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基础知识

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地质学基础;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09-02

《地质学基础》是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地理科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入门课,同时该课程也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学好它将为其他地理课程如“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并直接服务于中学的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地理活动,有助于今后进行地理科普宣传活动及开展乡土地学科研,开发和利用地质、地貌资源,振兴家乡经济;同时,对于大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也有重要的意义。总之,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是中学地理教师智能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该门课程对学好自然地理学,特别是对《地貌学》的后续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1.《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材、教辅。《地质学基础》课程以宋春青等人的《地质学基础》为教材。国外的参考书目有:Strahler.A.N的《Physical geology》,Dott.R.H 等人的《Evolution of the earth》,以及Seyfert.C.K等人的《Earth history and plate tectonics》等。国内的参考书目有:王维的《地球的形状》、李叔达的《动力地质学原理》、刘东生的《黄土与环境》、王鸿祯和刘本培的《地史学教程》、苏文才和朱积安的《地质学简明教程》、夏邦栋《普通地质学》、潘兆橹的《结晶学与矿物学》、李善邦的《中国地震》以及武汉地质学院煤田教研室的《煤田地质学》等。

2.《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地质学侧重研究地球的地下部分;地质作用分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对于地质学的学习,即注重内动力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机理,也注重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物质和构造形迹的改造。不仅让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加强联系,互相渗透,各有侧重,相对独立,注重实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真实含义,从而使他(她)们成为一支在未来的生活中善待地球、保护我们美丽家园的重要力量。

3.《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该课程主要讲授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质作用的类型、条件、作用过程,地壳的构造形变和改造,地质发展历史等,共分十章,共计安排72学时,教学安排在同一学期。包括室内矿物、岩石标本认识实习。具体内容详见表1。

4.《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多媒体教学互动的方式结合进行。①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没有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之前,对《地质学基础》采取的授课方式只能是以“填鸭式”简单描述的教学授课模式,学生们普遍缺乏感性认识,教学效果较差。由于授课的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学生们在多数的时间里对一些地质现象常常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授课教师用了大量宝贵时间进行解释也不见得效果有多好,加之该门课程是地质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大综合,初学者面对众多生涩的专业术语往往会望而却步,对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影响很大。②多媒体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应用:PPT演示,PPT演示不仅具有省时、高效、省力的优点,而且展示图片的功能异常强大。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当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需要向学生传授矿物、岩石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重要矿物和三大类岩石的经典图片需要展示,往往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课堂教学实践看,效果非常好。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在互联网收集了大量与地质学内容有关的动画,比如岩层的形成顺序、褶皱和断层的形成、物理风化作用、桂林山水的成因、地幔对流过程、大陆漂移和矿床的形成等。从教学的效果看,事半功倍,非常成功。动画演示得形象生动,初学者容易理解;视频演示,视频演示在《地质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平常笔者十分重视将该门课程同日常发生的地质事件相联系。将地质现象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互联网上的主流网站搜集了大量地质视频影像资料。比如《火山活动》《日本3.11大地震》《唐山地震启示录》《四川汶川大地震》《板块构造学说》以及《地壳波浪镶嵌构造》等。这些视频资料的播放,仿佛将学生带到了地质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极大地震撼了他们的心灵。通过播放一些地质灾害发生的全过程,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地质学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5.《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地质学基础》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课后作业、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等,占室内教学考核总评成绩的20%)、阶段测试(占室内教学考核总评成绩的10%)和期末考试(占室内教学考核总评成绩的70%)等3个组成部分。成绩皆采取百分制。平时成绩:课后作业、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等。阶段测试:期中考试、实验考核等。期末考试:以基本概念的理解、识图能力、分析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考核重点,试卷一般以名词的解释、综合题(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和论述等)占较大分值(一般为卷面分值的75%左右)。

二、《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地质学基础》课程是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学生大学一年级入学后的两门专业课之一;尽管存在着种种不利的因素,比如大一新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等原因,从对2005~2012级学生的讲授效果来看,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满意程度达到95%以上(评教结果);从期末考试的成绩看,考试分数大都符合正态分布,综合成绩的通过率在90%以上。

通过多年来的《地质学基础》教学,笔者深深地感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1)传授知识准确;(2)教学形式多样、灵活;(3)教学省时、省力、高效;(4)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劣势,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PPT翻页的速度太快,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针对存在问题,多年以来笔者对多媒体教学做了适当的改进。具体来讲,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有适当的黑板板书外,还将多媒体课件发到学生邮箱,以备复习之用。多年的实践证明,不论多么夸大多媒体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都是不过分的。

另外,在《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还要以教材主导,因材施教,加强实验课教学环节。众所周知,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矿物及岩石的识别方面,让每一个同学在较短时间内认识重要的矿物和岩石,是这门课程的最基本要求。鉴于《地质学基础》课程是一个地质学这个学科的“浓缩版本”,而且学习者基本上没有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最初的讲授过程中要适当地慢一些,并且要以所学的教材为主,不然会使学生感到不理解的名词、术语太多、生涩,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所以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吃透教材,找出难点、重点,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只有这样,才会做到本门课程学习的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宋春青,邱维理,张振春.地质学基础[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2

关 键 词:高等职业 艺术设计教育 课程改革

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并扩大。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在高职院校中已达成共识。目前,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基本上是参考国内艺术设计本科院校教学计划和大纲来制定的,其中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上缺乏职业教育特点;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计划中体现得不够;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缺乏合理的过渡和科学的衔接;课程和教材的选定与社会的发展有些脱节;毕业生中部分存在专业功底薄弱、职业技能不强等现象,这些都迫使我们必须对原有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大艺术教育观和“广种薄收”式的教学方式,倡导新形势、新观念下的“术业有专攻”的艺术设计教学思想,能以工学结合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使高职类学生“学有所长,技有所专”,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本文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的组织形式和课程安排上,分析了主干课程阶段式单线推进与非主干课程弹性并进相结合的课程推进模式,说明了加强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性。

一、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组织形式及课程设置模式

从目前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现状、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改革与建设发展等方面思考,现引入专业群这一概念。所谓专业群,是指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一个集合。艺术设计专业群各专业(方向)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或学科体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或学科体系)中的专业,能否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看是否拥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来划分。比如,工业设计专业群就囊括产品造型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门类。在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具有“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下的核心课程群及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十多个面向岗位(群)专业方向(知识+技能)模块”鲜明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结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框架应有三部分组成。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形态认知与基础构成:主要解决形态性质、结构以及基础的造型能力与设计的连接问题。建立初步的形态理解观念,着重训练对形态的视觉控制能力,通过元素式的解构分析,获得纯粹的造型的理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整合或者跨越色彩、空间乃至行为,寻求连续连接的造型语义知识。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和三大构成等专业基础课程。

2.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

形态创意与设计语义:为了交流与沟通的需要,要求掌握基本的将设计思想可视化的能力,比如对设计的理解,设计思维的培养与激发,专业设计的科技成分、人文背景以及形成平面与立体表达的方式等。侧重解决各个专业之共同的“语言”特征及表达方法。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的设计语言的适应性开创性训练,侧重设计语言的意义、内化方式以及将其用于有意义地理解我们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各种方式和可能性。例如,摄影与摄像、CAD制图、效果图表现技法、模型制作、版式编排与设计、字体标志设计、平面及立体软件、图形图像设计、建筑初步等课程。该技术平台课程模块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术(能)要求明确,能为今后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术(能)实训模块。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相对稳定的核心内容,它保证了专业群中的各方向有相对稳定的建设内容(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群)、公共教学资源、师资梯队、实验实训条件等),并能够共享建设成果与资源条件,以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和核心专业的品牌建设。

3.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专业设计或方案设计:开始专业项目的设计,根据各个专业不同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结合实际或虚拟项目,有目的地开展系统及大型方案设计练习。设计管理以大专题、小组化的方式协作完成设计的系统训练。例如,CIS企业形象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计算机应用设计、广告策划设计、环境规划与设计、网页与动画设计等课程。这是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它是具有“准订单”性质、灵活开放的课程和实训实习模块,直接反映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设置应紧密贴合市场与企业需求,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构建方向课程模块,并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方式完成相应方向的技能培训模式。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要特别注意与行业结合,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工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好专业实习基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和相关行业进行实习,把课开在实际工程项目的锻炼中。

二、主干课程阶段式单线推进与非主干课程弹性并进

所谓主干课程,即公共技术平台下的核心课程群及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模块。这些课程按照课程的性质和专业的特点以及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渐进的合理过渡和知识的衔接规律阶段式单线推进进行排课,具有相当的完整性、科学性,教学方便易行。所谓非主干课程,即区别于主干课程之外的各种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理论课程、第二课堂、院级和系级通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提高的综合化。

首先,主干课程遵循单线阶段推进主要是出于知识体系的衔接的考虑,但是非主干课程可以不受此限制,根据具体的情况适时安排课程。其次,在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与设计理论三块空间分配上采取弹性机制。总体上的设计是第一阶段设计基础课与设计理论分量相当。这一阶段学生刚刚从中学进入大学,对专业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所以需要加大认知课程的分量,如设计概论、设计史、设计赏析等课程。理论课程从第二阶段则适量减少,在对专业有一定理解后,可适当开始提高学生的美学、哲学、艺术史修养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到第三阶段则是密集的专业设计课,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训练,从实践中体会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建立初步的能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该阶段学院公共课程已经结束,学生又面临走向社会的现实,所以在这一阶段增加了设计与社会方面接触的知识,比如,交流策略、文化与设计、社会与设计、设计与法律、设计与传媒、WTO与市场经济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时间不必太长,可同时开课,但要把握好针对性。

其次,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制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教学管理的原则,为今后高职教育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为核心的学分制模式做好准备。

最后,选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与目的主要是辅佐主干课程,课时大量增加甚至在课时量上超过主干课程的课时量,高职院校应该致力于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拥有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大量选修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未来设计教育的趋势之一。艺术类选修课分为两种:大课选修与工作室选修,大课选修适合知识面宽广,普及型或者是外聘(客座)教师开设的不定期的课程,人数可从50—150人不等。工作室选修则适合知识面较窄,纵深方向带有技术实践性质的课程,人数以10—15人为佳。这样,学院不仅达到了专科层次的学有所专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而且也为一部分学生职业迁移和走向更深层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与建设

和其他应用性专业一样,工学结合是实现艺术设计类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的一个有效途径。针对社会及行业需求,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学生顶岗实习及师资培训,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下,争取企业注入资金,不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模拟仿真职场氛围建设。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应达到的专业和职业资格的认证内容,围绕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及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实施“双证书”教育,即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使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

做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组建项目建设与课程建设团队。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明确课程团队及负责人,各核心课程形成项目课程的框架结构,各项目、模块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概要描述。完成项目课程内各模块的详细设计与教学单元安排的详细描述,以及教学单元的典型教学设计方案。各核心课程团队与聘请的兼职教师(典型企业技术与管理骨干)要针对已形成的项目课程(项目一模块一单元)框架结构、能力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描述,进行项目课程内各模块的详细设计与教学单元安排的详细描述,以及典型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方案,要求单元教学设计方案有明确的任务或技能训练要求,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案例分析、任务驱动、项目引领、角色扮演、情境组织等体现“学做合一”特色的教学设计要求。

随着世界和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势必要求人才培养标准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综合化,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从企业的运行来说,一批具备了多专业背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为了实施设计教育综合化,先前以教材为基础的分门别类的课程教学方法,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只有以学习领域的典型表现形式——项目教学来代替课程教学,即以一个个由易渐难的项目为核心,有机地编排相应的知识,使学生在这些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学习和造就综合的设计能力,包括艺术设计、技术设计和市场设计的相应能力。当然,一些系列化的项目教学并不一定是面向实际对象的设计,也可以是基于设计程序和方法的教学课题。这些项目教学不仅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也注重设计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尤其是实践性环节,包括市场调研、综合调研、顶岗实习、市场研发、毕业设计等。这一模式对于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视觉传达等专业方向都是适宜的。

结语

结合传统的艺术类单元制课程教学模式,新的改革就是确立主干课程阶段式单线推进与非主干课程弹性并进相结合的课程推进模式,加强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与建设,使得学习时间得到更加有效地利用,也完成了教师、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课程框架,到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以至设计教育管理,我们都要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建立完整、高效,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吴国强.设计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J].装饰,2004(9).

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初等教育专业 生物 内容结构

1.生物学在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公共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存在的问题

1.1高师课程体系的现状

高等师范学校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备小学教育教学所需各种能力,具有较宽厚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础知识,同时在某一学科方面上有所专长的小学教师。在这样的培养目标指导下的课程体系,就具备了师范性、专业性和通识性的特点;所谓师范性,就是指课程的设置上应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技术、教学技能、教育实习等;所谓通识性,就是课程的设置应使学生掌握较宽厚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础知识,以满足小学教育所需的各种知识能力的需要,许多通识课程的设置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自然科学基础等就是这一特点的体现;而专业性就是课程的设置应体现某一专业的特点如初等教育中文与社会方向开设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我国的高师初等教育虽然走过了近十年的探索之路,但其课程体系的建构仍处在一个研讨、调整的阶段,笔者在研究这一课程体系过程中,发现一些课程的设置、课时以及内容结构上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也有待于初等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通过不断的探讨来加以完善,本文着重以生物学为例来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

1.2,生物学在当前课程体系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长治学院师范分院根据教育部《师范高等专科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案(试行)》制订的《长治学院师范分院教学计划(试行)》中的“初等教育中文与社会方向”为例:除去军训、劳动和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必修课总学时1908学时,各必修科目及课时情况如下表:

 

课时数

占总课时%

占公共课总课时%

 

专业课

684

35.8

 

 

教育类

252

13.2

20.6

 

文史类

政治思想类

180

9.4

22.6

14.7

35.2

 

大学英语

180

9.4

14.7

 

中国通史

36

1,9

2.9

 

社会科学基础

36

1,9

2.9

 

大学语文

(本专业不开)

72

 

 

 

 

 

艺体类

体育

180

9.4

17

14.7

26.5

 

音乐

72

3.8

5.9

 

美术

72

3.8

5.9

 

理科类

大学数学

72

3.8

11.4

5.9

17.6

 

计算机基础

108

5.7

8.8

 

自然科学基础

36

1.9

2.9

 

生物

9

0.47

0.73

 

总课时

1908

 

 

 

 

 

分析这份教学计划,我们可以发现存在重文轻理,重理论、轻实验的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比如:大学英语占总课时的9.6%,占公共课时的11.4%,作为自然科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课的课时总和仅占总课时的1.9%,占公共课时的2.9%;这显示人们对自然科学在小学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位置认识上存在偏差。而作为自然科学一分子的生物学其比例更是少的可怜,仅有9个学时,占总课时的0.47%,占公共课时的0.73%;这样的课时计划显示生物学在本课程体系中被严重边缘化,显然很难满足小学教师知识结构中对生物知识建构的需要;需要说明的是生物学在各类高等师范公共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大都如此,这也反映了生物学在高等师范当前课程体系中的现状,具有普遍性。

2.生物学在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开设公共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1生物学公共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分析:

在初等教育专业中是有必要开设生物课呢?笔者认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原因如下:

首先,是教育要“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小学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小生命,而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非常快,不同年级他们的生理、智力的差异也较大,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小学生的生理、智力发育特点,然后才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对他们进行教学和管理,因而“儿童少年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就应成为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的内容,而这方面的知识从中学生物教材中是无法获得的;同时高师大学生本身也仍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自身的成长也需要获的更系统的生理、生育、营养、卫生、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也是中学生物教材无法满足的。

其次,是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开始,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利用这一特点加以引导就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进行很好的培养,而身边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最能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如果老师不能很好的解释和引导,无疑是对其探究精神的一种打击,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变的熟视无睹,要知道儿童好奇心的泯灭大都发端于此。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基本的生物学分类知识,并且能够熟悉当地的生物资源,从而把小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对新事物的探究能力。同时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实验,能够培养高师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各类实验、调查以及日常生活中生物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能够培养他们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胜任小学的素质教育,而且也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

第三,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需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肩负着这样的历史使命,也应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让他们懂得更多的生态知识,使他们自觉的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

第四,是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小学教育教学所需各种能力,具有较宽厚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小学教师,生物学作为本世纪发展最快,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门科学理所当然应该是“宽厚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生物学公共课程的内容构成应遵循的原则:

一、基础性。课程内容要体现出高师专科教育的基础性,同时要紧密结合当今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小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小学课程内容对生物知识的要求及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力求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教材体系,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时代性。课程内容要能体现出当今生物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体现生物科技发展和生物教学理念的最新成果。与中小学课改相协调。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 、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一定要体现出这一特点,合理安排教育实践和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四、充分体现通识性和创新性。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在内容表述、方法选用、技能培养方面应体现与专业课不同的特点。应以较通俗的语言、有趣味的形式,以全新的面容出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生物学公共课程的内容构成及课程开设的可能性思考

在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开设生物学公共课应体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有利于小学教师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和人性化的教学和管理。2,有利于大学生的自身健康和长期发展。3、有利于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深入人心。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高师初等教育专业生物学公共课程的内容构成应包括:

一、儿童少年生理卫生,内容应包括:儿童少年时期各系统的生理、智力变化特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儿童少年的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儿童少年突发疾病的医前救护等。

二、生物实验和调查方法概述及实例操作,内容应包括: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经典实验分析、实验设计与操作,生物调查的方法简介等。

三、生物分类方法及乡土生物识别,内容应包括: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当地生物特别是当地动植物资源的分类与识别等。

四、大学生营养卫生和保健,内容应包括:大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生育与避孕、食品营养与膳食均衡,常见疾病的预防等。

五、生态文明概述,内容应包括:生态文明理念产生的原因、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对世界未来的影响、

大学生与生态文明等 

六、未来的生命展望与生物伦理,内容应包括:当代生物技术的成果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生物科学的发展与伦理道德等。

课程内容可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儿童少年生理卫生、乡土生物识别、生物实验和调查方法及实例操作等与小学教育直接有关的部分可作必修部分,课时以三十六课时为宜,其他的可作选修部分,课时应在十八课时左右。

当然,本文只是笔者对高师初等教育专业生物公共课程设置及内容结构的个人思考,只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各位同仁和有关专家能对此做更系统的论述和设计。

参考文献:

【1】《长治学院师范分院教学计划(试行)》   2005年

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4

1 通识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但与时展要求相比,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和缺陷。“过弱的文化底子、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值得我们深思。比如学理工科的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学文科的学生对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特别是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不多;相当数量的学生毕业后,工作缺乏独立性、开拓性和创造性;有些学生专业知识不错,但思想道德却不高;一些人个人主义思想膨胀,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走不出市侩的圈子,甚至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①我国的教育多年来存在着重理轻文、重业务轻思想的倾向,人们的整体道德水平下滑,整个社会文化素质滑坡的倾向令人担忧,高等学校不可避免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②高等学校学生文化素质有先天缺陷,中等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实施的是文理分科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知识结构残缺;③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之后至今仍存在文理分割、理工分家、专业设置过窄等问题,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在规模、学科结构和教育质量上都有大的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本科教育目标仍存在定的过专、过高等弊端。这样,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够雄厚扎实,宏观思路不开阔,不仅专业知识面太窄,将来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后劲也会不足;④高等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较普遍的存在有重专业知识教育,轻综合素质训练,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重平均发展轻个性发展的片面性。

1.2 通识教育顺应了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及其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当代通识教育的发展,同样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二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高度综合,这种综合不仅发生在自然科学内部,而且发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众多的事实也已经证明:科学技术在既分化又综合的发展中,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据统计,在现代科技的成千上万个学科中,有80%属于交叉和综合学科。现代科技在不断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很显然深刻影响着成人高等教育,给成人通识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2 成人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内容

依照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通识教育大体应该包含下述几方面的内容:

2.1 综合性的基础知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必要知识。这是通识教育的基础部分,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2.2 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提高知识。这可以使学生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接受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具有从事一定专业工作的能力。

2.3 必要的工具知识和方法论知识。例如写作、应用数学、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文献检索等知识,以提高学生文字运用能力、数量分析与计算能力、接受和处理信息能力。

2.4 实践性知识。主要指业务实习、社会调查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独立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技能教育过去只局限于职业训练方面的考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过去的专门技能已经普及到各种工作与生活领域,成为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如计算机、现代通讯、记录与计量、检测工具的使用、电气常识等等。并不等于说这些知识都需要列入教学计划并为此开设课程,但是,从知识观的角度来看,技能知识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至于语言和文字表达、礼仪常识等等,也同样是成人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范畴。

3 成人高等教育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加强成人通识教育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其途径与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强化专业课教学。加强基础课,有利于专业知识学习,也有利于专业变换,还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加强基础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较为宽广、扎实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致使“根深叶茂”、“源远流长”。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原苏联等国都多次进行课程改革,增加基础课,削减专业课。东京大学专设基础学院,低年级本科生在这里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日本工科大学生的教育计划中,一般教育(人文、社会系科目)约占25%,基础教育(自然科学科目)约占30%,专业教育约占50%。而目我国高等院校中,基础课所占比例在40-60%,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我国在加强基础课教学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3.2 重视学科的结构渗透。适应现代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通过选修制、学分制等灵活的教学形式,使文、理、工课程相互结合,进行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全面教育,是当代世界各国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美国大学普遍为文科学生开设计算机、统计学等课程。在麻省理工学院,文科学生必须学习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实验课共108学分,占本科生学分的30%;其中自然科学必修课(微积分、物理、生物与化学)60学分;选修自然科学分类必修课36学分。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文科毕业生的水准。

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5

(一)课程体系普教化,忽视成人特色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校普通教育的延伸或者补充,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上与普通教育相同或相似,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国家层面对成人教育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相似。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教育基本是照搬全日制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将成人学员学历为唯一导向,而忽视成人教育的学生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习诉求。二是专业设置相似。根据教育部颁布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专业目录来看,成人高校的专业80%与普通全日制相同。三是课程内容相似。基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补充或从属地位,在教师聘任、课程内容、教材征订等方面也基本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四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相似。随着学习型社会观点的提倡和深入,成人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广泛多样,但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绝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讲授的方法,“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在上面讲”依然是成人教育教学的主导。

(二)课程编排偏重理论,结构不合理合理的结构是促进事物朝着预定目标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结构不合理,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事物的发展就会偏离原来的目标。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编排基本还是三段式的结构模式: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编排方式强调专业的学科性和理论的系统性,求全、求广、求深,但对符合成人需求的实践性、职业性、参与性的课程体现则比较少,甚至是没有。目前,具体表现为基础课和实际联系不紧密,专业课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成人高等教育现有的教学计划、大纲等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实践教学环节属于被忽略的地位,甚至实践环节只是理论上的存在,在实际实施活动中,根本没有开设。这种课堂学习与实际运用脱节,理论学习不能指导社会生产实践,成人教育课程的效用将大大地打了折扣,导致学生学非所用或用非所学,使成人教育学员的学习变成了“混文凭”。

(三)课程内容落后,教材陈旧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明显落后,教材陈旧,不适应学生在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利于成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普通高校中,很多院校领导对成人教育不重视,许多教师对成人教育不了解,有部分人甚至把成人教育视为创收的一种途径。这就导致成人教育在普通高校里一直处于一种边缘的状态,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根本无法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进行科学研究与创新。在我国,由于成人教育发展时间比较短,理论指导实践的不足,与成人教育相关教材体系还没有完成,因此在现有的教材选择上,很少有体现成人学习特点的成人高等教育教材,甚至还有很多20世纪的版本,内容陈旧,明显滞后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使课程缺失应有的感召力。

(四)人文精神在课程设置中的缺失近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社会价值取向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功利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强大,相信依靠自己,能快速地创造一个丰富的物质世界。于是,最小的成本、最快的效率、最大的收益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但是一些传统的做人的美好品德,如诚实、正直、善良则被物质的世界所淹没。这些功利主义的思想模糊了成人高等教育培养人全面发展的这一目标,成人读书,接受教育,只是为了短期使自己能够击败竞争对手,获得成功,以便过上丰裕的生活,而对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对道德的约束、对信仰的明确与巩固则是漠视的。我国近二十年来大力提倡成人高等教育,更多的是考虑其经济价值,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格和道德的塑造和陶冶。这表现在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上,许多院校人为地割裂了人文知识和科学技术,导致丰富学生人文知识的课程很少开设或者未起到应有的作用,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二、基于成人特征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模式构建

(一)构建兼顾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一个专业里面所设置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分工构成了课程体系。在现代社会,那种仅靠某一学科知识或者单一方面技能的人才解决社会日趋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社会需要的是文理兼合互相渗透的高水平综合人才。以日本筑波大学为例,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打破传统的院系设置,改为学群、学类为模式的综合化课程体系。这种模式的课程体系,不能简单理解为是一些课程的简单的拼凑,而是要求支持专业的各门课程是符合成人发展需要的且具有必要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形成高质量的课程群和课程类。构建综合化体系,既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要体现课程培养的能力本位;既要重视公共课、专业基础的课程地位,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两者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相辅相成,将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互相融合,打破传统的框架体系,构建兼顾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化的课程体系。综合化课程体系的设置分为两种:一是把具有内在联系的课程融合在一起,称为融合课程;二是合并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的课程,称为综合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员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完美的人格。

(二)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特别是改革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块式课程结构是指“按照内在逻辑整合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再将知识点形成一个一个知识群的课程模式”。这些知识群内容相对独立,可以像模块一样分解组合,应变能力强,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灵活快捷地变换课程内容,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模块式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模块。成人高等教育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性课程。这些基础知识课程是为职业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设计的原则是“必须、够用”。二是职业能力模块。根据学员现实岗位需求或未来职业方向而定,针对不同职业岗位需求和不同的教学对象综合运用,体现课程的独立性、针对性、实用性。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学什么,同时注重结合教材创造条件,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重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许多能力不是通过理论的学习而来,而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

(三)构建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课程内容体系美国成人教育专家认为,在人与社会的发展关系中,人处于主体地位,美国成人教育充分挖掘人的发展潜力,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社会中的成人已经打上了环境的印记,具有成熟的人格和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并且要履行社会生活职责。成人教育的课程不能忽视个人的需求,不能像普通教育那样具有强制性,要尊重个人的动机和要求。构建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课程内容体系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适性。提供给成人学习的课程首先是成人所需要的,是合适的。基于成人在工作条件、学习需求、个人生理、心理等方面有别于普通学校的学生,因此,在课程的选择上倾向于理解能力强、逻辑思维强等方面的课程,减少单纯靠记忆或重复学习的课程。二是差异性。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比较整齐,而成人学员的知识层次和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应该增加课程内容的弹性,拓展学员的发展空间,发展其学习的主动性,以适应学员的差异性。三是前瞻性。课程建设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紧抓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又能站在国际成人教育的角度,高瞻远瞩,不断更新内容,拓宽知识领域。

(四)构建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招生数量不断扩大的同时,质量与品牌意识不强,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整体监控和评价体系。这使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控制与监督一直停留在表面,放松了对质量的把关。在实施过程中,课程作为教育质量体现的重要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应加强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具体如下:一是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对于任何一个评价活动,如果没有评价的标准和依据,那么可以说只是一个表面文章和形式。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避免过度量化、过度细分的评价指标,既要考虑到一般性,还要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使评价标准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课程评价功能的发挥,需要有良性的机制来保证。建立介于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之间的教育咨询机构,专门从事信息咨询、指导、评价等信息服务为主的经营性组织,是课程评价的趋势,能站在中间的立场,可以有效地消除传统的评价机制带来的僵化现象。三是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平台。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共同的主角,但是在课程评价中,教师作为被动的参与者或被评价对象,在课程评价中的权力是非常有限的,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评价的资格。建立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的平台,让教师和学生通过公开、自由的渠道去表达和参与,提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

三、结语

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6

长期以来,“通才”与“专才”一直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两个基本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受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所制约的,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从单纯的专才教育的模式向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模式转变。

高等教育主要是依靠大学来实现的,大学是知识传承、创造以及人才造就和科技创新的基地。大学不仅担负着向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的重任,而且要在知识传播、创造和全社会科技进步中发挥主要的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专门教育,即“专才”教育,大学生应该通过大学学习接受专门教育,成为专门人才,但他们同时应该承担起社会和科技进步发展的重任,通过接受大学教育成为社会和科技进步发展的推动者。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属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学科,一直是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反映最为活跃的学科,是许多新兴学科生长的温床,它必然密切关注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培养和造就符合时展要求的优秀人才尤为重要。就目前在我国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而论,我们认为对人才的培养应有如下一些特点和要求:

1)由于我国正面临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而当代科技发展的新特点是:(1)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呈加速发展、急剧变革的态势;(2)学科仍在继续分化,但更多地是趋于高度综合,在分化和综合中不断产生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横向学科;(3)是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就需要不同类学科的协同发展,在互相整合的过程中相互推进。在科学技术在发展和整合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职业和行业,需要大量掌握最新科技知识,且又具有较强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推动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就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开阔的视野、融会贯通的思维能力、熟知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具有不断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高素质人才。

2)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用人体制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逐步向自主择业制度过渡,用人单位要选拔具有较宽知识面,较强工作能力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近年来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普遍评价是:学有所长,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这说明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亟需加以改变,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强烈的行业性、专业性,在过去的用人体制、经济和科技发展较为缓慢的年代,他们能在某一专业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几十年,单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是能满足当时的工作需要的。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快速増长,当前的行业结构和社会职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部门和行业之间的技术界限出现了综合、交叉和相融的趋势,任何人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是难以胜任现实工作需要的。此外,随着全球通讯和交通的日益便利使得世界经济活动日益活跃这就需要具有很强的沟通和交往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获得人们的普遍尊重与认可,促进经济活动的进行。这就要求我们高等教育培养的不仅是具有很强专业知识,而且是具有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3)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自然科学的不断革命,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大大高于以往的水平。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和科技趋于全球化,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知识面广、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人才,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科技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宽厚的知识基础,全面扎实的基本技能,敏锐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构成知识经济时代高级专门人才必备的素质。知识经济使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应当得到充分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也日趋人性化。最为重要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将实现同生共荣、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这就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具有优良的品德、远大的理想、浓厚的兴趣、坚强的意志、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和不断开发智力潜能推动自我发展的能力。这种智能素质、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统一的高级专门人才,仅仅依靠专才教育是无法实现的。

4)电气工程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涉及到的技术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电气工程领域所涉及到的行业管理向高效益、市场化发展,这一切都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开阔的视野,融会贯通的思维能力,熟知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具有不断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

2.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被时代赋予新的意义。素质教育既没有否定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它是在传统通才教育的基础上的新发展,不仅要使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有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从事社会工作,适应当代不断变化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变革;同时,强调高等教育要塑造完整人格特征和丰富个性特征的人才,突出人的各种能力和协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是培养百科全书式的通才,那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事实上也不可能。素质教育认为:高等教育不应是人们接受教育的终结,而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特征是:

1)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这种人才不仅精通一门学科专业知识,而且熟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知识面相当广博;其基础理论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深厚,涉猎各类学科,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2)具有开拓性的创造型人才  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培养大量的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具有学习、储备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具有不断开拓前进、对创造知识的能力,能不断地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社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且这种需要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种类的。应用型人才应有善于学习的能力,相当扎实的专业能力,各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前进的创新能力。

这种三位一体的高素质的人才是当代社会的中坚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主流。同时,当代通才教育要求克服专才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导向上的几个典型的缺陷:(1)克服其过重的知识传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2)克服过窄的专业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3)克服其过弱的文化陶冶,提倡发展学生的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4)克服过重的功利导向,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5)克服其过强的共性制约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统一和整合。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知识体系框架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而言,我们认为:本科生的培养范围应更加拓宽,不仅要有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的特色,应具备“强弱电”的知识结构;而且也应当具备较广的人文、社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我们要使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坚实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系统深入的强电知识和较系统全面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微电子方面的知识。此外,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要全面更新教学内容,要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动态,要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基本、最完整同时又是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框架。所谓“最基础”,就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把握电气工程的技术脉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专业打下扎实基础;所谓“完整、可持续发展”。就是学生学习了这些课程之后,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兴趣更加系统地、深入地开展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要求出发,其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中除了具备与其他工科类专业相同的自然、社科、外语,管理等基础课之外,还须具备下述的三大知识系列课程:

1)电工电子系列课程

包括“电路基础”、“电子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5门课程。

2)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系列课程

包括“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微机系统”、“信息通讯网络概论”、“软件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现代检测技术”7门课程。

3)电机与电能系统系列课程

包括“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基础”、“电能系统基础”等课程,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促进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理解专业构建的体系以及对今后的专项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上述三大知识系列课程外,再加上适当的专业选修课、实验、实习、创新实践,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电气知识体系,适应各种工作岗位的需要。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