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主要实验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主要实验方法范文1
初中时期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萌芽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必要。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快速发展。笔者将从以下几点浅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激发学习情趣,教授创新方法
由于初中学生初次接触物理课程,对该学科素质教育标准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尚不具备有效的学习方法,更缺乏合理、科学的创新思维。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学情,借助直观的实验演示启发学生,尽量将需要探究讨论的问题设置得更富趣味性与新颖性。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通过设置一系列与新知识有关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分析、探索问题的答案。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借助讲述故事、已有经验、分析习题、复习旧课等形式导入新课,通过突出需要、列举不足、演示实验等形式营造需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其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初中物理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营造恰当的教学情境,很容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清楚了解教学目标,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分析问题的根源,最终牢固掌握知识的规律,并且学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比如,在讲授“测试盐水密度”实验时,笔者请学生依照教材中标出的实验目标和要求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先把烧杯的重量称了出来,然后再称出盛有盐水的烧杯重量,把两次重量差作为盐水的重量。从理论上来讲该方法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忽略了盐水倒进量杯测量体积时,留在烧杯壁上的盐水是无法计算的。这种情况下,量杯所测量的盐水体积肯定比实际体积小,难免会有误差出现。因此,知道了这种做法的缺点之后,很多学生都能想到,先测试量杯的重量,再将盐水放进量杯后称重,这样的话就不用经过烧杯这一环节,避免了盐水与烧杯接触后出现误差的状况。可见,在该实验中,学生们又学到了准确做实验的新方法,对他们思维的发展很有帮助。
二、加大拓展实验教学比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并牢固掌握实验要求及规律的前提下,应积极指导学生借助不同于教材中规定的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案进行拓展实验,以获得新的知识与实验方法。在进行拓展实验时,学生可依据自己设想的实验要求,对教材实验中的信息与要素合理取舍,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这种拓展实验要求学生树立强烈的全局意识,在清晰的目标指引下,能积极应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虽然有的同学在实验中出现了不少错误,但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自己摸索,最终都能创新出一种不一样的实验方式,并获得了新的知识与技能,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大的进步与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充分发挥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还锻炼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比如,在做“惯性实验”时,常规的实验方法,是在装有半杯水的量杯上,放置一块硬纸板,并在纸板上放一枚生鸡蛋,当教师用手指把硬纸板飞速弹出后,鸡蛋并没有随着硬纸板飞出去,而是稳稳地落进了杯子中。在同学们充分理解了纸板飞出而鸡蛋没有被弹飞,是因为惯性的缘故之后,借助这一实验环境,教师可适当延伸实验。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实验鉴别生鸡蛋与熟鸡蛋。首先,教师拿出一枚生鸡蛋、一枚熟鸡蛋,接着把两枚鸡蛋都要放在平滑的桌面上,用手指分别拨动两枚鸡蛋使其快度旋转。指导学生详细观察两枚鸡蛋有什么不同,并启发学生用已学知识解释出现不同旋转现象的根源。在聆听了学生各种各样的解释后,教师适当点评,并趁机一边重复试验过程,一边讲解真实原因:因熟鸡蛋的蛋黄与蛋清已固定在蛋壳内,因此其在旋转时较为平稳;生鸡蛋的蛋黄及蛋清处于晃动状态,其在旋转时蛋壳因惯性原因试图将蛋黄与蛋清保持在静止状态,所以就减弱了旋转速度,生鸡蛋就很快静止下来。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与形式,也是获得物理知识的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的设置,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实验课学习,充分发挥主动性、创新实验方法与实验过程,保证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能不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晓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咨询.2012(16).
[2]李菊香.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2(64).
初中物理主要实验方法范文2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实验;能力
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学科的特点进行,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本之木。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根本保证,是物理学发展的动力,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从改革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入手。下面就物理实验教学,谈谈初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一、转变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实验水平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物理过程和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而且也使教师的实验能力大幅度下降。要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需转变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实验水平。只有教师的实验水平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才有保障。
(一)提高教师演示实验水平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增强物理教学的有趣性,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教师不仅要做好教材设置的演示实验,而且要根据教学需要增加大量演示实验,才能满足物理教学要求。实践证明:教师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模仿培养实验技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演示实验水平,在上课之前反复操作实验,做到课堂上演示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正确;演示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演示实验方法科学、技巧性强;实验数据真实可靠。总之,演示实验要有科学态度、严肃严谨的作风,为学生做模仿的典范。
(二)提高教师的实验指导水平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对实验技能、技巧的接受速度是不同的,要在短短的、有限时间内大面积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实验指导水平。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先进科学实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验指导水平。
(三)培养教师教具的制做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物”导“理”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从重视和改革物理实验教学入手。教具制作是重视和改革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体现,通过制作教具,教师可以将物理方法、原理、规律融合在物理教学之中,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测量工具的使用能力
物理实验离不开数据测量,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是物理实验的灵魂。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各种测量工具的选择的方法、调试方法、观察方法、使用方法、科学测量方法、正确读数和记录结果的方法、减小和分析测量误差的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各种测量工具的能力。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是做好物理实验的保障。在初中阶段,主要让学生掌握:刻度尺、停表、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三、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
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有一个过程。实践证明:培养过程可分几步进行。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模仿能力
模仿是一种能力,无论何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都离不开模仿。学音乐需要仿声、学绘画和习字要仿帖、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更需要模仿。从测量工具的操作使用到实验报告的撰写;从实验步骤的设计到实验表格的设计;从数据的处理到误差分析等等,都需要学生从模仿教师开始。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
通过模仿和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技巧后,就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独立实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培养指导,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的思想品质。
(三)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当学生掌握了独立实验的能力之后,为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要求去自行设计做一些实验和课后小实验。也可以在学生独立实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实验进行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制实验教具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教具,自己做实验。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技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变废为宝、勤俭节约作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让学生自制实验教具做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让学生利用废弃的易拉罐制作“土电话”、自制针孔照相机、自制刻度尺、让学生制作圆锥体测高仪等。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主要实验方法范文3
1.1什么是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是基于现代网络科技下的一种新兴的各种实验技巧的总和,该技术采取虚构的幻影结构,将现实中真实的场面或事物,以相似的场面或事物用虚拟的造型呈现在你面前,使人感觉到身临其境。这种手段就叫做虚拟技术。
1.2虚拟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将虚拟技术手段运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使得其采取更加适合灵活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便达成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相比较于原始的物理实验,这种虚拟技术的采用显得更加简便快捷,所用的设备没有必要是非常齐全的,采取的数值也很随意,最关键的是,物理中的几乎所有实验都可以采取虚拟技术来完成。该种技术的使用对于各种设备材质完全没有要求,而且几乎不怎么耗费实验设备,使得做实验所需要的物质资本明显减少。这种技术是基于现代网络的一种实现方式,该实验的速率很高,操作也很便捷,使得学生更好地保持并提升学习的积极性。该种技术运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够使得实验更加生动直观,创造出一个完全自在乐观的学习环境,这样对于快速实现学生的素质目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 虚拟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1在展示型实验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展示型的物理实验最喜欢被运用在物理教学中,展示是否成功甚至可以决定那一堂上学生的收获效率。这种方法的运用,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得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决心大大增加,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实验方法。但是,这种展示型的物理实验,实际操作起来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限制,例如,实验室里的环境或者设备器材等,这些因素将严重影响着物理实验是否高效。此时,虚拟技术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展示型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种种不足。比如,在做光的实验时,老师可以先从最基础的概念谈起,使学生们对光的认识形成一个大概的框架,再使用相关的设备制作光的模型,运用虚拟技术来现场展示光是如何反射的,对学生们一定会有很大的诱惑力。接着便是带领孩子们自主学习,让他们自己思索这一实验过程和结果,从而总结出实验的相关规律。其次,老师再次使用虚拟技术重做该实验,让学生们从不一样的方位、思路上来查看实验,最终结果,由老师总结得知。
2.2在探索型实验中的应用
该种物理实验主要是以学生自己为主体,自己去探索特定的物理事项,调查得出特定的物理规范。这种实验方法的推行使得学生更好地去增强自我创作与观测能力。这种探索型的试验方法,真实使用时是有很大的难处的,此时,虚拟技术又是一剂良药,它能够发现探索型实验的种种不足,并且加以弥补。譬如,当我们在做凸透镜的摸索实验时,在真实条件下,实验室里的光线是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而虚拟技术的推广,使得这种限制因素立马不复存在。第一,老师还是得运用实际存在的事物来做相关的实验,把设备慢慢从远处到近处的方位接近凸透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实验的结果,由此更好更快的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然后,运用虚拟技术来进行试验,指导学生自己做这些实验。该实验的首要步骤就是创立能够使用虚拟技术的条件,引导学生放好实验的设备,使用计算机鼠标来实施,使实验设备慢慢挨着凸透镜,学生要对这时的各种现象做仔细观察和相应的记录,最终得出一定的结论,老师这一过程中,就起到指引作用。
2.3在操作型实验中的应用
这种类型的物理实验指的是,由学生自身参照学过已掌握的相关物理知识来自行设置、研究一些物理实验,最终要总结出相关的物理结论,寻找到一定的物理上的难题。这种实验属于较高难度的类型了,在相当多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学生根本不会有时间和条件来做一些实验,完成自作能力的训练。所以,此时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虚拟技术的作用,将其推广在课堂教学中,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当老师讲到“电路短路的问题”时,使用虚拟技术,能够使学生们可以亲自操作该实验,有着亲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找出电路线断开的因素,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做实验时的安全,使得教与学达成了完美的统一。学生在使用虚拟技术进行试验时,自己连接电路,运用鼠标进行位置的变动,一定要仔细观察和记录相关的现象与数值,以便最终结果的总结能够顺利。而这些过程都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的。
初中物理主要实验方法范文4
一、重视基本测量仪器的复习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灵魂,而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测量仪器是做好实验的前提.中考中对测量仪器的考查是重点.而有些老师往往却忽视了实验复习中最基本的部分,所以进行实验复习之前,应对课程标准中列出的测量仪器进行认真复习,复习时可采用对比复习的方法,找出异同点,便于学生记忆.
初中物理中,用到的测量仪器:刻度尺、温度计、托盘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等等.使用这些测量仪器之前必须注意它们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的位置(或校正零点)等.复习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时,可以归纳出它们的异同点,相同点:①被测电流,电压都不能超出量程;②电流都应“+”进“-”出.不同点:①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中.②不能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端,而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端.这样便于学生对比记忆,效果更佳.其中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测量仪器在复习时一定要讲解清楚.例如托盘天平是测物体质量的工具,而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包括拉力,重力等)的工具.
对这些基本测量仪器都要做到熟练使用,其中有一些重要的仪器还要了解它们的原理,正确使用的步骤及注意点等.如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使用它的正确步骤:①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②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③测量液体的温度.次序不能颠倒.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的使用这些仪器,就谈不上用它们去做好实验,更不可能设计实验.对基本测量仪器的掌握是实验复习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千万不能轻视.
二、注重实验过程中细节的复习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基本要素.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最近几年中考中突出对科学探究过程中核心要素的考查,更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细节的考查.这要求教者在进行实验复习时,不仅要认真复习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实验方案等等,还不能放过实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例如,探究水沸腾的特点时,除了每隔一分钟要记录水的温度,千万不能忽视还有一些细节: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注意聆听水沸腾前和沸腾时声音的变化情况.再如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为什么用较小的碎冰块实验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并不是使冰块受热均匀,而是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冰)能更充分接触.上述问题考查的就是实验中的细节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中考实验复习时,有些重点实验,如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等实验可以让学生重做一遍,不要害怕浪费时间,实验中的有些细节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深的印象.如此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实验思想方法的复习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可以看出,对实验探究考查的各种题型中,把对实验思想方法的考查放在了首位.当然,出题者通常把实验思想方法隐藏在题干中,作为参考者要能在考试中一眼击中要害,就要求复习课本中的每一个探究性实验时,更应注重对实验思想方法的复习.在所学的知识中,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才是其根本.
初中物理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方法有很多,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类比法,归纳法,等效替代法等等.而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最为普遍.对这些实验方法都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并能活学活用.这样在中考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如复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控制变量法就是其主要实验方法.教者复习时就应重点复习接触面粗超程度一定时,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在压力大小一定时,探究接触面粗超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在二轮实验专项复习时,可以把初中阶段凡是应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一一罗列出来,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更易于掌握.如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因素;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等.
在整个初中阶段有些实验方法运用不多,复习时可以单独列出,便于学生掌握.如实验推理法只有两处用到:一是探究真空不能传声;二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四、利用实验将知识进行串联,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初中物理主要实验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初中物理;模型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模型是教学内容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引入模型,简化物理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原型本质或规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坚持“教师为导,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物理模型法与启发式综合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运用模型法,简化物理教学
1.利用物理模型,简化物理教学
在物理学习中,有些知识较为抽象而复杂,难以直接观察与研究,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来简化。其中,构建物理模型是有效方法,包括理想模型、过程模型、物质模型等,即借助那些和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来间接揭示原型的本身性质或规律,从而简化物理问题。如光线,它是一束的并看不见的,而借助一条看的见的实线来表示则可简化问题;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也是取了简单模型,一条光线在均匀的介质中传播,从而将问题简化,这些都是理想模型的运用。其次,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将物理知识或过程变得更直观化、形象化、普遍化,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分析平静水面出现的反射现象时,可把水面视为平面镜。再如电路图就是根据实物模型而画出,将导线、开关、用电器、电源这些实物巧妙抽象成一个个符号,灵活连接后则变为能够说明电荷流动的示意图,以便研究各物体间的联系。在物理研究过程中,不少问题均可先画有关示意图,而后实践与检验。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物理模型,简化物理问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2.借助物理模型,培养学生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利用物理模型简化问题之外,教师还需要在各教学环节中渗透模型方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与能力,让学生能够更能轻松的学习物理知识。首先,在物理概念或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模意识。在物理学习中,若要有效建立物理模型,离不开平时的观察与知识积累。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包括观察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观察实验等,然后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发掘规律,构建模型。其次,在实验教学中,训练学生建模能力。比如电学实验中,我们一般将导线的电阻近似为零;将电压表视为开路,将电流表看作为一根导线等等,从而简化物理实验。另外,在物理习题中也需构建有关模型,运用熟悉的模型来解决物理问题,梳理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如杠杆平衡模型。图1是熟悉的杠杆平衡的实验图,每一个钩码有相等的重力,杠杆上每格长度也一样,可看出它们是平衡的。即3G×4L=2G×6L。
思考:如图2所示,A,B两物体在轻质杠杆两端所示位置时,杠杆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如下情况下杠杆是否平衡或往哪个方向倾斜。①同时向外移动同一距离 ;②同时向支点移动同一距离 ;③去掉A、B上质量相等的一小块 ;④在A、B上分别加一块质量相等的物体 ;倘若根据计算来求出结果,过程复杂,耗时也容易出错。而倘若将其变为熟悉的杠杆平衡模型来解决,问题就简单化了,答案也更准确。
二、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实验这一基础,巧用实验来增强学生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同时,教师也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巧妙启发,诱导同学们自主学习,实验探究,把握知识与方法。而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则符合上述要求,以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实验为主,综合运用了几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使其动手实验,“做”中学,学中“做”。
如教学《气体的压强》时,教师可运用学生实验、探究与交流结合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了解气体是不是存在压强,这一压强又有怎样的特征,该怎样测量大气压值。为使其更好地感知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可引导同学们以力学知识为基础,借助实验法与探究法,诱导学生观察分析,感受大气压的存在;讨论交流大气压的特征以及测大气压的方法,然后自主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总结归纳。比如要求同学们课前分组合作,猜测是否存在大气压,并借助身边物品合作设计物理小实验,验证猜想。课堂上,教师可引入“瓶吞蛋”、“覆杯实验”等演示实验,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思考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与经验,明白大气压的存在。而后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现象,设计有关实验,自主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对学生的想法,教师需要予以肯定,有效评价。而后提出问题,诱导学生讨论探究,如何估测大气压的值,是否可想出一个有效的实验来测量。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可提示与启发:回顾所学的压强知识,知道P=,那么我们能否将测量大气压值转换成我们熟悉的测量F与S的值呢。而后诱导学生思考测量F与S的方法,自然渗透等效与转化等方法。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探究实验方案,并选取适合的实验仪器,首先以实验图与文字形式来展现。然后汇总各组的实验方案,集体交流与评价,指出每个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说说实验设计过程中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相互补充与完善。而后利用修改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践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徐文君.物理教学中应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07)
[2]赵会川.综合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1989(05)
[3]张爱军.模型意识要适时地渗透在物理教学中[J].科技资讯.2006(02)
初中物理主要实验方法范文6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掌握,需要依托大量实验得来,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初中物理教学,是要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显著提升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性思考。而要实现物理教学的目标,就必须借助实验教学,并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延伸课外实验,注重实验的生本性,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从而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显著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优化物理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学问,涉及很多心理学内容,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将实验过程透彻的呈现出来,更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情况,要让实验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一种无法摆脱的负担。物理教师应转变传统硬性灌输的教育理念,优化实验方法,不断完善教材实验,在物理课堂上注入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不断思考,激发参与实验的无限兴趣,从而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如在进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教师应引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思考,“生活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雨天鞋容易打滑,在冰面上也很容易滑倒’的情况,大家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吗?”由于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所以学生都会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其中。由此,教师可引出教学内容,然后可以出示给学生一些小锯条,并让几名学生上讲台开展锯木块比赛,然后让他们阐述过程中的感受,那么学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木块锯到中间的时候会很吃力,摩擦力也变大了”,教师这时引导学生带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的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参与兴趣就会变浓,学生会积极思考和探索,而物理实验也就改变了那种生硬的呈现,而成为不断启发学生思考的动态体验式的呈现,从而提升物理实验质量。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实验可视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内容是很复杂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了解到相关的实验步骤、过程现象、结果呈现等情况,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换句话说,物理实验的可视性及其重要,实验演示必须要直观的呈现出来,那么学生才会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
传统实验的可视性较差,实验条件很简陋,实验过程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清晰明了的观察到的,那么自然也就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增强实验的可视效果,如利用实物投影仪、视频实验播放等手段,清晰细致的呈现实验现象。
如在学习“电生磁”知识时,奥斯特实验、直线电流磁场及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分布规律实验演示,实验的可视效果不佳,位于前面的学生看不清楚,那么后排的学生就更无法观察仔细了,条件也不允许教师拿给每一名学生看,实验的原有作用也就会损失。可是借助视频录制形式,用多媒体屏幕进行视频播放,或是用实物投影试验台同步呈现,那么实验就会被清晰和放大,而且可以进行暂停、快慢放,那么实验讲解也更加细致深入,实验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好。
三、拓展延伸课外实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物理学科的综合性较强,并且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得物理实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促使学生更多的留意生活,有意识的观察生活现象,联系相关物理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将实验生活化,达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为了突显物理实验的生活化特征,教师可有效拓展课外实验,丰富学生的物理体验与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如在讲授“杠杆”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外用木棒模拟杠杆撬石头的情景,促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阻力与动力,并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旋转的过程,然后在课堂上表达对课外实验的感悟,总结杠杆撬动石头的物理原理,然后鼓励学生用示意图绘制的形式呈现,找出阻力、支点、力臂以及动力,从而帮助学生识记知识,加深对物理实验的印象。
又如讲授“光的反射”内容时,教师应联系生活情境,促使物理实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玻璃幕墙的全反射,可借助“照镜子”这样较强生活化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课堂上进行亲手实验演示,那么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便更加具体形象,也拓宽物理实验课堂学生的探究空间,学生学起来也会更轻松,从而增强初中生物理学习的信心。
四、注重实验的生本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实验是物理知识最直接的展示,同时也是物理现象最好的验证过程,物理实验的开展,应以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为目的,增强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主体意识,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物理实验中受到启发,并将自己对物理知识的思考通过实验来验证,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便会显著增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物理教学要求,不断改进和优化原有实验流程,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力,提升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以往物理实验常常由教师独立布置和完成,那么学生就会陷于被动的境地,为了要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教师可将实验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促使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建构知识。如在讲授“浮力”知识点时,实验中常常会用到盛水容器、漂浮物等常规器材,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废弃材料,自制实验器材,那么学生准备的器材优劣便会呈现出差异性,对此,教师再鼓励学生进行浮力实验,并进行知识讲解,那么学生便会学会自主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总之,物理教学是离不开实验的,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也要借助实验才能达到高效性,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要以学生学习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观察与动手实践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实验之中,借助物理实验而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提升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谭小玲.浅谈如何有效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科学咨询,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