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文化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文化课程

旅游文化课程范文1

旅游文化的特点来看,不折不扣是个边缘学科,涉及到哲学、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建筑学、生态学、园艺学、艺术等众多学科,学习旅游文化对于丰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有着必要性和重要性。由此可见,旅游文化课程是为旅游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加快旅游文化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

2、旅游文化课程的任务目标问题

当代高职的课程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旅游文化课程的目标也以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使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目标与旅游行业职业能力零差距,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职业技能,因而旅游文化课程的任务目标既包括了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应注意职业技能的培养。通常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初始岗位是旅行社、酒店等的基层岗位,比如从事旅行社导游、计调、旅游咨询、旅游营销工作;各类会议展览策划、组织、讲解与接待工作;酒店服务管理等工作。通过行业岗位调查显示,这些岗位(群)的专业知识各有侧重,但是职业技能要求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旅游文化专业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掌握旅游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职业知识,具有哲学、历史、宗教、民俗、建筑、艺术等广博的知识,能欣赏、解说、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和理解、认识各种旅游文化现象,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

3、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问题

旅游文化是边缘学科,内容涵盖广博,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庞杂混乱。从市场上以“旅游文化”为名的教材来看,内容体系分成几类,一类是按旅游三要素来划分,将旅游文化的内容分成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另一类则是按照文化结构来划分,分成了物质文化、制度行为和观念文化等。旅游文化作为一门课程,受课时限制,知识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进行适当的选择和编排。而以旅游三要素来进行划分是得到较多学者认可的方法,以此为例把课程内容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以及旅游介体文化,主体文化主要阐述旅游者的文化要求和情趣,介体文化体现的是旅游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文化,这两部分的内容与管理学、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等课程有相通性,因而可以简略介绍,而旅游客体文化则更侧重了为旅游者欣赏和享受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内容,有必要重点介绍。根据旅游文化专业课程的目标,结合旅游客体文化的内容特点进行专题模块划分,划分为旅游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古典园林文化,以及旅游文学、旅游美食与工艺文化等。内容的确定,对于教材的选择起了指导作用,江苏省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导游基础知识》,其考试用书内容就是旅游客体文化知识,以此书为教材,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内容整合,不仅满足了旅游文化教学内容要求,又对导游资格证考试起了辅助作用。结合地域旅游文化资源特点,自编教材是最佳选择。

4、教学模式的问题

旅游文化专业课程的目标是要培养掌握旅游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职业知识,具有哲学、历史、宗教、民俗、建筑、艺术等广博的知识,能欣赏、解说、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和理解、认识各种旅游文化现象,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因而旅游文化课程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从现在教育现实来说,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说主动学习习惯、知识的接收能力、注意力集中方面都有待加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取传统的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理论讲授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一方面违背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知识、重能力的目标,另一方面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造力,教学效果不佳,因而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改革和创新,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校内课堂,采用多媒体辅助,借助实物、图片、视频等手段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任务设置、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实战模拟增加真实性,加强学生的参与性。根据课程内容划分的每一个主题模块中设置任务内容,比如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古典园林文化等内容模块中设置了历史故事讲述,参观古典园林、宗教寺庙,绘制游览图,设计解说词,小组合作制作课件,课堂上情景再现,学生分工,角色扮演,展示解释说明小组成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主动去获取基础知识,也在活动中得到了能力锻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训练了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能力;设计线路,设计解说词,训练了书面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作课件,课堂展示,又很好地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校外课堂,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立,让学生广泛地直接地接触社会和工作岗位,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加强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真正就业毕业零距离。

5、学习评价问题

旅游文化课程范文2

(一)课程定位模糊

现阶段对《旅游文化》课程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是比较模糊的,特别是在《旅游文化》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地理》等相关课程的关系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部分教师及学生认为《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内容有很多相近之处,因而可不开设该课程,部分学生更倾向单纯为了考取导游证,以至于教师在讲解《旅游文化》课程中难免出现尴尬。从而造成该课程定位模糊,《旅游文化》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地位不稳定,课程开设的时间不固定,这些都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教材编写滞后

目前已出版的高职《旅游文化》教材大体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教材更新周期相对偏长,内容陈旧、针对性差,大多数教材的更新周期为3一5年,不能及时反映学科新进展.教材建设滞后,不能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用性、针对性、岗位性不足。二是有的教材篇幅偏大,虽近几年有大量高职类《旅游文化》教材出版,但多数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理论性偏强。旅游专业实践性强,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编排模式不适应当前高职旅游专业教学实际。三是教材编写体系无特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旅游文化》教材出版发行近30种之多,但大都千书一面,同类课程教材都沿用某一个优秀版本的体系,在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讲述问题的方式、文字叙述及语言风格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大同小异的雷同现象。四是教材建设管理问题。高校在教材选用上往往有一定的随意性,往往是由任课教师决定选用何种教材,使一些选用教材的质量难以有保证。

(三)教学模式单一

但多数高职旅游专业的《旅游文化》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局限于课堂的填鸭式教学。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许多高职院校都没有现场模拟教学基地,学生对旅游文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及教师,而我院旅游专业的《旅游文化》定位成纯理论课程,加之本专业起步较晚,学生人数相对偏少,在《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授课内容,几乎没有引进现实的案例教学,不利于让学生切身体会身边的文化旅游内涵及规划开发。这种简单枯燥的教学模式无疑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得我们的学生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难以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目标。

(四)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旅游文化》课程正是因为教学内容和实践脱节,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因此在期末考核时通常以期末书面考核成绩作为评价尺度,这种考核方式会直接导致学生上课不听,考前突击,也使教师习惯于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授课,单一的考核方式让学生以书本学习为主,忽略了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学习,不利于素质和能力得培养。

二、教学方式改革

(一)重新定位《旅游文化》课程

《旅游文化》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而我院定位是专业选修课,并且是纯理论课程。这与旅游专业的实际是脱节的。应该结合学院学生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将《旅游文化》课程调整为专业基础的综合课程(即理论加实践),更多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并也行业需求相联系。

(二)教材建设函待改革

教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料,因此必须选择一个适合讲授对象的好教材,目前我院选择的《旅游文化》教材虽然是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但和我院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还有一定难度,而且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脱节,编写好适合本学院实际的旅游专业的校本教材或者讲义尤为必要。在编写教材方面可尽量从微观的角度,侧重细节操作和管理。自编讲义则要注重将各类《旅游文化》教材中的要点相融合,注意整套讲义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适合本院专业学生实际。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角度考虑可根据本地区旅游文化特色设置,比如广安打造的是红色旅游城市,可更多的结合本地旅游特色设置课程,川渝旅游文化特色如世界遗产旅游(九寨沟等),成都等地休闲文化旅游、间中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文化、重庆红色旅游文化等将“旅游”与“文化”结合,使旅游教学体系更加具有开放性,启发学生的思维。

旅游文化课程范文3

关键词 本科院校 旅游文化学 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QIN Meiyu[1], LI Zhao[2]

([1] Management Faculty,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25;

[2] School of Humanities,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Abstract Tourism and Cultural is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course. There are still critical issues to be resolved in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the paper from the statu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chool starting,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urism and Culture Studies disciplinary position,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in-depth discus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1 旅游文化学课程现状

旅游文化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及与旅游相关的各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由于不同的教育层次决定了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与作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笔者通过浏览各大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及CNKI相关论文查询发现,对应不同教育层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系列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理清与完善。例如,通过中国知网以“旅游文化 课程”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查询,收集到19篇相关学术论文,其中高职类14篇,高等本科院校仅为5篇,加之对其研究内容梳理不难看出,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较为凌乱,未能达到本科教育层次对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与建设没有真正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本科院校开设旅游文化学时遇到最大问题是: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学术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科理论研究薄弱,旅游学的学科基本体系框架和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同样,关于旅游文化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仍存在较大分歧;旅游文化学课程教材版本较为单一,内容选材普遍存在陈旧问题,现有教材与民俗学、旅游地理内容有大量的重复。应该说,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有不少问题尚待深入探讨,尤其有必要在教材、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特色化建设。

2 旅游文化学教材

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层次较多,具体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本专科、成人教育本专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以及外国留学生等。①不同教学层次和教学对象需要不同体系与结构的教材相匹配,也将影响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目前旅游文化学教材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沈祖祥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概论》、由谢元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学》为代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旅游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较好地实现理论性、实务性、前沿性相结合;一类则是以旅游文化命名的教材,例如张文祥《旅游文化》,该教材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较为适合高职高专教育层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体系较为完整,但应用于旅游管理本科层次教学中教材理论性强。经过对教材具体内容梳理得出,第一类教材是对旅游文化概述、特征和传统等进行剖析,理论有余,但实用性不足;第二类教材是对与文化相关的旅游进行梳理,实用性很强,但理论不足,深度和难度不足。可以说现有旅游文化学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科院校教育层次需求,缺乏适合本科学生的旅游文化学教材。

3 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科基础建设理论论证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学学科应用性发展期,至今旅游文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并伴随着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实践的纵深发展,旅游文化学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大,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参照,②特别是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首先做出改革。由于各院校及专业特色不同导致目前本科院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呈现出旅游文化类型概述和三要素理论两大课程体系结构特征,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围绕旅游主体、客体、媒体三要素展开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安排较为合理,但由于教材、专业特点、学科基础理论存在争议等原因,旅游文化学实际课程体系安排仍沿用旅游文化类型的概述,再加之本科院校旅游地理、旅游民俗、导游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未能满足本科院校“强理论”与“重实践”的双重课程体系建设要求。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区域发展完整理论教学体系内容,即以文化旅游化与旅游文化化两大主线展开课程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特征。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相关内容纵向探讨旅游文化植根的土壤以及生成原因、特征,揭示旅游文化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其次,结合不同院校和专业课程间统筹内容,弱化旅游文化形态的比重,创新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例如结合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系统说”加强课程教学中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旅游通道的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完善目前旅游三要素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实践中旅游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形象理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发展及变化趋势。

4 旅游文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视听”,占到94%,并且二者搭配比例也直接影响接受效果,③而目前传统填鸭式课堂讲授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理念,明确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专业意见与建议。因此,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教学、专家进课堂、辩论赛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旅游专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

对本科教育层次而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学手段上应该通过课程安排与课程组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团队建设、主题模块、学生互评、案例讨论、多样化多媒体技术运用等教学手段建立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将抽象化理论及业界疑难杂症等具有广度与深度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化、形象化处理,促成学生理论与知识互相转化能力的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和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年轻化特征一致,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内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课题和教学工作,其课程教学改革系列问题将不断调整与完善,有效促成本科院校对旅游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注释

① 陈红玲等.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高教论坛,2007(5).

旅游文化课程范文4

一、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的内涵

旅游文化在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方案中涉及较多,开发专门的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对于不断丰富案例教学有着重要意义。21世纪以来,旅游产业与时俱进,成为各级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普遍关注的时代热点。当然,旅游文化是在特定的时空产生和区域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重的乡土与时代气息。目前,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中体现不够准确与系统,如何将民族文化旅游特色融入课程建设与开发中,使其由抽象走向具体,使旅游文化案例资源能够成为独立的创新课程是旅游学科与专任教师的神圣使命。民族旅游文化案例资源形态多样,既有物质文化形态,以黔东南为例,如: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民宅(木屋、竹楼)、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建筑(风雨桥、鼓楼)、具有独特内涵的饮食(酸汤、泡汤)等;还有精神文化形态,比如:各种民间故事传说(洪水滔天、蝴蝶妈妈)、楹联碑刻(城步苗文)、各样歌曲等(侗族大歌)。总而言之,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资源综合体,将其引进校本课程案例的建设与开发,既可以充分发挥凯里学院旅游管理校本课程的自主性与自由性,又可以辐射黔东南旅游文化与休闲产业。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应与时俱进,强调内容的趣味性、地域性、民族性及社会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开启多角度思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综合旅游素养。

二、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建设的形式

(一)内容选择

地理风情、文化神韵、民俗特色、旅游商品等,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鲜的资源都可以纳入案例资源。

(二)课程式样

课程形式应灵活多样,更多地为实操创造平台,进行形式多样的新课改教学尝试。建议搭建“一对多”或者“分组学习”的合作平台。

(三)建设方式

民族旅游文化博大精深,除了教师进行课程案例资源建设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旅游APP等各种搜索工具掌握大量的旅游文化信息,并尽可能多的进行田野调查获取立体资源,让案例资源数据库更加丰富。

三、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

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案例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在全域旅游时代比比皆是,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建设与开发之方法。

(一)开发符合学校特点的课程

在民族地区旅游校本课程开发中,实践性内容要注意策略,因为这类课程既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趋向,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为此,旅游专业教师应该责无旁贷,积极改革。例如,在我校这类课程开发中一要充分体现凯里学院民族特色,将凯里学院转型办学理念渗透进课程;二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条件,就可以开设《校园人工湖民族旅游环境特质考察》、《校园商业街布局合理》等走出校园的课程。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程能培养学生操作、设计、创新能力和在完成任务中分组协力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心智。

(二)以学生为主体,基于案例分析开发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随着网络、交通等通讯工具的迅猛发展,来自本土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内容是多元的,例如专题考察、休闲旅游、课堂观摩等等,都丰富主体获取客体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在案例资源讨论过程中,专任教师就资源数量与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在案例分析中,专家既可以避免只讲广度、难挖深度的误区,又可以以实战带理论、以实例印证道理。

(三)关注已有民族旅游文化材料,充分挖掘旅游专业所需的案例资源

校本教材开发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用好、用活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不失为教学开发与利用案例资源的便利、有效途径,让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更好的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实现各学科间的综合,对于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意义重大。1.深入分析已有民族旅游文化案例主要从内容与呈现方式上研究,但在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不可过分地依赖校本教材,校本课程教材需要与时俱进,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努力开拓出新意。2.重视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应用的范例为了认知贯彻落实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弥补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在平时课堂教学与实践中应注意吸收现成的相关范例,并在此基础上自己开发有价值的创新范例。

(四)注重教学,精心挖掘新的有价值的立体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目前,民族旅游文化发展变化形式多样,旅游文化资源的更新也与时俱进,所以旅游管理教学必须随时关注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发展动态,以此充分引领和谐旅游文化素养,发现课程内容的新理念和亮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从对校本课程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来体现民族旅游的地域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以创新求发展,使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当地民族旅游和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五)注重民族文化,从交流性文化中获取案例资源

文化是人类传达与交流信息的体系,民族交流性文化几乎可以等同于民族文化的全部。民族服饰、建筑、古籍以及文物,语言、旅游商品、民族文学、侗族大歌、苗族舞蹈、民族医药等。这些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交流性文化的内容在民族内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上下代人之间进行交流与传递。旅游管理校本课程案例可开发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交流性文化课程,如丰富的苗侗地区历史、建筑、服饰、体育、工艺、歌舞等,鼓励大学生在学习和了解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中,形成热爱本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观念。

四、结语

旅游文化课程范文5

关键词:旅游民俗文化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63-02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每天都有着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这样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得到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闲暇时间休闲、放松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旅游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行业规模的扩大和从业人员的增加为其提供了无数的契机。

随着人类生活品质及需求的提升,日趋成熟的旅游业行业标准的要求提升,一个景区不但要有自然风光、历史文物等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还要有能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旅游资源。可见,旅游民俗文化成为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也成为了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以便以后在从事旅游行业工作中能照顾到各种不同的风俗。很多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科学地审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并让我们见证它的变化与发展,汲取人类智慧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为了让《旅游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能取得更佳的效果,能够更好的融合进生活中,笔者从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找出缺陷,并在这基础上对《旅游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出一些研究。

1 《旅游民俗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新颖性,教材种类比较缺乏

目前市场上已出版的民俗教材大多都是以原始农耕社会为基本素材,例如教材某一章节对人们住所的举例都是比较古老的茅草屋。提到某地区的民俗,往往都是农村很原始的耕作、生活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跟时代脱了节,其中很大部分都不能理解以前的习俗,感觉和自己现在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就像隔着一层隔膜,遥不可及,完全无法与现实联系起来,更无法沟通,缺乏新颖性,不能吸引自己。就目前的教材种类来看,相比其他专业还是很缺乏的。种类的缺乏导致内容单一,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每本书大同小异,学来学去也没有什么变化,自然而然对这门课程就可能会产生厌恶、抵触情绪。

1.2学生积极性、参与性低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体系,加上地区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即便现在全国各地高校已经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教学,但教学方法仍然陈旧、落伍。在课堂上,仍然是老师给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学生被动的听课,这种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自然而然,对这门课程的热情和兴趣也会逐渐消失,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课堂上打瞌睡、玩手机,整个课堂被沉闷笼罩,死气沉沉,而老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更加不愿意参与进来,这些现象也困扰了老师的正常教学。

1.3课堂与课外没有很好的结合

一直以来的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的教学模式就是以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为主,把知识一股脑地塞进学生脑子里,并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记笔记。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都是一些旅游民俗理论知识,对于民俗事项的理解,也只有从书本里和老师的口中了解到。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旅游民俗事项无法亲自体会领悟。《旅游民俗文化》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具有多门学科的知识,如: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生物等,单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开阔眼界,采用多种方式、手段,来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往往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带来的结果就是,课堂与课外脱节,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培训,而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方法确很匮乏。

2 教学方法研究

总结以往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旅游民俗文化学科特性,与时俱进,找出一些既适合学科特性又能适合学生教学的方法。旅游民俗文化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理论性的一门课程,笔者认为旅游民俗既需要学理论知识,又需要结合实践。学生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知识,也需要自己切身体会、感受各地的民风民俗,用他们的理解力更好的诠释书本上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笔者作了一些新的尝试。

2.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多提供一些书本外的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

由于书本知识有限加上现在高校基本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给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氛围。旅游民俗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利用多媒体教学,收到的教学效果是较明显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集声像、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让学生能更直观的面对民俗事项,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潜能和好奇心。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信息量,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可以使学生不用亲自到当地就可以接触到许多的民俗。

关于教材内容方面,由于现在普遍的教材内容都比较陈旧。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到企业调研、征求行业人士对内容改革意见,再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特性,重新编写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重新选择符合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到一些旅游企业学习,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把在企业所获得的经验融合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并对学生加以指导,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技能。

2.2教师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

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才是整个课堂的主要角色,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更有胆量参与讨论、回答。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贯穿整个课堂的其实就是两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次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是想充分的调动其积极性、参与性。

《旅游民俗文化》这门课程分为饮食、服饰、居住、节庆、人生礼仪等不同的民俗章节,而每一个学生所在的城镇属于一个特定的民俗环境。比如说提到节庆民俗时,可以请学生来描述自己家乡有意义的一些节庆日及当天的一些民俗;提到某个少数民族时,可以请少数民族的学生对自己民族不同方面的民俗进行介绍。这样,大家都会积极参与到讲解中,教师对这些信息进行补充、纠正,以完善信息,再将学生列举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转变为大家共享的有利信息。整个过程气氛都是轻松的,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3将《旅游民俗文化》课外练习成果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传统的课外作业模式缺乏必要的思考和锻炼,这样的作业抄袭严重,更有甚者直接从网上下载,一字不差。对老师来说,无法评判学生的掌握程度。要想达到真正了解学生水平,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不妨采取开放式作业的方式来实现。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讲解任务,每个小组对一个民族的旅游民俗其中的个别章节进行讲解。小组成员由小组长进行具体分工,各自准备不同信息不同问题资料的搜集、整理。在搜集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会进行沟通、交流,大家互相合作。这样的形式,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促进相互学习,又能真正达到培养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分配和书本有关的任务,还可以给学生分配到旅游行业进行实地调研、收集信息的任务。

考试可以作为课外作业的延伸和升华,而我们也能把作业采用的方式运用到期末考试改革上。可以摒除以往做试卷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平时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成绩。而不是让学生一味的为了追求期末的一个高分数而背书,我们要让学生能在平时就要积累,明白平时的作业也不能马虎,这关乎期末成绩。

3 结语

尝试有效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获得旅游民俗文化的知识,进而感受其魅力所在,又能使学生适应时代潮流发展,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鹏.谈民俗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6(26).

[2]白晓梅.高职《中外民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前沿,2013(3).

旅游文化课程范文6

【关键词】 高职 旅游专业 文化素质 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旅游消费需求高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致使对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愈来愈旺盛。旅游属于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是目前旅游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导致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不能满足现代旅游企业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旅游人才流失率高,不利于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积极推进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加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特点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方面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目的的课程,主要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方面的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较,区别主要在于专业课程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强调的则是人们在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究中体现出的人性关怀,突出人性教育在素质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它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人性。文化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强调教育的文化属性,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是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即提高人的素质。二是内在性。文化素质教育除了传授人文知识,还注重人内在品质的塑造,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即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塑造理想人格,具有内在性的特点。三是相通性或通识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其内容结构上与专业课程有区别,它既具有专业性的内容,又跨越专业的限制,使不是该专业的选课学生既能掌握相关专业最基本的知识,又能领会超越专业内容的基本道理,而且比较易于理解和接受。四是阶段性或渐进性。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儒家经典《大学》中这样表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说明中国古代的人文素质教育就充盈着强烈的人文意识与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阶段性、渐进性。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以修身立德为根本,建立一个适应不同年龄段的教育体系。五是引导性。在文化素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所学人文知识中蕴含的做人道理与处世哲学,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二、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995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入试点阶段,将文化素质教育逐渐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领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曾几何时,高职教育被诟病为“人力”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被冠以“机器人”、“工具人”等称号。在全国高等教育大声疾呼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也开始从思想上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课程的引导性不够。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过于功利,有些课程为了增加学生选修人数,片面地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强调实用性、工具性,而文化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没有或很少体现。二是课程设置存在“专业化”倾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具有相通性的特点,其课程内容应该跨越专业的限制。而目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基本上还是按照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来分门别类,导致某些课程实质上沦为专业教育的延伸,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融合不够。三是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大部分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论证与合理规划,课程开设随意、盲目,课程凌乱,毫无系统性、整体性可言,并且有些文化素质课程的设置与专业学习完全脱节,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与专业教育的相关度低。四是文化素质课程的落实不到位。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部分职业院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当作“面子工程”,没有全面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有的院校甚至将文化素质教育甚至约化为“两课”教育,导致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五是课程的评价方式存在偏颇。目前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的评价方式基本与专业课程一样,大多数课程的评价仍以分数论成败。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阶段性或渐进性的特点,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非常复杂、缓慢,需要以课程知识为载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化,还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及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才能慢慢积淀为素质,其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必须经过教育、养成、熏陶等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不应是阶段式的,应该是长期的,评价方式与评价体系都有待改进与完善。

三、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及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2、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首先,“以人为本”的原则。推动教育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是人的教育,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必须做到以人文本、德育为先,鼓励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高职教育必须转变观念,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坚持全面、和谐发展的育人观,明白高职教育并非“制器”,转变高职教育为“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在文化素质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三,系统性与针对性原则。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与合理规划,构建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既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又要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既要贴近社会发展,又不能完全迎合学生。第四,可接受性原则。文化素质课程的开设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所开课程必须具备可接受性,让非专业学生也能“听懂”,并尽可能地增加课程的可感知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原则。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灿烂的文化与厚重的人文精神。当今世界,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素质课程设置既要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及其深刻的文化底蕴,又要展现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与人文精神,尤其是科技发展的成果,要与国际前沿理论紧密联系。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全球各种文化的激荡与科技、经济、意识形态的较量中,有能力维护国家与民族的正当权益,才能推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健康、持续与协调发展,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

构建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课程结构问题。通过研究,综观各高校关于文化素质课程划分的情况,笔者将旅游专业的文化素质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大类。显性课程也称显著课程或正式课程,是指学校中的正规课程,是学校或教师公开承认并讲授的课程。隐性课程是除了显性课程或公开授课等以外的课程,隐性课程避开课堂上的直接说教,而是将教育目的深藏在随时都可能进行的丰富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各种情感体验,在无意识中走进教育者预先设计的境地,通常能达到显性课程难以达到的教育目的,并且易于为学生接受,所以隐性课程通常又被称为隐蔽课程。

(2)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显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课程的显性课程,按照课程类别可以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其中必修课程是指蕴含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及相关的人文表达能力的课程。必修课的设置,按照国外的经验,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类课程,旅游专业可以开设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世界文化与文明、东西方文化比较、中外民俗等课程;第二类是方法类课程,包括科学方法、学习方法、生活方法的引导课程,旅游专业结合专业实际可以开设一到两门与生态环境、地理有关的课程,如人文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生态与环境规划、风景园林规划等课程;第三类是表达类课程,主要学众传播和表达技巧,结合旅游专业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高要求,可以开设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第四类是专题研究类课程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旅游是服务行业,与人打交道,人际交往能力尤为重要,可以开设服务礼仪、公共关系、心理学及相关课程。选修课主要是拓展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发展某一方面才能及个性发展需求相关的课程。旅游专业的选修课的设置可以考虑开设语言类、艺术类、教育类的相关课程,语言类的可以开设各种地方方言,如粤语,艺术类的可以开设音乐、舞蹈、美术类的课程,教育类的可以开设关于大学生恋爱、青春生活的等课程,如爱情、婚姻与家庭。

(3)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隐性课程被国内许多学者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主要指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各类文化素质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的开展,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目的,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塑造理想人格。结合旅游专业的专业学习及社会对旅游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笔者认为,高职旅游专业的隐性课程的设置,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多涉猎文学、历史、文化、民俗、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尤其是要阅读一定量的中外名著;开展各类人文知识讲座,如各类音乐、戏曲艺术赏析讲座,中国画、中国古代文学及诗词鉴赏讲座,中国陶瓷、雕塑及各类工艺品艺术赏析讲座,各类影视评论、文物古董及旅游文化、公关礼仪等讲座;开展各类文化素质活动,如中国传统的各类民俗文化节、旅游文化节、旅游技能竞赛节、西方艺术节、戏剧节,帮助学生感知和体验各类文化,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参与校内各类文化社团组织的活动,如诗歌朗诵、演讲与口才、书画摄影展等,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观看各类经典影片、文艺演出和音乐会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围绕专业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旅游景区、主题公园、博物馆、星级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及相关行业进行参观、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各类公益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社会,从而改造自我、提升自我,进而使人格得到升华。

四、结语

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一名专业教师,笔者只是针对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建议,其课程体系的构建还不够成熟与完善,需要我们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完善。总而言之,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还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2] 谢和平:弘扬大学文化 推进人文素质教育[J].求是,2011(17).

[3] 傅晓军、尹新:从哈佛通识教育到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6(2).

[4] 韩秀婷: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4(11).

[5] 刘晓明: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