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基础知识范文1
论文摘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增强创新意识,应认识到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核心、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思路;为此冲破传统教育观念是关键,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是前提,科学研究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是保障,摸索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是发展方向,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重点。
论文关键词:创新;高职;经济学基础;效果
培养“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经营人才”三支人才队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得重点。《经济学基础》是高职经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法案中占有重要作用,但国内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模式虽然经过多次重大改造,但还存在着若干问题:(1)高职与大学本科之间,教学过程中应有的层次梯度不清晰,即各层次教学体系之间缺乏明确分工;(2)课时少,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空间少;(3)师资队伍科研工作薄弱,长期缺乏动态调整,不利于知识的更新;(4)很多学校单纯重视专业课,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陈旧;(5)教师国内外交流机会少,对世界前沿经济学教学发展水平和动态了解不够。为此经济学教学改革应体现我国的国情、充分论证当今时代的生产社会化、经济全球化、市场信息化三大发展趋势,经济学教学活动必须走出校院、跨越教材,面向社会实践、面向时代与未来;必须面对我国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大胆开拓、进行创新。
一、育人思路创新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改动力
深入进行人才需求分析,找准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是育人思路创新的突破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承担着“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教学要围绕国家和行业的人才需求,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全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努力培育高尚人文精神、严谨经济素养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他们在人格、文化、技能等多方面的完整性追求,使他们既会做事,又会做人。为此,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育人思路创新就必须首先认真进行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从“教”到“学”同时进行教学改革创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首先要充分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人才需求,要深入分析国家以及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样才能找准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育人思路创新应立足于经济学基础性人才与国际接轨、应用性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教育思路,推进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做到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方面,要密切关注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热点,实施柔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他们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二、课程体系创新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改的难点
规划课程体系,针对不同专业需要,开展分层教学,避免与专业课程间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和雷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改革中,要增加文献阅读、学术论文、专题报告等,激励学生尽早接触科学研究,脱颖而出。制定措施使教学内容、方法、技术与经济实践的要求相适应,加大应用内容的比重,增强时代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实效,应将原有“课堂理论学习”为主,改为实施“课堂理论学习+课外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院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环节的研究和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建立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框架,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逐渐创造条件,实施规范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既把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在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启发思维,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创造力,从中收到最为切实有效、生动活泼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创新、教材更新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改重点
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动态发展,及时吸收前沿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动向、新案例,丰富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特征,使经济理论、方法、技术与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要跟踪国际上最新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应将原版教材作为参考书推荐给学生。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造,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加强现代内容,突出教学的时代感和应用性。一些经济学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博弈论、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应当被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们注意用现代经济学的最新进展重新审视、组织和讲授,并且在教学要求上针对高职生降低深度,大大缩短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周期。其次,为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建立不同高职院校的经济学教师就近轮换上课制度,这样有利于教师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接触研究新领域,从而可优化基础课教学。第三,教材编写、课程标准的修订应始终处于动态的更新与调整过程中,教材编写应具有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典型案例,反映了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突出了经济学的学科价值。第四,在教学管理中,尽管学校和各系对教师十分放手、使其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但是各系每隔一段时期都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对教师教学内容和质量进行监督考核。
四、师资队伍创新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改的基础
要办好高职学院最基本的是要建设一支强大、实力雄厚且具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着眼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梯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对话与合作,推动现有教师知识结构的转化升级,稳步使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师资水平与国际接轨。要鼓励聘请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学者定期到学院做专题报告,并使之制度化,以便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五、教育手段创新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改条件
(一)积极开展CAI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和建设,改善经济学教学条件和环境。利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工具,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校园网络进行课外复习、模拟考试、综合训练等,也可以进行课程预习,随时了解和掌握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的选择。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化处理,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时效性。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条件与资源,利用网上的仿真环境和条件,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直观性。
(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网络资源,尽快建设电脑化、网络化以及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对于部分教学内容的实践教学通过学生上网查找和分析相关问题的方式来开拓经济学的教学途径,加强学生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安排上机时间课程,利用网上的环境和条件,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实行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强化课后练习与实践,实行课堂教学与课后巩固提高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专业实践、实训基地,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多接触社会生产实践,直接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缩短就业的社会适应周期,增强社会综合适应能力。设立了校内、校外动态实践教学基地,结合授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调查和分析。例如,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建造经济学实验室、校内超市、学生餐厅,校外教学基地可以与一些商场、城市周边村、乡等,为使校外实践基地保持稳定可以协商签订实践教学协议书。
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教师的教学课件、教案,参考案例,方便学生的学习。
(四)请行业专家来校讲学,多方位、多触角、多层面地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社会生产和理论研究中的先进经验和学术思想。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得到深化和拓展。这些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对学习绩效能够进行更加有效的反馈。
六、加强教学方法创新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改关键
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理论比较抽象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首先,经济规律属于社会科学,高职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其次,目前的经济学基础可以西方经济学为主线,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距;第三,在理论介绍时大都以假设为条件,高职生在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第四,该课程逻辑性和系统性极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观察社会经济现象、寻找经济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经济理论解决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七、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改突破口
经济学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计算机基础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256-01
在信息社会里,对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越来越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正在逐步被社会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他们不但应该掌握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日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应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不但应该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基本使用,还应该具有学习和掌握使用新软件、新系统的基本能力,这对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对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因特网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各界对微机的使用已经由单机使用为主过渡到以网络为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最基本的技能;过去,高校是计算机教育的起点,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开展,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再是“零起点”。大学时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就必须跨越“零起点”平台,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起步。
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通过计算机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得自己的专业、又能开展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大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分析
现行计算机基础教育体制在用一个单一的标准要求、塑造和衡量具有各种不同背景的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起点水平,也忽视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层次不同,从而造成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学生个人学习生活实际的脱离,无法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研究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思路与方法,就不得不首先分析其特点:首先新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新生的入学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进行文字编辑、上网以及收发邮件,而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见过计算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教育极不平衡,而且,这种状况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过多的注重课堂教学和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有的同学课堂听课很认真,上机时间也能完成各项实验任务,但是遇到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而有的同学却仅仅因为要用计算机完成某项任务(包括游戏),却很快地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巧;再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使得各学科自身也对计算机课程提出了各自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文科类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很多学者都赞同将计算机基础教育以应用为主要目的;最后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日新月异。这是由于信息技术领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一个非稳定的状态。新的技术、新的应用系统、应用方式层出不穷。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思路和方法探讨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计算机学习环境的搭建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各项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各学校应注重提高高校各项工作尤其是教学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创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
1、实施分层次教育,改革教学评价方法。鉴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建议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水平考试,将有一定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学生和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分开,分为基础班和高级班。对于基础班的同学,要从基础开始讲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高级班的同学,可以直接从应用开始讲起,以上机操作为主。将考试改成上机考试与笔试相结合,两者并重的方法。平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放人大量的学习资料、习题、模拟题,以供学生自我测试。到期末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上机实验课、期末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三方面的表现综合核定成绩,三方面的成绩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不但更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鼓励学生多上机,更多的注重课外的学习。考试内容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一是必须设置多种考试模块,以供考生进行选择考试;二是建议增设实际问题型的考题,重点考察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简单记忆名词术语等书本知识。只有这样,考试才能顺应专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真正考核应试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2、区分专业,实施模块教学。根据非计算机专业中各种不同专业的情况和要求,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计算机技术,执行不同的教学大纲。也就是说,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区别对待,实行有区别的教学,而不能一律要求,一概而论。首先要做到按文理两科实行有区别的教学,以后再逐步按照理工农医、文史哲、经管法等大类专业来区别对待。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分设计算机控制、多媒体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教学内容模块,由学生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各自的兴趣和爱好,从中选择某个模块来学习,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权。在实行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应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的。目前大多数教材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编写的,常常以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口吻来讲述技术。否则,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和自学效率。
经济学基础知识范文3
[主题词]经络研究;经络实质;筋膜;中医现代化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8-0583-03
中图分类号:R 224.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对中医核心“经络实质和物质基础”的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缺乏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是制约的关键。近年来,笔者在数字人研究中发现,运用发育生物学等已知的事实,客观地提出人体内存在新的功能系统――支持与储备系统新学说(又可称为筋膜系统或经络系统),借以拓展人们的思路并揭示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的神秘面纱。
1 人体内新的功能系统学说提出的缘由和过程
1.1 背景
通过国家科技部两次(174次和183次)香山科学会议论证,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数字化虚拟中国人的数据集构建与海量数据库系统》,由第一军医大学(现为南方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首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4个单位承担,第一军医大学为承办单位,课题负责人为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原林教授,研究期限为3年(2003-2005年)。
1.2科学发现
针灸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经穴的本质――医学生物学基础是该研究的关键问题。笔者在数字人研究过程中采用高精度冰冻切削、数码照相的方法获取了正常人体的整体形态学信息,利用人体图像数据库实现了整个人体特异组织成分的选择性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在肢体和躯干的筋膜组织聚集处进行标记,通过三维重建和透明化处理,在重建人体模型内呈现出与经穴记载走行一致的串珠样影像结构。其中串珠的“珠”相当于经穴的“穴”;联系串珠的“线”相当于经穴的“经”。笔者认为穴位是能产生较强生物学信息的部位,在人体解剖学定位为筋膜结缔组织聚集处。
近2年,笔者用其他数字人数据集和通过CT、MRI等技术手段获取的活体数据,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重建获取的图像进行反复验证均可得到与此项发现同样的结果。
1.3科学理论创新
形态学研究已证明,筋膜遍布全身,包括所有包被在肌、肌腱或血管、神经及某些内脏器官外表面或器官之间的固有结缔组织,它又分为浅筋膜、深筋膜及脏筋膜。通过对筋膜的发育生物学溯源分析,从多细胞生物到三胚层生物再到高等动物,筋膜的发育经历为细胞外液一间充质一筋膜。可知其主要是由胚胎时期中胚层大量未分化的间充质分化形成,而间充质在生物发育中的作用是对其他的组织细胞起支持、储备等作用,通过细胞信号传导、分子扩散、神经反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自身免疫调节和细胞组织修复等环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生物个体对衰老、变异的功能细胞不断进行更新和修复,从而使生物个体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因此笔者推断全身的筋膜组织构成了一个有别于其他功能系统的支持与储备系统。
1.4提出新的学科领域
在提出新功能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成果,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筋膜学说,具体内容是研究结缔组织自身的功能机制和结缔组织与其他功能组织细胞的相互关系。
2 从筋膜学的角度探索中医经络的奥秘
从筋膜学角度研究全身的结缔组织支架与经络的解剖学关系。关于经络本质的描述,中医书籍称为“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我们今天所用的国家标准十四经、361穴,实际分别是元代和清代总结完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经络穴位如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等等。由于人体各部位均有结缔组织存在,客观上奠定了“穴位”的普遍性,中医大师孙思邈所说的“阿是穴”亦是同理。从历代经典医书对经络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经络描述与笔者对筋膜的描述在形态上有着十分惊人的一致:从功能的角度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而人体的结缔组织同样也内而脏腑、外而皮肤,联络内外、交通上下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架。
费伦等提出经络穴位的物质基础是在以结缔组织为基础,连带其中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等交织而成的复杂体系之中。美国Helene M Lange-vin的研究组在一项获美国NIH资助的课题中,提出针灸经穴网络是间质结缔组织网络表象的假设。该假设得到Elisa E Konofagou在正常人体针灸穴位处,结缔组织分裂位面超声影像显示的实验支持。
在过去针灸经络的研究中,组织学家对穴位进行了组织学切片观察,生理学家进行了神经传导测试,物理学家用各种声、光、电、磁探测等手段,这就像一幅拼图,每个单元都能有一定的发现,但未能了解整幅图像的全貌,反而越是细微(从大体解剖到组织切片、电镜切片、神经电信号、细胞信号传导、分子水平、离子水平等)离目标却越远,就像是用放大镜去看长城,始终未能触及经络的本质、看到经络的全貌。数字人研究使笔者第一次具备了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人体结构的手段,计算机图像分割和重建技术能够任意显示所关注的组织在人体的分布,通过与经络穴位的对比分析,得出经络穴位的分布与筋膜结缔组织支架分布相似的结论。而后从最原始的生物如海胆、水母到高等动物人,逐步推演筋膜结缔组织在生物进化的各个阶段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从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由结缔组织构成的支持与储备系统在人体整个生态系中的作用和与其他功能系统的关系。可以简单通俗地把筋膜结缔组织比喻为整个生态系(人体)中的土地,其他功能系统为在筋膜支持下的不同植物。中医对整个生态系的干预如各种刺激疗法(针灸、刮痧、梅花针等)相当于给土地松土,中药汤剂相当于给土地进行灌溉和施肥。这与中医倡导的整体全身调理和辨证论治的总体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现有众多有关针灸理论的假说不同的是,筋膜学说是在现有针灸生物学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经非常成熟的进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理论所提出的假说,与其他假说比较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对进一步深入持续研究的指导性。
3 筋膜学说对中医发展战略的影响
新功能系统的发现和筋膜学研究领域的提出,为古代针灸疗法奠定了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基础(人体筋膜系统)和机能学基础,为针灸研究摆脱传统经验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过渡提供了理论依据。针灸是通过针体刺人人体的结缔组织,经过捻转、提插对结缔组织进行机械刺激而产生生物学信息(神经、淋巴、细胞机械受体),从而调节人体功能细胞的生命活动(修复和再生)和机能活动(活性程度),穴位与非穴位的区别只是量的不同而没有质的区别。经络是前人对产生较强生物学信息部位的记载。筋膜学说的提出也为传统针灸器具的改进提供了依据,如笔者已获得国家专利的“得气针”,其要点是在针体上进行粗糙处理,使针体能够更有利于牵动筋膜组织而产生较强的刺激;还可根据解剖学部位、进针路径和病变情况改进出不同形态和功能的刺激器具。
经济学基础知识范文4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衢州 324000)
摘要: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微观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需要为地方经济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依托地方产业发展模式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因此,构建长效、合理、有生命力的产学合作教育动力机制就成为高职院校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经济学视角;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块状经济;动力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21-04
人力资本对经济的重要贡献让人们对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因而在世界范围内,不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尤其重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和规律表明,这种类型人才的最优培养途径是把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产学合作教育(下文简称产学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新时期高素质技术与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确保产学合作持续开展呢?这就需要研究校企合作教育的动力机制,只有这种内生性的动力机制才能使校企合作持续进行下去。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分析
(一)动力种类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职业教育法规和政策,但体系不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原则上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进行了规定,但对产学合作的经费保障和来源缺少界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权、利不够明确。企业、公司很少承担相应的职业教育职责。产学合作教育是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此次会议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动议,但这些仍然缺乏实质性的规定。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起能确保产学合作关系稳定的动力机制。我们先谈谈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有哪些。
慈善动力 慈善动机是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最高层次的动力。通过慈善捐赠、提供培训岗位等方式,大多数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意愿来自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在慈善动机的驱使下,他们相信教育进步有利于整个行业,会反过来使得企业受益。在德国的“双元制”中,企业培训的学员可能最后不一定为该企业本身服务,但大多数德国企业依然愿意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培训支持,如工作岗位或技术指导。这源于他们的理念和共识:一个企业培养的人虽然不一定为自己服务,但这些受训的人在为整个德国企业服务、为其所在的整个行业服务。
个体动力 切身利益的考量是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动力。企业通过合作通常可以获得四种利益:(1)公共关系利益。参与产学合作的企业往往可以借此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也可以改善公共关系。调查表明,参与产学合作的企业都会被人们认为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公共关系利益的改善往往可以通过提供少数工作岗位或培训岗位参与产学合作而获得。(2)廉价的劳动力来源。有些企业,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低廉的实习生工资更是他们参与合作的重要动力。这使得其产品在竞争中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3)未来人力资源渠道。有些中小企业在薪酬体系、福利待遇方面很难与知名企业和大型企业竞争。在其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或规模扩大过程中,向学生提供的实习或培训岗位,实际上有利于企业招聘到合格的员工,节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4)直接的经济效益。参与产学合作的企业把教育价值融入企业并成为企业经营价值链的组成部分,使职业教育真正在企业的经营运作中发挥作用;同时,学校在地方的信誉度和品牌价值会作为无形资产和价值融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中,从而提升其竞争力和价值,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集体动力 在许多国家要求提高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原因是企业缺乏有能力的劳动力队伍,因此,企业的共同愿望就是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但单个企业并不愿意在培训上投资,因为他们觉得不一定能够收获自己所培训的工人,这需要靠集体的努力来提高所有劳动力的素质,而不是个别员工。这就使得集体动力有可能支持广泛开展产学合作。但这需要阐明和规范集体利益的规则和制度作保障,没有这种保障,单个企业仍然缺乏参与产学合作的动力。
(二)动力机制的核心要素
动力机制是能促使和推进广义的产学合作教育(包括俗称的产、学、研)开展实施的体制和内在系统。合作双方的共同互补需要为其内在动力。因此,对合作主体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合作的核心要素,有利于建立一个合适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以下三个核心要素与产学合作教育密不可分。
利益要素 这是产学合作体系中最核心的要素。尽管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产学合作的双方关系也会不断地发生调整,但实现非零和博弈的经济利益成为产学合作教育的最根本的共同利益。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市场会不断对企业提出能满足市场的新产品需求;高职院校的主要“产品”是其科研成果和培养的人才,当市场反馈给企业需求时,企业也会把这一需要反馈给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需要有面对市场反馈适时做出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方向的变革,在实现其服务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实现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
人才要素 这是产学合作体系中最积极和有动力的要素。专门人才特别是具体从事研发的高端专业人才是企业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因为这些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是构想新知识、研发新产品、创造新程序、探索新方法的重要保障和智力支持,因而人力资源是产学合作教育中最能激发合作积极性的活跃因子。当今,人才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兴衰。为赢得激烈的企业竞争,非常多的现代企业采用各种办法为企业发展储备和培养所需人才。如IBM集团在本土和世界各地建立的IBM研究院,特别为其集聚行业精英和技术骨干;日本松下集团组建了松下研究院,为其研究开发世界领先、具有自己核心竞争力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流技术和产品。
技术要素 这是贯穿产学合作整个过程中最具价值的因素。指的是任一能独立成为技术基本结构的部分,如经验、技能、工具、机器、知识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和替换,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投入,新的生产流程的运用,都会以生产要素的方式体现在其生产产品的价值中。但是,由于科学研究的基础建设过程比较长,回报效果不明显。在这种“惯性”的制约下,企业部门很少主动投入科技研发资金,只有当其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时,才会由内而外的调整生产结构以迎合市场。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作用,会激起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愿望和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开发新技术或引发新的技术改造。
产学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的现状与困境
尽管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已经形成并发展,但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机制,使得校企合作难以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成熟的合作。因此,可以说目前的产学合作教育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合作共赢、良性发展的产学合作模式并没有建立起来。
(一)产学合作主体价值取向各异,合作的内驱力不在同一维度
从现有的产学合作看,高职院校通常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合作政策,对企业的利益缺少必要的考虑,即使出台一些有利的政策性优惠,往往因为难以操作缺乏实际效果。从合作模式看,高职院校往往主导合作过程,按照自身所需让企业辅助、配合完成产学合作,是主从分明的一元体制。企业所提供的合作投入,如提供见习岗位、提供培训设备以及直接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并不会直接使企业获益,因此,企业也就失去了合作兴趣和热情。利益要素这个合作体系中最根本的要素很难在合作过程中体现在企业身上。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直接利益无法得到兼顾,难以惠利互惠,从而使产学合作难以持续开展。问题的核心是产学合作缺乏健全的体制支持。因此,解决办法是有机建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利益体制。
(二)“块状经济”结构下,“校—企”点对点的模式规模效益不明显,产学合作难持续
“块状经济”源于经济学术语,其意为大量生产同类(或极度相关)产品企业相对集中于一个区域内,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突出表现的一种发展模式。其三个基本特征是:数量众多的小规模企业聚集;企业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高度相关性,很多企业都生产同类型或者产业链上紧密联系的产品;休戚相关,风险利益共享,企业生产关系紧密捆绑。“块状经济”的本质内涵即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这种模式在国际上盛行多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和特定经济环境下的产业集聚,属于产业集群的低端形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型决定了以前的校企之间点对点的订单式培养很难持续。首先,企业的小规模难以为高职院校提供长期稳定的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规模发展有矛盾;其次,经济相对专业化和高职院校专业多样性之间也有冲突;再次,小企业抵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与其合作的连续性难以保障。
立体动力机制的构建
产学合作教育是基于企业、高校双方自发地平等地交换彼此优势资源的合作,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因素众多,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动力机制是确保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重教育效果、企业重经济效益,两者的基本目标是不一致的,双方之间存在需求不平衡性。任何一方如只从本身立场出发追求单方利益最大化,要求合作方牺牲自身利益诉求和目标,合作都是不可能的。因而,在协调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寻求双方合作的结合点、利益诉求点,实现相互之间优势资源互补,最大限度地消除合作中的阻碍因素,建立产学合作的动力机制。
(一)建构产学合作教育合作、共享、补偿的动力机制
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都已初步认识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实情况是,产学合作教育还存在着各种障碍和阻力,需要参与各方共同协调解决。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通过对产学合作的核心动力因素分析不难发现:产学合作、利益补偿、成果共享等“动力机制”的建立能够协调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诉求,这对解决产学合作的矛盾尤为重要。
建立合作机制,形成“双主体”育人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 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不同阶段承担了不同的任务和功能,因此要改变以往单一主体的局面。在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不同时期,应轮流发挥企业和学校双方的作用,形成一种有效的合作机制,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状态。学校可在现有国家政策、法律条件下,充分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合作政策,采取合理的管理模式反哺企业等合作单位给予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其核心还是高校与企业如何在相互资源交换中形成共同的利益机制和合作机制。从学校的角度出发,首先要对参与产学合作的企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如优秀人才或紧缺型高技能人才推荐和输送,对合作企业的员工给予技术支持和培训。其次,激励产学合作的参与者。如奖励学生和教师,对学生就业、待遇等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对教师职称评定予以政策倾斜等等,激发参与合作者的积极性。
尊重经济发展理论,建构产学合作利益共享平台 根据经济学基本原则,促使高职产学合作效率最优化地实现。从企业方而言,他们可以吸收到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所缺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也可以让高职院校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库。通过人力资源结构的改善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产学合作实现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包括社会利益,如企业和学校可以扩大彼此在当地社会的声望,提高企业的产品知名度,增强当地市场信赖度。总之,尽管学校和企业不同的身份决定双方的根本目标和社会角色是有区别的,但在合作中通过优势资源互补可获取各自所需的利益。
利用补偿机制,发挥产研单位的主体作用 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案例,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企业需要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一定的投入参与高校的办学与管理、专业与学科建设、学生培养与就业等。而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会感觉到来自经济社会的种种压力,如产品创新、技术革新换代、产业升级等,因而,适当的利益补偿机制,如直接奖励、政策扶持、税收减免等办法,可极大地激励产学合作中企业方的积极性。(1)明确的奖励条例和办法。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明确的奖励办法和条例,清晰确定履行产学合作教育责任的企业所能受到的奖励。(2)相关政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给产学合作中心和基地予以专项经费扶持或通过“孵化器”的方式重点培育产学合作教育项目。合作企业投入的资金、设备等可获得合理的代偿,产学合作的企业方在这种代偿机制的鼓励和保障下,自主参与产学合作的利益才会有制度上的保障,才能激发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积极性。(3)在实践过程中,可依据合作的具体开展状态和规模,政府或相关部门通过减免企业税费、提供便捷的行政性程序审批等途径为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上这些都涉及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是校企双方可以解决的,因而校企双方还需要加强同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
(二)建立“超企业”组织的价值网络
在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中,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价值网络是值得提倡并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的策略,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基础也是源于其趋同的价值取向。产学合作的本质是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而形成的“超企业”组织,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有各自不同的战略定位、期望目标以及自身发展的瓶颈。在综合分析各个要素的基础上,双方各自能从合作方寻求到优势资源。这种实现自身目标所必需而自身又缺乏的资源的互补能帮助双方弥补现状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因而“借力发展”、“借船出海”成为“超企业”组织存在的理性基础。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超企业”价值网络组织有助于双方的风险分散、资源互补。要形成具备这样功能的组织,要求双方组建以高职院校为成员单位的职业教育联合会和以行业、企业为成员的行业联合会,并使他们之间联系具有交互、进化、扩展和环境依赖的生态特征。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两大主体的利益互不相同,但又可资源共享。但在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中都存在各自的缺位与不足。这主要源于动力机制不足。校企双方在立足于核心动力要素基础上,努力建立协调各方主体的机制的同时,还需要政府的行政行为和媒介引导,在宏观层面上需要相关的高职教育政策、法律的制定和施行,再通过优惠的财政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的鼓励,积极引导企业投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终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构建双赢的合作机制,形成企业投入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反哺地方产业和合作企业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六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2]管玲俐.刍议高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然”与“实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3]顾伟忠.产学研合作的经济学理论分析[J].经济师,2007(8).
[4]刘景光,等.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研究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5]那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特性[J].国际经济合作,2008(1).
[6]倪勇.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7]吴海平,等.价值网络的本质及其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2002(24).
[8]王振洪,王亚南.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利益机制及构建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
[9]夏建国.技术教育:一种必须重视的教育类型[J].技术教育,2011(1).
[10]徐元国.关注浙江块状经济升级问题[J].浙江经济,2006(14).
[11]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2]张登宏,方桐清.“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企业学院”进校园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13]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问题以及在我国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2(34).
[14]赵秋兰,郝源,张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切入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2(10).
[15]周鸣阳.经济学视野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3).
经济学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初中学生;语文知识;积累;途径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文化素养课。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作用显著。学生学好这门课就是要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成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必须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一定的积累,语文成绩的提高就是“空谈”。而我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多年教学中始终努力寻找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途径,以使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使语文素养不断地提高。
1.重视课前提问环节,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这让不少语文教师认为会占用讲课时间,担心完不成课时计划,常常忽视省略了这一环节。事实上我们讲课的目的除了给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外,就是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我们上完每堂课后,就让学生明确本课重点、需要识记的知识和下堂课要提问的内容。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就要善于提问,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多思考。学生学习兴趣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愿意独立思考自主实践。这将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字词、哪些名言名句,学习文言文归纳哪些实词、虚词等。明确提问的内容,学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课堂上掌握起来就显得轻松,不会抓瞎,没有精神负担。长期坚持,也就自然养成了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学习积累的知识也会变得丰厚起来。如果教师对已经教学过的知识不去过问,那么学生也就会懈怠,就不能很好的积累和掌握这些知识。
2.通过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队要记忆的东西如果不及时温习梳理,就会呈现递减或遗忘的趋势,直到全部遗忘。相反,如果我们经常反复温习,不仅利于牢固掌握已学知识,还能学到新知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使学生反复温习,巩固所学知识,每单元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出一些检测题,用讨论、竞答等多种形式进行检测。如果每课堂上,整天做字、词、句、段、篇的基础训练,而不去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实践。这样的语文课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只有这样通过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乐于接受,会主动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时了解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在自己出题的过程中,为了力求答案的准确无误,他们会查字典、翻资料。如此良性循环,学生所学知识也就得到了强化,掌握的也就更牢固了。并且通过检测,教师也可对学生学习的情况有所了解,做出正确的评估。
3.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记多背诵。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课外是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鼓励他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谚语、名人名言、优美诗句或精彩句子、新鲜词等。或者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经常阅读报刊、杂志,观看电影电视等。长久坚持,积少成多,并渐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得到永久的储存。教师要要探索科学化的作业路子,采用多元化作业形式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语文知识积累效果。如书面作业采用了指定作业与自选作业结合;即使书面作业,有时也变换角度完成,如要求学生对单元、或期中、或期末学习内容进行命题;随笔采用自由抒写和小组命题形式结合。一定阶段内又采用自由组合小组,轮流写作随笔,展示文采,共享知识;布置看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观看新闻・科技等节目,积极开发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另外,诵读是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我们现行的语文课本背诵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所以,加强背诵是不可少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强调了语文学习中诵读的重要性。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就是背诵了。不背诵就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大量的背诵会对一个人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态的形成,以及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利于最佳年龄期,让学生多记多背诵一些名篇佳作,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4.通过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积累语文知识。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也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充分利用教材阅读教学课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或者分析,帮助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如果阅读教学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兴趣的降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加入一些现代化因素,不仅能够促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学习阅读方法,提高语文知识积累,一举两得。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发挥多媒体技术应有的积极功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正常发展。除课外导读中的篇目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定阅读部分有代表性又有相当深度的名家名篇进行阅读,学生通过博览群书中,把书中的好词好句积累下来进行灵活运用,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此外,强化基础,利用课前五分钟,熟悉上节内容,检查早读效果。形式上可提问,也可上板练习,每节如此;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狠抓期中或期末检测后失分点训练:如课前安排时间训练文言文注解;系统复习,重视单元总结,学生归纳总结后,教师再讲解,之后让其修改完善;指导学生归类复习,按知识类别总结。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量变才能能引起质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懂得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丰厚的知识,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促进初中生语文水平的全面提高。
经济学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学习情境;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57-03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知识的必修课,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文化内涵深厚,知识点广且杂。目前各院校教师在此门课程上的教学手段还比较单一,还是以章节讲授为主,对于课程知识内容,学生难以熟练把握,通过导游资格考试的合格率也较低。为了适应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笔者对此门课程进行内容重构,以导游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目的在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与职业素养得到同步提升。
一、学习情境设计的思路
1.课程目标。“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不仅服务于专业课程及导游资格证书的需要,更是为了提升未来导游员的文化内涵,对导游员的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起到主要支撑作用。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对中国历史、民俗、宗教等文化知识由死记硬背到领悟内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导游讲解、营销,回答游客提问,实现较高的文化素养,展现旅游人魅力。
2.课程内容构建思路。《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主要涉及的是旅游文化知识,但与导游岗位职业能力密切相关,课程以职业能力为着眼点,分析导游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文化知识内容融入导游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中,将学科知识框架重构,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知识总结,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3.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导游人员带团工作包括一系列工作任务,包括带团前知识资料的准备、迎接游客、为游客安排住宿、带领游客进行游览、导游词讲解、带团购物、带团用餐欢送游客等等。结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的内容,提炼出与其有较强联系的导游带团前知识资料的准备、导游词讲解、带团购物、带团用餐四个导游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将知识整合序化融入其中。
二、学习情境的设计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材普遍选用的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用书,这样可以在学生学习导游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导游资格证的通过率。因而,课程的内容基础即导游资格证书考试中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将文化内容整合序化,融入导游资料整理、导游讲解、带团购物、带团用餐四个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四大学习情境。
1.学习情境一,“文史”讲解资料准备。在这个情境中,将中国历史知识、中国旅游地理知识内容融入,设计“中国历史博物馆调研”、“编辑《中国最美风景》书籍”两个子情境,教师在这一情境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及爱国教育,学生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中国风景介绍的编辑,提升整理归纳能力,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并具备较高的爱国热情。
2.学习情境二,“主题游”导游讲解。这一情境将中国的宗教、民俗、建筑、园林、港澳台文化知识融入其中,设计“畅游中国民俗文化村”、“宗教深度游”、“建筑园林文化游”、“港澳台四日游”四个子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整理以及讲解的形式掌握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知识,当所学知识以导游词形式讲解出来时,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最好的。主要包括景点概况、名景、传说故事的讲解,讲解要求生动、熟练,导游词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是《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涉及的知识。
3.学习情境三,“中国风”商场购物;学习情境四,“文化饭店”用餐。这两个情境涉及的知识内容为中国风物特产与中国饮食文化知识,除了通过情境教学,加深学生对此部分知识内容的掌握以外,还充分考虑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即当岗位转换成计调或市场营销人员时应具有的文化底蕴与能力素养,学生通过商品介绍与菜单设计,提升创新力与营销能力。
三、课程学习情境教学的实施
课程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引导,情境教学过程共设计六个步骤:情境导入、情境分析、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师生共评、教师总结。下面就以学习情景二“主题游导游讲解”中的子情境一“畅游民俗文化村情境”为例,具体介绍一下《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情境教学的教学过程。
1.明确学习目标,进行情境导入。首先明确学生在这个子情境中将要实现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与能力目标。然后进行情境导入。在这个学习情境中,每名同学都有两个角色,角色1为民俗村的少数民族地陪导游员,角色2为游客。
2.情境分析。在这一情境中每个小组抽签确定角色1扮演哪一个少数民族的地陪导游员。当游客(全班同学)来到民俗村体验游览时,将会欣赏到北方少数民族、中南少数民族、西南少数民族风情。当游客来到其中一个少数民族村寨时将会有一组同学转换为角色1,要通过情景模拟、艺术展示等方式向游客们讲解,并展示所扮演民族的特色。
3.小组讨论。学生们按教师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并熟悉教材,之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将自己小组所要扮演的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语言系属、、文化艺术成就、住宅形式、特色服饰与风味、特殊禁忌等知识点进行总结,填写任务单,确定任务展示的形式,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组织排练。在任务展示之前,教师会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辅助教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4.任务展示。任务展示小组成员能够以活泼、生动、幽默的方式展现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成就、特色服饰与风味、特殊禁忌等特点,使他人印象深刻。展示过程中,做好角色转换,当角色1少数民族地陪导游员转化为角色2游客时,游客(学生)能认真观看,并记住关键知识点。此时,导游(教师)还会与游客(学生)互动,问及所欣赏到表演中的内容时,游客(学生)应能够回答正确。
5.师生共评。学生在教师发放的任务单上,为其他小组的表现打分写下评语,教师也针对各小组的表现对其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6.教师总结。教师进行知识总结,为学生留制作民族知识总结表的作业,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细化,在头脑中建立立体框架,更助于知识的把握。
四、课程设计的原则
1.理实一体。该课程的情境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以任务驱动的形式,采取分组讨论、启发引导、角色扮演、演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开展知识归纳、作业展示、参观考察、实地讲解等体验性学习,力求实现理实一体。如宗教深度游情境,首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哈尔滨极乐寺、索菲亚教堂、清真寺等景点进行分析,结合教材准备讲解词;然后到这些景点进行实地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职业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2.课证融通。按资格证书考试大纲选择教学内容,将章节内容重组,构建学习情境,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知识内化、迁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积极应对全国导游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