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范文1
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内科专家: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赵玉英
入冬后,心脏病复发病人急剧增多,在临床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分析其原因,除了与脑血管病相通的气候寒冷刺激血管收缩外,还有就是冬日节令较多,容易引起生活规律紊乱等因素。此外,冬季空气质量差,雾霾天增多,容易诱发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心衰的原因之一。每年10月到次年3月,心内科的危重病人会达到一个高峰。因此,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在预防感冒方面要多费心思。因为一次普通的感冒,都极有可能引发肺部感染,造成心衰。
应对策略:
1.改变“每年输两次液”来调节心脑血管功能的陈旧错误观念。如果属于“三高”老人,要定期服用降压、降脂、降糖药,日常生活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将锻炼时间调整为上午10点前后,改变清晨锻炼的习惯。此时太阳已经升起,气温升高,人体的血压也避过了“早高峰”的峰值,降低了晨练时发病的危险。
3.家人一定要注意老年人有便秘等排便困难的情况。当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大便秘结或前列腺肥大,排便过度用力时,会增加心肌耗氧量,极易引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4.心脏病常爱盯上饱食后的老年人。因此,老年人应尽量遵循“饭吃七八成饱”的原则。
5.注意保暖。外出时,老年人要尤其注意保暖。
6.在吸烟的屋子里长时间打麻将是诱发心脏病的又一高危行为。因为烟草以及打麻将时激动的情绪,会刺激血管收缩和体内激素水平的分泌,诱发心脏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倒在了麻将桌上”的原因。
骨折
骨科专家:河南省骨科医院髋部疾病研究治疗中心主任医师 陈柯
老年人在冬季发生跌倒骨折的情况比较常见,分析其原因,除了冬季穿着臃肿、行动不便外,日照时间短,老人体内帮助钙质吸收的活性维生素D转化减少,引起钙吸收不良,加快骨质疏松过程也是引起骨折事故易发的原因。老年人体质下降,运动系统退化,肌肉萎缩,缺乏力量,且视野变小,视力和听力下降,神经系统反射速度迟钝,如遇上雨雪天气,路面积雪或结冰、融化,更容易发生跌倒损伤。
相对于青年人,骨折对老人的威胁更大。因为下肢骨折最常见的如髋关节股骨颈骨折,治疗上比较困难,相当比例的病人难以愈合,还可发生股骨头坏死,诱发褥疮、肺炎、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
应对策略:
1.老年人在冬季要注意加强营养和室内安全锻炼。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定时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促使身体内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协助钙质吸收,以利于骨骼成分的更新。
2.家人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监管和照顾。尽量不要让老年人单独生活。年纪大的老人,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
3.提高室内温度,减少穿衣,以防过于臃肿影响活动。穿鞋要避免硬塑料底之类容易打滑的鞋。室内地面要时刻保持干燥,防止积水。如果老人有腿疼、腰疼的毛病,可酌情使用拐杖。
4.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脑梗、脑出血
神经外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专家 连伟
科里日常接诊的病人主要以中老年人居多。每年入冬后,老年患者的人数会出现3个小高峰,分别是刚入冬时、春节前以及春节期间。这3个小高峰客观上能反映出诱发老年人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首先,骤降的气温会造成血管收缩、血黏度增高,增加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进一步说,为什么低温条件下,老年人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呢?低温可以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其次,寒冷的刺激还能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
再次,寒冷的气候还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刚入冬或寒流来袭时,气温骤降,一些还没有来得及适应气候的老年人,很容易诱发疾病。而另外两个高危因素,则分别是春节前的劳累和节日期间生活规律被扰乱,以及大喜大悲的情绪。
应对策略:
1.家中常备血压仪。定时在家中或到社区医院给老人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值之内。
2.日常生活中,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因为老年人的生活圈子相对较小,一点点常人不以为然的小事,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而极度的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脑卒中等疾病。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要注意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
3.“补”不等于要吃肥腻的、不易消化的食物。我国有“冬季进补”的民俗和养生习惯,但是即便在冬季,老年人也要遵循低油、低盐、低糖的清淡饮食原则。
4.要按时休息。不要长时间下棋或打麻将,以避免久坐;要适量运动,戒烟戒酒;不要经常熬夜,谨防过度疲劳。
呼吸科专家:山西大医院呼吸科主任 许建英
老年人尽管并非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人群,但是,这一疾病对于老年人的威胁在于一旦没有及时控制,很轻的一场感冒,都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甚至引发生命危险。寒冷的气候让老年人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持续下降,这时“潜伏”于上呼吸道或被吸入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容易在此生长繁殖,兴风作浪;加上不少老年人原本就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等,抵抗疾病的能力更差,因此,每当天气变化、气温下降时,老年人就容易因感冒诱发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有可能因此而引起原有的心脏病恶化,进而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
应对策略:
1.老年人要提前采取有效预防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措施。如平日要更多地关注天气的变化,避免着凉,也要避免“热感冒”。
2.应尽量少去或不去人口较多的场所。如商场、车站、集市,以防被传染上病毒和致病菌。
3.很多老年人患有哮喘病,应尽量避免外出。在天气较冷时,吸入寒冷和干燥的空气对哮喘病患者是很不好的,如必须出去,之前应喝一些温水,多穿几件衣服。最好是穿能够防风和防雨的衣服,这样可以帮助保暖。
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范文2
【关键词】 呼吸系统 急症手术 麻醉
1 术前准备
急症手术病人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善呼吸功能,术前准备的目的是提高呼吸系统对麻醉的耐受性,减少麻醉和手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以及减少术后呼吸衰竭的几率。
1.1 解痉平喘
COPD病人伴哮喘发作或支气管痉挛是急症手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存症。麻醉前利用快速有效的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气道阻力是首要任务。在对哮喘已有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手术麻醉前可使用以下药物治疗。
1.1.1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最经典的药物,可以从多方面抑制哮喘发作。临床观察显示麻醉前静脉给予甲基强地松龙可有效预防或缓解哮喘发作,该药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适合急症使用。除静脉外还可通过吸入给药,常用药物为二丙酸氯的米松(declome thasone dipropinate)和布的松(b,udesonide)。麻醉前,尤其是全麻前使用可预防气管刺激引起的哮喘发作。必须注意的是,慢性哮喘病人既往多有长期使用激素的历史,研究显示,哮喘病人对激素分为依赖型和非依赖型,前者对激素的用量较大,而后者基于“糖皮质激素抵抗”假说对激素可能不敏感。因此用药前应了解病人既往激素的使用情况。
1.1.2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该类药物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促进黏液分泌和纤毛运动,是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给药方法为气雾吸入,常用药物有硫酸沙丁胺醇、硫酸叔丁他林、盐酸克伦特罗等。吸入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也有缓解哮喘的作用,但由于该类药物有明显的心血管副作用,多不常规应用。近年出现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Formoterol等具有该类药物的优点,同时作用时间延长,是术前理想的预防用药。
1.1.3 色甘酸钠为预防性药物,对内源性哮喘效果不理想,多用于运动型或过敏性哮喘的预防。有研究显示其对小儿哮喘发作有良好的预防作用。给药方式为雾化吸入。
1.1.4 茶碱类常用药物为氨茶碱,缓慢静脉注射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组胺释放,缓解症状。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心悸、血压下降等。
1.1.5 其他药物 近年来对哮喘的研究日益深入,药物也日益增多,已用于临床的新药包括钾通道激动剂、钙离子阻滞剂、炎性介质拮抗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抑制剂等多种。
1.2 抗生素
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急症病人术前即应开始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抗生素的种类原则上应以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为依据,在注射吸收好,是较理想的术前用药,但应注意个体的剂量差异,老年病人应减少用量,2~3mg即有满意的效果。哌替啶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常与异丙嗪合用作为术前用药。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可兴奋迷走神经,诱发组胺释放,因此用于术前用药需谨慎。
1.3 局麻和神经阻滞
局麻和神经阻滞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病人神智清楚,咳嗽反射和排痰功能完善,没有呼吸抑制发生,因此可安全用于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急症病人。随着长效局麻药罗吡卡因的出现和利用神经刺激仪进行准确的定位,几乎所有的肢体手术和腹壁、胸壁手术均可在神经阻滞或椎旁阻滞下完成。连续置管技术不仅使时间较长的手术不必追加静脉辅助药物,而且使术后镇痛更为方便和有效。我们对罗吡卡因椎旁阻滞用于胸壁手术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令人满意。需要提出的是,局麻和神经阻滞有一定的局限性,阻滞不完善而追加静脉药物对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是极为危险的。因此对不适合该方法或不能保证阻滞完善的急症病人应果断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切忌盲目追加静脉药物。
1.4 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镇痛效果完善,用于合并呼吸系统疾患的下腹部、盆腔及下肢手术,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蛛网膜下隙阻滞对循环干扰较大,不适用于高龄和循环功能不良的病人。但其起效快,肌松效果好,可用于一般情况较好的短小手术。上腹部尤其是胸部硬膜外阻滞可影响呼吸肌功能,造成通气储备功能下降,不适用于严重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一般认为阻滞平面在T6以上时即会对呼吸功能有影响,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可使肺活量下降50%,因此对存在呼吸功能障碍的急症病人不宜行高位硬膜外阻滞。此外有研究表明,胸段硬膜外阻滞由于可阻断交感神经,使迷走神经相对优势,可诱发支气管痉挛,不适用于哮喘病人。对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病人使用椎管内麻醉时药物的浓度、剂量和阻滞范围要严格掌握。罗吡卡因作用时间长,有一定的感觉运动分离作用,可于硬膜外麻醉时使用。椎管内麻醉时要注意及时纠正阻滞初期的循环不稳定,否则会因循环障碍加重呼吸功能不全。术中需追加辅助静脉镇静镇痛药时一定要避焦呼吸抑制作用,倮持呼吸道通畅,并严格监护呼吸循环指标。
1.5 全身麻醉
全麻适用于病情重、呼吸功能差、存在明显低氧血症的急症病人以及复杂的大手术和其他麻醉方法不能完成的急症手术。
2 术后管理
良好的术后管理和有效的疼痛处理对预防和减少并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有重要作用。除常规处理外,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2.1 氧疗
合并呼吸系统疾患的病人术后多存在低氧血症,老年、肥胖、长期吸烟及COPD病人尤其严重。因此对该类病人术后应常规给予氧疗。氧疗方法以面罩和鼻导管为宜,FiO2应低于50%,过高的氧浓度可能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引起吸收性肺不张和小气道功能障碍。但有研究认为胸腹部大手术后可短期吸入较高浓度氧以纠正低氧血症,以后逐渐降低RO2。
2.2 呼吸支持
麻醉后应维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主动用力咳嗽、做深呼吸加大潮气量,拍背协助病人咳痰。术后尽早开始雾化吸入有利于湿化气道和恢复纤毛运动,有利于排痰。对术后顽固的低氧血症和(或)高CO2血症、严重COPD和哮喘病人及呼吸功能不全病人,应考虑施行机械辅助呼吸。
2.3 疼痛处理
疼痛造成病人不敢主动咳嗽和深呼吸。且目前认为影响术后呼吸功能的膈肌功能障碍也与疼痛有关。吗啡类药物不宜用于呼吸功能障碍病人。术后镇痛可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等方法。硬膜外PCA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效果最确切的镇痛技术,常用药物有低浓度布比卡因、罗吡卡因。保留置管行连续椎旁或神经阻滞为术后镇痛提供了新的手段。
参 考 文 献
[1]方晓惠.沐舒坦针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观察.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27:152-153.
[2]朱俊刚.吸烟对健康的主要危害.中国公共卫生,1997,13:323.
[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2.
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范文3
一、长期坚持游泳能有效改善身体各系统机能
1.游泳可以增强心肌功能,预防当今头号杀手的心血管疾病。游泳运动因其在冷水中平卧或俯卧,使游泳时的心血管的机能起到良好的变化,其特点是给静脉血回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增强心肌功能;
2.游泳是人在水中运动,运动时身体处于水平姿势,心脏射血时所克服的血液重力作用很小,因此心脏的负担较小,水平还可以使静脉血液较容易流回到心脏;
3.游泳时的呼吸深度较大,对静脉回流有促进作用(呼吸时的抽吸作用);
4.游泳时大肌肉群的有节律的收缩活动,对静脉有挤压作用,使静脉回流较容易;
5.游泳时水对皮肤有压力,这种压力可对小血管有按摩作用,帮助皮肤的静脉血液回流,加快血液循环。
因此,长期游泳能使全心脏运动性增大,收缩有力,血管壁厚度增加弹性加大,每搏输出血量增加,可见,游泳可以锻炼出一颗强而有力的心脏。从而避免心血管病的过早“侵入”。
二、长期坚持游泳,可以有效地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空调病
鼻塞、打喷嚏、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称之为现代“空调病”。游泳池的水温常为26度到28度,在水中浸泡散热快,耗能大。为尽快补充身体散发的热量,以供冷热平衡的需要,神经系统便快速做出反应,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增强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抵御寒冷。尤其是经常参加冬泳的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改善,就不容易伤风感冒,还能提高人体内分泌功能,使脑垂体功能增加,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对长期工作于空调房的人们,能有效地预防“空调病”。
三、长期坚持游泳可以有效地减掉身体上多余的脂肪,使身体肌肉结实强壮、有力,远离肥胖的现代文明病。
肥胖是当人体消耗的热量少于进食的热量时,那些没有消耗的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当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时,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而肥胖症又容易引发心脏病和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等。实验证明:人在标准游泳池中游泳2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同样速度在陆地上的跑步的1小时,在14度的水中停留1分钟所消耗的热量高达100千卡,相当于在同温度空气中1小时所散发的热量。由此可见,在水中运动,能减掉多余脂肪,是减肥的最好方法。
四、游泳能有效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
目前,因呼吸疾病而死亡的比率:在农村排在首位,在城市也占第3位。人的呼吸主要靠肺,肺功能的强弱由呼吸肌功能的强弱来决定。游泳时水受力于人的胸腔和腹部,因此呼吸时用力比地上的运动大,呼吸的深度加大,如此反复的锻炼呼吸肌,肌纤维增粗,可以促使人呼吸肌发达,有力、胸围增大,肺活量增加,换气更顺畅,肺的功能得到加强,从而有效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五、长期坚持游泳可以增强脊柱周围的肌肉力量,以便预防脊柱病
脊柱是人体的重要结构。游泳时各种姿势都要求脊柱充分伸展,有利于防止驼背和脊柱侧弯;游泳很好地锻炼脊柱周围的肌肉群,脊柱的健康随之有保证。比如蛙泳呼吸动作是由颈部周围肌肉群的收缩和放松来完成;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几乎都处于低头状态,长期的不正确姿势使颈椎病越来越年轻化,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游泳恰恰是可以锻炼到颈部肌肉群的力量,预防颈椎病。
六、游泳可以让人拥有更美的身材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游泳运动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项目,人在游泳时,人体的全身肌肉都参加完成动作,全身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既能很好地锻炼全身肌肉的力量,又可以达到舒展全身,缓解由工作和生活的紧张带来的压力,使身体得到全面、匀称、协调的发展,使肌肉线条流畅、优美。
七、结论与建议
1.健康和运动专家们广泛认同游泳是几乎完美的一项运动,它能很好地提高有氧能力、对人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力量、肌肉神经协调能力都有增强作用,同时游泳又是不容易受伤的体育活动;特别是青少年处于发育时期,游泳能有效地提高和改善人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尤其是从小参加游泳锻炼,可以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发育,这一点是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所以建议人们能积极参加游泳。
2.游泳是完美的运动项目。建议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各学校可以借签广州市先烈东小学的做法,为小学一年级入学者提供扫盲培训,使学生从小就掌握游泳技术技能。政府、学校、各企业夏天开展游泳活动和竞赛,家长们大力支持各自的小孩积极踊跃参加。学校的游泳场地能对外开放,方便市民参加游泳运动,强身健体,为最终有效地预防现代文明病,造福社会。
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范文4
【关键词】健美操 常见病 作用
一、前言
选择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合理安排体育健身锻炼,就能达到增进健康,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目前风行的健美操活动,对老年人是非常适合的体育健身锻炼项目之一。为了使老年人的体育健身锻炼达到最佳效果,操练者和健身操的创编者,必须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老年人的解剖生理和心理特点,并且根据老年人的这些特点和卫生学原则,科学地创编或选择适合他们操练的健美操动作,以达到健身、健美、防治疾病、延缓衰老、陶冶美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二、分析
1.心血管系统
老年人的心肌萎缩,结缔组织增生,脂肪沉着,因而心肌收缩力量减弱,每搏输出量减少,动脉管壁弹性减退和发生硬化,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加大,动脉血管机能较差,对身体负荷的能力明显下降。
2.神经系统
老年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降低,兴奋与抑制之间的相互交换速度减慢,反射较迟钝,形成新的条件反射较困难。他们的记忆力减退,神经调节能力较差,对刺激的反应较迟钝,学习新的东西较缓慢,神经细胞易疲劳,疲劳后恢复也较慢。但老年人的思想易于集中,各神经中枢这间的联系较巩固。
3.运动系统
老年人骨骼中矿物质成分较多,骨软骨发生纤维性变化或钙化,关节韧带弹性减退,关节活动幅度相对变小,肌肉逐渐萎缩,肌肉力量和弹性降低。因而老年人易发生骨折、骨关节病或出现畸形,如驼背、脊椎侧弯、骨质增生等。肢体和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能力降低。运动装置的损伤和劳损现象发生。
4.呼吸系统
老年人的肺组织中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弹性降低,肺泡萎缩,呼吸机能减退,胸廓活动减弱,因而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降低,肺活量减少,呼吸频率快。
5.消化系统
老年人的膈肌和腹肌活动能力减弱,使肝内血液循环下降,胃肠的蠕动,张力减退,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下降,故容易发生慢性胃病和便秘等。
6.心理特点
老年人机体老化是多种心理活动衰退的生物学基础,会直接影响老年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影响了人际间的交往,再加上退离休和社会职能的变化,使老年人退到了家庭圈子里,生活内容和节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产生精神空虚,烦躁,抑郁,孤寂,焦虑,性格内向等复杂的心理活动。
三、健美操对老年人常见病的防治作用
由于老年人在解剖生理和心理上会出现一系列改变势必会导致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失调,而发生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如冠心病和高血压、动脉硬化、关节炎(痛)颈肩腰腿痛、慢性气管炎、神经衰弱、慢性胃病、便秘等等。科学的进行健美操活动能有效的影响身体各个部位,使老年性疾病得到防治和康复。
1.健美操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心病和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病。通过健美操活动,能使全身的四肢、躯干的关节和肌肉活动起来,促使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心脏冠状动脉反射性的扩张,血液循环加强,有助于心脏侧枝循环的形成,这对防治疾病极为有益。
2.健美操能预防和治疗运动系统疾病
关节炎(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活动不便是老年人在运动系统中表现出来的常见病。通过健美操活动,可以改善肌肉关节和软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营养代谢,提高肌肉的力量,增加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恢复和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3.健美操能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通过健美操活动,可以配以正确的呼吸动作,鼻吸气,口呼气,多用腹式呼吸,吸气的时间短些,呼气时间长些,并尽力呼出,能保持肺组织的弹性,增加肺活量,对防治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均有良好的作用。
4.健美操能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病、便秘等疾病对老年人来说是常见病。通过健美操活动,使大脑皮层和内脏器官调节功能得到改善。增强内脏功能的活动,促进了肝内血液循环,提高了胃肠的张力和蠕动,加强消化和吸收能力,增进了食欲,可减少便秘现象发生,使慢性胃病的症状得到改善。
5.健美操能预防神经衰弱
通过健美操活动,可以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调整兴奋与抑制的关系,同时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使人充满活力和信心。使头晕、失眠、多梦、烦躁等症状得到改善和康复。
6.健美操对老年性肥胖者有良好减肥作用
特别是妇女的腰腹部和臀部,因肌肉松弛,容易堆积脂肪,易于发胖,通过健美操活动,容易减去腹部、臀部多余的脂肪,是体形变得健美,对预防由于肥胖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亦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7.健美操能促进心理健康
通过健美操活动,老年人有机会经常集中在一起操练或参加比赛、表演,使他们得到相互间的感情交流,充实了人际关系,有效的改善了老年人的精神空虚现象,心理上的烦躁、抑郁、忧虑、孤寂等消极情感逐渐减弱,对生活充满活力和自信心,防止心理上衰老。
四、老年人在健美操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对患有不同病症的老年人,要选用不同的健美操动作,操作时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这是最重要的,在实际操练是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对心脏病患者应当避免紧张的快节奏和大力量练习,操练时要尽量保持呼气均匀,不要憋气和过度用力,运动量要均匀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要多安排活动间歇,还要认真进行自我监督来掌握运动量。
2.对高血压患者的动作要柔和,平稳,不用力,不憋气,不紧张剧烈,不宜使躯干或头部做大幅度摇晃和强烈震动的动作,也不宜做头部低垂的动作,避免头部充血。
3.对关节炎(痛)患者在关节炎发作时,采用动作速度要缓慢,幅度要小,先由健康的关节开始活动,由小关节到大关节,逐渐向病痛关节,配合按摩操动作效果更好。但关节炎严重时,可暂停健美操活动,做一些局部的屈伸运动较好。
4.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在操练时要避免局部用力的动作,防止由于突然动作带来的一些意外事故和伤病。整套操的动作不宜复杂多变,还要根据局部病情和体力情况,分套或择节锻炼。
5.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要注意正确的呼吸
动作,不宜进行快速剧烈的跳跃动作。发病时不宜进行健美操活动。
6.对神经衰弱患者来说,操的内容要多样化,动作要柔和,运动量可大些。临睡前不宜做健美操。
7.对慢性胃病患者来说,要避免剧烈的跳跃动作,要加强腹部肌肉的锻炼,多用腹式呼吸,饭前饭后都不宜进行健美活动。发病期应停止健美操活动。
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范文5
促使他做出这种改变的,是不久之前的一次饭局,到场的六位男性中,有五位都在35岁以上,无一例外都具有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等慢性病征兆。最年轻的赵松32岁,也患有重度脂肪肝,还伴有脲酸偏高。
赵松只是中国3.05亿超重人群中一人而已。他身高179厘米,体重85公斤,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6.5,超过了健康指数的上限24。超重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目前,中国已有2.6亿确诊的慢性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9%。
卫生部部长陈竺形容,中国的慢性病全面高发,状若“井喷”。
卫生部疾病预防与控制局(下称卫生部疾控局)局长于竞进将中国慢性病发展状况进一步概括为“发病增长快,疾病负担重”。
目前,慢性病死亡占中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疾病总负担的70%。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特点为病程长,并可能导致患者功能衰弱或丧失。在中国,主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正在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速度与规模世所罕见。然而,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加大了慢性病风险因素。
一方面,工业化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方式转变,虽然改善了卫生健康条件,但也同时带来了慢性病风险因素的流行,比如肥胖和超重。
再加之中国特有的因素: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医疗资源的配置倾向于“只治不防”,重视医疗事业发展,而轻视人群健康等。这些因素叠加,致使公众遭受慢性病威胁。
面对严峻现实,中国正着手构筑慢性病防控体系,以期“尽快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然而,受限于现有体制和卫生资源配置格局,中国若想织起一张有效的防控网络,仍面临诸多挑战。
危险趋势
中国人死因前三位的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合计在城乡人群死因中所占比例都已超过60%
早在2011年,赵松就已被诊断为重度脂肪肝,赵松身边的“病友”比比皆是,“我老板患重度脂肪肝十几年了”。
而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下称世卫组织)和联合国所列出的四种主要慢性病。在因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人群中,约80%死于这四种疾病。
从死因构成看,中国的疾病谱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转变,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持续下降,慢性病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
进入21世纪之后,慢性病的蔓延更为迅猛。到2010年时,中国人死因前三位的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合计,在城乡人群死因中所占比例已超过60%。在城市,恶性肿瘤为第一死因,占26.33%;在农村则是脑血管病居首位,占23.37%。
根据各国常见死因的比较显示,中国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比美、英、法等国高4倍-5倍,比日本高3.5倍,亦高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恶性肿瘤死亡率接近美、英、法,高于日本和印度;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各国;心脏病死亡率低于印度,接近美、英,明显高于日本和法国。
此外,中国慢性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调查显示,有65%以上的劳动人口患慢性病,这个群体年龄段为男性16岁-60岁,女性16岁-55岁。69%的高血压和65%的糖尿病都发生在上述年龄段。
如此现实下,中国的慢性病防控却一直薄弱。即便是防控技术已经成熟的高血压也呈现出“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三低”(知晓率低、管理率低、控制率低)特征。
中国的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在2002年为18.8%,而专家根据局部监测数据,估计当前患病率在25%-30%;城市中成年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则从2002年的6.1%升至2010年的12.3%。
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也随之日益沉重。
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在2011年6月的一个慢性病论坛上透露,在2005年,慢性病已占疾病总负担的62%,约14762亿元;其中,恶性肿瘤占比最高,约20%;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16%和12%。当前,慢性病在疾病总负担中所占比例已经增至70%。
风险失控
中国的整体现状是,四个慢性病风险因素:烟草使用、缺乏运动、有害使用酒精以及不健康饮食全部高位运行
仅赵松一人身上就汇集了慢性病最主要的四大共同风险因素:烟草使用、缺乏运动、有害使用酒精以及不健康饮食。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脑卒中)、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及糖尿病,是世卫组织和联合国所列的四种主要慢性病,约占所有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80%。如果上面的四种风险因素被消除,大约四分之三的心脏疾病、脑卒中和II型糖尿病以及40%的癌症将能够得到预防。
而中国的整体现状就是,四个慢性病风险因素全部高位运行,实际上处于失控的状态。于竞进就表示,“慢性病风险因素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有超过3亿人吸烟;80%的人食用盐、油过量;18岁以上成人经常锻炼的比例不超过12%。”
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慢性病是由个人行为造成的。全国慢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明说:“我曾经陪卫生部领导去游说慢性病事宜,财政部的一位司长就明着说,你抽烟喝酒是个人行为,凭什么让政府替你买单。”
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范文6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6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100-1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胆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老年患者全身各器官功能衰退,发病后并发症及危险性相对增多。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60岁以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9例,为探讨其临床及治疗特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男47例,女42例;年龄60―69岁者63例,70岁以上者26例,平均67.3岁。
1.2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多见上腹部隐痛、腹胀、纳差、厌油腻或被诊为“慢性胃病”。其中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者78例,胆囊化脓坏疽6例,穿孔3例;术中发现合并胆总管结石5例。
1.3伴发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35例(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呼吸系统疾病26例(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17例,肾功能不全9例,其他疾病5例(肝硬化;营养不良;肿瘤术后等)。
1.4治疗方法:抗感染保守治疗10例(11.24%),先期抗感染,再择期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术48例(53.93%);急诊手术31例(34.83%)。
手术方法:胆囊切除术65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9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5例。开腹单纯胆囊切除41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21例、胆囊造瘘3例、胆囊部分切除7例、胆囊切开取石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12例,围术期均对并发症进行治疗。手术后诊断:化脓性胆囊炎50例,坏疽性胆囊炎21例,胆囊穿孔11例,合并胆管炎7例,胆总管结石4例。
2结果
本组病例经手术治疗,治愈84例(94.38%),术后死亡2例(2.25%),均为急诊手术,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塞,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及多器官功能不全,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胆总管结石残余1例,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1例。
3讨论
3.1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特点
①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移位发生率高,导致患者腹膜炎反应不典型,加之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低下,对疼痛感觉迟钝,对炎症的应激反应降低,发热、白细胞升高多不明显。②穿孔率高:老年人常合并全身动脉硬化,胆囊动脉为终末血管,炎症时常被栓塞断流而致胆囊坏疽穿孔。胆囊结石嵌顿在颈部造成胆囊内压升高,致胆囊颈部穿孔。③老年人伴随疾病多,尤以心肺为甚,易在术中出现心跳骤停,合并糖尿病等易影响到手术的预后。
3.2手术时机与方法
手术时机的把握对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手术治疗既要慎重,又要持积极态度,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尽可能在发作间歇期实行择期手术,对急性发作的患者如症状轻,保守治疗缓解的可能大,应先采取保守治疗,待症状缓解以后再行择期手术。对于症状、体征明显,有畏寒、发热,血白细胞明显升高者;有腹膜炎体征者;经短期保守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反而加重者,应在积极治疗内科合并症,纠正内环境紊乱后尽早急诊手术。原则上对要行胆囊切除术,年龄过大。全身情况极差及伴发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良者,局部炎性水肿,粘连明显致解剖不清者,可先行胆囊造瘘术,二期再行胆囊切除。
手术方法的选择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应用率明显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由于老年人腹膜炎反应迟钝一旦发现病情极容易出现胆囊坏疽[1],且老年人多较肥胖,腹壁脂肪较厚,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易操作。老年人结石性胆囊炎的病程一般较长,容易出现胆囊萎缩或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等[2]。而且老年人合并症多以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对气腹耐受能力差[3];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不利于小切口下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3.3围手术期处理
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由于合并症的存在,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抗病及耐手术能力均明显降低,影响手术。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术前禁烟,并行雾化吸入和给予适量祛痰剂及抗生素等。高血压患者(血压在21术前宜使用抗高血压药。对于入院前已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患者不宜停药,但需停用各种利尿剂。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前应控制糖尿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手术安全范围以下,肝硬化患者要积极改善肝肾功能状况。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重点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心律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徐书福.高龄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田[J].肝胆外科杂志,2002,2(1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