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文化 东方转向 历史合理性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乐黛云先生提出,东方是西方通过“他性”创造的一个“非我”,来发泄不满和寄托希望。汤因比先生提出了前五百年西方文化引导世界走向物质的统一,后五百年将由东方文化引导世界走向精神的统一。叶舒宪提出了西方思想的全面东方转向。

可见,近年来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一直被理论家们放于一个学术重要地位来研究,由之前的绝对西方霸权,丝毫没有东方的声音,到东方主义式的东西方文化关系,再到强调用东方文化疗救西方现代文化危机,从而将会在未来五百年内引领世界走向精神统一。

其实,对于东西方文化的问题,笔者认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种独立的文化存在,她们都应该有各自独立的发展模式与发展轨迹。其实,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先进与否,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在远古文化起源时期,东方和西方都找到她们各自最适合的,即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文化模式。

古代东方文明大都属于河流文明,举世瞩目的四大文明古国,古代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起源于恒河、印度河流域,苏美尔文明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这些远古文明都基于大河冲刷的肥沃平原,而且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天湿润多雨,温暖,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形成了农耕文明发达的状况,于是逐渐形成了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而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爱琴海地区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山多平原少,土地贫瘠,不利于农业发展,仅能生产一些橄榄、葡萄,远远无法满足人类自身需要,所以,只能借助这里发达的航路展开对外贸易、捕鱼、海上掠夺。

可见,古希腊无法发展农耕文明,亚细亚生产方式在西方行不通;东方也不能发展海上贸易,产生西方文明。

但是,全球化的今天,这两条东西方文明的平行线却有了交叉,有了向彼此靠拢的向心力,即走向融合。笔者认为呈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交通等资源的快速发展,世界已经快速变小,文明内部个体之间的交流加剧,导致两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用孟德斯鸠、拉采尔等学者们提出来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也能解释这一现象。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这一客观现实存在上,东西方趋同。无论是东方的北京、孟买,还是西方的伦敦、纽约,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叫“城市”,在这个“城市”中,没有了当海盗与种地的区别,也因为空调、加湿器等现代化科技,缩短了地球纬度热带和寒带的距离,模糊了海洋与内陆的界限。即随着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东方和西方有了相似的环境背景因素,所以其文化呈现靠拢趋势。再加上具有文化言说话语权的学者们大部分生活于城市中,更缩小了视角差异。

近些年,在这两条平行线彼此靠拢的过程中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如叶舒宪先生所讲的“东方转向”。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

其一,文化或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若去掉外力因素,它原本正常的轨迹就应该是相互靠拢的,然而,“西学东渐”之风似乎刮了很久,从18世纪、19世纪、20世纪,已然变成了大家都适应的自然风。而“东学西渐”随着东方主义慢慢散开,从“没有”到“存在”就容易被大家重视。所以在当下社会中显示出鲜明的所谓“东方转向”。

其二,即使在当下这种时空维度下,其实东西方文明靠拢趋势也是双向的,只是西方转向已形成一种惯性而易被忽视,但东方社会中西化因素却普遍而易被忽视,环顾我们四周,有多少人在用iphone?如果说这个太物质,再看看我们每天见面打招呼,有谁还用鞠躬作揖,全都改用握手拥抱,然而,仔细想想,握手拥抱是西方传统的社交礼仪,而中国文化的传统礼节应该是几乎被大家遗忘在古书角落中的鞠躬作揖。

其三,与其说“西方文化自身精神危机无法靠自身力量来治疗,需借助于非西方文化的解毒作用”,笔者认为不如说成“人类现代文化自身精神危机无法靠自身力量来治疗,需要寻求新的文明的解毒作用”。因为一方面,需要寻求帮助的不只是西方文化,还包括现代东方文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掀起的寻根文学思潮也看到了这一点,中国、印度、埃及等东方民族文化,现在显现出来的文化弊端似乎比西方文化危机更甚;另一方面,现在提倡的孔子学说、儒家道理,也非孔孟当时之本意,而是立足于现代社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可用之因素,重新整合,形成一种现代新文明方式。其实,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无论西方向东方传统借鉴,还是东方向西方现代学习,都需要积极探寻一种在当今后现代社会中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新文化,就如同文艺复兴时期,打着复兴传统的旗帜,发展的是适合新时代社会、思想的新思潮。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2

平常别人帮我们忙,如果我们不需要或者没帮上,我们的回答是怎样的?西方人回答“Thankyouallthesame”(同样谢谢你);学生出去玩,中国家长总是告诫说早点回来或不要玩得太晚,西方人则说“Haveagoodtime”(玩开心点);西方人若想问陌生人路或麻烦别人,在前面总说上那么一句“Excuseme”;当听到不好的消息时,西方人会说“Iamsorrytohearthat”;当你明天要考试时,他们会说“Goodluck”;中文里称呼某人通常在后面加上职业或职务,如王老师、李校长,而英语中不能说WangTeacher也不能说TeacherWang,而应说成Mr/Mrs/Miss/MsWang,而Mr/Mrs/Miss/Ms之间的区别又可引申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中称谓语的区别;再者,英语里人名先说名(givenname)再说姓(familyname),与汉语截然相反,此外,西方人强调“个人主义”,像诸如“Areyousingle?”“Howoldareyou?”等问题会引起他们的不悦,会认为这是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二、从教材篇章中强化西方文化

(一)对教材中的书信、信封、明信片等书写格式相对中文进行对比,强化训练例如:英语信件中的台头中收信人地址、姓名写在左上角,写信人地址和日期写在右上角;英文中地址写法也与中文相反,英语中小地名在前、大地点在后。例如8AUnit3的明信片和7AU-nit4的信件的范例。

(二)深刻挖掘教材篇章中涉及到的西方国家历史、风俗、人物等例如:在学习8AUnit2时,充分利用Integratedskills中的练习来渗透文化知识,介绍2013年春晚演唱歌曲的加拿大著名歌手席琳•迪翁(CelineDion);在学习9AUnit5reading时,介绍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8AUNIT3Welcometotheunit中,介绍世界上著名景点及建筑,诸如BigBen(英国大笨钟),它是由机械师BenjaminHall制造的,安装在英国议会大厦,后人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三)中西方价值观导致行文结构不同西方文化崇尚“个体意识”,强调“个人主义”,主张自我价值的体现,善于自我表现,因此,篇章风格、思想方式也与中文迥异,行文比较直接,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想法,属于演绎结构。

三、从词汇的角度加强东西方文化对比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3

在小说中,随着主人公穆哈辛从埃及到法国地理位置的转移,其文化身份也因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交融和碰撞,出现得不到认同的困惑,主要表现在穆哈辛与法国青年安德烈的友谊分歧及与巴黎女孩苏丝的爱情纠葛上。

一、与安德烈互为他者

小说中穆哈辛赴法留学,住在一个法国家庭里,和这家主人的儿子安德烈结为好友。然而两位年轻人待人接物有着明显的区别,代表东方的穆哈辛倾向于理想主义和崇高精神,并且耽于幻想。而代表西方的安德烈则完全以现实的态度生活着,深信生活就是物质,对东方式的精神想象不屑一顾。因此,两人在交往过程中分歧不断,种种行为和思想不能得到彼此的认可,使得穆哈辛与安德烈互为他者,也让穆哈辛文化身份得不到认同。

整篇小说中,穆哈辛想要追求一位叫苏丝的法国姑娘,但是他总是充满幻想,徜徉在直觉和感性的空间里,倾向于理想主义。在他看来,真心胜过用金钱换来的礼物,而安德烈认为想要获得一份真正的爱情,就应该用物质化的东西去赢得,争取。但是,当穆哈辛大胆给苏丝送礼物的时候,同样还是遭到了安德烈的嘲讽,得不到最终的赞同。安德烈建议穆哈辛送手包、粉盒、帽子、袜子、香水和鲜花等,而在穆哈辛看来却是肤浅的、没有意义的,而有意义的事莫过于送一个能表达自己内心独白的小动物。最后,穆哈辛给这只小鹦鹉取名为“穆哈辛”,并用一晚上的时间教会它说“我爱你”,送给了苏丝。小说中关于穆哈辛和安德烈对于不同生活态度所产生的分歧和事例还有很多,这是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事例。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好朋友生活态度上的分歧致使他们互为他者。

除了生活态度外,安德烈和穆哈辛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也成为彼此的他者。

在穆哈辛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安德烈带到教堂的送葬仪式上,而安德烈却不见踪影。尽管穆哈辛不是基督徒,但是在他看来,基督教堂和家乡的清真寺一样神圣,都是上帝的家,都应心存敬畏。当穆哈辛在教堂内对宗教氛围极为虔诚、敬畏时,安德烈却把送殡当做了“踏青”。

葬礼完毕后,穆哈辛埋怨安德烈没有提前告诉他要去教堂参加葬礼,以便自己有所准备,而安德烈却说:“我们进教堂就和进咖啡馆一样,这有什么区别呢?咖啡馆是公共场合,教堂也是一样的,那里有大风琴,这里有管弦乐队。”就这样,穆哈辛对宗教虔诚的态度又再次遭到了安德烈的嘲讽。两个来自不同信仰者的行为得不到彼此的认可,从而使穆哈辛的文化身份的认同在安德烈面前遭到了困惑。

二、与苏丝互为他者

《东来鸟》中的穆哈辛还与一位自己想要追求的法国姑娘苏丝在爱情上互为他者。穆哈辛喜欢苏丝,却又不敢大胆直率地去追求,常常到她工作地点附近的咖啡厅坐着,像一位虔诚的信徒对待女神一样,怀着爱慕的心情,远远地望着心目中的情人并心满意足。安德烈知道此事后,鼓动他大胆追求,以获得实在的欢乐。安德烈告诉穆哈辛:“在法国,没有哪位女人会拒绝花束。”于是他照计行事,果然一试即成,然而不一样的爱情价值观阻碍了两人的长久交往,那种美好只维持了两个星期。整个过程中,穆哈辛试图打破东方传统文化去追求苏丝,努力去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他们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穆哈辛蹩脚的“西方式”爱情也没有得到苏丝的认可,成为了失败的他者,而苏丝的做法也让穆哈辛很难接受,彼此的“他者”让穆哈辛在不断的尝试中倍感痛苦,文化身份认同陷入困惑。

小说中提到:穆哈辛对苏丝展开追求,但是当有一天两人在饭馆吃饭的时候,苏丝的前男友出现了,面对这件事,两人的爱情观出现了分歧。在穆哈辛看来苏丝是自私的,她为自己而工作,独自一人生活,看重自己选择和拒绝的自由。她的占有欲很强,只考虑自身的感受。当她再次投入到前男友的怀抱中时,并不顾忌在场的穆哈辛的感受,她也没有考虑她的所作所为会给穆哈辛留下痛苦,而在苏丝眼中,她认为她的做法是为了穆哈辛好,因为穆哈辛不是她喜欢的人,她不想继续让穆哈辛对自己痴情,所以让穆哈辛“长痛不如短痛”。然而,互不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导致在这段感情中他们互为他者而存在。

穆哈辛与苏丝的感情结束后,穆哈辛仍然鼓足勇气想要和苏丝说话,但是苏丝的冷酷无情深深伤害到了穆哈辛脆弱的心灵。尽管他心有不甘地去找苏丝,但是苏丝的房门再没有打开过。苏丝的做法在穆哈辛看来很是无情,但苏丝心里明白她不能接受穆哈辛,她不想再继续给穆哈辛希望,所以她采用了这种方式拒绝。两人对同一事情的不同看法,也是导致他们成为彼此他者的原因之一。

穆哈辛对爱的单纯,和他眼中苏丝对爱的自私,使他们之间难以契合,东方的穆哈辛看到了西方女性的自私和自我。爱情观的差别阻止了他们之间的进展,彼此不能认可对方。

除了爱情观外,穆哈辛和苏丝在爱的方式上也互为他者。

小说中描述:穆哈辛不敢直接地走近苏丝,同她交谈,送给她礼物,而是悄悄地跟随她,得知了她的住所,然后搬进了同一家客栈,期待与姑娘的邂逅。他也不敢主动去问姑娘的名字,后来通过与老板对话知道了她的名字。为了进一步增进关系,他写了一张纸条,让洗衣女将其交给苏丝,请她帮助自己支付洗衣费。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穆哈辛对苏丝的爱是属于本民族传统的含蓄和单纯的爱,他尽管生活在西方并受其影响,但是其行为依然遵循着传统的东方模式。

穆哈辛送给苏丝一只与自己同名的小鹦鹉,并用一晚上的时间教会它说“我爱你”,希望以这只小鹦鹉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但是在西方的爱情方式面前,穆哈辛始终是一个不能被认同的、失败的他者,而苏丝以为她的做法可以让穆哈辛尽早解除痛苦,也不能得到穆哈辛的认可,这必然导致穆哈辛与苏丝在爱情中互为他者而存在。

在与安德烈的友谊中,穆哈辛不忘自己民族精神和传统习惯,在接人待物上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传统东方形象,但是他的行为和思想却遭到安德烈的嘲笑,而西方的安德烈的行为和思想也得不到穆哈辛的认同,各种分歧的存在,使得他们互为他者。同时,与苏丝的爱情是穆哈辛想要融入到西方生活的努力,但是,这种改变还是得不到苏丝的认可,而苏丝想要的爱情又是穆哈辛给不了的。于是他们也成为彼此的他者,最终导致穆哈辛陷入文化身份得不到认同而陷入困惑。

参考文献:

[1][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与第三世界的在场[M].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4

论文摘要:文化现代性就是指要以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主导,以民族文化为本位,保持中国儒学文化所蕴涵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包容性,学习西方的理性精神,把握真、善、美的理性认知方式,直面全球背景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反思现代人的实践行为和思维方式,拯救现代人心中的困惑、彷徨与焦虑,使东西方文化从差异逐渐走向融合,这也正是笔者所要探讨的问题——对文化现代性哲学解读之意义所在。

马克思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的体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认识和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之所以把先进文化称之为和谐文化,表现在其价值取向是有利于全人类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使人们在心灵自由、身体健康、财富均衡分配等方面获得最大满足,最终实现多民族、多文化相互尊重、和谐并存而共荣。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文化自觉。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只有用一元化指导思想整合和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建设,才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谐文化是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可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文化现代性的一根“红线”。

一、问题的提出

19世纪,曾经有所谓“世纪末的悲哀?笼罩着现代人的心灵,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批判对人性的异化,把探寻人类共同的精神出路作为主旨,建构真、善、美之统一的人类精神境界,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正是对人的“单面性”的超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性的主体,就是强调人的尊严与自由,肯定人的主体地位,让人以主体姿态面对整个世界,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创造、享受、内化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公众话语”,来真正得以实现。人就是通过生活世界,自觉选择实践环节来实现人的需要和满足,从而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随着实证科学的泛化与技术统治的深入,人们的追求集中在对物的占有与消费上,“物”成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人越来越被程序化了。因此,人的期望以及某种意识被深深地解构了,人所扮演的角色,在一种“物是人非”的境遇中,人就变得“无能为力”和“力所不及”了。道德沦丧、文化艺术商品化、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功利化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导致人们表现出对处境的担忧、对前途的彷徨,特别是对丧失未来可能性的顾虑、焦灼。所以,只有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二、探寻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纵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区别,还要追溯到人类的发展形成时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东西方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的差异所决定的。翻开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东方的河流基本都是东西走向的,在河边及附近居住的原始人类,不能随动物的迁徙而奔走,一年要面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为了生存,为了繁衍后代,开创了钻木取火,以及神农氏的谷物等植物的种植技术,从而出现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生活模式。由此靠感觉和经验来判断的方式,自然就成为了东方人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为此出现了东方古代科学的盛行与发展,奠定了东方文化的感性基础。而西方的地貌大多是南北走向的河流,在一条河流上会同时跨越一年四季的气候与温度。古人类可以在不远离河流的地方进行狩猎,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而且动物的迁徙也不会远离河流,所以,古人类就会随着动物的迁徙而发展成为游牧式的生活方式,如何精准地捕获猎物成了他们思考与创造的契机。因此,严谨的科学观念和理性思维自然就发展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根脉,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渊源。最终决定了西方的理性基础。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得东西方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在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之后,东西方的差异也自然在缩小,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走向融合。

三、从“儒学”来解读文化现代性

谈文化现代性,就要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寻人类的精神出路,追究人生的动力与意义的来源。而中国的儒学文化的稳定性、延续性以及包合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从中国百年思想史来看

中国百余年的历史与当今的“现代性”观念是不相吻合的。中国试图以迅捷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了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历代仁人志士殚精竭虑、上下求索,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自我完善的折衷方案遭到否定。在文化启蒙运动中,竭力强调中国的儒学文化不能解决日益具有全球色彩的现代化问题。尤其是科技问题,因为儒学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体系中,几乎没有科技的一席之地,而科技正好是侵略与反抗的“工具”,所以人们对儒家的治国方略抱着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因此,中国人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放弃了自己一向赖以立身行世的价值标准,事实上并没有就此获得成功,反而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国家不同方式的侵略,这也正是主体价值丧失的结果。

(二)从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进程来看

中国儒学文化在20世纪8O年代中期曾一度被批判,中国到底是向传统文化寻根,还是转向西方?因为当时很多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不能很快进入现代化国家之行列,就是因为中国儒学文化“有问题”,直到李泽厚的《中国近现代史论》一书的出版,让人们在理性思考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也直接影响了2O世纪8O年代中国大陆的思想启蒙运动,

(三)从现代人的生存状况来看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的独立性越强,人与人的依赖性也越强,因此决不能把自己的利益置他人于不顾。人类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接踵而来的便是精神危机,当我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上的缺失感反倒日益严重。这正是价值理性匮乏的集中表现。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文化的支撑,让人们心灵上得到充实,让人们时刻感到自己是社会中有价值的一分子,是家庭成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学会尊重生命。

四.从韦伯的“祛魅”来解读文化现代性

按照被称为“欧洲近代文化之子”的韦伯的观点来看,文化现代性就是世界的“祛魅”,是宗教世界观的消除和世俗文化的产生形成过程。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指出,新教和传统的宗教是不一样的,因为传统的宗教禁锢人的精神,而新教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了世俗的生活,恢复了人的本性。所以,只有打破了人类数千年来习以为常的传统制度和行为,才能够进入到“现代”的境地,而传统主义不允许任何创新的尝试,所以也封杀了进步的可能性。在韦伯看来,人们在思想行动上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利益的计算,他认为只有在西方,尤其是中古时期的欧洲,理念上的因素以“宗教”最具有代表性,它就是一个“底版”,是现代性的根基,并且能够产生实际的力量。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不能只用经济的原因来解释,西方的某种“精神气质以及人的个性化起了关键的作用”。按照韦伯的观点,现在的“道德观”是从宗教信仰中发展出来的,它借助于科学经验,获得了自主规范性,而其中的根本,是西方独具的理性精神。从韦伯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所谓的现代性是一个不断分化的历史进程。在世俗和宗教事物被加以分化之后,社会的与文化的事物也逐渐分离开来。韦伯表述为经济、政治、审美、等诸多价值领域的分化。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剑桥商务英语;文化意识;实施方法

一、剑桥商务英语课程

剑桥商务英语课程从其设计就能体现出其就业的职业性。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双证书的要求,针对剑桥商务英语证书,我所在的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在ICRO国际文化资源(澳大利亚)交流中心的帮助下,通过与联合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的交流,在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开展了剑桥商务英语的教学,联合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老师在学校的两所下属分院进行了剑桥商务英语的教学。剑桥商务英语有极强的针对性,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将来就业以后的工作环境,剑桥商务英语根据学生的需求,可以做出相对的调整,通过模块化的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真实感受到剑桥商务英语所带来的好处。

二、商务英语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文化都是通过语言来体现出来的,不同文化也孕育出了不同的文明,在英语国家中,最出名的是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语言基本相同,但是又由于文化的差异,它们的语言也是有所区别,分为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两种英语中不少的词语意思相近,但是由于俩个国家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出现不同的意思。所以,在商务英语的课程中应当有针对性的加强商务文化的教育。

三、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问题

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也是有冲突的,有的时候甚至是正面的冲突,尤其是在跨国家的商务贸易中,极容易产生这样的冲突,这种冲突的根源就是各自的文化不一样造成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位来自外国的企业客户到中国来进行业务考察,需要到中国的宾馆住宿,来自中国的接待人员陪同这位年纪约60多岁的客户在安顿好客户后,准备离开时说了“You must be very tired Sir.You’d better have a good rest since you are old......”没想到这位上年纪的客户说到,No,I am NOT old and I am not tired at all,其实中国的接待人员并没有恶意,但是外国的客户却理解为了他“老”了没用了,但是,在我国却不是这样的,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接待人员没能了解西方文化所在层的,这就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冲突,如果实现中国的接待人员了解了西方的这种文化,那么在接触的过程中就可以完全的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在剑桥商务英语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花在课堂上讲解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不少的老师都忽略了西方文化的部分,只是详细的讲解商务英语的各个知识点,部分涉及到西方文化背景的知识点也往往是一带而过没能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很多学生误以为老师所教授的商务英语知识就是西方所使用的商务英语,这对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往往会造成上面例子中中国接待人员犯的错误。当今这个时代,随着信息的交流不断增强,东西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我们的商务人才是多面性的全能人才,不单单要掌握商务英语的知识,也要了解诸多的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学有所用的目的。因此,在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就需要老师不但要教授学生商务英语的知识,更需要注重商务英语所使用的环境,并且还要教授西方文化背景的知识。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证学生在参加商务活动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的处理跨国贸易问题,还能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如鱼得水。

四、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培养商务文化意识的实施方案

1.提高商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水平。做为一名商务英语需要做到的是在讲堂能够将知识准确的教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在西方文化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这就需要除了把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外。在商务英语教育教学中,在我校职业教育教学课堂上,我们应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法共同运作,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贸易会谈、社交场所会话和外国友人交流等等模式来进行教学,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到外企进行学习和观摩,只有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学生才能切身的体会到文化背景的差异,在从事商务活动的时候以自身为出发点,注意自身的行为。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上导入商务英语文化教学。在上课前教师应安排学生主动汲取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特别是注重文化差异方面。以此为基础组织教学活动,比如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使他们熟悉的氛围下开循序渐进的掌握住重点难点为目的和手段来展教育教学活动。商务英语教学课堂一定要着力打破英语课堂的沉闷局面来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体现出商务英语课堂的特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如一的贯彻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在以后商务职业生涯中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文化的导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课堂是学生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延伸又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老师可以从一个西方国家为起点来讲解这个的国家的文化背景,然后讲解另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在讲解完背景后组织学生找出其中的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这样学生可以更有效率的学习商务英语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商务文化使文化和语言达到最好的结合,在运用过程中合二为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所参加的国际商贸活动越来越多。导致目前企业所需要的不仅仅局限于能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而是需要更多大批的不但通晓商务知识礼仪,以及更能善于熟练运用的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型人才。所以培养出熟悉国际商务环境、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人才才使得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面临严重的考验。所以教授正确的商务知识从而避免由于文化背景和差异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成为每个商务英语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所以在教师教授学生商务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要将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纳入到教学大纲中来是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商务领域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 dragon “龙”中西方文化 差异

中西方文化中的龙都是神话动物,二者在形象与文化涵义方面相距甚远,体现了不同的文化。

一、中西方“龙”的形象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龙善于变化、能呼风唤雨、润泽万物,“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风而登天,秋风而潜渊”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龙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在中国的神话中,龙居住在深渊或大海,不食人间烟火,若环境不清幽,则腾云而去。依据中国古老的传说,龙是一种可以在空中飞、在海中游的动物,它善变化,可以呼风唤雨。在中国神话中的龙的形象是正反面都有的,但正面多于反面形象。中国的龙基本上被认为是一种祥瑞之兽,中国人心目中的龙是神,或者是仙人的坐骑。

在西方神话中,“dragon”(龙)的形象通常是体形庞大(large),状似蜥蜴(lizard),腆着大肚子,口中喷火(breathe out fire),长着蝙蝠状的双翅(wings)、鹰爪(claws),会飞(able to fly),性情凶猛(fierce)。西方的“dragon”(龙)多居于山洞中,常以人或动物为食,贪财、残忍、狡诈。西方“dragon”(龙)的种类繁多,有双足飞龙、九头龙、亚龙、龙兽等。它们的皮肤下面有强大的魔法保护,几乎可以抵抗任何魔法攻击,但它们的眼睛暴露在外,无法抵御魔法。西方的“dragon”(龙)会喷吐攻击,但依据龙的类别而有所不同,如红龙会喷火,蓝龙会射出电,而且它们不会受同类的攻击伤害。

二、中西方“龙”的文化涵义

自古以来,龙是中国的象征已被中外普遍认可。中国文化中的龙是神圣的,它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因此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在中国人心中,龙是神异珍贵之物,它象征着祥瑞、吉兆、喜庆。古人认为,龙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海晏河清。成语中用龙来形容珍贵而稀有的东西,带有褒义色彩。如“麟凤龟龙”既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东西,又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用“龙飞凤舞”来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权力与图腾的象征。自唐朝以后,中国的龙就是帝王的象征。皇帝被视为真龙天子,龙与帝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皇帝的衣服被称为龙袍,皇帝的孩子被称为龙种,皇帝的身体被称为龙体,等等。此外,龙也象征着精神财富和不落的太阳,如“龙马精神”比喻精神旺盛;期望子孙有出息则是“望子成龙”;人们称好女婿为“乘龙快婿”等。

西方文化中的“dragon”(龙)则是邪恶、残暴的象征,因此与“dragon”(龙)相关的短语常常具有贬义色彩。如“the old dragon”指魔鬼或丑陋的泼妇;“chase the dragon”指吸食的行为等。西方神话中的“dragon”(龙)常以人或动物为食,如果有人侵犯了它,就会进行疯狂的报复。在《圣经》故事中,最邪恶的魔鬼撒旦化成一条大红龙,有九颗头,每颗头上都戴着王冠,残忍地吞食着新生的婴儿。因此,在西方神话和许多文学作品中,谁杀死了龙,谁就被尊为英雄,如阿波罗。也就是说,龙的象征意义在两种文化中是完全相反的。

总之,西方“dragon”的本意是凶残且有翼的巨兽、恶魔等,这与中国文化中龙的涵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文化中的“dragon”(龙)是一种恶兽,是邪恶的象征。而中国文化中,龙是祥瑞、腾飞的象征,民族文化的象征。因此,用“dragon”来翻译中国的龙是不合适的,有很多学者都认为在翻译时应该用“Long”一词来表示中国的龙,笔者也表示赞同。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国龙的正面形象的更好传播。

注释:

①[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国古籍书店,1989:852.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国古籍书店,1989:852.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孟兆芬.从中西方“龙”的演变史看“龙”的翻译[J].内蒙古民族大学,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