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报告范文1
一、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我县职业教育自2007年4月开始创办至今也只有5个春秋,发展历程比较短,近5年来,我县职业教育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不少方面还取得了一些突破。目前,我县职业教育主要以“玉龙县职业高级中学”为主体,另外有些各种形式的长短期培训办班形式。初步形成了以玉龙职高为龙头,全日制中职学校教育为主体,各种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培训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2012年,玉龙职高招生349人,在校生达到1631人。学校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得到加强,拥有正在申报市级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烹饪、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拥有丽江市内唯一一个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玉龙职高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路子,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培育出一批合格实用型技术人才。办校五年来,学校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合格毕业生达到680多人,各类培训机构共培训570人次,为玉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职业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距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距群众的教育需求仍有较大差距。职业教育整体上仍然处在“蹒跚行进、奋力爬坡”的阶段,还面临着诸多困扰,多年存在的“三难”现象仍然突出:职业教育招生难、职业学校办学难、培养学生就业难。调研过程中,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三难”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县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这样几个不适应:(一)认识不适应形势。当前影响职业教育发展首要的是各个层面的认识滞后、观念陈旧。近年来,国家将职业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事关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但受就业压力以及偏面的人才观、择业观影响,很多人对职业教育仍然存有偏见。从社会层面来看,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重眼前利益、轻人才培养,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情况仍然存在。从学生家长来看,“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上学就是为了跳农门”、读书就是为了上大学。加之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致使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职校低人一等,让孩子上职校成了“无奈”的选择。从企业来看,很多企业经营者认为,“教育就是教育、工厂就是工厂,扯不到一块去”,致使“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和学校缺乏沟通、没有配合。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的社会意识尚未真正形成,观念更新的任务还相当繁重。(二)条件不适应办学。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财力作支撑,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骨干示范专业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立都需要大量的投入。目前我县职业教育的投入已很高,但要完善职业教育仍还有很大的距离,投入不足,直接制约了办学条件的改善。从学校办学设施看,学校缺少基本的实验、实习场所和设备。从实习实训条件看,没有专业实习实训场所。从师资力量看,我县职业学校随着近年来规模扩大和在校生的增加,专任教师总体数量明显偏少,专业水平也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学校不得不高薪聘请校外技能型专家任教,难以保证教学时间和质量。“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不足,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2.8%,而且有些专业根本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三)政策不适应就业。我县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尚不能成为促进和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我县各类经济组织中,普遍没有真正建立起技能人才从培养、使用到管理的规定和制度,技术岗位持证上岗的人数少,远没有达到全员持证上岗的要求。由于缺乏相应的就业政策,目前我县一方面缺少大量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工作岗位又被外来务工人员占有。调研发现,我县有可以作为技能人才加以培养利用,却不愿就读职业学校的人;而我县的一些企业又要拿出必要的成本,从外地引进技能人才。这背后,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成本的双重投入,确实值得深思。
三、对策建议。
综合分析我县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发展应确立以下基本思路: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围绕建设新的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紧扣我县优势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寻求新突破,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着力建构立足经济、面向社会、服务各业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新格局。按照这一思路,在整体工作上,应该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职业教育报告范文2
英文名称: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Journal of Tianjin Professional College)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高职研究会-天津职业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8415
国内刊号:12-1283/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职业教育报告范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科普教育 科学素养 高等职业院校 本色
课 题:本文为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计划项目立项课题《校园与社区卫生健康科普宣传活动计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30402;主持人:王傅。
一、实施科普教育的意义
当今社会以信息控制为主导,以科学技术产业兴起为特征,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Jeremy Rifkin,2007)。在这个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科学技术的竞争和国民素质的竞争。
科学技术竞争既需要“高精尖”,也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自20世纪下半叶起,国民的科学技术素质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促进会制定了面向未来70多年,致力于提高全体美国人科学素质的长远计划,即“2061计划”。该计划提出了到2061年美国公民人人具有科学素质的目标。2003年,欧盟实施了“欧洲研究区”和“科学与社会”两大战略计划。其中,“科学与社会”是一项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公民素质、推动科学与社会融洽的长远战略。我国对科普事业同样相当重视,2002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6年,又制定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即《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该纲要中明确指出,“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普(science &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全称科学技术普及(有学者认为应改成科学传播,吴国盛,2000;刘华杰;2000),国外又称之为大众科学(science popularization),即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道德,以提高全民科学技术素质。 科普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教育活动。在科普的诸多功能中,科普的教育功能是第一位的。它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对于公众而言,科普的意义重大,因为非专业人士往往很难将科学研究与大量的常见江湖骗术和伪科学区分开(丹尼尔・ T・威廉厄姆 Daniel T Willingham,2012),需要普及教育。因此,科普教育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国民素质塑造工程,而且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据统计,2010年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3.27%)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社会上仍然存在大量与科技进步和现代文明相悖的现象,比如:迷信气功大师或者神棍道长、日本地震导致中国抢盐事件、活熊取胆事件等等。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即使到今天,科学并未完全战胜迷信。甚至有人说在中国,迷信从未被击败(钮卫星,2005)。 我国的科普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尽管我国公民科普素质亟待提高,但高等教育作为科普教育主渠道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来看,高等教育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87.5%)、报纸(59.1%)、与人交谈(43.0%)、互联网(26.6%)、广播(24.6%)、一般杂志(12.2%)、图书(11.9%)和科学期刊(10.5%)。与2005年的6.4%相比,公民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提高了20.2个百分点。可见,在提高公民科技素质的社会大环境中,高等学校明显“缺位”。
高职院校实施的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它倡导“能力本位”“行动导向”,其课程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不再是普遍理论的复制而是特定的个人的事情”。因此在高职院校的科普教育中,也不能照抄照搬本科教育的方式,必须保持职业教育的本色。
二、高职科普教育应坚持保持职业教育本色的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7 年推出的“国际教育分类”,将高等教育分为两种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技术要求专门化”,又称为5A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而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 即“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又称为5B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
可见,高度专业化的高深学问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应该由普通高等教育去完成,职业教育不应该“越俎代庖”,与此同时,“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学问的普及工作则应该由高等职业教育去完成,普通教育不能取而代之。因此,高职院校的科普教育,应该保持自己的本色,其教育原则体现如下。
1.定位在技术推广而非高深学问传播上
科普的内容包括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在这“五科”之中,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条件,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擅长的“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内容。高职院校从事的是职业教育,自己擅长的也是职业教育。因此在科普教育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职业教育定位,也要打出自己的职业教育特色,不能盲目尾随普通高等院校,拾人牙慧。在科普教育中,二者的分工与比较见下表。
表 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科普教育中定位的比较
科普教育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 侧重于“高精尖”科学技术知识 侧重于职业技术知识、技能和素质
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并重 侧重于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职业问题
科学思想 科学思想的争鸣和传授并重 侧重于运用科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分析和体会并重 侧重于运用科学精神解决技术问题
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的探讨和践行并重 侧重于运用科学道德完善职业操守
总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将自己的科普教育定位在实际的职业技术或技能的应用普及上,而不是高精尖科学技术的传播上。
2.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科普教育应立足于如下的实际。
(1)立足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学生到底需要什么知识,应该立足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需求;二是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应该掌握多少科普知识和技能;三是学生的实际能力如何,即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以及可接受度等等。
(2)立足于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实际。自然科学技术的普及,是面向社会的。从幼儿开始,各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构成了广泛的科普对象。社会对于需求的现状是高职院校开展科普服务的风向标,但不能“社会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因为社会的科普需求是复杂的,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域需求都不同,但是一个学校的技术力量是有限的,其技术特色是需要时间积淀的,而科普工作要想开展得好,高职院校必须做自己最擅长的专项,而不能追求“高大全”。在这里,应该是两者双向“交融”,即“社会需要什么,高职院校最能提供什么”,才是高职院校在科普教育中应该提供的服务。
3.行动导向的原则
行动导向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其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如“项目教学法”“案例研究法”等等。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和行动所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能力发展,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和学习过程相统一,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从此,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再是判断职业教育教学是否有效、适当的标准。
4.实用且够用的原则
我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韩愈),以此来说明学无止境的道理。但对于高职教育的受教者来说,让他们追求“无止境的见识”(endless horizon)却不是明智之举,这样会让他们花费很多的时间在他们不擅长的事情上,结果是得不偿失。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应该贯彻实用且够用的原则,不要追求“学无止境”。否则就像庄子所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如果学生“殆已”,精力和时间都浪费了,该学习的又没有学到,那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
5.注重学生身份的双重性的原则
职业教育中的学生身份是双重的。高职院校科普教育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样是双重身份,即学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传播与被传播者。在校内,对学生开办科普讲座、科技竞赛、科技创作、科技征文等活动,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者。为培养学生的科普技能而要求学生参与科普实践,学生通过自我创作科普宜传小册子、举办科普晚会、组织科普游园等活动,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传播到广大群众中去,在这过程中,学生不单单自己增长了才干,而且发挥了科普工作者的作用,充当了教育者的角色。因此,高职院校在科普教育中应该教导学生掌握科普教育的本领,即起到科普教育“示范”的作用。
6.重视交流的原则
知识分子往往有孤往精神。但孤往不等于孤立和单干,否则不利于科技进步。茅以升曾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历来是领先的,如赵州桥结构、圆周率数值等等都比外国早达千年以上。只是到15世纪以后,才比欧洲逐步落后下来。原因虽多,其中之一是缺乏交流与普及,所有的成果,大都是个人单干所取得的”(茅以升,1978)。不过,中国古代手工业者倒是比较重视交流,有交流学习切磋技艺的传统,正如韩愈所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韩愈《师说》)。高职院校在进行科普教育时,同样要发挥这一优良传统,重视高职院校与其他机构的交流,重点的机构有政府科技部门、普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类行业协会、科技场馆、中小学等等。还要重视和一些最需要接收科普教育的群体的交流,如青少年群体、老年人群体、失业群体、妇女群体、复转军人群体、农民工群体等。
三、具体措施
高职院校在贯彻了以上六条原则后,其科普教育将打上职业教育的烙印,更具有实用性和价值性,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职业生涯会有重大影响。至于具体措施,则因各高职院校而异,以下的具体措施可以作为参考。
1.成立科普教育领导小组,让科普教育常态化
高职院校要成立科普教育领导小组,小组最好由一个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但是具体的工作,则希望这位领导发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作风,尽量少干预,注重结果导向,只对结果负责。 在组长被确定之后,组员安排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员:一是教师代表。选择对科普教育感兴趣的热心教师担任教师代表。二是学生代表。选择对科普教育感兴趣的积极分子担任学生代表。三是校外代表。主要是企业代表。高职院校注重校企合作,与企业开展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办学特点与共同追求。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科普教育上,同样应该选择科技企业代表加入。
为保证工作效率,小组成员不宜太多或太少。因此,建议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以5~7人为宜。在领导小组成立后,应当建立科普教育各项制度、工作职责、组织原则等。通过这些,力求做到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士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并依制度办事,使之成为常态。
2.定期举办科普活动,吸引高职院校教师和大学生参与
组织学生开展科普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以期使他们未来能成为有技术素养的劳动力。这样通过举办活动来实施教育,是“行动导向”教育思想的体现,也能锻炼学生对于小型会议会展的组织能力。在活动中,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场所、经费和奖励,鼓励教师和学生加入到科普创作和实施的队伍中来,多写高质量的科普作品。
3.丰富科普教育载体,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
科普教育的书籍和教材要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要注重立体教材的开发,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网络优势,搞非线性的电子教材、立体教材、超文本结构的教材。由学生设计在教室或校园开设科普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宣传科普知识、展示学生科普作品、表扬科普活动先进的人和事等。
参考文献:
[1][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周盂璞,松鹰主编.科普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杨文念.科普是一门学问・2003中国科普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4]Daniel T Willingham. When Can You Trust the Experts: How to Tell Good Science from Bad in Education[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12.
[5]丹尼尔・T・威廉厄姆,詹浩译.教育中的伪科学[J].环球科学,2012(10).
[6]谢兰凤.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公布[J].中国科技产业,2010(12).
[7]中国科协.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J].科技与生活,2010(23).
[8]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7).
[9]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10]杨思基.关于哲学观的理论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11]周密.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双元制”与“行动导向”探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3(29).
[1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3]张新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构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14]李怀康.养成职业能力五个关键步骤的推理及实施[J].2009(18).
[15]何建委.情志和理想:爱因斯坦的科学追求与人文精神[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职业教育报告范文4
一、基本情况
(一)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目前,全盟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10所,其中旗县市职业高中5所,盟属中等职业学校4所,高等职业院校1所。20__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574人,在校生达到1.28万人。在10所职业院校中,有2所为自治区级重点职校,1所为国家级重点职校,初步形成了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短期技能培训有序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总的看,全盟职教事业有了长足长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础投入不断加大。近几年,各旗县市按照《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要求,对职业院校在政策扶持、经费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校舍建设上,能够及时协调配套资金、土地征用等方面的难题,使我盟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扎旗、突泉都新建了职业高中教学大楼;中旗投资3534万元启动实施了职业高中迁建工程;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和学生公寓达到了4.2万平方米;乌兰浩特为职教中心购置了设备,扩大了学校容量,增强了办学实力。
2、办学能力有所增强。目前,全盟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达到763人,学历合格率达到80%以上,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28%。调研中发现各地师资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紧缺的问题,但各职业院校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了对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推进职业化建设,鼓励教师考取行业技能资格证书。扎旗政府20__年以来,面向盟内外招聘了13名本科学士学位毕业生,在旗内招聘了20名优秀教师,充实到职业教育的第一线,使职业高中师资队伍得到优化。从设置的专业和学科上看,全盟基本形成了覆盖一、二、三产业的计算机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农学、畜牧、酒店服务和管理等20多个学科体系。其中乌市职教中心的汽车驾驶与修理专业和前旗职高的农学专业,20__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区级精品专业点,前旗职高的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专业和突泉职高的电焊专业也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有机融合。近几年,全盟职业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与农业、扶贫、劳动保障等部门合作,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劳务输出培训、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等纳入职业教育的服务范畴,为提高农牧民和城镇待岗、转岗人员的职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初见成效。各旗县市不断完善招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促进高中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推进。如乌市教育行政部门给市属各初中下达职业招生指标由最初的10%提高到了20%,引导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扎旗实施普高分流制度、春秋两季招生制度和特困生减、免、缓交学费政策,拉动招生;中旗对初三学生进行初等职业教育,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效接轨,保证了职业高中生源。各地还积极探索“校校联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联合办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订单式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据统计,平均每年全盟职业院校输送各类人才4000人左右,就业率达到95%,月工资在1000-2500元左右。
(二)农牧民技能培训开展情况
近年来,各旗县市和农牧场管理局把提高农牧民技能做为促进转移增收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整合了相应资金,扩大
了培训规模。各地为此也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比如,盟农牧场局采取集中办班、对外考察、选送高校、外派挂职等多种形式,为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及场部干部进行培训;乌市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中旗、前旗把科技培训办到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扎旗通过赶科技大集、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宣传科技知识,并在旗电视台黄金时段请农牧业专家结合农时举办电视专题讲座;阿尔山定期组织农民到乡镇集体收看全盟农牧业科技讲座网络视频,并向农民发放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宣传册;突泉县将就业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资金捆绑使用,把职业高中做为培训基地,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执教,举办了全区首期农民电焊技能培训观摩班,培训学成人员先后到上海、大连、青岛等地就业,平均月工资达到2500元。
(三)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盟职教中心作用发挥情况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来,学院领导班子明确以社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定位,在抓好常规学历教育的同时,培养职业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完成了劳动力转移输出、农牧民职业技能及干部培训等任务,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应用人才。20__年,学院成为盟示范培训基地和科右前旗“雨露计划”培训基地。按前旗“雨露计划”800人的培训任务,总计培训汽车驾驶、农机驾驶与维修、道路运输从业资格、家政服务、保健护理、用工维权等各类长、短班学员12期共计820人次(672人就业)。通过转移培训的学员月收入平均达到1300元,比务农的农民高500元。近两年,学院完成培训各类农牧民职业技能3862人次,培训农村牧区干部1240人次,为万家会馆、安华保险公司等培训企业员工近400人次,并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了3次“三下乡”活动,受益农牧民近300人。
近两年,盟职教中心积极发挥对全盟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指导、劳动技能培训、劳动就业指导、职业实习训练、职业教育科研、职业技能鉴定等职能作用,完成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鉴定1357人,培训建设行业中级管理人员557人,完成建设行业中级管理人员继续教育460人,鉴定乌兰浩特地区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1410人,培训全盟机关事业单位技师、高级技师37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培养技能型人才,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兴安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情况较为普遍,加之宣传引导不够,造成普职比例失调,个别地方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
2、职教经费的短缺制约了有效发展。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办学经费投入不足,来源渠道单一的问题。由于政府投入主要是学校教职员工经费,学校要靠收取学杂费维持运转,大部分学校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运行。如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负债达到1252.7万元,中旗职高也存在负债运行情况。办学经费不足,使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改善缓慢,全盟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实训设备老化短缺的问题,多数职校的实习设备在性能上远落后于生产一线,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达不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
3、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我盟职业院校教师编制短缺,而在现有师资队伍中,既能教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教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更是匮乏。随着近两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及在校生的增加,职业院校教师编制和总体数量偏少的问题日趋明显,如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乌市职教中心分别有70名、23名教师未进编,盟职教中心、突泉职高、中旗职高也存在专业课教师紧缺问题。
(二)农牧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健全的农牧民培训管理体制。部门间缺乏统一协调协作,培训经费分属劳动、农业、扶贫等多个部门,条块分割,不利于整合。
二是农牧民培训缺乏广度和深度。农牧民培训主要以短期实用技术普及培训为主,对农牧民骨干的技能性和创业性培训较少,培训领域不宽。
三是培训机构不健全。由于没有固定的培训机构,部分培训基地设施落后,影响农牧民技能性培训的效果。
四是农牧民参加培训的认识不高。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更新,就业技能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仍面临一定难度。
三、对策建议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大教育观,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建议盟委、行署向自治区争取尽快出台《自治区关于免除兴安盟职业院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的补贴政策》,同时盟委、行署要制定《全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各旗县市制定当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同时各级政府要统筹管理好部门培训经费,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资金、农村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经费以及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再就业培训经费捆绑使用,将培训任务交由职业院校完成。
2、在办学经费上给予必要保障,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十一五”期间,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职业学校基础建设和学生资助等方面给以大量投入。自治区、盟和旗县市三级共投入5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和盟市旗县各配套资金2.5亿元。因此,建议盟和旗县市政府有比例、有重点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重点抓好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和骨干专业建设。凡是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在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应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盟和旗县市两级财政的配套资金要按规定给予配套。同时,政府要调控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可定期对职业院校专业进行督导评估,对专业条件差,招生人数少,就业率低的专业进行限期整改或者叫停,增设农畜产品加工、电力和重化工、冶金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专业,做强做大一批盟级、区级、国家级精品专业。
3、强化政府行为,加强统筹协调。各级政府要健全职业教育领导机构,建立由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更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政策和办法,各级教育、
人事等政府部门要认真解决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尽快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聘用政策,建立绿色通道,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增强职业院校活力。各级政府要支持职业院校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对职业院校独立或与社会企业联合创办的工厂、车间给予征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院校可在政府的支持下,打破部门、行业、地域界限,采取高职与中职、盟级与县级、学校与企业等多种联合办学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办学规模,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招生、就业、师资、实训基地等资源共享,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职业院校要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准则,开展形式多样、长短结合的职业教育和开放式办学,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开放式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二)农牧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成立由各级政府牵头,农业、教育、财政、人事、劳动、扶贫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农牧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定期研究和解决农牧民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当前建议盟委、行署向自治区争取加大对我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和指标方面的倾斜。
二是做好农牧民培训规划。把农牧民培训放到职教体系中统筹规划,建立并完善管理体系和资金投入机制。把引导性培训交由乡镇苏木组织好,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技能性培训由政府统筹好各职能部门和职业院校完成,充分发挥资源整合效益的最大化。
职业教育报告范文5
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学院领导与招就处的关心指导下,主动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圆满完成了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一、2015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就业基本情况
我系2015届学前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共计749人,其中女生738人,男生11人,签订就业协议人数为728人。专升本录取45人,西部计划1人,自主创业1人。部分学生参加陕西各地招教考试、特岗教师招录,共有14人通过招教考试,24人通过特岗教师考试。
总体来说,我系2015届毕业生就业整体较为顺利。在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当中,流向最多的就业单位类型依次是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儿童教育机构、升学提升学历等。2015届毕业生中,签订公办幼儿园的毕业生人数为87人,民办幼儿园325人。
从学生的就业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地区在关中地区,共有351人在西安、咸阳、宝鸡等关中城市,占毕业生的46.9%。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倾向性较为明显,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在西安等大中城市就业。
二、就业工作推进的举措
(一)实施多种证书制度,努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为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我系制定了《关于实施多种证书制度的规定》。多种证书是指学生在毕业前应该取得的证书。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本证书,包括国家普通话、教师资格证、大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第二类是基本技能证书,包括“三笔字”、美术作品、手工与玩教具制作、舞蹈能力、钢琴等级等;第三类是基本职业资格证书,包括蒙氏、少儿英语、营养师、保育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
(二)积极完善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
1.依托终南教育论坛这一平台,主动邀请幼儿园一线教师主讲,分阶段举办涵盖行业认知、就业面试技巧、工作经验交流等相关主题讲座活动。同时,依托校外实践基地,顺利开展下园见习与教育实习活动。
2.重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通过指导课对就业形势、方针、政策与制度进行解读,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并对就业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我系近年十分重视对就业指导课授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选派参加全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TTT培训课程,提升任课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理论与教学水平。
3.加强就业信息一体化建设。一方面,利用宣传栏与系级网站及时汇总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各类公开考试公告等;另一方面,通过使用QQ群,微信群等网络载体,在学生中进一步扩大就业信息宣传力度,做到就业信息的及时与更新。
(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近年来,我系依托已建的基地园,积极举办学前教育专业专场招聘会,每年为毕业生举办大型学前类专场招聘会与单场宣讲招聘活动,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平台。在2014年至2015年的招聘活动中,我系依托校外实践基地,邀请西安市内外的优秀公办、民办幼儿园前来选聘毕业生。学前类专场招聘活动不仅为我系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实现实践就业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三、就业工作仍需改进的方面
从2015届毕业生就业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基本良好,具有专业对口率高、区域分布明显等特征。但目前我系的就业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意识仍需提高。近年来,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用人单位需求量较为充足,特别是新建幼儿园需要大量师资,毕业生整体就业压力较小。但由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意识上仍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在初次就业后更换单位或跳槽的频率较高,不利于学生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就业单位质量层次一般,就业意向单一化倾向严重。毕业生签订用人单位整体质量一般,就业去向主要还是以地方性的民办幼儿园为主,与高层次幼儿园签订协议的人数只占到全系人数的15%左右。
(三)学生就业区域过于集中,缺少服务社会基层和农村地区的思想意识。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和关中地区。
(四)学生创业意识有待提高。2015年的毕业生中只有1名学生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绝大部分学生的求职意向主要为直接就业,学生整体在创业意识方面仍有待加强。
职业教育报告范文6
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的《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代化综合报告》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支持经济发展、保证充足的技能供给、保持企业创新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消除社会排斥及增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政府提出了一项“保证毕业政策”,计划在未来10年里,由联邦政府为社区学院提供120亿美元的“革新基金”,让500万人获得相应学位和文凭,以此提高社会生产力;英国的《2008教育与技能法》提出要为所有居住在英格兰、已结束义务教育但未参加第三级教育且未满18岁的人提供全日制培训;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在2008年后的6年内,增加约82万个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
引导职业教育专业化、终身化
许多国家政府非常注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不断革新的技术要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日本政府2008年设立了产学合作培养实践型人才项目;德国的《联邦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要实行跨地区校企合作;法国要求职业教育文凭的规范与建立均需企业界参与。此外,为了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起了由不同行业雇主参与或组成的行业机构,如英国的行业技能委员会、荷兰的知识中心与澳大利亚的行业技能委员会等。
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社会进步等多方面需求,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促进职业技术教育资格与高等教育资格的衔接互通,使职业教育与培训纳入终身学习体系之中。在英国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内,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其他学历教育文凭在适当层次可以互通;在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内,学习者可以实现跨部门的资格衔接;德国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获得综合性大学硕士文凭,优秀毕业生可攻读博士学位。
多管齐下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
许多国家建立了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2009年5月,欧盟教育部长理事会审议了由欧盟委员会提交的“关于更新欧洲教育与培训合作战略框架的政策文件”,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英国2008年成立了就业与技能委员会,其职能之一就是围绕“世界级技能”目标而进行的有关项目提供评估意见,以此保证英国职业教育质量;德国在政府组织下设立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常设机构——教育质量考评委员会;澳大利亚建立了一套国家的质量标准——质量培训框架。
发达国家对从事职业教育教师的学历和实际工作经验等提出了较高要求,更促进了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和专业岗位工作经历;德国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有五年以上实际经验,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且经过国家专门考试取得合格证书,才能获得终身职业身份;瑞士规定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四年学徒经历,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毕业,三年以上工程师实践经验,具备这些条件后,再到职业教育学院进修相关课程,通过者方可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