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治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疾病治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疾病治疗

呼吸疾病治疗范文1

关键词:呼吸内科疾病;特点;抗生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233-01

引言: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患者,对于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与杀灭作用,能够挽救大量病人生命。然而,抗感染药物如果使用不合理,将造成抗生素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所以,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应当引起呼吸内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1 呼吸内科疾病的新特点

1.1并发症状增多

呼吸内科疾病并不是局限于呼吸系统,引起发病原因的复杂化导致并发症增加许多,使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治更加复杂化。上呼吸道感染是生活中的常见病,每个人每年恐怕都会感冒几次,但是如果治疗不当的话就会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结膜炎、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病原体经过鼻泪管、耳咽管、淋巴组织等周围组织时产生并发症),败血症,变态反应性疾患。并发症会严重削弱单一治疗方式的功效,使得在医疗过程中不得不采用复合式的医疗手段,但是目前在我国行之有效的复合式医疗手段仍在探究之中。病人只能接受单一的治疗方式,而这种治疗方式不仅会耽误大量的时间,还会耗费大量的医疗费用,增加家庭负担,最重要的是对病人的心理、身体造成痛苦。

1.2更容易复发

传统的呼吸内科疾病具有简单、容易治愈、不易复发等特点,但由于目前自然环境条件的人为破坏导致的环境隐患使得人们的抵抗力变差,感染呼吸内科系统的疾病机会增多,更容易反复发作。在工业区,人口密集区域,空气质量差(雾霾天气严重,空气含尘量高)等地区,复发率更是高出了普通地区。疾病的重复发作使得病人服用大量的类似的药物,导致病毒或者是细菌抗药性增强,甚至会产生变异细菌,而且发病间隔越短,服药量越大,变异后的细菌越棘手,甚至会衍生出新的类型的疾病,增加了医治难度。

2 抗生素的分类特点

临床常用抗生素主要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喹诺酮类以及其它抗生素。

2.1β-内酰胺类

此类药物可通过抑制细胞壁粘肚的合成,使细胞壁缺损、内渗,最终导致菌体胀破,从而杀灭支气管分泌物的细菌。

(1)青霉素类包括:①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等不耐酸青霉素类;②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以及双氯青霉素等耐酸青霉素类;③羧苄西林、替卡西林、呱拉西林、美洛西林等广谱抗假单胞菌类;④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等广谱不抗假单胞菌类;⑤美西林、替莫西林等抗C-杆菌类。

(2)头孢菌素类

属于广谱抗菌药物,由于不具有后效应,故临床使用时应足量直至患者痊愈,其四代产品中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四代及部分第三代品种对绿脓杆菌有效,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易出现耐药性及出血,且价格昂贵,故使用时应严格控制适应症。

(3)非典型β-内酰胺类

新型β-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单环β-内酰胺类,如氨曲南。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具有极广的抗菌谱,对G+球菌、G-杆菌、厌氧菌以及对多数抗生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很强的抗菌能力。氨曲南可对包括绿脓杆菌、肠杆菌科在内的多数G-杆菌起效,但对G+球菌及厌氧菌无效。临床常用舒巴坦、他舒巴坦以及克拉维酸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组成复合制剂,在扩大抗菌谱的同时增强对耐药菌株的杀灭效果,临床常用品种有舒普深(头孢呱酮加舒巴坦)、优立新(氨苄青霉素加舒巴坦)以及他唑西林(呱拉西林加他舒巴坦)等。

2.2氨基糖苷类

这一类药物属于静止期杀菌剂,常见的有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奈替米星、西索米星和链霉素等,可以杀灭绿脓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及不动杆菌等抗G-杆菌,其中阿米卡星最为强力。对于抗G+球菌也具有一定的活性,但是不如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针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奈替米星的作用最为强力。

2.3喹诺酮类

临床使用类型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依洛沙星以及洛美沙星等,此类药物可导致细菌在各个品种之间产生交叉耐药,并且对如β-内酰胺类等的其它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在应用时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2.4大环内酯类

本类药物属于窄谱速效抑菌剂,其抗菌谱和青霉素G十分相似,需氧的G+球菌、G-杆菌和厌氧球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和一些流感杆菌对于本类药物敏感,并对绿脓杆菌及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没有效果。新大环内酯类主要有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比较起来,抗菌谱无显著扩大,但是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善与副反应已经减少。阿奇霉素对于G+球菌的效果要比红霉素更差,对C-杆菌的效果则比红霉素要强,特别是对社会获得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及流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具有极好的抗菌活性。

3 呼吸内科疾病常用抗生素的合理运用

3.1应用原则

临床应用抗生素之前应先进行痰涂片检查,以大致对感染病原体进行G+球菌或G-杆菌的划分,从而选择具有相对针对性的抗生素。医院内感染、老年患者、伴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或免疫抑制患者,主要是绿脓杆菌、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等G-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G+球菌以及厌氧菌感染,临床常选用广谱青霉素类、耐酸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以及抗真菌药。抗生素治疗3d后,若肺炎症状好转,说明方案选择正确,可按原方案继续用药,若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反而恶化,则应及时更换抗生素种类。另外在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还应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查。

3.2联合用药和配伍方法

一般来说,细菌感染可以用一种抗生素进行控制,没有必要进行联合用药。但是,对于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者,或者病人本身就有基础疾病,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出现混合感染的,应当进行联合用药,从而发挥协同作用,以增强用药疗效,并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联合用药中的合理配伍,可以在繁殖期杀菌剂中加入静止期杀菌剂,比如β-内酰胺类加上氨基糖苷类就能起到协同的作用;静止期杀菌剂则能加速抑菌剂的作用;青霉素类加上头孢菌素类就能连续抑制细菌细胞壁之合成,从而产生协同的作用;速效抑菌剂和繁殖期杀菌剂则不宜联合使用,这是由于速效抑菌剂能够快速抑制细菌蛋白质之合成,从而使其难以进人繁殖期内,从而造成繁殖期杀菌剂的活性降低,以至于形成拮抗作用。

呼吸疾病治疗范文2

关键词:牛;呼吸道疾病;综合治疗;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55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肉牛养殖业遇到了牛群频繁地发生呼吸道疾病的情况,导致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影响到了我国肉牛养殖业的稳步与健康发展。这主要是由肉牛养殖户频繁地引进外地牛犊造成的,再加上处置外地牛犊的方法不正确,使本地牛群也受到了一定的感染,导致了互相传染的严重后果。如果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治疗与预防,其导致的后果将十分严重。

1 综合治疗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牛的呼吸道疾病会发生在奶牛、牛犊与肉牛身上,如果发现了一些与呼吸道疾病相似的症状,就必须及时地就医,切记乱使用药物,因为在一天的时间内,如果对多种药物的连续使用会使药物无法满足对呼吸道疾病进行治疗的浓度和剂量,进而导致治疗的效果不佳,而且还会错失治疗的最佳时间段,直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使用几种药物对牛的呼吸道疾病进行同时的治疗,会使病牛承受较大的身体负担,因为病牛生病时的身体是十分虚弱的,这样的药物使用会造成巨大的身体伤害,使其身体机能受到的损害更加严重,就算治愈之后,其身体机能也很难恢复或者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过来,对肉牛的质量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如果发现了一些与呼吸道疾病相似的症状,必须及时地就医,或者对病牛注射相应的抗生素,使病情得到相应的控制。在治疗的时候,兽医要对其进行早期的采样,因为早期的病情检测起来比较容易,保留这些数据信息可以有效地帮助到其日后综合治疗方法的研究。在病毒感染确诊以后,应该注射相应的抗生素来治疗,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高。饲养的环境较差或者长途运输等都会引发牛犊的呼吸道疾病,这些病毒的交互感染会导致疾病的蔓延更加肆意。因此,全面地检测外地购买的牛犊十分重要,有针对性的做好牛犊的各类疫苗接种,以及牛舍的清洁消毒和通风、光照同样十分重要。同时还要对牛饲喂的饲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确保其生存环境的良好。

2 预防的措施

2.1 控制引进外地牛犊的数量

在进行肉牛养殖的时候,要控制引进外地牛犊的数量,尽可能地购买本地繁殖的牛犊,以降低外地牛犊带来的疾病威胁,降低其安全隐患。如果不可避免地要引进外地牛犊的话,就必须做好牛犊引进之前的各种防御措施,如在引购前要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提出引购动物申报审批手续,经批准后再行引购,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做好其疫苗接种工作等,同时还要全面地调查引进牛犊所在的养殖场,对其真实情况进行良好的了解与把握,在确保其产地疫情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之后再对牛犊进行引进。对牛犊进行运输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好牛犊的照顾工作,使它们的疾病感染概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引购回场后要做好隔离观察和应急处理等工作,对其进行单独圈养,数月之后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地观察,确认其健康后迁入牛舍。

2.2 及时地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

如果发现了一些与呼吸道疾病相似的症状,切记乱使用药物,必须及时到当地兽医站或者诊所就医,通过专业兽医的检测与治疗来对病牛的病情进行确诊与控制。在对病牛进行医治的时候,通常使用到的药物主要有林可霉素与恩诺沙星等,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给病牛注射相应的抗生素,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对呼吸道疾病病牛的共同治疗。在注射相应抗生素的时候,其注射用量必须严格地按照抗生素的剂量标准来进行。兽医站应该确保其具有充足的药物,避免由药物不够造成的无法及时医治的情况。

2.3 对治疗无效的病牛进行正确的处理

牛群的呼吸道疾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的疾病,有的病牛就算能够及时就医也不一定完全被治好。如果出现了病牛因治疗失败而死亡的情况,牛养殖户应该对其尸体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良好的保存,并且及时地向当地兽医部门上报这些情况,在他们的正确指导下,做好牛尸体周围环境的清理与消毒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呼吸道疾病的二次传播,千万不能对病牛尸体进行擅自处理,要对其进行火化或者是将其深埋等。

3 结束语

对于牛的呼吸道疾病,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做好其预防工作与综合治疗工作,此外,还要根据疫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促进经济损失的降低,使养牛业可以保持稳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增荣,滕文明,彭金桥,等.浅述肉牛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和防治方法[J].新农村(黑龙江),2016(28):89.

[2]何扬举.浅谈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94.

呼吸疾病治疗范文3

1 临床资料

本临床资料169例均来自龙口矿务局中心医院理疗科门诊,男89例,女80例; 年龄最小4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6年。其中过敏性鼻炎56例, 慢性支气管炎59例,支气管哮喘54例。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1)风门、肺俞、定喘、肾俞;(2)大杼、脾俞、厥阴俞、膏肓俞。

2.2 灸药配制

取白芥子、玄胡、甘遂、细辛、半夏、麻黄、沉香按2∶2∶1.5∶1.5∶1∶1∶1比例研成 粉末,用鲜姜汁将药粉调匀,填放到中医灸疗仪的8个灸头药槽内,再在每个灸头上点少 许麝香。

2.3 操作

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将配制好的灸头放置在上述穴位上,均取双侧,用医用双面胶环固定。 设置治疗温度在48 ℃左右,年龄小者温度可稍低,肥胖者可稍高,不同穴位可调节不同温 度 ,以患者感觉温热能够耐受为宜。治疗时间30分钟,治疗完成后取下灸头,以施灸穴位留有 明显红晕为宜。一般先采用第(1)组穴位,若第(1)组穴位皮肤颜色发紫,可轮换采用第(2) 组穴位。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3天行第2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经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经治疗2个疗程后, 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体征较前明显减轻;有效:经治疗2个疗程后,发作次数减少;无 效:经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数据表明,3组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4 体会

上呼吸道疾病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肺脏功 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症。中医灸疗仪配以辛 温走窜、化痰定喘的药物,放置在灸疗仪的8个灸头内,通过灸疗温热作用使穴位皮肤毛细 血管充分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药物的有效成分以最大程度渗透到相应穴位下,沿经络循行 至病所,以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恢复正常,达到疏畅气机、扶正固本的治疗目的。该 方法在给药的同时充分发挥了穴位刺激、艾灸等多重治疗作用,治疗效果得到了加强,并改 善了以往传统"三伏天"敷贴疗法的弊端,是对敷贴穴位疗法的应用与创新。

呼吸疾病治疗范文4

【关键词】 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临床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53-0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所接收的79例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其中有46例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6-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4.7)岁。有24例患者为高血压,17例患者为冠心病,12例患者有近期外科手术史,10例患者为2型糖尿病,9例患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患者为肺部感染,2例患者为肿瘤,1例患者为脑梗死,4例患者没有任何合并症。在临床表现方面,有49例患者呼吸困难,35例患者心悸,29例患者胸痛胸闷,34例患者咳嗽,1例患者咯血;在临床体征方面,有13例患者出现干湿性罗音,3例患者发绀,9例患者出现肺部呼吸音减弱。所有患者均经肺动脉CT或造影临床诊断为肺栓塞。

1.2 方法 运用福田公司生产的FX-4010型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仪和光电ECG-92C型3导同步心电图检查仪对选取的79例肺栓塞患者行标准12导联及部分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查。对本组患者临床主要采用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方案展开治疗,将2万IU的尿激酶溶于生理盐水中采用静脉缓慢滴注作为溶栓药物,溶栓治疗后测定患者凝血酶时间,如果患者恢复正常则可给予3000IU肝素实施抗凝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血液以及心率等。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用t和X2检验,如果P

2 结 果

本组患者的出院时的心电图检测结果明显的优于入院时,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肺栓塞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会造成患者肺循环畸形障碍、低氧血症等,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死的几率将会很大[1-2]。其中心电图检查简单、快捷、低价,在诊断心肺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在不具备常规增强血管CT检查及血管造影术检查的基层医院,心电图极为实用,它能够将及其重要的线索提供给诊断和鉴别诊断肺栓塞工作,可以作为患者就诊时最早诊断性检查。通常情况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会呈现一过性和多变性的特征,典型心电图为SIQⅢTⅢ改变,当患者感到呼吸困难、胸痛、急性右心衰等而原因又不明确时,在对这类患者进行诊断时应该对其心电图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看其心电图是否和症状匹配,从而将做出正确的诊断[3-4]。临床对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临床实施溶栓联合抗凝治疗能够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但是临床应该注意由于患者自身机体的代谢能力较差,造血凝血系统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

总之,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措施主要为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涂超梅,何海武,何淑芬.急性肺动脉栓塞7例临床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03):425-426.

[2] 刘卫民,林丽,王国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1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2):56-58.

呼吸疾病治疗范文5

【关键词】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逐渐的提高, 这一病症已经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本文主要是针对于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加以分析, 探讨其临床效果。以本院的2010年2月~2013年2月的80例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从2010年2月~2013年2月的80例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将这8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 女18例, 年龄最高为73岁, 最低23岁, 平均年龄36岁。对照组患病人群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最高为76岁, 最低21岁, 平均年龄3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基本相同,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心血管等各种病症进行检测, 对有其他病症的患者及时的进行药物等的治疗, 排除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1. 2方法对两组患者分别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解痉平喘药物、抗生素抗感染以及治疗咳嗽化解痰份的相关药物, 使得患者在进行研究之前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以及使得紊乱的电解质得以修正。观察组以无创序贯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 在治疗的最初阶段需要经口气管插管把呼吸机连接上。通过采用流量型辅助来进行对通气方式的控制, 在1 d后对通气方式进行改变将最初的通气方式改成压力支持通气间接强制通气。然后根据患者的血气结果来进行分析, 加以分析后来调整呼吸器的速度和流量。随着患者病情的改变情况来改变不同的通气模式, 改变通气的量。在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后, 可以根据实际患者的病情来决定是不是要将管去掉, 一般插管的时间在3~7 d左右。对于流量的调节, 需要根据氧的饱和度加以确定。在进行调节时, 需要保证氧的饱和度>90%。在机器的协调治疗下, 患者病情会慢慢的得到恢复, 直至可以进行自主呼吸了。在对照组进行治疗时, 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和观察组一样。

1. 3观察指标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住院时间和撤机失败情况加以记录。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通过观察和分析将所得的数据加以整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的数据加以整理, 分析比较得出:对照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和有创通气时间和观察组相比, 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的比对照组低, P

表1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比较( x-±s)

组别 例数 总机械通气时间(d) 有创通气时间(d)

观察组 40 4.6±2.3a 12.3±3.2a

对照组 40 12.3±4.7 16.5±3.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

观察组患者撤机失败情况、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情况、住院时间比对照组要低很多, P

表2两组患者撤机失败情况、发生呼吸机

相关肺炎情况、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撤机失败 呼吸机相关肺炎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40 7 3 15.8±4.7

对照组 40 14 12 27.3±6.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3讨论

随着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逐渐增多, 使得相关的治疗手段逐渐的出现。在对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 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机械通气治疗, 这一方法的出现为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希望[1, 2]。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病情起到好转的作用, 而且还能够大大的减少康复的时间。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 无创通气理论开始出现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对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3]。无创通气设备迅速的被发展起来, 成为医学领域一项重大的突破。在对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的病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通气机。这一通气设备的临床应用使得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成为大家认可的一项好的技术设备, 它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 使得患者尽早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苏温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42例患者的护理.重庆医学, 2010, 39(11):1468-1469.

[2] 黄桃, 周发春, 万东, 等.使用BiPAPVision呼吸机单孔型和平台型呼气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1, 23(4):216-219.

呼吸疾病治疗范文6

【关键词】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多索茶碱;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9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25-01

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病变部位主要是气管、支气管、胸腔以及肺部,轻度患者多表现为胸痛、咳嗽以及呼吸不畅等,重度患者则表现为缺氧、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1-2]。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临床常采用茶碱类药物进行治疗,但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受限。多索茶碱一种新型茶碱药物,可有效平喘,具有显著抗炎效果,且起效较快,药效的持续时间较强[1]。本研究对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患者应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患者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在30-72岁之间,平均为(469±113)岁。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非激素依赖性患者以及24h内应用平喘药物者。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治疗组患者予以300mg多索茶碱+250ml氯化钠溶液(09%)静脉滴注,qd,连续用药7d。对照组患者予以250mg氨茶碱+250ml氯化钠溶液(09%)静脉滴注,qd,连续用药7d。两组患者均禁烟酒,并予以吸氧、祛痰、抗感染、防治水电解紊乱和酸碱失衡。两组患者均于用药前后测定其肺功能,包括FEV1以及FVC,并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等。

13疗效评价

131临床疗效评价临床控制:患者的哮喘症状及体征均完全缓解,且无哮鸣音,偶有轻度发作,无需用药即可自行缓解;显效:症状以及哮鸣音显著减轻;好转:症状及哮鸣音均有所减轻;无效:症状以及哮鸣音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32肺功能评价临床控制:患者的FEV1以及FEV1/FVC均增加了35%;显效:患者的FEV1以及FEV1/FVC增加了15%-24%;无效:患者的FEV1以及FEV1/FVC增加15%以下。

133不良反应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反应,如失眠、惊厥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泛酸以及食欲不振等;心血管系统反应,如心律失常、心悸等。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中,临床控制17例,显效28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57/60);对照组临床控制4例,显效24例,好转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67%(46/6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22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中,临床控制16例,显效29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20例,好转1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44/6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23不良反应治疗组中6例心血管系统反应,5例消化道反应,7例神经系统反应,总不良反应率为300%(18/60);对照组13例心血管系统反应,12例消化道反应,15例神经系统反应,总不良反应率为667%(40/60)。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肺癌、肺气肿、肺心病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4]。临床治疗该病的传统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等,由于治疗窗比较狭窄且代谢较为缓慢,在静脉滴注时容易出现恶心、失眠、心肌、心律失常以及食欲不振等并发症。多索茶碱同氨茶碱一样属于甲基黄嘌呤衍生物,但其结构较氨茶碱结构的N-7位多一个3-二氧戊环结构,可有效激活其气道平滑肌细胞之中的磷酸二酯酶以及蛋白激酶,并可降低钙离子的浓度,通过多途径有效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并解除呼吸道痉挛,药效较氨茶碱强10倍左右,且起效较快,通常在20min左右即可起效,其作用持续时间可达到12h。此外,多索茶碱对多种炎症递质具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从而有效控制呼吸道的慢性炎症。同时,多索茶碱同腺苷受体之间的亲和力较低,可有避免各类不良反应[1-2]。

本研究中,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多索茶碱相比于传统茶碱类药物的起效更快、药效的持续时间更长,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用于治疗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晓辉,戚良燕,邓淑仙,等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型肺疾病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29):154-155

[2]余平香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