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课题研究

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范文1

关键词:人才培养 大学生 科研 服务体系 构建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①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高校担负着加强自主创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之一是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既与学生自身的科研兴趣、素养有关,同时也和学校的科研条件等因素有关。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等情况,笔者就所在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98.3%。

1.大学生科研的现状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来看,大部分同学对科研有一定的认知,尤其以大二、大三年级同学认识更深刻。大家能认识到做好科研不仅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有些同学通过努力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笔者发现大学生科研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科研意识问题

经调查问卷统计发现,大学生中未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占调查总数的60%,靠自身独立申报参与科研活动的占5%,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的占20%,参加“挑战杯”等科研竞赛的占15%。

调查表明,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人数较少,尤其依靠自身实力参与科研活动的更是少数;这表明部分同学并未意识到参加科研活动的重要性,也未认识到参加科研活动与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相互关系。总体来看,大学生参与研究的课题数量较少,若无教师的悉心指导很难有较高水平。

1.2科研工具使用问题

就科研工具的使用情况而言,在问卷调查以及与大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大家普遍使用的科研工具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对中国期刊网等专业性网站而言,大一、大二年级同学普遍感到陌生,只有大三较少同学有使用的经历。对于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虽然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家的学习、使用大多仍局限在课程上;课程结束后,几乎无人使用。这表明:大学生对科研工具的使用较为陌生。作为一名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要学会并能熟练使用科研工具。

1.3科研成果问题

科研成果包括撰写发表的学术论文等。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到80%以上的同学,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就发表的科研成果而言,依靠自身实力独立撰写的为30%,与教师合作、教师指导撰写的为70%。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科研的总体水平较低,需进一步加强指导。

2.大学生科研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自身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的访谈表明,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尤其以大一的同学为典型。部分同学对自身所学的专业缺乏清晰的认识。加上平时课程较多、缺乏开展科研的条件和工具,导致难以集中精力开展科研工作。

对于有意向开展科研工作的同学而言,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随意性,部分大学生做科研是凭借个人兴趣,没有计划;被动性,有的大学生被动地参加科研,缺乏主动精神;脆弱性,有的大学生在开展科研之初志向远大,但当碰到困难时,就失去了信心。其原因在于个人意志不坚定,缺乏毅力、韧性。

2.2外部因素

就外部因素而言,包括学校、教师等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目前,各高校对教师的科研情况都非常重视,对教师科研的服务也由专门的单位——科研处负责;虽然各高校均鼓励学生科研,奖励学生的科研成果;但是,学生科研的服务体系并未完全建立,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资金不足,学生科研活动资助经费少;精力不足,对抓好学生科研精力投入不够,对学生科研缺乏足够关注。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有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考核,压力大,几乎没有精力指导大学生科研。有的教师对学生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认为只要学生把教材上的内容学好就够了。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但缺乏足够的学术性, 不能给学生以有效的引导, 学生的学习兴趣没被激发出来。

3.构建科研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

3.1学校、学院层面。各高校都应努力构建大学生科研服务的体系,通过相关制度、平台等方面的建设,来推动其科研能力的提升。各高校应成立学生科研管理工作小组,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由团委负责学生科研的组织和管理,与之相对应,各个二级学院也由学院分团委负责。②有了相应管理机构,学生科研服务就有了依托,会使学生科研工作有大幅进步。

设立相关机构后,应通过制定管理、鼓励等制度来激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切实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创新能力。2010年11月,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专门下发了《学生校外获奖奖励办法(试行)》以激励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文件指出,学生“在正式刊物上的,按刊物的级别给予奖励:一级刊物,奖励2500元/人;二级刊物,奖励600元/人;一般刊物,奖励300元/人。”可以看出管理学院对学生奖励的力度非常大,制度的激励作用效果明显,学生科研的兴趣提高了很多,成果较多。以07行政1班景栋同学为例,他一人就发表了2篇论文。

高校还应积极扩展科研平台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科研平台建设一定要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来开展,可以通过专业实验室、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等形式展开。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和舟山市旅游局、定海区昌国街道、普陀山大酒店、宁波开元大酒店、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等单位和部门合作建立了多家实习基地,这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增长。

3.2教师层面。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育学家陶行知有句名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位好的教师要能让自己的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要学会自主学习,挖掘自身潜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专业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专业教师应当吸收学生参加课题的研究,扩展学生的视野,以提升学生开展科研所必须具备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通过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研究,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使教师的科研项目加快进行,取得了较好效果。如:李年涛同学在随付国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论文《舟山群岛新区视角下外来新居民问题研究——以定海区城东街道为例》的撰写,并发表在《管理学家》杂志2011年第12期。

4.结 语

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高等学校有效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科研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推动大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教改课题《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科研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浙海院管理〔2010〕20号)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剑峰,周燕 《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

[2]张佩芬,袁红辉 《大学生科研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注 释:

①http:///newscenter/

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范文2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国内外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综述

(一)国外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

国外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长期发展和演进的教育背景,至今仍领先于我国。1.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有学者提出:由于在知识经济中高等教育的作用十分凸显,当代要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在评价学生竞争力和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与标准进行阐释。2.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视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的最重要原因,这些国家大多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并用结果来指导人才培养工作[1]。3.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欧美等国家之所以能发挥有效的高校评价功能,是因为英国将其高等教育的评价主体设定为研究委员会,他们根据企业界和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评价结果进行评价,才能达到预期的评价效果[2]。

(二)国内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

我国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比较缓慢。针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两方面。1.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国内研究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办学定位、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等方面[3]。2.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国内研究者主要从办学定位、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三)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但由于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发展缓慢,而且具体研究大多集中在办学定位、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等影响要素方面,所以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从教学质量保障主体角度来说,大多数集中在对院校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理论研究,而对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应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较少。

二、重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要进行转型发展,就必须结合自身特点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思考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我国高等院校在育人中的固有化格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同时,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有满足转型需要的规章制度,有满足于转型需要的信息化环境,有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有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最终形成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应用型地方本科教育的基本特点

1.培养目标的创新性应用型地方本科教育强调的应用性不同于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现代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性”不只是对现有工艺、技术、方法的传承,更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拓展及创新[4]。2.培养对象职教和普教的融合性普教与职教相融合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因此,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把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技能型培养目标吸纳到自身的人才培养对象中,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联合职业学院开展职业培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强化灵活、多元的特性等。3.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人才的培养、教育和研究基地,在知识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其培养体系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全力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联系与合作,构建学校与地方社会资源共享、需求互动的办学机制,实施开放办学。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取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4.培养人才的绿色性培养人才的绿色性就是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从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等多角度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唯其如此,学生才有多向度发展的可能,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实现可持续发展。5.培养理念的创新性教育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逻辑起点。应用型地方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将教育理念同创新性结合建构,改变原有的教育目标,向创新性培养目标转变。与此同时,相应的教育特点、教育模式和教育内涵等方面也应转变为包含有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

(二)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自身教育特点对人才培养重新定位。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一方面,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全面而协调地发展,能够面向企业生产、销售和服务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另一方面,该类院校有别于非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该类院校主要培养地方急需的专业人才,并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2.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类型可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种。而应用型人才应该既具有上述三种类型,又具有宽厚理论知识和扎实基本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结合自身的学科及专业优势,在定位上体现出应有的类型特色。3.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可分为三层:基础层次技能应用型,主要由专科院校培养;中级层次知识应用型,主要由应用技能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级层次创造应用型,主要由部分重点大学来培养。因此,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层次应该是中级层次的知识应用型,其结构应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相匹配。同时,还要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5]。

(三)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实现产业需要与专业开设的对接在实施“三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首先,对其专业结构进行整合,进行深入的教学体制改革;其次,加强重点专业建设,以本校核心专业为重点和目标,调整整个专业设置;再次,适量发展应用范围较广的专业,缩减部分招生规模过大或用人单位学历要求较高的专业;最后,根据专业数额优化专业结构。2.形成就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学校应以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推进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课程改革。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应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素质标准相对接,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尽快适应用人单位需要。3.实现生产步骤与教学步骤相对接学校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其现有专业的教学步骤与企业生产步骤能够良好对接。学校不仅可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还可吸引相关企业进校投资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实习业务,从而实现生产步骤与教学步骤相对接。

三、构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学校与企业协作育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也应得到充分肯定。

(一)实现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高校的归宿,培养的人才质量直接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所以,评价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最重要指标是如何实现目标。可通过专业能力、用人单位反馈、发展潜力三个二级指标来评价目标,在此基础上,着力提出对学生发展潜力的检验(见图1)。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工作是由多主体参与、多因素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相辅相成,直接影响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质量构成要素代表了学校的办学质量[6]。由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所涉及的评价指标非常复杂,所以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分层次的结构梳理,才能准确进行评价。课题组认为该指标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可通过以下指标反映出来(见表1)。目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共性存在,因此,总括指标大同小异,本指标体系的主要不同是对于明细指标的选取,集中体现了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

四、结束语

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范文3

一、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的学校体育由于受学科本位主义的影响,过分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和正规化,完全将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移植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变成了运动员,教师变成了教练员,学校体育课变成了运动员的训练课,既无法培养出优秀运动员又使广大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和信心,甚至产生恐惧和厌恶。因此,必须改变纯体育教育的观念,由只注重专业教育的系统性向加强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育转变。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高校教育的办学模式、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第一”是基础教育中学校体育改革的中心思想,如何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惟一的途经就是改变传统的单纯传授运动技术,一味追求学科系统性的体育专业教育模式,向以传授知识、运动技能和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相结合,突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转变。此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和基本素养培养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培养规模上满足基础教育和社会体育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二、优化课程结构和体系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结构体系是围绕竞技体育而设立的,受学科本位主义影响,各科强调自身的完整性,课程缺乏整体优化,学科间相互渗透性差,课程重复现象严重,学科和术科间课时比例失调,术科课时比例过重,运动技术要求过细,课程体系中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和非竞技类课程,许多新兴的学科和大众喜闻乐见的项目不能及时引入教学之中。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使其更趋人文化、生活化、乐趣化、个别化、综合化、现代化、实用化、文化多元化。因此,作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高校教育专业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高校教育必须满足基础教育对师资培养规格、结构和质量上的需求,才具有生命力。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精选必修课、拓展选修课,提高学科类课程比例,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和非竞技类课程。在课程划分上应设置课程分量小型化、微型化的形式。注重和强调基础课程,同时兼顾边缘学科。课程设置还应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体育与社会的融合。总之,高校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应以人才培养规格为核心,改变原有的按学科走向或科研方向简单扩展教学内容的课程制定思路,按社会需求设置课程。

学校课程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映,也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内容的新颖化、实用化和技能化。课程内容改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充分体现现代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要扩大新知识,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其次,课程内容要加强多种学科知识在体育专业领域中的运用、交叉与渗透。再次要努力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克服过去只重视教法的研究而忽视学法的研究。课程教学文件、资料管理、考试的组织、教学过程的安排,要作到科学、规范、高效、严谨、信息反馈及时,最基本的标志是利用计算机管理,从而加快教学方法和手段现代化进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传媒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必将深刻地影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1.由运动技能型向知识技能型转变。随着经济及健康科学理论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中小学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已由单纯的体育教育向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转轨,而作为向基础教育输送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的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即没有从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上进行彻底的改革,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仍然是竞技型体育人才,造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相背离,同时也造成了高校资源的极大浪费。

2.由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向注重知识的创新应用转变。高度重视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知识的应用是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创造性地应用知识是知识应用的高级形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宗旨的,教师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首先呈现给学生一个所谓的标准技术动作,然后用无数的论据去证明该动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要求学生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反复的练习,致使学生陷入单一思维的盲区,影响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发展。

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范文4

关键词 核安全工程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成为本世纪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核能及其产业链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核安全问题已倍受人们关注,也成为制约我国核能开发的重要因素。上世纪末,我国已制订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了保证我国核能及其核技术应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的核反应堆工程等核类专业技术人才,也急切需要培养保证核设施安全运行的安全专业人才。为适应我国核能开发战略,国家开始执行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制度,在核领域关键的安全与质量岗位配备规定数量的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为了培养我国核行业特别是核电事业急需的核安全专业人才,2010年3月南华大学向教育部申报了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安全工程专业并获得批准,2011年向湖南省教育厅申报特色建设本科专业获得批准,在 “十二五”期间南华大学启动了国内唯一的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工作,全面探讨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如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等,以保证我国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核安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成长中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专业,其建设尚无现成的参照模式,因此,必须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践,拟定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以构建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框架,形成适应新时期核电大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1.1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众所周知,专业培养目标是进行专业建设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根据南华大学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我国核电大发展对核安全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依托南华大学在核科学与技术、铀矿开采等方面的优势,在核安全工程专业设置两个人才培养方向——核电安全和铀矿冶安全。两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点是均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核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敬业精神、较高道德水准和科学素养,既掌握扎实的数理与人文知识,又掌握较深厚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核与辐射防护的专业知识,不同点是核电安全方向的学生还需要掌握核电安全领域工作的基本工程技能,铀矿冶安全方向的学生还需要掌握矿冶安全领域工作的基本工程技能。两个方向均是培养具有核安全领域安全工程设计、科研、评价、监督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2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核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南华大学多年的办学经验、办学特色及核行业和社会影响为基础,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学校和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和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密切合作,探索卓越核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1)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核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确定与标准对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2)围绕“核安全工程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原则,以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核安全案例分析、核安全综合知识、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核安全专业实务四大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为导向,建立适应核行业认可实用的课程体系;(3)强化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学校标准、专业知识能力要求,同中核二七二铀业责任有限公司、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和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4个产学研基地联合制订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2 核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及课程体系

目前,在国内只有南华大学开设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因此,在国内没有可直接参照的建设模式,必须结合南华大学在核类学科专业建设上的资源,通过开展专业建设调研等活动,科学制定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因此,自核安全工程专业自2010年7月12日获得教育部批准后,南华大学成立了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建设调研活动,调研了一批核类企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三门核电站、中核福清核电站、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202厂)、中核锦原铀业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湖南省核工业宏华机械有限公司、中核272厂);通过发信函的方式向12家核企业人力资源部征求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修改意见,有6家企业作了信函回复(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秦山核电有限公司、中核浙江衢州铀业有限公司和西安中核蓝天铀业有限公司);利用南华大学为中核集团开办第二期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班的机会,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分企业类别(研究院所、核燃料加工企业、铀矿冶企业、核电企业、核废物处理企业等)同中核集团第二期工程硕士班学员开展了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座谈会;同时,核安全工程系集中组织了4次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会,拟订了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核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不仅体现了《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和《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知识要求,而且体现核工业系统相关环节的生产特点,制定了与核电安全和铀矿冶安全两个方向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和专业课平台三大知识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是参考按教育部工程专业课程要求进行设置的,分方向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各培养方向专业课的前提。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三大课程模块分别设置了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性实践环节。核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重在体现核行业对核安全工程师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了将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企业管理及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相关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重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设计与实验教学的内容,新增了项目设计,使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中实验教学学时所占的比例大大提高,其中企业培养阶段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项目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达40周。

(2)注重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及创新能力拓展模(下转第212页)(上接第130页)块,如人文素质选修课、学术讲座和学科基础课选修课等,通过这些模块选修课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意识。

(3)按照“三层次”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基本技能层通过课程实验、CAD绘图等上机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基本的工程实践技能;在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通过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实现对学生综合工程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层通过学科竞赛、创新性实验、大学生各类科研项目、企业内的项目设计等方式,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创新实践综合能力。

3 结束语

在“十二五”的建设期内,南华大学将全面实施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将紧密结合国家核电大发展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管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2010年湖南省教育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205);2011年湖南省教育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192);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编号:2010ZZ016、2009ZZ050、2009ZZ051)

参考文献

[1] 戴广龙,张国枢,刘泽功,等.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80-85.

[2] 曲方,袁昌明,郑颖君.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9):41-43.

[3] 翟小伟,邓军.突出行业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90-94.

[4] 方廷勇,曹爱虎,李云依托建筑行业特色,优化安全学科建设[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6):70-76.

[5] 撒占友,王玉华,张永亮等.青岛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模式[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 (增) :42-44.

[6] 翟小伟,邓军,罗振敏等.现代企业对安全工程人才的需要方向及培养方法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4):111-114.

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 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1.引言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对于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我国学者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理论上,胡璋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一书中全面论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产生的背景,着重讨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质量标准、教师队伍建设、条件保障和管理机制;刘国钦等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研究,揭示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和规律。从理论上阐明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徐安兴在《构建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一文中指出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强调构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理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陆永忠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应用模糊评价方法构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软件工程人才进行评价。

在实践中,清华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经过调研,发现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评估与决策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多学科交融等,因此在培养方案上突出了“两个强化”:即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在运行机制上实行了“两个举措”:即按照培养项目实施、成立由校内外专家共同组成的项目指导委员会。通过项目指导委员会架起高校和业界的桥梁,为学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出谋划策、提供保障。南京财经大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变整体划一的精英教育模式,建立符合大众化要求的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努力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潜能,以适应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长春工程学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指出未来一个时期,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国外发展很早。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密切相关性,在发达国家己是不争的事实。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课程内容的转移对人才培养的类型起着关键的作用,实现了自然科学课程进入大学,接着是工程技术课程进入大学,然后是职业性课程进入大学。之后便开始了实用主义与传统自由教育的对抗。国外专门论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较少,大多是从课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类型及院校发展与社会需求方面加以论述的。在论著作方面,主要有吕达、周满生主编的《当代外国教育改革》(美国卷)(法国卷)(德国卷)等,它介绍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并从多个不同侧面论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总结国内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应用型人才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评价则是应用型人才的整体开发与管理的中间环节和基础性工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评价工作存在许多不足,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应用型人才的评价体系,极大的影响了应用型人才作用的发挥,因此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的数量化评价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2.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途径

一是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调查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提出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知识挖掘属性约简技术、主成份分析法、范例推理技术、粗糙集技术提取最重要的指标。并通过广泛地咨询各方面教学专家及广大学生的意见,反复修改并完善本研究拟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并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二是确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体系。利用流形学习方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技术、支持向量机评价技术等智能评价技术给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关系,分析各指标的重要程度。

三是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适合于本次研究对象并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为教学质量的数量化评价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3.小结

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范文6

关键词:地方财经院校;应用型本科;税收专业人才;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61-02

一、地方财经院校税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机构、人事制度、财税体制、财经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对税收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税收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样如此。税收方向学生的就业大多以财税部门为首选,但现在毕业生进入财税部门可谓需“过五关、斩六将”,因此,毕业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更高。大学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目标的实现。目前,地方高校财税本科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现行税收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基础理论薄弱,实践能力不高,后续发展乏力

长期以来,财政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明显表现出重专业课程、轻基础课程,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重定性课程、轻定量课程的情况。从现有税收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来看,专业课程设置较全面,而基础课程则存在“缺位”现象(如民商法课程)。虽然,近几年各校都开始重视数学、计算机和外语课程,但要求各不相同,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计算机软件应用、应用文写作、专业双语课程薄弱,专业实验室建设滞后,即使有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其效果也并未达到教学双方的预期目标,在这样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实践能力不高,后续发展乏力。

(二)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灵活性不够

多数西部财经院校税收学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较差,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衔接,一些知识点往往好几门课程都涉及,造成不必要的重复;而另一些知识点往往被遗漏,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一些学校的专业选修课未能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设,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充分反映税收学前沿理论的最新进展,内容更新速度慢,时效性不强。

(三)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不平衡

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大部分地方财经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和限选课程过多,“大而全”严重,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如果再考虑到我国特有的英语和计算机的考级压力,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被严重压抑。同时,选修课设置数量较少且要求低,选修课设置目的甚至发生异化,主要变成帮助学生赚取学分毕业之用,而非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四)课程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

调查表明,我国多数地方财经院校的税收学专业课程基本上是比照综合性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一流财政学科中的税收方向设置的,而那些重点大学本科教学的定位、学生基础、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问题,不可能适应地方院校各自的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结果导致千校一面,学校之间看不出显著差异,也就不能体现出各自的办学特色或地方特色。

(五)课程体系知识结构相对封闭

现有税收学专业的课程内容突出表现为重国内轻国外,自我封闭状态较严重。“西方财税理论”这一课程,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有的虽已开设,但讲授的内容很少,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西方财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态知之甚少。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尽管有不少学校已提出税收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要用国外原版教材,并采用双语教学,但由于师资和教材的严重缺乏,现在真正能做到的却是寥寥无几。

二、地方财经院校税收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优化路径

(一)重新审视税收学专业课程内涵

如果只是设定课程框架,而不能处理好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就会导致知识脱节或者重复。因而,检讨课程内涵、订立每门课程的主要内容、逐步实现课程标准化便成为重要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由本专业教师分组完成,就经济、财政、税收、会计、金融、管理、计算机信息、法律规章领域的课程,针对不同科目拟订课程内涵,强调课程的核心内容,从而有效减少税收学专业所学课程间内容重叠的现象。确定课程规划和课程内容,设置学生选修课辅导系统,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安排选修课,使学生在学习相应课程时更具理性和目标性。

(二)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质量

1.探索税收学专业实施案例教学的具体做法,试编“税收学专业相关课程重点知识案例库”,具体案例应包括涉及的知识点、案例内容、案例点评、案例讨论题四部分内容。案例应当是关于一个特定的、具体的事件的描述或叙述过程,应当有时间、地点、背景、发展、结果甚至人物等要素,并以教学内容为标准,点评该案例中值得称道和需要完善(或值得商榷)之处。

2.优化税收学专业实验教学软件平台,加大税收学专业实验实践课程比重。①实验实践教学与提升学生能力密切相关。随着税收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和国家金税工程的逐步实施,财税部门对税收学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在这一背景下,税收学专业不仅应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还应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实验实践教学是整个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②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大有裨益。正如前所述,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金税工程的实施,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不论是研究型的还是应用型的,其动手能力的培养都不可或缺。而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对于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都有更强的诉求。若欲在政府部门工作,必须对纳税人管理、发票管理、税务稽查等业务流程非常熟悉。而若站在纳税人、企业的角度,也强烈需要了解并熟悉申报征收、纳税人管理等业务流程。因此,若能在税收实验教学中引入涵盖以上内容的相关软件,使得学生在未走出校门时就熟悉政府部门及企业所需了解的业务流程,必然会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其动手能力,在面临激烈就业形势时有更强的竞争力。③适合的实验教学软件对税收学专业开设课程的支撑作用。为优化税收学专业实验教学的软件平台,应在实验教学中引进适合的财税管理实验教学软件。税收学专业实验教学软件首要考虑先进性、易用性、共享性、服务配套性等因素,选择购买比较成熟的实验教学软件。④适当加大实验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在税收学专业课程教学总学时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适度加大实验实践课程的比重,压缩讲授课程量,以满足社会对学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的要求。试行一年后,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再行修订。

三、探索“组合式”教学模式,打造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紧密嵌合的“税收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