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继续教育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继续教育课程

继续教育课程范文1

关键词: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综合规划;教师专业化;专业发展阶段;设想

Abstract:The idea of the course design and comprehensive planning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that we have not given careful consideration to the need of teacher education。Continuing education should base on the theory of the course design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lan the courses comprehensively,emphasize the classifying course and design at different levels so a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he need of teacher education.

Key words:continuing education;course design;comprehensive plan;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idea

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能否解决好受教育对象的层次、阶段及需要,增强其针对性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鉴于此,对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讨论, 就更显其必要和必需。

通过对以往继续教育课程的分析,可以感到对社会需求、教育发展和受教育者学习需求三个影响课程设计的因素的考虑是不均衡的。相比而言,对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两方面的因素考虑得较多,而对教育对象一一教师的学习需求考虑得不细,只是笼统地把教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据此进行的课程设计,直接带来了继续教育针对性不强的后果。

强化教师学习需求的分析,其理论依据就是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与研究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教师发展阶段论。从国外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4种:一是美国学者傅乐的研究,他认为教师所关注的事物是依一定的顺序更迭的, 呈现为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对学生关注4个阶段。二是以美国学者 卡茨为代表,针对学前教师的训练需求与专业发展目标,把教师的发展分为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成熟时期4个阶段。三是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求生存、调整、成熟3个阶段。四是加拿大学者把教师职业成熟水平分为角色确认、角色适应、角色成熟、职业发展"高原"发挥骨干作用5个阶段。

从国内研究来看,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在职业成长过程中要经历角色适应阶段、主要发展阶段、最佳创造阶段。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师的成熟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职前学习阶段是否属于教师发展过程。

尽管各种理论的阶段划分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思想具有共同之处:每一个教师都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中,后面的发展阶段通常比前面的阶段要成熟。教师一般是从新任教师时的无助,缺乏经验与技巧,缺乏稳定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逐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长, 从而不断走向专业成熟。其精髓在于教师成长的动态性和发展性。

结合国内外对教师发展阶段的论述,从有利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推进的角度,可以尝试对教师的教学生涯做如下4个阶段的划分(以30年为一个时段),并把它作为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1)1~5 年为角色适应期。主要为基础性发展阶段。

(2)6~10 年为技能发展期。主要为教学风格的形成阶段。

(3)11~20 年为思想定型期。主要为教学思想的形成阶段。

(4)21~30 年为专业成熟期。主要为教学研究能力的形成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划分,更多的是从实际的角度进行的,对各阶段的起始年限及主要发展内容可以 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依据教师发展阶段理论进行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结合教师发展阶段,综合规划课程。

在既往的继续教育中,一般是以5年为一个周期,各周期之间,只有注重的方面不同, 缺乏不同周期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同周期的课程之间,课程内容相近,却无区另队内容相同,却无层次,只是在课程的名称上做文章。突出表现了课程设计中的阶段性。

按照教师发展阶段理论,教师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其需要是不同的。因此,为适应教师不同时期的需要,继续教育课程在保持培训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出发, 针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统筹考虑,综合规划。其设想的主要内容是打破以5年为一段的设计框框,按上述教师发展的4个阶段,设计出既有连贯的课程、又有满足不同阶段需要的4组课程;在同一继续教育的周期里(如十一五期间),每一组课程对应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只参加其对应阶段的课程;教师在前10年每5年参加1期继续教育,10年后,每10年参加1期,直至30年教龄时为止。其核心是将以往的把教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课程设计变为将社会需要、教育发展和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尤其是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几方面因素统筹考虑。

转贴于 这种课程设计的特点在于关注受教育者整个教学生涯的提高与发展,突出其不同时期的发展重点。从受教育者个体的角度看,在他30年的教学生涯中,需要参加4次继续教育学习, 这4次学习是和他的专业发展阶段相一致的。尽管每次学习的内容都是不同的,但学习内容却是有内在关联的,并与其专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使他从一个新手成为一名成熟教师的 支持和保证。从课程的建设看,由于是针对各个发展阶段有目的设计出的课程,对不同继续教育周期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因此绝大部分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只是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内容不断调整,使其臻于完善;小部分课程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课程建设的需要进行更换。从继续教育的组织看,由每个周期开始前,都花大气力去开发不同于以往的课程,到精选不同发展阶段最需要的课程,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论证、适当调整 , 从而使课程的针对性更强。

综合规划的继续教育课程 , 应体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

1. 依据课程内容的性质分类设计课程

在继续教育课程的实践中,课程设计也尝试采用了指定必修、"菜单式"选修的分类, 以期能满足教师的实际学习需要。但由于缺乏鲜明的课程特征,没有突 出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可能需要,使得这种分类,特别是选修课程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其功效。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按教师的发展阶段,在不同 阶段按不同的类型设计课程。这一设计的核心有两个方面

(1) 将所有课程按必修、选修(含必选、任选)、自定3种形式分类。其中,必修课程由主办单位根据国 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要求,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指定。选修课程由学校、教师提出课题,由主办单位组织课程,采用"菜单"的方式供学习者选定。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是必选的课程,也应做到"三选一"或"五选二"。自定课程是指由学习者个人结合个人的特长、兴趣、需要,自己提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式的学习。

原则上,教师4个发展阶段中每个阶段都要有3类课程,但可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需要,实际确定不同类别课程的权重。譬如:角色适应期必修、必 选、任选、自定的比例可按 40%、40%、10%、10%安排,经过中间两个阶段的过渡,至专业成熟期则可以按10%、10%、40%、 40%安排。

(2) 跳出"学术中心课程"的限制,根据课程内容的倾向性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心理需求,可以将其相应地划分为理论性课程、经验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方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操作性课程。其中,理论性课程、知识性课程侧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经验性课程侧重教师个体典型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方法性课程、操作性课程侧重教育教学 规程、模式等方面的训练和矫正;研究性课程则侧重教育教学专题问题(尤其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些新问题)的研讨,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这种分类只是一种相对分类,不同类型课程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和重叠。

结合必修、选修、自定课程的分类,理论性课程、知识性课程适合以必修的形式安排;经验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方法性课程、操作性课程适合以选修的形式安排;研究性课程、操作性课程适合以自定的形式安排。

上述两种类型课程与教师发展阶段一起作为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参照,可以比较完整、系统地构建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

2. 立足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分层设计课程

按教师发展阶段理论,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需要有明显的差异。如角色适应期教师是基础形成阶段,教师急需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基本的教学技能;技能发展期教师期望能够依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决定教学行为,并力图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思想定型期教师由于已累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了敏锐的洞察力,希望能以明确的教育思想 来指导全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专业成熟期教师具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巧,完全掌握了教学主动权,因而希望有较强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能力,使个人的具体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使之具有更广泛的影响。

在以往的继续教育课程设计中,对教师不同阶段的这些需要考虑的不多,因而课程内容往往偏重于理论问题或学科新知识。实际上,近些年毕业的新教师,对这些理论或多或少都有了解,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些理论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对于那些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关心的是这些理论与实际教育教学的关系;而对于富有经验的成熟教师,则更关 心如何化有形的理论于无形,融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但由于是全体教师都要学习,因而只能各方面兼顾,缺少应有的层次性,使课程的学习停留在一般的程度,体现不出课程的特色。类似的问题在目前的课程中普遍存在,受教育者有意见,教育者有难处。因此,继续教育的课程除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设计不同类型的课程外,对同一内容的课程也应当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如果说对课程的分类设计是从课程的横向进行的话,对课程的分层设计则是从课程的纵向进行的。按照这种设计的思路,对同一课题,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突出其理论的某一方面,或强调其理论的某一侧面,使教师在同一理论中各取所需,学有所得。一个发展周期结束时,教师会对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或学科知识从体 系、结构、应用、发展等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理解。这种设计一方面有助于突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也符合建构主义关于知识和学习的思想。

参考文献 :

[1] 陈惠津 .教师职业成熟的阶段和标准 [J] 教育评论 ,2003,(5):35-37.

[2] 叶澜 , 自益民 , 王根牙 , 等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M].北京 :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88-302.

继续教育课程范文2

论文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教师继续教育必须在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培训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为对学校来说,新课程将引发一场教育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管理者、教师、学生)。教师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新课程对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继续教育到底应该传递给学员什么样的知识和信息?这是在新形势下进行教师继续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

无论从课程内容还是从课程理念来看,原有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尚需重新构建,继续教育课程的再研究与改革已迫在眉睫。课程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重新合理地研究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使之更好地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定位与含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因此,选取课程研究作为教师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是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其与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课程差别不是太大,一般采取脱产学习、函授、面授等形式学习;二是非学历教育,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水平为目标的培训课程体系,在培训途径上可以有分层次的短期培训、专题讲座、实地观摩与学习、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

自1977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狠抓了教材教法过关培训、专业合格考试和学历系统进修等师资培训工作。截至2000年,我国初中专任教师3248608人,学历合格率为87.08%。这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前提。

但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整个世界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对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知识爆炸、信息爆炸使得个人即使穷尽一生的精力也无法学完各种各样的知识,知识更新速度在加快。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在全世界成为共识。这时人类大脑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记忆,而是寻找联系,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原来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师的学识与才能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需要,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变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不科学

目前,不少培训机构在规划设计继续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是因为强调先进性和科学性,就套用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历教育的模式,即各门课程样样齐全。继续教育是非学历教育,学员们不可能有充裕的、连续性的时间来完成学业。其带来的后果是学员往往望“本”兴叹,努力者浅尝辄止,怠惰者束之高阁。而且,这么多的课程使学员失去自我思考、探究实践的时间。显然,这样的课程体系是不科学的,是徒有形式的。二是因为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偏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搞零打碎敲、忽视知识更新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破坏了培训的阶段性、连续性,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前后脱节,不成体系。

大量的短期业余教师继续教育,使得教师身心疲惫,过分统一集中的培训,也阻碍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很多地区都是利用教师的双休日与节假日进行培训,但由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量就比较大,因此,占用教师休息日引起了大多数教师的抱怨。另外,教师参加培训多数是由于外部的政策压力,而教师能否参加培训要听从于任职学校的安排。因而被培训的教师在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等的选择上就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加上培训中指导教师的绝对权威,又使得整个教师继续教育过程缺少民主的气氛,从而抑制了教师的学习主动性。 2,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理念落后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包括教师自己)对教师的看法存在三个误区:一是错误地认为学历与能力等同,教师学历越高,能力越强。结果造成许多教师拼命追求高学历,一旦学历到手便认为可以休息了,不需要有系统地提高进修了。二是错误地认为教学经验与教学水平会同步增长,以为教学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教学水平就越高。这种认识导致了教师间凭年龄论资排辈现象,青年教师难以“后来者居上”。三是错误地认为只要不怕吃苦,肯卖力就可以当个好老师怛j。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也造成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偏失。

在这些错误的认识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唯学历教育至上,由追随学历合格到追逐高学历。不仅是教师本人追求高学历,而且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自己的所谓“政绩”也是急功近利,热衷于师资队伍学历合格比例和高学历的教师数量。结果学历文凭被当作进修的目的去追求,造成了教师教育目的“异化”。

3.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

由于受到落后课程观念的制约,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是很不合理的。在学历教育中,课程结构基本上与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相差无几。尽管强调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指导性,但由于教学组织起来比较繁杂和困难,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很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应发挥的作用。另外,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这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存在的结构比例失调的问题是一致的,占总学时70%的课程是学科专业课程,选修课比例低。从课程的学习要求看,是必修课一统天下,选修课开设得较少,整个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

而在非学历培训中,课程内容存在单一化、简单化、规范化、固定化的模式,缺乏系统性的培训课程,只是局限于“缺什么补什么”。这种课程设置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于我国教师进修院校发展历史较短,学校各方面基础较为薄弱,因而造成显性课程刚性十足而忽视了课程理论中重要的隐性课程因素。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创造研究型的学习氛围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在较长期的教育培训中,环境的熏陶与教化是很重要的一环,但这却很少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

4.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这里所说的课程实施方式是指具体授课的方式方法。我国现有的教师培训,往往在倡导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的同时,却采用了与这些观念不符甚至是相悖的培训方式。比如,培训的目的本来是要提倡和鼓励学员积极参与的教育观念,但对教师的培训却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不给受训教师提供参与的机会;提倡和鼓励学生主动创造的教育观念,但对教师的培训却仍然沿袭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员听”的模式,教师在培训中只是模仿培训者提供的教学技巧,而没有自己的主动创造。

5.课程设置中缺乏教育教学案例课程

案例教学已是当今世界上风行的一种有效的职业培训课程,特别是一些大公司、大企业,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他们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教育领域来讲,案例教学同样非常重要。教师每天要面对个性差异极大的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比其他领域更为丰富的个案事例,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各种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中吸取经验、总结、提高,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虽然有一些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在教学中穿插了一部分实际案例,但总体上还很薄弱,很多人尚未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即使现有一部分案例,也没能进行细化精琢,典型性、示范性都不强。

三、对策

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在职教师培训大部分还是侧重于文化或学历补课,重在专业学科领域内的理论传授,缺乏实践性教学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未能打破学科界限,依然拘泥于学科范围内,并不利于教师素质的真正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着“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个性的发展”的理念,打破过去以高度统一为特征的、充满确定性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很有创意地设计了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结构,如要求学校创造条件设置丰富多彩、课程标准弹性化的选修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必修课程,以期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新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丰富性和教材的多样性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同时也要求教师增强应变能力Hj。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笔者认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调整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从推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着眼,增加教育课程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是:要有规定的学术水平和学历要求;有特殊的能力特征和职业特征、人格特征要求;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如教师培养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等。教师继续教育应当为推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服务,培训院校应增加教育课程,让学员了解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教育发展的需要,树立教育改革的责任意识,将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思想转化为个人的教育理念、专业精神。

2.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造力着眼,增加创造性课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应该创造性地诠释课程,参与制定课程。因此,培训院校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应重视培训学员的创造力,引导学员参与课程过程,树立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主体的新培训观。要组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研究专家组,专家们应在进行新旧教材的对比、掌握好新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精心进行创造性教学内容的设计。培训院校在开发和构建创造性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五个问题,即变知识教育为学力教育,促使教师进行创造性学习,对教师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对教师进行创造美学教育,对教师进行科学的创新思维的教育。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学科教育与综合教育的关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同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3.从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着眼,增加方法论或教育技术课程

以往的教师继续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忽略对方法和策略的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新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坚持面向实际,把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丰富理论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师的理性认识和思想观念变得更加充实和丰满,富有活力,并产生效用;同时,也为教师的智慧成长和才能发展增添营养。因此,培训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加强关于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培训,以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增加方法论或教育技术课程,如教学设计方法、案例分析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和评价技术等课程。尤其应重视教学设计方法课程,它主要包括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等。

4.从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着眼,增加科研课程

继续教育课程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继续教育;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239-02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全面迈进信息化时代。如今,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制高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笔者根据继续教育课程发展的实际,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就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谈几点认识。

一、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背景与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当今世界快速崛起并风靡以来,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各种相应的政策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每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下发展的重要举措。2001年,在我国教育部颁发的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普及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并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继而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状况都提供了比较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巨大用处的学习的工具。”近年来,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原有的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未来的继续教育课程的发展将会迎来巨大且深刻的历史变革。继续教育课程的不断革新与变革,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加快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余胜泉博士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中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tegration)意味着在已有的课程的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被动的加入其中去,而是应该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强调的是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要应用于教育中去,强调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哪些地方可以最好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本身并不能被自然而然的引入到课程中去,而是课程改革的有力的促进条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在于把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构建出一系列信息化的课程文化。

三、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课程传授方式的转变。在信息化时代下的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洪流中,出现了一种知识快速膨胀的现象。曾经有个人这么推测,在2050年前后,人们当前所获得的知识量将仅仅只是所有知识总量的1%左右,这也说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在社会进入信息化,人们将更新创造出大约达到99%以上的新的知识内容。这种知识的快速更新和极度膨胀,让课程迈向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情景。首先庞杂的新的知识将会被加到课程内容当中去,其次就是不可避免的课程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了,同样的学生的负担也会越来越繁重。但是每节课程所开设的多长时间是固定无法改变的,这就是说教育者不可能随便把学习者的上课学习时间延迟,然而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不断更新,接踵而来的知识的量度也随之飞速增多。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它呢?人们一致同意其最本质的出路在于改革这种观念“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简单的继承。”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一些基础知识课程的时候也同样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适应性和创新性能力。针对学习者来说,最迫切的是要学会如何进行学习活动,并且要培养自己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动机,也就是说要要求学生最起码具备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的实力。

2.课程培养方式的转变。未来的社会是以信息为主流的社会,那么它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信息,信息就变成社会活动和社会生产的核心。第一点,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大潮下,知识的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将决定着经济的走向,知识经济又是经济的奠基。根据一系列的报道所说的,目前欧盟主要成员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以知识为基础的内容。在信息社会的大洪流下,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能否及时的获取并且利用它,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目前位置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迅速的产业。在这一领域中,知识就是生命线,谁能及时地获得并且完善利用知识信息,谁就是胜利者。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是通过对大量并且复杂多样的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然后加以存储重组,最后对其进行利用而得到的一系列信息。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大爆炸,所以这些信息将会是纷繁无章的,我们只有针对这些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且综合提炼和加工,最终才能从其中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信息的洪流中迷失。

四、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发展的个性化特征

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课程整合的变革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了开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在课程整合的实施与设计方面,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使课程整合设计的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与开阔。其次,信息技术促进了课程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课程的个性化最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两个层面上:一层是各个学科课程向其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说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课程都有不同层面的要求;二层是课程结构的个性化发展,这就是说不同的学生选修的课程有所不同。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继续教育课程的四个基本的要素都有了很大的变革,这就是说课程发展对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方法到课程的实施手段和结构等,进行比较全面的革新。在当前的教育界中,有一种强烈的呼吁,就是要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模式、新课程设计理论的诞生。这对于创新继续教育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模式拥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不单单是因为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文化基础包含信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然而信息能力和知识的培养明显依赖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而且教育技术理论对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氛围和继续教育的每个学科以及教学的深化改革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发展展望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在不断更新中,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的教育理念。同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实现,从而诞生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分支结构。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移动学习这种方式应运而生。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中,移动通信技术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快速发展,相继的移动通信设备正被人们广泛应用,手持移动设备的更多的功能正在被不断开创出来,这就保障了人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应用它。人们现已不满足于在固定的某一时间和某一地点进行学习活动了,而是转变于可以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到知识。而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诉求,移动设备的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被人们普遍看好,从而使得人们的这一学习意愿得以实现。在以后的社会发展环境背景下,信息技术会毋庸置疑地被广泛地应用到继续教育的课程教学中来。

六、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误区及改进方法

在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发展中,虽然使得教学活动得到了一些改变,然而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往往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例如,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可以在课堂中更多的使用信息技术,从而改变了原来计划好的一些非常优秀的教学计划,这样做就难免有些本末倒置了;还有一些教师为了使用更多的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而开展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也许能达到活跃课堂的效果,但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来说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那么最后总结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有哪些呢?最后发现这些原因大多数源于人们对于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概念的理解不正确,往往只一味的追求形式,而不是对于最后课程的真正效果的关注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那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它呢?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这就是说,教师应该在课程的整合中更加地侧重于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之后的具体所达到的实际课程教学效果,这应该主要体现在更加侧重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最终是否真正的使得学科教学得到了相应的优化、是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教师应该对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合理的评价整合课程的观念。从以往的只看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思想观念中走出来,真正的关注课程教学自身的好坏。最终,达到逐渐提高每个教师对于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正确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海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现象思考[M].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

[2]张宁.基于网络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

继续教育课程范文4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模块化;模块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课程模块化设计的特点

(一)课程模块须做到相关性、系统性和递进性

课程模块须做到相关性、系统性和递进性,这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模块总体框架搭建的基本原则。相关性指所有模块安排均与岗位职能相关。系统性是指课程模块总体应体现履行全部岗位职能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综合。递进性是指课程模块层级随气候预测培训子目标的层级性而呈现层级展开。

(二)课程模块设置应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

课程模块设置应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不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业务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培训课程内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和够用。气候预测岗位工作实务性强,在教育培训中解决部分实践性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三)课程模块应具搭配性和可更新性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实践环节子目标,实践子模块与理论子模块的配套性相当重要。这是在课程模块总体框架搭建之后,子模块安排的基本原则。子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子模块的子目标也相对独立,但具有巧妙的内在联系。每个子模块代表一项知识、技能,同一个一级模块下,子模块的选择代表了技能或专业知识的搭配。因此,模块的不同选择可以代表不同层次的气候预测业务能力需求。课程模块也应具有可更新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

二、课程模块化设置的优势

(一)课程模块化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在学历教育中,高校对短期气候预测这门课程设置的学时安排跨度较长,学生学完课程不能及时应用到工作中,这也说明了短期气候预测课程的学历教育教学效率不高,呈现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浪费。然而,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时,对要做些什么、如何做等都有个重新学习和认识的过程。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探讨课程模块化设置,认为课程模块化对于人才能力的培养是注重实践性的,加大了实践性和感性认识,避免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状况。

(二)课程结构模块化能够体现核心课程理念

一方面,课程模块化的设置体现了核心课程的理念,它不但能及时体现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大大增强培训内容的适用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学习基础、发展需求各异的学员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培训内容取舍的依据是岗位的实际需求,因此绝大多数模块都以某一知识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每个模块几乎都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综合化的典范。

(三)课程模块化能够与岗位层次衔接起来

模块化思想起源于工业生产,目的在于简化设计和制造工作,缩短产品和设备研制时间。培训课程模块化设置能提升学习效率,加快专业人员岗位适应和胜任速度;对于已从事业务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员来说,培训课程模块化设置能够有效节约培训时间,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已处于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的业务人员来说,通过对新技术、新方法及专题研讨的培训课程模块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三、课程模块化设置方法

(一)设置原则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应该对不同层次的业务人员分别进行岗位胜任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描述。事实上,各岗位层次间的能力、技能必然按层次呈现出递进关系,而这一关系将为课程模块化与岗位层次的衔接奠定基础并搭建框架。

对于新上岗的业务人员来说,课程的模块化设置强调拓宽知识面,增强综合分析能力,以够用、实践为主;对于已工作一段时间,需参加岗位培训的业务人员来说,课程的模块化设置强调培训有效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内容;对于已处于气候预测高级岗位的业务人员来说,需要强调对新理论、新方法以及专题研讨方面的培训。

(二)设置结构

根据不同岗位层次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需求,可将课程分成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专题研讨和学科前沿信息三类模块。基础理论模块是对所有与课程理论有关的内容进行选择压缩,设置最基础、最主要、最实用的内容,同时应强调理论讲解与个例分析紧密结合,剩余其他有关理论内容可以留给学员自学。该模块也是短期气候预测研究领域的坚固基石。技术方法模块是基于基础理论模块,应成为学历后专业技术培训的重点模块,是体现核心培训课程理念的模块,强调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而待学员在培训结束之后将培训所学应用到本地化工作当中,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对短期气候预测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有所提高。专题研讨和学科前沿信息模块是基于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模块,通过对气候预测专题的研讨以及对短期气候预测学科前沿的最新信息的介绍,让学员领悟渗透在这些信息中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目的不是介绍理论知识,而是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模块的分类

(一)基础理论模块

基础理论模块是最基础、最主要、最实用的课程内容,以短期气候预测课程为例,它包括气候系统及其变化和预测、大气环流基本状况、大气低频变化及遥相关、海气相互作用和陆面过程对气候的影响5个子模块(详见图1)。其中,气候系统及其变化和预测子模块最基础的理论模块内容,大气环流基本状况、大气低频变化及遥相关、海气相互作用和陆面过程对气候的影响4个子模块是短期气候气候预测最主要、最实用的理论模块内容。

(二)技术方法模块

技术方法模块是体现核心培训课程理念的模块,以短期气候预测课程为例,主要梳理了目前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常用的短期气候预测技术方法和国内外常用的气候预测业务质量评估方法,该模块包括物理统计预测方法、气候动力数值模式预测方法、动力与统计相结合预测技术和气候预测业务质量评估方法这4个子模块(详见图2)。

(三)专题研讨和学科前沿信息模块

专题研讨和学科前沿信息模块的目的是为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短期气候预测课程为例,专题研讨和学科前沿信息模块包括专题气候预测研讨和短期气候预测学科前沿信息两个子模块。专题气候预测研讨子模块包括气温、降水、ENSO、台风数量、冷空气频次、沙尘频数、农业生产条件等短期气候预测专题。短期气候预测学科前沿信息子模块主要介绍短期气候预测学科前沿的最新信息。

五、结语

本文对课程模块化的研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深层次的研究成果还需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实践中继续研究。另一方面,短期气候预测目前仍面临很多科学难题,传统的气候预测理论和方法需要及时更新认识和应用,因此对短期气候预测培训课程模块的设置也应及时做出适当调整,这对丰富和发展气候预测培训教学研究和实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宇.“模块化”与“能力本位”:国外职教课程的早期印象及其影响[J].职教通讯,2011(11).

[2]贾凡.开放大学成人模块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4,(12).

继续教育课程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继续教育  教学改革

 

继续教育所面临的对象相较传统教育来说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参与继续教育活动的人群不限于普通学龄学生,而是包括了多层次社会成员如在职人员、进修人员等,年龄覆盖面广、基础学历层次跨度大,而且学员普遍具有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平均技能掌握程度相较普通适龄教育者偏低的特性。

但是相对于早期计算机发展时期而言,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得到了充分普及,一些非常常用的知识已经成为了各年龄层次所共同掌握的基础技能,这意味着参与继续教育的人群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类型和深度发生了变化,需要向着更深入计算机软件操作及语言变成本身的方向发展。这样就要求计算机课程继续教育要达到结合社会实际需求的目的,能够充分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使计算机课程成为一门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和人员从业的实用继续教育课程。

一、计算机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方向

总体来说,目前继续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改革主要目的在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需要在现有的继续教育学员中,建立起系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来。虽然时代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更多接触计算机操作的机会,但是大部分人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并未接触过系统的知识培训,仅仅处于浅层的印象阶段,会使用基本的操作或者大众化的软件使用,对于整体的计算机语言及系统逻辑都缺乏真实化的理解。这样一旦遇到新的尚未得到充分普及的应用时,学员就会无所适从,而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知识支撑的缺陷也导致学员无法在具体的实操过程中形成独立的应用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发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水平。

二个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学员在计算机专业知识与自身发展方向相结合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是在自身的就业岗位上使用计算机技能,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机技能提升自身的职业发展水平,总而言之就是需要围绕着学员的真实需求和提升方向来进行教育课程及方式的改革。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我们能够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知识素质为载体,在现有的线下实地教学基础上充分运用资源共享平台,加强教育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实现学员的自主学习、创造性激发,从教育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学员特点等多个方面实现与受众职业属性的契合。

二、深化计算机继续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

新时期的教学基本延续了过去应用教育的宗旨,但是在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作为一个社会教育角色的扮演者,如何在延续过去的成功积淀的基础上加强计算机继续教育的质量,需要解决软硬件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继续教育培训对象年龄跨度大,基础技术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存在对当期教学的方案和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提出了考验,如何在同一课堂中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达到均收益的状态。同时,这种较为开放的教学环境带来了相对宽松的学习压力,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各不相同,所营造的课堂氛围也就不想普通学员那样具有特定属性,严厉的考核机制和淘汰制都不适用于继续教育教学,如何调动起学员的主动积极性,营造良性的课堂学习氛围成为了教学面临的软件要求难题。

其次是继续教育教师阶层综合素质的缺失,计算机课程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大多来自于普通高校,其筛选要求等相对宽松,备课及授课水平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尤其是针对继续教育所面临的特殊对象缺乏有效手段,时常出现简单套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现象。实际上,继续教学学员多数都有职业经历,抽象的理论描述、缺乏实操演练的纯粹讲解对于学员来说并无帮助,反而会增加其进行理解的困难,对职业提升无实际帮助。同时,由于教育对象和主体都十分庞大,这种新时期的教育类材料如书籍、影音资料等都相对匮乏,缺少针对继续教育学习者本身的特定教程,更新速度较慢,实际可运用的能力部分较少,使得根据书本来进行基础学习的学员收获不大。

三、计算机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针对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在新的时期不断调整各方应对措施,用以推进继续教育的改革。

1.贯彻以应用能力提升为终极目的,掌握必要操作知识及理论体系的原则,进行学员的基础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摒弃那些与实际应用毫无关系的理论,避免出现“学术化”、“虚无化”的教学内容。

2.教育者改变普通教学观念,避免出现希望拉平同级学员水平的盲目追求,应该,允许差异化现象的存在,因材施教。对于技能掌握较好的学员鼓励其深入了解理论体系,达到编程应用语言的目标,对于基础较弱的学员则鼓励其根据自身职业需求进行技能提升,辅助完成其基础水平的进阶。

3.合理筹划教学课案,以深入浅出为目标,弱化艰涩的专业术语的出现频率,缩短学员对理论和技能掌握的时间,使基础操作成为学员能够自己理解的内容。同时,要加强对实际操作内容的部分,不能只是枯燥的讲解而要利用多媒体、电子产品等多种媒介素材,充分调用当前的最新案例作为讲解和实操介质,调动起学员对课程的兴趣,同时加深理论课程和实操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布置相应的课外任务,结合学员的岗位特性和生活需求进行场景体验,加深对课程学习的理解。

4.基于继续教育类课程材料相对来说出版周期较长、资料更新较慢,继续教育机构应鼓励资深授课老师编写教案,直接授课老师制作课案,社会资料作为参考的教学方式,针对学员群体的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计算机课程作为信息时代不可获取的教学内容,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自我革新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我们分析时局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赫男,王杰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3(02):16.

[2] 田良臣.高效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点及其构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3] 孙勇毅,兰天.高职计算机类学生就业状况、趋势与对策[J].大家,2010(10).

继续教育课程范文6

自二十世纪初期现代艺术出现伊始,对于绘画材料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就在进行之中,并成为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综合绘画已经成为西方架上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毕加索使用拼贴方法后,博伊斯、基弗、塔皮埃斯等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使得综合绘画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对绘画艺术材料的研究也逐步达成共识:绘画材料作为绘画艺术的载体,不同性质的材料具备不同的表现力,对于绘画材料的准确选择,有利于绘画艺术的精确表达。

随着中外交流的密切和深入,综合绘画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被介绍进中国,并日益得到美术界的重视。在各高校逐渐开设课程,相关研究也随之展开,有大量的介绍性和研究性著作问世。对我国综合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广作用,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并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具体实践。综合绘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绘画手段,对多种材料、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已经成为当代绘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以此作为主要创作方向的艺术家和代表作品。

新课改明确提出: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美术基本素养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而综合绘画课程对此有着传统绘画方式难以达到的效果。首先,综合绘画课程对绘画技巧的要求较低,能够使大多数学生得到成就感,从而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其次,综合绘画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物”之特性的理解和把握具有个人化的色彩,学生的作品中将承载更多的个性化因素和情感表现。再次,综合绘画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现当代美术作品的鉴赏力和感受力。鉴于此,在中小学美术,综合绘画已经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并在中小学美术课本中也设计了相应的课题。

美术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对于综合绘画的理解和具体课程细节设计直接决定了中小学美术课中综合绘画课题的教授效果,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事实是,由于美术教师客观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年龄较大,毕业时间较长的老教师,往往对综合绘画缺乏基本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美术课就是教学生画画,老师在上面画一笔,学生在下面画一笔”的阶段,而绘画风格、绘画工具、绘画效果千人一面,对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创作毫无益处。由此可见,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绘画课程的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综合绘画课程的基本设置

鉴于中小学教学实际,对教师进行长期的脱产教学是不现实的,但假期是开设继续教育课程的好时机。随着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各个城市或区域大都有一所甚至是几所综合类或艺术类院校开设相关美术课程,相应的也有一批长期从事综合绘画教学的高校教师,对综合绘画有深入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可以利用暑期较长时间——3周左右进行集中教学。

1.理论讲授

对于现代美术、后现代美术中综合绘画的起源、发展和成就的理解是综合绘画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故而应当进行相关理论讲授。大学中普遍开设的美术史教程的任课教师能够胜任此工作,由于时间限制,可以以讲座形式分几个相关主题进行讲解,并推荐相关书目,从而使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能够整体理解综合绘画的发展沿革。

2.绘画主题创作

综合绘画的主题创作是课程的主体部分。综合绘画不是一个画种,而是将混合材料和混合技法在绘画创作有机使用,使其服务于绘画者的创作意图,从而引发观看者的联想和综合感受的创作方式。综合绘画因其使用材料的丰富,很难进行明确的分类,但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其承托材料的不同,分为纸本综合绘画、布本综合绘画和板上综合绘画。又因为不同纸本、布本、板材的不同性质和绘画制作使用的具体材料的不同使得综合绘画呈现多种面貌。

在针对中小学美术教师开设的综合绘画课程中,首先进行的第一部分创作练习要将各种常见材料的性质、使用方法、局限性以及优缺点进行集中讲授,并以2个课时左右进行材料练习,这部分的练习可以以不同材料为主体进行训练,从而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迅速地对常见材料有基本的认知。第二部分创作练习可以以具有抽象性质的词语作为创作的主题,如“力量”、“喜悦”、“忧伤”等,请参训教师选择适合自己表达需要的材料,进行创作。创作时应当绘制草稿,并辅以文字说明,与辅导教师对实施方案进行研讨后再进行具体创作。

在综合绘画主题性创作中,辅导教师应当注意几个问题:首先,综合绘画突破了传统画种在工具和材料运用上的局限性,在表现手段和绘画效果上具有极大的拓展性,但我们更应当注意到综合绘画中使用的材料本身具有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从而认识到综合绘画的优势不是在于材料本身,而是在于使用多种材料后所承担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负载,要避免为材料而材料的创作路径。其次,由于综合绘画创作的特点,所使用的材料有可能价格高昂,很难承受,所以在创作构思阶段辅导教师就要更多考虑到制作成本的可接受性,可以介绍更为经济的具有相似效果的替代品或者拓宽思路,寻找更合适的途径。

三、综合绘画课程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具体结合

在继续教育中开设综合绘画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服务于中小学教师的具体教学工作,使其在进行美术课课题设计时能够灵活应用综合绘画技法,而不局限于传统手段。培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课题,请参训教师结合中小学教学实际来进行共同设计,并引导参训教师独立进行课题设计。

在现有美术课本中,课题开放、适合进行综合绘画创作的不在少数,这是教材编写者更新思路的结果。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美术》课本为例,可供选择的课题相当广泛。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4课“变幻无穷的形象”,课题本身是常见的,但拓展空间大,可以结合综合绘画课题进行某种材料的具体操作。出于对学生年龄等方面因素的考虑,这种材料应当具有安全、易得、易操作的特点,譬如纸质材料,可以使用绘画手段同时辅以拼贴,并引导学生注意纸张固有色彩、纸张自身厚度、吸水性、粗糙程度等对作品效果的影响,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例如:毛线、胶带、布料等。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对使用材料进行介绍和推荐,并引导学生利用材料自身属性,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

高年级课题的设计具有更大空间,五年级下册第14课“旅游节”课题本身是开放性的,要求学生调查当地旅游资源并制作宣传小册子。教师可以使用PPT等手段简单介绍相关内容,并布置学生使用综合手段来制作。具体制作过程中,应当以一个鲜明的主题来引导,例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饮食文化等。学生可以选择相应主题,采用各种手段来表达:可以以绘画为主,亦可以以其它手段为主。但应当注意:首先,所选材料要与主题相符,可以更好地表现画面主旨,这是学生理解力和想象力的体现;其次,制作效果要完整,这里可以体现学生对于材料的控制力和具体操作水平。

丰子恺先生曾言:“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中小学美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囿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或者创作,甚至不是提高审美能力和建立审美标准,而是要使得受教育对象能够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并拥有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在自己的人生中实践对美的认知。

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综合绘画并不是唯一的或者必须的路径,但综合绘画能使艺术和我们的生活更紧密地连接,并能使我们理解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又被忽略的美,从而有机会、有能力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这些非传统的材质以艺术的美感。在中小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中开设综合绘画课程顺应了当代艺术发展的规律——从单纯的架上绘画到综合手段的运用,而参训教师即使未能深入理解,亦能有所认识,从而对现当代艺术有更多理解,改变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于技巧的过度重视的现状,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使更多的中小学生有机会施展自己莫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杨永善等.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元,马路.材料与表现.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 胡伟.绘画材料的表现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