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医学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医学课程

动物医学课程范文1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学校特色与定位、产业发展及职场需求、家长与校友期望、学生个人能力与发展等,确立了三级(校级、院级、专业)教育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即学习成果的确立。制订的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目标为:面向畜牧兽医行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较高敬业精神,具有信息处理、有效沟通和终身学习能力,从事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动物检疫检验的兽医技术人员。核心能力从协作力、学习力、责任力、执行力、专业力、发展力六个方面进行制订,每项核心能力指标具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沟通整合(协作力),具备与他人、动物有效沟通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具备跨畜牧、兽医等专业合作的能力。二是学习创新(学习力),具备学会学习及信息处理的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及创业的能力。三是责任关怀(责任力),具备承担责任、关怀社会、关爱动物的精神;具备人文、艺术的基本涵养。四是问题解决(执行力),具备发现、研究动物疾病问题的能力;具备制订、实施动物疾病防控或诊疗方案,处理动物疾病的能力。五是专业技能(专业力),具备运用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检验动物疾病技术、技能的能力;具备管理动物诊疗企业岗位的能力。六是职业素养(发展力),具备爱岗敬业、遵守规范、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的职业操守;具备适应岗位、心理调适、自我提升的能力。

2课程的调整

在教育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的导引下进行课程调整,将原来的基础课+专业课调为素质通知课程、专业统整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学程,增加体现学生协作力、责任力及发展力的课程,以便达到预期目标。素质通知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语文阅读与表达、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办公设备与软件应用、专业英语、体育、就业指导等;专业统整课程开设实用化学、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及免疫等;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动物病理诊断、动物临床诊断、动物药物应用、动物外科手术、动物防疫检疫、中兽医、兽医法规等。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设置动物疾病模组课程和宠物疾病模组课程,学生可根据就业方向进行选修,也可全修。动物疾病模组课程有牛羊病防治、猪病防治、禽病防治、宠物病防治、特种动物病防治;宠物疾病模组课程有宠物内科病防治、宠物外产科病防治、宠物传染病防制、宠物寄生虫病防制等。

3课程的设计

动物医学专业在课程设计时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按照兽医行业“诊治防控检”工作过程开发学习领域,突出动物疾病诊治能力、疫病防控能力和动物检疫检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养殖场、动物医院等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岗位是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动物检疫检验等。通过对岗位工作任务的收集,整理出疾病调查、病原检验、病理剖检、临床检查、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疫病预防与扑灭等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动物医学专业的行动领域是动物疾病诊断、动物疾病治疗、动物疫病预防、动物疾病控制和动物检疫检验。在此基础上,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将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与企业行业合作,参照兽医职业资格标准,针对兽医临床工作特点,以诊疗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成果导向课程大纲及单元教学设计的开发。

4课程的实施

在单元教学中设计真实或模拟的情境,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在学习情境实施过程中,按准备活动、发展活动、整合活动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料单、工作任务书、评量表等材料,指导学生按项目式教学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实施行动导向学习,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

5学生学习成效的评量

动物医学课程范文2

关键词:水生动物医学;相关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18-02

水生动物医学相关课程体系包含了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综合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体系,故其实验和实践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进入生产第一线后的专业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而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水产养殖及相关专业的共同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本教学团队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水生动物病害很感兴趣,但也担忧所学课堂知识与实际生产需要脱节,非常希望有机会参与疾病诊疗全过程,提高实战能力。天津农学院水生动物医学教学团队通过多年的实验实践教学积累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生产单位的认可。

一、整合与临床诊疗直接相关实验内容,使技术连贯完整

水产动物病害一个完整的病例临床诊疗涉及到的内容和技术包括:疾病发生

时水体和水生动物现场调查和观察方法;关键内容问诊及信息收集记录,养殖记录表格分析;水样和病料的采集和运输;病料的实验室检查内容和方法;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综合分析疾病发生原因,初步诊断疾病种类;根据诊断结果,筛选、制定治疗方案并小范围实施;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判;总结疾病诊疗流程和主要技术点,形成病例诊疗报告。因此,一个完整的病例临床诊疗涉及到最紧密相关和最连贯的技术分别包含在水产微生物学、水产病理学,水产动物免疫学,水产药理学和水产动物病害学等紧密相关课程实验里,故水产动物病害学临床诊疗技术势必与这些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有相交和重叠内容。将分散地包含在《微生物学》、《病理学》和《水产动物病害学》等课程里的实验内容整合成独立开课的《水产动物疾病实验》课程,并进一步优化实验项目设计,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将病例检查和诊断技术连贯,既可避免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相交和重叠,又可弥补各自课程实验时间不连贯和实验时间不足问题,避免实验检材浪费,更重要的是让原来碎片化的水产微生物学、水产病理学、水产免疫学和水产动物病害现场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增强了水产动物病害实验和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技术的连贯性、完整性,使学生所学技术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

二、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整合提升

以天津市水产养殖和生态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水产养殖重点学科为依托,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平台,建立了仪器设备完备的水生动物病害实验室和设备先进的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实验室,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吸收对水生动物病害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实验教学活动,实行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制度,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业余科研活动提供方便。

三、广泛收集、精心制作实验教学素材

水生动物病害实验教学需要大量而齐全的第一手教学素材,如病变标本、病理和病原体装片等,由于各种原因,这类素材已很难购买到。本教学团队充分发动学生在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实习等实践环节,甚至通过毕业后进入生产一线的校友广泛收集第一手病例材料用于实验室诊疗教学,并尽可能地将其制作成能长期保存的病变标本、病理切片和病原体装片用于以后的实验室教学。

四、建立持久稳定的现场实践教学基地

水生动物病例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几乎很难在被安排的实验课上见到被计划和被安排的活体病料,更谈不上现场实践教学,再加上水生动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复杂,病原体只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实验室有限的标本和装片观察与实际生产中疾病的综合诊疗能力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造成学生面对实际生产出现的疾病问题时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胆识。因此,通过与养殖企业(户)长期稳定合作,将水生动物病害教学空间和时间延伸到生产第一线,让学生现场实地参与水生动物疾病诊疗的全过程,对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胆识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

1.疾病发生时现场诊疗及采样实践。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已与很多水产养殖企业(户)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水生动物病害的现场实践教学提供场地和方便。

现场实践教学操作流程如下:组织对水生动物病害感兴趣的大三学生报名将学生分组设计日常养殖管理表格每组对应联系水产养殖企业(户)发放养殖表格并不定期地走访养殖基地,了解养殖情况。

疾病发生时,指导学生现场对水生动物病害病例全程跟踪及诊疗,创新动物病害实践教学与养殖企业(户)的合作模式,将课堂、实验室和生产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大大拓宽了水生动物病害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强了水生动物病害教学的客观真实和实用性,训练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水生动物病害实践教学体系。

2.水产动物生产全程疾病预防管理实践。将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组成创新创业团队驻点养殖企业(户)全程深入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为日后就业和自主创业热身。在日常管理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每天需生态防病管理、疾病发生前判断与预警、防治药物购买、储存及使用等全程病害监控和防治,并通过该平台在病害防治方面开展了多项创新性实验研究,显著提高了其独立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最大限度地将收集制作的实验实践教学素材数字化

最大限度地将收集制作的实验实践教学素材数字化,充实水生动物医学实验实践教学素材资源库,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加病例图片及影音内容,进一步充实实验内容,形成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完善教学资源库系统的架构和信息检索能力,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获取方式,推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使之成为能够为多层次教学――科研共享的水生动物医学资源库。通过多媒体放映数字化素材及图片,学生不仅对病症和病原体有形象、具体生动的认识,对病害的特征印象深刻,更是使水生动物医学病例教学摆脱了病害发生的季节和地域限制,使学生对病例的见识更多更全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

六、建立公正客观可量化的实验实践考核标准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的实验考核办法能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以实践能力考核为重点,建立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一体的实验考核体系,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验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基础内容实验报告成绩、实践性综合诊疗报告和实验考试命题五部分组成。过程考核成绩包括出勤、回答问题、操作规范等方面,在设定的平均基础分上增减。实验操作成绩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操作正确规范与否,操作速度及细节,每个考试项目设定时间,在设定时间内外增减分。如随机抽取没有标签的病原装片、病理切片或病害标本,通过肉眼和显微镜对样本进行观察后,现场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等。基础内容实验报告和综合诊疗报告成绩包括结果过程描述、数据处理、结论准确度、结果分析和对实验的不合理性提出的改进意见,提高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考试命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逻辑分析及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部分考核先独立后统一,考试成绩分别计分,再根据各部分成绩在总成绩里所占一定比例,得出实验实践总成绩。

参考文献:

[1]杨道兵,陶鹏,杨秀芹.水产类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措施[J].高等农业教育,2012,(8):64-67.

[2]丁淑荃,魏建忠,等.水产养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5):8l-83.

动物医学课程范文3

关键词: 兽医基础 动物解剖课程 实验教学改革 实训中心 建设管理

我国许多院校兽医基础解剖课程实验教学在项目配备、管理规范化、提高型实习教学项目和研究创新型实习教学项目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学实训中心的建设项目依托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优势学科,对设施、设备、管理等条件较好的实训中心进行建设,充分体现实习教学的示范性和导向性。通过加大实训中心建设力度、投资力度和管理制度改革力度,使得实训中心建设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深化实训中心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资源共享水平,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材改革

1.1制订动物解剖课程实验规划

高职动物解剖课程实习规划教材有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教材,实验实训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大纲的制定应体现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实验实训项目和内容的选定应与课程和专业的发展相适应。精选一定数量的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适当增加技能性、综合性实训项目。大纲应明确实验实训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实验实训项目的内容,通过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应达到的目的、要求、验证和掌握基本理论,训练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掌握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等内容;实验实训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特点、学时分配等。

1.2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材的编订

实验实训教材是学生进行实验实训的依据。凡有实验实训的课程,必须配有相应的统编实验实训教材或自编的实验实训讲义,并配备实验实训参考书、实验实训指导书,以及必要的图表、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等。以模型、标本、实物解剖、光盘课件、视频模拟、网络多媒体和网上第二课堂等多层面进行立体化现代实习教学。认真开展动物解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训中心实训教材建设,根据本学科发展及社会需求,弥补以前教材的不足,以前的教材多以马、牛、猪、羊等大家畜解剖为主,及时调整教学教材内容,增加当前热点的中小动物犬、猫、兔、禽类解剖内容,把解剖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适时添加到相应知识单元中。撰写有特色的高水平纸质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编写与教科书相配套的学习辅导材料。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教材,编写动物解剖校本课程教材要做到“知识点突出,通俗易懂,少而精”。努力进行动物解剖实践教学教材的开发,实习教材表述精炼、直观易懂,突出实践性和适用性。

2.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具的改革

规范化高职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首先,师生互动完成设计性实验项目作品,老师指导学生自选题目,学生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验中进行归纳后形成题目,再将实验的名称、目的、所需仪器及实验所需解决的问题等写出具体方案,分步实施,然后提交实验要求,教师根据实训中心具体情况,从可行性方面加以把关,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完成创作。其次,努力进行动物解剖教具与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创新教学环境,研究取代传统甲醛教具污染环境、伤身体、教学质量差等缺陷的动物教具干制方法,研制教学标本、教学模型器具、教学挂图、教学幻灯片、教学录像和教学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先进教学教具,采用动物图像与多媒体互动进行实习教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制作多媒体电子教案,建立教学标本陈列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把多媒体引进实训中心,将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结合起来,师生共同研制动物实习干式标本广泛应用于校内外实践教学,既节省巨额实习费用,又低碳环保,形成很强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3.1动物解剖课程实验内容的改革

调整讲授内容和侧重点,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验课时数。本着专业知识“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服务于行业企业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选取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解剖知识;在实验实习教学中对常见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要求学生对动物有机体进行实际解剖、观察、认知,让学生综合运用系统解剖学知识,理解掌握动物有机体局部与全身的关系,解剖结构与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认知动物标本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尽量选用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配套的优秀高职教材,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讲义,形成具有本课程特色的教材体系。近年来,教师先后制作了动物解剖陈列教学标本1300余件,购置了两套教学录像带和教学系列碟片,制作了动物解剖课程实训教学多媒体课件、实践教学录像、教案、讲义、习题集和相应的考核标准。实习教学资料齐全,为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实现实训中心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础。

3.2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动物解剖课程实习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突出特色。加强实践性教学,采用讲与练结合和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手段讲解与不同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章节重点、难点、框架和思路,引进前沿进展。学生可以通过校联网站上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库及与教师互动系统进行课后学习,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兴趣。在动物解剖理论教学的间隙穿插实习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实验,使课堂中理论知识的讲解紧紧围绕实验展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听课。通过演、讲、练的教学方法,即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3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

改革实习教学手段,增强实践教学效果的作用十分明显。采用启发引导、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转换、现场教学、集中教学实习等多种形式,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实验效率,建立实习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实训中心实习教学平台,大量开发适用的多媒体实习教学课件,实现实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元化、人性化。扩大实训中心,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实习教学手段改革的关键。一是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即学生经过一定的方式,自行选择时间进行实验;二是实验内容、手段、方法的开放,即只要符合实训中心管理规章,学生就可以自行选定实验内容与方法到实训中心做实验。要真正把开放实训中心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与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结合起来。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及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一体化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将讲授、实验、实训三者融为一体,边讲、边做、边练;岗位教学,即将学生分别安排到专业对口的生产工作岗位上学习,教师和技术员给学生讲述理论、示范技能,学生训练操作,为今后工作和发展打下基础。

3.4动物解剖课程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

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能力培养和鼓励探索的多元实习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对实践教学的考核主要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科学的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标准及办法。动物解剖实习技能考核采取随机分组抽签的办法,每位学生根据抽签结果临时决定考核项目,每组由两名监考老师,有统一的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实验课程的学习成绩由理论、技能、平时成绩三方面组成。按照平时成绩10%,实践考核成绩70%,理论成绩20%,每一个考核项目均根据难易不同确定不同分值。在独立实验课程教学中,采取项目过关法教学,寓考核于教学之中,考中有教,教中有考,考教结合。课内实验按理论60%,实践30%,平时10%的比例进行。有些学生不重视实习操作过程,甚至出现抄袭实践报告的现象。实践课程成绩由到课率与课堂表现占实践成绩的10%、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占实践成绩的30%和实践报告占实践成绩的60%组成。学生动手能力不断增强,考试过程不断规范化、客观化与标准化。完善独立的实习教学评价监控体系,采取教师听课、教研室主任听课、分学院领导听课及督导听课四级听课机制,每学期对实训中心实习教学体制、实验项目、实验队伍、教风与学风、实验管理、实习教学改革、实验条件、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实践考核,同时,实训中心采取学校督导、教学委员会、教师不定期实习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把好人才出口关,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形成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4.推进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4.1加强动物解剖课程双师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动物解剖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均很强的课程,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教好这门课程的基础[6]。我们鼓励团队教师在职进修以提高学历层次,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锻炼。经常外出参加课程建设相关培训。加强以老带新工作,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加强团队师德、师风教育,学习高职教育理论,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通过“导师制”,“以老带新”,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通过组织青年教师到相关生产单位进行实践锻炼获取双师素质证书,解决“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的问题。按照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充实实践教学师资数量,扩大“双师型”和“双证型”实验教师队伍的比例,双师型教师需达到70%以上。

4.2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素质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习教师职业技能培养,采取进修学习、参加科学研究、参与技术承包等形式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习轮训,安排他们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引进一些有专长的技术人员担任技能训练教师,培养和引进高学历且实验技术过硬的高层次人才,把校外实习基地的骨干人员吸纳到本科生指导队伍,提高教学实验教师的技术水平,努力建成一支保证完成实习教学、业务优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对实训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定期考核,在职称晋升、津贴发放等方面充分考虑考核结果。实验实训指导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出规范的实验实训教案,同时做好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材料的准备,检查安全和环境设施,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实习教学条件建设,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实训中心应加强现代实习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习教师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习教学环境建设和现代化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建设。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实验技术人员实行定编定岗制。随着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的不断改革,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5.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建设

5.1动物解剖课程开放性实训中心建设

扩大实训范围,我们不仅要适当增加实验课时,还要对学生开放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场地和机会。常见动物的骨骼、肌肉等标本及各系统挂图等生动地呈现知识内容,学生可以边看边记忆边思考,有利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实训中心管理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生认知标本过程中可以全程给予指导。学生还可以大胆设计生理试验,观察各种现象,找出产生的原因。动物解剖开放性实训中心的建设以高职院校组织团队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为基础,二级学院成立相应动物解剖实训中心建设专家组,负责对本单位实训中心建设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评价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管理体制,如实验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利用率低;实验技术队伍庞杂,工作效率低下,教学资源不能实现共享。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实训中心建设和实习教学水平的提高。

5.2动物解剖课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随着高职实训教学地位逐步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应运而生。校内实训基地不同于实训室,不同于行业企业,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本着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以行业企业发展水平为标准,与企业生产管理要求一致,以突出实用性、真实性和职业性为原则,加大实训基地经费投入,重点办好示范性职业教育中心;实行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中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显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克服实践教学基地相对较少,畜牧专业学生局限在实习教室里养“猪牛羊禽”,兽医专业学生局限在实习教室治“猪牛羊禽”病的缺陷。探索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然选择。学院先后建立了“校外宠物繁育基地”、“校外畜牧科技养殖场”、“校内宠物美容保健医院”、“校内动物实习牧场”和“校内动物兽医院”五个校内实训基地,本着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以行业企业发展水平为标准,与企业生产管理要求一致,以突出实用性、真实性和职业性为原则,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柱。实训基地是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培养结合的场所。

6.动物解剖课程实训设备的管理

6.1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硬件管理

学校对实训中心的所有仪器设备都实行专人专职管理,每个中心、每个实验室都建立一个电子档案,把每台仪器设备的机身号、校编号与座位号相对应,贮存于电子档案中,以方便日常管理和每年大学设备处进行的仪器设备检查工作,并制定好仪器设备和课室的使用守则。在每个教室的讲台上,每台仪器旁设置仪器使用记录本,要求上课老师和学生每次下课时在记录本上登记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及具体故障,管理人员每次课后检查记录本,对有故障的仪器即时检查、排除故障,保证下一次课顺利进行。

6.2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软件管理

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利用目前具备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逐步建立互动功能流畅、教学资源丰富的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具备完善的实验信息数据库,能够准确模拟出现实实验的真实内容,使学生在校外各地都能在网络上进行部分实验和复习自己课内的学习内容,随时随地实现远程学习和自我练习,为学生提供交互式、全方位、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各学科教师通过虚拟实验室能在不同实验室或教室调用实训中心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使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真正成为现代意义的开放实验室。

6.3完善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教学体系管理

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健全制度、促使校内动医解剖课程实训中心管理模式企业化,从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教学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建立一套规范的规章制度,制度间要相互衔接,但不能相互干涉,用科学规范的制度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解剖课程实训中心的作用,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效益和设备利用率。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动医解剖课程实训中心对实训开放、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师资队伍、仪器设备管理等严格监控,形成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学校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建设管理工作,提高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建设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继东.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

[2]程广东.动物医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交际2010(06).

[3]李琳.《兽医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02).

[4]王晓江等.对高职实训中心建设与管理思考[J].陕西工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4).

[5]陈大鹏.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2):15-17.

[6]雷炜.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2):120.

动物医学课程范文4

[关键词]动物遗传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1-0046-03

动物遗传学,作为遗传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动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的规律、遗传改良的原理和方法。动物遗传学是动物科学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家畜育种学的理论基础。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学习专业课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动物遗传学理论基础。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增设了本科教学的课程数量,同时压缩传统课程的课时数。就我校来说,动物遗传学课程现仅有60学时,其中包括15学时的实验课,但课程内容却在不断更新或增加,再加上遗传学基础理论抽象、逻辑性强,课程显得枯燥,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课程教学必然作出改革。这几年来,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不断地探索动物遗传学教学方式、手段及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工作,获得了一些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精选教材,革新教案

动物遗传学课程讲述的内容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传递与改变、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扩展、非孟德尔遗传、群体遗传学基础、动物基因组学及动物基因工程,涵括了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及基因工程等诸多方面的一般原理与方法,教学内容理论性强、信息面广、复杂抽象。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此门课程,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关键。市面上不同版本的动物遗传学教材较多,综合考虑本校动物科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和遗传学理论知识的最新发展情况,笔者所在的教研组选择由李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动物遗传学》作为课程教材,该书涵括了动物遗传教学内容,理论知识系统,前沿性强。

为使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动物遗传学知识,教师编写教案时力求突出教学重点,适度删减和调整教学内容,并保证授课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此外,课堂教学尽量使抽象理论知识和概念通俗化,理论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例如讲授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内容时,结合遗传疾病病例分析讲解;适时添加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使学生对遗传学的最新发展、最新趋势有一定了解。革新教案,目的是增强动物遗传学课程的兴趣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突出教学重点,强化教学内容系统性

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动物遗传学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与革新,从三大定律到核外遗传,从细胞到分子,从个体到群体,从质量性状到数量性状的遗传,课程教学内容多而复杂,抽象概念多,缺乏直观认识,学生理解困难。笔者所在的教研组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培养和本科教学的要求,在选定教材的基础上强调:突出内容的新颖性、前沿性,减少重复教学。例如三大定律、染色体部分内容在高中生物学中已经有学习,大学课堂在教学该内容时进行适当简单复习即可;结合研究新成果,讲授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增强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从遗传物质的本质到遗传信息的传递、改变,再到基因的表达、调控,使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课程知识。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效

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课堂情况,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成效。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所在的教研组在动物遗传学教学中,不断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课前留置问题讨论,课堂提问,课后安排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章节教学完成后及时组织测试等;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潜力,添加直观图片或视频来解析抽象概念和知识点,例如视频展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课程教学紧密联系动物生产过程中的遗传现象和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的应用成果等,拓展学生视野,使他们认识到专业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

遗传学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生命学科之一,作为分支之一的动物遗传学也在不断更新。动物遗传学实验是学生验证遗传学理论和掌握遗传学实验技术手段的主要途径。因此,为适应本学科发展需要,在动物遗传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革新实验项目、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以往动物遗传学实验普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内容陈旧、单一,缺乏综合性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模式单调,以教师主导、学生临摹为主要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存在的不足,笔者所在的教研室综合讨论并结合学科实际建设情况,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把原来耗时长、内容简单的果蝇的饲养、杂交和唾腺染色体观察等实验删除,新增DNA提取、PCR技术等分子遗传学实验内容和群体遗传学方面的“人类指纹图谱分析及遗传统计”。探索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通过查阅文献、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分析结果与作出总结等完整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采用数码互动显微系统,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图片、动画等形式生动、直观地讲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利用数码摄像头能直接在显示屏上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并能客观地保存效果理想的实验结果;通过互动网络,教师能及时监控和指导学生的实验过程,有效地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机制,提高实验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成绩是督促和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为了更好、更客观地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所在的教研组经过研究讨论,确定动物遗传学课程的综合考核办法: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占40%(考勤占10%,课堂测试占10%,实验占20%)。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实验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期末考试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概念的掌握,以及对遗传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综合水平的考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动物遗传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其知识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增加。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需要,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与考核体系等多方面都需进行持续的改革与更新。此外,以学生为主导,以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成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物遗传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概念,为其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及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聂庆华,刘满清,骆毅媛,张细权. 动物遗传学产学研结合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9(2):64-66.

[2] 张军霞,祁得林,杨葆春,胡明德. 动物遗传学教学改革探析[J].河南农业,2011(9):24-30.

[3] 张敏. 动物遗传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0(4).

[4] 杨秀芹. 动物遗传学教学现状与建议[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6):174-175.

[5] 孙桂荣,王春秀,李春丽. 畜牧专业动物遗传学教学改革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2(15):325-326.

动物医学课程范文5

动物解剖生理;实践教学;高职教育;改革;教学模式;考核

摘要:

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动物解剖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对突出畜牧兽医专业办学特色,贯彻“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组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针对动物解剖生理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学生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的培养,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只有系统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进一步学好畜牧兽医专业的后续课程,这对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应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1],增强专业技能训练,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要接近1∶1,为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学时保障。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可使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更加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1.1以行业需求为目的,确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动物解剖生理课程作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也应以服务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为目的来确立实践教学内容重点。笔者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到行业企业去调研,与企业兼职教师、企业专家和一线职工等交流探讨解剖生理实践项目在生产和临床上的应用;二是同后续课程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通过调研和教研活动,深入探讨专业技能与动物解剖生理实验实训项目的联系,充分明确该课程的实践教学重点,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在临床上家畜存在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等肺部疾病,肺叶及肺小叶的结构应作为肺形态学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的重点。瘤胃内微生物发酵会产生大量气体,在病理条件下会导致瘤胃臌气,在临床上常用视诊、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方法诊断。因此,瘤胃体腔内的位置和体表的投影应作为解剖实习和活体触摸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确定实践教学重点,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合理地开展实践教学设计。总的来说,本课程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部分与兽医临床和畜牧生产关系密切,其相应器官的标本观察、组织切片标本观察、解剖实习、生理实验实训应作为重点项目。教学难点一般与教学重点相对应,相对而言,各种动物的生理实验实训部分是授课的难点。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这些重点和难点,并合理地组织教学。

1.2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根据行业需要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行业在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在不断涌现,若实践内容滞后或者教给学生的技术落后,就会造成教学与行业的脱节,培养的学生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例如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等实训项目,以前采用计数板等设备开展该项目实训,但这种方法现在来看已经比较落后,并且存在较大误差。目前,血液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已经是兽医临床,特别是宠物疾病防治中常用的检测工具。因此,在教学中应大胆对实践教学项目进行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并将其充分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1.3积极开展拓展性教学活动

在该课程中,解剖组胚实验实训主要是通过观察动物器官的标本、模型和组织切片标本,使学生掌握各系统器官的形态、构造及各系统器官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增加拓展性实验实训项目,如让学生参与标本、切片的制作过程。当前标本制作行业前景广阔,除教学标本外,还有许多观赏用、纪念性的标本。通过标本制作,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剖生理知识,并能掌握一门拓展性技能,拓宽学生未来就业的空间。对于生理实验,除了要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外,还可适当增加一部分研究性实验。例如利用多道生理记录仪研究不同药物对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等。通过做此类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实践教学采取随堂实验实训教学和教学实习周两种形式授课。伴随每个理论模块的学习,开设随堂实验实训课,让学生验证和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教学实习周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开展较综合的操作技能训练。设置0.5周的集中实习,主要安排动物活体触摸、动物解剖及生理大实验,使学生较系统、完整地学习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掌握必要的技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2.1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的“讲解—操作—实验报告”的教学过程已不能适应新的实验课堂教学需要,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2]。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实验实训课的课前预习,开展“翻转式”教学。对各种组织器官的观察,学生可以先通过相应理论模块的学习和开放的标本室观察自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答疑;对生理实验实训,可以先通过精品课程网站等让学生进行线上预习,充分了解实验实训过程,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二是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特别是在生理实验实训课中,要多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实训,并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寻找答案。三是注重分组合作学习与讨论。加强实验小组内学生的合作,在个人掌握必备技能的基础上,协作完成实验实训项目。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加强研讨,如可以讨论不同动物的同一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位置的异同点;讨论生理实验的原理,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沟通的能力;通过组内讨论及组与组之间的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表现欲、自信心[3];通过问题的解决,除了能培养学生必要的专业能力,还能逐步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4]。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积极的教学氛围。

2.2适当联系兽医临床和动物生产实践开展教学

实践教学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积极性较高,但不能单纯为了操作练习而开展实验实训。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该实验实训操作在兽医临床和动物生产上的重要意义,要尽可能地基于工作过程开展实验实训。如在动物解剖实习时,不仅要明确组织器官的形态、位置,而且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相应的诊疗用途或手术知识。在观察前肢臂内神经丛时,可以适当联系抢风穴封闭麻醉;在讲解血管时,可以结合临床上采血、放血和输液等诊疗过程。通过联系兽医临床和动物生产,可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做了重要铺垫,同时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这就要求该课程教师要有一定的兽医临床和动物生产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双师”素质水平。

2.3理论教学进实验实训室,开展现场教学

动物解剖生理课程实践性强,单纯的黑板上讲课或多媒体授课效果欠佳。因此,让理论教学走进标本室、显微镜室,开展现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运动系统时,可直接在标本室,利用整体骨骼标本和散骨标本讲授,这样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器官的结构,理解掌握不同动物骨骼解剖结构的异同点。

2.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实践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器官标本观察、组织切片观察和生理实验实训等也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师演示与学生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如采用大量的标本、模型进行实践教学很直观,但相对而言,教师劳动强度大,并且其与新鲜的实物有一定的差距;而大量开展解剖实习,则会提高教学的成本,还可能会浪费教育资源。通过在实验实训室安装多媒体设备,可解决以上问题。多媒体技术可以多方位展现新鲜的组织器官,同时结合器官标本、组织切片标本观察,更能增强教学的效果。对于实践操作性强的项目,可以通过录像或编辑动画辅助教学,并通过精品课程网站、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实现该教学资源的共享,在课上课下,学生均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线观看学习。

3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考核具有检查评价、教育激励、反馈调控等功能,应加大对实践技能的考核力度,将该课程的总成绩分为三部分:平日课堂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其中在技能考核成绩与平日课堂成绩中实践教学部分的成绩之和占总成绩的50%。技能考核由原来随堂实验技能考核和实习报告成绩考核变为多元化考核模式,包括平时素质考核、随堂技能考核、期末技能抽考与技能比赛等。

3.1平时素质考核

平时素质考核就是将学生的平时表现纳入评价体系,通过课堂考勤、学习态度、预习情况、课堂答问积极性、小组协作、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考察和评价学生,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两部分。当学生对某些问题有独到见解或有创新的实验操作方法时,应给予适当分数奖励。这种考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便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养成。

3.2随堂技能考核

在教学评价机制中,随堂考核是快速发挥检测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每次实验实训后,对关键的技术和重要的技能进行现场检测便于督促学生勤动脑、多动手。同时通过考核可尽快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指导教学过程。

3.3期末技能抽考与技能比赛

为检测同级不同班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进一步督促学生学好技能,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比较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督促教师加强实践教学,可在期末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技能抽考。技能抽考是随机抽取每班学生5~6名,参加本专业统一组织的技能考试。其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既可反映该班的技能水平,又可反映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技能比赛与技能抽考发挥的作用基本相同,但技能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手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比赛的项目包括:利用散骨进行全身骨骼或前后肢骨骼的组装比赛、组织器官的识别抢答比赛、组织切片标本的识别比赛、在动物尸体上定位器官的比赛,等等。期末技能抽考和技能比赛是一种对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评价过程可引入第三方,如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担任考核组评委。第三方参与评价,除了可以更好地体现评价的公平、公正外,还可以增加行业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了解,便于校企合作育人。

4结语

动物解剖生理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根据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要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考核方式。教学改革要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以便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月明.多媒体技术在《动物解剖生理》实验实训课上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10):194-196.

[2]孙洪兆.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3):120-122.

[3]任静波,任丽哲.《动物解剖生理》实验课应用“参与型”课型的效果[J].养殖技术顾问,2007(7):120.

动物医学课程范文6

>> 任务驱动法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职院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的教学改革 技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模式探索 高职教育《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高职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 案例教学模式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办公自动化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技工院校《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浅谈 自动化专业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浅议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发展情况 化工生产控制自动化及仪表探究 我国化工自动化仪表及发展 浅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发展 化工生产控制自动化及仪表探析 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仪表及系统 化工自动化仪表检修及维护浅析 职业院校“组织行为学”课程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厉玉鸣.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适用)(第三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

[3] 乐建波.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工艺类专业适用)(第三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

[4] 任务驱动教学法[OL].

[5] 武汉市财贸学校.“任务驱动教学法”教案模板[OL].

[6] 任务驱动教学法[OL](2007-10-29).http:///Article/jyky/ktyj/200710/4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