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体系范文1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的中央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通常情况下,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可以决定国有企业的行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也在不断的深化,企业的财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现行财务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如何更好的管理企业的财务制度,如何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重点问题。

1 我国国有企业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性

1.1 国有企业的职责

在我国,国有企业主要是由我国的中央政府投资及参与控制的企业。国家会委派国家工作人员进驻企业来主持生产和经营的活动;国有企业可分担一定的国有管理职能,它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有企业有一般的营利目的,但不以营利为其唯一目的,其营利性的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以及增值。而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以及实施国家的相关政策,为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方面和社会利益而经营。国有企业在实行国营时,所得的利润要上缴国家。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1.2 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现阶段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业在所有的领域中仍占据着主导的地位。随着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进攻中国的市场,对民营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冲击。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在石油、化工、电子、机械和冶金等重要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居于领先地位。

1.3 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性

国有企业执行国家计划和各项经济政策,担负调节国家的社会经济的职能。国有企业虽然是由国家出资的组织体,但并不同于普通的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国有企业也要依法设立,但与民营企业所依据和适用的法律却有所不同。此外,国有企业还会享有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和特权等资源。国有企业虽然有一定的特权,但是也受到国家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策性限制,承担许多特别的义务,满足国家调节经济的要求等。国家对国有企业要以政权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进行管理。

2 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有企业财务主体缺乏整体性

要想建立现代化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就要实现国有企业的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的财产权相分离。只有明确国有企业是法人财产权的主体,才能让国企真正成为具有自身经济利益的组织,成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从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来看,企业的自主经营权难以得到落实,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太多,导致企业的国家所有权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国有的资产大量流失,致使国家的权益受到损害。这主要是由于没有理顺国家与企业间之间的产权关系,导致国有企业财务主体缺乏整体性。

2.2 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主体过于单一

在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建立以后,为了保证法人的财产能够在企业内部有效运作,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然而,由于目前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并未有真正转变,导致部分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忽视与国家的委托之间的关系,同样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就会出现有人利用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和经营权失控的时机,采用过低的资产评估手段来转移国有资产,而使国有资产大量的流失。

2.3 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不合理

国有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国企收益低的原因之一。企业的非经营性资产占用大,给企业造成沉重负担,导致企业的发展缓慢。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就阻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此外国有企业的负债过高也是个问题。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之间并不对应,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大多来自负债,还本付息的压力过大,使企业日常财务收支受到资金短缺的困难之中。

2.4 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缺少财务管理知识

现在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的知识,只是单纯的追求企业的利润,没有意识到企业的风险,对企业的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判断大都以预计的利润率为主要标准,只是看重投资的回报,不考虑加入的风险价值和时间价值,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延误占领市场的好时机,是企业失去竞争的优势。

3 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3.1 明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具有整体性。要想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的主体就必须是财权和理财活动的主体。也可以说,国有企业的财务主体必须具有整体性,不可分割。此外,国有企业的财务主体也应具有多元性。要根据《公司法》中的规定,把企业的财权分割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这几个不同的主体之间,使其相互制约,在利益的关系上推动与约束并存。

3.2 优化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

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例如加强对闲置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固定资产出租或出卖,同时要为效益较好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以促使其快速的发展。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通过有效途径将企业的债务资金转化为股权资金可以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减轻应付利息的压力,从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减轻财务压力。此外可以用增量资金来调整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与资本结构,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

3.3 树立国有企业的抗风险意识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财务风险,尽全部可能为企业扩大利润,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管理者在面对企业风险时,必须要合理运用经济杠杆和财务杠杆进行调节和平衡。最好的办法是使高经营的杠杆率与低财务风险率相互配合,而低经营杠杆率与高财务的风险率相互配合,以达到整体风险最低化。

参考文献:

[1]冯兆霞.浅淡完善我国国有中型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财务管理[J].财经界.2010,05.

[2]李敏.试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J].现代商业.2008,06.

[3]何劲军.浅谈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7.

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体系范文2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及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体系的改革不断深化,其中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给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管理会计体系制度下,如何有效加强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提高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管理会计相关职能研究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于“管理会计”这一概念的认知起步较晚,在1980年初左右我国才正式研究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其主要的核心功能为对财务和非财务的信息内容进行计量、报告,从而为管理人员决策提供参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管理会计和传统会计之间最大的不同是报告方式不同,管理会计比较注重内部的报告,并将单位经营活动和活动的价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然后对财务等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再予以利用,管理会计可以对单位经济过程进行预测、协助决策、对经济进行规划控制,并发挥责任考核及评价等等的职能,强化单位的内部经营以及管理,促进单位经济效益发展[1]。除此之外,管理会计还具有支持性的职能,在单位制定经济战略、实行?Y源合理配置和落实发展目标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而在单位的价值链中,涉及业务的单位管理人员是信息主要使用者。由此可见,公立医院应积极构建管理会计相关体系,推动法人治理的结构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从而使医院更好地发展。

二、管理会计相关体系构建政策要求分析

在2014年,我国财政部指出,管理会计属于财务会计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其服务的主体为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需要,并以相关会计信息结合财务和单位业务经营活动,为单位管理人员的规划和决策控制、评价等提供重要参考。同时,财政部还要求事业单位积极构建管理会计的相关体系,以强化预算绩效的管理以及决算、评价等,推进会计创新改革,优化会计人才模式,促进会计工作以及会计事业不断发展和革新[2]。

此外,我国财政部以及卫生部的医院相关财务制度中曾经指出,财务管理目的是为了对医院预算进行合理编制,以明确医院财务情况,并指导医院应怎样依法的组织收入并节约支出,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强化经济管理,如进行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控制,重视绩效考核,同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国有资产的有关管理以及合理配置、利用资产,积极对国有资产的权益进行维护,强化医院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相关财务控制,预防、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同时,还要求公立医院采用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的体制,在院内专门设置会计财务机构,并根据要求配备相关的财务专职人员以及总会计师,完善财务管理体系[3]。

三、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相关组织情况

(一)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相关组织结构

目前,基于财务管理的组织架构方面看来,该医院已经开始进行总会计师的设置,且市机构的相关编制委员会也在2014年正式发文,同意市属公立医院在院内增设一位总会计师,同时根据院所领导情况进行副职配备。据调查,在2014年有两家医院已经设置总会计师,该设置占医疗机构总数10%,而其余医院则以及维持主管式院长模式以进行医院财务经营管理和组织等,这些医院占总的医疗机构数90%。

(二)公立医院的财务岗位设置以及人员配置情况分析

为研究公立医院财务部门的内设岗位配置情况,现根据19家公立医院的反馈信息,将财务岗位分成核算岗位、管理岗位以及住院/门诊的结算岗位,以下主要对管理岗位以及核算岗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设置以及人员的配置情况。

1.立医院的岗位设置情况。根据调查得知,公立医院财务部门的管理岗位一共设置有15个,具体的岗位设置(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因为总的研究医院数量一致,因此选取平均值统计医院财务管理以及核算岗位的具体设置情况,并相互对比。其中,以“A”作为管理岗位的设置平均情况,然后再以“B”作为核算岗位的设置平均情况,将A与B相互进行比较,如果结果显示平均水平较低,则代表医院岗位设置的满足度比较低。经计算,得知A为92.3%,而B为97.7%,从这结果看出,A明显比B水平低,可见,表示医院的管理岗位较核算岗位的满足度低[4]。

2.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具体配置情况。在基于公立医院管理岗位与核算岗位的设置情况下,分析医院提供的核算岗位具体人员配置情况,同时对比不同岗位的人员配置情况(见上页表2)。

通过对岗位的实际人数以及预期人数方差进行计算得知,实际人数的方差为0.454,而岗位预期的人数方差为0.601,两者对比的差异并不大,离散度较低。在此基础上,采取算术平均值对管理岗位以及核算岗位的人员配置相关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相互比较。在其中,以“E”来代表管理岗位中人员平均的差异度,而“F”则代表核算岗位中人员配置的差异度,比较E与F值之后,如果结果数值的平均差异度比较低,则代表岗位人员的配置满足度比较高。计算得知E值为71.7%,而F值为30.3%,F值明显比E值小,可见,管理岗位中的人员满足度比核算岗位的满足度较低。

(三)公立医院的财务队伍现状

分析公立医院的年度报表发现,在2014年的年底,每家公立医院的资规模都平均达到了14.5亿人民币,年平均的医疗收入为13.8亿人民币。其中,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数量占据在职职工数量百分之四左右,而在财务人员中,管理人员和核算人员数量仅占总数的1%。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和核算人员数量上,与卫技人员数量之间的比例是1∶69,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配置上明显存在有人力资源稀缺的情况。此外,公立医院财务人员具有高级职称的仅仅只占据总财务人员的2.3%(如下图所示),这也反映出公立医院存在高级人才缺乏的情况。

(四)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相关组织结构。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在不断的改变,病种以及患病人数逐渐增加,疾病谱开始增多、复杂,加上新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无疑给公立医院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公立医院的财务经济管理合理化、科学化、精细化成为了公立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基于患者治疗安全有效的基础下,怎样以最低成本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护理服务,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各大医院重点研究的内容。而研究发现,为促进医院发展,需要财务人员对经营活动预测、决策以及规划控制和考核评估等进行财经监督管理,同时组建更为专业化的财务团队完成医院的财务管理[5]。但是就目前来说,市属的三级医院大多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相关组织结构,且没有应用总会计师相关管理模式,从而制约了医院的财务管理发展。

2.缺乏合理、科学的岗位配置,难以满足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相关体系构建的需求。从上述的财务报表以及调查情况来看,许多公立医院在管理岗位和核算岗位的人员配置上存在不足,人力资源缺乏,特别是管理岗位,其满足程度比传统核算岗位低。这明显反映出公立医院在管理会计相关控制系统构建中,存在对体系的重视度低、认识不足以及整体设计不完善、缺乏合理的资源配置等问题。

四、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改进策略

(一)实行总会计师的制度,以优化组织管理构架

目前,随著医疗体系的不断改革,构建公立医院的管理体系越来越重要。因此,公立医院应该顺应时展潮流,积极建立专业化以及独立化的财务团队,以负责日常公立医院的总体运营以及资源规划、决策等。并建立完善的总会计师相关制度,构建财经管理的相关组织体系,使得公立医院内部财经管理逐渐朝着精细化以及专业化发展。因为在推进医院改革中,医院做出的发展和调整决策等都会直接影响医院的资源使用以及配置情况、效益等。同时,财务经营管理质量以及水平等还会影响公立医院的改革深化和发展水平,所以应该予以重视。而总会计师的相关制度是财务经营管理组织以及人员的保障,因此建议公立医院积极建立健全的总会计师相关制度,并贯彻落实到实际中,不断改进财务经营管理相关领导结构;优化公立医院的财务营运效率,使得资源配置和资本性投资等财务经营活动逐渐高效化、专业化,以满足公立医院管理的发展需求,推动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6]。

(二)重视财务管理相关职能,建立健全管理会计的体系

为满足医院的管理制度发展需要,医院应该明确自身的整体发展战略,合理定位核算职能以及管理职能,不断完善与改革相互适应的相关财务组织构架,加强管理职能,并提升自身内部治理的能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总会计师相关制度,积极采用集中管理式的分级统一、高效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组织结构,使得传统核算职能和管理职能之间相互分离相互协作。同时,公立医院的财政部门还应该对财务岗位采取分类管理的方式,如管理岗位应该积极发挥其管理会计的职能,职责为管理公立医院财务和非财务的信息,同时对医院财经管理以及运行进行科学的统筹管理,以规避医院财务风险,强化内部的监控体系,为医院财经决策给予支持;而核算岗位的职责主要为进行日常公立医院的财务核算,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财会制度以及财经法规等,为医院提供真实、合理的核算结果,并制成财务报告收外界监督[7]。在设置合理的财务岗位下,公立医院还应该基于其功能定位、收支、对社会的服务量以及资产规模等,科学配置财务岗位人员,并财务管理的相关职能,深化管理会计的贯彻落实。

(三)重视财务队伍的人才建设,强化人才储备

为了推动医院财务部门相关职能进行转化,使得管理会计和医院财务会计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公立医院应该重视财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以及转型。同时,在财务管理者培养上,医院除了需要重视其对于管理会计相关体系构建的作用及认识上,还应该给予管理者进行卫生、信息经济学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知识培训,并在集成培训过程中,重视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以及知识运用的积累,构建系统培养体系,强化人才储备。

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体系范文3

【关键词】高校 两级管理 财务监督

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即进一步明确学校本部与下属院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大下属院系在日常教学、学生工作、学科建设、固定资产购买与管理等方面的权限,从而调动下属院系的积极性。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下属院系的财务支出自增大,支出的金额也会增多,必须构建相应的监督体系,才能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高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完善财务监管途径的现实意义

在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下,财务工作的模式、内容相对更为复杂,这就需要促进院、系财务监管的对接,否则可能形成监管漏洞或者多重监管,甚至滋生腐败问题。因此,完善财务监管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下,各系、部门拥有较大的财务支出权利,这虽然可以调动院系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可能存在资金使用统筹程度不够、从全校来看资金总体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监管,避免资金浪费,确保院系资金使用效率。

(二)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投资规模巨大,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2.2万亿元,而高校除这种财政性经费外,还有大量的银行贷款、经营性收入,这就使得高校的资金总量规模异常庞大,必须强化财务监管,才能有效避免等问题,保障国家资金安全。

(三)有利于明确院系双方的职责

目前高校院系两级资金支出包括各种固定资产支出、教职员工薪酬福利支出、教学实践等支出,这些支出项目多,其中不乏支出是全校统一,部分支出则由各系自己把握,形成了“两条线”,这就必须完善监管途径,使所有的资金支出都在可控的范围内,且院系双方都有明确的职责,避免管理混乱导致资金使用无序,甚至造成资产流失或者浪费。

二、高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加强财务监管的基本途径

从当前的实践来看,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财务监管主要是通过推行预算管理来落实的,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监管范围、监管资金来源、监管资金使用制度等方面。

(一)明确财务监管范围

高校支出分为很多类型,若未事先予以明确,则可能导致费用难以划分。首先,要明确院(系)办公经费监管范围,这种经费包括各类招待费用,各种办公用品消耗的费用,此外还包括电话费、各种助学金等,高校要明确哪些属于学校支出范围,哪些属于系内支出范围,这样才能为财务监管提供基础。其次,要明确院(系)人员经费,具体到高校而言可以分为按照不同的职称职务发放的津贴奖金,平均发放的各种资金如卫生费、防寒防暑费等,这些经费有部分由学校进行管理,有部分经费由系确定,因此必须予以明确。

(二)明确监管资金来源

明确监管资金来源主要是确定学校、系内资金分配方案和办法,从而确定各主体资金总额。首先,要明确学校与各系资金分配办法,或者说明确各系预算提成的比例,一般而言,如果系内有学生(即教学类别的系),则可以根据教师人数、学生规模、系内总体收入情况确定资金分配方案,如果是行政后勤部门,则更多的是要根据部门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等确定资金分配方案。其次,要明确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标准,对于人员经费,可以参照历史数据予以确定,而公用经费则可以根据学校总体经费情况和教职工人数等予以确定。

(三)明确各类资金使用办法

首先,要明确预算内资金使用办法,一般而言,对于常规性的预算支出,可以采取相对简单的使用管理办法,只需要履行财务部门规章制度就可以支出。对于会计年度预算内未支出的剩余资金,可以采取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奖励。其次,要明确超预算资金使用办法,由于院系发展形势会发生变化,因此部分院系可能存在资金支出超过预算的情况,学校要明确处理方案。再次,要明确系(部)创收收入使用管理办法,对于非预算内收入,如成人教育收入等,高校要明确相应的分配方案,可以用来支出的范围。

三、高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完善财务监管途径的保障措施

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高校可以通过构建监管落实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来推动财务监管的畅通,最终达到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目标。

(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管落实机制

完善财务监管途径首要条件是要使其落到实处。首先,要明确权责,要明确学校党委、学校分管领导、院系的职权,明确学校财务监管的基本流程,特别是各种资金异常情况的资金处理流程。其次,要建立细化、实化、量化的财务监管体系,高校要对不同额度资金支出的权限予以明显,从量化的角度确定各主体的支出权限,要从实践操作的角度建立完备的监管方案,从资金收入、资金审批与划拨、资金支出与后续监管等明确监管途径。

(二)要创新财务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

首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推动财务监管的落实,要在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软件的基础上,积极购买相关的模块,提高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学校――系(部)财务监管体系,即要实现监管的网络化、实时化,使财务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在学校――系(部)之间传递。其次,要加强培训,要强化对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各系部负责人的财务知识培训,不断强化其财务安全、效益意识,促进其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要建立财务监管督促检查机制

首先,要推进实施财务公开制度,高校要建立学校、系(部)定期财务公开制度,并明确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方式和公开的具体途径,使整个财务工作置于外部监管之下,避免有限度的公开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其次,要建立专项监督检查机制,学校要根据资金使用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时间节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监督检查工作,通过这种专项检查推动财务监管的落实。再次,要努力构建财务监管常态化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财务监管的外部环境,最终达到助推财务监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储昱.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下财务管理制度构建研究[J].时代金融,2012(15).

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体系范文4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监督体制;研究分析

一、前言

关于企业的治理与改革,我国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创新,在这期间取得了无数的成就,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出现在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为了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十分有必要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现状

就我国目前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监督体制的现状看,我国缺少系统的、科学的财政监督体制,大部分的财政监督体制只是就某一部分所建立的,比较片面且分散。

第一,在我国企业的财政管理中不应只重视现金的流转问题,同时也应该对公司的控制权及运转情况加以关注。在财政范畴也应该加深对公司管理的讨论,建立公司财政分层管理的架构模式,使我们重新认识了财政监督体系在财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对现代公司管理制度的探讨,一些我国的财政专家提出由企业所有者同企业经营者共同管理公司财政事务的观点,以便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相互监督,避免的情况出现。

第二,我国对于企业财政的管理的监督主要依靠于国资委对其的监督。但是我国企业众多,单凭国资委不能做到全面、仔细的进行监督,从而给了一些不法的企业领导者可乘之机,无法达到有效监督的效果。致使我国的监督体制形同虚设,进而影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

与之前相比,虽然我国企业已有了比较规范的财务监督体制,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少对整个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行业的监督

我国的企业里拥有最大权力的是董事会,它对企业中的重要财政实施有绝对的决策权,它可以通过讨论决定企业的对外投资、担保以及企业的重组或兼并,虽然在这过程中有监事会的参与,但是监事会只负责监督,并没有实际的表决权,因此对于后期工作的实施情况看,监事会并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2.缺少对企业高管个人经济状况的监督

现阶段,我国企业中的财政监督体制只注重于对企业内部大的财政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缺乏对企业高管的个人经济状况的监督。没有明确的规定公款消费的标准,致使企业的资金并没有完全服务于企业生产,而是为企业中的少数高层管理人员的消费服务。

同时,在企业内部的财政管理监督工作中,对于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地位的归属不清晰。一些企业中的财务总监是由董事会为了便于监督,直接指派过去的,因此导致其不明确的隶属关系更不利于对财政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另一方面,公司内部的审计部门管理也存在问题。一般的审计部门无法对不同层次的委托人进行审计监督,这是审计部门中存在的最明显的问题之一。同时,审计部门的员工身份的多样化,也致使其无法对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

3.缺少对财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

我国有一部分企业为了可以虚增业绩,采用同关联的方式进行交易,用一些虚假的会计信息对企业业绩进行伪造,致使企业的投入资本大量流失,但是国家对于这些虚假的财务信息都只有在事后才会发现,事前没有控制,即使事后发现这些虚假的财务信息,给予的惩罚力度也不够,没有达到警示的作用,之后还会屡屡出现类似问题。

4.财务中介管理机制不健全

首先,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不能真实、准确的对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和鉴定。其次,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可以增加业务量经常会与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达成协议,帮助隐瞒财务管理中的漏洞,致使财务中介机构没有正真担负起监督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责任。

四、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强对资金资产的监督

对企业的资金资产加强监督。第一可以建立资金结算中心,通过资金结算的平台,加强管理、监督企业资金的运营状况,在办理企业资金时要严格禁止私行对外投资,对系统外担保,以及证券投资和委托理财。

在加强对企业资金监督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资产的监督力度。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要注意基层分公司必须向总公司提供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后,才可以对外投资各类资产。同时禁止公司内部的任何单位对外做经济担保。建立严格的鉴定审批制度和评估报批制度,以此来限定资产的处置方式。

公司的财政信息是进行财政监督的依据,因此要保证财务报告工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这就要求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者要加强对财务报告的监督力度,能够将公司的财政状况及经营效果全面、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来,这样方便各项监管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者利用这些信息作出正确、科学、合理的财政决策。

2.加强对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监督

财务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对于财务工作的实施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因素。因此财务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了解最新的财务规定,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以相关的规章制度为基础,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促进财政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财务工作人员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要注意对自身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进行自我反省与监督,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为财政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平提供保障。

3.加强对财务信息真伪的辨别

国家应该严格控制财务信息的传递渠道,杜绝一些不真实的财务信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渠道传递给各大、中、小企业,同时加大对虚假信息的惩罚力度,对于一些经常虚假财务信息的企业给予重大的经济处罚,并且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应对其实施刑事处罚,有了制度的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企业经营者虚假的财务信息扰乱市场秩序。

4.健全财务中介管理机制

对于财务中介的管理,需要国家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对财务中介进行制约,防止其与企业之间相互勾结,促进财务中介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准确、真实的鉴定与评估,从而达到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目的。国家可以对财务中介进行考核,建立评价标准,促使其向正规的管理方向发展,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一些不正规的小型中介财务公司的出现,保证财务中介的公正性。

五、结论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好坏对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做好一个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离不开对其的有效监督,因此,在对财会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时我们要从各方面入手,加强对资金资产的监督、加强对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监督、加强对财务信息真伪的辨别、健全财务中介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全面的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才能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造出健康、良性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清.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2]陆阳春.中国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3]张轩栋.论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J].中国商贸,2014,28:80-83.

[4]王大力.我国企业集团内部会计委派制运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

[5]饶晓秋.国有公司治理中的财务监督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体系范文5

促进高中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新时期的背景下,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投入,其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成为紧迫的工作。高中财务管理涉及到预算、核算以及结算,参与各项审批使用经费,这都行要通过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规范与保证。加强高中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高了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能够对财务资金的审批和使用环节进行牵制与监督。确保周转资金的安全流动,提高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使用效益。通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进行监管,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

因此,高中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能够明确财务管理责任,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使财务管理决策与执行更加制度化与规范化,使财务管理得到监督与制约,消除了财务风险隐患。遵守相关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高中财务管理制度应遵循相应的《会计法》规章,要对高中财务管理的制度进行合理设计。促进高中财务组织管理机构精简、权责明确、核算规范、管理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

促使财务管理人员重视预算、核算管理以及理财观念,提高资金的经济效益。加强财务的预算管理与执行力高中学校为了更好地发展建设,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做好收入预算的管理与编制,提高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对于编制的预算方案,应加强执行力度,确保预算的权威性。

对预算目标进行分解,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实行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增强教职工的财务责任意识。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高中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够影响日常财务管理的效率,也影响了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的效果。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工作责任感的氛围,应给予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与进修的机会和条件,更好地完善他们的财务理论与实物操作能力。

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体系范文6

一、新预算法变化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首先,加强了全面预算管理。过去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采用一年一算,在数据上做假来应付中央,不利于我国宏观调控。新预算法的跨年度平衡预算,禁止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下达目标,以实现长远发展。行政事业而单位要想做到全面预算管理,就必须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预算时间和过程,健全监督与执行体制。其次,预算管理与核算的精细化,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时,明确全员分工,强化内部控制,政府支出再分类,让预算进一步细化,从而保证内外部预算的一致性。再次,预算体系公开透明,预算编制、调整与决算处于社会监督下,预算的透明度与约束性得到增强。然后,对反腐倡廉很有利。新预算法要求下,要坚持收支平衡和勤俭节约的原则,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之处得到限制,铺张浪费情况极大避免,反腐倡廉工作能够有效开展。最后,这对提升会计核算水平较为有利。预算和决算口径必须一致,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时必须根据预算批复完成核算,会计核算水平极大提升。

二、新预算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

首先,财务管理精细化标准不细。精细化标准不细、执行不彻底、设定不严格,这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妨碍,必须不断优化改进。其次,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现如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预算编制不全面、执行不够坚决且监督不到位,这对预算管理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再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不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监督较薄弱。很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没有随经济形势变化而有效更新。从次,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中存在专职人员不够,监督的权威性赫尔独立性不足。监督体系不健全,无法全程监督财务管理工作,此外,对财务管理缺乏监督力度,存在较大随意性。然后,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行,由于单位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一些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意识,管理理念不先进,缺乏风险意识。很多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或者不先进,且人员流动性差,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学习主动性。最后,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够,缺乏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和资金较欠缺。

三、新预算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首先,建立科学的精细化标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符合实际,制定出合理化的精细化标准。新预算法调整了预算管理,就必须要针对预算制定出精细化标准,更根据标准实际操作。财务部门要分解好单位业务流程,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决策控制以及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从而降低成本并节约资源。其次,对预算管理体系加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制定出预算管理制度,科学并全面的编制预算,全面监管预算资金,全程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保证预算不偏差。单位要有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对预算绩效管理加以重视,从而保证预算资金的效益与管理水平。再次,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领导带头重视财务管理,健全流动资产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让财务管理能够规范化。要有科学的决策程序,对财务管理结果的分析加以重视,对财务管理结果加强运用,增强单位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从次,对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加以改进,单位要设立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加强对预算编制与执行等的监督与评价,形成考核机制并保证预算能严格执行。此外单位要自觉接受外界的监督,配合税务或财政机构的审计监督。最后,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让财务人员学习新预算法,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守法意识以及风险意识,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及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考核,提高其竞争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此外,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