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1
关键词:中国 苏联 工业化 强制工业化
中国与苏联作为历史上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发展道路和经验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工业化道路上,先后开创了苏联工业化模式和中国工业化模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学习、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后发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而苏联最终走向了消亡,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而中国与苏联早期的强制工业化尤其对处于相同发展困境的后发型发展中国家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
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经验和道路主要分为三类,即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
(一)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具有巨大的示范意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尝试,苏联的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巨大的成就
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斯大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苏联用了不到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即从欧洲的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欧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整个国家快速地实现了工业化,建立了完整的国家工业经济体系,工业实力雄厚,这些巨大的成就为后来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战胜法西斯德国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存在的问题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过于仓促,国家以行政命令强行启动工业化,其工业化发展并没有很好的农业基础,在农业和农村的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同时在工业发展中各产业之间的结构与比例不合理,过于重视和强调重化工业和军事宇航工业,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这些结构性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后来苏联经济体系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1、巨大的成就
1949年之后,中国开始在苏联的帮助下进行自己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一五”期间中国在苏联156项重大工业项目协助下迅速建立起了自己门类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这一时期建立的初步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后来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问题与苏联类似,虽然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进行了反思并实施了适当的调整,但是仍然没有能够跳出苏式思维。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着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二、中国和苏联发展早期的强制工业化
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化早期普遍存在着强制工业化问题,即在经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不具备工业化前提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强大的国家政权的作用强制启动工业化。
(一)苏联早期的强制工业化
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启的工业化进程属于典型的强制工业化,苏共在工业化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通过国家政权的作用强制启动工业化进程。
1、农业
对农业实行简单粗暴的政策,在农村消灭地主和富农,要求农业服从于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2、工业优先发展
片面扶持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长期维持“工农业剪刀差”,通过转移农业的资源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认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属于落后国家,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赶超式国家发展战略,这其中的重点是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苏联在短短十年内即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家。
3、强制工业化
在这些条件的约束下,苏联的早期工业化道路实质上是一种强制工业化。
(二)中国早期的强制工业化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启动的工业化进程实质上也是一种强制工业化,但是与苏联相比中国具有自己的特点。
1、国民经济恢复
中国在正式启动工业化进程之前首先进行了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在这三年时间里社会得到了很好的“休养生息”,积蓄了足够的社会力量和能量,为后来开始的工业化进程打下良好基础。
2、
与苏联的做法相比,中国施行的“”极为成功。经过几年的时间用相对缓和的方式完成对新民主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改造资本家,而不是像苏联那样一概枪毙了事。中国的“”完成了基本经济制度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3、农业集体化
先后经过建国后的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形成了适应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农业,特别是农业集体化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社会与政治动员
通过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广泛的政治和社会动员,在资本稀缺的情况下,通过大规模的无偿集体劳动来弥补资本的不足,促进劳动向资本的直接转化。
三、中、苏道路的启示
(一)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
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属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不同于先发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道路。社会主义国家大部分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很多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之前还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的几重压迫,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翻身做主人的愿望,同时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一定的警惕性。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早期工业化不得不走上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强制启动的工业化道路。
(二)社会主义国家强制工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国家早期的强制工业化中存在着一些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问题,例如农村和农业发展问题、“工业反哺农业”问题、先进制造业问题、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关系和比例问题、生产资料生产与生活资料生产的关系问题、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参考文献:
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2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体育产业化 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体育产业是指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使体育产品进入生产、流通、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体育产业化则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使体育产业全面走向市场,依市场规律最佳配置体育资源的动态发展过程。因而发展体育产业,在一定的政治保证下,最关键的经济决定因素是体育投资和体育消费。
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产业化经济现状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第三产业的异军突起,属于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次奥运会或一次世界大赛,就是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消费活动,全世界每年体育产业总产值约4000亿美元,体育产业的经济效能已被各国政府和人民所认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体育产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对体育产业的开发虽晚,但市场潜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体育经营企业2万多家,总投资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约6000亿元人民币,全国的体育消费总额大约在1400亿元人民币,体育消费已开始成为大众消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积极主动承办各项世界体育比赛,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就是考虑到经济的因素,未来将是体育与经济的融合。
二、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应
现代体育作为产业最显著的是其消费特征。当我们想从宏观上把握体育产业的主体特征时,往往只能从消费需求的角度,从消费者的消费支出给出消费需求的总量规模和结构特点,计算出体育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从买方的角度,通过对消费者的抽样调查得来,由此得出的收人涵盖了体育消费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体育消费的所有范围。如果用这个收人水平来对应供给一端,计量体育产业各门类的产出水平,则很难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点,产出数额明显低于收人数额。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卖方数据来计量在产业概念的判别上很难区分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边界,无法涵盖体育消费活动的全部过程。
从产业要素的角度来看,体育产业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体育用品、体育旅游、体育服务与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部门都紧密相关。如果就把这种综合性作为体育产业的产业特征,体育产业将变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庞杂的产业群体,无法个独立的产业需要归纳出明确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有鲜明生产特点的产业要素做支撑。如果一个产业仅仅表现为若干个产业活动的集合,表现为对相关产业成果的再汇集和整理,是很难获得独立的发展品格,在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中谋得一席之地的。正由于此,体育产业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概念,作为产业组成部分的体育用品、体育旅游等也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分列在其他产业中。作为一种遍及社会诸多领域的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体育产业必须要有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有一定的消费规模作基础,才能谈到产业化的发展。体育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只要是对需求的激活与拓展。
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及对策
体育部门是一个以特殊的生产方式为其特征的经济部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体育和经济的关系,表现为体育和财政之间的关系,体育是纯消费部门。国家财政对体育投入的多少,既影响了体育事业发展和增长的速度与结构,又间接地决定了体育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而财政对体育投入的比例与结构,除了意识形态、观念和国家的体育政策外,经济总量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体育产业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并与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互协调,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规模与水平依赖于一个国家的体制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客观而论,体育作为一个经济部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尚未成为一个独立完善的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培育市场就应该从影响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来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育资源,提高体育事业为社会服务的整体效能。现阶段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比以往有很大提高,群众的闲暇时间增多,对于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把一些群众基础好、易于形成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推向市场,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体育不应该只是消耗国家资源的部门,集刻苦、拼搏、艺术健身与振奋民族精神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应该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要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满足体育产业经营不断发展的需要。加快体育的职业化进程,这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其重要特征,一是组织者必须是企业法人,如俱乐部等;二是运动员是商品,即运动员可以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体育部门的经营效益。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太高,不可能对所有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最好的办法是寻找一个突破口,由点及面,通过培育若干个有影响体育项目的市场,刺激对体育的需求,进而扩大到其他项目,形成体育的产业化格局。
(作者: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体育经济与产业)
参考文献:
[1]张贵敏. 对我国体育消费的几点思考.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5).
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3
【关键词】县域经济;矛盾;对策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组成部分中已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1.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三大矛盾:工业化发展与农村经济落后之间的矛盾、市场化建设与小农经济制约之间的矛盾、专业化建设与区域经济不协调之间的矛盾。
1.1工业化过程中城乡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自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使得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差距,这种城乡经济社会的不均衡发展使得城乡人口收入、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出现了差距,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之一,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1.2县域经济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其经济结构中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依旧是效率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所以,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体系中都处于弱势地位。从产业结构层次来看,县域经济中发展较好的还是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均得不到足够发展;从从业人员来看,县域经济中的从业人员以农民、中小企业职工、私营业主为主,他们文化程度较低,也就导致市场竞争优势弱;从经济特征上看,县域经济基本上处于资本、技术、人才等各项生产要素的边缘地带,其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生产效率低;另外,资金短缺、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较低等原因都使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2.推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2.1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面对严重的资源短缺情况,只有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从根本上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2)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权和使用权,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新形势下,要想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组合多样形式,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肯定农民的重要作用,允许合理的土地使用方式,从而促进农民建设发展积极性,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也要进行环境的保护,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政策的保护,因此要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引导人员合理的进行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真正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统一。
2.3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1)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前经济发展形势要求我们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放弃过去粗放型经济结构,实现集约型经济结构转变,在发展时坚持“又好又快”,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支持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经济建设过程中,政府要鼓励农民进行自主创业,鼓励先进经济个体的发展,从而丰富区域内经济多样性,实现经济发展活力。建立民营经济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使民营经济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和提升,以带活县域经济。
2.4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
(1)找准比较优势,确定特色主导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本区域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制定富有本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规划,扬长避短,挖掘区域中潜在的优势,实现经济发展。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调查本县域的特色;其次,在发展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放手去做,在吸收建设经验的同时,也要进行创新,真正建设有特色的经济体系,促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
(2)构筑特色品牌,突出特色经济。要实施产业特色化,就要从基础入手,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城乡特色体系,由此形成具有本县域特色的经济构架模式。同时,可以先发展龙头企业,以先进企业带动县域其他经济发展,形成农、工、商完整的产业链,将县域经济规模化、品牌化。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优势,将“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做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最终实现用几个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大发展。
2.5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1)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搞好区域规划统筹,稳步推进城镇建设;同时,也要加速重点产业和人口的集中化,以城镇带动农村,形成扩散效应,使县城和重点城镇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2)完善县域城镇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弱化城乡分割,由政府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尽最大可能减小城乡差距;加强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保护;完善社会功能,集中力量规划建设高水平幼儿园、中小学和卫生院,为进城农民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健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速推进城镇职工人员培训、就业保障服务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三大平台,完善城镇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及社会救助制度。
2.6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1)优化发展环境。首先,要在落实中央政策的同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目的和策略。其次,要加快市场建设,利用市场调节作用形成健全发展机制。另外,还要建立健全法制法规,并监督贯彻实施,用法律体系来保证县域经济的发展。
(2)切实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首先要优化县域金融环境,协助金融部门落实好金融债权,形成良好的借贷机制。其次,进行县域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合区域特点的农村金融体制,合理利用农村信用社的金融调节作用。第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好后续保障。第四,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引导商业银行支持县域中小企业投资,吸纳更多资金进行建设。另外,还要处理好财政困难问题。由县级财政播出资金,支持企业发展,能够有效地缓解县域融资难的问题。
3.结语
县域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吸收成功经验,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变革,从而真正实现县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展示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使人民能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真正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科]
【参考文献】
[1]王芳,唐春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2]周航.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9(3).
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4
1.1高速公路的概述
高速公路指的是用沥青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铺设的具有双向四车道或多车道的公路,公路中间包含隔离带进行阻隔,要求的最低车速需维持在60公里每小时以上机动车。高速公路具有建设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建设投资资金相对较高,且涉及的范围较广等特点。高速公路的使用不仅能有效的缩短车辆运行时间,同时还能节约土地的使用率,虽然投资较大,但具有较高的收益,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1.2区域经济的概述
区域经济指的是相邻的区域之间的空间作为基础,组成包括同类资源、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等,同时将市场经济最为导向严格遵守发展的规律,区域间各生产要素相互支持从而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产业体。区域经济的产业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构体系,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组成中重要的一环,具有完整的生产部门以及生产活动环节,区域内的社会元素极其多元化,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能够独立促进我国经济活动增长。二是开放流通。区域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开放流通,彼此之间相邻的经济区域在流通中对经济要素进行转移,从而有效的促进相邻区域之间的共同发展。三是动态变化。区域经济体系保持着一个动态变化的状态,此变化过程受到区域经济组成的各个要素的影响,变化程度也有所不同。四是差异性。区域经济由于每个区域之间的地域风貌和自然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有着显著的不同。
2.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规划研究
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5
一、世界制造业的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斯密从其分工理论出发,探讨了国际分工的形成条件,他认为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著名国际竞争战略学家M.E.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竞争优势理论,实现了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超越。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在于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又取决于资源要素、需求因素、支柱产业及产业配套状况等多个层面的因素。波特的竞争优势既包含了一个国家的初始比较优势一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又包含了后发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一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的制度、组织和理念,因此从本质上看,竞争优势仍是比较优势,是超越了传统涵义上的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
传统的国际制造业分工表现为发达国家将加快把失去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发展自己的最大比较优势,攫取最大的比较利益。如在东亚地区,传统的分工格局是日本将国内进入衰退阶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纺织、服装。80年代的家用电器等)先后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和东盟,然后再转移到中国沿海地区,呈现出产业梯度转移的特征。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的经济、产业各处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以日本为“领头雁”的雁行发展格局和产业分工格局。
但随着国际分工格局的演进,国际分工的边界正从产业层次转换为价值链层次,相应地。一国的竞争优势也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特定产品上,而体现为在产业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因为从产业链细分的角度看,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它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如高科技产品的加工装配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它的知识技术密集环节(如服装产业的服装设计环节)。在价值链分解的基础上,每一个制造业企业只能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收缩自己的业务领域,从事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工序。也只有融入某一价值链并在价值链中准确定位,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二、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1.健全、完备的产业体系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化的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从基础产业到IT产业,上游到下游到中间,我们都有一整套完整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可以为制造业的扩张提供原料和中间产品,这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是不具备的。我们可以在东部地区形成最佳的制造业的基地。我们也可以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一个很有潜力的制造业基地,因为无论是东部还是在中西部,我们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素质良好,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新增劳动力的素质稳步提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过大,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局面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因而可以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相对廉价的高素质劳动力,并构筑其国际比较优势。另外,从人口调查数据看,我国高中和大学入学率近年来提升很快,随着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局面有望得到根本改观。这必将使我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大大加强,且更为重要得是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发展。有关资料显示,北京一名工程师的月平均工资约为500美元,仅相当于日本东京工程师月工资的1/10左右;国内制造业工厂月平均工资约为220美元,而在日本高达3,000美元左右。许多企业试图通过生产基地的转移,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以获取最大经营利润。如日本东芝公司近期已把数字电视市场厂迁至大连,劳动成本因此比原来降低了80%-90%,其产品的市场价格优势得到加强。
3.迅速扩张、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国内市场
我国是一个有着近13亿人口的大国,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为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支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调整中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均国民收入稳步上升,加上人口总量巨大,现实的和潜在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可以为制造业企业的规模扩张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部分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海外投资。究其原因。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所提供的规模经济优势、国内市场激烈竞争所形成的企业进步压力,是重要的推进力量。
4.某些行业和企业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行业已开始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标准或引进外国技术、资金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我国制造业中的一些大型企业或集团,先是与国外著名产品制造商结盟,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努力,借助于本土化的创新过程,逐步营造出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品牌,并且已具备了很高的生产技术能力,形成了值得重视的国际竞争优势。如海尔集团走出国门,不仅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家电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也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并成功进入世界家电十强行列。
三、利用竞争优势,参与制造业的国际分工
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对参与制造业的国际分工这一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认识。
1.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成本主导型加工业
这是劳动力成本和熟练技术工人的优势比较突出、但自主研发能力和自我品牌实力相对薄弱的制造企业的现实选择。我们不能由于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加工制造环节是我们的现实优势,是我们融入跨国公司产业链条的切入点。这对于我们实现与国外的产业对接,吸收、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我们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必要途径。考察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成长历程,也都是从加工组装起步切入全球化的生产体系,而后再逐步从低附加值的产业环节向较高层次递进的,这一点对我们应该有所启迪。
2.积极争取进入国际分工的上游环节
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6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火力发电;应用策略;分析研究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水平的增加,电气自动化技术使用的领域不断扩大,特别在通过近几年的补充与完善,电子科技技术在发电设备的里的功效不断增加,也因为电气自动化技术自身的优点,而被大面积实际的使用在火力发电中[1]。
1火力发电里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点
把电气自动化技术使用到火力发电中,这对火力发电厂的产业机构升级和环境保护层面具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最重要的是火力发电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但可以增加原料的燃烧率,并且还可以加大发电效率。这主要是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降低人为的误差,降低对人力的依赖,进一步提高电力生产的效率;其次,运用电子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现阶段的大部分火力发电厂所应用的原材料中,大多数仍然采用的是煤、石油、铝矿石等高耗能燃料,如果不依靠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技术作为辅助,就会由此导致燃料的燃烧不充分,进而会导致能耗的增加。若是把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控制系统进行使用,就会使原材料充分燃烧,节省燃料的消耗,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最后,可以促进发电企业等有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2]。火力发电厂在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之后,会明显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率,必然反向推动企业的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这样就能促进各生产企业加快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改进,增加经济效益,形成较大的社会效应。
2加快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里的使用
2.1增加电气整体的通信管理
为了全面控制火力发电的整个流程和整合应用,那么积极处理好热工工艺连锁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先阶段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的重点是依据开发进程的全自动化和电厂热控系统自动化控制为主要的自控系统,DCS控制系统具有功能广泛、较高的可靠性、集中式的显示、控制灵活的优势,正是该系统具有如此广泛的应用的原因,保证电厂热控系统能够极大的满足现阶段的火力发电的最基本的要求。本文将内部通讯网络和DCS管制系统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实行不一样水平的融合,产生立体全方位的使用模块管制系统,在融合时系统功效里对不一样功效模块的功能结构进行详细配置,进一步保障热控系统每个功效的发挥。
2.2不断创新监控系统保护手段
以先进的控制技术为根本,联合发电机组的真实运行状况,构建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对建筑系统里面的电气装置用电的管制,提高电气装置的能源的使用率。
2.3建立通用网络构造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进程里,通用网络构造的建立有着非常关键的功效。经过构建根本的网络构造,来达到管制人员对自动化装备的管理,实现管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电气设备控制装置的信息传输的通畅性,更一步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使用,增加火力发电厂现代化技术能力的增高。
2.4朱准确编制电气项目规划
依据电气自动化产业项目基本须要,根据项目特性整理项目资源规划,把项目须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表示出来。在电力自动化系统项目里,要把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电气设备使用成本和现在场地安全保护费用整个考虑进去,慢慢明确项目里所形成的个项费用。依据项目的表示及项目策略,把整体的大项目划分为互相独立、联系的子项目,将有关的技术材料、相关人员的负责项目、工程数据、项目位置等原因均需要想到,建设项目负责人体系,把责任进行细分。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