,体现不出高等教育的特点。

(2)缺乏真正源于本土的公平理论基础,没有深入挖掘国学理论体系中的公平思想。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多源自西方理论,学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解是建立在教育公平基础上的,而教育公平的理论大多来自于西方。国内学者在认识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价值属性等问题的时候,一般引用西方学者的观点,这些理论与其所在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如果国内学者们对西方理论观点不加以批判地引用就容易忽视我国的具体情况,而缺乏实际应用的效果。

(3)对高等教育内部环境和主体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学者们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较多的是从高等教育外部进行分析。高等教育自身要受到外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外部的各种因素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所以,多数学者缺乏对高等教育内部环境和教育主体的研究。

(4)对高等教育公平保障体系和高等教育公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方向从宏观向微观层面转变,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在扩大,但对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与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却很少,文献中有少量的对高等教育公平保障体系和高等教育公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处于萌芽状态,这就需要学者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此外,理论研究缺乏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少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这些都是研究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结束语

我国对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关注和探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中诸多不公平现象日渐凸显,引发了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学术观点多从现实的高等教育问题出发,从不同层面、不同学科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将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各种学术观点加以概括、比较和分析,希望对加深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科学系统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志忠.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思考[J].江苏高教,2006,(4).

[2]邹强,吴楚光.对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6,(4).

[3][12]张应强,马庭奇.高等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J].教育研究,2002,(12).

[4]何岸.简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2).

[5]顾艳梅.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浅析[J].科技资讯,2006,(19).

[6]张珏.也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公平[J].教育发展研究,2004,(9).

[7],李聪明,李菁,等.对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探析[J].唐山学院学报,2009,(3).

[8]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02,(10).

[9]贾朝霞.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06.

[10]王宁宁.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现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11]芮光正.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6.

[13]米红,王德林.20世纪90年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变化的实证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3,(6).

[14]易崇英,赵美珍.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法制建设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9).

[15]钟云华,沈红.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9,(5).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范文6

关键词:中国;日本;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当前大学教育教学的目的。通过优化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针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进行高校教育的主要场所,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相结合,教师要为大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公平实践的舞台,让大学生去充分的展现自己,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应用科学有效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需求。但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应用教学方法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因此,改进和提升我国教育教学方法显得十分有必要,应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现存的问题

(一)教学环节存在明显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老套,方法过于单一。很长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没有过多改变,内容陈旧落后,无法与时俱进,应用领域真正体现学术价值课题与例题越来越少[1-3]。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始终采取理论传授方式,黑板加粉笔老旧方法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以练习课和理论课为主,缺少实践性教学方法;二是教学时并不重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很多高等教育教师教学时还是将教材与自身作为中心,和学生情感交流很少,单纯注重知识传授与记录,缺少必要引导过程,这也让学生陷入尴尬被动地位,留给他们思考空间太过有限,学生创造才能没有施展平台,这对学生创造能力激发构成了非常大的阻碍;三是教学流程太过死板,教师创造性无法发挥。现如今,整体教学阶段,教师在按固定教学大纲传授知识时,其实也是比较被动的,通过固定课时传授固定内容[4-6]。因而,从事教学活动时,教师无法针对学生切身情况还有各专业需求对教学内容做出改变,更缺少时间与精力分析研究学生感兴趣内容。这势必对教师教学自由构成了限制,教师创造性与能动性受到约束,对学生各项能力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二)学生环节存在明显问题

其一,学生并未意识到高等教育课程学习的必要性。而且很多高等教育课程内容使用价值不是很高,缺乏实用性。尤其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严进宽出策略,换而言之,只要学生考上了大学,只要不在高等教育日常教学中掉队太严重,学生就等同于拿到了文凭,未来就业也等于拥有了敲门砖,所以学生们普遍认为学习就跟得上就行,从小学到初中该尽力也都尽了,进入高等教育学习阶段也该放松放松了[7-8]。所以学习吊儿郎当,并不把高等教育当回事。也有很多人认为实际工作生活涉及不到太多高等教育知识,因而忽略了学习数学重要作用,这在思想方面对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构成很大限制[9-10]。其二,大学生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都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在很多的高等教育考试过程中,笔试占了比较大的一部分,很多考试对大学生的考查中只重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考查。同时,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也不注意学习方法和学习的习惯,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解,学生不能够独立思考,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和意识。另外,教师本身素质也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构成影响。有些教师并未对学生个体差异给予足够尊重,致使学生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从而限制了其成绩的提升与能力的培养。

二、日本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一)教学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填鸭式教学为主,应试型教育占据主流,盲目追求速度的教学理论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被完全抑制。日本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要求高等教育人员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大学生突破传统的学习思维,不能仅仅是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而是要敢于对一切知识说“不”,也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大学生能够面对问题,多角度、多层次的对问题进行思考。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以往僵化保守的课堂教学严重缺乏创新,对行为的创新更是比较肤浅[11-13]。当前我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很大,而这也是社会讨论的重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以及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直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理想甚至个性的发展,通过改革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与思想,可使其在学习文化知识或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有勇气去揭示事物或矛盾的性质,大胆创新。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人员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去鼓励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展现自己的空间,培养学生成为国家与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模式

想要寻找到新r期最切实可行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最先要做的便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体系中的精华予以继承,可以说继承作为事物发展与延续的桥梁,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它都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方法产生与发展,是伴随教育演变进行的,也是在继承优良传统前提下补充与改革而来的,尤其新课改背景下将传统教学体系中的精华部分当作改革前提,进而加上自主探索、经验总结与沟通合作等方法,对学生积极学习、勇敢探索与实践给予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日本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已经不再是命令学生去学习的主人,而转身变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助手。教学方法伴随教育起源而发展,尤其现今知识经济时代,更有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涌现出来。所以,对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基础上,再对时代前沿进行学习从而取长补短,进而进入正式课程内容,待新课讲完后再做复习式归纳,达到课堂内容融会贯通,重难点着重学习,对知识才会理解得更为扎实,学习也不再是以往的死记硬背,而是真正了解了其中要义,而以上内容正是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以后发展的道路。

(三)学生于融洽教学氛围中学习热情更高

以往我国的高等教育课堂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氛围非常古板,站在大学生角度讲,已经过了初高中接受枯燥教学的过程,结果在大学中还是这样,就会出现厌学现象,很多大学生直接就不来上课,即使来上课也不会认真听讲,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成果与持续发展。而且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均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能力往往容易被忽视,这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追求完成教学指标、提升分数,这种情况的最大弊端就是使大学生的思维固化,养成了机械式的被动。而实际上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乃是必然,而实践能力的养成重在实践教学,而做好实践教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确保能够让大学生有足够多的机会去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来达到创新的目的。日本高等教育主张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起良好的课堂氛围和环境,进而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14]。例如:教师可适时适度组织一些小竞赛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相信会有很多大学生能够接受这种教学方法,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可以各抒己见,通过竞赛平台充分展示自己,同时在这样的积极竞争环境中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中,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的书本知识的讲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以“灌溉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模式的形成[15]。通过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有效地改进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师生的双向发展与全面互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率,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有利于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

通过对先进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的学习和合理借鉴,相关教育人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从某方面来讲也更有利于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进程[16-17]。现阶段,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也逐渐开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能力提升和实践能力强化的同时,也是践行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略,素质教育以以人为本为主要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同时,教育体制是教育实践的理论框架,教育实践是教育体制的形式载体,在高等教育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进一步扩展教育体制改革的范畴,深化教育程度,推动教育改革的长远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理念还需要不断发展与突破,期望我国专家学者结合世界优秀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同时紧密联系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师生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及时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这同大学生未来就业与生活都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特殊性,学习内容更加专业化,同时发展空间巨大。放眼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应用现状,不难看出,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中还是存在有诸多问题的,虽然已经意识到应用科学教学方法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但短期内进步的幅度依然比较迟缓。因此,教师应该站在我国全面实行素质化教育的背景下,为了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需要利用更具生动性、多样性和现代性的教学方法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基于此,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改进和完善我国教学理念,发展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以此才能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标准,完成提升大学生学习与应用能力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何玮,庄婷婷.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的最新动态――基于五所女子高校的微观考察[J].日本问题研究,2014(05):50-56.

[2]何晓芳,李冲,迟景明.知识经济时代的中日高等教育改革――第五届中日高等教育论坛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1(10):106-109.

[3]赵幸.中国和日本高等教育近代化进程之比较[J].经营管理者,2014(19):240-241.

[4]董有志.日本高等教育的认可型评价认证――日本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经验的借鉴和超越[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01):74-78.

[5]黄凤羽,彭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0(04):123-127.

[6]陈曦.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以“留学生30”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35-39.

[7]施雨丹.使命再定义: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国立大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6(03):104-109.

[8]张美娟,张婷,王仕密.媒介融合环境下日本出版高等教育现状述评[J].出版科学,2012(01):18-22.

[9]王玉珊.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03):83-86.

[10]许长青.当代日本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目标导向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04):47-57.

[11]陆道坤.清末民初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的“日本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2(05):71-77.

[12]叶磊.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及其办学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2(35):15-17.

[13]马岩,肖d.日本留学生扩招政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12(12):64-69.

[14]李文英,刘云.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J].日本问题研究,2013(04):80-83.

[15]陈廷柱,孙丽芝.变革中的高等教育及其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