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店管理服务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店管理服务方案范文1
关键词:服务礼仪;课程教学;问题与方案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素质,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礼仪几乎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其中在酒店管理服务类专业中,礼仪是衡量服务型人才的基准,同时也是酒店形象的灵魂。服务礼仪教学的开设,有利于同学们外在形象与内在素养的提高,增强了礼仪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那么如何深化礼仪的实践性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跟教学质量,是服务礼仪教学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服务礼仪的特点与职能
酒店的服务礼仪是酒店人员上岗前必备的文化素质和基本条件。而专业礼仪教学的开设,让我们系统地了解了酒店服务礼仪具有普遍性、继承性、差异性和时代性的礼仪特点以及塑造个人形象、塑造组织形象、与顾客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情感的服务职能。
二、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礼仪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当中,学生们普遍缺乏对服务礼仪课程的重要性认识。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往往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没有对当代的酒店服务行业进行精准的定位。就学生而言,服务礼仪的知识与技能是工作前的准备基础,但学校给予酒店服务的课程编排却很少,导致了学生们对于礼仪课程的重视度不高,认识不全面,掌握不完善。
(二)课程注重理论,实践技能教学匮乏
服务礼仪是一门产学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它不仅要求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更加注重理论的实践操作。但是在如今,许多高职院校还是采用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受到场地、师资等外在条件的限制,使教学理论与实践难以相互结合,缺乏有效的实践训练,造成“纸上谈兵”的教学现象。过度的注重理论,促使学生们实践技能教学的匮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酒店服务行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传统酒店管理的课程教学,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同学们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礼仪知识。再者就是实践教室的应用有限,不能做到物尽其用,促使酒店管理的实践教学浅尝辄止,无法满足相应人才的培养。
现有很多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教师都由该校的语文老师来担任,缺乏专业性的文化知识,专业课程的传授具有盲目性。使同学们掌握的礼仪知识不够深刻,在实践应用上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四)教学各环节脱节,考核体系不完善
在当代高职院校的服务礼仪教学中,由于教学的不完整性、师生间的沟通阻碍,以及学生们对于礼仪的重视度不高,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首先,在酒店礼仪教学中,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教育局面。其次,在实践教学中,不能清楚地了解学生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些问题的产生,造成了教学各个环节的脱节。
酒店服务礼仪的考核形式采用的是试卷形式,忽略了礼仪本身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种考核体系,往往会造成同学们侧重于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重视礼仪文化科目成绩的好坏,而不是实际的应用。
三、改进服务礼仪实践教学质量的几点对策
(一)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注重培养个人魅力
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方面应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们对于服务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提高自我的职业素质。新时代的酒店竞争越来越激烈,同学们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个人魅力。
服务礼仪最重要的就是服务态度,而服务态度的养成需要教师们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了解酒店管理服务本身就是服务行业的一种,重点在于服务客户,正确认识服务理念,重视的鳄鱼教育,培养亲和力,为酒店带来持久的利益。
(二)采用多媒体工具,优化教学方法
为增强教学课堂的生动形象性,可以采用多媒体与实践教室,利用三维模拟,虚拟出酒店环境,使同学们自身处于酒店的模拟环境中,展现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教学中,不断引入酒店案例,分析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从而吸取教训。可以进行岗位角色扮演,从而提高课堂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模式,酒店服务礼仪的实践性要高于理论性。教师们应该注重学生们礼仪仪容、礼仪姿态、礼仪表情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加强学生们的行为规范,做到理论应用于实践。
(三)加强校内与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
礼仪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仅是要求我们掌握丰富的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在面对突况时能作出很好的应对方式。酒店礼仪是酒店服务的基础,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实习关系,加强校内与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
校内的实践性教学基地是指校内以酒店行业的实践要求为指导,创办的各类实训室。而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是指与学生签订实训协议,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的相关企业。两者相比,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具有管理规范、实战演练的教学优势,为同学们架起了学校与社会的沟通桥梁。两者相互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职业技能水平,加强了他们对于新时代酒店行业的全面性认识,提升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酒店的服务礼仪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酒店的重要标志。我国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应该注重加强学生酒店礼仪的学习,加强实践操作能力。针对在教学生产生的问题,校领导与教师们应该深入思考,重视教学实践的改革,提升学生们的适应力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得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爱娟.酒店管理专业礼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25-144
酒店管理服务方案范文2
1)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并根据课程的情况,组织学生在基地内进行实践。在学校进行实践基地建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的建设,资金充足的学校可以建立一所真正的星级酒店,酒店所属权归学校所有,平常对外正常经营,营业的利润用于归还酒店的建设费用,学生则可以在完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对于酒店能够详实地了解酒店的运作和管理,在处理问题上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尝试,这样的实践基地,既可以保证学生在酒店中进行实践,又可以帮助学校盈利,可谓一举两得。在资金欠缺的学校可以建立起“高仿真实践室”用来教学,高仿真实践室投资和星级酒店相比造价较为低廉,学生也可以在高仿真实践室内进行相关课程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基本保证实践的效果,缺点就是没有真实酒店的氛围,对于学生毕业后就业时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适应酒店的真实环境。通过建立酒店或是高仿真实践室都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酒店管理的实践场地,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融入角色,在毕业参加工作后能够减少磨合期的时间,在教学上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对酒店的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与课堂上的书面知识相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酒店管理专业的精髓。
2)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学校可以和酒店企业进行合作,酒店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地,学校替酒店提供理论指导,学校教师可以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将学校与酒店的合作目的写进教案之中,这样教师在为学生制定实践计划的时候也可以合理安排学生的实践时间。酒店则可以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对自己中意的学生进行考察,在人才的考察上给予方便。例如,酒店在“黄金周”进行营业活动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短期人手,这个时候学校可以将学生提供给酒店进行管理服务,一是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二是也可以为酒店带来效益,这样的安排,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双方的需求,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管理之中,可以检验学生的不足和长处,学校也可以考察市场的运作程序,为酒店管理专业积累的经验,为今后的办学过程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奠定基础,也能了解到市场上新的运作模式,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毕业参加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对自己教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也要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酒店管理知识和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只有全面地精通酒店的各项管理制度,才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出适合市场的合格人才。学校也可以聘请外籍教师参与到教学中来,对学生进行酒店管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外国酒店的运营模式和管理办法,既可以扩宽视野,还可以接受外国的酒店管理知识。加强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可以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教育环境,为培养复合型的国际化的酒店管理人才做出贡献。
2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
1)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提供可靠的依据。具体的做法是成立实践管理小组,由校长或主管的主任任实践活动管理小组的领导,在实践过程中负责监督管理,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小组副组长,由学生任组员。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对实践活动进行安排,教师可以代表学校方面,学生代表可以代表学生方面,双方一起建立起一套合理科学的实践方案。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邀请酒店方面组成专门的审查小组,对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表现进行考察,并将结果上交给实践的主管负责人,这样可以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有约束力,也可以在实践中自己发现不了问题记录下来,教师则可以根据反馈的结果,对学生的不足或自身的不足进行修正。因此,建立起完善的实践管理制度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不足,并且为下次的实践给予一定的指导,使今后的实践活动更加合理、科学。
2)在进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活动之前,要做出详细的实践计划,使整个的实践活动保持合理、有效、有序。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有针对性,是对学生学习过知识后的一种检验手段,在安排实践活动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定点考核,在一些细节上都要做到面面俱到,例如,在实际的酒店管理中涉及到的问题,学校也要特别安排一些突发性的事件,交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总之,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中要安排得合情合理,也要存在一定的变数,才好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情况。
3)建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档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种种表现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学生的实践档案,这样有助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档案情况,进行专项的培养和训练。组建学生实践档案可以对学生们的平时表现情况做出一个综合的判断,在哪些时期、或某项技能上完成度不理想或是不足,教师可以很直观通过纵向的比较,发现自身的教育缺陷,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修正自己的教案。通过建立学生的实践档案,在学生毕业后,学校可以根据以往的学生档案情况,进行分界的对比,也可以通过学生档案的对比,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管理,对于合格教师以奖励,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做出处罚甚至清退,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教育环境并增强学校的教学实力。
3结语
酒店管理服务方案范文3
关键词:酒店管理 双师素质 校企合作 激励
0 引言
高职院校中的酒店管理专业应该是培养酒店基层管理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要达成这个培养目标需要具有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实习指导工作中,专业教师要根据酒店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自身实践经历经验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通过向学生灌输大量酒店行业信息和实际技能让他们能够掌握今后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所谓“双师素质”的教师,简单地说就是同时具备教学学术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教师。在 “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上,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指出,“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①由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②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③近五年主持(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④近五年主持(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良好,在省内同行中居先进水平。
1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能仅仅只是简单的“双证”,更应该要体现酒店实际管理经历经验和过硬的操作技能。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必须要到酒店实际管理工作环境中,掌握酒店行业相关信息,掌握基层酒店管理行业岗位的工作特点和标准,从而能更好地针对酒店对人才需求更好的安排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环节能更好的理论结合实际引领学生能够掌握今后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既要能够在课堂里当教师,同时也能够在酒店担任具体管理岗位。
通过对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情况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建设上还存在很大不足。
1.1 “双师素质”名不副实
“双师素质”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的精英,其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规定,在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评估合格和优秀的比例标准分别是50%和70%。而目前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大部分在50%以下,还没有达到教育部评估合格的要求。很多教师虽然被所在院校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但这些所谓的“双师素质”教师仅仅是“双证型”教师而已。而且有的教师虽有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并没有实际从事该种职业经历;有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时间已经非常久远,已经不符合当今酒店行业需求;甚至有的职业资格证书是靠关系获得的。
1.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绝大部分“双师型”教师都来源于普通高校,基本上都是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从学校到学校,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对他们具有很大影响,他们普遍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普遍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缺乏相应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从年龄结构上看,青年教师比例偏多,他们科研能力比较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他们缺乏企业经验;从职称结构上看,高级职称少,中初级职称多,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不足20%。基础学科的教师相对过剩,专业技术的师资缺口较大,缺少一大批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化师资的稀缺制约了教学水平。
1.3 专业实践流于形式
目前酒店管理“理论型”教师多,既精通本专业理论又能掌握本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素质”教师太少且分布不平衡,缺乏企业、行业经验,大多数酒店专业教师仅仅是资格上的“双师素质”教师,而在本质上并没未达到要求。很多教师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教师队伍后,受实践场所、时间和机会等因素限制,很难有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各院校扩招后,办学规模扩大,教师编制紧,专业教师超负荷工作状态,学院很难能安排较长时间让教师到酒店管理服务第一线挂职锻炼和提高。另外企业也不愿接受教师参加段时间顶岗实践,这样专业教师参加实践机会难以保证。大多数去酒店顶岗实践也是流于形式,基本是为了应付差事。
1.4 “双师”教师付出和回报不匹配
大多高职院校为了评估需要,口头上都在要求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但在真正建设实施过程中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和付出相对较少。很多院校对“双师素质”教师虽然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了专门评价方法和激励政策,但大多仅仅是摆设而已,真正实施的却很少,而且很多教师根本就不清楚学校制订的政策措施。大多数教师对学校制定的激励政策不满意。与其他高校教师相比,高职教师要达到“双能力”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各高职院校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
2 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2.1 完善“双师素质”教师评审制度
院校在评定“双师素质”教师时不能再仅仅依据“双证书”或者“双职称”,酒店专业教师持有“双证”只是 “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的必备条件之一;高职院校在认定“双师素质”教师时,应该注重教师的“双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的能力,既要考核为教师的理论知识、授课能力,也要考核教师实践和指导学生实践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实践综合能力评审体系,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分开考核,请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评价教师的理论授课能力,请酒店一线管理企业家考核教师酒店顶岗实践操作技能。要达到“双师素质”标准就必须两个环节都要达到要求。
2.2 建立有效的“双师素质”教师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不能参照本科院校的评审标准,再职称评审应该重视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时高职院校应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适当的安排,如在职称评聘、外出培训、科研立项、年度绩效考核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双师素质”教师。对正在为“双师素质”努力的教师在保证待遇收入的情况下,减轻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使其有更充裕的时间到企业兼职锻炼。对已评定“双师素质”教师在课时费、科研费等相关待遇方面应该有所体现,以激励教师为“双师素质”努力。
2.3 拓宽教师引进渠道
在引进教师时应严格把关,不再只考虑学历,更要注重实际酒店工作经验和从业能力,从多个渠道引进和充实教师队伍。第一,从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招聘少量的高学历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给年轻教师足够时间和机会去酒店顶岗锻炼;加大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学生的引进力度,第二,从酒店企业引进一部分具有高职称和高技能的管理人才,充实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力量,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际从业经验,熟悉酒店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运行模式,具备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第三,邀请酒店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部分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邀请那些有着非常熟练经验的酒店基层管理人员担当实践课程的兼职教师。
2.4 加强院校与酒店校企合作
目前高职院校从酒店大量引入管理人才加入专任教师队伍不太现实,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加强在职教师实践技能培养,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技能培养,与酒店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有效途径。第一,利用学生的实习机会,鼓励老师参与实践锻炼,实习指导教师利用在指导学生参加顶岗的机会,可以直接参与酒店管理工作,为自身成长创造良好机会。第二,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利用专业的理论知识优势给企业作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管理文化培训等。通过调查酒店的培训需求,了解酒店所需,学习酒店运作模式与管理经验。第三,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鼓励专业教师完成每年22天的到企业顶岗锻炼,或者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到企业兼职,利用高校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优势到酒店给担任部门经理或者顾问,服务社会的同时,了解酒店业的发展趋势,增强自身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李西营,腰秀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
[2]于爱红.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3]陈江伟.“双师型”师资的“五不”现象及实践能力素质提升途径――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
酒店管理服务方案范文4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意识已经越来越强烈,各地的快捷酒店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快捷酒店的战火已经烧向二三线城市,各品牌相继宣布了在二三线城市的扩张计划。相对于一线城市市场的饱和,二三线城市的潜力市场正成为各快捷酒店品牌新一轮角力的新战场。在强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快捷酒店经营者必须对酒店经营环境进行合理的市场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拿出针对措施。每个快捷酒店都有其固有的目标市场,例如高星级饭店的销售对象就是政府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根据目标市场确定酒店在宾客及社会大众心中的形象。快捷酒店业必须使自己的形象及产品区别于其他同类酒店,设法在宾客心中树立起鲜明独特的形象,为此快捷应先有一份清晰的管理方案,为酒店的管理提供坚强的保障。现实的情况是,在快捷酒店加速扩张的同时,快捷酒店扩张面临的挑战也不少。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战场上获得胜利,是摆在每一个快捷酒店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做好快捷酒店的管理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市场调查与营销管理工作
作为快捷酒店产品的销售,快捷酒店管理者首要了解公司自己身所拥有的产品,顾客已有的产品和顾客所需求的产品,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投其所好的提供服务,全力满足客人的需求。因此,快捷酒店管理者要对酒店产品的市场做以市场调查;这个调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外部的市场调查,一个是内部的市场调查。
(一)外部的市场调查
外部市场的调查主要是:第一,同行业市场调查。对酒店所处位置为中心点,三公里左右的区域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同行业同类行的酒店的数量,酒店名称,客房数量,是否连锁,所处的位置,是否有网络销售情况,经营情况,入住率,经营的特点特色,客源的情况,销售人员电话,预定电话,周边的交通情况,房型情况等等。第二,与酒店有密切流通行业的市场调查,也是对酒店周边对于支撑酒店发展的流通市场展开调查,如周边的高星级酒店,中型酒店,小旅馆,饭店,车站,娱乐休闲场所,旅行社,旅游景点,商务写字楼,会展中心等。第三,潜在客户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周边的网吧,居民楼,流动量较大的人群,商场超级,批发中心等等。
(二)内部调查
公司建立客户前台档案资料,对每一位入住的客人进行售前、售中、售后的跟踪调查,征询顾客的需求、不满、建议。
建立内部的管理机制,员工可对内部的管理和对外的经营销售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对于切实有效的意见给予重奖。
对内部现有的管理和经营状况进行摸底排查,发现问题。不断思考自身快捷酒店优势在哪?值得推广的亮点在哪?自身快捷酒店劣势在哪?劣势导致的后果在哪?目前的经营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管理存在哪些弊端需要改进?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处理,优化。
而结合当前快捷酒店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快捷酒店除了打造新型的酒店产品,适应更多的客户需求,吸引更多会员加入快捷酒店行列之外,还需要借助网络开通网上订房系统,以及在国内外各大订房网站的宣传推广。客户可以随时随地的预订快捷连锁酒店的客房,方便快捷。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区域内的市场,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区域外潜在消费者。
三、内部的管理优化
作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是主要的发展主体,没有人的存在一切都是静止的。万事以人为本,任何快捷酒店的发展壮大都需要依靠人。一个快捷酒店需要健康的生存壮大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团队作为坚强的后盾。
(一)组建快捷酒店战斗的队伍
对现阶段的经营状况和实际需求状况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制定出淡季、旺季的人员配置表,制定人员组织框架和各岗位职责。对现有的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完善人事制度,制定人员的招聘,入职,晋升,奖励,离职制度。
(二)建立员工培训制度
建立定期的培训制度: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岗前,岗中培训。培训再上岗。
首先,要不断进行员工的思想教育,使员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培养对专业的兴趣,从而激发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教育员工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全心全意为客人服务的意识,教育员工树立严格的组织观念,自觉遵守国家的法纪和酒店的规章制度。
其次,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因为这是提高快捷酒店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基本条件。所以一方面要抓好员工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员工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要抓业务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操作技术和技巧。
四、加强对直营店和加盟店的管理
面对日益庞大的加盟店规模,如何确定直营店和加盟店的比例关系,如何在总部直营店的标准化规范与加盟店的自主化想法间取得平衡,是对总部盟主管理能力的一大考验。快捷酒店应该主张通过磨合,在确保总部对加盟店的管理保持在同一个标准化体系下的同时,尊重当地加盟商的自主想法,比如为避免在选址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让加盟商加入到新店的选址中来。
同时,还需要详细加强对加盟店的管理,了解从开业至今的详细经营数据,包括营业收入、支出费用、每间房的净利润,并指导加盟店合理制定出每间房每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每日营业的支出费用(包括洗涤、水电、维修);人员费用的支出等。
五、抓好酒店物业和人才管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物业、人力、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使得快捷酒店的开业成本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作为快捷酒店,又无法把价格提升。因此目前的外部环境对快捷连锁酒店的发展和盈利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快捷连锁酒店在扩张的同时,要努力抢占城市较好的物业。同时,利用快捷酒店建立的IT管理优势,加强酒店管理模式的系统优化,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减缓门店压力。
通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使员工达到:(1)热情、主动、耐心、周到、细致、尽职尽责,对客人必须树立尊重和友好的态度。 (2)在服务质量方面减少和杜绝对服务员因素质和技能欠缺造成服务不到位而产生的不满意。(3)人人都要从细节做起,特别是在仪容、仪表、礼貌、礼仪、言行举止方面要得体大方,着装要干净、整齐,强调要求个人气质的进一步提高。(4)熟练掌握服务程序,让顾客感到一种酒店行业的氛围和正规化管理的模式。(5)对自身工作按标准完成后自查,树立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6)营造员工队伍的团队精神。(7)实现规范服务、优质服务,从而影响顾客对酒店的口碑和社会声誉。
六、建立安全管理预案
快捷酒店设备应始终处于安全、完好的状态。服务员及管理人员在正常服务和管理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设备使用情况,配合工程部对设备保养、维修,管理人员要定期汇报设备情况,保证住店客人的安全问题。
同时,应建立应急管理预案。酒店运行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火灾,突发等等一些事情。快捷酒店应建立所能够考虑到的所有问题发生后如何处理的紧急处理方法。另外,还应对员工加强安全防范培训,抓好安保人员管理、消防安全检查、酒店安全管理实用技巧等方面的工作,并对快捷酒店安全防范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具体的培训,如酒店安保员岗位工作分析、安保员5大基础服务流程、12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9项安全管理规范流程、安保员10项服务标准程序等方面的培训。
七、做好快捷酒店的经营管理
第一,加快快捷酒店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按照商业化运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上,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第二,协调酒店行业管理体制,加强协会和服务组织的作用,为快捷酒店的发展提供指导、交流、协调、自律、服务。
第三,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尤其是向一流快捷酒店学习。从设施到使用物品,从电脑硬件到软件,从经营模式到管理服务规范,以及绿色环保等,多向国内外一流的快捷酒店学习。
第四,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快捷酒店集团化的优势在于集合相关资源,既形成规模经济和资金、资本势力,又利于扩张,集中资源做好、做快、做大。快捷酒店可以通过连锁和特许经营的合作模式,确保快捷酒店有品牌、客源、管理质量的保证。所以,国内锦江、新亚、首旅集团,就采取有连锁加特许方式,通过投资或租赁,发展经济型酒店,不断成长和壮大起来。
第五,转变快捷酒店管理观念,适应新机会。快捷酒店管理公司要特别注意,要多从连锁和特许、顾问管理、客源预定服务上去研究。
除此之外,要做好快捷酒店成本管理。快捷酒店的主要特点是“物美价廉”,这就要求经营者必须寻求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最佳结合点。许多新的技术,如电子预定系统、财务控制系统,以及一些先进的管理制度,如前台管理、客户管理等,能有效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快捷酒店对这样的技术和制度应该及时吸纳并做好成本管理和提升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经济型酒店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2]冯冬明.经济型酒店发展、问题、策略[J].旅游学刊,2006(7).
酒店管理服务方案范文5
亮点一:千方百计促就业,多点挖潜,多样服务,使就业创业的常规工作有新的推进。
一是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强化创业促就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合作”原则,以电子创业园平台为依托,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对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招募合伙人、站点实地选址及开展普及化培训等前期工作,使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及首批20个村级服务站正式开业。
二是建立劳动力状况信息库,做企业与农村灵活就业人员的媒婆,不断创新方法,推行来料加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援助服务。搭建象山中艺坊工艺品厂等厂家与农村灵活就业人员合作平台,设立工作点,把厂家原材料直接运输到工作点就近就地从事生产,多一个平台,短一段距离。全县18个镇乡(街道)共发展来料加工点120余个,4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年发放来料加工费4000多万元。来料加工一方面解决厂家人员缺口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利用了农村灵活就业人员闲暇时间,增加了农村灵活就业人员收入。
亮点二:实施个性化惠企服务,把政府服务切实落到实处。
全力推进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贴身管家式服务外包实施进程,创新企业服务内容,结合全县实际特点制定实施方案,2015年选择9家小微企业为试点单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就人才招聘、培训、制度梳理、人力资源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开展贴身管家式服务。
亮点三:积极开展跨区域人才交流,筑巢引凤,牵线搭桥,着力推进校企对接,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服务。
2015年4月初组织全县5家规模企业赴山东滕州对4所职业技能类院校进行实地考察,就有关校企合作事宜开展交流。7月底,县宁波乐惠食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引进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的一批技能型人才近30人,开展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工作,后期跟进反馈良好。12月,宁波乐惠食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再次赴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开展新一期的人才引进工作。
2015年12月中旬组织全县4家星级酒店、象山影视城等单位赴哈尔滨与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3家院校就旅游、酒店管理、电子商务类人才开启深度校企对接。对接顺利,后期合作前景乐观。
亮点四:做好失业保险基金与再就业资金内控工作,服务大局,实绩更加凸显。
2015年先后出台了《关于调整象山县就业管理服务处失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象山县就业管理服务处信息系统权限及数据管理暂行办法》和《象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内部控制暂行办法》等,严格施行失业保险基金内控制度,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的监督、规范使用、防范和化解风险,与兄弟单位慈溪市就业处进行内控互查、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工作,服务大局,确保失业保险基金与就业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使用,确保失业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亮点五:自身建设更加严格,着力推进“阳光窗口・用心服务”创建工作,打造业务管理亮点,突出窗口管理特色,加强基层平台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酒店管理服务方案范文6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建设型、管理型、服务型等高技术应用性型才为主,所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较为全面,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的构建方面较为薄弱。而我国中职学校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而旅游业是一种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拥有很高的管理以及服务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语言的沟通交流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提出对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满足理论研究与现实的意义。
一、中职旅游管理专业
(一)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概念
旅游管理专业是我国根据新时代旅游业的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新型课程,本专业以工商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服务等基础知识教育为主,主要是为培养从事国内外旅游服务型人才以及从事于旅游企事业和酒店管理的工作者。中等职业教育属于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专门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性人才,但是就目前的中职生教育而言,中职生所掌握的技能偏低,同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是我国为迅速发展的旅游业提供旅游人才而设立的,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直接上岗的导游人员以及酒店管理服务人员。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强,因此,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应强化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兼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现状
1、人才培养的竞争力不强
当今的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以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中职生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有所欠缺,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旅游业是涉外性极强的专业,需要熟练掌握外语,尤其需要外语口语交流能力强,同时旅游业还是一个与形形的人打交道的行业,需要从业者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和与人合作的能力[1]。
2、教师的储备不足
旅游业是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的支柱型产业,由于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大大超过预期的速度,因此我国在旅游专业教师的储备上没有做好准备,造成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缺失,结果很多学校采取“以次充好”的办法,将非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推上岗位,这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滞后
我国大多数旅游学校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老师以教材讲解为中心,运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理念,知识没有及时跟更新。同时,在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时,老师凭借固有的经验教导学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旅游管理的情况大相径庭,从而严重制约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旅游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各占一半,纵观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有的院校竟然连最基本的客房和餐厅实训室都没有,这严重制约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掌握,影响学生的就业[2]。
二、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模式探究
(一)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快速入职企业的硬性指标。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主要依赖参与情景再现教学模式的锻炼。情景再现教学指的是学校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情景教学能将学生带入“现场”,通过现场出现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应急、独立思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践操作中,将理论知识无意中传授给了学生,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情景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旅游管理的实践操作工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战的能力[3]。
(二)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终极目的是使其能够顺利进入职场,同时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也会按照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来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不仅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同时也让学生深切地了解到企业的需要,这将是学生的自我定位更加准确[4]。
(三)改善教学方法,突出旅游教学的特色
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明显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是一个应用型、实践型很强的专业,同时社会需要复合型、实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要培养这种人才,必须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改善目前滞后的教学方法。旅游业是一种服务行业,为此课堂上应有意识的加强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同时,旅游行业是一门知识更新速度快的综合型专业,注重学生的技能能力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比如开设外语口语交流课程,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等等。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对旅游业及其相关的人才需求急切,但是就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而言,其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造成人才浪费严重,失业率高。为此,学校应紧紧跟随时展的步伐,创新教学模式,与企业建立好联系,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设置自己的教学方案,力争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知识综合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