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哲学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哲学思想范文1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转向;唯物史观起点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3-0120-05
自1932年公开发表以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就存在诸多争议,对它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形成了对马克思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是马克思学说中的最高峰,而《资本论》时期以后的马克思则是‘停滞’与‘衰退’的马克思”;西方科学方法派提出所谓断裂说,认为“存在着以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分界线的两个马克思,即处于人本主义意识形态逻辑统摄之下的青年马克思和创立了全新科学世界观的者的马克思”。①本文认为,《手稿》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处于马克思思想形成的起始阶段,因而有许多不成熟之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正是因为处于起始阶段,《手稿》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的历史轨迹和从中形成的思想成果。不承认《手稿》的不成熟之处是错误的,但因其不成熟而掩盖其思想成果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手稿》中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唯心辩证法转向唯物辩证法、从人本学唯物主义开始转向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此后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手稿》中形成的理论成果而不是与之对立起来。
一、由思辨唯心主义转向感性唯物主义
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毋庸置疑,因此马克思思想的转变也是从批判黑格尔的过程中实现的。马克思正是在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中走向了唯物主义。
1.从“物性”到“感性”
《手稿》中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转变,是从他的“存在”观的转变开始的。他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通过对感性对象性活动的思考和感悟,形成了新的感性“存在”观。马克思认为,在黑格尔那里,现实存在只是“物性”。“自我意识通过自己的外化所能设定的只是物性,即只是抽象物、抽象的物,而不是现实物。此外还很明显的是:物性因此对自我意识来说决不是什么独立的、实质的东西,而只是纯粹的创造物,是自我意识所设定的东西……”②自我意识作为主体外化自身,设定自己的对象,设定出表面上具有独立性的现实的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对象。但这样的自然界只是抽象的自我意识的纯粹创造物、派生物,只是自我意识的表象、幻象,是思想的环节,并非实质独立的东西,并非现实的存在。也就是说,在黑格尔那里,现实的感性自然界只是“物性”,是只具有“物”的外观的幻象,而抽象的自我意识才是实质的、真正的存在,是现实事物的质。
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认为,只有感性的存在物,即能够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中通过对象得到表现和确证,并同时自身又能够作为存在物、作为对象表现和确证他物的存在,这样的存在物才是存在的。“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即不能通过对象表现和确证自身存在,也不能表现和确证他物存在,这样的存在物是非存在。而且,对象的确定、对象性关系的确立,不是抽象的主体抽象设定的结果,而是感性自然界的对象性本质力量相互作用的自发结果。感性的物质存在物才能够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存在物才是感性存在物。存在要成为存在,物要成为物,必须通过对象即外在于自身的、与自身有不同本质的他物来表现和确证。被他物表现和确证,物才是感性的存在,感性存在物才是现实的存在,非感性对象性存在物是非存在、是幻象、是虚无。“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③这就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形成的对“存在”、对“物”的理解和认识。“感性”在这里是一个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概念,在马克思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2.从单向对象性到双向对象性
黑格尔讲对象性,马克思也讲对象性,这似乎就是马克思所保留的黑格尔的痕迹。但这两个“对象性”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单向对象性,一个是双向对象性。在思辨哲学中,对象性关系是单向的。在这一对象性活动中,自我意识外化、对象化自身,设定自己的对象,派生感性自然界。自我意识是主体,设定、派生对象世界,但对象却不能设定自我意识。在这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是绝对的,自我意识是绝对主体。现实自然界作为自我意识设定的对象是相对的、暂时的、有限的、虚幻的非现实存在,而抽象的自我意识作为主体则是绝对的、实质的存在。这就不难看出,思辨哲学就是绝对的精神自我运动的过程,而现实世界则是这一运动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精神现象学”。感性对象性关系则是双向对象性关系。马克思认为:“只要有对象存在于我之外,只要我不是独自存在着,那么我就是和在我之外存在的对象不同的他物、另一个现实。因此,对这个第三对象来说,我是和它不同的另一个现实,也就是说,我是它的对象。这样,一个存在物如果不是另一个存在物的对象,那么就要以没有任何一个对象性的存在物存在为前提。只要我有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以我作为对象。”④在这里,对象性关系是双向的、相互的,对象性双方相互设定、互为条件,彼此表现和确证对方的存在。感性对象性关系的双方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统一,既作为主体设定对方,又作为客体被对方设定。对感性存在物来说,存在是有条件的,以对象的存在为条件。所以,感性存在物是相对的、有限的存在,在感性的世界里,没有东西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至此,由物性到感性,由单向对象性到双向对象性,马克思否定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绝对前提、抽象本质,把自己的哲学建立在感性的现实的基础之上,从思辨唯心主义转向感性唯物主义。当然,单单从这层转变来说,马克思只是实现了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还不是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转变。
二、由唯心辩证法转向唯物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绝对精神自我运动的辩证法,是绝对精神自我实现、自我确证的辩证法。“因为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惟一的肯定的东西,而根据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惟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⑤
从这一过程的否定方面看,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积极意义,他把世界看成一个在否定、批判中自我生成的历史过程。但从肯定方面看,这又是绝对精神自我外化,自我扬弃,自我运动的过程,是绝对精神的“独角戏”。否定方面向我们展现了其批判性,肯定方面又让我们看到其批判的虚假性。马克思正是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实现由唯心辩证法到唯物辩证法的转变。
1.从自我确证到感性确证
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辩证运动的过程是自我意识自我确证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外化为对象的过程是自我意识作为绝对主体设定对象的过程,而且设定本身也是意识的范围内进行的纯粹抽象的过程。“只要意识知道某个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对意识来说就生成了。知识是意识的惟一的对象性的关系。”⑥也就是说,意识设定对象就是意识到某个东西,想象出某个东西。“意识――作为知识的知识――作为思维的思维――直接冒充为它自身的他物,冒充为感性、现实、生命。”⑦在这里,意识和对象之间的对立只是想象出来的对立,是虚假的对立。对对象的扬弃,也就是对意识的外在形式、异在形式,即意识本身的扬弃。所以这里是意识自我外化、自我扬弃、自我实现、自我确证的过程,从头到尾都是意识本身,没有他物。这就是绝对的精神、自为的精神的力量。“绝对知识,那种已经不是向外部而是仅仅在自身内部进行的抽象思维运动,就是说,纯思想的辩证法是结果。”⑧黑格尔辩证法是自我意识和并不存在的对象即意识本身的虚假的对象性活动,是意识的自我确证。马克思说:“对象的这种虚无性对意识来说不仅有否定的意义,而且有肯定的意义,因为对象的这种虚无性正是它自身的非对象性即抽象的自我确证。”⑨所以,黑格尔的“对象性”本质上是非对象性,运动只是抽象的思维运动,只是自我意识抽象的想象活动,只是思维在本身范围内的自我确证过程。
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认为辩证法是事物之间感性确证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事物之间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是两个具有不同的内在本质的事物、两个现实之间的对象性活动。只有外在于自身的、与自身本质不同的他物存在,即只有外部自然作为对象存在,一事物才能在自身与外在于自身的、独立的、实质的他物之间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从而确证自身存在。对一事物来说,有他物的存在才有辩证活动过程,没有他物的存在就没有所谓的辩证运动。所以,辩证运动过程不是一个在自我主导下进行的自我确证的过程,而是一个“被”他物表现和确证的过程、一个感性的确证过程。也就是说,辩证运动是一个有条件的、辨证的感性确证过程,而非抽象的、绝对的自我确证的过程。从自我确证到感性确证,马克思赋予辩证法以唯物主义内涵。
2.从精神批判到实践批判
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所谓的批判性是精神批判,只是虚有其表的批判。 对此马克思指出:“因为思维自以为直接就是和自身不同的另一个东西,即感性现实,从而认为自己的活动也是感性的现实的活动,所以这种思想上的扬弃,在现实中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却以为实际上克服了自己的对象。”⑩黑格尔把辩证法看作绝对精神自我运动的过程,看作绝对精神自我外化、创造出自己的对象的过程。这一对象虽然只是物性,但绝对精神却把它看做感性现实。所以绝对精神并不把自我的运动看作抽象活动,而是看作改变现实世界的现实活动。它自以为在精神领域内实现的批判就等于对现实世界的改变,自以为对自己对象的扬弃就是现实地克服了自己的对象。实际上,它只是改变了自己的想象,改变了自己作为“知识”的对象,这只是“想象主体的想象活动”。因而,在马克思看来,思辨的唯心辩证法只是进行抽象的精神批判,这只是精神范围内的批判,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理解和解释,这并不等于改变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也并不会因此直接发生任何改变。或者说,精神批判只是问题的提出,而不是问题的解决。
对于这种精神批判,马克思指出了其积极意义:“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成果。”但是,马克思接着又指出:“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通过前面马克思对感性存在、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不仅看到人的自我外化的主体性一面,也看到人的感性的、自然的、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或者说人以感性自然为存在条件的客体性一面。人作为主体性存在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但这一过程不是人作为精神主体在精神范围内抽象进行的,不是一个纯粹的精神活动。人对现实世界的改造过程,是人本身作为感性自然而与自然界中其他感性存在物之间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的过程。人以感性现实为条件,才能实现人的主体的外化,从而使感性世界发生现实的改变、感性的变化。另一方面,人在劳动中改造感性现实的同时也在对感性现实的扬弃中真正改变自身。因为感性现实对人来说是外在的、本质不同的、独立的、实质的东西,是另一个现实,所以在对感性现实的扬弃中,人的主体世界不断得到验证或纠正,发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变化。因此,劳动既是主体的客体化过程,又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是二者的辩证统一。劳动是实践批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外部自然界还是人本身都得到实践的批判和现实的改造。因而,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以感性现实为基础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是现实的实践批判,而非抽象的精神批判。
通常我们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科学实践概念形成的标志,但“提纲”只是个提纲,那里只是直接使用了实践概念,至于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内涵和本质却没有具体的阐述。“其实除了使用的概念不同之外,《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思想完全来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中虽然并没有明确使用“实践”概念,但已经形成“实践”的思想内核,科学的实践观呼之欲出。《手稿》为我们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是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实践”概念所不可或缺的、不可逾越的经典著作。至此,从自我确证到感性确证,从精神批判到实践批判,马克思实现了从唯心辩证法到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转向。
三、由人本学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迈进
应该承认,《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影响的结果,从概念到批判方式都保留费尔巴哈的痕迹。但《手稿》中,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也并非停留在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水平上,而是在批判黑格尔思想的过程中又开始反思和扬弃了人本学唯物主义,开始向历史唯物主义迈进。
1.从抽象人到现实人
在对人本身的认识上,马克思由抽象人转向现实人。马克思首先批判和否定了黑格尔把人看作自我意识的思想,肯定了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感性存在的观点。人作为感性存在物与其他感性存在物之间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或者说,正是因为人与其他感性存在物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人才成为感性存在物。作为感性存在,人不再是纯粹的思想物、“物性”,而成为独立的、实质的感性现实,即自然物。但《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性的认识并没有止步于此,并不是把人仅仅看作直观的感性自然。因为马克思在这里已经认识到,纯粹的感性自然物之间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是自发的。人与自然物之间也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但是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却并不是完全自发的过程,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是被意识到了的活动,人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中具有主体能动的一面。马克思说:“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所以,马克思不是把人看作纯粹感性的自然人,而是把人看作有主体意识的、能动的自由人。马克思虽然批判和否定了自我意识的绝对主体地位,论证了其感性基础,但马克思并不是把世界看成纯粹的感性存在,并非完全否定人的主体能动的一面,只是否定主体性的绝对性。另一方面,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主体意识既不是绝对精神外化的产物,也不是人主观自生的,而是社会的产物。对于意识的本质和生成过程,《手稿》中马克思虽然没有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那样做深入细致的论证,但已经开始认识到意识的社会本质。
总之,马克思通过对思辨哲学的批判,使人从抽象的精神存在回归感性的自然人、回到人本身,这好像与费尔巴哈非常一致。但马克思并不把人仅仅理解为纯粹的感性的自然人,而是理解为感性基础上的有意识的、能动的主体存在。也就是说,马克思既不把人理解为抽象的精神存在,也不把人理解为抽象的自然存在,而是二者辩证统一的现实存在。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此时对于人的主体意识也不是简单回到黑格尔,而是思考人的意识的社会本质。马克思已开始反思费尔巴哈,使自己的思想更进一步。
2.从自然界到人类世界
在对人置身其中的世界的认识上,马克思并不把世界理解为自发的感性自然界,而是理解为在人类历史中形成的人类世界。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自然界的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
马克思在这里初步阐释了他的新的历史观和世界观。首先,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历史都是抽象的。黑格尔把历史看成绝对精神的历史,费尔巴哈从绝对精神回到感性现实,但他把自然理解为纯粹的自然、感性的东西,而把历史又理解为纯粹主体性的东西,他有感性的自然观却没有现实的历史观。所以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始终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马克思通过对思辨哲学的批判使历史从绝对精神回归感性现实,把历史看作人自身劳动的过程和结果,把历史看成自然史的一部分。“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这样马克思就把凌驾于人和自然界之上的存在物、异己的存在物排除在历史之外。历史成为人和自然界的历史,历史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界作为第二性的存在从属于抽象的精神世界。马克思既超越了黑格尔又超越了费尔巴哈,在这里就走进历史唯物主义,把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驱逐出去。其次,历史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费尔巴哈也没有看到在历史领域中感性自然的主体存在,没有把自然界看成人的主体意识的对象化的结果、人的对象世界。马克思把历史回归到感性现实,但并不把历史看作自然界的抽象的自发进化的历史,即纯粹的自然史。他把历史看成自然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他看到历史的属人的一面,把历史当成人“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形成过程”。在这里,自然界不再是抽象的自然界,而是包含了人的主体性的人类世界。但同时他也不把历史当成人的主体意识主观任意的创造过程,强调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在感性自然和主体意识的辩证统一中来理解历史,看到了历史的实践本质,看到了人类的感性物质本质,看到了自然界的人化,看到人类世界的感性本质和主体性内涵的辩证统一,从而实现历史观和世界观的根本转变。至此,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从绝对精神回归感性现实,从自我意识回归人本身,但与此同时马克思又在对费尔巴哈的反思中从抽象人走向现实人、从唯心史观走向唯物史观。
所以,虽然《手稿》中处处留有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痕迹,但马克思已不是人本学唯物主义者。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基本规律,并没有做深入的论证,历史唯物主义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马克思已开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却是有文本可证的事实。冯景源先生早就指出:“在《手稿》时期,则是马克思愈益离开费尔巴哈迅速前进的时期”,“马克思这时已不是停留在一般意义的唯物主义上,而是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即在建立唯物史观的道路上迈出决定性的步骤”。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指出:“就《手稿》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观点而言,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本质区别还是很明显和主要的;《手稿》在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影响、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综上,从“物性”到“感性”,从单向对象性到双向对象性,马克思由思辨唯心主义转向感性唯物主义,确立起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成为唯物主义者;从自我确证到感性确证,从精神批判到实践批判,马克思由唯心辩证法转向唯物辩证法,赋予辩证法以唯物主义基础,实现了辩证法思想的根本转变;从抽象人到现实人,从自然界到人类世界,马克思开始反思和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开始向历史唯物主义迈进。历史唯物主义在这里虽然只是思想的萌芽阶段,但思想转变的第一步已经迈出。《手稿》中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深刻转向,《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关节点,是马克思思想理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以《手稿》为依据得出两个马克思对立的问题是不符合事实的。
经济哲学思想范文2
【关键词】解经体例;语言;哲学思想
在汉代儒生的推动与影响下,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于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诏令置五经博士。除《乐经》外,五经皆列于学官,经学正式成为汉代官方哲学,影响深远。至唐建国,孔颖达等人奉敕撰定《五经正义》,成为唐宋明经取士的定本。至此,经学进入“经学统一时代”(皮锡瑞语)。之后,列为经书的典籍屡有增加,到宋明最终定型为《十三经》。经书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权威地位,历代学者对经文的注疏诠释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涵丰富,姿态各异。经学里面包含了众多的考证阐释、文字音韵、名物训诂等属于语言学领域的内容和语言哲学的思想。在此,我们对汉唐经学中所反映出来的语言哲学思想作一简要论述。
唐代经学是在历经近三百年的政治分裂,而造成南北学术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五经正义》是唐代经学的代表性著作,透过《五经正义》的解经体例、训诂成就可以发掘其中的语言哲学思想。
一、《五经正义》的解经体例及在解释学上的意义
《五经正义》采用的解经体例为义疏体,兼释经注,集诸家之说,有不同则断以己意。所谓义疏,就是疏通其义的意思。义疏体的来源,清人焦循认为来自郑玄,因为他创立了以笺体释毛传的先例。
义疏与笺体都是对经文的“再度诠释”。“再度诠释”的实质是语义实证,是对注释书中的字(词)的义训的再考据。这种再考据,既有解经的目的,包括对经文的义理的阐发,经文字句的补充说明等;也有解注的目的,阐发注文大意,考据注文文字,有时还要依经释注,甚至依经破注,但很少见。义疏体总的注释原则是“疏不破注”。《五经正义》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成为其重要的经学解释特色。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注与经一样成为义疏的释义对象,是义疏进行再度注释的前提,从而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义疏的功能。义疏的主要功能是疏通经注的意义,不是对经注进行批判的反思。既然疏不疑经,那么一般情况下也不能破注。而且权威的注与经之间往往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联系,作为一个思想整体得到接受,如果义疏随意破注,会造成对经义本身的理解混乱。义疏对以往文化传统持整体继承的态度,其思想的独创性不强,但在很多方面,对经注还是有所补充发明。正如焦循用“言不尽意,郑氏笺之”来解释郑玄对《毛诗》“再度注释”的合理性,义疏对经注的“再度注释”也在一定程度弥补了经注因为“言不尽意”所造成的文义不备以及校勘失误的缺憾15’(第392页)。而且经文、注文、经注三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意见扦格和矛盾之处,对此《五经正义》都竭力弥缝,折中权衡,实际上也是在用自己的理解对经注作出创造性的诠释。
二、《五经正义》的训诂成就
孔颖达等人撰的《五经正义》在训诂方面取得了超迈前人的成就,其中较有思想史意义的是训诂学观念的初步形成。孔颖达在《毛诗・周南・关雎》疏中说:“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尔雅》所释,十有九篇,犹云诂训者。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释亲》已下,皆指体而释其别,亦是诂训之义,故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在这段话中,孔颖达对训诂一词做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首先,他用“注解”这一概念来概括传统的“诂训传”的本质特征,这是对训诂学学科认识的重要发展。
其次,在《毛传》中,诂、训、传是作为独立的单音词使用的。而孔颖达对“诂”、“训”、“传”三字的理解和使用上则有分用、合用两层。分用和《毛诗诂训传》略同,指的是三种解释故言的注释方式;合用,则是把诂训传作为一个抽象的、具有共同本质(即注解)的学科术语概括地提出来的。在这里,孔颖达将诂训作为一个复音词,一个学科术语使用,来概括包括《释亲》以下的解释学著作,认为“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再次,《毛诗正义》用“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概括训诂的对象,与之以前的语言学著作相比更加全面、准确,使训诂学在相当高的程度上具备了语言哲学的意味。
经济哲学思想范文3
【关键词】 血栓通;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性
脑梗死是常见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治疗,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1]。我院自2009年1月以来采用血栓通治疗脑梗死患者4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脑梗死患者9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提出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均确诊,无意识障碍、抽搐及严重全身疾病,近3个月无手术史,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52~78岁,平均(62.4±5.2)岁。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脑梗死严重程度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护脑,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冻干粉针25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显效:评分减少46%~90%;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评分减少或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sup>检验,P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痊愈率为46.7%(2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7%(1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基本痊愈:46.7%(21);显效: 33.3%(15); 进步: 1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基本痊愈:26.7(12);显效: 37.8%(17); 进步: 22.2%(1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照组: 18.76±3.19; 治疗组: 14.06±3.28)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 22.21±4.28; 治疗组: 22.52±4.3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s)
2.4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栓形成致使血管的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流不通,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血栓通是近年来常用的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皂甙,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血栓通能明显延长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含量,缩短红细胞与血小板的电泳时间,血浆黏度降低和红细胞表面电荷增加使红细胞均匀地分散到血浆中,有利于血液在血管中流动[3],也有文献报道认为,血栓通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脑梗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4]。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均明显优于传统治疗,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高桂丽.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5(3):195-196.
[2] 马俊华.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报,2010,7(20):166-167.
经济哲学思想范文4
[关键词] 血栓通;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缺血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6)20-46-03
Influence of Xueshuan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fasudi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on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blood rheology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GAO Wenlan ZHONG Shengwu HE Qitan
Wuzhou People's Hospital, Wuzhou 54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Xueshuan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fasudi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on Hemorheology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6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plan.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ueshuantong injec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to Fasudi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14 days. The changes of hemorheology indexes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TES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whole blood viscosity, 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 hematocrit,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nd TESS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whole blood viscosity, 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 hematocrit,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of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Xueshuantong injection; Fasudi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缺血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由脑血管病变致使脑部缺血所致,具有l病急、病情重等临床特征,预后较差,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1-4]。常规降颅内压、调脂等治疗措施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整体疗效不甚理想,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5-6]。近些年,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作为一种Rho激酶抑制剂得到临床广泛重视,但其联合血栓通具体应用价值尚缺乏大量研究证实[7-9]。本研究选取我院64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通过分组,探究注射用血栓通与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联合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4~76岁,平均(60.1±4.7)岁;依据CNFDS评分标准分为轻型(0~15分)13例,中型(16~30分)18例,重型(31~45分)1例;发病至就诊时间3~47h,平均(25.16±8.11)h。研究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6~77岁,平均(60.1±4.7)岁;轻型15例,中型(16~30分)16例,重型(31~45分)1例;发病至就诊时间4~48h,平均(25.22±8.09)h。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程度、发病至就诊时间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Z20025652],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血栓通注射液500mg,1次/d。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南开允公药业有限公司,H20153101),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mL+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30mg,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及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神经功能依据TESS评分进行评定,分值越低表明神经功能越好[10]。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两组TESS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缺血性脑梗死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11-12]。该病治疗关键在于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液供应,阻止缺血病灶进展,并对缺血脑细胞予以保护,改善脑水肿,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疾病病死率[13-15]。溶栓治疗在缺血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受治疗时间窗所限,导致其应用具有明显局限性[16]。如何有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仍是困扰临床学者的一项难题。
注射用血栓通主要成分为三七皂叶甙,有消肿、通脉、活血化瘀功效。该药物不仅具有拮抗脑组织缺血效果,且可通过阻滞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集聚而提高血液纤溶能力,溶解血栓。此外,血栓通还可对再灌注蛋白激酶C的激活产生抑制作用,减少兴奋性氨基酸释放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化程度,减小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造成的损伤,发挥脑保护效果。由本研究结果可知,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及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有效证实注射用血栓通在缺血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而研究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可知,联合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与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均林,王彦莉,李永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4):445-448.
[2] 全红梅,金丹,朴春姬.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4):346-347.
[3] 吴保鑫,侯玉超,马正磊,等.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0):1331-1332.
[4] 陈琴芬,陈君霞,叶碎林,等.法舒地尔治疗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及护理[J].浙江医学,2014,36(23):1958-1960.
[5] 魏广宽,周茵,徐文丽.巴曲酶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s1):99-100.
[6] 向连斌.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200-201.
[7] 汤波,姚声涛.谷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3):306-309.
[8] 张保忠,许东东,韩熙,等.盐酸法舒地尔联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6):357-358.
[9].盐酸法舒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30(7):577-578.
[10] 黄汉文,宋同均,邓远兰,等.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3):1959-1960.
[11] 马福静,刘玉平,杨凤梅.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1):102.
[12] 方晓霞,王云甫,张跃亮,等.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2):4355-4357.
[13] 姚万青,谢睿,储辉,等.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医学综述,2013,19(17):3243-3245.
[14] 华云,陈可.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4,40(6):679-680.
经济哲学思想范文5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经颅多普勒;CT动脉血管成像;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3.2 R255.2 R8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4.09.036 文章编号:1672-1349(2014)09-1100-03
Diagnostic Value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for Intracranial Vascular Stenosis/Occlusion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Li Weihua // 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Baoj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oji 721001)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agnostic value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compared with CT angiography in intracranial vascular stenosis/oc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examined with transcranial Doppler and CT angiography to evaluate intracranial vascular stenosis/occlusion status.The CT angiography was used as standard,and diagnostic value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examination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Based on CT angiography examination,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 accuracy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examination were 93.4%,99.2%,and 97.8%,respectively.The vertebral-basilar artery: 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 accuracy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examination were 82.6%,99.4%,and 96%,respectively.The consistent rates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to CT angiography showed that bi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ies was 96.0%,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was 94.1% siphon carotid artery was 100.0%,terminat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was 94.4%,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was 81.8%,bilateral vertebral artery was 86.4%,and basilar artery 84.6%.Conclusion Transcranial Doppler examination was first choice for internal carotid artery.CT angiography examination was first choice for vertebral-basilar artery.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wo methods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of intracranial vascular stenosis/occlusion.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transcranial Doppler;CT angiography;intracranial vascular stenosis/occlusion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症,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影响患者的预后[1-3],颅内血管狭窄/闭塞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诱因[4,5]。本研究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于发病24 h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和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入选标准:首次发病,发病时间在24 h以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6]。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肾疾病、精神疾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疾病、造影剂过敏、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排除未完成经颅多普勒检查和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而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患者年龄45岁~76岁(64.1岁±10.3岁),男性30例,女性10例。此次研究已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时,选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64层螺旋CT扫描机,成像范围为患者主动脉弓上缘到颅顶,设定矩阵512×512,管电压120 kV,管电流为280 mA,螺距(0.6~1.0)mm,层厚1 mm,重建间隔(0.6~0.8)s,扫描时间10 s,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电帕醇40 mL,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团注,控制高压注射器的流速为4 mL/s,采用常规预扫描技术准确捕捉造影剂增强的高峰时间,给予图像重建,利用容积数据和全真3D锥形束反投射法重建得到任意方向的间隔图像。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时,选用仪器为德国EME Companion Ⅲ型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1.6 MHz和4.06 MHz探头频率进行颅内外血管的检测,观察并记录患者血管内血流速度、频谱形态、声频、搏动指数等,可实施颈总动脉压迫试验。
1.3 评定标准 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评定标准[7]:采用NASCET法进行分级评定,狭窄率=(狭窄远段正常ICA管径―狭窄段残余管径)/狭窄远段正常ICA管径。狭窄率100%为完全闭塞,狭窄率70%~99%为重度狭窄,狭窄率50%~69%为中度狭窄,狭窄率1%~49%为轻度狭窄,狭窄率0为无狭窄。
经颅多普勒检查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评定标准[7]。①颈动脉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大于120 cm/s或收缩峰血流速度大于160 cm/s,存在杂音和涡流,频谱形态有改变,低频明显增宽。②基底动脉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大于80 cm/s或收缩峰血流速度大于100 cm/s,存在杂音和涡流。③两侧血流不对称的差别超过2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吻合度采用一致性检验Kappa值进行分析,Kappa值在0.75~1.00为一致性良好,Kappa值在0.45~0.74为一致性好,Kappa值在0~0.44为一致性差。
2 结 果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共检查颅内动脉520条,其中颈内动脉320条,椎-基底动脉200条。
2.1 颈内动脉的检查结果 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动脉狭窄/闭塞76条,动脉无狭窄/闭塞244条。经颅多普勒检查,动脉狭窄/闭塞73条,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吻合71条;动脉无狭窄/闭塞247条,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吻合242条。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灵敏度为93.4%(71/76),特异度为99.2%(242/244),准确度为97.8%(71+242)/(76+244)。
2.2 椎-基底动脉的检查结果 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动脉狭窄/闭塞46条,动脉无狭窄/闭塞154条。经颅多普勒检查,动脉狭窄/闭塞39条,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吻合38条;动脉无狭窄/闭塞161条,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吻合153条。
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灵敏度为(38/46)82.6%,特异度为99.4%(153/154),准确度为96.0%(38+153)/(46+154)。
2.3 两种检查方法颈内动脉的吻合度分析(见表1) 经颅多普勒检查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0.999。
表1 两种检查方法颈内动脉的吻合度分析
2.4 两种检查方法椎-基底动脉的吻合度分析 (见表2) 经颅多普勒检查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995。
表2 两种检查方法椎-基底动脉的吻合度分析
3 讨 论
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用于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很高,具有高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的特点,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准确定位,清晰显示患者的病变程度,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8-10]。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是通过多角度来观察病变的,可有效显示三维的颅内血管系统,不需要通过依赖血流的流速特征来决定颅内血管的狭窄程度或闭塞情况,对急诊患者的诊断,优势更为显著,这是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疾病诊断中一个质的飞跃,但该检查方法需要使用造影剂,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身体创伤,操作较为复杂,需要操作者具有高超的技术。
经颅多普勒检查也是颅内血管狭窄/闭塞诊断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且经济,适于基层医院的广泛推广使用,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可为患者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11-13]。虽然经颅多普勒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但对患者血管高度狭窄的颈动脉不能有效区分是慢血流还是阻塞,有可能会扩大患者狭窄程度,容易造成假阳性事件,其图像的分辨率也有限,明显不如CT动脉血管成像技术,不能提供有效的三维图像,经颅多普勒检查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操作者判断与操作的影响,例如患者的血流速度不增加,但音频与频谱均已发生了改变,经颅多普勒检查就不能有效显示,而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可清晰显示,容易造成漏诊。
本研究结果中,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共检查颅内动脉520条,其中颈内动脉320条,椎-基底动脉200条。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4%、99.2%、97.8%。说明颈内动脉检查时经颅多普勒检查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具有高度的吻合性。椎-基底动脉的检查结果中,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6%、99.4%、96.0%。说明椎-基底动脉检查时,经颅多普勒检查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具有一定的吻合性。
颈内动脉检查时,可首选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检查时,可首选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两种方法的有效结合可显著提高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Yasuyuki O,Yoshiki T,Kazuhiro H,et al.Metabolic syndrome is a risk factor fo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 younger elderly Kurashiki population[J].J Stroke Cerebrovasc,2012,21(3):231-239.
[2] Son J.The significance of serum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J Neurol Sci,2013,333(S1):184.
[3] Liu JY,Xing YQ,Gao Y,et al.Changes in serum interleukin-33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J Clin Neurosci,2014,21(2):298-300.
[4] 沈燕,黎红华,廖光昊,等.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和ABCD2评分与近期预后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1):51-53.
[5] 邝学媚.TCD与CTA对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主要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04-105.
[6] 陈莉,莫雪安,陈娅,等.TCD与CTA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闭塞的对比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6):359-361.
[7] 白雪,刘会玲,李韬,等.TCD与CTA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比较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9,8(4):204-206.
[8] 赵敏,罗成宏,苏斌儒.CTA、TCD与DSA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的对比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8):560-576.
[9] 范晓东.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应用CTA、TCD与DSA的临床价值评估[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74-78.
[10] 吴海荣,苏庆杰,蔡毅,等.CT血管成像和TCD在大脑中动脉梗死的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6037-6038.
[11] 董薇薇,王苏平.TCD与CTA在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3,3(7):130-138.
[12] 张修莉,李雪晶,张蔚,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64排螺旋CT在颅内血管中的应用6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720-6721.
[13] 王涌,陈莉,王怡.脑动脉闭塞或狭窄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诊断:125例脑梗死患者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3,18(1):54-57.
经济哲学思想范文6
[关键词] 多巴丝肼;森福罗;帕金森病;同型半胱氨酸
[中图分类号] R7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3-001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mpact on plasma homocysteine (Hcy) concentration of benserazide and senflor treat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middle-late Parkinson's disease(PD). Methods 103 elderly patients with middle-late P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0 to May 2013,which divided into pure group and combined group according to treating method. Pure group was given dobutamine silk hydrazine treatment,combined group was given benserazide and senflor (pramipexole hydrochloride) treatment.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UPDRS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changes were rated by PDQ-39. Hcy before and after 6 months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was detected. Results After treated with 2, 6 months,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mbined group total was as high as 94.44%, was higher than the 69.39% of pur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Benserazide; Senflor; Parkinson's disease; Plasma homocysteine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可使患者出现四肢不灵活、动作不协调、流涎及言语不清等症状,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P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与社会、药物、环境等因素有关,其病理改变是由于脑干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引起的多巴胺丢失所致,目前主要通过合理选用药物和理疗控制或减轻症状,但尚无根治治疗方法[1]。多巴丝肼是临床上治疗PD的常用药物,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肢体震颤和肌强直等症状,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及病情的进展,单一药物已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因此,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森福罗等)治疗PD显得尤为重要[2,3]。且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与PD明显相关,而多巴丝肼治疗PD可以引起Hcy水平升高[4]。但目前几乎没有森福罗对PD患者血浆Hcy浓度的有关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巴丝肼联合森福罗治疗老年中晚期PD的效果及对Hcy浓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5月经我院收治的103例老年中晚期PD患者,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单纯组49例,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57~81岁,平均(72.44±13.15)岁,研究前接受左旋多巴治疗3~9年,平均(5.83±2.16)年;联合组54例,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56~82岁,平均(72.63±13.20)岁,研究前接受左旋多巴治疗3~10年,平均(5.97±2.4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及研究前治疗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5]:①经临床症状、CT等检查均符合英国脑库帕金森病的中PD的诊断标准;②研究前接受左旋多巴治疗,且出现以左旋多巴引起的“剂末现象”持续时间在30 d以上;③年龄>55岁;④无本次研究药物治疗禁忌证;⑤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药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排除标准[6]:①帕金森叠加综合征;②合并脑血管疾病;③研究前30 d内曾接受电休克治疗者;④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性疾病;⑤拒绝或中途终止参与本次研究。
1.3 治疗方法
单纯组给予多巴丝肼(上海罗氏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98)治疗,(0.25~0.75)g/d,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至达到有效剂量,疗程为6个月。联合组在服用多巴丝肼的基础上加用森福罗(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国药准字H20110357),初始剂量0.375 mg/d,隔一周增加一次剂量,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加量以达到有效剂量,疗程为6个月。两组辅助治疗无明显差别。
1.4检测方法
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晨取患者肘静脉血样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cy浓度,试剂盒由四川迈克公司提供,操作按说明书。
1.5评定标准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6个月对患者(药物的并发症,精神、行为及情感,日常生活,运动情况)进行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7],并对患者自评39项帕金森病调查问卷(PDQ-39)进行评分[8],包括日常生活情况、运动、身体不适、病耻感及情感状态等。临床疗效采用UPDR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百分比=[(治疗前评分-治疗后6个月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其中显效:临床疗效百分比下降50%以上;有效:临床疗效百分比下降21%以上;无效:临床疗效百分比下降20%以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单纯组的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UPDRS评分和PDQ-39评分比较
治疗前,联合组患者UPDRS评分及PDQ-39评分与单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6个月,联合组患者UPDRS评分及PDQ-39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cy水平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由脑基底节等部位多巴胺物质减少而引起,多巴胺减少后导致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相对增多,造成功能过强。由于PD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早期时症状不明显,中晚期症状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四肢不灵活、动作不协调、流涎及言语不清等[9],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巴胺类制剂是目前治疗PD的主要药物,较为常用的为左旋多巴。多巴丝肼为苄丝肼与左旋多巴的组成复方制剂,具有脱羧作用,因而可抑制神经细胞元的凋亡,能够有效治疗震颤麻痹,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多巴丝肼易引起“剂末现象”,单一药物不能达到最佳疗效[10]。林高翔[11]等研究表明,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森福罗等)治疗PD不仅能够减少多巴丝肼的剂量还可提高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多巴丝肼联合森福罗治疗老年中晚期PD的临床疗效。
有研究显示,森福罗属于新一代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运动相关症状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治疗PD的机制可能与激活纹状体的多巴胺D2、D3受体有关[12]。此外,有研究报道,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评分(UPDRS评分)可有效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评分越高临床症状越重,药物疗效越低;而自评39项帕金森病调查问卷评分(PDQ-39评分)则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评分及PDQ-39评分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6个月后,两组UPDR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联合组下降幅度更明显,且治疗后联合组PDQ-39评分显著低于单纯组,其总有效率高达94.44%显著高于单纯组的69.39%,表明与单纯多巴丝肼治疗比较,联合森福罗治疗老年中晚期PD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更为持续和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刘伟[14]等报道相符。研究发现,在联合治疗过程中,多巴丝肼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元的凋亡,进而缓解PD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神经功能得以恢复,但随着时间推移,患者开始逐渐出现“剂末现象”,重新出现震颤麻痹症状,间接降低治疗效果。而森福罗可通过激活纹状体的多巴胺D2、D3受体,进而弥补多巴丝肼治疗中的不足(即剂末现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药物作用,持续性抑制机体神经细胞元的凋亡,进一步提高疗效和患者预后水平。近年来较多临床研究证实Hcy水平升高与PD明显相关,但目前国内关于森福罗对PD患者血浆Hcy浓度影响的有关报道较少,本研究将多巴丝肼联合森福罗应用于老年中晚期PD患者的治疗,并检测其血浆Hcy水平。结果显示,多巴丝肼治疗6个月后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而联合森福罗治疗并无进一步升高患者Hcy水平,提示多巴丝肼治疗可导致血浆Hcy浓度升高[15],且联合森福罗治疗并不加重多巴丝肼造成的高Hcy血症。因此,通过检测PD患者Hcy浓度可有助于医师了解和掌握多巴丝肼治疗对患者的影响,有利于动态性制定个性化治疗措施,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并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多巴丝肼联合森福罗治疗老年中晚期帕金森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加重多巴丝肼造成的高Hcy血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对于多巴丝肼可升高血浆Hcy浓度,增加临床脑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对长期服用多巴丝肼的PD患者进行Hcy浓度检测,并适当服用VB12及叶酸以降低Hcy浓度。
[参考文献]
[1] Enida Kuric,Karsten Ruscher. Reversal of stroke induced lymphocytopenia by levodopa/benserazide treatment[J].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2014,269(1-2):94-97.
[2] 郭仙忠,吴钢,王长连. 多巴丝肼片合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3):286-289.
[3] 郑智婷. 帕金森病伴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89-90,212.
[4] 王永久,程焱. 多巴丝肼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 32(3):486-487.
[5] Elisabetta Tronci,Carlo Lisci,Roberto Stancampiano,et al.5-Hydroxy-tryptophan for the treatment of l-DOPA-induced dyskinesia in the rat Parkinson's disease model[J]. Neurobiology of Disease,2013(60):108-114.
[6] Lukasz Szyrwiel,József S. Pap,Wieslaw Malinka,et al. Interactions of anti-Parkinson drug benserazide with Zn(II),Cu(II),Fe(II)ion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13(76):36-43.
[7] Cornelia Noack,Christoph Schroeder,Karsten Heusser,et al.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levodopa in Parkinson's disease[J]. Parkinsonism & Related Disorders,2014,20(8):815-818.
[8] Matteo Fornai,Carolina Pellegrini,Rocchina Colucci,et al. 417 Effects of L-DOPA/Be nserazide Co-Treatment on the Patterns of Colonic Neuromuscular Excitatory Choliner gic and Tachykininergic Pathways in the Presence of Experimental Parkinson's disease[J]. Gastroenterology,2014, 146(5):S-90.
[9] 倪小青,张家伟,张晓飞,等. 盐酸美金刚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4969-4970.
[10] 昌军. 多巴丝肼片方案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2):1832-1834.
[11] 林高翔,林辉龙,卢晓航. 3种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用药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 今日药学,2013,23(3):142-144.
[12] 司霞,陈月,李英,等. 普拉克索添加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中国药房,2013,24(44): 4163-4167.
[13] 吴学良,陈汉杰,陈勋. 多巴丝肼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3, 20(19):62-63.
[14] 刘伟,严洁. 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25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