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知识点

高等教育知识点范文1

论文关键词:校企互动;实训项目教学;校本教材

2009年,笔者参加了广东省高职高专电子专业教师教学教法研讨班,主要学习新加坡南洋理工(下文以NYP简称)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经过探索与思考,笔者尝试将其理念运用到电子教学实践中。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无法具备NYP相应的教学条件,但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着力促进校企互动,紧把社会脉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指出,我国的高职教育今后必须实现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转变,让更多的院校,成为企业的人才源、技术源和信息源。

企业是技术人才的接纳地,深化校企合作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我校目前情况来说,应设立专用的就业指导办公室、社会实践办公室,并作为重要部门去建设。

首先,实践办领导带领优秀教学团队去沟通联系,通过走访等方式了解企业在人才培养需求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向企业介绍近期的专业建设成果以及人才培养现状。请专业相关的企业专家为专业建设把脉、开良方。专家们的建言献策对于推进学院的专业建设起到很好促进作用。

其次,邀请企业领导来学院参观交流。在交流中,让企业领导认识该院的专业优势,并举办专题讲座。既让企业了解学院,同时又让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广度、深度得到拓展。

再次,就业办每年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有详细调查分析报告,对往届优秀毕业生有跟踪访问,定期开展毕业生代表报告会。通过加强与校友联系,促进学院与校友所在企业的合作,不断实现双方的合作效益,从而走向持久合作。只有学校与毕业生、企业紧密联系,我们才能及时把握社会的需求,才能在教学改革确立正确的方向,使学校快速健康的发展。

从南洋理工学院专业建设获得的启示

在教育体制限制、资金紧缺等外部环境下,很多问题不是管理者或者教师可以短期解决的,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可行有效的改善方法。

课程核心地位突出

1)专业开发突出课程内容。专业开发过程中着力考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目的是保证专业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目前,学校还没有相关部门做相应的工作,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轮换方式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工作、调查分析,以弥补不足。还可以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对地方经济需求作较详细的调查分析,以找出适合学校自身特色发展的方向。

2)课程安排突出实效性。第一年,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辅以小型学期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的同时又掌握基本技能;第二年,强化专业课学习;第三年,对学生分批,让学生分别在学校学习、企业实习,同时进行,上下半年交替轮换。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校内专业资源,有利于企业正常有效运作,又保证了学生毕业后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每学期开设适当实训项目教学内容

相对于NYP以项目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从教育体制还是学校自身条件,我们都无法实施,但每学期以实训课程形式开设适当项目教学内容是必要的。

1)实训课题注重实效性。在目前条件下,主要靠专业教师去完成。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企业要求、学生能力兴趣等资讯,制订出合理的教学大纲、课程计划。

2)实训教学过程中强调“先会后懂”“少教多练”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动手积极性高,而对理论学习兴趣乏味。对此,教师先让学生按要求把实训项目做出来,然后,教师不是立即讲原理,而是提出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提出的问题,个别不懂的问题,任课教师再进行个别辅导,而辅导也只是点到为止,帮助学生分析导致出现错误的原因,而不是告诉答案,最终还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一种自发的持续学习及创新的兴趣和能力。

3)实训项目开发能力列入教师专能开发系统。

注重校本教材、课件开发

1)校本教材、课件内容突出,知识面广,实用性强,适用性强。

2)学校设立相应管理激励机制有力支援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开发课件。在校园网开设独立的数据与媒体库,收录教师开发的电子教材、课件,师生做实训项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问答记录、报告等。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教学改革步伐。

专业建设不求数量增长,力求在特色、品牌上下工夫

目前,受传统观念影响,学校资源投入,以办学层次升格作为根本追求,在专业开设等方面以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为蓝本,前期调研工作不够,很少做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更难说超前了。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改进的。

在电子实训教学中探索应用NYP理念

南洋理工的课程整合,在我们目前的课程体制下还难以完成,但单个专业科目开设相应的实验,并根据该实验项目,对教材作相应的删减和补充是容易实现并且是有效的。

制订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每学期开学前,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形势、企业要求、学生兴趣能力等资讯,制订出合理的教学大纲、课程计划;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课程计划对教材作合理的删减和补充,充分利用媒体素材,制作出实用的、适合学生的电子教案与课件,让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有更直观的认识;对课堂作灵活、实用的设计,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次课应有合理、到位的课堂考核;明确学生任务,了解和把握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理解实训项目过程的重点和难点;定期交给学生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训课题,要求学生完成信息收集(如电路工作原理、相关元器件资料及应用实例、同类电路对比、电路在现实中的应用等)、PCB设计、电路装配与调试、实训心得,实训报告等全过程;学期实训项目特优生考核,联系配合学生处,开设学期实训项目特优生考核, 区别于综合优等生,并纳入学生奖学金、顶岗实习、就业推荐考核系统。

高等教育知识点范文2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2-0158-02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实训教学改革过程中关注实训硬件设备的建设而对设备有效利用重视不够;重视强化技能训练而对学生的实训学习状态和实训情感关注不够;坚持“以就业为指导"的方针但是对学生就业岗位的定位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认识上,与社会发展及岗位要求脱节,高职学校电子实训教学质量不高。凡此种种给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实训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电子实训课程的内容研究还需进一步具体和更新,对学生实训状态和实训情感的关注还有待加强,对电子实训教学的有效性还需不断探索和改进。本文在认真分析学生特点和企业岗位要求的基础上,对电子实训教学进行了教学内容设置和方法改革的分析应用。

一、电子实训实施项目教学,探讨多样化教学

(一)优化课程结构,实施项目教学

电子实训项目课程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出发,结合学校实训和校外实训设备实际,组建一套学习项目,将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融入其中。每一项目体现实训课程的主要技能要求,完成一个项目,掌握一些技能,能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规范对项目课程教学的考核;每个项目集中一段时间完成,固定教师,固定实训场所。在项目的制定上,根据本专业培养学生技能的需要设计项目。项目课程开发方案包括:名称、目标、适用对象、所需时间、师资团队、实施步骤、组织方式、配套条件、经费预计、考核方式等。采用项目教学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电子实训多样化教学

1.利用校本技能项目

根据学生情况、专业、行业、岗位情况编制了与高职教育层次和类型相匹配的实训项目,作为实训教材的改进和补充。

(1)巧设项目激发学生兴趣。每个基础技能教学板块结束后,有一个贴切的技能项目发给学生,组织学生完成,会让学生对技能的运用在此时产生新鲜感,其兴趣也在第一时间被激发。

(2)校本实训项目作为舍掉教材中繁杂与偏难介绍的补充。

(3)校本实训顼目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进行教学,学生有直观感。如元件的识别与测量,我们把保管室里的散杂元件进行分类,学生觉得简单有趣,元件再利用率提高了。

(4)校本实训项目有利于专业技能教学与企业岗位对接。从学校的电子类合作企业中联系到了企业工人及主管,制定了经过教学加工的、典型的教学任务,其中电子技能训练中以装配电路为代表,让学生训练的就是当前企业工人正在做的。

2.利用电子仿真软件与多媒体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闭门造车是没有前途的,多媒体将声、图、信息形象地聚为一体,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更多地采用这种方式实训教学,并且现在的电子实训教学软件不断更新,它应该成为教师最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

(1)仿真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清楚和直观地让学生对做好操作训练很有信心。通常,在讲仪器仪表的使用以及元件的测量时,大部份学生很难将老师所讲和看到的对应起来,因为他们看不清楚老师的演示物。当我们通过电子专业仿真软件,将仪器面板和测量过程搬上投影仪显示屏时,学生很专注,很快,学生就能对所要训练的技能信心十足地投入。

(2)仿真教学让学生对操作过程更系统和清晰,对安全规程更明朗。学生有了安全感和安全意识,动手操作的胆量大了。电路调试与测量是很多老师不敢拿给全部学生尝试的,因为很容易带来各类不安全状况,学生也不敢轻易动手。我们将“具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台灯调光电路”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电路通过仿真软件的制作,在多媒体上演示电路的调试与测量。学生仅仅在这三个电路的演示后就汇集了一套调试中的元件和仪器安全、电路安全、个人安全注意事项,调试与测量的关键学生很容易了解,部分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

(3)电子仿真软件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造意识培养提供了空间,学生愿意进行更多地尝试,并且积极地思考,主动参与。有的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通过电子仿真元件去演示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理的各种情况,观察不失真、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波形生动形象。

(4)使用电子仿真软件教学弥补了专业设备的不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直观地认识和操作更多电子电路和设备,让观念中繁杂的电路简单化、高端的电子设备生活化。

3.角色扮演与场景教学

角色扮演和场景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工作场景的抽象与想象转化为亲身实践。

(1)在模拟的工作流水线操作中,学生分别担任督导、组长、车间工人,并进行分组。学生的积极性、责任感、分工与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在小组合作中被激发出来。我们根据学生、教材、实训器件、岗位要求制定相应的项目内容及操作安排,如将学校散件电阻电容电感等组成的元件堆进行分类、将电阻阻值作标识。学生便根据要求分组分职责,并讨论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各组还指派一名学生作介绍,各组共同分享。在操作过程,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督导学生巡查,详尽记录;结束操作后,各组汇报;发现亮点,共同分享。

(2)学生模拟岗位时间训练,为进入顶岗实习做好准备。

4.团队中的纪律教育

纪律是有效组织技能教学的保障,无论什么模式的组织教学,都需要学生共同遵守规则。在实训中采用的分组实训可以充分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纪律规范、评比和教育,这种方式取得的自觉践行规范和纪律的效果远超过说教。

(1)学生讨论制定纪律规范并日趋完善。在许多分组实训中,学生都会主动制定相关小组纪律,我们发现,这些条款和学校实训室纪律所涉及的内容一致,但在执行方面更加具体,更容易落实。

(2)学生评价达成共识。小组的成功需要每个组员坚决执行各施其职的岗位纪律要求。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都会在小组中推荐一名督导员,负责对各个成员的工作和规范进行督查,学生对这种方式完全认可,并自觉遵守。

(3)学生对分工与合作有了新的体会。落实各自的分工任务就是对合作最大的支持,没有经过组长同意与安排,“帮助”他人完成任务不是真正的合作,是违规行为。

5.利用行业信息

无论是学生的实习或见习,还是行业实践,我们都会取材信息,反馈到学生的实训中。行业信息让学生了解行业对人员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行业纪律等,从而在平时的训练中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和纪律意识培养:行业信息让学生对未来的工作不茫然,不求高。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的参观、见习或实习的计划,并报教务处组织实施。通过适时的参观、见习或实习,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补充教学中与行业脱节的知识、技术;既能让学生了解行业的实际、了解行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又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为将来的就业垫定良好的基础,有效巩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为促进专业和企业、产业、岗位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打下基础。

二、建立与实训课程体系相配套的保障体系

(一)加强电子专业实训教学教材建设

将现有电子实训课多媒体课件进行筛选和编排,编制了《电子实训教学多媒体课件》,同时还编写了《电子实训校本教材》《企业实习指导》《电子技能实训手册》,供教师、学生使用。

(二)完善实训设备的配套建设,减少设备闲置时间

随着各项建设资金的大量投入,学校专业实训设备已经可以满足学生专业基础技能和岗位技能训练的需要,基本达到设备齐全、设施充足。但实训设备闲置时间过多、使用效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动手能力不强,实训教学方法陈旧更是问题。在实训项目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对每个实训室都选择了一个实训项目,在其中增加多个教学环节,从而通过一个项目实训后,学生基本能通晓整个实训室的操作模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学改革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加强电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高职学校实训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引导教师参与到实训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中来。通过送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请实训器材供应商的技术人员到校培训;有计划地引进有企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大力开展教师熟练掌握每一个实训室操作模式的教研活动。不断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强化自身实训能力,提高实训教学能力。

(四)重视过程评价,完善学分制度

结合专业实训课程特点,建立考核评价方案。实施过程评价和学分制度相结合,分层、分类、分项目考核。建立了教师、学生、和企业单位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重视实训过程评价,重视职业技能证书考试。

三、实训教学改革实践成效显著

(一)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供了时间和环境

改革前的课题设计,学生从了解实训要求、选材、使用操作平台、弄清实训操作过程、完成实训内容,整个过程就是在赶进度,在操作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绝大部份学生没时间也不会去弄清楚实训要求,避开问题直接照搬操作。通过改革训练,让学生直面问题,让学生们有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思考、同学帮助、学习小组讨论、老师指导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将实训要求弄明白,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面对下一次实训时,他们有了阅读实训要求的习惯和弄清问题的准备。

(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得到提高

改革前的设计学生认为电子实训操作很简单,因为实训本身就简单,与学生的努力和积累没有更多联系,学生不感兴趣,所以完成任务后,学生不愿再进行其他操作。改革后的设计经过训练,学生已经有信心有实力进行更多的任务,接下来学生选择难度高的多个项目并顺利完成是学生自我认同感提高的表现。

高等教育知识点范文3

论文关键词:就业方向 社会需求 实训教学 手段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不断开发,如今,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其特有的技术带动性、融合性和广泛适用性,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此影响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但目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专业定位模糊,“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落后,实践训练水平有待提高;适应新技术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有待构建:体现当代工业发展水平的专业教材有待突破。鉴于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再构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科领域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是由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和电力电子技术互相渗透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支撑“机电一体化”这门学科的有:1)机械学,2)控制论,3)电子学,4)计算机科学。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现有课程设置不能很好的突出高职以技能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理论课比重过大,实习、试验、实训环节不完善。

(2)现有课程设置没有充分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社会需求来设置,不能跟周围大环境的具体需求密切结合,没有很好的突出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

(3)现在所采用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很多没有充分体现出现代机电行业的发展水平,内容陈旧、落后,且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相关知识未能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在一起,也未能充分考虑与中职教材的很好衔接。

(4)有些课程的设置出现了严重的前后脱节以及学时安排不合理的情况。

(5)教学实验、实习、实训条件落后,实践训练水平有待提高。

(6)教学方法、手段不灵活,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灵活选用。

(7)缺乏一些反映机电一体化先进技术课程。

三、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方向、主线:社会需求——就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模式一教学评价——结果(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根据这一思路进行课程设置时,应遵循下述原则:

1)应确立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把握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充分考虑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

2)课程设置应从学生就业方面考虑,并结合本地区企业的需求。因为地区、行业的发展水平不一,企业之间所拥有的装备和所应用的技术在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上就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这也就决定着因服务面向目标的不同从而使各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在课程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由多个学科复合的专业,因而专业技术课程内容必须是一种综合结构。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组课程内容,冲破原有课程(甚至学科)体系,删除陈旧的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过远的课程内容,增添新知识,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设置4——5门核心课程,一方面在理论教学的学时安排上加以强调,另一方面要与实验、实训相配合,使学生通过核心课程的设置,更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从而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高专综合课程。

4)在考虑课程设置时要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上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该建议指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做到:(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出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在其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由此可见,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复合型、综合型“通才”是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

5)要考虑到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与学生的就业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该专业的主干平台课程学完后,可以结合自己的就业方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核心课程。

6)采用项目化教学,结合周边企业的需求,针对企业所需的人才,对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重点介绍,并进行相应的实习、实验、实训,使教学和企业的需要紧密结合,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同时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高等教育知识点范文4

作者简介:徐晓红,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逐步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特征及启示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战略研究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策略研究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创建“一体化教学”方法体系提高任职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现状与启示 全球化背景下丹麦高等教育的变革及启示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教育质量体系构建研究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研究 法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形成过程及启示 法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 论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 大数据背景下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系统研究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教育质量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1-06.

[2].2012-11-30.

[7]Focus on Knowledge[EB/OL].http://hsv.se/about us/government bill 2009/10:139.2012-11-14.

[8]巩建闽.基于校友反馈的人才培养质量问卷与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高等教育知识点范文5

成人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大大促进了知识创新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然而,成人高等教育在教学中“普教化”的倾向,与社会,成人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依然存在。从成人教育目前的状况分析,要想使教育内容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的教育内容距离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落后,阻碍了学员知识架构的更新

知识观念,是指人们对知识及其使用的基本理念。长期以来,对知识观念的涵义有两种不同的视角:一种观点强调知识本身,为了学术而学术;另一种观点强调使用知识、运用知识去实践。知识只有经过应用和实践,才是有用的知识。对于成人教育学生而言,显然后一种观点更适合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掌握,这也是实际工作中对技能和素养的基本要求。相对滞后的成人教育知识观,使得成人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内容,不能完全反映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不能满足成人学习的实际要求,在教育质量上与全日制普通教育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成人高等教育类的课程不是针对成人学员自身特点量身打造,而是机械地参照全日制高等教育课程,不能反映成人教育和成人学员实用、功利的学习特征,不利于提高成人学员的学习热情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从而降低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影响了提升和更新学员的知识架构。

(二)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技能培养

在我国,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通常采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从而造成了教学内容与成人学习者的实际学习需求的偏差。首先,成人学员通常文化基础程度与全日制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教材,就会由于理论性太强等原因,造成成人学员的学习困难,影响知识点的学习;其次,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和重点方面,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样在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为成人教育进行教学活动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在学习时间方面,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是全日制的学习,而大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拥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可以结合课堂学习,在参考大量的各类书籍和资料后,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而成人教育学生由于工学矛盾的问题,学习时间碎片化,受到工作要求、时间、精力、家庭因素等方面的约束,没有充裕的时间像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贴近实际,充分实践,是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践课程教材,实践环节缺乏指导,操作不规范,流于形式,容易引起学生的眼高手低。

二、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的设计要求

高等教育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 概率统计 知识点 拓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一门学科,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众多有趣的结论。它的理论和方法已应用于工业、农业生产、军事、经济、金融、保险等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新鲜生动的实例引出和讲解知识点,并通过适当的拓展使学生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下面结合两个例子谈一谈知识点的拓展。

一、蒲丰问题的拓展

1777年,法国学者蒲丰提出可以用方法求圆周率π的近似值,是第一个用几何形式表达概率问题的例子,他首次使用随机实验处理确定性数学问题,为概率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一经典问题在很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中都有提及,文献[1]出现在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部分,文献[2]则出现在几何概型部分。用通过概率实验所求的概率来估计我们感兴趣的一个量,这样的方法称为蒙特卡罗(MonteCarlo)方法。

在课堂上拓展这一知识点会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这是一个高等数学未能解决的问题,运用新方法解尤其是用这样特的思维方式决熟悉的问题,学生兴趣强,理解快;第二,这个实验的可操作性强,在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利用少量的时间现场模拟投点的实验,图文并茂讲解并给出计算结果,学生印象深,记得牢。

二、点估计方法的拓展

在介绍点估计方法的时候通常只介绍最常用的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而由于估计的问题多种多样,需要人们针对各个具体问题确定恰当的估计方法。

上面讲到的问题只是工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两个知识点。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拓展的还有很多,比如在讲分布的时候可以简单介绍柯西分布、帕累托分布;在讲解假设检验时可以适当介绍其他检验方法。这样适当的拓宽学生的视野,即增加学习的兴趣,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而融洽。

扩展知识点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拓展的质。所介绍的内容一定要出自学生所熟悉的,有可能产生疑问的点,难度不能太大,深入浅出的讲解,注重介绍结果和事实,淡化理论推导,否则极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拓展的量。知识点的扩展不能过多,否则喧宾夺主,占据过多的授课时间,冲淡教材的重点。第三,拓展的时机。课堂上很讲究时机的把握,在学生掌握课堂重点后,往往已经到了听课的疲劳期,这个时间再授课,效果不好。如果沿着授课内容的主线,加入新鲜生动的事例,一定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知识点的拓展要基于教材,围绕着教材展开,目的是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使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易于理解,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阔,使学生有始终如一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基础课。

参考文献:

[1]盛聚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