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文化产业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文化产业规划范文1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业;联合互动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前途的朝阳产业,目前很多省(区、市)都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贵州省依托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演艺、会展,形成“多彩贵州”品牌效应,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正在走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发展要求的独特模式。贵州文化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化产业具有容纳性广、关联性强和易于打通各产业之间关联产业链的特点;同时,文化服务的无形性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建设必须以其他产业为载体,实现广为传播和文化价值。根据贵州的特殊省情,将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实现产业间的联动发展,是贵州省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贵州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贵州省文化产业好戏不断。贵州电视台组建的家有购物集团公司在北京、上海、吉林等13个省市落地,3年总经营收入达12亿元;2010年11月“多彩贵州”商标注册成功,开启省级文化品牌产业化运作先河,带动了会展、演艺、民族工艺品、饮料、酒、茶等多个类型的特色旅游产品发展;2010年6月,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省直四大文化企业集团同日挂牌成立,文化产业散、小、弱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指出我省处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缓慢的第三阶梯。现阶段,文化旅游业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是整合贵州多种资源的平台,是贵州文化产业全面启动和提升的市场基础,也是带动贵州文化产业各行业各部类发展的龙头。对全省有国家级及以上称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之乡、风景名胜区等入列文化产业的资源统计表明,我省文化资源丰富,在全国位居前列。同时,《纲要》对省内外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文化消费市场和民意进行了专题和综合调查,发现我省文化产业出现了两种迅速增长的需求:本地市场快速成长,城镇居民对文化需求不断扩大,成为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力市场;同时,外地市场对贵州的文化消费需求迅猛增长。因此,贵州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和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贵州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缓,整体旅游形象不明显,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和整合,离旅游大省和旅游强省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旅游的发展缺少品牌、市场、资金等要素的支持。要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出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发掘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旅游。
二、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
(1)文化旅游业是贵州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贵州是旅游资源大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独特的文化、神奇的自然景观,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的成功运作,以及针对旅游市场成功推出的《多彩贵州风》大型民族歌舞演出,是贵州在旅游与文化结合上进行的有益尝试。将文化旅游业最为贵州文化产业的主导产业,符合贵州的比较资源优势,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同时,借助不断发展的文娱演出业、会展业、广播电视业等,带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2)文化产业促进了旅游业的优化和升级,保障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旅游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自然观光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游客在对文化、休闲、益智健身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旅游业的收益不再单纯依靠旅游人数的增加,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富有特色的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越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就越发达。把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文化旅游业,让文化有市场,让旅游有灵魂,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亮点和投资商关注的焦点,适应未来旅游业的产业升级需求。(3)文化旅游业将有力带动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文化产业的开发应注意寻找载体,否则将成为空中楼阁。作为一个产业来说,文化不是孤立的,其效益的体现往往与旅游业紧密相连。单纯的文化产业发展不仅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而且也不容易让群众接受;另外,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前期投入较大、投资回收周期长的问题,给政府和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负担。而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通过旅游功能的导入,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价值空间和市场空间,能够有效弥补文化产业短期盈利不足的缺陷,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有利于迅速将文化张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文化旅游业把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对旅游业进行重新审视,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延长旅游产业链,不仅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加速作用,而且对文娱演出业、广播影视业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作为主导产业其带动性和关联性将更加突出,也会成为贵州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难点在于如何引入消费市场,实现文化产品的外销,扩大市场规模和占有率。而旅游业的发展,为贵州省带来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形成了较大的外来消费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市场平台,有利于贵州省经济内需型向外需型的转变。将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与旅游业发展“请进来”战略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旅游业“请进来”已经积累起来的市场和经验,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逐渐树立国际文化贸易观念,逐步构建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格局。
旅游文化产业规划范文2
灵活的利用文化导向的方法,深入的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更新已开发的旅游产业,进一步的吸引投资推动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
1、促进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形象更新
旅游区往往是拥有景致较好或是赋有文化底蕴的地区,因此,旅游区的整体的形象不仅是一个视觉形象的问题,而是蕴含了更多的历史、文化、政策等因素。然而,文化导向能促进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的形象更新,维持各区域间的自然、文化、人类生活的环境稳定平衡的发展,使各个区域间的旅游目的地拥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辨识度。更新旅游文化产业的目的在于吸引投资新的投资者,加快已有产业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开发和服务业水平。依靠政策打造和重新包装企业形象,为文化企业树立专业化和品牌化形象。以此扩大区域间产业规模,增加就业和社会福利,拉进民众与政府间距离,使政府得到拥护,政策更有利的实施。
2、促进区域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
创意产业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基于文化之上利用人类的智慧创造出物质的财富、产业的更新,带来社会经济的繁荣。创意产业也因此成为了后工业时代重要的产业,并且迅速成为了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新型的创业和发展模式带来新的就业,为社会经济带来持续的发展与繁荣。文化导向下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表现为引导一批具有创意的设计人才,整合区域内文化资源,设计充分体现出区域文化的原创性特色产品,且产品具有一定的辨识度。吸引生产投资方,将原创性的作品生产出来,同时也可以增加地区的就业、消费。建设能吸引旅游者的宜居环境、休闲场地、特色饮食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旅游区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素质和教育环境。只有这些环节有效的链接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地区旅游文化产业价值创造的乘数效应。
3、文化导向下的旅游文化产业价值的溢出效应
文化导向对旅游文化产业具有价值溢出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区的实体经济的增值,形成旅游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经济与实体经经济之中的价值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向社会提供旅游产品,达到增加了社会福利总量的目的,形成了社会文化福利的溢出效应。文化产品的全球性的快速扩展迎来各区域新的旅游文化产业价值的发现历程,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宏观战略构建和实现,提供了另一个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然而,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不能只停留静态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发不仅仅是基于资源本身价值利用,也不是仅局限于门票所创收的的价值积累。而是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本身价值开发与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形成中实现了整个区域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倍增。文化导向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形象更新,刺激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增长,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的内在结构趋于完善,各环节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达到旅游文化产业价值持续累积。这必定开放区域内的产业系统,激发各个产业领域的更新和创意的出现以及扩增,引起区域内产业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二、文化导向下的区域旅游文化产业活化与再生路径
利用文化导向的方法合理构架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促使区域旅游经济活化与再生。
1、深化旅游文化产业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角色
旅游文化产业改变了重资源开发传统旅游发展,为区域整体经济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依靠在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旅游规划的实施力度。文化导向下的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使旅游规划走向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具体表现。市场的经济规律使旅游发展成为一种企业行为,从而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承担更多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2、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品牌形象构建
产业品牌化,是企业发展和立足的根本。利用文化导向的形式打造和重新包装企业形象,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意开发,实现高端化和精品化的服务。建立文化企业和机构的品牌化,避免文化品牌的低端化。
(1)针对性的细分客源及市场,实现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差异性
清晰地了解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特色,针对不同的旅游客体的需求来细分客源及市场。根据不同的旅游体验群体,针对性的开发旅游产业,扭转我国目前的产业园盲目的跟风性发展状况。重视地域资源的差异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也是其品牌化方向发展的依据。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选择性的发展具有特色差异性的文化产业。如曲江根据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唐为主的盛世文化主题,建设了多个旅游文化主题公园和公共文化项目,成功的打造了一个系列的旅游文化体验线路,树立了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
(2)政策引导,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政府对文化产业园的盲目规划,加之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需求,导致产业链的缺失。因此,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做到避免类似的情形,则要求政府以服务为主,建立健全的监督实施和跟踪制度,以优惠的投融资政策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技术创新。以政策规范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创意设计者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3)鼓励开发创意产业园,开创创意旅游产品及服务
文化导向方法中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增加产业发展潜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定吸引一群具有创意思维的艺术家或企业家的投资。艺术家的创意设计和企业的产品开发,为旅游者带来视觉的享受的同时,还能满足旅游者的文化体验需求。尤其是针对自然文化资源缺乏的区域,创意产业园能带动地区经济的繁荣和活跃。创意产业园为旅游产业提供创意产品及服务形式,从根源上避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模式化和开辟了新的旅游形式。如北京的“798”艺术区,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利用废弃的工厂,来展示自己的创业构思和产品,吸引艺术造访者和旅游体验者,将其成功的打造为北京都市文化新地标。
3、加强整体规划,从空间及组织上整合文化产业集群
重视全面的旅游规划,做到“旅游、景观、生态”三位一体合理规划。打造专业化的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园,需贯彻三位一体的规划理念。通过良性的竞争来淘汰和兼并发展潜力弱的产业园,增加大型文化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例如深圳华侨城的文化园的集群建设,企业为主导以高科技娱乐技术打造现代休闲地,修建了一系列主题文化园,还拥有和管理多个艺术场所。区域文化产业的合理规划,优美的城区环境打造,时尚文明的管理模式,使得华侨城成为一个富有生机的产业聚集园。
4、以特色文化产业增加社会福利,带动公众参与
文化导向能促进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文化的价值最大化。然而,旅游文化产业的根本是应该服务于文化的体验者,为提供旅游文化体验的载体和企业带来收益。区域内的文化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就业和创业机会,增加了社会福利,提高了居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小结
旅游文化产业规划范文3
区位条件是决定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放眼全国,道孚地处中国西部;置身四川,道孚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甘孜州东北部,东邻情歌故乡——康定,北靠丹巴美人谷,沿雅砻江大峡谷南下可抵达雅江县,驱车西进可到达格萨尔故里——德格。它不仅是贯穿康东和康北地区的黄金通道,也是古代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的交通要道,还是甘孜州府康定通往北路八县的第一站和通向的门户。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四川省将进一步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特别是康定机场的通航、东俄路的改造、雅康高速路的建设等将为道孚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旅游文化兴起一股“藏地旅游文化热”,许多人以到过藏区旅游为荣,作为“西环线”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文化区”旅游文化圈重要节点的道孚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必将进一步凸显。道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文化资源密集,遍及22个乡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皆有,星罗棋布。如梦幻仙境般的亚拉风光;被誉为“康巴阿勒泰”的玉科立体大草原;清廷御赐的皇家寺庙惠远寺;十一世达赖的诞生地;语言、服饰、婚俗、民居、饮食等都与外界不同的扎坝走婚部落;被誉为“世界民族建筑艺术的奇迹”的艺术藏民居等。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道孚形成了木雅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走婚文化、格萨尔文化等多种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结构,成为了五彩斑斓、百花齐放的文化圣地。这些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无疑是道孚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打造旅游文化精品的最好题材。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外力的推动,道孚旅游文化项目的开发资金极其匮乏,2001至2009年,道孚县旅游文化发展资金仅300万元,这导致景区开发欠广度和深度。目前,全县旅游文化开发尚处于初级水平,现有景区、景点小而散,看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强,影响力不大,没有形成具有支撑力的旅游文化精品和具有震撼力的旅游文化龙头项目。在游客心中,道孚仅仅是川西旅游文化环线的一个过境地,缺少统一、鲜明的品牌形象。此外,在美丽的自然景色背后,道孚的藏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并没有与旅游紧密联系,发挥出优势。在全省旅游文化业“十二•五规划”中,仅亚拉雪山(多县共有)列入五个特色旅游文化经济区中的环贡嘎生态旅游文化区,八美镇列入100个特色旅游文化小城镇;在2012年全省四个一批重大旅游文化项目中,道孚无一个旅游文化项目列入。由此可见,道孚在全州旅游文化发展中仅居于中下游水平,远在康定、泸定、稻城、丹巴之后。
二、加快发展道孚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考
道孚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从道孚县情及甘孜州情出发,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定位,举全县之力,从区位、交通、资源开发、品牌打造等方面入手,率先启动创建一批国家A级景区,打造一至二个拳头旅游文化产品,再实施政府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全域旅游文化发展。
(一)明确旅游文化产业目标近年来,道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作为一个现实基础十分薄弱的产业,其在省、州旅游文化发展中仍然排位靠后。为此,要从近期和中长期的角度明确目标,积极规划,分段开展工作。首先,瞄准近期发展,奠定旅游文化发展基础,初步形成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要抢抓机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完善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先期打造以八美土石林、亚拉雪山、惠远寺、龙灯大草原为代表的东部旅游文化区和以藏民居艺术、灵雀寺、白塔、龙虎沟温泉、鲜水镇湿地为代表的中部旅游文化区,打捆创建八美、鲜水古镇两个A级旅游文化景区,形成拳头产品,提升旅游文化综合接待能力,形成旅游文化接待人数和旅游文化总收入井喷式增长,建成四川知名旅游文化品牌,甘孜旅游文化大县,实现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扩张式发展。到“十二•五”末期,旅游文化产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增加值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应达到30%左右。其次,着眼远景规划,基本形成战略支柱产业,建成全国知名旅游文化品牌。作为四川旅游文化资源大县,道孚要努力优化旅游文化产品体系,切实增强旅游文化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调整旅游文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旅游文化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全面实施全域旅游文化发展,形成以八美五彩游为龙头,以龙灯大草原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线,以扎坝走婚文化和玉科大草原游为两翼,以鲜水镇藏民居乡村旅游文化、胜利白塔休闲游和灵雀寺宗教旅游文化等为亮点的全域旅游文化发展格局,实现旅游文化产品的精品化,做优、做强道孚旅游文化品牌,使旅游文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逐步发展成为道孚县域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到2020年,力争使旅游文化业带动其他行业增加值在全县生产总值中占50%左右。此外,还必须要清楚认识到,旅游产业的生命力在于自然美景背后的文化。因此,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定位上,必须要充分注意藏区文化、宗教文化以及道孚特有的地方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这些文化包括舞蹈、歌曲、雕刻、民俗等。要让文化深入旅游者的心灵,这样才能使道孚的旅游文化产业具有持续的、强劲的生命力。
(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道孚食、住、行、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虽大有改善,但发展不平衡、功能不协调。从康定到道孚,没有高等级公路通往景区、景点,宾馆建设、餐饮住宿、导游导购、车辆加油及维修等还不具备提供优质旅游文化服务的条件。即使作为全县重要旅游文化集散地和目的地的八美镇,目前也还处于无星级宾馆、无购物接待、无休闲娱乐、无景区客运、无旅游文化咨询的“五无”状态。当前,要配套建设旅游文化标识系统、数字信息系统、自驾游服务系统、旅游文化交通系统、旅游文化酒店餐饮业、旅游文化商品加工销售系统;要通过合作经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建设星级饭店、星级藏农乐、星级餐馆、游客中心,大力提高旅行社网络经营能力;要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道路交通指示牌、公共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规范和完善旅游文化标识,增强城市的旅游文化服务功能;要提供人性化服务,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吸引力度,稳定发展客源市场。根据道孚的区域位置和旅游文化资源现状,目前道孚可以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为基本市场,以广东、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为重点市场,在发展自驾游、自行车骑游基础上,拓展团队游市场,逐步开拓大西南旅游文化市场,力争形成重点突出、渠道多元、增长稳定的客源市场格局。
(三)推出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产品产品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地方旅游文化最根本的竞争力就在于其独特、高端的旅游文化产品。立足道孚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可积极发展民俗风情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文化、度假休闲避暑旅游文化、康巴高原科考探险旅游文化等产品。其一,民俗风情旅游文化产品。道孚县拥有灿烂的农耕文化、藏居文化、宗教文化、木雅文化、格萨尔文化、走婚文化等,可以利用这些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格调浓郁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极富特色的道孚-八美民居考察及民族风情体验游、惠远寺-然姑寺-灵雀寺等寺庙文化考察游、扎坝走婚文化体验游等。同时,应进行民俗文化的配套建设,包装推出游客参与性强的节目,以适应不同风格和要求的游客。其二,度假休闲旅游文化产品。八美石林、亚拉雪山、龙灯大草原、玉科立体草原、亚拉温泉、龙普沟温泉等景点宜开发度假村、星级藏家乐、汽车自驾游营地等旅游文化项目,并进行整体开发,形成规模效应。同时,还要注重旅游文化品种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可推出亚拉温泉-龙普沟温泉-新娘沟温泉-玉科温泉-七美温泉休闲度假游;草原骑马赏花摄影游;高原避暑度假游等。其三,康巴高原科考探险旅游文化产品。康巴高原具有与内地不同的独特气候、地理和动植物景观,可在此基础上发展康巴高原科考探险游,如亚拉雪山科考旅游文化线、亚卓乡高山湖泊探险旅游文化线、野生动物考察游线等。
(四)广泛开展旅游文化宣传道孚应根据自身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做好旅游文化的营销、宣传和推广工作。可以向社会公开征集或发动全县讨论来确定道孚旅游文化形象宣传主题口号和旅游文化形象标识;还可以通过各种节庆活动加强宣传,如办好赛马节、安巴农耕节和扎巴攀碉节等,以节会友,以节促销;可以根据景点特点完善导游词,改变以往教条化、死板式、程序性的解说,推出贴近游客、反映现实、突出文化、融入现代特征的导游词。要积极构建全方位促销网络,把旅游文化宣传与经贸、会展、文化、招商等有机结合起来,将旅游文化发展贯穿到电视、网络、宾馆、商场、广告等各个环节、细节中去,加大和周边县以及州联合宣传的力度。现阶段可以在成都、雅安、康定等地设置道孚旅游文化示意图,加强与丹巴、康巴、海螺沟景区和旅行社的合作,搞好旅游文化线路的对接,互相推荐、互送客源、实现双赢。要积极培育新客源,加强对客源地市场及出游影响因素的研究,进一步明确要开发的客源市场,不断增强宣传、促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确保客流量稳定、快速增长。
(五)积极建设旅游文化人才队伍专业人才匮乏、旅游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严重不足以及高素质人才缺乏是制约道孚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因。目前,道孚旅游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较为单一,大量缺乏从事旅游文化规划、旅游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旅游文化景区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从事电子商务、分时度假旅游文化网络管理、旅游文化资本运营的人才更是奇缺。全县有资质的导游为数不多,宗教历史文化旅游圣地惠远寺、灵雀寺、燃姑寺等都没有专业的导游和讲解员,游客只能观其外在结构而无法了解文化内涵,导致景点的吸引力大大减弱。此外,全县从业人员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宾馆、饭店服务人员大多只有初中甚至初中以下的学历,基本不会讲外语。为此,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立足长远、以人为本,把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培育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有效办法,努力造就一大批领军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旅游文化强县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旅游文化产业规划范文4
关键词:凉山州;民族区域;旅游文化;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2.7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74-02 文化是旅游的血液和灵魂,凉山州各民族历史悠久、风情古朴动人,尤其以浓厚的彝族风情民俗、摩梭母系氏族走婚习俗、独特的航天科技文化、优秀的红色文化为代表,还有丰富的生物物种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一、凉山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旅游文化产业应能向游客提供所需的全部服务,包括旅游线路中的各种文化载体,沿线所提供的交通、通信、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设施和服务。但由于地处西部偏远山区,以及开发资金的匮乏和经济社会发育程度偏低,凉山州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不发达。“行路难,多歧路”,“夏季泥石流,冬季雪封山”,就是凉山旅游交通的现实窘境。州域文化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旅游住宿接待设施普遍落后,许多服务设施简陋破旧,配套功能不完善,严重削弱了接待能力。
(二)旅游文化品牌整合不力
凉山州拥有丰富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既有独特的人文资源,也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但旅游形象并不突出,旅游文化品牌尚未形成。凉山旅游线路单一,景区亮点分散。“单打独斗”是凉山州旅游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各旅游景区、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小、弱、散、差的现象。神秘的毕摩文化、绚丽的民族服饰文化、丰富的彝族节庆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泸山、邛海、螺髻山等生态旅游品牌,缺乏市场知名度,没有形成资源互补和清晰的旅游形象。
(三)文化旅游管理人才短缺
凉山州旅游专业人才极其匮乏,文化旅游队伍整体素质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旅游文化规划、旅游管理、项目开发、市场营销、专业导游等方面的职业化程度有限,尤其是民族旅游文化产业急需大批本土的精通专业理论、熟悉旅游文化典籍与民族风土人情的高素质人才。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尤其是当地民俗导游人员应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掌握当地地理、历史、文学、音乐、民居等旅游文化常识。因此,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以及在岗人员的专业培训已成当务之急。
(四)旅游文化产品缺乏创意
对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应考虑把旅游产品与当地风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具有文化内核的旅游产品往往会成为树立旅游地形象的营销手段。凉山旅游文化产品既有旅游纪念功能,也可作市场推广之用,如航天模型、彝族服饰、彝族漆器等。但是凉山旅游文化产品品种单一,文化创意不足,纯手工制作与现代化生产、个性化与规模化运作缺乏有效的整合,尤其是传统工艺品手工制作居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难以体现规模效应,影响市场普及度。
(五)民族文化资源逐渐消解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多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旅游文化产品。这是一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形式,主要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忽略长远的文化传承与社会效益。历史文化古迹、特色民居村寨等,修旧如新或简单仿制,都会失去景观的原有价值。现代商业设施与民族文化生态格格不入,商业范围的肆意扩张破坏了景区的文化氛围,当地原生态彝族文化被影响、被侵蚀、被消解。随着商业化追逐,当地居民的价值观越来越受到商业文化习染。
二、凉山州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
1.构建旅游交通网络。依托成渝经济圈,突出成昆铁路、高速公路的客运能力,加快西昌青山机场扩建项目,推进成昆铁路复线凉山段建设,推动宜宾—西昌—香格里拉铁路项目,落实西昌—泸沽湖、西昌—昭通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西昌综合交通枢纽与次级枢纽县和重大项目重点项目衔接的道路建设,提升全州农村路网等级和畅通能力。
2.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对自然风景区的综合开发,必须体现大自然的质朴本色,重点是进行游览道路、食宿接待、娱乐购物等设施建设和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环境保护以及山地灾害治理。 对文化景点景区的综合开发,关键要体现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重点是进行修缮整理、开发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
(二)全面落实旅游发展规划
1.布局凉山旅游产业。认真实施《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凉山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编制《凉山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依据旅游市场的需求,从总体上、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发凉山文化旅游项目,做到合理开发,避免重复建设。推进彝族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不断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2.培养旅游管理人才。凉山旅游文化产业需要一批懂汉语、英语、民族母语的综合性文化人才,且主要依靠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化旅游人才,发挥旅游从业人员的属地文化优势。为此,一是要依托专业院校、培训机构和旅游企业等多方力量,建设旅游文化人才培养基地,提升在职人员的职业素养;二是要组织旅游文化人才的招聘与引进工作,并选派在职人员外出进修,接受更系统的专业培训。
(三)科学整合旅游文化资源
1.民俗旅游文化。凉山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应重点挖掘彝族文化、摩梭文化、傈僳文化等传统文化精髓,推动民族文化资源向民族文化资本转变,提高旅游文化产业规模。特别是彝族火把节文化内涵高、市场效应大,应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办节模式,突出文化品牌的整合效应,把火把节办成全面展示彝族历史风情、民风民俗的经典节庆,把彝族选美传统、民族服饰展示、民族饮食文化、彝族原始宗教文化、民族音乐歌舞打造成为凉山民族文化的重要产业。
2.生态旅游文化。凉山境内拥有邛海-泸山-螺髻山和泸沽湖、马湖、黄联土林等自然景观,对自然风景区的综合开发应保持大自然的质朴本色。凉山自然旅游资源以其奇、险、雄、秀自成特色,富有原生态旅游文化内涵,表现出分布广、种类多、品位高、四季皆可利用等特点。凉山州首府西昌市冬暖夏凉四季春,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被赞誉为“御寒避暑的胜地、休闲度假的天堂”。因此,应利用凉山特色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提升西昌在凉山旅游的枢纽地位。
3.景观旅游文化。文化景区的综合开发,要体现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凉山境内的人文景观包括:彝海结盟遗址、会理皎平渡旧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光福寺、灵山寺、木里大寺等;还有全国四大碑林之一的西昌地震碑林、春秋战国大石墓、博什瓦黑岩画、大箐石刻岩画、唐宁塔楼、明清庙宇等。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寺庙塔楼、古城宫观、岩刻壁画是写在木石和石头上的史书,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艺术风格、生活观念融入其中。
(四)积极开发旅游文化产品
1.突出文化创意。凉山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大,特别是彝族文化资源尚未形成真正的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品既要体现地域性,又要具有民族性;凉山旅游产品应突出地域标识的烙印,提高民族文化品位。因此,必须紧扣彝族文化内核,充分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配合月城和航天城的旅游定位,统一旅游产品地标,改变凉山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地标模糊的市场形象,使产业更富有彝族文化的内涵以及凉山景区的地域特征。
2.推动产业创新。凉山旅游文化产业化空间广阔,旅游资源还没有成为产业群。应通过旅游纪念、书籍编辑、光盘灌制等产业形式,展示彝族的历史、地理、建筑、天文、美术、音乐、舞蹈、工艺、美食、典故等,把凉山旅游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合起来,运用商品化手段传承彝族旅游文化;通过生产技术创新,将彝族服饰、彝族漆器等传统工艺生产方式转化为现代化产业方式,把民族文化内涵与现代制造形式有机结合,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五)合理利用旅游文化资源
1.加强资源保护。旅游文化资源多为原生态不可再生资源,当前凉山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在语言、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趋于相似,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淡漠。因此,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应保障凉山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通过制订和落实文化保护措施,避免外来强势文化导致彝区文化的逐步异化;应充分利用高校、政府和民间文化研究组织,强化民族文化的研究、开发和保护,纠正异化包装与商业作秀倾向,避免自然人文环境退化。
2.发展旅游体验。传统文化旅游项目以文物古迹和民俗展示为主,缺乏体验性和原生性。2011年4月,凉山州启动“彝家新寨”建设项目,包括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项目实施中,突出民族特色,打造精品亮点,使彝族村寨错落有致,民族特色氛围浓郁,为发展旅游文化体验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应将“彝寨”示范点打造成彝族民俗风情文化体验区,在彝族腹心地带如美姑、昭觉、普格等县的“彝寨”,让游人可在村寨食宿,参与当地民俗文化活动,参与民族工艺制作等文化体验,融生态游、民俗游与体验游于一体。
参考文献:
[1] 陆铭宁.彝家新寨建设与民族文化产业化途径探讨[J].人民论坛,2012,(32):152-153.
旅游文化产业规划范文5
[关键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 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9-0069-03
[作者简介]赵美嘉(1988-),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蔡德发(1966-),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导,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财政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一、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现状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多种多样,冰雪旅游资源与冰雪艺术、民俗文化、体育文化、地域文化等文化资源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因此,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打造自身特色、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黑龙江省冰雪资源丰富,冰雪期长、雪量大、雪质好,降雪期长达4个多月,在国内冰雪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目前,黑龙江省有高、中、初级滑雪场百余家,雪道180多条,总长度近18万延长米,基本实现了滑雪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2012年黑龙江省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44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915亿元,增长235%。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02369万人次,增长28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319亿元,增长241%;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065万人次,增长198%,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2亿美元,增长203%。
黑龙江省冰雪艺术文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85年1月5日第一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至今已举办29届,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规模也是逐年扩大。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也已经举办了27届,吸引了俄罗斯、法国、蒙古等国家派队参加。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城市几乎每年都举办冰雕表演、冰雪摄影展、冰雪散文大奖赛、冰雪笔会和冰雪电影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以及冬泳比赛、冰球赛、雪地足球赛、高山滑雪邀请赛、冰上速滑赛等冰雪体育活动。哈尔滨冰雪节与加拿大的魁北克雪节、日本札幌雪节、挪威的雪节一起,并称世界四大冰雪盛会。
多年来,贯穿冰雪产业链的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经贸、冰雪旅游等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见表1)。
二、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相对不足
2011年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支出7935亿元,其中文化事业经费43亿,占05%;2012年黑龙江省公共财政支出7906亿元,其中文化事业经费51亿元,仅占06%。可见,冰雪产业的财政投入所占的比重显然太少。相对于近年来黑龙江省冰雪的蓬勃发展,显然地方财政的投资力度太小,不利于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该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虽然政府财政投入逐年增多,但是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冰雪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要求。
(二)融资渠道较狭窄
现有金融产品主要是针对传统产业开发的,缺少对冰雪产业专属定制的金融业务;大多重视企业的有形资产,而文化企业资产多以无形资产形式存在,无法达到贷款对于资产抵押和风险控制的要求。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相比,专业性极强的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很难在资本市场进行股票、债券等融资,而且受发展规模的制约,相对于资本市场的增长水平并不相称,很难达到资本市场要求的准入条件,因此大多数冰雪旅游企业达不到要求,无法有效进行融资。
(三)人力资源缺乏
目前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行业中,从事管理服务的人才较少,一方面,由于季节性原因,单一从事冰雪旅游的人工作收入无法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无论事业单位或者冰雪旅游企业都缺乏发展空间,也缺乏为员工进行职业培训、职业策划、晋升及奖励机制的规划,导致业内人才严重外流。
(四)产业融合存在障碍
无论是何种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其他产业的相互关联和互补,冰雪旅游文化产业更是如此,需要产业间相互渗透和融合来推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间互补和延伸,往往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目前,促进产业融合的政策正在逐步实施,单独依靠产业的竞争力是有限的;各部门的协调和沟通上存在政策性的障碍,政府引导、技术支持、实践带动较少;缺少能够融合并且促进产业间合作的项目和活动,如举办冰雪旅游文化促进交流会、滑冰滑雪运动比赛等。
(五)缺少冰雪旅游品牌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品牌力较弱,缺乏品牌推广意识,没有把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提升到地方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组织和推进,相关部门缺乏对冰雪旅游文化品牌的构想和规划,缺少文化含量高、有特色、科学技术成分高的冰雪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因此,文化品牌薄弱是冰雪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1扩大财政资金投入
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每年增加幅度不应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通过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的方式,减少地区间文化事业投入的差距。增加国债资金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中央政府每年在国债项目资金中支出5%以上的份额作为引导性资金,带动社会资本,加快冰雪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2设立专项产业发展基金
政府有必要设立冰雪旅游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应每年增加投入鼓励其他企业及机构共同加入基金,进行管理,在组织或者参加各类活动时,为各投资企业提供优先权利,宣传企业。
3加强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制定《冰雪旅游文化企业管理办法》,采取与高新技术企业相似的各类税收和奖励政策。可开展地区试点,使从事冰雪旅游文化产品运营、衍生品生产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鼓励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见表2)。
(二)加快产业融合
1优化产业结构
黑龙江省政府应设立统一的冰雪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对全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分析、整合资源、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并衔接经济、文化、交通等产业同步发展。
2延伸产业链条
充分发挥政府指导、引导和倡导作用,加快产业链体系建设,实施协作发展战略。不应该仅仅将目光停留在滑雪文化、冰雪雕塑文化,需要建立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群和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贯穿产业链的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经贸、冰雪旅游等,吸收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集民族性、地区性文化性于一体,延伸并进一步完善冰雪旅游文化产业链条。
3不断创新文化产品
黑龙江省将冰雪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成冰雪旅游特色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把冰雪旅游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优势,才能突出黑龙江省的文化特色。黑龙江省目前的观光滑雪套餐,将黑龙江省冰雪背景、冰雪观光、冰雪艺术、冰雪产品、冰雪体育和冰雪教育等进行有机的整合,提供了多元化的复合型冰雪旅游文化产品,在注重冰雪旅游产品多元化建设的同时,还应深入挖掘冰雪旅游文化产品潜力,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促进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强化国际交流合作
国外对冰雪旅游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后产生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促进了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欧洲和北美以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已形成巨大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冰雪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的重要产业。所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促进我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途径。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1高校增设冰雪文化专业
为加快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应在高校增设冰雪文化,设立冰雪文化教育,冰雪体育,冰雪艺术设计,冰雕雪雕等研究方向,培养旅游文化复合型优秀人才;鼓励现有从业人员继续深造,设置冰雪旅游文化硕博专业,健全冰雪旅游文化教育理论体系与实践环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冰雪旅游从业队伍。
2增设旅游文化艺术基地
应采取政府引导、教育部门、文化部门与高校合作建设一批冰雪旅游文化艺术基地,将黑龙江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美术艺术等元素融入其中,定期组织作家、书画家、摄影家、艺术家,运动员、高校学生到艺术基地体验锻炼,增强知识沉淀,培养创作灵感,为黑龙江省冰雪文化艺术家和专业人士提供软硬件支持。
3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和技术
为弥补国内冰雪旅游文化人才的不足,应该加强从业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既要引进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也要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完善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四)强化金融支持
1创新金融产品
一是进行多元化的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推出涵盖知识产权、并购贷款、理财、现金管理的金融产品,开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二是推进直接投资股权、债权,完善风险保障工作;三是发展支持文化企业成长的保险产品,以进一步完善冰雪旅游服务内容。
2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建立冰雪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基金,运用资本手段,探索构建属于黑龙江省投资与运营平台;二是支持冰雪旅游文化企业通过债市融资,如利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债、集合票据等方式;三是建立冰雪旅游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为文化企业开辟投融资多元化新渠道,并为资本的退出开辟新通道。
3鼓励社会投资
支持社会资本以参股、兼并、收购、承包、租赁、托管等形式,积极参与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资本投资兴建各类冰雪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应从政策上倡导企业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投资冰雪旅游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4加强配套金融服务
构建冰雪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专门的冰雪文化资产价值评估机构,建立冰雪旅游文化资产的交易平台。当文化企业无法及时偿还贷款时,银行可以对其质押的文化资产进行交易,从而解决质押贷款业务时产生的问题。建立国家政策性的文化产业融资担保基金,分散文化企业贷款的风险,从而提高银行向文化企业放贷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欣,董欣,朱红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内涵的深开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朱红彦,韦文杰金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2(1):40
[3]王冰,孟范香发展龙江文化产业促进和谐产业体系建设[J]对外经贸,2011(11):11
[4]付瑞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J]经济师,2012(9):16
[5]张艳黑龙江省冰雪文化产业开发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141
[6]卢巧云文化产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政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8
[7]杨园争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J]企业导报,2012(19):80
[8]李良胤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2(8):187
[9]李村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与国外冰雪旅游发展之比较[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145
[10]金承哲,李爱晨构建吉林省冰雪文化特色及相关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10):6
[11]吴鹤,于晓红,徐芳奕解决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的策略[J]经济纵横,2013(1):105
旅游文化产业规划范文6
文化和旅游具有本质的内在关联性,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效益凸显[1]。一方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现代社会完全没有文化追求的旅游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难以为继的;文化产业对旅游业产生渗透、拓展与深化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以其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品牌影响力、永续更新性等特点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值点,促进传统旅游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方向转型。另一方面,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一个产业,文化不是孤立的,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常常也是旅游胜地,其效益的体现往往与旅游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旅游业对文化产业产生支撑、引导、强化的作用,延长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和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两者融合发展具有诸多的契合点,在产品、市场、品牌、宣传营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相互交叠的部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如果能紧密结合起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会更加明显。那么,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承德案例,探讨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对策思路,以此窥见一斑。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
美国学者格林斯坦与卡纳(Greenstein & Khanna,1997)从产业变动角度指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2]。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一个产业边界动态变化的过程。最初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分立,有各自明确的产业边界。此时,他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要,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非常小,企业的竞争行为建立在边界清晰的特定产业范围之内。随着信息技术和体验经济的兴起,社会经济状况相似性、消费者的旅游偏好形成的跨产业需求、多种产品联合使用的互补性、政府放松经济性规制等因素推动着旅游业与文化业由分立走向融合[3]。同时,产业的单元化和模块化方便了旅游单元嵌入文化产业体系,赋予了该产业以旅游功能,“使原先传统的边界模糊起来,彼此共生共赢”[4]。在融合过程中,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一些先行企业通过对各自产业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细分,以识别出自身价值活动的优劣势,然后借助技术手段的创新,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渗透或延伸至彼此的传统产业活动领域,再结合其内部价值活动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整合与创新,最终优化整合而成涵盖两大产业核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化发展。
纵观两大产业的融合过程,可以看出从产业分立到新产业形态的形成,需要区分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这就涉及到技术、产品、活动主体――组织及其业务等多层次内容的边界。因此,在技术创新、产业活动的政府管制或企业运作管理的创新以及市场需求改变等内外部动因的推动下,都有可能引起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以及产业经济活动的业务和运作边界的模糊或消失,并最终导致新型融合产业形态的形成,也就意味着产业多层面边界的突破和多层次产业融合的形成,这一融合的过程和实现机制(见下页图1)。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承德实践
(一)案例情况
承德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休闲旅游城市”。五千年的红山文化、千余年的契丹文化和三百年的避暑山庄文化,构成了承德深厚的历史文化蕴含。1994年,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境内有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林地面积占河北省43.3%,草地面积占40%,森林覆盖率54.9%。承德拥有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雄伟壮观的寺庙群――外八庙、长城之精粹――金山岭长城、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红色钙质砂砾岩及砂岩形成的奇山怪石――磬锤峰、罗汉山、天桥山、双塔山等人文和自然景观,文物古迹荟萃,自然风光秀丽,民俗风情浓郁,并形成了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森林、草原、温泉、冰雪、山水相环绕的旅游文化资源格局。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实践
承德旅游起步早、名声大,但发展缓慢,多年一直停留于观光游的初级阶段。随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承德综合分析资源特征和市场需求,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多元的文化、独特的山水、宝贵的历史遗产与现代休闲娱乐项目结合起来,开始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1.提出产业融合、创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战略。面对得天独厚的优势,承德市委市政府指出,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出发,优先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举全市之力,把握优势、依托项目,做融合文章,促进传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充当全市发展的“领军”产业。省委、省政府已经将承德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并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发展规划》纳入河北省“十二五”专项规划目录,与京津冀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首都经济圈规划紧密衔接,统筹发展,这为承德把文化旅游服务业做成第一主导产业指明了方向。
2.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了一批旅游文化产品。近年,承德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2011年,全年在建重大项目32个,涉及康体养生、冰雪开发、演艺娱乐等,总投资492亿元。2012年,确定了43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达1 082亿元,10亿元以上的项目21个,目前已规划建设总投资300亿元的皇家文化休闲旅游区、佛教文化休闲旅游园区、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区、“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园区等文化产业项目74项,其中“21世纪的避暑山庄”文化产业园区中的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避暑文化产业园、皇家奥林匹亚体育运动中心、元宝山滑雪场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部分已投入运营。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了,打造了一些旅游文化产品。
――演艺产品。作为重点打造的旅游文化产品――大型实景演出《康熙大典》和剧场演出《帝苑梦华》,改变了游客“白天看庙,夜晚睡觉”的常态,填补了承德旅游文化休闲产品的空白,成为承德旅游的“新名片”。《康熙大典》作为中国第一部以皇家文化主题、演绎康熙大帝传奇一生的夜间实景演出,自2011年6月18日首演以来,演出150余场,实现收入2 000多万元,荣获2011中国旅游产业节“优秀主题创意奖”。大型原创多媒体风情歌舞诗《帝苑梦华》是一部反映承德历史文化、民族团结、民族风情的室内舞台剧,是河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填补了承德文化市场缺少高雅舞台艺术精品剧的空白。
――节庆产品。以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为基地,每年定期举办中国?承德佛文化艺术节;依托作为中国著名摄影基地的优势,每两年举行一届“中国?承德国际摄影大展”;利用综合的历史文化优势,举办中国(承德)国际旅游贸易洽谈会、中国?承德避暑山庄国际旅游文化博览会等大型节庆活动。2012年5月25―27日,第十二届中国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在承德举办,此间举行了国际老爷车巡展、热河文庙祭孔大典、“青春旋律”管乐音乐会等活动,美国、俄罗斯、英国、丹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企业家、旅行商莅临参加。
3.涌现了一批民营文化企业。承德在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着力发挥民营资本的作用。北京江南集团投资80亿打造将军国际健康城、承德金龙集团投资20亿的金龙皇家广场、承德鼎盛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中国承德《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区、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汗行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成丰宁大汗行宫……在承德文化产业领域,随处可见民营企业活跃的身影。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承德进军文化产业的民营企业以强劲势头迅速崛起,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十大文化产业项目中,有6个是由民营企业出资运行,项目投资大、影响深远。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
(一)偏倚“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总体上依然走的是“资源依赖型”的道路[5]。限于区位、交通、综合实力等方面限制,旅游业发展初期对资源依赖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随着游客对文化需求的增加,“资源依赖型”思路终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缺乏竞争力。当前就如何以市场需求的前提,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的软肋,迫切需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业重新审视资源依赖与市场创新之间的关系。承德推行的单一观光、单一景区、单一门票的旅游发展模式,三个“单一”运营意味着旅游附加值很低。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单一开发利用,导致承德市留不住旅客,也未能依靠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抱着避暑山庄这一金字招牌,却又一直在低端产业链徘徊,旅游文化产业滞后,是承德所面临的问题,但不仅仅是承德的问题,也是全国许多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地方所同样面临的困境。无论是旅游业的提质增效,还是构建文化强市,都切实地提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以需求为前提的产品开发理念的重要现实意义,尤其对以知识和创意为核心构成的文化产业,单纯的“资源依赖型”,很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市场拓展型”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当前,在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资源开发中,就本区域内的局部发展考虑相对较多,但就整体层面的整体把握和规划尚嫌不足。特别是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和持续利用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承德曾经一直受到“开发还是保护”的徘徊困扰。对现有资源缺乏从整体上进行科学分类和把握,不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僵化地套用一种模式或一种方法进行资源开发,导致特色资源开发停留在较低水平,不能真正体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承德作为皇家生活文化的集成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治理文化、骑射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书画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等皇家生活文化未能突出出来。避暑山庄基本感觉就是一个观光地,浩浩荡荡,熙熙攘攘,未能还原历史上的文化地、生活地和休闲地面貌。
产品开发与创新是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高度结合发展的具体体现,当前中国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不可移动资源而轻视其他类型资源的习惯,利用民族民间工艺、历史文物、民族节庆活动等元素进行产品创新的能力不足,如何设计创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主题的旅游产品,开发以参与性和活动性为重要特征的文化旅游产品是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体制和机制的障碍
一是企业互动机制障碍。当前,文化企业的体制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包括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还存在的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企事不分问题,文化产业发展中忽视市场机制作用,中介组织发育不良等。还存在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各搞一套的行为,缺乏统一策划和监控,难以形成精品龙头项目。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要实现高度的互动发展,需要两者的管理和运行体制实现有效对接,在整体规划、布局、调控确立方面基本相同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政策供给和主动作为,是增进两者高度互动的关键因素和制度保障[6]。
二是上下游产业互动机制障碍。当前,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融合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条块分割,缺乏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大量势单力薄的同质化企业之间难以形成专业化合作和有效竞争,致使上下游产业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结合,严重阻碍了产业链的形成和延长。正是市场无序竞争,产业无法有序衔接,承德皇家旅游特色文化产业,在发展中还未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只有突破现有产业分割现状,构建企业健康成长的体制和机制环境,整合、辐射其他相关产业,推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才能带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高度互动发展。
三是区域互动机制障碍。各个地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发展规划各自为政,地方保护和条块分割等体制性障碍突出,缺乏必要沟通和关联,往往自成一体,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各级政府还没有形成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发展一盘棋的发展原则,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各个区域资源的特色定位和比较优势,导致重复建设和同质化低水平恶性竞争。在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的传统竞争观念指导下,加强地区封锁,强化地域、地界概念,严重影响跨地区合作的开展。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与皇家寺庙完美融合的典型范例,但是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联动合作目前只是表现在联票出售方面,在文化氛围营造、文物保护管理、景观借景共生等方面尚无进展,各景区间发展依然呈现孤立、分割的局面,没有有效进行整体营销和品牌塑造。在承德市所辖的三区中,各区争相提出建成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地标,使承德由观光地向国际一流的“休闲高地”迈进。双桥区设计了总投资200多亿元的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园区、艺术创意园区等13个项目,致力建设一个集民俗观光、休闲养生、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全新功能服务区。而双滦区在建设的雍正王朝文化产业园、清文化博览园、外八庙佛教文化园、“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园等十大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也均是集旅游、演艺、影视、鉴赏、养生、餐饮、购物、商住、展示、交流等功能为一体。
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鉴于目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和浅显的层面,根据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分析,要对产业运作模式、市场运营机制、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从较高层面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一)创新引领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通过创新,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全新的产品形态。如果没有创新,各个产业墨守各自的产业边界和规制,产业就无法跨界延伸和发展,也就无所谓产业融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加大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开放力度,把加快融合发展作为推动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积极探索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随着环首都经济圈战略实施和文化产业的重视,承德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提升的机遇前所未有。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目标为契机,积极创新理念、技术、产品和管理,加大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的开发开放力度,加速经济与文化互动、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真正把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业优势,实现由长假游(指五一、十一等长假)向休假游转变,固态的皇家游向民族团结生态等动静多态的休闲游转变,由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由承接国内会事、赛事向承接国际会事、赛事转变,由独立的旅游城市向京津次文化中心和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转变。
(二)政府支持推动产业融合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尽完善的情况下,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需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文化规划指导、产业引导、管理机制的转变等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首先是政策引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其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制定和完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财税调节、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扶持,引导和推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产业规划指导。在全面梳理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制定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选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发展任务,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科学指导。三是消除规制壁垒。公平、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目前中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间还存在一定的行业规制壁垒,旅游文化的管理与运作中,各管一行、各行其道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利于彼此的融合。因此,有必要按照产业融合的思路重建规制,消除条块分割的行业壁垒,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
承德旅游文化产业向更高层面融合发展,需要政府积极作为。一是要重点培育皇家、佛教和民族文化休闲旅游,在放大文化符号中发挥文化旅游品牌优势。深入挖掘皇家生活文化,系统谋划和展示皇家生活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治理文化、骑射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书画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二是破解区域、行业壁垒,构建区域、行业联动机制。要整合双滦、双塔区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集聚区,对全市的文化旅游产业进行高端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合理的空间布局,避免争夺项目、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三)市场导向带动产业融合
Katz和 Woroch认为,如果能够在相互的市场上创造新的机会和激励,产业融合可以看作不断增加竞争力的一种资源[7]。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各地要根据旅游资源赋存和文化底蕴,研究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需求,在“文化”与“旅游”双核驱动下,发现产业融合契机和融合点,寻找适合本地的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发展模式,形成多渠道的产业融合道路。其次,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文化和旅游之间“灵魂和载体”的关系,进一步创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在优质项目带动下,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第三,要整合、组建跨行业的产业集团。鼓励以资本为纽带的文化和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形成较完整的旅游文化产业链。目前,以宋城集团和华侨城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演艺企业既拥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能力、又拥有剧场终端,横跨旅游、文化等多个行业,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开发模式。2010年12月,宋城股份在深圳上市,标志着“旅游+演艺”的宋城模式正在获得资本市场的更多关注。第四,创新营销方式,通过节庆会展、影视创作、主题推介、网络促销等方式,加强对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推广力度。
对于承德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而言,发挥市场机制开发新产品,是增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效益的必然选择。以供给创造需求,不断推出新内容、新产品,引领消费时尚和消费兴趣。因此,必须深入挖掘皇家生活文化的内涵,可以考虑在避暑山庄外围建立一个丰富的功能区,如小广场、小餐饮、小商业等,成为城市文化体验地、欢乐聚集地;打造文化主题城市,包括主题街区、主题城镇、主题乡村、主题酒店、主题园区、主题活动等;挖掘四季产品――春花、夏树、秋叶、冬玩,以及四时产品――清晨练、上午游、下午养、晚上乐。推动《鼎盛王朝》和《帝苑梦华》两台实景演出提档升级,放大旅游文化效益,在全国旅游文化演艺产品的竞争中占据高地;通过举办国际旅游节、国际摄影大展、开辟碧峰门民俗文化街等方式,打响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在文化创意中加大“承德创造”力度,积极谋划筹拍电影《热河之恋》,将优势资源配置、市场化运作和现代传媒技术结合起来,打造一部经典巨制。并运用这样的创意,积极谋划全国民族团结清史文物展、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
(四)以整合为纽带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