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康复训练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康复训练的好处范文1
我们知道,体育运动是增强体质、改善身体状况最主要、最经济也是最好的手段。“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是预防疾病和病后康复的重要方法。现在的医疗费用很高,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够把身体锻炼好了,在一年里我们能够少生几次病甚至基本不生病,那么我们不仅是节省许多的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自己减少了许多的病痛折磨、家庭减少许多麻烦,对整个社会来说,更可以节省出惊人的医药费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健身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它还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生命、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我们保持健康就是对社会的一种巨大贡献。
在进行健身和康复训练的时候,有几个问题我们应该先弄明白。第一,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健身方法。老年人参加健身运动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为了健身。但是,怎样进行健身运动?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什么样的运动?如何把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对于中风的预防性锻炼与康复训练来说,这个问题显得特别重要。许多想锻炼的老年人一般是到公园或者其他老年人比较多的场所跟着别人锻炼,看到别人慢跑他也慢跑,看到别人打太极拳他也学打太极拳,听人说爬楼梯好他回家也开始天天爬楼梯。慢跑、打太极拳、爬楼梯等运动是一些很好的体育活动,但是却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进行这些运动,可能这些运动对别人很好,但是对你的身体有可能不好。太极拳很好,但是对于一个中风偏瘫的人来说他怎么打啊?有的人膝关节肿痛,你说他能不能去跑步、登山或者爬楼梯?显然不行!因为这样的锻炼对关节肿痛的人来说不仅没有好处,还会加重病情。美国有一项研究说跳跃能够预防骨质疏松,跳跃是能够预防骨质疏松,但是对于骨质疏松严重的人来说你敢跳跃锻炼吗?跳不好就可能跳骨折了。总的来说,我们在进行健身和康复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讲究科学、讲究安全、讲究实效,要简单、易学、锻炼方便,对康复训练来说,还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不但对健康无益,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第二,进行健身和康复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可逆的,身体的健康状况可以因为各种原因受到损害、出现疾病,也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逐渐恢复健康。医疗和运动都是一种康复的方法,有一些疾病现在医学上还没有好的方法治疗,通过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健身运动却能够使身体状况逐步得到改善,而理想的健身效果一定是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坚持进行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锻炼才能够慢慢取得的。进行健身和康复训练不能急于求成,特别是长期受到病痛折磨的人刚刚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够得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好的锻炼方法就拼命锻炼,希望通过自己的强化锻炼能够在短时间内使身体康复,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新的损害。只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进行锻炼才能够收到理想的健身效果。
第三,要注意把握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理想的健身和康复训练效果不仅要有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法和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还需要注意把握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这一点也非常重要。高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有可能发生意外,北京就曾经发生过马拉松过程中猝死的案例。如何把握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呢?很简单,只要在锻炼以后感觉身体舒适就是合适的,如果锻炼以后感觉很疲劳或者很不舒服,那就说明运动量或运动强度太大了。当然,运动量太小也达不到预期的健身效果。
有一位82岁的林师傅,以前患有冠心病、胆结石、低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后来通过长期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锻炼方法并坚持锻炼了20多年,现在通过体检发现原来患有的冠心病、胆结石、低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疾病都消失了,林先生说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是:全身无病无痛、五官衰退减缓、腰背硬直、行走雄壮、生活自理、动作敏捷、脸色红润、精神饱满。林师傅的健身经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1)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可逆的;(2)通过科学的健身运动是能够使身体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的;(3)理想的健身效果必须要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坚持进行锻炼才能够得到的。
康复训练的好处范文2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87年成立脑血管专科医院以来收治无数个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达到预期效果 受到各界好评。现将我科统计100例脑血管患者中,出现偏瘫者95例,占95%;经过治疗,生活能自理者80例,占偏瘫人数84%以上,男61例,女39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6岁,左侧偏瘫46例,右侧偏瘫54例,脑出血为45例,脑梗死为55例,其中有42例伴失语。10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经过1~6个月的康复后,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康复 脑血管的患者由于病情发展快、恢复期较长,患者常产生焦虑不安、低落、悲观失望、厌倦等情绪。患者希望能被医务人员尊重和重视,期待安全可靠的诊疗护理,故康复护士对患者要耐心开导,对家属要详细解释,并强调康复训练的好处和不锻炼的严重后果,只有坚持不懈地治疗与锻炼,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并列举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及家属树立起信心,密切配合,因此心理护理应贯穿在整个康复过程。
2.2 自我护理 训练患者“自我护理”应进行必要的康复知识的宣传,通过耐心引导、鼓励和帮助,使他们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从而部分地或全部地做到生活自理,以便适应新生活,重返社会,如:右手废用后训练其左手吃饭、写字等。
2.3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综合性的,如:药物、理疗、针灸、运动、按摩推拿等,护士要与各有关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洞察和了解情况,提供信息在综合治疗过程中起到协调作用,以便使整个康复过程得到统一。
2.3.1 恢复语言能力的训练 失语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不良影响极大,语言训练越早越好。首先帮助患者学习非语言沟通的技巧,通过语言与逻辑性的结合,训练患者理解语言的能力;其次借书写方式表达,在训练时应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由短到长地教他朗读并注意发音时的口型,细心讲解发音要领,反复训练。育网搜集整理除反复地进行发音训练外还应掌握多方面的训练技巧,模拟人的动作、手势、口型等方法,使患者尽量体会、理解、模仿发音,直到能对话。通过以上方式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3.2 患侧肢体的功能训练
2.3.2.1 按摩可促进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回流,防止和减轻浮肿,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运丰富,改善营养,可每日按摩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上肢从手指开始至前臂、肩关节周围;下肢从脚趾到小腿、大腿、髋关节周围,连续1周,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
2.3.2.2 在床上活动瘫肢鼓励患者锻炼患肢,做各种活动。活动度由小到大,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宜。护士要反复解释,教会家属对患者完成患肢屈曲与伸展、内收与外展等动作。
2.3.2.3 运动训练首先要利用各种方法恢复和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预防关节挛缩,运动训练由易到难。
2.3.2.4 肩关节活动卧位时上举手臂,手臂向不同方向移动,如用手摸脸、前额、枕头等;坐位时直臂前举、外展、后伸及上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3.2.5 肘关节活动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背伸,掌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拳、舒展掌指等。
2.3.2.6 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等动作;也可通过用匙、用筷、写字、梳头、系扣子等动作来训练手指。
2.3.2.7 关节的运动反复屈伸关节、髋关节及活动足指关节,逐渐达到上抬瘫痪肢体。
2.3.3 站、立、走的指导 随着病情好转、肌力的恢复,首先选取半坐卧位,以后逐步增加角度,适应后协助患者坐于床边,或床边站立,当患者能独立站立和保持平衡后才可逐步练习行走。
2.3.4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训练与休息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密切观察病情,如有不适及时停止训练,预防并发症,加强保护,防止受伤。在锻炼中必须有人照顾,当患者有独立日常生活能力时再逐渐脱离助手
2.4 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宜多食蔬菜、水果,忌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切忌暴饮暴食,避免过度肥胖。
康复训练的好处范文3
1 经常眩晕可能是脑血栓的征兆
如果经常眩晕,这很可能是脑血栓的征兆,眩晕是脑血栓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心脑疾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如出现这种情况应尽早去医院诊治。
此外,剧烈头痛;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血压突然持续升高或降低;呛咳;吞咽困难;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栓的前兆表现。
2 睡前一杯水可防脑血栓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黏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纤维蛋白等物质便在血管壁上沉淀下来,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则会导致脑血栓形成。
研究证实,人的血液黏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变化着,并有自己一定的规律,在早晨4点至8点血黏度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至凌晨达到最低点,以后再逐渐回升,至早晨再次达到峰值。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老年人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脑血栓的发病时间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间,说明血黏度增高同脑血栓的发生必然有一定关系。
据临床证实,在深夜让老人喝200毫升水,则早晨血黏度不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因此医学界普遍认为,晚上饮水的确可以降低血黏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当然,脑血栓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血黏度增高只是众多因素之一,但至少可以肯定,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对预防脑血栓的发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3 中医针灸治疗脑血栓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疾病康复。有研究资料表明,针灸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抑制红细胞聚集及降低血球压积,达到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供氧,促进脑细胞恢复功能。最常用的为体针,根据瘫痪肢体选取穴位,结合补泻手法施术治疗。近些年来,头针被广泛地用于脑血栓的治疗,还有入应用刺络法来治疗脑血栓,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脑血栓若能早期进行针刺治疗,并予以适当瘫胶功能锻炼,效果会更好些。
4 脑血栓患者的饮食禁忌
4.1 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
4.2 控制总热量。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4.3 适量增加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
4.4 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
4.5 科学饮食。脑血栓的病人有的合并高血压病,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4.6 多饮水。脑血栓的病人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4.7 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粮,蔬菜和水果。
5 脑血栓康复期——护理很重要
5.1 心理护理。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病情发展快、恢复期较长,患者常产生焦虑不安、低落、悲观失望、厌倦等情绪。患者希望能被医务人员尊重和重视,期待安全可靠的诊疗护理,医务人员应给予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用护理技巧填补患者的体力、智力和意志方面的缺陷,促进自主生活的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2 肢体功能锻炼护理。
5.2.1 按摩可促进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回流,防止和减轻浮肿,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运丰富,改善营养,可每日按摩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上肢从手指开始至前臂、肩关节周围;下肢从脚趾到小腿、大腿、髋关节周围,连续1周,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
5.2.2 在床上活动瘫肢鼓励患者锻炼患肢,做各种活动。
5.2.3 运动训练首先要利用各种方法恢复和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预防关节挛缩,运动训练由易到难。
5.2.4 肩关节活动卧位时上举手臂,手臂向不同方向移动,如用手摸脸、前额、枕头等;坐位时直臂前举、外展、后伸及上举。
5.2.5 肘关节活动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背伸,掌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拳、舒展掌指等。
5.2.6 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等动作;也可通过用匙、用筷、写字、梳头、系扣子等动作来训练手指。
5.2.7 关节的运动反复屈伸关节、髋关节及活动足指关节,逐渐达到上抬瘫痪肢体。
康复训练的好处范文4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风湿病及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多关节一期置换逐步普及[1、2]。但多关节一期置换手术后全身反应重、出血较多,对护理的要求更严格。我院自1998年4月~2010年12月共收治29例下肢多关节一期置换患者,现将护理体会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19~74岁,平均63岁。疾病:强直性脊柱炎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骨性关节炎9例。双髋同时置换18例、双膝同时置换9例、双膝并一侧髋同时置换2例(均为强直性脊柱炎),共计60个关节。
1.2 关节功能评定 采用Harris关节评分法评价髋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患者主观满意度分为4级,Ⅰ级为差级、Ⅱ为一般、Ⅲ级为良、Ⅳ级为优。
2 护理体会及要点
2.1 心理护理 因多关节置换的患者患病时间长而体质弱、一次医疗费用较大,尤其风湿病患者术后还要长期用药,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我们耐心与患者交谈,手术可以使废用的关节重新拥有功能,并介绍手术成功的典型病例,以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预防感染、保持无菌的护理 多关节一期置换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对体质的要求较高,术前充分调整营养状况以增强抵抗力;术前就开始训练下肢的活动方法和排便方法,以避免术后大小便污染切口敷料;控制肺部情况;对下肢严格备皮消毒处理,无菌锦保护。术后严密观察敷料是否有渗出、移位,及时更换调整。
2.3 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除常规引流管护理外,我们术后严格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包括每分钟引流液的滴速,及时汇报给医师,以便良好处理。我们观察到部分多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引流量十分较大,29例中3例术后2小时引流量在500ml以上,18例术后24小时引流量超过1000ml,分析原因为多关节置换常采用生物性假体固定、长时间手术失血多致凝血障碍、术后预防血栓不能常规应用止血药物及患者体质的特殊性等原因。对每分钟引流液滴速超过50滴的,我们采用每10分钟观察一次,并通知医师,配合医师积极的进行检查、输血或药物等治疗。
2.4 饮食、营养的护理 我们观察到多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纳差,不愿主动进食。分析原因为手术应激创伤大、出血多,宜导致电介质紊乱、应激性溃疡等。我们严密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询问患者的饮食量、入水量及尿量,并观察患者的皮肤弹性。一旦患者出现恶心、饮食差或尿量24h小于1500ml,及时通知医师并分析原因,对症处理,恢复患者的正常饮食,避免出现电介质紊乱、营养不良,以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2.5 疼痛的护理 控制疼痛应贯穿整个康复过程[3],我们采用术前、术后全程镇痛护理。术前3天给患者口服赛来昔布0.2g,每日一次。术后应用口服赛来昔布0.2g,每日一次,泰诺林2片,每日三次。
每日两次询问患者康复锻炼时有无疼痛,必要时给与美施康定1粒,每日一次。每天进行三次肢体按摩放松,每次30-45分钟。使患者手术后保持无痛状态,达到“预防性镇痛”,不等到疼痛出现后再处理。通过无痛护理,11例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第一天膝关节屈曲>100度。
2.6康复训练护理 除常规的康复训练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外[4、5],重视多关节活动度的锻炼,并预防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1)一侧髋、膝关节同时置换时,早期不能采用常规的锻炼方法,因为膝关节要求加大屈膝度,而髋关节早期限制屈髋度数,我们采用让患者半坐位,下肢外展置于床边下垂,伸屈膝关节锻炼,预防髋关节脱位。2)加强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增加肌肉泵的作用,预防深静脉血栓。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护士协助患者做足趾、足踝关节的背伸、跖屈、旋转运动,最大限度屈伸足踝部,每个动作保持5s,然后放松,重复训练。3)术后严格执行正确,早期规律的功能锻炼。
3 结果
2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个月。治疗康复3个月时要求病人必须门诊复诊,予以关节功能评定和满意度评定。全部病例术后3个月评定。27例一期行双关节置换的患者,Harris关节评分平均为91.2分、HSS关节评分平均为88.3分。18例术后主观满意度为Ⅵ级,8例为Ⅲ级,3例为Ⅱ级。2例下肢3关节一期置换者为19岁和28岁的男性患者,满意度均为Ⅵ级,Harris关节评分分别为95和91分、HSS关节评分分别为88和92分。全部病人没有褥疮、切口感染、坠积性肺炎、脱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4 讨论
一期多关节置换具有住院费用相对较低、总住院时间短的优点,随着关节置换技术的提高,多关节一期置换逐年增多,但同期多关节置换技术要求高、应激创伤大、出血量增多,并发症亦相应增加,这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使患者术后达到理想的标准,这与康复护理的正确指导是分不开的。通过我们系统的护理观察,本组没有一例出现褥疮、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一期多关节置换护理与单关节置换护理有明显的不同,不能按照单个关节置换的护理简单叠加。多关节一期置换明显的特点是患者体质普遍较差,术前应积极进行调整和护理;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引流量大,导致患者术后饮食极差,如不引起重视,积极护理观察并调整,常导致电介质紊乱,甚至肾前性缺血、肾衰等,严重影响康复;一侧下肢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康复功能锻炼时,早期会出现相互影响,需采取特殊锻炼,护士应积极予以正确指导和协助,以防止关节脱位。术后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各阶段康复锻炼从两侧肢体交替进行,逐渐至双侧肢体同时进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训练的无痛也越来要求越高,多关节置换更应进行无痛康复护理,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加速病人手术后各个时期的康复进程,减少病人平均住院日。让病人能够享受“无痛”的多关节置换术。
参 考 文 献
[1]Welters H, Jansen J, Simon JP, et al. One-stage bilateral total hip replacement: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70 patients. Acta Orthop Belg, 2002, 68(3): 235-241.
[2]Weinstein MA, Keggi JM, Zatorski LE, et al. One-stage bilateral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 or = 75 years. Orthopedics, 2002, 25(2): 153-156.
康复训练的好处范文5
关键词:失语;康复训练
失语症是由于大脑的语言中枢受损导致言语功能障碍,而丧失产生语言或了解语言能力的症状群,发音功能正常,但不能说出有意义的语言。它不包括由于意识障碍和普通的智力减退造成的语言症状,也不包括因眼、耳、咽喉等器质性器官损害引起的言语、阅读和书写障碍。因先天性疾病或幼年时生病造成的语言机能缺陷也不属失语症范畴。
言语功能是受一侧大脑半球支配的,称为优势半球,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位于大脑左侧,优势半球一旦受损常发生失语。受损的部位不同,失语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额下回后部是口语的中枢,受损时会丧失口语表达能力,医学上称之为运动性失语;颞上回后部是听语中枢,损害时患者会出现对别人的语言不能理解,称之为感觉性失语;额中回后部是书写中枢,病变时患者无法用文字书写来表达自已的观念,这种病医学上称之为失写症;角回为阅读中枢,受损时读不出文字的字音,也不知其意义,我们称之为失读症;颞回与角回之间区域是物体的命名中枢,病损时讲不出所见的人物名称,这就是所谓的命名性失语。
引起失语症的病因很多,以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栓塞最为多见,其次为脑部炎症,脑外伤、变性、脑部肿瘤等。患者失语后由于不能说话,无法或不便与他人进行交流,也无法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预后,也给自已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我们对30例不同失语的患者,根据其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并给予实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5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了60例因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失语患者,,他们的脑血管疾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得到了控制或痊愈,却留下失语这一后遗症,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5~68岁。其中运动性失语22例,感觉性失语20例,失读症8例,失写症6列,其他命名性失语4例,临床诊断脑梗塞42例,脑出血18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2],病程1~15d,平均7.5d。文化程度从小学到大学不等,病前均无智力障碍,言语正常,看报、写信均无困难,病后无意识障碍。
2 护理评估
2.1病史 评估患者的职业,文化水平与语言背景如出生地、生长地及方言等,以往和目前的语言能力,患者的意识情况,精神状态及行为表现,是否意识清楚、检查配合,有无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和计算力等智能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有无孤独、抑郁、烦躁及自卑情绪。
2.2身体评估 评估言语障碍和残存能力,障碍的类型和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无听觉和视觉缺损,患者能否自动书写或听写、 抄写,患者能否按照检查者指令执行有目的动作,能否对话、看图说话跟读、物体命名、唱歌、解释单词或成语的意义等。评估口、咽、喉等发音器官有无肌肉瘫痪及共济运动障碍,有无面部表情改变、流涎或口腔滞留食物等。
2.3心里评估:此类患者的主要心理变化有 ①恐惧:怕病治不好;②绝望:对疾病的治疗无信心,认为自已会成为一个残疾的人;③烦恼、焦虑、抑郁,主要来自对职业、家庭财产生活、老人的抚养、孩子的教育和就业等的忧虑;④担心:担心自已病不会好而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表现出悲观失望、情绪不稳,对未来的生活丧失信心;⑤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多汗、便秘、失眠。自杀企图和行为是最危险的症状,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警惕。
3 方法
我们随机把他们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训练方法,指导家属多与患者交流,教些简单常说的字、词、句,不断重复地刺激他,3~4次/d。实验组30例,根据患者的失语特点、身心情况,针对性地制定一些计划而进行训练。
3.1运动性失语 大脑额下回后部受损,表现为自发语言为非流畅性,多数能听懂日常口语,主要是构音困难,患者不能组成正常的言语,说话缓慢费力,语言贫乏,严重患者缄言无语,多数患者能说出单词,发音不准,造不出完整的句子-类似电报语,并有不自主的语言重复。康复医生应着重给患者讲口形、示范。首先,画出口形图,告诉患者舌、唇、齿的位置以及气流的方向和大小;模仿发音,包括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四声,然后教患者对照镜子练习缩唇、叩齿、卷舌、弹舌、鼓腮等。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训练要求患者不能用体语,尽量用语言表达自已的心理需求。先要求患者训练张口发唇音(a.b.c)、唇齿音(b.p.m)、舌音到反复发单音节音(pa.ba.ma),当能够完成单音节发音后,让患者学说数字1、2、3……等,以及常用的单字你、我、他、吃、喝、要等。待患者能清楚地说出单字后,再说双音词如你好、我要、吃饭、睡觉等,最后指导患者学说短语、短句及长句。在患者发音时,要让其通过镜子观察自已发音时的口形,或通过录音机将自已的发音与正确的发音做比较来纠正发音时的错误。
3.2感觉性失语 颞上回后部受损,此类患者表现为自发性语言流畅。患者尽管能主动说话,听觉也正常,但却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也听不懂自已所说的话,工作复述时有错语,患者因意识不到自已语言的缺陷,而产生一种丰富的、但不正确、无意义、发音良好的句子。感觉性失语患者可采用复述训练法,复述单词和词汇,如出示与需要复述内容相一致的图片,让患者复述3~5遍/次;也可采用交流板刺激患者应答,在交流板上写简单的短语、短句,以及患者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其回答,轮回训练,2次/d,10min/次。
3.3命名性失语 病变在大脑颞回与角回之间,此类患者有严重的呼名困难,言语可流畅,其它语言功能良好。对轻、中度命名性失语患者,除同运动性失语患者一样训练外,还可在治疗、护理中利用打针、服药的机会与患者进行交流,反复训练。对重症患者,让患者指出常用物品的名称及家人的姓名等,也可常问自已姓什么名什么,用强行的办法来帮助患者对词的回忆。
3.4失读症 大脑角回受损。这一部位受损,患者视觉表象与听觉表象之间的联系就中断,书面语就不能转换为有声口语,形成书面语阅读障碍,比如过去认得的字现在读不出它的音,成了一大堆毫无意义的符号,患者能说出听到的词,却说不出看到的词。对失读症患者,我们从小学生字典中随机选取500个汉字来作为语言训练和测试的标准,由专职护理人员用标准普通话朗读汉字,患者跟读,进行2次/d,跟读3遍/次,连续训练,记录其准读率和误读率,并计算语言恢复率。最后将方法示范给家属,教会家属训练技术,要求其回家后继续训练。
3.5失写症 额中回后部受损。这一部位的主要功能是书面语表达,由于人在写字时需要头、眼的移动和手的活动,而这一区域正好处于大脑皮层左半球的头、眼、手的运动投射区内,若这一区域受损,将使患者形成书写障碍-造成失写症,因此康复训练应强调视、听、读、写的配合。我们指导此类患者,应在家属的帮助下以日常生活为背景进行训练:①抄写字、词、句子;②让患者看动作图片,写叙述短句,看情景图片,写叙述文;③写日记、写信、写文章等等,每隔1个月复查1次。
4 疗效评定
通过了解失语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和家庭状况及心理需求,坚持因人而异、训个体化原则制定相应的护理训练计划,同时在患者恢复过程中,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训练计划,最终恢复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尽快重返社会。
4.1患者能表达自已的基本需要和情感,语言流利,书写、记忆、理解能力比较正常,这是显效。
4.2能说出一些简单的字、词、词语、短句,书写、理解能力较前好转,这是有效。
4.4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采用统计学分析P
康复训练对失语患者的治疗作用是积极、肯定的,它可使受伤后的大脑语言中枢残余功能通过语言训练得以充分利用,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因此,患者意识清醒后,发现失语应尽早开展语言康复训练,并且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程度及临床表现,科学地评估失语的类型及程度,采取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重返社会。
参考文献:
[1]程薇萍,赵晓莉.脑卒中失语患者的康复护理[J] .护理研究,2006,20(2) :336-338.
康复训练的好处范文6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植骨内固定术 康复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274
资料与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胫骨平台术后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0~54岁,平均37岁。均为新鲜骨折。
手术方法: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目的及原则在于使下陷及劈裂的骨折片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纠正膝外翻或内翻畸形,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本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新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尽量保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情况下,恢复胫骨关节面的平整,并根据骨折情况给予坚强内固定,必要时予以植骨。新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特点主要是:直视关节面,可以准确判断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彻底开窗,可以将关节面最大程度地达到解剖复位;在关节面下有由松质骨紧压后形成的“夯土”,可以对关节面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并防止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复位丢失”现象。
胫骨平台骨折除及时手术治疗外,良好的康复护理和及早进行主动肌肉收缩锻炼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对防止膝关节僵直、促进软骨的修复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