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疾病护理常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急诊疾病护理常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急诊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疾病护理常规范文1

【关键词】 护理干预;急诊输液期;效果

大部分急诊患者需及时予输液治疗, 但由于其自身病情紧急, 难以较好配合医疗工作。本文针对已选定的80例急诊输液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诊输液患者, 按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研究组男22例, 女18例, 年龄19~72岁, 平均年龄(44.53±9.28)岁。疾病类型:消化道疾病18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泌尿系统疾病7例、心脑血管疾病5例、其他1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2例, 初中及以下8例;对照组男23例, 女17例, 年龄20~73岁, 平均年龄(45.26±9.13)岁。疾病类型:消化道疾病16例、呼吸系统疾病10例、泌尿系统疾病8例、心脑血管疾病4例、其他2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1例, 初中及以下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心理干预:输液前保持温柔态度与患者沟通, 介绍输液室环境及设施, 取得患者信任, 并观察其心理状态, 予以适当心理疏导, 输液中安抚患者情绪。②生理护理:穿刺前选择合适针头、消毒物品及固定材料等, 观察外周血管情况, 并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 输液中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情况调整滴速并给予保暖措施;输液完毕后叮嘱患者于输液室内待30 min, 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予以处理。

1. 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ESCA从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三方面评估干预前后患者自护能力, 其与评分呈正比;采用HAMA和HAMD评分评估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 焦虑、抑郁严重程度与评分呈正比[1, 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ESCA各方面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诊输液是急诊工作的重要环节, 由于患者人数多、病情复杂、心态不稳定等因素, 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不良事件, 因此需及时予以科学合理护理干预, 以促进急诊输液顺利进行[3]。常规护理虽然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紧张等负性情绪, 但该方法未从患者实际出发, 只采用适用于大部分需输液疾病的固定护理模式, 因此难以短时间内取得理想护理效果。而综合护理干预从患者实际病情、心理状况、家庭经济情况等实际出发, 根据其输液前后与输液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变化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因此可有效提高患者输液配合度, 减轻其疼痛程度, 并最大程度发挥输液的治疗效果。

分析本研究结果可知, 干预后研究组ESCA各方面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排解急诊输液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进而改善其生存质量, 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金华, 尹敏, 张丹芳.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期间的应用效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7):144-145.

[2] 张年秀.个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治疗状态的影响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18):73-74.

[3] 周红卫, 李智.人性化护理对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9):108-110.

[4] 陈玉杰.舒适护理模式对急诊输液患者自护能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13):18-19.

急诊疾病护理常规范文2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胃出血

胃出血是一种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该病的发作速度较急,大多数患者在发病之后会伴随出现胃痛、呕血、消化紊乱等症状表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次研究对接受急诊治疗的胃出血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急诊治疗的胃出血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胃出血疾病发病时间1~14h,平均发病时间(4.5±0.9)h时;患者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52.4±0.7)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观察组患者胃出血疾病发病时间1~13h,平均发病时间(4.7±0.8)h;患者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52.6±0.5)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两组上述三项自然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常规胃出血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措施为:①常规护理:入院后立刻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并保持畅通,尽量选择粗大血管,补液速度依据具体情况而定,观察基本的生命体征情况,在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趋于稳定之后,可以适当的减慢补液速度,避免对肺部及胃部造成不必要的刺激,防止再次出血症状的出现。帮助患者选择正确,平卧,且下肢保持抬高状态,保证脑部的血液供应充足。有呕吐症状出现的时候,应该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避免发生误吸或窒息等症状表现,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负压吸引器进行清除处理。②心理护理:定期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对于出现紧张、恐慌等不良情绪患者进行必要的疏导和安慰。及时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帮助其树立疾病治疗的信心,给予患者必要的关心和安慰,出现意外出血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陪伴在其身边,以对其进行安抚。③饮食护理:该病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都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要对其饮食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病症程度较轻,没有呕血、呕吐等症状表现的患者可以令其适当食用一些清淡、温凉的流质食物。对于一些疾病程度较重,出血量多,呕吐程度明显的患者,则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病情恢复后,可适当食用一些没有刺激性的且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并逐步改变至正常饮食状态。④行为干预:病情程度相对较轻的患者,可以令其自行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对其进行生活行为指导,活动应该保证轻缓,忌急起急坐等动作。有心慌、头晕等症状出现的时候,相关医护人员要及时进行观察并处理。对于一些病症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当进一步多加巡视,对患者进行有意识的保护[1]。

1.3观察指标 选择对急诊胃出血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胃出血控制效果、急诊治疗总时间等作为观察指标。

1.4疾病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便血、呕血等表现完全得到控制,大便隐血试验结石显示为阴性的次数超过3次,内镜及X线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有效: 症状明显好转,潜血呈现间歇性阳性; 无效: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2]。

1.5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当P

2结果

2.1对急诊胃出血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在接受急诊胃出血治疗期间有36例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满意度为81.8%;观察组在接受急诊胃出血治疗期间有42例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满意度为95.5%。该项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

2.2胃出血控制效果,见表1。

2.3急诊治疗时间 对照组接受急诊胃出血治疗(18.62±3.49)h,观察组接受急诊胃出血治疗(8.75±2.10)h,该项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

3讨论

胃出血疾病患者的治疗不仅仅依赖手术和药物,护理干预也是确保临床治疗方案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护理人员在急诊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病情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性表现有熟练的掌握,并具备扎实熟练的操作技能,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实施必要的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电解质紊乱等病理学表现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补充血容量,使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使止血成功率显著提高,使广大胃出血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对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保障护理安全,进一步增进护患关系, 是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的一项重要举措[3]。

参考文献:

[1]乔宇玲,罗春霞.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出血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11,11(14):556-557.

急诊疾病护理常规范文3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急诊胆囊切除术;腹腔引流管;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

急性胆囊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由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引起的胆囊炎症性疾病,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其危害较大,需要尽早进行治疗[1]。临床中多采取急诊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该术式创伤小,患者康复快,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患者术后需留置腹腔引流管,如护理不当易引起其他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延缓其疾病康复周期[2]。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性腹腔引流管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急诊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急诊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将术后实施针对性腹腔引流管护理的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取常规术后护理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2~71岁,平均(44.5±3.0)岁。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9~74岁,平均(44.9±3.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胆囊炎,均采取急诊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排除沟通能力差、护理配合度差、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1.2方法。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给予其用药指导和基础疾病护理[3]。观察组术后实施针对性腹腔引流管护理:(1)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急性胆囊炎的相关疾病知识和术后护理方法;(2)密切关注患者身体情况,尤其要观察是否存在皮肤出血、巩膜的情况,并积极配合医师做好各项护理操作;(3)需限制患者活动,卧床时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并协助患者翻身,在其下床时帮助其调整引流管位置;但术后早期尽量不要下床活动,嘱咐患者在活动时注意观察引流管位置,引流管应高于穿刺孔;定时对引流管进行挤压,以免引流管出现堵塞现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变形;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定时更换引流袋,定期对引流管进行消毒处理,在进行各项操作时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4)每天记录患者的血常规和生活指标,观察其是否出现胆红素上升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1.3临床评价。(1)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不良事件(黄疸、高热、腹痛、腹胀)发生率;(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估,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x±s)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其病因复杂,患者多可见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低热等不良症状,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一旦确诊,需尽早进行治疗[4]。临床中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急诊胆囊切除术是常用术式,其创伤较小,患者术后康复周期短,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患者术后需留置腹腔引流管,若护理不当可能加重病情[5-6]。以往传统的护理方法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如何做好急诊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管护理已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7]。针对性护理是一项现代化的护理方法,将其应用于急诊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管护理中,可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护理、病情监护、引流护理等诸多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护理质量,预防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能够加快病情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8-9]。

急诊疾病护理常规范文4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诊病房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结果对100例患者出院时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护理提高了医院护理质量,体现了医院优质护理。讨论心理护理对康复十分关键,其并不因患者疾病的治愈而结束。心理护理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要求心理护理的实施者要有天使般的爱心,敏感细心,善解人意,亲切善良,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深入的人文关怀理念。这种护理是人性化的,温暖人心的,可创造经济价值的,极受患者和家属欢迎和赞赏的。【关键词】心理护理;护理质量;满意度;优质服务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1.045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做好急诊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医院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为提高急诊病房患者的护理质量,了解急诊病房患者的心理需求,并针对他们的心理需求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是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保证。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0年7月100例急诊病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3~74岁。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27~75岁。

12方法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疏导;(2)妥善做好常规医疗护理,心理护理辅助医疗护理;(3)做好检查,适时报告患者心理状态,调整护理措施;(4)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等。

13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护士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患者关怀、支持和帮助,以满足患者的需要,解决心理问题,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带来的变化和适应能力,进而促进患者成熟和发展[1],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4急诊病房患者的心理特征安全感和早日康复是最普遍、最重要的心理需要,也是求医的最终目标。需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希望生命不再受到威胁,期盼得到可靠,确切安全的治疗,而且没有痛苦,急诊病房患者在院时间短,这点期望尤其迫切。需要尊重,需接纳和关心,需要信息,需要安全,需要和谐环境,适度活动与刺激。

15急诊病房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恐惧、抑郁、孤独感、依赖心理、退化心理,猜疑与怀疑,愤怒,否认心理,自我概念变化,过多期待心理等[2]。2护理

21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关心与同情是一种心理的交流,从态度、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如友善的微笑,关怀的问候,表示同情的说“我能理解”等,这些会使患者感到亲切、温暖,感到被接受,感到有依靠。患者总是容易对自己的病情有很多顾虑和担忧,害怕和不安,或将疾病看得过分严重,看不到希望,只看到消极不利得一面,可向患者说明病情,启发患者接受现实,面对现实,认识自己有利的方面,劝导患者以积极地态度和行为面对人生,面对疾病,还可以介绍病友战胜疾病的事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及时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误解,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指导,为患者提供新的思维和方法,重新认识问题,有新的、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并积极改变,战胜疾病。

22妥善做好常规医疗护理,心理护理辅助医疗护理进行。

23做好检查,适时报告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整护理措施。

24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动员社会力量,如单位、同事、亲友参与,共同努力,协助解决困难,让患者安心休养[3]。

25护理过程注意的要点

251护理人员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预见到病情恶化的表现或病情趋向好转的变化,及时辅以医疗护理措施,高度的责任心和警觉性,将极大满足患者关注生命安全的心理需求,稳定患者情绪,排除不必要的困扰。

252每项医疗护理措施,护士依据知识和经验,对其安全性和疼痛忍受程度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加上娴熟的技术,到位的心理护理,让患者觉得被尊重,接纳和关心,了解足够信息,感觉住院期间更安全。

253医院急诊患者检查,检验报告第一时间反馈患者,安抚患者焦虑心理,避免刺激性语言,如“怎么现在才来医院?病情就那样了,还怕什么?”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结果对100例患者出院时进行评估,心理护理组患者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心理护理提高了医院护理质量,体现了医院优质护理。4讨论心理护理对康复十分关键,其并不因患者疾病的治愈而结束。许多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人格特征,心理社会因素,不良行为习惯有关[2]。心理护理服务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因为患者的心理活动总是受到疾病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并不是与所患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所以应采取与患者相适应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留观患者心理需求,适时进行教育,通过学习消除不适应,建立健康行为,十分重要。心理护理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要求心理护理的实施者要有天使般的爱心,敏感的细心,善解人意,亲切善良,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深入的人文关怀理念。这种护理是人性化的,温暖人心的,可创造经济价值的,极受患者和家属欢迎和赞赏的。参 考 文 献

[1] 杨敏,张晓丽.急诊患者家属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74-75.

急诊疾病护理常规范文5

结论 对急诊科病房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病房护理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更好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避免在护理过程当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更好的保障患者疾病的治愈,值得临床上使用。

【关键词】急诊科病房 护理管理 方法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245-02

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场所[1]。由于病人的特殊性就迫使我们的护理工作人员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变判断能力、自己动手能力和有效的沟通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整个日常的工作当中需要较熟练的掌握护理急救的理论知识和使用的急救操作工具,有效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为确保急诊病房的护理质量,现本文就将我院急诊科采取的具体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进行如下的简要报告。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诊科患者138例,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56例,患者的年龄为8-78岁,平均48.5岁。患者的疾病包括有内科疾病患者59人,意外伤害患者49人,外科疾病25人以及其他疾病类型患者5例。以上所有患者在进行初步的检查判断之后,收治进入急诊科病房,患者的疾病分类数据详见下表一。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急诊科病房护理,实施急诊科病房护理管理干预,并在患者疾病基本控制之后,使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为护理人员在工作当中发生的护理差错以及患者对我院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

2 结果

我院急诊科2012年3月~2013年10月无1例医疗事故发生,我院急诊科医疗事故发生的比率要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且在138例患者的问卷调查报告中,所有的患者均对我院使用的管理制度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0%以上,1例患者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经过有效的调解之后,患者满意。具体结果详见下表二。

表二 患者的满意情况

3 讨论

从上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我是采用的 急诊科病房护理管理制度,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我院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比率,而且还明显的提高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的提高了我院的护理质量,其中具体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制度:按照我国相关的医疗管理制度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的医院规定[2],严格规范各个科室的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同时实行层层责任制和确立责任到人制,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各项有关急诊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在整个护理诊疗过程当中要反复强调“三查七对”的重要性,将“三查七对”作为整个工作当中的重点。对科室内的病危、病重的病人作为重点观察,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科内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监督和控制护理质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3.2加强业务培训:任何新入科的护理人员,除去学习常规的科室资料、科室规章制度等介绍资料之外,还学要学习往年科室出现过的差错事故[3],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除了掌握护理工作的常规项目之外,还需要比较熟练的掌握心电图和常规的生化检验指标。重点学习和掌握急诊抢救仪器如呼吸机和危重病人的护理观察[4]。定期举行业务知识培训,使用有经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讲解,有效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于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需要进行重点培训,使得护士能够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况。

3.3合理排班: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较为繁忙,且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使得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较大,特别是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突发事件多工作量大而繁重而且生离死别情况的发生也给护理人员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保证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为了更好的保障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必须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制度,实施“三班制”[5],夜班后连休等,同时在具体排班时采用整体护理模式排班制度,即“护士-护师和主管护师配对值班制”以减少医疗过错的发生。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规避错误的发生,护理记录一定要及时准确,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的动态情况。为了降低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科室可以组织适当的娱乐活动。

总之,在急诊科病房护理管理体系当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急诊护理模式。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论思想,就能够最短时间内达到让患者就诊的目的。缩短急诊病人就医住院的时间,是能够最好的保证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全的最重要措施。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更好的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潘小兰.医院病房护理管理模式探讨[J].当代护理学杂志,2011,10(31):339-343.

[2]吴伟.急诊科病房护理管理的实施方法探讨[J].实用护理学杂志,2010,09(08):114-119.

[3]李玉兰. 加强医院科室护理管理措施的必要性[J].当代医学杂志,2012,05(11):77-82.

急诊疾病护理常规范文6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b)-0129-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44 cases with emergency diabetic ketoacidosis. Methods 88 cases of patients emergency diabetic ketoacidos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4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Diabetic ketoacidosis;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effect; Satisfactory degree

DKA为临床常见的病症,主要由胰岛素治疗不当、外伤或感染引起,临床病死率较高[1]。DKA发病急促且病情不易控制,因此临床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利于急诊DKA患者的抢救时机,提高治疗效果[2]。鉴于此,该研究将探讨急诊44例DKA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4年3月―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8例急诊DKA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血液及尿液检测确诊且所有患者均知情签署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8.26±3.59)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3.89±1.14)年。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49.07±3.9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01±1.74)年。两组基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建立静脉通道及吸氧支持,检测患者尿酮、血酮及血糖的变化,进行日常生活及饮食常规护理,准备患者抢救所需器械及药物。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步骤如下:①患者入院时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消除其内心紧张及焦虑情绪,调整患者心态,鼓励引导积极参与治疗,树立治愈决心,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日常注意事项,开展疾病健康宣教活动,讲述病症知识、治疗手段及护理意义,提高自我疾病管理能力;②及时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变化,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现象,同时给予药物输注,快速补液,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输注速度;③进行抗感染治疗,严格控制患者血糖、纠正电解质,预防、降低患者心律失常及脑水肿的感染几率,嘱咐患者注意保暖、保持身体清洁;④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低糖、高蛋白及清淡饮食为主,膳食均衡保障患者营养的摄取,同时评估患者体质及恢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通过适量运动调整患者心态,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口渴、多尿及腹痛症状消失,血压正常;有效:患者口渴、多尿及腹痛症状有所减轻,血压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症状及血压均未发生变化,甚至病情恶化,用显效与有效得出总有效。采用院内自制护理?M意度调查表评估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十分满意:≥9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满意度

观察组十分满意29例,满意14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7.73%(43/44);?φ兆槭?分满意19例,满意15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77.27%(34/44);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6,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高发疾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3]。酮症酸中毒为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多发急症,因其起病较为急促,病情发展快且不易控制,临床病死率较高。在临床治疗急诊DKA患者中发现,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改善预后效果,降低病死风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