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的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机化学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机化学的知识

有机化学的知识范文1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绿色化实验

《有机化学》是高职环境治理、工业分析、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医学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有机化学实验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教学的内容,学会在实验室里合成、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方法和操作技术,培养自身良好的实验习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有机化学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大多数会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有些试剂甚至有剧毒。如何保证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既能正常开设,又将其危害和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是摆在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面前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为此,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笔者对开展绿色化学实验和实施绿色化学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学绿色化学起源于有机化学,是有机合成化学家提出的,它的内容与有机化学学科密切相关。有机化学实验中客观存在着许多有害的废弃物,在实验室通风、排污等硬件设施较差的情况下,不仅威胁人体健康,而且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实验排废量也同步增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应采用适合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理措施,将有机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限度。在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建立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责任心,使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小心打碎了温度计,温度计里面的汞洒到实验台上。这时,应该用滴管收集大部分汞并回收到密闭的容器中,对于散落在地上及部分难以收集起来的汞应撒上适量的硫黄粉进行处理,使之生成毒性小的硫化汞然后清除。又如酚类、苯胺类物质,在验证其性质后,应将废液集中与漂白粉混合煮沸后再处理,这样可使酚类、苯胺类物质的毒性降低至几乎为零,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有机化学实验废弃物的基本处理实践,可使学生掌握绿色化学知识,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

精选实验内容,体现绿色化学的教育思想选择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时,应根据高职的教学目标,本着体现绿色化学教育的指导思想,精选实验项目,突出实验技能培养。根据现行教材保留符合或基本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如基本操作实验中熔点的测定、蒸馏和沸点的测定、重结晶提纯法;性质实验中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制备实验中的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等。在一些重要的合成反应中选择污染少、废物易处理的制备项目开展实验教学,对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应予以删除。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有毒性的试剂。在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满足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需要,同时也要体现绿色化学的教育思想。

改进实验方案,控制药品用量有机化学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重,消耗化学试剂多。近几年,我们在逐步实施常量、微量与半微量相结合的实验方案,不仅体现绿色化学的教育思想,同时废弃物处理相对容易。例如,在性质实验中,醛、酮与2,4-二硝基苯肼试剂的反应,由于该试剂的毒性很大,实验就改为在点滴板上进行。于孔穴中滴入两滴试剂,再依次滴入醛、酮试样各1滴,现象与常量实验现象基本一致,而试剂用量大大减少,污染程度大大降低。类似的性质实验均可采用此法,不仅减少了废弃物的处理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树立环保意识。又如在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试剂用量为常规用量的十分之一,实验时间缩短了五分之一,且可以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再如,在乙酸乙酯的制备中,我们改进了催化剂。现用教材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强吸水性、低选择性,造成反应物氧化、碳化,产品质量不高、产率低,产生的废气、废水多,污染环境,且实际生产中对设备腐蚀严重。我们参照目前关于酯化反应的研究成果,用固体超强酸(SiO2/SO42-)代替浓硫酸,即用1.2gSiO2/SO42-代替教材中的3.0ml浓硫酸,其余步骤仍按教材进行,试剂回收率可由使用浓硫酸时的48%提高到93%,并且催化剂可循环使用6次。这样改进后的实验安全性好,对环境无污染。

采用连续性实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合成实验,是纯粹的消耗性实验。一次实验下来,除原料和试剂的消耗外,生成的产物大部分都是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在实验教学中,应把相关的单一实验联系起来,使其组成一个系列,使实验的产品为后一步需要合成的原料完成系列制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思想,而且也能较好地检验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基本操作中做“蒸馏”和“分馏”两个实验时回收的乙醇可用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提取咖啡因回收的乙醇留待下一届学生做“蒸馏”实验用;“柱色谱”实验所用的洗提溶剂乙醇,由实验室统一回收,留待下一届学生做“分馏”实验用,从而提高了溶剂的利用率。几年来,在有机实验室承担的实验项目中,凡能循环利用的实验资源,我们都将粗品全部回收,经处理后继续留做他用。另外,应充分利用废料,如在简单的玻璃工操作实验项目中,学生按要求完成各种规格的弯管、滴管后,利用剩下的短管继续拉制熔点管,拉制的熔点管可以在合成实验中用作沸石。这样,充分利用实验材料,不仅可节约经费,而且可使绿色化学教学落到实处。

采用多媒体技术,将部分实验改为演示对人体危害大和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验,可做成课件给学生演示。如芳烃和卤代烃的性质实验,这两个实验所用药品均有很大的毒性,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其中有的实验学生实际操作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效果不理想。改用计算机模拟教学,既没有污染,现象又明显。学生如亲临其境,感到很新颖,兴致很高,同时,调动了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和自己做课件的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将绿色化学教育思想渗透于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做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通过绿色化学教育思想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不少学生尤其是环境治理专业的学生反映他们的知识面扩展了,感到基础课与专业课能有机融合,提升了对专业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实验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要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完全实现绿色化,还需要化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宋桂苓.绿色有机化学实验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

[2]方富禄,周荣才,周允明,尹玉英.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俞善信,文瑞明.六水合三氯化铁在酯化合成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0,(5).

[4]田景芝,荆涛,赵光.固体酸催化合成羧酸酯研究的新进展[J].高师理科学刊,1998,(2).

有机化学的知识范文2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与学双方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是教师上课的基本指导依据,要根据课程本身和专业特点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改”。

    (一)“增” 增加一些与后续专业课联系紧密的理论或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掌握后续专业学习所必备的有机化学知识。

    (二)“删” 着力解决“拓宽知识面与减少课堂教学总学时”的矛盾。有机化学内容多而杂,但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理论课只有85学时,有必要适当删除一些与后续课程联系不大的内容。

    (三)“改” 修改一些实验内容。以性质验证为主的实验,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应适当减少,而增加一些探究性的、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安排从简单的验证性的单元训练到组合式的综合性设计训练演进,做到实验原理和技术的统一[2]。

    二、改革教学内容

    (一)处理好“系统性与重点内容”的关系。在保证有机化学课程体系的前提下,调整教材内容和深度,重点突出与制药专业紧密相关的内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凡与后续课程有关的内容要详讲,要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重点可放在一些没有学过的反应、有机物结构推测、合成上,这样既可以巩固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有机化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习药物的有机合成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药物有无旋光性直接影响其生理活性和药效,因此对映异构是重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也是教学难点。胺、酰胺、杂环化合物、生物碱、萜类、甾族化合物等内容都与后续课程密切相关,要详细讲解。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处理好“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注重理论阐述必须服务于知识应用,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机体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手性药物的构型与生物活性;糖类、氨基酸与蛋白质、脂类的生理作用等。在教学中要妥善解决好学时少与进度快、内容多的矛盾。在课程安排和课堂讲授中力求做到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合成和在制药上的应用等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讲授。尽量为前沿课题开设一些窗口,以开阔学生的视野[3]。以多种形式将有机化学前沿课题与基础理论结合起来,突出制药工程专业的特色。

    三、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培养创新能力。有机化学教学,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诸多有机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而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规律,培养学生敏捷、灵活、准确、独创、严密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纯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社会急需的创造型人才。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际,更新教学方法,把教学分成4个主要环节,即:“读、讲、做、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读”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本科生起点较高,自学能力较强,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预习和课后复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二)“讲” 注重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讲授,学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降低。教师应以启发、诱导、提问、释疑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尽快明白和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或者将各种边缘学科的精彩内容适当引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三)“做”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周密思考、仔细观察、探索问题、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选择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操作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四)“练” 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练习方式,课堂的边讲边练,课后的作业练习等等。此外,开展讨论、撰写小论文、专题讲座以及举行知识竞赛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机化学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现阶段我国教学事业发展较快,社会以及相关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当前高中化学教中有机化学是重要的基础教学内容,做好有机化学的教学环节也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师研究的重点教学方向。

一、掌握有机化学的发展趋势是进行教学的前提

当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做好有机化学的教学工作,首先需要让学生对于高中化学有明确的认知理解。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实际发展。目前阶段的有机化学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提取时期、创立时期以及后期的发展阶段。提取时期主要是人们通过有机化学的知识对要去进行研究提取。创立时期主要指的是化合物的基本合成,比如乙酸和油脂等化合物的创立。后期发展是目前有机化学主要的发展趋势,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构建现代结构理论体系,合成了较多复杂的天然物,以上这些就是有机化学的基本概述。

二、了解有机化学教学难点,强化知识点与高考命题特点的联系

现阶段化学教学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之间的目标存在着相应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来把握教学的范围。比如现阶段化学教材中增加了“溴乙烷”而删减了“乙二醇、甲醛和乙二酸”等。

起初大多数学生在接触学习有机化学时,都表现了极高的兴趣。但是随着课程学习难度不断深入,大多学生会感受到有机反应方程式较为难写,在化学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中表F能力较差,知识网络化的程度较差,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等情况。当前新课标理念下的理科综合卷中的有机化学部分仍旧对传统的有机化学热点内容较为关注,其中以社会生活、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内容为教学背景材料,来综合考查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既测验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又能以实验题的内容标准来考察判断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探析

1.以教材内容为引导,落实化学教学的目标

目前高中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有效的教学框架栏目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引导。教材中的“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等栏目,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其实际作用,以此对学生开展积极性的引导。教材中所包含的此类知识点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性,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空间,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究教材中教学内容所包含的教学价值。

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回顾与总结”的内容,为学生梳理教学的主体以及知识内容的细节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思维探究,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完全自主化学习。教师再通过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创设更为有有效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

2.以课程标准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通过化学教材中所设置的“活动与探究”环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有机化学的教学成果。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根据现阶段高中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内容难易度都有明确的层次划分,教师要在有机化学的理论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提升。比如在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的实验中,严重卤代烃中的卤素,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以及实验试剂,让学生进行试剂添加观察相关的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有效实验证明。

3.建立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有机化学的知识价值进行深度探究,逐步辅助形成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比如在教学卤代烃时,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掌握教学知识点。比如溴乙烷在NaOH溶液中进行充分的水解过程。教师在探究性实验开始之前为学生提出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如果在实验中没有各类添加试剂,能够判断出溴乙烷在加热过程中在NaOH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情况吗?让学生在预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水解现象进行自主探究,以此来提升高中生的创新探究性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素养,从而有效提升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有机化学已经与多个学科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机化学与生活中各类实际应用较为明显,所以当前加强有机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喜有.高中化学教学中优化有机化学教学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2):9.

[2]刘璐.浅谈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4(6):36-36.

[3]黄兆金.有机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界,2015(19):128-128.

有机化学的知识范文4

关键词:有机化学求知欲学习方法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经历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过程,对比旧版的化学,改革后的化学课程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内容、知识点变化不大,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旧版重视理论,新版更注重生活生产实际。

二、旧版注重知识点的教学,新版更注重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老师的角色由传统的传授者、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我们学生的特点我就新课改下的有机化学教学略表自己一孔之见。

一、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有关理论的科学。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及能源、材料和科学技术等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有机物不断地充实着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机化学是高考试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能力,一直以来是我们每个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不断为之思考、探索、实践的课题。学好有机化学对于每一位要参加化学高考的同学来说都非常重要。

二、新课改下有机化学高考的特点

在内容选择上,积极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选材新颖而又贴近学生实际。依托教材,注重基础,考题新而不偏,活而不难,突出化学意识的考查,能力与素质的检验。如近年高考中出现的工业染料“苏丹红1号”、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莽草酸等,要求考生关注社会热点,注意用所学知识解释与生活、生产科技等相关的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如今有机化合物制品已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食品、化妆品、洗涤剂、衣料、医药、农药等,无不和有机化学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如:人们用甘油保持皮肤水分,肥皂的制取与使用原理等。神秘的化学原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使学生真实地体会到化学是当今世界无可非议的核心科学,而有机化学则是这一核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发现学生对学习有机化学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还从中学习到化学家们锲而不舍、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研、学习精神。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产生兴趣的催化剂,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在上银镜反应分组实验时,我鼓励学生做出最光亮的试管作为纪念品,学生实验时兴致极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我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单纯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四、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束了繁杂的无机化学的学习,学生对有机化学兴趣很浓。同时,所有的学生几乎又回到了同一起点,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机会,更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最佳时期。

1.顺藤摸瓜学习法

针对有机化学的“面”,我让大家顺藤摸瓜: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糖类(单糖、二糖、多糖)油脂(硬脂酸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蛋白质。针对有机化学的“点”,我总结了一般方法:一个分子式(同分异构)结构(官能团)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我称之为顺藤摸瓜法。

2.模型教学法

在“乙炔”这一节的教学中,我先给同学们展示炔分子的比例模型,让同学们结合烯烃的知识分析炔的组成,然后由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再展示炔分子的球棍模型得出乙炔的不饱和程度,得出乙炔是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烃。再由此结构推测其物理、化学性质。在苯等教学中,我也使用了模型教学法,同时结合常规教学法,效果较好。

3.组建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知识点多,有机物性质各异,学生学习时感到难以掌握和记忆,但各类有机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寻找前后知识的联系,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如以结构—性质—制法的逻辑关系为桥梁,以官能团为主线,建立烃的知识网络图。在学完烃的衍生物以后,我让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列表总结。要求以典型代表物的化学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为基本框架,寻找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习效率。

五、提高学生学习、分析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1.自学能力

根据有机化学的特点,在传授知识和指导教学方法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苯”这一节的教学,通过约15分钟的阅读,同学们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苯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展示样品)、化学性质等进行了讨论。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强化了阅读搜索信息的能力,更提高了自学能力。

2.分析能力

有机化学的知识范文5

【关键词】有机化学 教学研究 教学设计

一、有机化学教学研究现状

1.对有机物内在规律的研究

目前,有些文章总结了脱水反应常见的几种类型及其存在的规律;也有一些文章总结了有机物燃烧存在的规律及应用。例如,潘伟巧妙地将有机化学的反应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歌诀,希望能够提高学生有机化学的学习效率;周利斌指出有机物结构十分复杂,一定要掌握好有机物的命名,他对有机物的命名作了一些具体分析,希望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2.对有机化学实验的研究

邝代治等人讨论了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绿色化学”的理念,对有机化学实验开始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并探讨了“绿色化学”理念下,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课件进行创新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冯银富针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分别运用了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比能力、观察能力和缺乏必要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教师自身的问题也对实验功能的发挥存在一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策略。

3.对有机化学学习方法的研究

白成娥等指出作为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有机物也是高考的重点,她总结了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以及显色反应,希望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高志农等人指出在有机化学中,取代基效应与化合物自身的物理性质、反应活性、酸碱性以及反应的类型、速度等有密切关系,如果熟知官能团的特性,就可以利用取代基效应将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利于学习和掌握。

二、有机化学中的科学观念

1.实验观

1828年,德国著名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经过艰辛探索,最终发表了《论尿素的人工合成》,维勒认为这是借助人力从无机物中制造出有机物的一项成功范例,对当时占据重要统治地位的“生命力论”产生了重要冲击,成功动摇了“生命力论”的根基。他指出不论是在氰与氨的反应、氰酸与氨的反应或氰酸银与氯化铵的反应中,氰酸最终都在实验室里变成了尿素。维勒合成尿素的成功范例表明探究一切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的最科学合理有效方法就是进行实验。

2.分类观

化学研究基本观念之一就是分类的思想,在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历程中,分类的观念最初体现在“基团”的学说中,基的学说就是物质分类观的具体体现,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复杂有机化合物的认识,而且简化了处理方法。如果再深入研究,可以根据各种原子团之间的异同与亲疏关系,在族与族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建立起井然有序的联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有机化学能够成为具有科学体系的学科,也就是从这时起步的。

3.转化观

化学实质上是一门研究物质转化的科学,物质的存在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转化的。有机化合物的碳与碳之间是以共价键相连的,因此有机合成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常常要用加热、加催化剂、光照、加压等反应条件。19世纪20年代起,化学家不断合成各种功能各异、性能卓越的有机物,有机合成化学飞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机合成的新领域开始迅速发展,一些新的方法与理论如反应机理、构象分析以及各种物理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对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科学观念为本的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1.充分应用教材,发挥知识优势

教师首先要对本学科的知识结构有很好的了解与掌握,知识结构的构建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重要基础,学科知识结构中都隐含着重要的科学观念。有机化学的学习主线就是官能团及其转化,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很好地领会知识结构,还要引申并强化“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这一化学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现行的有机化学知识与有机化学发展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等,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2.设计合理教学方式,增加科学体验活动

在科学观念的形成过程中,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积极倡导探究学习,重视实验,只有在实验中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有机化学反应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只有通过对反应生成物的分析、实验条件的控制,才能使学生摆脱真正摆脱“理想实验”造成的狭隘的物质转化观,学会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宽渠道,用好各种教学资源

现代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渠道也变得更加通畅,教学中多多借助于网络资源,可实现有机化学教学置于生产、生活中,可以变抽象为形象,还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空间与时间限制。此外,有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可把具体的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交流与表达的机会,增强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的知识范文6

【关键词】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前言

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笔者认为是存在一定障碍和困难的,有机化学自身难度较大,很多知识点容易混淆,在初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很多有机物的分子式非常冗杂,虽然有着一定的规律,但是学习起来也是比较吃力,而在复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复习方法和策略的话,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依然非常的棘手。

一、复习有机化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不准确

笔者也是高中生,通过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认为有机化学的学习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而如果复习的过程中目标定位不准确的话,其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复习需要我们自己掌握进度,但是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笔者经历过的很多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都是采用同一个方法和策略来引导学生复习,忽视了全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课堂复习的内容也缺少层次,在班级里,一些优秀的同学会感觉教师的复习策略简单而缺乏挑战性,而学习较差的同学则会因为复习内容的难度较大而产生挫败感,更加不愿意学习有机化学,因此个人认为目标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根据我们不同的学习水平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

(二)重难点把握不准确

在高中有机化学的复习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复习内容平均化,很多同学包括笔者在复习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重难点把握不清楚的状况,经常是从头到尾进行复习,对于自己知识点薄弱的地方没有清楚的认识,这样就导致对于有机化学的重点内容无法彻底理解,教师对于考试重点应该有着清楚的了解,在引导我们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复习方法和策略的科学性,将一些常考知识点让我们花时间复习,而生僻的知识点可以一笔带过,为我们划分出有机化学知识的重难点,这样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会更加有侧重点,复习效率更高。

(三)复习过度

虽然现在是素质教育的时代,但是应试的情况在很多高中都有,笔者自身感到很多教师都是一味的追求考试分数,为了让我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会让我们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自己,而有时会提高试题的难度,让我们做一些难题,尤其是在复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经常会违背教学规律,为我们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型,加重了我们学生的心理负担,属于复习过度,难度较大的有机化学题无法做出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这并不是一种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我们自身的水平。

二、高中有机化学正确的复习方法及策略

(一)准确定位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应该对我们的有机化学水平有着清楚的了解,全班不同的学生其水平是不同的,我们应该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复习目标,成绩较好,基础扎实的同学应该为其选择一定提高水平的复习题目,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是我们应该为其选择一些巩固基础的题目,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复习。从我们自身来说,在复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们自身的问题,对于知识点薄弱的地方应该加强突击,在教师划分重点的基础上,选择复习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有机化学进行复习。

(二)优化复习内容

教师在我们复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复习的过程中复习内容的选择应该在我们接受的范围之内,精心的进行组织和设计复习内容,千万不要一味的追求新、奇、难,首先教师应该对我们复习的深浅度有效的控制,应该突出重点,根据我们的学习水平以及能力来进行复习,复习题的选择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应该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优化复习内容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选择合适的复习内容才能让我们的复习更有效率。

(三)培养开发解题思维

死记硬背对于有机化学是无效的。复习主要还是靠我们自己,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自己思维的培养与开发,同一类型的知识点应该举一反三的练习,这样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才能更加轻松的解题,当我们培养了自己的有机化学解题思维,那么复习效率也将大大提升。

三、总结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巩固知识,有机化学在高中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复习中一定要注重方法与效率,把握重难点,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杨小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有机化学复习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