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范文1
摘 要: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运行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地大力发展。通过对农业机械对农业经济影响的现状分析,可以得到如何更好的利用农业机械的措施。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积极发展的贡献作用。通过研究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 机械化 经济 发展 影响 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农业,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化就是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农业活动的效率,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替代传统的畜力或人力生产,从而提高农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出台了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使用鼓励政策和补贴,农业机械化飞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农业机械的科技水平也得到有效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把农民从繁重的耕种生活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为了更好的发挥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
农业的机械化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抗旱抗涝、翻整土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农业机械化用先进的设备替代畜力和人力,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复种指数,从一年一熟升级为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播种、喷洒药剂和施肥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间接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科技化提供了基础,有利于高科技技术手段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
其次,表现为农业机械化能够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效益,进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单位生产的机械作业量,把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农业机械化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农业生产机械化,将先进的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将可以有效的改变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模式发展,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从而降低单位生产的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和农业规模化生产相辅相成,农业生产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需要采用农业机械化,而农业的机械化的发展优化了配置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要素,从而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从而获得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最后,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把农村生产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减小了对农村土地的依赖程度,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机会从事其他行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由于脱离了农业土地生产,农村劳动力可以从事农业附加值更高的非种植农业活动和养殖业,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闲置的农村劳动力也可以到城市工作,这既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又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而且还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思想和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知识,这样就变相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二、通过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
首先,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农业机械更好的融合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更大程度地调动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充分结合农业机械化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鼓励农业机械化从业创新体系人员,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研究开发与宣传推广工作,从而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作用。要坚持农业机械化的自主研发创新与引进技术协调发展,不仅要实现农机生产企业与相关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及共同研发,更要适时引进和吸收国外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推进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整体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加大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大规模实现农业机械化。如果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广大的农村地区都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村地区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和土地的生产能力,从而促进整体农村的经济发展。政府应当对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出台一些倾斜政策,可以成立农业机械化推广专项基金,给农业机械化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广大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民给予补贴,提供稳妥可行有效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也要从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同区域格局和不同生产特色出发,结合当地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情况,下大力气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最终提升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各地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最后,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引发了农村社会的技术水平、社会发展态势劳动力等方面的变化,并提高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广泛推广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活动中占的比重,这样才能通过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因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导致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因此要考虑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力输出机制,防止农业机械化引发的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后,能够在原有的农业生产基础上,增加农民的收入。管理和规范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推广过程,建立规章制度,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管理的混乱状态问题,从而提高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的对于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操作能力和机械化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民的知识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机械化知识的培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从而提高农民的农业机械的操作水平和认识程度。
参考文献:
[1]苏工兵 廖兴红 杨文斌. 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认识误区的辨析.农业机械学报.2012.
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范文2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农机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80-1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由广大农机用户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组织,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产生的连结农机用户(家庭农场)与市场的非盈利性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它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对于农业机械的大力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通榆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几年来,通榆县按照省市农机部门和民政部门的要求,积极引导、扶持、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数量达19个,会员发展到200多人,对于发展全县的农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协调农机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发展了农机事业,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千家万户的农机用户与农机市场的有效对接,使广大农机用户调整有方向,增收有了希望。
2 通榆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种种问题的产生,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2.1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有效资源难以优化使用
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刚刚组建时,少部分农民以资金形式入股,大部分农民则以物化形式加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社,这其中包括一些诸如农机具、土地、场房等。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营的主体,按规定,社内的成员可以从中分红。可是在实际运营的过程当中,尽管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的是民主化管理形式,但是实际上不可能统一每位合作社成员的经营意愿,因此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有时只能采取民主集中的方式去经营。由于农机专业合作社设备资源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是分离的,如果真的出现了意见分歧,就会使得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设备资源在一定时间内难以得到合理的利用与有效的保护。
2.2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成本与风险不断增大
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社既能保证为合作社的成员服务,有时还可以跨区域作业,通过农机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这样一来就能提高农机运行的经济效益。可事实情况是,在农机用户对外服务过程中,由于地域的广阔性,农用机械运行的速度不是十分快,距离远的由于农用柴油的涨价,使得农业机械要走相当远的路程。因此,这就实际上导致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成本和服务质量的增加。
2.3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与现实条件之间存在差距
在农村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目的就是为了整合所有农村的农机资源,从而提升本地农机的服务能力,为农民增强创收水平。在实践中通过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看,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三大难点:一个是农机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农用机械要想更好地开展跨区作业进行服务,就需要一些功率大些的农业机械,这些功率大的农用机械用途广,可以更好地开展异地流动性跨区作业。毫无疑问,这类功率大的农业机械价格偏高,动辄上万或十几万,即使有农机购置补贴,也需要自己花费很大财力。二是作业条件改善难。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机化作业的发展方向,而我国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难以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加之农村农田的条块分割的基本情况没有也不可能有改变,因此要实现农机社会化大生产还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技术、服务水平难以提升。虽然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各项政策鼓励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但要增强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3 通榆县今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农业机械化的大发展,离不开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的大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创建与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机用户中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了农业机械化的综合装备水平,真正体现了农业机械化的高效增收作用,是现有农村经营体制下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
3.1 进一步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要按照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时的各种章程,克服形式主义,真正建立健全民主的管理制度,既保证集体的权力得到尊重,又保证社员的利益不受侵害,这些制度和管理办法要由合作社来详细制定并实施,通过建立起高效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合作社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3.2 促进土地面积的集约经营
土地面积小而且远的存在,无形中增加了合作社的运营成本,不利于开展大规模的农田作业。因此,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土地的集约经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按千家万户的各种利益关系、统计数据等,这项工程应该由政府部门来做。
3.3 多方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范文3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46-1
1农业机械化现状
1.1农业机械化的功能和作用
农业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基,21世纪粮食安全问题依旧存在,稳定的粮食供给对国家安全稳定至关重要。随着土地面积的减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能减轻农民劳动负担。传统的手工农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技术革命带来的机械化将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现代化农业利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用机械装配代替手工劳动,扩大生产规模,改善农业生产状况。科技的发展,导致了新技术的产生,进而产生新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又能促进农业发展,保证粮食安全,进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科技的发展。机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技术提高的体现,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的农业机械,从传统的农业机械,例如收割机向经济作物机械、牧草机械等发展,产业不仅涉及传统的水稻、麦子,也涉及蔬菜、水果。随着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各种农业机械销量急剧增长,这些都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做出很大的贡献。
1.2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的起点低,技术落后。虽然我国农业机械的品种超过3500种,但是仍旧缺乏核心计划和部件,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依靠进口。高科技产品发展不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农业机械产业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简单,科研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智能机械等高端产品的发展严重滞后。例如大型拖拉机依旧依靠于进口,这些都为国家的粮食安排带来风险,也制约了国内农业的发展。机械化水平不高又是一个问题,目前在山区依旧存在着人畜劳作,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间接导致劳动力的浪费。农业机械化不仅关系着农业生产效率,也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技术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农业机械创新不足、新产品研发和推广支持不足。智能化等高科技产品的发展问题尤为突出,缺乏核心技术,重要部件依靠进口。
1.2.2科技投入不足 企业生产产品单一,产品效益低,由于企业规模多偏小,企业的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多而小,缺少集中的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开发。
1.2.3行业恶性竞争 企业无序竞争,却未能合作研发。部分地区,由于地区保护政策,本该淘汰的小企业依旧存在,这严重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2.4缺乏统一的标准 标准化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机械行业的标准目前仍不完善,很多标准仍在制定中。
2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2.1加大农机先进制造技术的投入
国家应重视农业机械的科技研发,将技术研发列入国家规划中,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企业、市场的资源,保证机械研发、推广的顺利进行。国家应支持建设一些机械科研基地,一些高校也应设立相应研究所。只有保证资金和人力的稳定投入,才能保证新技术的研发稳定,才能满足农业对机械技术的需求。在投入上,要关注农业、农民的实际需求,要注重高科技产品的科研攻关,要力求打破国外垄断,为农业科技做贡献。
2.2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标准是农业机械发展的保证,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的制度落后的困境。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地区性的标准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的需求。我国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业制度、行业标准,要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的行业法律法规。要以制度指导行业发展,要尽快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以适应国际需求。
2.3走生态农业道路
农业机械的发展要符合于生态农业的要求,要淘汰落后的农业机械企业和落后的农业机械设备。机械化必须服务于生态农业,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不危害自然环境的稳定。
2.4建立培养人才队伍
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注意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科技好手,努力培养专业人才,注重科技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
3 结 语
农业的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加大农业机械投入,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保证,因此,必须要重视。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着技术落后、品种单一、产能低下的困境,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加大科技投入、完善规章制度,走生态农业道路,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国舫,汪懋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03-213.
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范文4
第一,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1)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落后。就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手段而言,我国农村广泛使用的仍然是原始的手工工具:犁、耙、锄头、镰刀等,普遍存在的还是人力播种,人办收割;就劳动对象而言,耕地过于分散零碎,土地利用率低,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受损;就劳动力而言,我国农业劳动人口多,但素质差。只有大力提倡科教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才能改变生产力落后状态,使农业生产上一个新台阶。2)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的专业化、企业化的集约化经营。而集约化农业要求有更多的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其中投入农业机械则是一项基本要求。3)生产工具和基础设施的落后,使一些农业高新技术得不到有效采用,制约了土地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激烈的竞争,发展机械化,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竞争力已势在必行。
第二,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业现代化包括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在技术上就是采用现代的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装备农业,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科技体系。机械技术就是机械化,它是从机械操作开始,进而达到自动化,其作用主要是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工效和劳动生产率,生物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植物保护、良种培育、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农田灌溉等。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农产品的单产和质量,着重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只有把机械化和生物技术适当地结合起来,两重并举,才能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提高土地生产率。所以,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
第三,发展农业机械化,它可以成为我因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业机械化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提高农业各生产部门的劳动在产率,降低成本,为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创造条件。农业机械化不仅有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的间接经济效益。农机行业是联系农业和工业的纽带,发展农业机械化,扩大“咱需”,农机行业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1)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各种类型的农用机器、电力设备,促使农机科研投入大量资金,加快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多层次的农机供应,促使农机制造、销售、修配、电子、电力等部门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可以大大刺激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2)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及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刺激建筑、建材、交通、能源等部门规模的扩大、生产的发展。3)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大量的农机操作人员,从而激发了农民学习农机知识的热潮,可以进一步刺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展农业机械化,能刺激工业对农机的投资和农村的消费,只要引导得当,农机行业一定能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四,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社会政治意义。发展农业机械化人近期来看农民解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增加了收入,有助于农民身体健康与生活舒适,缩小了工农和城乡差别。从长期来看,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减少农业人,为我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过渡创造条件。另外,我们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社会政治意义。
2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
任何一项生产力的突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虽然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切不可忽视存在的困难。最突出的困难是:
第一,劳动力转移困难。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农业劳动力很难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客观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另外,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减少,但素质要求提高。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素质差。据统计,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占0.3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1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3.83%,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占总劳动力的47.75%,这也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之一。
第二,资金困难。农业机械化的农机科研开发、投入生产和农民购买农机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方面,自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户为单位经营后,农业资金难以集中使用。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财政暂时拿不出很多的资金来投入农业机械化,这对农业机械化造成了很大困难。第三,土地过于分散零碎。农业机械化要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然而,我国不到15亿亩土地被分给2亿多农户,户均6~7亩耕地,土地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不便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发展农业机械化不利。此外,农机产品市场还不很规范,农机产品造价高等问题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3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措施发展农业机械化有现实困难,但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要发展,而应当正视困难,积极寻求对策,困难是可以解决的。第一,实事求是,有差别地发展。我们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量力而行。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差别较大,因而农业机械化在地区、项目、水平、形式的布局上将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地区要因时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允许不平衡,有差别地发展。农业机械类型、品种要注意实用性。第二,加快工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工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能吸收农村多余的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创造条件。另外,工业的快速发展还可以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资金,降低农机具的生产成本,为农业提供适用、配套、高效、价廉的农机具。
第三,倡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集中。在坚持土地国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推广承包制下的租赁制、有偿转让制和股份制,加强土地的自主经营使用的灵活性,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规模经营的问题解决了,资金就可由规模经营者(国家、集体、股份合作者或私人)筹集。如可以通过承包或租赁协议,使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或种植专业户转移,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
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范文5
常国春 长春净月区新立城镇人民政府农业办 吉林长春 130119
【文章摘要】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农业科技人员,应认识到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贡献。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农业机械化装备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对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时期农业机械化装备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1.1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大量劳动力,提高农业收益率
传统农业需要人工进行种植的全过程,而农业机械化当前不断发展、更新,日益发达。很多原来必须由农民亲自完成的工作,可以交由机械来完成。生产效率十倍,百倍的提高了。而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未来,中国即将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带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时代已经悄然而去。未来,每一个劳动力都需要更高效的实现价值。而所有,可以由机械来完成的工作都将不再需要人的参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正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大量农业人口将转移至城镇,由农业生产转业工业生产与工业服务。那么就需要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力,以解放大量农村劳动力。
同时,对于农民种田来说,大规模机械的应用可以使农业的收益不断的提高。这也是当前,农业机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普遍使用的原因之一。东北作为农业的主产区,农业耕种面积大,很适合大规模农业机械作业。随着国家宣传力度的加大,对于农业机械购买补贴的广泛实施,很多农民都用上了农业机械,在生产中尝到了甜头。部分农民也因为实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有能力耕种更大范围的土地,从而进行土地承包,进行更大范围的机械耕种。
1.2 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2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虽然已经很多年的历史,但是在过去10 年当中,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飞还发展阶段。据官方数据统计,2002 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2.3%,至2011 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54.8%,10 年间这一数据增长了22.5%。学者们称这是“10 年跑赢30 年”!
农机总动力作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参数,在2011 年我国的农机总动力达9.8 亿千瓦,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装备稳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极大增强。
当前农业机械化已经不仅仅是为农民、机械操作人员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同时还为我国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保驾护航的作用。例如,过去县域内的小麦收割时间通常为20 天左右,而在2011 年底的数据显示县域内的小麦收割时间为10 天左右。缩减一半的收割时间,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来说,是可以避免病虫害,尤其是自然灾害的重要方法,而这只能由农业机械化收割来实现。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包含技术水平的进步、应用的不断推广,同时也包括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截至2011 年底,全国拥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7.1 万个,组织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达到2.8 万个,入社人数达58.2 万人。以财政补贴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渐形成。订单合同作业、承包租赁服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机作业环节从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
3 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展望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到了飞速发展阶段。在未来,我国农业必将进入更高水平的机械化阶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农机农艺、农机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将深刻影响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制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日益从以生物技术为主转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并重。
(2)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化、全面化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由解决关键环节机械化为主向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快速推进转变,从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机械化全程延伸。
(3)农机服务组织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将显著增强,服务质量、能力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将成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其他公益性职能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
(4)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各区域将进一步明确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和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地区间农机化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4 小结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农业科技人员,应认识到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C], 乔金亮 通讯员 邹 红, 经济日报, 2012-09-17
[2] 论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J],王丽[D],吉林农业[D], 2013-10
[3]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陈金虎,长江大学, 2012-04
[4]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鞠金艳,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范文6
关键词: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制约因素,对策
一.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农业先进科技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载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10年,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2%,总体上进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然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丘陵山区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人口占全国的1/2左右。但是长期以来,丘陵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近80%的人口属低收入群体,人均GDP不及平原地区的50% 。丘陵山区地区由于地形的限制依然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造成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较缓慢,相对于平原地区,仍然处于农业机械化的初级阶段。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重点在丘陵山区。
二.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概述
(一)四川省地形地势介绍
四川省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因此,四川省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研究四川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全国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广大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1.1978年―1989年低水平发展期:农村实行为基础。
2.1990年―1995年复苏发展期: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活力进一步释放,农民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热情高涨。
3. 1996年―2003年稳步发展扎实推进期:《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四川省农业机械安全和事故处理条例》及《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管理条例》陆续颁布实施。
4. 2004年至今快速发展期:从2004年到2008年,中央就解决“三农”问题连续出台了5个1号文件;2007年,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农机装备结构逐步改善,农机化水平快速提高。
如表1,截止到2012年,四川省机耕面积达到330.28万公顷,是2004年的98.8公顷3.3倍。2011年农业机播面积19.82万公顷,机收面积84.13万公顷,农村用电141.66亿千瓦时,化肥施用量248万吨 。
表一:2004年―2012年全省机耕面积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整理
三.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
(一)自然条件
四川省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大,山地和丘陵占了四川省80%以上的面积。这些地区道路狭窄,坡陡弯多。耕地分散,地理环境复杂多样,限制了机械化作业的开展,直接影响了机械化作业的效率。
(二)劳动力的转移
“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收入水平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过剩劳动力丰富,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突出。工业化进程必然伴随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包括年龄和文化程度两方面。男劳动力年龄幅度21~82岁,其中50岁以下仅占43.1%,50岁以上占56.9%。女劳动力年龄幅度21~73岁,其中50岁以下占54.5%,50岁以上占45.5% 。如表二,四川省劳动力年龄和文化素质分析表明,一是四川省从事农业生产主要50岁以上和部分40-50岁的男女劳动力操作,劳动力老龄化。二是文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四川省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发展。
表二:2010年全国与四川省劳动力文化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年鉴》
(四)农民的购买力
尽管从宏观计量经济分析的角度,农民收入水平对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影响在统计学上不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政府财政支持显著 ,但从微观来看,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决定的购买力将决定农民对农用机械的购买和使用程度。
(五)政府的政策支持
如表三,2004年之前,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2004年 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首次明确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法律地位,制定了从各方面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与修订,实际上是完成了由政府对农机化发展进行鼓励、支持到推动、促进的策略转变。
表三:四川以及全国农机总动力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四川年鉴》
四.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一)由于四川省的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是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且农业生产立体分布明显,农田面积不规则,而且道路的限制使大型的农业机械不能使用。根据以上特征,四川省应该引进和研发一些小型的农机械,才能符合四川省的生产实际,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增加农民的收益。
(二)农业是弱势产业,应该通过农业机械化和适当的规模生产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能够投入农业的生产,促进自身收入的提高,提高农业的质量和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三)由于农民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农业机械购买力较低。针对这一情况,为进一步提升该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议政府出台对四川省山地丘陵地区农机补贴特殊优惠政策,将现有农机补贴30%标准提高到50%或70%,以激发农民自主购买农业机械积极性,实现政府与农民共同推进四川省农业生产机械化,不断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
(四)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加大对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对教育的投入,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对道路建设的投入等,促进四川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国. 关于山区发展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探讨[J]. 农业技术装备,2008(10):58-59
[2] 刁学锋 杨仁斌. 发展农机化 建设新农村――四川农业机械化事业改革发展30年综述. 四川农机,2009(1)
[3] 张林,徐富贤,郭晓艺,等.西南稻区杂交稻技术现状及对策[J]. 世界农业,2009,5: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