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课程介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教育课程介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教育课程介绍

初中教育课程介绍范文1

    一、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全球化创造性人才教育”理念的确立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社会、经济、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教育环境与条件的变化,面向全球化、信息化、多样化的教育体制的变化,科技与知识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需求者要求的变化等都对教育体制和课程提出了变革的要求,这也成为韩国1997年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之后历次大纲修订的主要推动力。

    李明博政府提出,在2007年修订的课程尚未全面实施之前,2009年对基础教育课程再次进行修订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世界环境和国家地位的变化;第二,再度调整人才培养战略的要求;第三,消除顽固性问题以实现宽松和创造性的学校教育。[1]实际上,前两个方面存在对应关系,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需要以及国内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规格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革新人才观,调整人才培养战略,也是应对世界环境变化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必然。基于上述认识,韩国指出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背景在于第二个方面,新的人才培养战略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必须从“以技能型人才为中心向以创造性人才为中心”转换,从“国内型人才向世界型人才”转换,这成为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球化创造性人才教育”理念的雏形。

    学校教育的“顽固性问题”指的是,历次课程改革包括2007年对第七次教育课程进行第四次修订后的课程均未能缓解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与“私教育”现象过热的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寻知识的好奇心,全国所有的学校都在运营国家指定的相同的教育科目和内容,导致学校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不足。同时,以教学活动为主的教育导致学生在多样化的体验、奉献、前途发展教育等宽泛的人性教育等方面存在不足,遭到很多批判。[2]因此,消除顽固性问题以实现宽松和创造性的学校教育也成为2009年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背景性因素。

    基于上述背景,韩国明确提出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的修订方向是要实现“学习感兴趣的知识,体验愉快的学校”。即:减少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只是零散的、片段式的知识和理解教育,而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不再是以记忆为主的教育,而是实践关怀与共享精神、涵养创造性与人性的教育。在课程修订的过程中,教育科学技术部提出了“未来型课程”的构想,明确此次课程改革旨在提高课程的适切性、合理性、多样性和自主性,并最终确立了“全球化创造性人才教育”的课程理念。

    二、韩国2009年修订后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构成方针

    韩国2009年修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更加强调对全球化的应对和追求人性化的全人教育,倡导由传统教育向全球化、信息化、开放式教育转换,提出教育要进一步深化由以教育提供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注重由划一的均等主义教育向自由与平等相互协调的教育转换,因此新课程在课程的性质、追求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构成方针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一)新基础教育课程的性质

    新基础教育课程是依据韩国《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为实现中小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国家课程,也是中小学校制定、实施校本课程共同的、通用的标准。对新基础教育课程性质的具体规定包括:1)同时追求国家整体层面的通用性和地区、学校、个人多样性的课程;2)强调学习者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3)教育部门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课程;4)将学校教育体制向以课程为中心的方向进行改善的课程;5)维持和提高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质量水平的课程。[3]

    (二)新课程追求的人才培养规格

    在“弘益人间”思想引领下,陶冶国民人格,培养自主生活能力成为民主市民必备的基本素质,追求理想人生,能够为实现民主国家发展和人类共荣理想贡献力量。基于上述教育理念,新课程追求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包括:1)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发展和用于开拓前进道路的人;2)在具备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新的构思和挑战发挥创造性的人;3)在对文化素养和多元价值有所理解的基础上追求有品质的生活的人;4)成为能够与世界沟通的世界公民,能够以关怀和共享的精神参与共同体发展的人。[4]

    (三)新课程的构成方针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的构成方针更多地体现了修订前后课程调整的具体措施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具体包括以下8个方面:1)构建能够培养实践关怀和共享精神的创造性人才的课程体系;2)新课程由小学1年级至初中3年级的共同课程和高中1年级至高中3年级的选择课程构成。修订前的韩国基础教育课程由“国民共同基本教育课程”和“以选择为中心的教育课程”构成,其中小学1年级至高中1年级是国民共同基本教育阶段,高中2年级和3年级是以选择为中心的教育阶段。修订后的新基础教育课程由“共同教育课程”和“选择教育课程”构成,名称上有所变化,并缩减原来10年的“国民共同基本教育课程”为9年的“共同教育课程”,高中3年全部为“选择教育课程”教育阶段;3)打破课程编排和实施的僵化现象,设置年级群,通过各年级间的相互联系与合作实现课程编排和实施的灵活性。在年级群的设置上,将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划分为5个年级群,其中小学分为3个年级群,每2个年级为一个年级群,初中3个年级和高中3个年级各为一个年级群;4)考虑共同教育课程在教育目的上的接近性、学问探究对象与方法上的临近性、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性等,重新分配科目群。以小学3-6年级为例,修订前的课程设置为国语、道德、社会、数学、科学、实科、体育、音乐、美术和外语(英语),共10个科目。修订 后,按照组建科目群的原则将相关科目合并,现行的课程设置情况为国语、社会/道德、数学、科学/实科、体育、艺术、英语,共7个科目(群);5)在选择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为使在强化基础教育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合理学习成为可能,将选择教育课程划分为4个科目领域,并规定每个科目领域必须修习的学分。这4个科目领域分别是基础、探究、体育与艺术、生活与教养,将高中8个科目(群)划分为上述4个科目领域,其中基础领域包括国语、数学、英语,探究领域包括社会和科学,体育与艺术领域包括体育和艺术(音乐/美术),生活与教养领域包括技术与家政、第二外语、汉文和教养;6)通过减少每学期修习的科目数量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7)整合目前的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新设能够实践关怀与共享精神的“创造性体验活动”。创造性体验活动作为教学科目以外的活动,与教学科目是相互完善和补充的关系,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实践所学的知识,培养懂得分享和关怀的兼具创造性和人性的未来型人才。改革前韩国中小学的活动课程由“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组成,能力培养活动包括学科能力培养活动和创造性能力培养活动,特别活动包括自主活动、适应活动、开发活动、服务活动和例行组织活动,鉴于创造性能力培养活动与特别活动的相关领域之间存在内容重复以及之前的活动课程效果不佳等问题,2009年修订的课程中将这两个活动合并为“创造性体验活动”;8)通过改善学校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价、实施国家层面的学业成就度评价等强化课程质量的管理体制。[5]

    三、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已有的研究成果[6]对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已经做了相关介绍,因此笔者仅从“课程与课时的变动情况”和“创意性体验活动的增设”两个方面做补充论述。

    (一)课程与课时的变动情况[7-8]

    1.小学的课程与课时变动情况

    小学取消了“我们一年级”课程,之前该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小学生开展适应学校生活的教育,取消后将这一适应性课程的课时分配到1-2年级群的创造性体验活动中,在创造性体验活动中开展适应性教育。修订前3-6年级的课程设置情况为国语、道德、社会、数学、科学、实科、体育、音乐、美术和外语(英语),共10个科目,通过引入科目群的概念,修订后的小学课程设置情况为国语、社会/道德、数学、科学/实科、体育、艺术和英语,共7个科目(群)。

    在课时变动方面,与1-2年级群创造性体验活动的课时有所增加不同,3-4年级群与5-6年级群在此方面的课程均有所减少,修订前这两个年级群的能力培养活动与特别活动的课时数分别为238课时和272课时,修订后的创造性体验活动的课时数均为204课时。同样被缩减课时数的科目(群)是3-4年级的国语,由修订前的442课时减少至408课时,但同时规定,学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442课时作为基准课时。修订后增加课时的科目(群)是英语,增加幅度较大,3-4年级由68课时增加至136课时,5-6年级由136课时增加至204课时,充分体现了修订后的课程对小学阶段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从小学阶段的课时总量来看,1-2年级的课时数没有变化,3-4年级和5-6年级均减少了68课时。

    2.初中的课程与课时变动情况

    初中修订前的课程设置情况为国语、道德、社会、历史、数学、科学、技术与家政、体育、音乐、美术和外语(英语),共11个科目;修订后的课程设置情况为国语、社会(包括历史)/道德、数学、科学/技术与家政、体育、艺术、英语和选择科目,共8个科目群。其中选择科目包括汉文、信息、环境、生活外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保健、前途与职业等。按照新课程大纲的规定,在必要的情况下学校也可以开设新的选择科目,但要依据市、道教育厅的课程编制与实施方针并履行必要的步骤和程序。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对前途和职业进行思考和选择,要加强在选择科目中开设和实施有关前途教育的课程。

    在课时变动方面,修订前初中3年的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共计510课时,修订后增设的创造性体验活动三年共306课时,减少的204课时全部用在新增设的选择科目上。从初中阶段的课时总量来看,修订前后没有变化,均为3366课时。

    3.高中的课程与课时变动情况

    修订前后高中课程设置的最大变化是修订前高中1年级的课程为“国民共同基本课程”,课程设置情况与初中相同,高中2-3年级是“以选择为中心的课程”阶段,开设国语、道德、社会、数学、科学、技术与家政、体育、音乐、美术、外语、汉文和教养12个科目;修订后高中3个年级划分为一个年级群,全部采用“选择教育课程”,但需完成课时分配标准要求的必修学分,修订后将课程设置为8个科目群,又将8个科目群划分为基础、探究、体育与艺术、生活与教养4个学科领域,其中基础领域包括国语、数学、英语,探究领域包括社会和科学,体育与艺术领域包括体育和艺术(音乐/美术),生活·教养领域包括技术与家政、第二外语、汉文和教养。另外,修订后的高中课程开设了大量的专门科目,数量达到448门之多,涵盖农业生产产业、工业、商业信息、水产与海运、家政与实业、科学、体育、艺术、外语和国际10个领域。专门科目主要在以专门教育为主的高中进行编排和实施,普通高中也可以根据情况开设。

    在课时变动方面,高中采用学分的概念,1个修习单位指以50分钟为基准的17次课的课时量。高中毕业的最少学分由修订前的210个下调为修订后的204个;修订前高中3年的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共18个学分,修订后的创造性体验活动上调为24个学分;修订前后学科教学活动的学分下调了12个。另外,高中的类型可以大体上划分为普通高中和以专门教育为主的高中,普通高中科目群的180个学分中必修学分的数量要达到116个以上;以专门教育为主的高中科目群的180个学分中,普通科目的必修学分的数量要达到72个以上,专门科目控制在80个以下,强调普通科目的学习。

    (二)创造性体验活动的增设

    新基础教育课程在整合原来的“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的基础上增设“创造性体验活动”,目的是通过作为学科教学以外的创造性体验活动实现与学科教 学的相互补充和完善,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培养具备关怀与分享精神和宽泛的人性的未来型创造性人才。各个阶段的创造性体验活动的重点有所不同,小学阶段创造性体验活动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生活习惯,涵养共同体意识,发掘自身个性和潜质;初中阶段创造性体验活动的重点在于确立与别人共同生活的态度,思考自己的前途,进行自我发现;高中阶段创造性体验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的各种欲求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训练学生学会维系完满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选择人生道路和致力于自我实现,重视学生的自主实践。[9]创造性体验活动主要由自主活动、社团活动、服务活动和前途发展活动4个领域构成,各个领域的性质和具体内容见表1。

    四、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

    (一)通过实施“年级群”和“科目群”制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果

    2009年修订的基础教育课程通过引入“年级群”和“科目群”制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果。首先,年级群有利于打破课程编排与实施的僵化现象,促进各年级间的联系与合作,提高学校教育的灵活性,使相关科目的集中学习成为可能;其次,采取集中学习的理念,将原来分散在多个学年和学期的课程集中在某个学年或学期学习,如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次,科目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学生学习的科目数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考试负担;最后,将教育目的接近、教学方法和学习对象类似、实际生活中有关联性的学科进行合并,改变了过去相对孤立的单科式科目设置,既加强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又符合“全人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增设“创造性体验活动”,培养实践关怀与分享精神的创造性人才

    将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中的“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所涉及的5个领域统合后设置“创造性体验活动”,具体通过自主活动、社团活动、服务活动和前途发展活动4种形式展开。不同阶段(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创造性体验活动的侧重各有不同,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在学校内部和外部进行的创造性体验活动的结果将在升学中通过入学查定官制度等方式体现出来,保证创造性体验活动的有效实施。在教学活动之外开设的多样化的、实践性的创造性体验活动,能够改变过度地以学科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活动,强化创造性与宽泛的人性教育,成为培养能够实践关怀与分享精神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环节。

    (三)在强化高中阶段的基础学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前途指导

    高中阶段的课程虽然都修改为选择教育课程,但无论对普通高中还是以专门教育为主的高中在毕业所需的必修学分和对普通科目的学分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基础科目所有的学生都必须修习,重视强化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学力。在此基础上,细分的选择科目(包括普通科目和专门科目)可按照等级和学科领域重新编排,真正实现学生能够深入、广泛地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另外,在课程的编排和实施中,学校还可以通过“学校自主课程”开设符合学生性向、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前途集中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前途指导。

    (四)赋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运营特色多样的课程

    修订后的基础教育课程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决定课程的授课时间,并且每门课程的授课时间都可以在20%的范围内进行自主增减,鼓励学校运营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修订后的课程大纲允许学校开设自主课程,例如修订后的高中课程中,学校可以自主安排64个学分的自主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编排相关课程,加强了学校和学生的自主性。另外,允许高中开设一些大学先修课程或高中和大学的衔接课程;允许学生修习外校开设的符合自己兴趣的课程,并能够得到地方教育厅的学分认证;允许普通高中根据情况开设具有职业倾向的专门科目,而之前专门科目主要在以专门教育为主的高中开设。总之,2009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的自主性,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五、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韩国2009年修订的基础教育课程虽然正处于按年度逐步实施的阶段,但已经遭到了不少批评,既有理念层面的批评,也有在实施过程中已经面临的问题。争议的焦点之一在于科目群的概念问题,批评者的观点认为科目群的概念存在模糊性,而科目群概念的模糊性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10]科目群概念的引入是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和主要特征,但科目群在是否实现了科目间的实质性融合、如何合理分配各科目间的课时、能否配备真正合格的师资等方面均受到了质疑,质疑的核心在于科目群的概念并不明晰。以初中“科学/技术与家政”科目群为例,首先,引入科目群概念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负担,“科学/技术与家政”科目群共646课时,修订前“科学”为374课时,“技术与家政”为272课时,修订前后的课时数没有变化;其次,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科目间的统合,但目前韩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仍是学科教师培养模式,并且实际上科目群教学在一定时期内仍会保持分科教学样态,实质上就是不在同一学期同时开设“科学”和“技术与家政”,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合;另外,组成科目群的各科之间的课时分配也存在一些问题,将影响到教师的切身利益等。[11]因此,不解决科目群概念模糊性的问题,将很难取得期待的课程改革效果。

    年级群概念的引入和集中学习理念的提出是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变化,但批评者的观点认为,年级群概念的引入虽然使集中学习成为可能,但集中学习主要体现在国语、数学、英语等课时数较多的科目以外的“小科目”上,实施科目群制度后每学年学校科目规定不能超过8门,这些所谓的“小科目”便不得不通过集中学习的方式来完成,集中学习理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至于集中学习能够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学习效果的观点同样受到了批判。[12]

    另外,根据小学和初中的“课程编排与实施重点”中的规定,“根据学校 的特点以及学生、教师、学生家长的要求,学校可自主对各科目(群)的课时数进行增减,增减幅度在课时数20%的范围内”,这种旨在增加学校自主权的规定同样遭到了批判。反对的观点认为,如果大多数学校都不采取增减课时的措施,这样的规定便形同虚设;如果相当数量的学校都采取增减课时的措施,就会带来混乱,大多数学校会将这样的规定利用在特定的方向上,比如增加英语、数学等所谓主要科目的课时数,减少其他“小科目”的课时数。[13]

初中教育课程介绍范文2

徐国庆在《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4期中撰文指出:要准确把握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必须把相关问题放到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

职业教育课程应确立三个核心价值取向:一是课程目标要定位于复杂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回顾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史,作者指出职业教育究竟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还是技术型人才这个争论是多余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沿着职业能力的复杂性的轨迹发展的,如何准确描述并有效培养能够胜任复杂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是当代职业教育课程的使命。二是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知识的主体地位。要真正确立实践知识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则面临很多困难:1.在我国的知识论中,人们对理论知识的评估要远高于实践知识;2.技术文化在我国发展不充分造成了对实践知识价值的不恰当评估;3.学校形态职业教育办学文化进一步阻碍了对实践知识价值的正确评估。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实践知识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的主体内容,这是职业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三是课程设计方法要以标准与规范为纽带。标准与规范是现代经济的灵魂,是工业化时代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我国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致力于工业文化的矫正,其中,职业教育是培育工业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对建立和执行标准与规范仅是停留在谈论中。因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当强化标准与规范,以弥补现有课程的不足,并促进企业的标准与规范建设。总之,作者认为,在历史与文化背景中,职业教育课程的三个核心价值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共同构成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愿景。

法、美、德、俄高等工程教育“卓越”之缘

刘鸿在《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第2期中撰文,归纳了法、美、德、俄高等工程教育的“卓越”之共同缘由。

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深深植根在民族国家文化之中。法、美、德、俄四个国家在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受本国文化影响,形成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其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也反映在高等工程教育之中。基于此,作者介绍了四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系统:法国善于将两种对立的事物很好地融合,因此,创立了“一个国家,两种高教”的“双轨制”高等教育体制;美国在实用主义哲学指导下,其高等工程教育呈现出极其多元的发展格局,当前美国正在实践的工程教育模式是“工程模式”;德国受洪堡现代大学教育思想和博依特技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由于价值重商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型与应用型结合的办学模式;俄国高等工程教育特点是确保俄罗斯高等工程教育是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高等工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由单科性大学逐渐向多科性大学转变。

法、美、德、俄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过程设计具有适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使工程本质得以充分体现:一是培养目标的适切性。法国工程师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工业界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呈现出“精英”特征;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结构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德国工程教育看重工程经历与实际效果,以工程产品的精美设计、精湛技术为自豪;俄罗斯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呈现多级制,包括学士、硕士、专家。二是课程体系的综合性。为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工程师,结构体系性课程设置模式是四国较为普遍的方式。结构体系型课程设置模式具有三大特点:课程分类明确,学分规定清楚;选修课程数量庞大;项目课程种类繁多,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法国重视学生到企业的实习;美国提出“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理念;德国工程师强调熟练与高起点的技术执行能力;俄国则强调加强教学与实践的关系。

法、美、德、俄依据各自工程教育发展的状况,在借鉴他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颁布一些法律、规范,而且制定相关认证标准,从而,制约和引领各自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进程。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经济、社会关联性因素分析

宋华明、彭月明在《教育与经济》2012年第3期中撰文:对现阶段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经济、社会关联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受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影响,从1993年开始,我国农村中职招生数额与在校生数额均大幅度下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中职生源困境表现为:1.从与往年农村职业教育各项指标的纵向比较来看,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数目、教职工和学生人数都处于衰退的趋势;2.从与农村普通高中各项指标的横向比较,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之比持续上升。

初中教育课程介绍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课堂;科学教育;图文教学

新课改重在改变当今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淘汰传统教育中落后单调的学习方式。新课改更加看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图文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由于国家对于科学探究的高度重视,使得科学教育也列入了当前中学教育的课程目标以及具体内容之中,并且成为必须要开展的教育教学内容。现今的初中科学教育,依托于图文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虽然在课堂内部,但是对于科学实验乃至当今前沿的科学研究都可以展开讨论和想象,借助科学本身的魅力,使学生对于科学学习充满好奇和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当前国内初中科学教育现状

1.初中学校与教师在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现状

在传统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学校与教师对于科学教育并未有足够的重视,对于学生的科学教育更多的是课本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更习惯于听从教师直接给出的现成结论以及答案,而对于结论的依据以及答案的来源缺乏应有的思考,一方面不利于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会导致课程的枯燥无味,学生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科学教育的课堂学习中。在习题上,教师通过对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堂以及课后习题的方式,过度强化学生的练习与测试,而这些练习和测试通常是围绕一个方面进行的,并且其答案只用一个确定标准,其思维模式也只有一种类型,因而这种思维上的封闭教学方式,其结果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教师所给出的一切结论和说法从不质疑,丧失了对于学生怀疑精神的培养,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

2.初中生关于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现状

在学生方面,由于科学教育这门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并且科学现象也普遍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与学习当中,然而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过度专注于对课本内容的传授,对于身边的科学现象并未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因此,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并未有切实的体会。同时,由于每个人的天性不同,难免会有部分学生由于其自卑心理,加之对于教师和同学的紧张心理,生怕自己无法提出正确的问题或者是对于问题的回答同教师给出的所谓的“正确答案”不一致,而引起教师对自己的轻视,害怕同学取笑自己,因而对于一些科学疑问不敢提出,对于教师的课堂提问也不敢尽心回答。同时,也存在部分学生本身的学科基础较差,思维能力相较其他学生而言较弱,因此无法提出有新意和深度的问题。多数初中学生对于书面的知识很难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对于科学现象也缺乏较为直观的感受,因而缺乏学习和思考的热情,对于问题只是抱着一种老师会给出正确答案的态度,失去了对科学的质疑与思考。

二、科学教育中图文教学的意义

1.图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

通过图文教学的图片,可以使学生在对周围的科学现象产生好奇的同时,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这项活动其本身应当是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思考并得出自己结论的一种实践体验,在这期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图文教育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现象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当学生在遇到科学问题的时候能够通过回想图片带来的印象,完成对于科学概念的理解以及科学问题的解答。通过将图文教育设计为能够让学生对于图片中的现象提出相应的科学问题,对于这些科学问题能够借助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实现对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2.图文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

教师和学校为了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往往会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并未起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作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经历较少,使得其本身对于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而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则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认知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科学图片,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将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原理与实际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紧密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同时,由于初中生本身的想象力比较丰富,能够将图片中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因此相较于单纯的语言文字而言,图片往往更能够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由于受课堂环境以及图片信息的影响,学生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也基本与科学教学相关,随着学生对于图片的理解逐步加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培养。

3.图文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

初中的科学教育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然而受教学场地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做到有效的科学实践,而通过图片教学的互动性则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共享。图片教学本身来源于生活,因而使得教学更加贴近真实的生活环境,对于生活周边的现象做到充分利用,同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对于图片中的现象以及所涉及的科学原理进行思考、交流和讨论。由于学生本身存在个性化差异,因而导致学生在对待同一图片时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而通过课堂交流则可以让学生提出对图片的不同看法并获得同学和教师的认可与尊重,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学生的想法被教师和同学认可的时候,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因而对于课堂知识也能够做出正确的提问,对于书中不懂的地方也能主动地向教师寻求帮助,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三、初中科学教育中图文教学方式的实际应用

图片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极具趣味性的学习资料,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以及思考,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图片中所提供的信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教育的探究活动中,通过将课堂中所学的科学知识原理同图片文字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初中科学教育的图文教学需要做到将课本知识与课外图片相结合,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必须要在课本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使学生能够借助图片得到思维上的启发。在这里以浙教版课程为例,阐述图文教学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的实际运用。

1.通过图片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日常的教学任务安排中,通过图文教育,教会学生将课堂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课堂教育方式的创新,提高学生对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以浙教版的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中的地球与宇宙这一章节为例,借助多媒体技术,搜集整理书中关于地球、太阳、月球以及太阳系等概念的图片,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这些概念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对于其中所包含的一些知识却未能有一定的理解,而通过图片教学,展示太阳的图片,可以使学生对于太阳的形状、质量、体积以及温度等等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明白太阳是一颗恒星。而关于月食和日食等自然现象,由于其出现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学生很难有机会观察和体验,这时可以借助相关的图片,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月食,什么是日食,并且可以通过日食月食的模拟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其发生的原理,从而使学生将之前所学的地球自转,地球的绕日运动以及月球围绕地球的运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借助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于科学教育课程的兴趣,学生在生活中对于日升月落的现象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于生活中的其他科学现象也能够用科学的眼光和角度思考和理解。通过这种日积月累的图片教学,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2.以图文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效率

初中科学教育的课程不仅涉及宏观领域,对于微观物质的概念也有一定的涉及,而初中生对于微观事物缺乏应有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影响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热情和效率,通过图片则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微观原理,提高学生在微观领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效率。例如,在浙教版科学教育八年级下册的第二章中,关于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的教学,如果单从文字角度难以使学生对于微观粒子有全面正确的理解,而如果通过图文教学的方式,则可以将微观中的分子、原子简单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图片的介绍,对其有直观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在今后涉及相关学习或者其他元素特性时,能够做到前后知识点的串联。而且利用图文教学方式时,可以通过图片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思维引导,通过对微观物质的结构及其原理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在思维模式上有所突破,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更需要借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时展的需要。通过将图文教学应用于初中的科学教育实践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君.如何在初中科学教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发散思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62.

初中教育课程介绍范文4

关键词:活动教学模式 课堂内活动 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自开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广西各地都认真地贯彻课改新理念,大力推进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此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的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等一系列事关课程的重要方面。这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牢牢地把学生限定在教室内,禁锢于书本中,去死记硬背与他们生活毫不相干的理论知识,学生普遍苦学、厌学。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发生根本性转变,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活动设计更符合当代初中学生的特点,在学习中学生确立了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完善了自己的人格,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活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设计,我认为活动教学模式应包括课堂内活动教学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两个部分。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内活动教学,是指在课堂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采取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掌握知识,激发自身的道德需要,自觉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对课堂内活动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它注重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践履,在践履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即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积累丰富的生活阅历,使自己思维更理性、更趋于成熟。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活动教学模式的设计

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是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形成的新课程类型。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理解、运用、创造等多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设计必须遵循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设计及具体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拓展和延伸政治学科知识,培养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发展学生素质。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和新课程改革下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及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课堂内活动教学模式

1、表演类的活动教学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模仿能力较强,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根据初中生这一特点,结合所学的内容,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加以联系来设计这类活动。可以采用小品表演、相声、辩论、分角色阅读等形式,这类活动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这类活动教学中,教师要起到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教师要根据所学的内容,设计出使学生容易参与而又乐于去表演的活动,具体工作由学生们分组协作完成。

2、游戏类的活动教学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是紧密相联的。好的游戏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浓厚兴趣。这类活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把认识活动由表及里,引向深入,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体验类的活动教学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4、成果展示类的活动教学

在活动开展的基础上,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成果,使学生在享受成就感的同时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以及他人的闪光点,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从而完善自我。

(2)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内活动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可以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创造有利环境。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中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身体验来掌握知识,消化知识,从而达到知行合一。这种活动形式,可以采用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参观访问、举办讲座、制作专题剪报、自主自立生活体验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这些年我的主要做法有:第一,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疑难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丰富具体的社会实践来正确掌握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例如学到国有经济时,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国有企业去参观,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我国的经济制度。第二,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易混知识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清它们,解决自身的困惑,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第三,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活动设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融入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阅历。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教学模式应着眼于如何使学生得到自主发展上,而不是停留在活动的表层,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这样就偏离了活动教学的轨道,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意义。因此,教师一定要坚持“教师指导,学生主导”的教学理念,把握好活动的方向,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活动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改革和创新,使活动教学模式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

参考书目:

1.《思想品德(七―九年级)教师培训手册》(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活动课程教学技法》(南方出版社,戴立山等编著 2000年6月第1版)

初中教育课程介绍范文5

【关键词】中日比较 课程标准 垃圾分类

【中图分类号】G5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034-03

【Abstract】In this study, I focused attention on the content of study on waste, and compared the curriculum and textbook in the subject of ethics in China with those in the subject of social studies in Japan. The survey results clarified the following five points:(1)At elementary schools in China, the subject of ethics covers the majorit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In the Japanese curriculum guidelines, the study content of waste education is stipulated in detail.(3)At elementary schools in China, the study content of waste education is for two different grades: second grade and sixth grade.(4)The rate of descriptions related to waste education in textbooks was about 6% at maximum in China, while that in Japan was between approximately 10%~16%.(5)Regarding the content of descriptions, there is not much common content in China; as for waste sorting in particular, there is an issue in the accuracy of the description conten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be developed in a way as to have students acquire abilities to solve specific problems.

【Key words】Elementary school Compared Waste education

一、研究背景

教材在学校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和日本的大部分的小学都是按照教材中所记述的内容和指导方法来进行授课。因此能够给予孩子平等影响的教材,成为了在教育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并且在多数国家间的教材比较也成为了教育学中的重要的研究内容。

对于中国和日本的中小学的教材比较,胡文涛(2006)对中学美术教材中欣赏作品的插图的题材做了比较。另外,古媛(2002)对中日两国数学教材中的二次函数内容编排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张荣华和方明生(2008,2009)从调查作文的类型、课题设计、教材安排和内容呈现及结构特点方面,对中日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环境教育的比较方面也有相应的研究。刘继和和田中实(2005)从能源教育的角度对中国的科学学科和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比较。刘敏(2001)对从环境教育的变迁和环境教育目标、指导要领、老师研修的内容,以教材为对象对中国和日本进行了比较研究。

本文着眼于环境教育中的垃圾教育的学习内容,对中国的品德学科(「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总称)和日本的社会学科的教材进行了比较。以垃圾问题为研究对象是出于中国垃圾处理现状的考虑。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排出量的急剧增加,让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成为了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教育作为解决途径之一被赋予了很大的期望。作者认为掌握垃圾教育的现状,借鉴日本的经验对中国处理好此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中日两国小学的教育课程与环境教育比较

1.中国的课程标准和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

中国的学校教育遵循教育部的课程标准,日本的学校教育遵循文部科学省的学习指导要领。因此,中国的课程标准和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在两国的学校教育中具有同等的地位。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践方案》,现在中国小学的教育课程由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语文、数学、体育、艺术、外语及综合实践活动九个学科组成。例如,表1中列出了位于中国东北部的沈阳市小学校的一周的课程安排。中国小学一堂课的授课时间是四十分钟。

日本的小学教育课程根据《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的要求,开设了国语、社会、算数、理科、生活、音乐、图画工作、家庭及体育九个学科,以及道德、外语、综合学习时间和特别活动。表2中列出了各学年的学科、道德、外语,综合学习以及特别活动的课时数和总课时数。日本小学的一堂课的授课时间是四十五分钟。

2.环境教育的渗透学科

中国和日本都没有设置单独的环境教育课程,而是利用现行学科中有关的环境内容进行学习的渗透教育的方式(刘敏,2001)。也就是说,现行的学科教育的教学中把与环境相关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中国的环境教育主要的渗透学科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科学这三门课程。日本的环境教育主要是社会、理科、生活、家庭这四门课程。本研究关于垃圾教育的内容分别在中国的品德学科和日本的社会学科中进行教授。

根据1994年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课题组的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的环境教育的主要渗透在自然(占有60.8%)、地理(占有23.8%)、品德(占有13.8%)三门学科中(王,1999)。但是地理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并不是必修课程,也就表明在小学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学科只有自然和品德。2001年中国进行了基础教育改革。把原有的自然、社会和品德学科重组成了小学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学科和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中品德成为了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学科。

3.教材的选定

2001年后,中国小学教材的出版实现了多元化,小学教材的出版社不在仅局限于中国教育出版社,而且还须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审查的标准是根据该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目标和内容。根据审查的结果,中国教育部每年公布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目录》,所有的学校都必须在该录中选择教学用书。因为地方出版社的发行范围受地域限制,所以一般来说小学都是选择所在地域的出版社和全国范围可以发行的出版社。对所有现行的教材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比较权威的结论,但是由于发行地域的限制,本研究选定了在作者的家乡沈阳发行的五种教材定为研究对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日本小学所用的教材,公立小学由教育委员会决定,而国立私立小学则由校长来决定。选择的范围是经文部科学省审查通过的所有教材。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2004年3月10日通过审查的五个出版社的教材。

三、教育课程与教材的中日比较

1.中国的课程标准和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的内容比较

为了对中国的课程标准和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中的垃圾教育内容进行比较,分别选出了相关的教学要求(表3)。比较对象分别是中国2001年发行的品德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日本2008年发行的社会学科的学习指导要领(这两份文件都是两国相关资料的最新版本)。

关于垃圾教育的内容,中国的低年级和中高年级的课程标准中都有相应的教学要求,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只在中年级有相应的教学要求。在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中,除了表3中抽选出的语词外,还对小学生所应受的教育内容附有3页左右的文字进行了详细的解说。

2.教材内容的比较

为了明确在现行的教材中垃圾教育的内容记述究竟占有多少比例,对中国的品德学科和日本的社会学科的教材进行了查阅。在表4和表5中列出了两国的教材中关于垃圾教育内容的记述和占该年级的总页数的比例以及记述内容的概要。

如表4中所列出的,中国的垃圾教育的对象是二年级和六年级。记述的内容从2页到8页不等。占所在学年的教材比例为1.1%到6.6%。从记述的内容来看,二年级是以保持生活的环境卫生的角度出发,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六年级的垃圾教育是把垃圾问题作为世界环境问题的一种来进行介绍。教材上所记载的垃圾分类内容做了进一步的查阅。五种教材中有四种教材对垃圾分类的内容做了讲解,但这四种教材中所记述的垃圾分类方法全都不一致。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的五种教材全部是沈阳市小学可以选定并购入的教材,而与沈阳市的垃圾分类方法相一致的教材只有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种教材。其它三种教材的出版社均在北京市,但所介绍的垃圾分类方法却与北京市并不相同,也没有标明所介绍的垃圾分类方法的地名。沈阳市现在正在使用的辽海出版社的教材中,根本就没有关于垃圾分类的内容记述。

与此相对比,表5中所列出的,日本的垃圾教育的对象是四年级。记述页数最多的是东京书籍株式会社,有20页;其它的教材都是16页。占所在学年全教材页数的10.4%到15.6%。从记述的内容上来看,所有的教材中都记载了「垃圾的去处、「垃圾的分类方法、「参观垃圾处理场、「各地方的活动、「废物利用、「全社会的垃圾减量活动和行动等内容。并且,所有的教材在介绍垃圾分类内容的同时,都标明了是哪个地方的分类方法。

四、中日两国垃圾教育内容的比较结论

中日两国的教科课程和教材中关于垃圾教育内容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①以2001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为转折点,品德学科成为了中国小学的必修学科中环境教育的主要渗透学科;②中国的课程标准相比较,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关于垃圾教育内容的教学要求比较详细;③垃圾教育的内容,在日本的教育对象是四年级,在中国的教育对象是二年级和六年级;④教材中垃圾教育内容的记述所占比例有很大的差距,中国最多只有6%左右,日本却有10%到16%左右;⑤从记述的内容来看,中国的教材共同性比较少,特别是关于垃圾分类的记述,其内容的正确性还有待探讨。

中国小学的品德学科中关于垃圾教育的记述,学习内容没有被统一,记述内容的正确性等还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这种现状与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内容的教学要求不详尽有关。

2003年3月,中国教育部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其中,四年级到六年级的教学安排提案中指出:“收集有关垃圾分类的资料,讨论垃圾分类的好处及具体做法。”只有早日实现大纲的提案和课程标准的有机结合,才能够进一步充实品德学校中的学习内容。

五、结束语

本研究对中国和日本的小学的教育课程和教科中关于垃圾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是,中国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记述都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

环境教育是把笼统、抽象的学习内容,变为养成对身边环境问题的具体解决能力的培养为目的。中国的小学生应先从充实身边的垃圾问题这一具体内容入手,再向其它的学习内容扩展。这一过程所必须的教材、教案和教学计划的提案将成为今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胡文涛.中国和日本的中学美术教材的比较研究:以欣赏作品插图的比较为中心.美术科教育学会杂志社,2006(27):161~172

2 张荣华、方明生.调查作文的比较、分析与反思――小学语文教材的中日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5):5~9

3 张荣华、方明生.调查作文的比较、分析与反思――初中语文教材的中日比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2~136

4 古 媛.中日数学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二次函数[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74~76

5 刘继和、田中 实.中日中学理科教学计划比较的研究:从能源教育的视点出发.日本理科教育学会北海道支部会报,2005.17:17~20

6 刘 敏.中日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比较[J].中州大学学报,2001(3):73~74

7 文部科学省.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 社会编――平成20年8月[M].东洋馆出版社,2008.8

8 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辽教发[2002]80号

9 2001年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10 2001年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初中教育课程介绍范文6

关键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举措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12-04

近年来,国家对师范教育越来越重视。200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等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随后这一政策在全国逐步推广。与此同时,提高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师院校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师范生素质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该问题也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

所谓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教育实践能力是能力中的一种,它总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的教育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教育实践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教育实践能力。

人的能力分为两种: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它是能力中最主要又最一般的部分。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特殊职业或专业所需要的能力,如音乐中的听觉表象能力等。人们在从事任何一项专业性活动时,既需要一般能力,也需要特殊能力。而且这两种能力的发展是一种平行且相互促进的关系。

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由多项能力组成的有机统一体,这个能力体系由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三部分构成,呈现出“金字塔”状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基础实践能力是指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也是师范生必备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处于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包括创新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实现能力。

二、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

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由专业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富的过程,具体内容涉及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等。有些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学科知识的更新以及自身教学活动意识的增强等。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应体现在专业知识的增长上,还应体现在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信念的培养上。因此,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与个人的实践知识、内隐知识、价值向度、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强调主体的行动参与和实践反思,强调知识形成及能力获得的私有性、参与性、具体性和情境性。同时,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关注师范生自身的实践、体验以及教育实践能力体系的自我构建,特别是对教育实践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以及来自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情境的知识。教师实践知识的习得依然遵循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皮亚杰认为,“知识的来源,既非来自客体,也非来自主体,而是来自最初无法分开的客体和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知识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富、提高和发展。师范生教育实践知识的生成要受到外部学习环境的影响,因而要求课程设置应具有整合性特征,应融情景的真实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过程的生成性、主体的参与性、方法的灵活性于一体。

笔者认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三个维度如图2所示。实践、能力和创新三个维度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心交汇的部分即为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因此,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从这三个维度人手。

三、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部分学生的教育素养不高,不具备当教师的潜质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地方高校的招生竞争越来越激烈,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录取分数最低的年份降分的幅度达10分之多。由于录取时只看理论考分,没有面试等考核环节,所以被录取新生的素质不尽如人意。事实上,从个人条件上看,有些学生根本不具备当教师的潜质。

2 开设的课程不合理,课程之间缺少整合

笔者认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结构不尽合理,课程之间缺少整合;学科课程比例偏高,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实践课程比例偏低等。目前,与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相关的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这些课程往往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设置单一、封闭,只重视各学科内部的自身逻辑,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多元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3 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缺乏沟通与整合

目前师范生大都感觉到自己在本科阶段学的课程与教育实践联系不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教育实践环节上,多数师范生反映,教育实践机会太少,教育见习的时间一缩再缩,教育实习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

4 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偏低

从目前的现状看,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往往处于一种附属的地位。实验课普遍存在设备不足、分组少、时间不够等问题,且大部分的实验是验证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偏少。此外,教学见习往往是走马观花,教学实习则基本上是“放羊式’的,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5 教学方法陈旧,教育观念脱离教学实际

我国地方高校教育类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教师以单一的教学方法向师范生传授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忽视了师范生的教育体验和教育实践。其结果是,师范生教师角色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效果上大打折扣。

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

1 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理论体系

理论学习是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笔者结合上饶师范学院近几年的探索,从完善人才培养计划人手,对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尝试。

(1)根据学科的最新发展,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半衰期变得越来越短,师范类专业人才知识的更新更加迅速,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涌现,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用落后的教育理念培养今天的学生,其结果一定是失败;用明天的技术手段培养今天的学生,将会赢得未来。因此,顺应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育类基础课中的学科教学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多重叠,我们就将这两门课进行了有效整合。从教育实践的效果看,整合试验还是比较成功的。又如,考虑到有些课程内容学生在今后不太可能会用到,我们删除了彩色电视机原理、家用电器等某些技术类课程,缩减了机械制图的课时,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两门课整合为电子技术基础课,我们还增设了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通过这一增一减。既培养了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了师范生的职业意识,重新构建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又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

(2)改革课程体系,细化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又称课程结构,体现了一个或一类专业课程间的分工和配合,它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所在。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各门课程内容的选择,都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这就是课程论。师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1)教育基础课与学科专业课的关系;2)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3)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处理好上述三种关系是高师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另外。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必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发展为前提,这就要求课程设置要能较好地体现系统性。近年来,我们将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同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相结合,构建起以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为架构的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人文与科学素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专业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专业教育课程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普通物理,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五门课组成;第二部分是理论物理,由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等组成,俗称四大力学;第三部分是技术课程,由电子线路、电工学、微机原理、机械制图等组成。教师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由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与拓展课程以及教育教学综合实践课程组成,占总学分的20%左右。

(3)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

实践教学是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保障和前提。近年来,我们尝试在修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如单独设立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程,以强化实验教学;采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以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教育实习见习基地,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进行全过程跟踪。

2 勇于探索,创新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和途径

(1)以项目为抓手。精心打造教师教育创新平台

近年来,我们依托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改立项项目、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努力打造教师教育创新平台。目前。我们承担的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包括物理教育示范专业建设、物理学特色专业建设、欠发达地区一专多能物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等,总资助金额达30万元人民币。这些项目的承担为培养我院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以活动为载体,努力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

多年来,学院一直坚持在师范生中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今年已是第18届了。教学基本功大赛分为学院初赛和学校决赛两个层次,其内容主要是“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比赛项目还包括教案、课件、朗诵、课堂教学等。通过教学基本功大赛,上饶师范学院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的好评。形成了学院师范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人民日报》曾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在江西省第十一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学院郭树芳、郑鲁两位同学荣获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高中组)二等奖。张婷同学获初中组一等奖、周孝骏同学获初中组二等奖。

(3)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心理学认为,能力与大脑的机能有关,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是在运用智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由此可见,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对师范生的培育过程中,必须始终贯穿能力培养这条主线,反复进行教育实践能力训练。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构建了一套多元化立体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大学一年级,鼓励新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在班会前,每次请一位同学作10分钟的演讲,以训练普通话和锻炼发言的胆量。在学生社团的带领下,组织参观教育实践基地,使新生对师范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大学二年级,鼓励学生参加“三字一话”比赛,到当地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聆听一线教课的经验介绍,激发起学生对师范专业的热爱之情。大学三年级,结合相关教育类课程的开设,要求所有师范生以班为单位,开展系列教师基本功大赛,先是班级初赛,然后是二级学院复赛,最后是学校决赛。为了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学生们经常进行课堂教学模拟,反复进行试讲排练。通过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专业思想。大学四年级,帮助学生将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此,我们安排师范生在第7学期开展全学期的顶岗支教实习活动,在准教师的岗位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牢固树立为基础教育事业而献身的思想。新学年伊始,挑选部分优秀师范毕业生回校向大一新生介绍教学经验和成长经历。如此往复,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4)以实践教育为重点,拓宽师范生能力培养的途径

师范专业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的锻炼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要注重理论学习,提高理论运用的自觉性,又要注重促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和结合。近年来,我们经常邀请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和校友来学院介绍教学经验,同时组织学生到中小学观摩教学。此外,我们积极与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取得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在上饶、鹰潭等地建立了大学生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及创新教育实验基地。这些都为学院师范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