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1
关键词:羌族文化;少数民族;资源开发
一、羌族文化资源的特点
羌族文化,从地域文化角度讲,指的是羌族人民留存的思想政治和文化形态、文化现象,这些文化推动着羌族文明的发展进程、影响着羌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羌文化是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融中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独特文化形态,具有脉络清晰和特色鲜明的特点,也具有聚合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羌文化与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它不仅开放地吸收了地方民族文化的精华,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吸收和创造的过程。比如,佛教在传入羌族地区后,与当地羌文化相互交融,Φ钡亟ㄖ风格、风俗礼仪、社会习俗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逐渐地,佛教也成为了羌族文明的组成部分。此外,羌族文化也在向外不断传播,特别是成为各种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对世界文化提供了重大的支持。羌族文化就这样产生于羌族人民聚集地,同时又在多民族文化相融中,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都做了很大的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民族文化。
二、羌族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利用
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下中国乃至世界的热门话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四川有着古老的历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也是羌族文化资源核心区,在政府主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积极推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评审和抢救、保护的工作自2005年就拉开了帷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6万多件、普查文字记录量达8.9亿字,录像记录13万小时、拍摄图片408万张,录音7.2万小时,民间文学2628项目、传统音乐1404项、传统舞蹈625项、传统戏剧192项、曲艺274项、杂技100项、传统美术579项、传统技艺1165项、生产商贸习俗138项、人生礼俗328项、岁时节令356项、民间信俗743项、传统医药97项、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213项、民间知识152项。
虽然在羌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我国政府作了很大的努力,这些文化资源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有待发掘的空间还是很大的,还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羌族文化资源的挖掘除了要关注尚未纳入视野的空白点,也要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梳理和认识。具体而言,一是要发掘真有价值但尚未申报的项目,二是发掘已达某级名录还需再向上申报的项目,在这其中要特别注重具有本地本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化,此外也要挖掘那些反映中国多民族族群互动和文化交融的项目,比如像川西北羌族的唱灯跳灯民间小戏、许家湾花灯戏等等,将这些载歌载舞的民间消息发掘出来,进行恢复、提炼后,就可以作为吸引游客的文艺节目来演出。
羌族文化资源有着独特的魅力,有开发利用的价值。被誉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被人们普遍看好,5.12汶川地震后,四川将旅游作为灾后重建的主导产业,建设起了“羌文化旅游目的地”。以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文艺表演等服务业的共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白塔、博巴森根、屯兵广场、格萨尔王壁画、藏族石屋、饰品和服饰,以及锅庄、羊皮鼓舞等民族活动的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同时又能传播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其次,充分发挥羌族文化资源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作用。文化是一种载体和手段,是特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受到地域内社会、自然、人文、地理等多因素的影响,对本地区的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都会起到影响作用,是高校开拓育人渠道的有益尝试。当前高校文化育人具有不全面、缺乏主观能动性缺点,在信息时代下,大学生思想容易受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观念的影响,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复杂。将羌族文化辐射到西南各省市高校,努力探索与建立起羌族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文化育人的创新机制,根据高校特点与实际情况,及不同阶段发展需求,对羌族文化资源进行多方式的吸收和借鉴。
三、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主要民族―汉族占到了我国总人口的85%,汉族文化一直占引领地位,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同化和改造着弱势族群,少数民族在不断边缘化和弱化,其族群文化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其独特性和文化魅力,也有着其社会教育意义,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里应当存在并被传承下去。目前,羌族文化未被得到重视,大部分人对羌族认识越来越表面和模糊,忽视了羌文化的意义。因此,发掘、保护和利用羌文化资源就成为了迫切而又紧急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胡雪峰.四川藏羌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价值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0):47.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2
【中图分类号】 G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00-1
一、文化认同及现状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在本文中的文化认同主要指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彼此依赖与尊重,即并非单纯的指对己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他文化或异己文化的认同。有学者认为,这种“认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一方,而是在两种甚至多种不同民族文化的“和合”交融中,寻找交汇点、相同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文化认同的真正意义在于:尊重、认可、学习、交融。
(二)文化认同的现状分析。据调查近年来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约80%并有上升趋势。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各民族拥有各自的文化圈,在文化认同上他们呈现出积极地一面: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他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方式上有何看法上,75.50%的对此是持尊重并给与理解的态度;在面对不同的民族文化时的态度问题上,83.2%同学选择每种文化都应该合理存在,54.5%的同学选择可以学习异族文化;同时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上给予了有较高的认同。
二、文化认同理论路径的建构
(一)以多民族区域实际为基础,加强多元文化历史渊源的教育。文化是在一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其自身生存环境,地域性是所有文化的共同特征之一。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就生存着多个族群,拥有多种宗教和文化,以汉、藏、蒙古、回、土、撒拉为主体的青海各民族,在交往中相互融合,农牧文化、儒家与佛教伊斯兰教文化相互整合,形成多元文化的地区特点。
(二)以多元文化的实际为依托,提升对异民族文化认同的力度。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对于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日常交往的影响是重大的,客观上存在的文化差异使文化因素成为他们交往中无法回避的因素。
我们应在青海多元文化的现实上,有必要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去引导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应在此价值取向的引导下,提升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异民族文化的认同力度。
(三)以文化的自觉践行为手段,完成青海高校多元文化的教育。文化与教育之间历来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教育对文化的基础看,教育是文化传播、应用和发展的载体;从教育对文化的传承看,文化的传承尽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但是教育是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教育对文化的创新功能看,文化创新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
三、文化认同实操路径的建构
(一)加强公民教育和公民身份认同。哈贝马斯认为在当前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民主制度下的公民资格能够成为团结一切外来者的一体化力量。具体到高校的教育实践,则应通过现代公民教育来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将公民作为一个有效地“连接点”,实现身份的一致性,消除强弱势之分,排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卑感和孤立感以及排异情结,文化的认同就会自然达成。
(二)增设高校少数民族的文化课程。从调查中了解到,高校少数民族的文化课程是一个缺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增设各民族文化课程的愿望强烈,他们都希望从开设课程中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及其风俗习惯,获取更多民族文化知识。例如通过开设宗教文化方面的课程,阐述其哲学思想、宗教文化及艺术积极地一面,这对正确宗教观的树立以及避免宗教极端行为大有裨益。这同时增进各民族大学生的相互了解,对文化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认同的有效载体,不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消除片面和极端认识,使不同的民族文化很好地对话。学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民族大学生参观民族特色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等,以帮助他们了解各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可以让各少数民族大学生观赏和参与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等活动,这样可以让彼此增进了解,相互包容,加强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程度。
四、结语
文化的认同程度,对多民族地区高校稳定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对各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正确的多元文化认同观的培养是多民族地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文化认同现实可行的理论和实操路径,当然本文的路径并非全面,在今后的不断研究中将会更深入地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2]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194.
[3]吉狄马加.青海建设文化名省的理论思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67.
[4]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8-139.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3
人类以自然为载体,接受自然的庇护和启发,通过与自然的抗争和适应逐渐寻找生存的方式,繁衍自己的后代,孕育自己的文化,并使之沉淀和延续。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域,各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艺术离不开对自然模仿和融合,由于各民族文化程度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生产力的限制、自然环境的差异等等原因,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自然属性表现更为丰富和直观,有着其独特之处。
一、对自然属性的认识
(一)自然属性的概念
自然属性是人脑对自然界事物的面貌、规律、现象本质属性的反应和认识。自然界中的存在物都是人们模仿灵感的来源和依据,也是给人适应自然的理由,自然带给人类创造的灵感,人类又用创造适应和挑战着自然,从而创造出具有自然属性的文化艺术。
人类对自然的模仿是一种天生的行为,是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模仿存在于人类文化发源之初,存在于漫长的人生过程的每时每刻,人从出生就模仿动物四脚爬行,模仿身边的语言和声音,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中就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反应了早人类对自然事物的模仿和融合,人类效法天地,并顺应自然,融合自然,形成具有自然属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
(二)民族与自然的关系
民族孕育于大自然之中,与大自然中一切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其在特定区域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和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艺术体系。民族作为自然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对自然的变化发挥着作用;自然作为民族生存的载体,为民族的形成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条件,自然的变化影响着民族的产生和灭亡,影响着民族的发展。
民族对自然的模仿行为具有合理、不合理的两面性。合理的行为能促进其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各民族交流,从而促使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融,滇中的彝族学习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形式,同时压缩庭院面积,减去正房两边的漏阁,从而显得格外灵巧和秀丽 ;不合理的行为,小则损伤,大则灭亡,甚至影响到其他民族的失调,导致全面消失。自然对民族这一影响其发展的动因给以反应和启示,让一个有各责任的民族去思索影响自然发展的合理方式,融合于自然,创造出璀璨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自然属性的特点
(一)功能性
任何自然的模仿行为都脱离不了其功能性,这种功能性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在早期,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所构成的严重威胁,天然的洞穴是人们最早的选择和直接利用,但由于人类的繁衍,天然洞穴具有其局限性,于是人们又受到自然的启示,如仿喜鹊造窝等,原始先民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建造出穴居空间,从而满足人类繁衍和躲避自然灾害物质功能的需求,同时人们精神上安全感得到提升,满足了人类的精神功能的需求。
云南少数民族在其特定区域更是具有其所需的功能性。由于云南地理环境复杂,独特的气候特点,民族特点,信仰不同,也有着对功能性特殊需求,如傣族干栏建筑,其对自然的模仿满足了当地雨季多雨,防洪水和野兽袭击的功能,同时模仿狗倾斜的脊背,建造前后高低两面坡的房子,称作“杜玛些”,满足当地防雨的需求。
(二)神话性
云南许多民族的民族文化中流传着关于其民族起源的神话,苗族流传着始祖姜央出生于枫树干上的传说,因此枫树成为其民族崇拜的图腾;布朗、佤、拉祜、怒等民族都有祖先是生于葫芦诞之中的神话;德昂族、阿昌族有当地茶叶是其阿祖的传说,;白族认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纳西、傈僳等族认为自己是黑虎的后裔;傣族神话中充满了对水、大象和孔雀等的崇拜。彝族、白族、哈尼族、侗族、苗族、水族、瑶族等许多民族中,他们普遍有对树崇拜的文化,认为树木春繁夏茂,秋落冬眠,其根延伸至地狱,其冠直上云霄,是自然界的神灵化身和沟通者。可以说云南云南少数民族的精神崇拜很多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植物、动物或者是自然中事物的演变,正是这种对自然敬畏和崇拜,合理正确的引导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模仿和融合行为,自然生态得到了保护,在云南不少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至今人们还能看到大量的原生态森林、湖泊、河流资源等,造福着自己的子孙后代。
(三)原始性和原生态性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区,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相当对低下,交通条件不便,一部分民族甚至刚刚步出原始社会或者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的习性,如纳西族的支系摩梭人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社会走婚的习俗,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的基诺族1949年前仍处于原始社会等等,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模仿比较原始,主要是对自然界困惑的事物和事物形态的直接模仿,同时由于对自然有着无限的崇拜、敬畏和感恩,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基本维持了原生状态,许多树木树龄在上百年以上,至今依然主干粗壮、枝叶旺盛。
(四)多样性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自然属性的多样性特征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是密切相关的。云南各少数民族因地制宜,选择其所在自然区域环境中事物进行模仿,从而形成不同民族建筑样式,不同的民族服饰纹样,不同的民族神灵崇拜文化。即使同一民族,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居住在丽江坝子的纳西族,因为周围土多石少,墙体多为夯土墙;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纳西族,则恰好相反,其周围石多土少,因而墙体大多采用石头砌成;居住在森林茂密的山区的纳西族则全用木材建造出井干式建筑。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里有着不同的自然事物,因此人们对自然的模仿对象是不同的,产生的文化艺术也各具民族特色,云南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造就了其民族文化艺术中自然属性的多样性。
(五)不平衡性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以及云南当地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不同区域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不同地区少数民族生产力水平也有着明显的差距,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生产力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自然的占有和需求增加,这些都导致对自然模仿和融合方式的改变,各民族间文化艺术中自然属性具有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4
教育需要引领各种文化的交融,而音乐是不同民族文化的首要外在表现形式,并且音乐没有民族、年龄、语言、地域、身份的界限,所以从音乐教育入手去引领不同文化的交融是明智之举。
根据人类的心智发展规律,在初级教育阶段,人类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模仿能力,在此阶段进行多种文化交融的试探性教育不但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家乡情结等重要情绪,因此建设具有贵州特色的初级音乐教育具有天时和地利的优势,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人和”——将具有贵州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初级音乐教育。
【关键词】贵州特色 初级 音乐 教育
音乐是无国界的。音乐没有地域、语言、民族、年龄、身份的界限,这个特性给了音乐教育无限的空间,也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更多的责任,作为一名奋斗在初级音乐教育一线的教育者,笔者认为音乐课不只是简单地教学生唱几首歌,亦不是学习一点点乐理知识。何谓学生的音乐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笔者就自身奋战在一线的经验,认为在初级音乐教育阶段,在不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的同时,要立足于教授学生全面、系统地乐理知识,并使之带有地方特色,其理想结果是在使学生学到必要的知识、身心得到陶冶的基础上建构出超越音乐范围的文化交融。
音乐教育是全面教育中不可缺少和代替的重要方面,但正如樊祖荫先生所言:“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就整体而言,是以西欧音乐为主,辅之以汉族音乐,对少数民族音乐缺乏研究,更少纳入音乐教育的基本课程。”就音乐教育而言,因受“西欧音乐中心”的影响太深,使得我国的音乐教育缺少应有的民族特色,这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方面显得更加显著。到目前为止,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仍然处在边缘地位。
在初级教育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及高超的模仿能力,利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天性,挖掘出学生继承少数民族歌舞的天赋及潜力,同时也可以普及少数民族的歌舞文化,让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县、市、省有更多的了解,进而产生家乡情结。
一 何谓贵州特色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成分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族文化,就音乐方面而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歌舞、乐器。
由于贵州省民族成分的特殊性,造就了贵州省的特色文化及特色音乐氛围,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旅游等方面,更应该体现在教育中,相应地,在音乐的初级教育阶段也应该体现出来。
二 将贵州特色引入初级音乐教育的好处
1.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
将贵州特色引入初级音乐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不同民族的歌、舞,还可以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而弘扬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
2.树立了学生优越的民族荣誉感
书本上的一句“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远远比不上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同民族的浩瀚文化能让学生树立优越的民族荣誉感。
3.丰富了学生的民族知识、音乐知识(超出书本的范围)
在各个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堂并不是单一的,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课堂学到不同的知识,但是对于那些并没有设立成科目,抑或没有出现在书本上的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给学生,就音乐课堂而言,如果融入了少数民族文化,就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超出书本范围的音乐、民族甚至如何尊重少数民族等其他知识。
4.为音乐教育的专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很多有关少数民族的音乐专业教育都只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有的甚至没有足够的生源,若在音乐初级教育阶段就为学生注入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不但可以为日后的专业教育提供更多的生源,也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养,间接缩短了专业教育中的基础知识教育时间。
5.建立以省为单位的良好的教育、文化、多民族融合的良性循环
将少数民族的歌、舞、乐器带进初级音乐教育的课堂,可以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初级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样,初级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最终形成一个以省为单位的良性循环。
6.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建立了优良的载体
现在,很多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都面临着失传的严峻问题,这样做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实各个阶段的教育紧密地联合起来,让教育成为优良的载体,不失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良好的可行方案。
7.就长远来说,若初级音乐教育中能培养学生更深厚的家乡情结,或许可以缓解本省的人才外流现象
从贵州省出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贵州省向全国输送了不少的优秀人才,究其原因,这些人才没有深厚的家乡情结应该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而如果我们在初级教育阶段,从音乐这个科目入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喜欢上自己的家乡,怀揣着建设更美好家乡的梦想,或许就能从根源上减少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
三 如何将贵州特色融入初级音乐教育
1.省教育厅处于最高层,其要求具有强制性
(1)省教育厅可以通过教学任务、通知、文件等形式来向老师提出教授少数民族特色音乐的要求;
(2)利用省级单位的力量组织学校老师进行一定的培训。
2.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学校是一个纽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校是直接领导者,要给予音乐教育足够的重视。学校要很好地传达教育厅的教育理念,同时要给予学校教师足够的授课空间,让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2)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音乐教育配备必要的物资,并以学校为单位,跳出固定的模式,与别的学校多做交流。
3.教师是执行者
(1)学校老师在经过一定的培训后,按照规定的课时教学生们学习少数民族的特殊音乐,即下行传播。
(2)然后根据学生们学习的反馈情况决定下次上课的内容、进度等等,再通过“教学汇报”等形式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学校教务处,即上行传播。
4.激发以家长为代表的社会力量辅助少数民族音乐教育
(1)以学校为单位建立与有关教育机构、少数民族机构、音乐机构的联系,加强与这些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这些机构也加入到植入少数民族元素的音乐初级教育。
(2)开放这项工程,欢迎并邀请有关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征求他们的专业建议,进而不断改进和完善。
(3)以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阐述将少数民族元素植入音乐初级教育的目的、好处以及具体做法,获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四 预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式
1.很难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
将少数民族的歌、舞、乐器作为教学内容,必然会增加教师的教学任务,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计划,并改变其原有的教学方式。针对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教师认真正确地看待并接受这件事情,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这项任务;其次可以在上级教育机关举办的相关培训中从技术上和心理上培养教师新的教学习惯。
2.无法预知学生对于此种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
在初级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较难掌握,也就无法预知学生对于这种变化的接受程度如何,因此,在举行这项工作之前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已有的知识文化程度来相应地设计课程的难易程度,更多的采取适合此教育阶段的教育方式。同时,我们可以先在有条件的学校进行试点工作,然后通过观察、调查、研究,不断地改进完善,将少数民族的音乐融入到初级音乐教育阶段,从而扩展到全省。
3.各级相关机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要建设具有贵州特色的初级音乐教育,需要各级相关机构、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互动配合,因而互相之间的协调就要特别注意。首先,需要省级部门对于这项事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其次,要加强行政部门与学术部门的沟通;再次,学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向有关部门积极反映其执行情况,并认真总结问题,寻求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晓.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发展的几种参照[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4)
[2]隶月,寒山.贵州民族音乐教育实践述评[J].中国音乐学,1998(2)
[3]赵毅.民族音乐教育之“本土”论[J].民族教育研究,2001(4)
[4]范立芝.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6)
[5]王文韬.学校教育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J].音乐探索,2007(1)
[6]常丽文.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由中小学教育做起[J].美与时代,2005(2)
[7]小学阶段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充——基于恩施州部分小学为个案[D].中央民族大学,2008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5
可是怪得很,“dragon”被翻译成“龙”,“dragon”竟然与我们神圣的“血缘纽带”――“龙”搞到了一起,在上个世纪初出版的中文版《圣经》已经开始这样翻译,一直延续至今,长期以来,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一直成了同一个概念,西方的“dragon”糊里糊涂地是东方的“龙”,东方的“龙”不明不白地变成了西方“多头、嘴里喷火的、吃人的妖怪”。西方人怎么会理解:中国人怎么会把“魔鬼、妖怪”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
“dragon”的翻译影响远远不止于此,比如这次北京奥运吉祥物的选定,起初“龙”的呼声很高,但因为“由于中西方意象差异大”而在最后一轮落选,平心而论,实际上不是“差异”,而是“阴差阳错”,是历史的局限。但不管怎么说,如今人们不得不为“龙”正名。可见,翻译是跨文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处理不当,翻译也会造成新的隔阂,造成新的文化障碍。
这涉及到不同文化处理的理念。
文化(Culture),就一般认识而言,是一个民族或一种特定人群普遍自觉认同的观念和规律系统,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艺术、结构、符号、风俗、习惯、信息、价值和理念,一个民族文化中显露的、蕴藏着的内涵决定着自己本民族的生存方式,而这一生存方式是牢固的,也有别于其他民族。1982年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墨西哥宣言》中说:“……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特定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感性的特征的完整的复合体”,“每一种文化代表自成一体的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因为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和表达形式是证明其世界上的存在的最有效手段”。
如今,“全球化”是最热门的一个话题,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谁也否认不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它将打破任何封闭式的、与世隔绝的体系,世界的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但是,文化“全球化”的走向如何?
俄罗斯学者对借“全球化”推行“西方化”、“美国化”的做法颇为担心,俄罗斯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库兹涅佐夫所长不久前说过:“假如‘全球化’意味着全世界科学技术文明的共享,意味着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交流,尊重各民族的文明传统和价值观念,那就非常好,我们非常欢迎。但事实上,现在的‘全球化’有一种危险的倾向,即完全一元化的‘美国化’……”
其实,文化领域要搞哪一国化,并不那么容易。蕴藏着民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神奇的力量,民族文化根深蒂固,蒙古族统治俄罗斯200多年,亚洲的文化对俄罗斯没有发生多大的影响,满清统治了多少年,汉文化没有被吞噬,日本非法半个世纪,但是台湾占统治地位还是中华文化,曾几何时,西方用洋枪洋炮打开东方的大门,大搞文化渗透,文化上兜售他们所谓的“西方中心主义”,结果也并没有如愿……
民族文化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力,世界文化的丰富,其表现就在于多民族文化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其中包括别具一格的思维。比如,对同一种天文现象――天空中的星辰,印第安人认为,它们源于一头丛林狼精灵从第一个男人和第一个女人那里偷了面包,一不小心把面包屑撒遍天空;萨摩亚族僧侣以为,天上的星系乃是巨鳗的腹部;美洲部落有一个共通的特定传说,流星是众星的排泄物;对于天空中云状光带,希腊神话中描写的是一条洒满神后赫拉乳汁的“奶路”(“Milky Way”):奥林匹克诸神之王的王后将她中的奶汁喷洒天空,而东方的传统文化则认为是拆散牛郎与织女的银河……
翻译就是使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汇在一起,就是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这其中包括先进的思想,包含不同的思维,甚至包括优秀表达方式。像“dragon”这样有丰富文化背景词汇的翻译,应当淋漓尽致地展现其真实的内涵。
当然,不同的民族文化碰到一起,会发生冲突,有的甚至产生强烈的火花。但不同民族文化会交织在一起,可以共存、融会,各国文化的交融将使世界的文化变得更为灿烂。
文化上的“全球化”,决不是“一体化”、“一国化”,不是统一到哪一个国家或者哪一个地区的文化上去,文化“全球化”是指文化信息同享,文化资源共享,民族的、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融入到人类共同的文化信息社会。
作为翻译,应该适应这一趋势,应该在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把它推向世界。只可惜的是,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力量并不平衡,我们国家有一支介绍外国文化的庞大队伍,但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显得远远不够,我国老一辈的翻译家,如杨宪益、许国璋、方重、许渊冲等前辈使《诗经》、《楚辞》、魏晋南北朝小说、唐朝传奇、《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杂剧等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了国门,如今,太需要这样的翻译大师,世界上中国文化的影响与它应该有的影响力不成正比,总而言之,世界了解中国太少!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6
一、山东文化建设的启示
在山东潍坊、泰安、青州等县市的考察学习期间,无论是到城市、乡村还是企业,都深切感受到山东各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浓厚氛围,看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荣景象,无论是寿光农业产业化的勃勃生机、海尔集团的高科技优势,还是南山集团小康村建设的大气磅礴,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力。透过这些现象,我在极力寻找成功背后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对于__发展更具现实性和操作性的东西。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山东各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化给当经济发展注入了无穷的活力,文化带来商机无限。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1、文化树起城市形象。由于历史的原因,山东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孔子故里”在全国独一无二。精明的山东人善于发挥优势,借助文化包装自己,推介自己,发展自己。济南因泉而得名,泰安因山而名声远扬,潍坊因风筝而闻名全国。几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叫得响、立得住的品牌,凭借这些品牌不仅树立了城市的良好形象,而且吸引了八方来客,赢得了商机。泰安的泰山文化旅游节、潍坊的国际风筝节、寿光的蔬菜博览会、青岛奥运帆船比赛场,虽然模式不一,规格有大有小,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2、文化造就企业品牌。青岛海尔集团从上百人的电冰箱厂发展到今天,跻身世界500强,青岛啤酒从小作坊发展成为全国啤酒界的大哥大,寿光蔬菜从1xxxx大棚发展到今天的2xxxx亩,乐义牌蔬菜畅销全国,其中有一个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就是科技的支持和文化包装。今天的海尔不再是一个电器的商标,而是代表一种可靠和信赖,青岛啤酒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饮品,而是一段百年历史,乐义牌蔬菜就是绿色健康的代名词,消费者就是冲着这种非凡的企业文化认可和买单。
3、文化构筑旅游热线。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里的“仙”就是文化的积累。山东旅游业兴旺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旅游业只有和文化嫁接,才能有无穷的生命力。以泰山为例,它的海拔仅有150xxxx,只有天山的三分之一,植被和树种没有天山丰富,景色没有天山独特。但是,泰山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石刻而五岳独尊,再加上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精明的泰安人靠山吃山,做大泰山文章,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了泰山文化旅游节,给当地经济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二、__文化现状分析
客观分析__文化积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族文化。全市有2xxxx少数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刺绣,蒙古族的那达慕、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汉族的社火、剪纸等传统文化。二是游牧文化。__文化是从整个西域文化脉络中育出,主要以乌孙、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为主,汉唐文化交融而成。市内有古墓葬、草原石人、夏尔苏木庙遗址等历史文化。三是移民文化。清朝末期和解放初期,内地各省份人员受派遣、支边陆续迁居进驻,各种风俗文化兼容发展。四是自然文化。__境内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如:世界之最泥火山群和梭梭林、清代皇室贡品柳花茶以及天山秘景景观等。
历史的积淀和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使__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兼容性。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__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__市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市殊荣。哈图布呼镇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乡镇,石桥乡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甘河子镇、巴音沟牧场分别被命名为社火之乡和刺绣之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__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相适应,发展规模速度严重滞后,影响力、辐射力较弱。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资源零碎,没有特色品牌。二是档次相对较低,仅仅满足于群众娱乐。三是文化和经济的结合不够,缺乏生命力。
三、打造__“四大文化”品牌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二是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壮大提供了需求可能。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使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新的支点。四是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为发展多元文化奠定了坚实的根基。r>面对良好的机遇期,我们要用发展的理念来经营文化,积极打造与工业强市相适应的特色文化。
1、提升企业文化。结合__的实际,借鉴山东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啤酒、煤炭为龙头的企业文化。适时举办__啤酒节、煤炭之光文化周等活动。
2、整合历史文化。对现有的历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汇聚出独具__特色的文化信息。通过建设文博馆,出版发行乡土文学、画册、影碟,搜集、整理民歌,民俗风情演艺等形式,放大__历史文化的闪光点,提高影响力。
3、盘活民族文化。制定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划,支持蒙古族、哈萨克族民间艺人搞好创作,开展民族歌手和民族手工艺服饰制作培训,建设民族小吃一条街,举办民族风情展示会。
4、做大自然人文文化。相对于内地而言,__的泥火山、梭梭林和天山风光极具吸引力,相对于金三角乃至于天山北坡城市群而言,__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精心组织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活动。如:甘家湖原始梭梭林徒步探险、农家小吃饮食节、周末休闲度假联谊会和天山景观探秘等活动。
四、以全新的理念经营文化
1、抓整合,汇亮点。按照大手笔、高标准、出精品的原则,规划和发展__特色文化,通过整合挖掘和定向培育,放大亮点,汇出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形成全市历史文化景区的展示体系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