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的后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次贷危机的后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次贷危机的后果

次贷危机的后果范文1

[关键词]次贷危机;影响;债券收益率;利率期限结构

[DOI]10.13939/ki.zgsc.2017.10.057

1 次贷和次贷危机产生原因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水平不佳、收入较低、负债收入比较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2001年经济衰退后,美国住房市场在超低利率刺激下高度繁荣,次贷市场迅速发展。但随后美国市场的大幅降温及次贷还款利率的上升使得很多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购房者很难出售住房或通过抵押住房进行再融资,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次贷机构纷纷破产,投资基金等买入次贷衍生产品的金融机构也受到重创,全球主要股指应声下跌,引发次贷危机,致使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像知名的房地产公司房利美、房地美,以及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中的美林公司、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都因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影响而陷入困境。

对于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综合来看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是产品在设计上的固有缺陷。次贷产品的设计是以低利率和房价的不断上涨为基础的,再加上次贷借款者主要是收入较低、信用记录不佳的借款者,当房市低迷、利率上升时,不断增加的负担致使大量客户违约,造成坏账;二是流动性的过剩。此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情况较好,次贷产品的高收益对市场流动性的吸引力较强,许多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对次贷衍生产品的购买分担了次贷风险,在推动次贷市场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蕴含了潜在的风险;三是美联储的货币调整政策。美联储从2000年开始长期实行低利率以刺激经济,推动了人们对房贷的需求以及房价的上涨,但在此之后为了避免经济快速增长带来通胀压力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使得许多贷款者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2 次贷危机影响

2.1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造成市场流动性紧张,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次贷危机的逐渐升级,使得金融市场对流动性的强劲需求极大地超出了当时流动性的供应量,推动了隔夜借款利率大幅上扬,全球股市剧烈震荡,投资者损失严重。以2008年9月15日为例,美国道琼斯指数当天重挫逾500点,标准普尔指数下跌近5%,创“9・11”恐怖袭击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减弱。为了使投资者恢复对市场的信心,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各国央行纷纷向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以增加流动性,并采取降息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些举措无疑大大增加了货币的供给,为未来的通货膨胀以及长期流动性的过剩埋下隐患。

(3)全球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发生变化,国际资本加快流向新兴市场。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也致使多项产业进入衰退低迷期,发达国家告别消费热潮,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对投资资本的吸引力开始逐步超过美国、欧盟等主要的传统经济体。

2.2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实体经济:破产的金融机构数量增加,失业率急剧上升;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众多企业陷入困境;美国居民消费下降及美元贬值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同时也会损害其他国家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导致短期资本的波动性加大。

(2)金融市场:美国信贷收缩,大量投资者将资金从股票和风险较高的债券转移至国债、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这一举措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有所下降,两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曾一度跌至四年最低点。

3 美国债券市场收益率变化

美国自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在大量发行国债的同时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以向市场投入更多的美元,增加流动性,债券市场的规模、结构、收益率等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2007年美国的外债总规模为23532亿美元,而截至2014年2月,总规模达58853亿美元,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同时,过度的债务发行使美国财政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

3.1 危机后美国国债市场的变化

(1)国债规模的变化:2008年美国国债总规模为10.7万亿美元,2013年这一数值增长至7.35万亿美元,达到GDP的103.5%,这期间国债规模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筹集到的资金主要用来弥补联邦政府预算的空缺。

(2)国债收益率的变化:美联储的连续降息、市场的剧烈波动以及信用市场的混乱使得短期国库券受到人们的追捧,2008年到2013年,3月期债利率从1.4%下降到0.06%;1年期从1.83%降到0.13%;3年期从2.24%降到0.54%;10年期从3.66%降到2.35%;30年期从4.28%降到3.45%,短期利率均有大幅度的下降。但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从2012年起,部分品种美国国债利率开始上升。美联储第二轮购买国债方案的出台引起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导致收益率曲线陡峭化,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4个基点达到3.34%,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20个基点达到4.54%,美国2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率差一度达到4.02个百分点。

3.2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变化

(1)市政债券规模的变化。债券的发行量没有显著上升,2008年的长短期市政债券发行总量为4523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7.2%,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不足以及发行人信用环境的日益紧迫。

(2)债券收益率上升,利差显著扩大。联邦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缩减使得市政债券违约风险上升,其收益率在2010年下半年持续上扬,投资者的大举抛售使得利差显著扩大。

3.3 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变化

(1)公司债券规模的变化。发行量持续下降,2008年发行量为7024亿美元,较2007年的发行量1.1万亿美元下降了37.7%,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信贷市场内持续增加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更加剧烈的波动,企业利润连续下降。

(2)利差持续扩大。12月31日,JP摩根美国流动性指数利差达到475个基点,而这一数值在第三季度为355,在2007年年底为124;美林高收益指数利差达到1812个基点,而这一数值在9月末时还只有1096。

4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1)要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积极扩大内需,调整外贸政策,充分利用外汇储备;警惕泡沫式的发展方式,注意虚拟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2)金融创新要把握度,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要加强监管,正确选择金融监管的改革路径。

(3)要找准市场自由运作与政府进行干预的结合点,中国在应对美国次贷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证明,市场运作与政府干预功能各异,不可替代,市场有利于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及调动社会成员积极性,而政府管理有助于确保经济平稳发展,确保市场秩序及规范。

次贷危机的后果范文2

一、金本位还是信用本位

国内外一些略显激进的学者和分析人士认为,复辟金本位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从混沌和动荡回归平静和稳定的唯一出路。虽然无法亲身感受1870年至1914年的古典金本位时代和1919年至1939年的金汇兑本位时代,但在这些人看来,黄金真实价值的存在构成了金本位货币体系的定海神针,在“自由兑换、自由铸造和自由流动”的规则指引下,金本位似乎可以避免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国际收支失衡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

从2007年8月1日到2008年12月12日,全球股市市值已经从57.16万亿美元骤减至30.76万亿美元,缩水幅度达到46.19%,而与此同时黄金却价值坚挺,从2007年8月1日的666.9美元/盎司,到2008年12月15日的834.4美元/盎司,黄金在危机动荡中身价徒增。毫无疑问,大多数与次贷危机紧密相关的要素都产生于信用货币体系的框架之中,比如有失审慎的次级房贷、金融衍生品以及美国政府长期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因此很多人将次贷危机的危害归结为信用本位的失败,并将期盼救赎的目光投向坚挺的黄金。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次贷危机的爆发只能说是以“华尔街文化”为表征的一种特有微观金融发展模式、宏观金融监管模式和经济调控方式的失败,更进一步地讲,也可能包含了以美元为核心的特有信用货币体系的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整体信用货币体系的失败。

其次必须指出,市场价格在次贷危机中的上升并不必然意味着黄金有能力担负起世界货币的重任,只能说在财富储藏这个属性上,黄金显露出了闪光点,但世界货币还必须发挥价值尺度、国际支付和流通手段的作用,一个闪光点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黄金能够处处闪光。

而且,最重要的是,某种特有信用货币体系的失败并不对应着金本位货币体系的必然成功。实际上,复辟金本位更像是绿野仙踪般的童话,有四个理由让我们相信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不会走这段回头路:

1 对黄金总量“有限性”的预期与发挥货币职能所要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虽然金本位和黄金之间并不完全对等,就像一些人所言:“哪怕只有一盎司黄金,金本位也能运转”,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事实上,制约金本位正常运转的,不是存量的数字大小,而是人们对黄金存量有限性的预期,受制于有限的黄金供应量,金本位下的货币供给必将收敛于一个极限,而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空间及其对应的货币需求则可能没有极限,在所有理性预期者看来,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冲突,这意味着金本位货币体系并不能带来安全感,一旦有风吹草动,市场主体往往会争先恐后地挤兑黄金,争取让有限的黄金更多地落袋为安,这种矛盾使得金本位难以稳定维持。

2 黄金对“总量有限性”瓶颈的突破则将动摇自身的货币基础。非常尴尬的是,虽然黄金总量有限性使其难以有效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但如果突破了这层约束,黄金的未来不仅无法海阔天空,反而会走进另一个死胡同。“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的原因在于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本身也具有真实价值,商品与货币的双重属性使得黄金在作为货币时具有币值稳定的优良特性,一旦科技发展让“人造黄金”不再是梦想,那么黄金稀缺性的瞬间消失也将让表面上的金本位货币体系一夜之间骤然演化为实质上的信用货币体系,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这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大变化就像一枚定时炸弹,将时刻威胁着金本位下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的安全。

3 金融危机之中的金本位更像是风险催化剂而非稳定器。由于金本位相比信用本位具有更多的“真实因素”,因此很多人相信金本位对金融危机更有免疫力。且不争论这一观点客观与否,一个简单的常识就是免疫力更强的人一旦生病则更难痊愈。事实上,金本位之下,宏观调控特别是货币政策几乎无力可施,这使得市场失灵缺乏“看得见的手”的及时纠正和调整。更可怕的是,维系金本位的种种努力很可能加深危机,当一国陷入金融困境的时候,国际资本往往会出于避险需要而大幅撤出,此时维系金本位必然要求该国货币当局提高利率以吸引资金内流并平衡国际收支,而不合时宜的紧缩政策对进入下行周期的实体经济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在弗里德曼和伯南克等人看来,大萧条之所以持续43个月之久,并造成了深远经济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当时的美联储主席Roy A,Young维系金本位的行动加剧了通货紧缩。因此,在次贷危机引发信贷市场流动性紧张的背景下,复辟金本位十分危险,就算是在危机平复之后,未来市场与政策共同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互补性也将日益增强,与宏观调控的内在冲突使得金本位不具备回归的客观条件。

4 制度性缺陷使得金本位的“黄金时代”难以再现。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金本位运行的稳健与否取决于其制度性基本规则是否得以普遍认同、贯彻和执行,即黄金的“自由兑换、自由铸造和自由流动”。而在现在和可预知的未来,这一规则都很难再被严格遵守:首先,黄金真实价值的存在对规则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由于黄金等同于财富,流入相对于流出更易受到青睐,而一旦某些经济体具有左右资本流动、抑制黄金流出的非常手段或是霸权力量,那么“自由流动”的规则将被违反,制度平稳运行的基础将遭到破坏。事实证明,这种财富激励导致的违规行为难以避免,Obstfeld的经典论文显示,在1885年至1913年间,强大的英、法、德都通过大量经常项目顺差从世界范围内吸收黄金,其顺差占GDP的比重分别高达4.6%、2.6%和1.6%。其次,信心缺乏背景中的博弈将使规则难以被整体所严格遵守。历史比较显示,古典金本位时代之所以比后来的金汇兑本位时代更加平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一阶段市场对金本位的信心远比后一阶段强,而信心会促使不同经济体不约而同地遵守规则,平等承担起干预外汇、维护整个体系安全的责任。在信用体系如此健全的现在,很难想象市场会对金本位保有如同100多年前的普遍信心,在个体理性的驱使下,每个经济体都有可能选择“搭便车”而不主动遵守规则。此外,由于现有黄金储备数量不同,金本位给不同经济体带来的潜在激励也相去甚远,根据IMF的最新数据,2008年9月全球黄金储备为8.473亿盎司,其中美国拥有2.615亿盎司,欧元区拥有3.5亿盎司,全球占比分别高达30.8%和41.3%,其他经济体的占比总共不及30%,欧美借由高比例储备将可能在复辟金本位的过程中获得货币霸权,由此可能触发的全球利益再分配势必难以得到广泛认同,如此背景之

下,金本位有效运行依仗的基本规则不可能被普遍遵守。

总之,金本位已经作古,复辟金本位不仅违背了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更是非常危险,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不可能再走这段回头路。

二、单极还是多极

既然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不可能走金本位的回头路,那只能在信用本位的框架内寻求变革。接下来的问题是,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需要几个核心?一个,还是多个?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之中,美元都是货币体系的唯一核心,而次贷危机深刻动摇了美元的货币基础,很多市场人士认为欧元将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唯一核心。实际上,就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而言,欧元或其他币种能否承担唯一核心的职责并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一个有且仅有一个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否适应经济、金融发展变化的需要,单极体系是否具有稳定性?

支撑单极体系的是霸权稳定论(The 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由派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其名著《萧条中的世界:1929--1939》中首次提出这一理论,随后该理论被罗伯特・吉尔平加以系统完善。在研究大萧条的过程中,金德尔伯格认为大萧条之所以演化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没有一个大国有能力或愿意承担制止危机的主导责任,停止“让你的邻居当乞丐”的以邻为壑的政策,特别是无人愿意充当最后贷款人,以阻止金融危机的急速蔓延。有鉴于此,金德尔伯格指出世界经济必须有一个超级霸权大国作为“稳定者”(stabilizer),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剩余产品提供一个市场,保证资本的充分流动,并在银行面临危机的紧要关头发挥救助作用。用他的话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历史的主要教训是,世界经济想要稳定,就必须有个稳定者”。

随后,金德尔伯格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不但危机时期需要一个稳定者,在正常时期也同样需要一个稳定者。他还把稳定者的责任又增加了两项:维持国际汇率结构和协调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另外,他还在第一项责任中增加了与别国分享短缺资源的内容。按照金德尔伯格的观点,单一霸权国将为世界经济提供稀缺的公共商品。他把各国的个体利益看作是私人商品,而把世界经济的稳定视为公共商品,这种公共商品意指和平、开放的贸易体制、统一度量衡和固定的汇率等。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只有霸权大国才有能力提供公共商品,并通过主导性决策统一无序的分散性个体行为,让世界经济保持有序和稳定的发展态势。

吉尔平等国际关系学者则丰富了霸权稳定论的体系,并将金德尔伯格的理论从经济领域延伸至国际安全和军事领域,逐渐形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把霸权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合作联系起来,在理论和历史经验上寻求霸权和国际合作之间的相关性。吉尔平认为:“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不了要有一个霸主,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从历史的角度看,霸权稳定论存在于特定国际社会背景和世界经济环境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次贷危机的爆发,这一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已经不合时宜,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发展方向将不可能是单极体系,原因有三:

其一,单极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结构变化方向相矛盾,世界经济结构在长期发展中日趋多元化,任何单一经济体在经济领域都难以具有绝对霸权地位,根据IMF的数据,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在影响力和重要性上的差距日益缩小,在1980年至2007年期间,新兴市场经济体GDP占世界GDP的比重经历了“u”字型变化,从1980年的30.9%到1992年的16.5%,再到2007年的28%,新兴市场占比先减后增;而从增速看,新兴市场经济体近十年来大幅超越世界平均水平,发达经济体则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28年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4.22%,其中前20年平均增长率为3.37%,后8年为6.36%,增速不断加快;发达经济体28年问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2.74%,其中前20年为2.82%,后8年为2.52%,增速有所放缓。

其二,单极体系本身存在较大缺陷。霸权国能够提供稀缺的国际社会公共商品,引导政策博弈趋向协作,并化解局部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霸权国尚有余力顾及全球,并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整体利益优化。但一旦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于霸权国,那么霸权国将难以担负起维系体系运转的责任,而且此时其个体利益体现在通过霸权来向外分散风险,这与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全局稳定的整体利益存在巨大冲突,这种冲突一方面将导致危机从局部扩散到全局,另一方面也将深刻动摇霸权国的霸权地位。金德尔伯格始终强调“霸权国本身必须恪守自由主义的市场观念”,而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体都不可能避免经济周期的起伏,这就意味着霸权国的经济基础是极不稳定的,其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也是偶然的、间歇性的,坚守同一个霸权并不能保证体系运行的长期有效。此外,霸权的阶段性更替则不仅无法回避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还可能导致更多的动荡,并引致更大的成本。因此,从本质上看,单极体系不具备在长期内维持世界经济秩序稳定的能力。

其三,单极体系的稳定作用并非不可替代。在非合作博弈的背景下,各自为政的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非理性的“公有地悲剧”,霸权国的存在将改变博弈结构,并可能引导博弈均衡向集体理性的方向发展。但改变博弈结构并非只有引入强权这一种方法,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个体间交流与谈判,或者建立一些有实际效力的个体约束机制,博弈均衡也有可能发生优化。此外,在提供国际经济社会的公共商品方面,依靠能力强化的国际性机构比依靠霸权力量更为有效,且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小。因此,单极体系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稳定作用并非不可替代,在多极体系中加强制约机制建设并增强国际性机构的影响力,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依旧能够实现长期稳定。

总之,霸权稳定论已经不合时宜,单极体系难以担负稳定世界经济秩序的重任,其不太可能构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发展方向。

三、多极还是多元

既然多极将构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发展方向,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这将是怎样的一种多极?与前两个问题一样,答案还是非此即彼的两个:简单的多极或是复杂的多极。简单的多极意指无秩序、无层次的多极,即各经济体在多种核心货币间随机取舍。

复杂的多极则代表一种有秩序、有层次的多极,即各经济体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开放程度、经济规模、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和相对的通货膨胀率结成几个不同的区域货币同盟甚至是成立统一货币区,而每一个特定货币区内的区域统一货币则构成了多极体系中的一极。

这种复杂的多极与蒙代尔的“金融稳定三岛”具有较大相似之处,蒙代尔近年来一直提倡美元、欧元和亚元分别承担起区域货币的职责并共同构成多极货币体系。但这种复杂的多极并不仅仅意味着多个

统一货币区的并立,实际上,每个货币区就像是货币体系中的一个单位“元”,而这些单位“元”的核心,也就是各个区域货币本身又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元”,这个高层次“元”也有一个核心,即一种类似于多极货币基金的世界性货币,就像是IMF特别提款权的加强优化版本。每个层次的每个“元”内部不仅固定汇率,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并能够实现宏观政策的协调。理想状态是,各个统一货币区内部政策较为统一,而高层次“元”又能通过国际性机构的制约实现各区域政策的整体协调,多层次的多极货币则能够充分满足各区域和全世界的各种货币需求。从这种意义上看,这种存在多层次内部制约和外部协调机制的复杂的多极可能就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发展方向,即“多元”。

相比简单的多极,“多元”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层次性,简单的多极只是一个平面,而多元则是立体的,区域货币是统一货币区内经济、金融活动的货币核心,而以这些区域货币为基础构建的世界性货币则是全球范围内、统一货币区间经济、金融活动的货币核心,对于整个全球经济而言,以区域货币为基础的世界性货币受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但任何一个经济体、甚至是货币区的财政和储备状况都没有绝对的决定力,这不仅避免了霸权带来的非理性选择,还减小了区域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对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负面冲击。二是秩序性,简单的多极意味着任何单一经济体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货币选择问题,全球性经济、金融往来一团散沙,而多元则带来了秩序性,对于同一货币区内的经济活动而言,支付和结算仅涉及两种货币的选择(本区域货币和世界性货币),对于不同货币区间的经济活动而言,支付和结算则仅涉及三种货币的选择(各自的区域货币和世界性货币),而所有经济体的储备货币选择也并非十分繁杂,仅需要在少量的几种区域性货币(这些区域性货币大概有三到四种)和世界性货币间搭配和取舍。由此可见,简单的多极和有层次、有秩序的多元之所以优劣相差甚远,关键在于多元非常强调统一货币区的建设及其在世界性货币构建中的作用,由于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亚太地区的货币区域化发展以及更进一步的统一货币区建设尤为重要。

四、激进还是渐进

从以美元为核心的单极体系向多元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路径可能有两种风格:激进型或是渐进型。综合历史沿革、次贷现状和未来要素,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不可能是激进型,原因有三:其一,美元不可能迅速退出历史舞台,从美元资产“绝对增持、相对减持”的趋势和美元汇率“先扬后抑”的未来走势分析,次贷危机虽然动摇了美元作为核心货币的货币基础,但美元在危机时刻发挥的核心作用不减反增,在次贷危机平息之前,美元不可能被其他货币超越和取代,国际货币体系迅速抛弃美元的结果将是更大的混乱和更长的衰退,因此,多元化不可能迅速一步到位;其二,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经济基础尚不牢固,由于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尚大,世界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深远发展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以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也不可能即刻实现;其三,多元化每一个单位“元”的建设都是渐进性的,区域货币联盟的实现以及更高层次区域统一货币的诞生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渐进过程,而国际性协调和制约机构的强化也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实现。

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路径将是循序渐进的,短期内,美元将继续作为唯一核心货币支撑起单极体系;中期内,欧元等主流货币将日益分担世界货币的责任,国际货币体系将向简单的多极缓慢发展;长期内,伴随着各个货币区建设的长远进步和国际性机构的强化,具有内在约束力和外部协调性的多层次“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将逐渐建立起来。

次贷危机的后果范文3

摘要 自从2007年8月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大冲击令人瞠目。金融市场信贷萎缩、金融秩序遭到破坏、个人和金融机构的资产缩水,无一不是这场危机的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小咳嗽”,为何会引起全球金融的“大感冒”?本文从探究次贷危机的产生出发,从而引出应当如何战胜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金融监管

一、次贷危机的产生

2001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及同年“9.11”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使美国将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向房地产业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在此期间,美联储连续17次降低再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刺激美国经济的发展。布什为了连任也提出“居者有其屋”的口号。金融机构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和利润,也瞄准了个人信用欠佳的次级贷款者,降低向其发放抵押贷款的标准。于是,越来越多的家庭在低利率、不断攀升的房价、以及贷款机构的鼓动的诱导下投机买房,但其自身不良的资信状况为危机埋下了隐患。

华尔街有句名言:“只要一种资产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就可以将它证券化。”近三十年来,资产证券化作为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已为无数金融机构带来了收入和利润。因此金融机构将各种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汇入资产池,打包产生新的担保债券,如MBS、CMO,而新的金融资产再次证券化又会得到新的债务担保凭证,如CDO等,如此继续。这样一来,原本的次级贷款合同就被一步一步衍生为各种金融工具。由于信息的不透明,经过多次衍生后,投资者已经不清楚其最初现金流的本质。

然而,美国通胀压力的持续增大,使美联储在两年内连续17次上调利率。从2004年到2006年,利率从1%提高至5.25%。利率的升高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急剧衰退。因此,本就无还款能力的投机者无力支付高额的利息而频频发生贷款合同违约,最终不得不交出房屋所有权。由于原始资金链的断裂,看似简单的房地产次级贷款合同违约,却因为金融衍生品的无限泛滥和信用的过度扩张而导致各金融衍生品现金流全部断裂,产生大范围信用危机,进而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海啸。

二、如何战胜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不仅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更使各大金融机构面临着持续经营的困难和资产缩水的窘境,甚至最终走向破产。以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为例:雷曼破产,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摩根斯坦利和高盛转为商业银行,五大投行无一不在此次危机中遭到重创。不过,稳定发展的世界经济和富有弹性的美国金融体系使我们不必过分担忧,国际金融秩序最后将趋于稳定。

首先,若想真正从次贷危机中恢复,应先理清其机理,才会使市场逐渐稳定,使人们消除恐慌。自次贷危机发生以来,美联储、美国财政部、以及各个权威国际组织都对次贷危机的发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普遍认为在“发放――销售”模式中,金融机构降低贷款标准,掩盖金融产品信息,忽视评级制度缺陷,是诱发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

其次,美联储通过一系列政府措施,修补金融监管制度漏洞。例如在住房贷款发放环节,建议各州实施严格的经纪商准入标准,联邦和各州政府还要进一步进行监管与协调。加快实现金融信息透明化,使消费者和投资者理性选择贷款项目和金融产品。此外,当局还对资产证券化的秩序和信用评级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与完善。

由此看来,在未来的金融市场上,将由于次贷危机而形成一系列新的金融模式和商业运营秩序,进而实现金融资产在全球范围内更合理的配置。

三、对中国的启示

首先,加强金融监管。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由于监管不力,各个贷款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随意降低贷款发放标准,最终导致了资金链的断裂,引发了大规模的危机。此外,信用评级机构给予不良债权优质评级,进一步掩盖了各项金融产品的本质。在我国,2003年随着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中央银行领导下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金融分业监管体系的形成。该体系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金融监管事业的推进和规范,不仅在理论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而且在实践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现阶段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的金融监管还存在诸多问题,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实践方面也不尽人意,构建一套健全的监管体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规范金融衍生品的创新。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范围的影响,就在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操作将其后果无限制的放大。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品会产生推动经济的作用,而利用不当则会使整个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所以应当加强金融工具的各项信息披露,使投资者和消费者进行准确的选择。

最后,加强中央银行金融稳定的职能。美国监管体制改革中把美联储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作为重中之重,并完善了宏观协调、措施纠正和最后贷款人等多方面的职责。这是根据新的国际金融形势作出的调整,对于我国中央银行如何发挥其金融稳定职能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总之,虽然次贷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对我国经济也造成了巨大打击,但我们从中获得了经验教训。除上述做法外,我们还应当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完善国内信贷机制,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运行和危机化解机制等等,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局势,从而更好的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中国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雷曜.次贷危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1).

次贷危机的后果范文4

关键词:会计价值;价值危机;监管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7年2月,次贷危机浮出水面,随之开始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震荡。2008年9月,美国先后爆出AIG、雷曼兄弟、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危机,逐步将次贷危机演化成金融危机。但在这场灾难中损失惨重的金融界,不仅没有深究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反而率先将矛头指向会计界,并指责其置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于不顾。然而,会计界却无法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护,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会计所特有的极其广泛的经济后果。当会计在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价值也越来越高时,会计信息的供应却与用户需求的差距逐渐拉大,此时的会计价值总体水平明显偏低,若不及时改变会计政策,在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数量等方面则会不断呈现出会计价值危机的表现。

二、会计价值危机的表现

事实上,在本次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会计信息已经呈现出大量的会计价值危机的预警信号,具体表现为会计信息质量缺陷(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满足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信息数量不足等诸多方面。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缺陷。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市场和企业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保障,也是会计信息的生命。然而,当管理层能够操纵公司盈余时,股票选择权的诱惑,使得这些管理层人员无所不用其极地创造公司经营绩效、拉抬公司股价,通过提早认列尚未实现的收入、隐藏负债及其他新颖的会计手法,提高公司的年度盈余,使其股价上涨。这样,除增加了个人的分红外,更能借着“盈余管理”,在公司股价上升时,行使其选择权而将股票脱手,换取大量钞票。如AIG曾在30笔保险交易中发现了可能存在的高达30亿美元的会计错误,潜在的错误涉及5个年度,其中包括应收和所得的过早的认列,以及将应偿债务从公司账目中转移。这一系列的会计造假案件的频频上演,逐渐瓦解了人们对会计的信心。

除此之外,公司内部还常常会对于一些重大信息不公开或刻意隐瞒,从而误导投资人并造成投资人的损失。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相关性是比可靠性更重要的质量特征。然而,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是按照“公共选择”的思路,权衡“公共利益”后的结果。相对于众多信息用户来说,只可能满足一个基本的“度”。但是,仅提供一套单一的财务信息满足如此众多的使用者的需求,即使可能办到,也是相当困难的。作为一种价值会计,许多对信息用户非常有用的信息因不符合确认或计量的条件未能进入会计系统,使得公司内部即使对于重大信息未公开或刻意隐瞒,监管机构也难以察觉。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虽然我们已有许多信息,用于分析产品的绝大部分数据都可以获得,但在某种意义上,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拥有如此之多的信息,再加上金融产品的复杂性,投资者在没有其他机构协助的情况下,无法做出适当的评估。即便是最老道的分析者(如评级机构),也可能无法做出全面完善的分析。因此,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加大披露力度就能解决的。比如,当前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雷曼。雷曼主要是以债券和债券衍生品为主要业务方向,特别是其九十年代后期发明了信用风险转移类的衍生品,形成了许多与次贷纠结的信用衍生品,一旦借款人不能还款,就会造成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像这种新型金融衍生品,投资者本身很难判断评估,加上公司报表又极少披露那些足以体现该类信用衍生品可能产生的风险的相关信息,致使投资者不得不相信评级机构和那些公开的信息。

但是,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而且企业的信息披露是在政府的强行管制下进行的,所以对于充分披露各类使用者决策所需的信息,企业本质上是排斥的,尤其是当该类信息容易导致企业的劣势,使其经营战略、目标、重要合同、创新能力等暴露在竞争对手面前时,企业便会改变一贯使用的会计政策来降低企业的风险。经过这些改变,企业的报表数据无法与以往的会计数据进行对比,也失去了同类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的可能。通常情况下,与非拖欠公司相比,拖欠公司更多地改变了他们的会计政策;同样的,与没有次贷衍生品的公司相比,含有次贷衍生品的公司更喜欢改变他们的会计政策,使得公布的会计信息对公司更有利。一旦会计信息失去了可比性,创新金融产品的投资者更依赖信息评介机构所作出的判断。

(二)个性化信息的缺少。除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外,会计的价值还在于满足信息使用者个性化的信息数量。当一年一次的综合财务信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中期报告、分期报告便应运而生,这些都是通过量的增加来提高会计价值。但是,当创新产品占据金融市场时,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多。会计能否在量上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才是评价会计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因为个性化的信息能够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进而降低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优化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

问题是金融市场机制在克服信息不对称和问题上一直存在着缺陷。事实上,金融市场上近十年来的显著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断涌现的金融创新产品,这些金融创新回避了信息的不对称和问题。特别是信用评级机构在促进金融资产支持的贷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全球投资者尤其是美国投资者愿意购买贷款支持的资产,而这些贷款的贷方对象却是美国一些信用极低的借款人?因为就在此之前,投资者还将私募发行的按揭支持证券所获得的信用评级几乎等同于政府支持证券的隐含政府担保。令人吃惊的是,93%的按揭支持证券被两大主要信用评级机构评为投资级。而截至2007年9月,这些贷款18%都违约了,导致很多评级较低的按揭支持证券变得一文不值。当违约率越来越高时,这些投资者们终于发现,评级机构的所谓评级只代表他们的一种观点或看法,与实实在在的担保不可同日而语,完全依赖这种评价并不能使投资者避免投资风险。

当可靠性不强、相关性不足、可比性不够以及满足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信息较少等诸多会计价值预警信号出现时,会计价值的实现程度已经与人们对它的期望相距甚远。但是,当会计实务发出这些信号,要求改进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时,人们却依然采用已失去价值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分析和决策。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风险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这都为次

贷危机埋下了隐患,当这种恶性经济增长状态被打破时,正向的循环机制出现逆转,从而引发金融危机,以一种极端的形式将经济带入再次平衡阶段。

三、会计价值危机防范措施

鉴于上述会计信息所带来的广泛经济后果,我们必须在会计价值出现危机预警信号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完善会计监管制度,提高会计价值水平。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我们意识到,会计监管的力度直接关系到会计价值水平的高低,而会计监管始终面临着重大挑战,即极其庞大的监管对象与有限的监管资源之间的突出矛盾。面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缓解这一矛盾应尽量扩大会计监管涵盖的范围,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威慑效应。在完善会计监管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金融创新产品的各相关因素,尽可能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进行判断,对各种可能违反会计规范、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和机会,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以最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处罚,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防范风险,建立有效的会计价值危机预警体系

1、建立短期会计价值危机预警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应用。为加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尽量满足不同主体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使会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实现集成和同步。因而,在建立会计价值危机预警系统之前,企业将业务数据实时输入企业数据库,实时更新相关余额,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信息用户不仅能得到标准化的财务报告,还可以得到他所需要的其他信息,既包括历史信息,也包括未来信息;既可以是货币性信息,也可以是非货币性信息:既可以是财务信息,也可以是非财务信息;用户既可以要求企业会计按自己的需求供给信息,授权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从企业数据库提取数据自己加工,从而使信息与自己的决策完全相关。

2、建立长期会计价值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会计价值危机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会计价值预警系统,在建立了会计价值危机预警系统之后,企业对危机信号(如出现可靠性不强、相关性不足、可靠性不够、个性化信息较少等)的监测数据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受损的程度。

(三)对金融创新造成的会计价值危机及时进行恰当处理。应对会计价值危机的具体方法:一是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金融创新风险基金。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的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应对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基金。二是损失发生以后,对于损失的金额,一部分可直接从已经建立的风险基金中列支:另一部分分次计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金融创新造成的会计价值危机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

四、会计价值的发展趋势

次贷危机的后果范文5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成功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旺盛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中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1.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自然提高,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2.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3.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1.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19时开始升值,到4月末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2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8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0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炭等资源性的行业都嚷嚷着要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具体有四点:

1.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2.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的时候,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也很脆弱,就到泰国去了,在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

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3.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4.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辩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尹中立.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李翀.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何东.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次贷危机的后果范文6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了,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一)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二)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三)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

(一)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上19:00开始升值,到目前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它的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5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1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8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碳等资源性的行业都提出要求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

(一)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二)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并很脆弱,便到泰国的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三)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四)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辨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