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培?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每一个大学生必须要面对就业问题,之所以要进行高等教育,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够更好地适..." />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1

1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教育概况

当前,在我国内陆近3000所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教育、轻视学生实践能力的现象。导致我国在校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也从侧面放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不足之处。我国工程教育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区域化现象、从事工程教育行业的教师非工化现象严重。我国工程教育发展比较晚,高校缺乏工程教育观念、缺乏可靠的理论指导。

2 工程实践对当代大学教育的意义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椟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13.html" title="社会论文" target="_blank">社会培?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每一个大学生必须要面对就业问题,之所以要进行高等教育,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并在工作中充分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当前,一些企业在招收新员工的时候,往往对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比较青睐,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可见,在当前在校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工程实践环节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3 我国工程实践教学所暴露出的问题

在我国工程实践教学推行的数年时间里,取得了很多成就,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首先是师资问题,虽然我国拥有数百万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但是比起学生群体,我们的教师数量很明显有些捉襟见肘了。我国从事工程实践行业的教师普遍存在着工程实践知识认识不清、实践经验不足、缺乏自主的创新能力等问题。其次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西部高校在工程实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远远不及东南沿海地区。另外,我国由于工程实践教育起步晚,致使工程实践教育经验不足,这也是制约我国工程实践教育的关键因素。

4 对于加强工程实践教育的若干意见

4.1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事业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高等院校的地位越来越尴尬,高校已经不能充分发挥其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自从2000年大学扩大招生以来,我国有约300多所高职专科院校被提升为地方本科高校,这些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背景不同,有的是工程技术类专业院校,有的是师范类专科院校。此类院校目前又处在由“地方性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的过渡。

我国社会因为人才与岗位的不均衡,造成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处于待就业的现状。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催生出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我国研究型大学占到绝大多数,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人才,然而企业更乐意接受一个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员工,这就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推行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有利于为地方本科高校寻找新的定位,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企业的加入会帮助高校重新焕发活力,有利于高等院校的长远发展。高等院校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来有助于为企业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同时,企业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工程实践平台,有助于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

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关键。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还不够完善,普遍存在着企业因为教育行政部门等第三方的参与下,被动地与高等院校进行校企合作。这样一来,肯定会致使部分企业失去对高等院校的兴趣,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校企合作模式的自然破裂。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要想充分让高等院校和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充分的利用各自的优势,就需要改善彼此合作的模式、深化合作的内容,调动企业的活力,主动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主动与高等院校进行校企合作。从校企合作完全过渡到产教融合,需要国家、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之间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合作。如此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产教融合。

4.2 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师资力量建设

加强当代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专业知识丰富,实践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杜绝工程教育教师非工化。就教师的教学质量来说,不难发现,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一般是由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组成。这些教育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从事工程实践教育知识匮乏、实践经验的不足、缺乏主动创新的能力。现如今,全国各大高校都在争先建设特色型专业,建设特色型专业的前提就是建设一支出色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以培养、鼓励创新。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强调理论性教育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对从事工程实践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设置专门的工程实践考核标准,定期组织工程实践教师赴企业考察学习。同时高等院校应该经常与企业沟通,聘请一批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作为临时教师,指导在校大学生参与工程实践。主动吸收一些拥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当中,组织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赴企业参观实习。

4.3 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参差不齐,在工程实践资金投入方面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一些省属地方高校差异巨大。尤其是一些西部高校,在工程设施建设方面与东南沿海地区差距巨大。西部地区由于区域条件的限制,致使其经济发展缓慢,这也导致了西部高校在教育条件方面在于其他高等院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国家应该加强在工程实践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高等院校应该致力于发展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确保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接受良好的工程实践教育。

4.4 吸收借鉴国外工程实践经验

国外高等教育普遍重视对在校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甚至可以认为国外的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应用的基础之上。例如,德国就是一个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国家,德国的本科教育分为基础理论教育环节和工程实践环节,只有完成这两个环节才能顺利毕业。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壮大自身实力、积累先进的实践经验,寻找适合我国发展的教学模式。学习海外的一些优秀的教学理念,彻底改观传统的教育思维。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2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高等院校

随着产教融合概念的逐渐推广,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95号)精神,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这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无疑是带来了机遇,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发展路径[1]。审议通过《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这对深化产教融合,发挥企业重要的主体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是如何的走向?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制度规范、服务创新、项目培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所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是一个瓶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抓住此次产教融合所带来的机遇,理应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实现内涵式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2013年“产教融合”出现在教育部的文件中,“产”是指产业,“教”是指教育。“产教融合”与以往的“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区别。“校企合作”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而“产教融合”的主体则是产业、企业、教育。“融合”也更能反映出合作主体是合为一体的关系[2]。在合作主体方面,产业、企业人才培养的作用定位与院校是平等的,不再是配合和支持的地位。通过政府搭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3]。产教融合的目的并不是本身,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人才的培养质量。产教融合是资源之间全方位与全要素的集成整合和一体化的合作,相互补充与融合,是利益与发展的共同体[4]。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里,高校的创业教育也应打造产教融合的教育新态势。目前,产教融合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VR、AI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更迭,人类已经不再局限于享受工业革命时代所带来的效能,而是在技术革命的时代里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相对应地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新的要求[5]。高校的创新实践、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计划需要让校企合作达到新的高度,需要以整个产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需求为目标,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解决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推进转变教育和产业的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系统与高等教育系统的系统性变革[6]。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教育部在2015年将创业教育更名为创新创业教育,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发展、国家创新型人才需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育发展、不断完善教育体系的新阶段,如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迫切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走在时代的前端,跟上时代的步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创新性,教育方法尽可能地体现多样性和实践性,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无疑对于社会、国家、高校、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人才的能力不能达到相关行业的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不匹配,技术运用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瓶颈。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探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对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际相脱节

高等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高水平与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区域企业所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而在现实中,大多数高校制定的学生培养方案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也没有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导致学生只是为了取得学分而失去了学习新知识、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注重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的演练操作,课程体系不规范且不统一,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需要培养的专业技能相脱节;学生课程的实验内容过于注重完成任务却与企业不接轨,学生学习的内容无法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加以运用。教学模式单一,习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2020年肺炎疫情的暴发确实助推了线上教育的发展,线上的微课、翻转课堂、MOOC等掀起了热潮。但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如线上内容繁杂没有重点,教师线上授课能力差,学生纯粹打卡签到,课程内容多但学而不精等。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毕业生就业难、企业劝退率高等问题。总而言之,目前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还没有与产教融合发展体系相融合,教学模式与手段还不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二)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匮乏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专职教师资源可以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匮乏的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很大一部分是由高校的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担任,缺乏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的经验;教师没有亲身到企业中去体验与锻炼的经历,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具体去了解行业发展的状况和前景,对学生授课泛泛而谈,注重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甚至从未指导过学生科研及创新型项目,无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指导,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

(三)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建设不完善

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是学生的一个实践平台,对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基础设施不完善,基本的实验器材无法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第二,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没有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照搬其他学校的管理机制,不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没有从本校学生出发,忽视了学生的需求;第三,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无法实时提供创业动态信息和知识,或提供的只是浮于表面、司空见惯的创业案例,无法成为一个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第四,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没有实现高校与企业的资源整合,没有注重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

(一)教学模式从用人单位出发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际相脱节,而这些问题要想得到合理的解决,高校应该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制定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学生培养方案,当其应用效果不显的时候更不能操之过急,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效果并不能立竿见影,应该及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其方案及时定期进行评估。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实验内容要注重质量的提高,学生必须自主完成实践操作,不能带有只为了完成任务取得学分的思想。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应与时俱进,融入信息技术,创新线上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创业名师走进大家的视野,让创业经验植入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开阔视野,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但不能把线下的传统教学模式照搬到线上,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要有所创新,更要突出重点地讲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教学设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实训实习等,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以企业、产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高水平与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企业、产业,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师队伍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师队伍有了更高的要求。缺乏实践经验的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去担任创新创业专职教师,不符合岗位职能的要求,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高校应实施专职教师优胜劣汰的机制,增强专职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改革质量评价监督机制,并设置奖励机制让教师在名誉和地位上有所提高,切实让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位。高校可让教师走进创业孵化基地,去亲身体验感受实践所带来的冲击,开展产学研合作,让教师走进企业,学习经验并传授给学生,对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等级的教师予以奖励或补贴,以调动积极性。对于高校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量不足的问题,高校可从企业入手,在产教融合的作用下,让企业导师真正地走进校园。

(三)完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

首先,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提供的资金可以很好地解决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可对其进行改革重组以满足需求。其次,应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方案,如与企业合作开办特色班,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授课,企业导师与学生交流经验与想法,让实训基地成为一个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学生可到企业去进行实训、实习等,这也会让毕业生就业率得以提高,注重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最后,特色班的培养计划、教材开发或选用、实训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均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双方共同协商、联合指导。

(四)共建创新创业数据共享平台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多媒体教学、实验培训、人工智能、校园进出管理智能监控等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校与企业可共同打造数据共享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专业化的开放共享产教融合共享平台。依托平台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为高校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高校与企业间可通过共建数据共享平台分享优质的创新创业资源,高校之间可互相开放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高校与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学习,通过线上观摩学习创业竞赛路演活动与企业实训活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及内容,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五)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评价体系的完善

学生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研发新产品或新技术完成知识和技术的转换。成果转化能锻炼学生更强的创业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有助于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推进科研成果技术的转化。高校可以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课题,并与企业签订成果转化方案,让企业给予指导,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其次,要注重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让评价体系质量得到提升,也更加公平公正。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注重质量,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监测评价结果的运用,作为绩效考核与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

五、结束语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人才培养面向产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转变,解决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及时找出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瓶颈,听取各行各业专业人士的建议,试点推行,有针对性地探索出新的路径,以培养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娟.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9(22):58—61.

[2]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1—9.

[3]刘建平,宋霞,杨植,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4):230—232.

[4]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42.

[5]谢家建.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内在逻辑与建设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9(5):108—114.

[6]周丽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产教融合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8):56—59.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3

[摘要]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给省属地方高校带来一定冲击,也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在转型背景下如何实现办学理念的优先转型,是省属地方高校把握战略机遇的关键环节。受耗散结构理论启示,省属地方高校应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而开放的必然结果是融合,产教融合成为转型发展的基础。开放办学、产教融合使高校成为诸多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只有从传统管理模式转向治理模式,树立治理理念,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

关键词 ]转型发展省属地方高校办学理念

[作者简介]寇尚乾(1968-),男,山东新泰人,攀枝花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川 攀枝花617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四川省新建院校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四川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规划研究”(项目编号:XJYX2 014814)和201 3年攀枝花学院创新团队项目“省属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理念研究——攀枝花学院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理性思考”(项目编号:SKL2013TD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21-03

省属地方高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类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简单照搬和盲目模仿老牌大学的办学模式,在办学实践中出现了目标错位、模式单一、办学雷同、特色缺失等弊端。从表面上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这类高校办学历史短,办学经验不足,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是办学理念的问题,省属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不先进、不准确、不深刻,是制约这类高校发展的根本原因。转型发展,首先是办学理念的转型。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应该确立怎样的办学理念,是这类高校高起点继承,高起点创新,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成功转型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应构建“开放”的办学理念、“融合”的办学理念、“治理”的办学理念。

一、开放

凡是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信息,经过加工改造,向外界输出物质、能量、信息的系统,都可以用耗散结构理论加以合理解释,耗散结构理论作为揭示复杂系统中的自组织运动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概念和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现象,同时也适用于解释社会现象,对于高校内部结构的运行与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引领作用。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中的“开放”是所有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系统,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信息,是一个“耗”的过程,产生新的物质、能量、信息,则是“散”的过程,系统正是在这个“耗”与“散”的过程得到发展。

高校作为一个系统的组织体系,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进行着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从人才培养过程来看,高校首先需要面向社会招生,按照社会需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实现毕业生成功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着与社会的互动与融合,需要与外界交换信息与能量;从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来看,高校首先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内容,立足学科专业开展科学研究,产生创新性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与引领社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需要与社会深入融合,实现与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从高校这个自组织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它是一个在与社会全方位开放的情况下实现自身发展的,不断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它具备耗散结构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既然高校这个自组织具有耗散结构的特点,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它应该按照耗散结构的特点与规律进行运行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耗散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应该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在与社会、市场、企事业单位“开放”的状态下自主办学,才能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和不断创新。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更应该打破相对封闭的状况,走开放办学之路。转型发展,主要是指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所谓应用技术大学,相对普通大学来说,在教学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从科研和技术改进的角度来看,这类大学更多扮演的是知识、技术、信息传播的角色,主要面向产业、行业培养从事生产、管理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培养这类专业技术人员,学校需要与产业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高校只有了解产业生产状况和产业一线对技术人才的真实需要,才有可能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由此看来,高校需要面向市场开放办学,因为只有开放,才能打破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用人需求割裂的局面,形成“高校按产业需要培养人才、产业部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产教融合机制,也才能使高校与产业之间不断进行信息、资金、科技、人才的交换与流动,共同培养符合产业真实需求的技术人才,形成产业真实需要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省属地方高校多数建在地级城市,其办学宗旨在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其基本特质应至少包括两点:地方性、应用性。地方性是指此类高校具有“地方举办、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应用性是指这类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实践导向和职业导向,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省属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不能脱离地方性、应用性的特点,而应在遵循地方性、应用性特点的基础上实现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实现这一变革,根本突破点在于“开放”,在于高校与地方产业的全面开放办学。首先,要树立开放的意识,形成面向本土的办学思路。省属地方高校要面向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开放,与区域内的单位、组织、市场、科技开放合作,“零距离”接触,充分了解地方需求,按地方需求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发挥地方“智库”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其次,要提高开放的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瞄准地方支柱产业和由此形成的产业链,整合办学资源,实现与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等方面形成互动与参与机制,高校教师到产业部门学习、进修或调研,产业部门参与高校办学与管理。最后,要提升开放水平,借鉴同类院校的先进经验。要开阔视野,克服本土局限,学习借鉴省内、国内甚至全球同类高校的先进办学经验,疏通信息化、国际化壁垒,将同类院校的先进做法进行合理“迁移”,提高自身水平,不断创新发展。

二、融合

开放的结果必然是融合。省属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产教融合,因此,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应在“产学研合作”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树立“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融合,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思想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相吻合,办学思路(发展规划)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协调,办学实践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最终达到学校办学与区域产业发展协调一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高校服务地方产业、地方产业支持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融合的目的和手段是合作。省属地方高校树立“融合”的办学理念,应注重与地方企事业单位、产业核心部门构建合作机制,突破产、学、研、用各自为政的壁垒,融通各方利益关系,建立基于利益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多方合作体系。

1.建立互惠共赢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协调职能,设立专门的产学研用合作协调机构,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组织、协调和规范高校与社会的合作行为。要加强高校、产业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互动交流,实现人才、设备、学科等资源共享,建立合作战略联盟,形成相互合作、相生相长的产学研用合作生态链。通过协议约定的形式,将各方合作的工作要求、工作制度、工作规范、激励机制、风险分担等内在因素固定下来,并及时加以检查、督促、评估。合作各方要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平台,以市场机制驱动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互聘等方面的互惠互利,实现合作各方的利益共赢,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统筹协调的人才资源共享机制。产学研用各方要建立“项目主导”的创新团队体系,要主动规划设置制约本部门、产业、行业创新发展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的项目,搭建开展应用研究的横向平台,各方联合研发,按照合作各方人才的学科优势和技术专长组建创新团队,实现学科对接与协调,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新,致力于形成具有创新性、使用性的高水平成果。合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才的实际情况、学术技术专长和性格特质,充分考虑激励因素和激励机制的构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3.建立高效互动的实践基地共建机制。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离不开规范有效的专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不仅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平台,也是高校学科集群与产业生产集群对接的平台,校地相融,就是要建立“政策驱动、产学投入、研学互补、学用结合”的实践基地共享机制。要充分利用国家关于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优惠政策,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具有激励效应的本土政策,促进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产业和高校要改变发展思路,舍得在专业实践基地加大投入,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产业升级的长远利益出发,逐步增加对实践基地的经费投入,确保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完善。高校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专业实践基地的资源开展科技研发,带动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将学生的学习、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经过学习、研发、生产、使用的闭环系统训练,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建立成果共享的科研共赢合作机制。首先要确立“需求驱动”的科研立项导向,根据合作各方的实际需要,确定科研项目,由立项部门牵头组织团队开展研究,研究成果供合作各方共享。其次要建立合作各方共同投入的科研实施过程,在人才资源、设备使用、经费投入上建立分担机制,促进科研开发顺利开展。最后要建立“联合攻关,风险共担”的科研适时调控,组建科研团队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合作各方应开放科技研发资源平台,在研发过程中如出现不可避免的失败,合作各方应按投入比例分担风险。

在开放的基础上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的办学之路,就是要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机制,促进与实现知识结构的应用化、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科技研发产业化,最终实现高校与地方融合、专业与产业协调、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匹配、产教融合的办学目标。

三、治理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4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示范高校,是继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双一流”建设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设立的一项重大工程所选出的示范高校,旨在鼓励引导各类高校在不同的方向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该项目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重点支持在转型改革中积极探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校加强实习实验实训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鼓励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实习实验实训设施,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创新。

(来源:文章屋网 )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5

[关键词]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路径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18-02在大学教育中,由于专业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基础学养狭窄、人文意识弱化、学科建设滞后等弊端,已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地方高校的教育定位和内涵建设,实现地方高校内涵充分提升,外延拓展优化。

一、依托产学研一体化,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基本概念界定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为导向,通过专业教育,分析就业状况、招生规模,为满足人才实际需要,强调按照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知识,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针对性课程模块组合。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方案,进行专业内涵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代表核心竞争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等的升级变化,促使为其提供智力、人才与科技支撑的高等教育在类型结构、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是指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使高校教育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联动重要举措。产学研一体化实现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是生产、教学和研究的一体化运行。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高校师资学术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学与研路径

学与研路径是设定在高校教育系统运行环境中,构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阶段性路径。提高人才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高校基础性教育学生的终生发展理念,培养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产与学路径

产与学路径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路径。认清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现实力量的原动力。培养基础厚、口径宽、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实现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

(三)产与研路径

产与研路径是依据社会经济、科学研究和就业状况结合,构建地方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反馈阶段性路径。依据高校教育定位、招生规模和就业为指导,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培养计划,培养适合学科、专业、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方式,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性,提高高校教育的社会实用性,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

(四)产学研一体化路径

产学研一体化基于学与研、产与学、产与研三个阶段性路径的综合运行,协调发展,构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高校教育平台的建设,对学科建设、专业结构凝练,实现高校的内涵建设和扩展外延优化的无缝连接,招生规模和就业状况的反馈,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动态运作。

三、设置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四个平台

(一)地方高校的教育定位

遵循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等政策,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本科教育原则,使学生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规划。普通高校以学科为中心,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学科进行规划和建设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学科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建构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

知识体系改革。高等教育变革顺应知识社会的步伐。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社会进步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大学应该成为一个交流的场所,重新沟通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修复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构建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师资队伍变革。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将企业教育渗透,以及对大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等核心问题的考察,展现了高等教育的传统与转型之间的互动。

(二)地方高校的内涵建设

地方高校的内涵建设包含了学与研,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本文将科学研究归纳到内涵建设中。专业和学科是不同的,但也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为后盾;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为基础。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可用于教学的新知识、师资培训、研究基地;而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和发展的基础,更主要的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从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学科的作用是间接的。

科学研究在产学研一体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科学研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动机,是产学研一体化运作的灵魂。从科学研究的视角,分析影响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三个主要因素――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努力构建以“项目攻关与科技服务”为基础、以“技术研发与转让”为核心、以“合作平台搭建”为依托的多层次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高校服务社会水平,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构成课程设置体系。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修改优化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形成开放灵活的教学平台。

2.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要构建出课程体系,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设立“公共基础知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模块”,以达到增强课程教学实效目的。

3.教学方式。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结合方式。专业特色培养的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进行差异性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增强专业兼容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从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在学科专业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从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地方高校的服务社会

地方高校具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必须紧密依托地方产业布局。依据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高校的就业状况分析,培养学生能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必然选择。以就业指导,产业发展制定培养计划,形成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教育模式。

四、结论

1.大学核心任务是学科建设,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导向是社会经济发展。地方普通高校教育定位依托产学研一体化运行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构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具有可行性。

2.学科专业建设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反作用学科专业建设方向。教育发展需要经济社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互相反馈,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3.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密切合作,“就业鸿沟”缺乏就业系统培养,传统的课程设置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相悖,“象牙塔”内的教学与社会经济实践的脱节薄弱环节,构建切实可行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无缝对接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马陆亭.关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3).

[2]龙春阳.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 高教研究,2006,(9).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 校企合作 发展联盟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在教育转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应用型本科教育,它是介于研究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涵盖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和服务应用型,以本科层次专业应用型教育为主,以培养知识、素质和能力全面协调发展,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输送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如何使校企合作朝良性发展、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如何使校企合作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实现产教研一体化?这是河南省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校企合作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中必须认真对待和探索的问题。

1.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及方式

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是企事业单位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自愿组建的合作发展共赢平台。旨在为联盟成员提供信息沟通、业务合作、资源共享、课题研究、双证教学、政策咨询等资源共享活动,发挥联盟与各企业、院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为企业和院校的服务能力,本着“合作、融入、共赢” 的原则,将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搭建教育与产业合作平台,实施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合力推进我国高等应用型教育事业发展,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输送的有效衔接,真正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目前,校企合作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1定向培养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合作企业用工发展需求,定向为合作企业培养输送一定数量的、具有高级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人才的一种合作方式。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明确培养内容和训练课题,共同实施考核。这种合作方式,既能为应用型院校调整专业结构、加强教学改革、完善办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为企业及时补充所需的高级技能人才、改善企业人才素质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引校入企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合作学校来企业办班培训,为企业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和竞争实力,是企业与高校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使企业技术培训既能结合生产实践又能避免因人才培训而影响正常生产。

1.3“订单”培养

企业为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理论知识、自我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合同“订单”的形式将自己的员工委托合作发展高校进行技术素质培养,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4互利合作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投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企业加强实训基地的投入,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金,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帮助高校实现有序发展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企业发展需求,降低培养成本,使企业与学校互惠发展。

2.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存在的问题

在应用型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1机制匮乏,校企融合困难

自1996年起,我国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但国家的宏观政策与指导力度还较为薄弱,对校企合作的办学目标与效果、学校运作机制与企业承包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与发展等没有做出具体的指导建议。当它们相互碰撞时,缺乏相应的调控机制和保障,使校企难以真正的融合。

2.2观念落后,校企合作存在误解

随着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发展,我国虽然对校企合作发展的意义达成共识,但由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政府、学校、企业对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学校为了学生的实习,一厢情愿地主动联系企业;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把对学生的培训视为自己的负担,处于被动的局面,这样,面向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仍然以学校为主,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发展有沟壑,没有实现共同发展。

3.搭建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平台

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以省市共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已达200多所,占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的近1/3,这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中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在这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河南黄淮学院始终走在前列,在校企合作发展中探索出新的模式。

3.1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平台

黄淮学院自2011年展开思想教育大讨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拓宽与企业的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内涵,创新合作机制。2011年12月,学校与113家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成立黄淮学院发展联盟,搭建合作发展联盟平台,开展多维度、多形式、立体化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前,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已达165家,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与学校由分散状态的合作进入集中状态,推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3.2专业合作培养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紧扣产业发展,让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形成校企互动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例如,黄淮学院与银泰电动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汽车工程专业;与苏州科技园、四川华迪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软件工程专业。目前,与黄淮学院进行合作专业建设的单位有几十家,建设专业27个,实现了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的衔接。

3.3校企互聘互派

在校企合作发展中,教师被企业聘为技术顾问,为企业进行理论指导;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对专业的发展提供指导与帮助,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岗位。

3.4创新基地建设

第一,学校紧密联系企业,学校出场地,校企共建研发实验室,通过实验室为学生理论应用提供新的场所。第二,校企共同出资,由学校出仪器设备,企业出场地,企业负责车间的经营管理,保障学生的生产实习,利益共享,风险分担。

4.对校企合作发展联盟的认识

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造就了产学研的结合,建造了双师型的人才队伍,提高了教师的生产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创建了产教融合与教学发展,为学生实习实训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创建了 按照企业产品生产流程与规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导向、现场教学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实现“产学教做一体化”,充分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开放性。

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地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发展,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不仅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还需政府的保驾护航,应用型本科教育才能真正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发展.2007[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胡伟光.对高职“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6(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