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年轻人的社交礼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年轻人的社交礼仪范文1
[关键词] 多重主题;《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
根据简・奥斯汀同名小说改编的2005年版电影《傲慢与偏见》,是由乔・怀特导演,凯拉・奈特莉、马修・麦克菲迪恩分别饰演伊丽莎白和达西。奥斯汀在当时颇受丁尼生、乔治・艾略特等文学精英们的钦佩,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奥斯汀在很大程度上拥有莎士比亚那无与伦比的才能。”[1]引起20世纪批评家意识到其小说的伟大之处是“非同寻常的现代性。”[2] Ⅷ
影片呈现小说包含的多重主题:婚姻主题、灰姑娘主题、男女情感自我平等的主题,特别是礼仪主题。
一、婚姻主题
19世纪女性没有工作、没有继承权,决定了她们对男性的经济依附关系。虽然婚姻是当时英国女性提升自身阶级地位和生活水准的最佳甚至是惟一的途径和手段,但在小说与影片中,体现奥斯汀是看重男女之间有无感情的,婚姻要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之上。影片开始不久,简对伊丽莎白说:“你很清楚,我从不相信结婚只是为了钱。”伊丽莎白说:“我举双手, 只有最深的爱才能让我走入婚姻。”小说在第三卷第十七章中,简说:“人怎么都可以,没有爱情可不能结婚。”[3]321婚姻是小说和影片体现的主题,小说和影片中有形形的婚姻,建立在相爱基础之上的婚姻,如达西与伊丽莎白,因结合的婚姻,如威克姆与莉迪亚的婚姻,因贪图女方年轻漂亮而结婚的婚姻,如贝内特先生与贝内特太太的婚姻,因大龄需要一个家而结婚的婚姻,如柯林斯与卢卡斯的婚姻。影片中,卢卡斯前来告诉伊丽莎白她已经和柯林斯订婚时说“他能给我提供温暖的家,给我保护,这已经足够了。我已经二十七岁了,我既没有钱,也没有前途,我已经成为父母的包袱了,我很害怕。”
二、灰姑娘主题
也有人认为小说运用了灰姑娘主题。[2]122灰姑娘主题,其特点是社会地位较微卑、财产微薄、有着好品质的女孩,嫁给有钱的好人家,摆脱困境,获得幸福和财富,过上体面的生活,提高了社会地位,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即通过外界的事物改变命运。在小说与影片中,家境一般(无门第、无贵亲、无财产)的简和伊丽莎白两姐妹分别嫁给一年有五千英镑的宾利和一万英镑的达西,宾利有一幢好房子和一座供他打猎的庄园,达西是德比郡的大财主,是彭伯利庄园的主人,出身名门望族,有着凯瑟琳夫人这样的贵亲,简和伊丽莎白获得了爱情和财富,实现了地位的飞跃,特别是后者。奥斯汀通过 “灰姑娘”的童话模式演绎着19世纪英国女性的爱情梦想,既有美好的爱情又有财富,从而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三、男女情感自我平等的主题
小说和影片表达的另一个主题是男女之间情感自我应该是平等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流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这是一个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新旧历史交替的时代。文学作品弘扬个性,肯定自我,揭示人的敏感、丰富而纤细的感情世界,塑造、展现有着强烈个性的“自我”。人的形象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主体意识。《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便是一个要求情感上的自我与男性平等、有主体意识的形象。她在与达西相处时,认为她和他是平等的,她不是男性的陪衬和附庸,更不是作为男望的客体对象而存在,她在智性和精神上表现出高等的自信和独立,展现了理想的女性人格魅力。她活泼、聪慧、自尊、自信,在精神上有优越意识,还有反抗意识。达西的傲慢招致她的偏见,人格自尊受到轻侮和伤害,电影中她的本能反应和应对是“就算把整个德比郡都给我我也不会跟愁眉苦脸的家伙跳舞”,小说写的是伊丽莎白“对他着实没有什么好感”[3]11,“伤害我的自尊心”[3]19。达西尽管出身名门、富有,属于上流社会人士,可以让伊丽莎白住上比简更大的房子、坐上更华丽的车,有更多的珠宝,由于伊丽莎白认为其狂妄自大、自私自利、无视别人的感情,破坏简与宾利的婚姻、对威克姆残酷无情,当达西第一次向她求婚时,她拒绝了。达西的傲慢与伊丽莎白的偏见处于动态之中,随着交往的增多和了解,达西针对伊丽莎白对其几项指责逐一地进行解释,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误会消除。伊丽莎白发现给达西贴上“傲慢”的标签是错误的,他其实是个彬彬有礼、和气、忠心耿耿、对人慷慨体贴之人,做好事不愿别人知道,自己不知不觉中爱上他,达到情感自我的平等,接受了达西的第二次表白。
四、礼仪主题
除此之外,在我看来,这部小说和电影所包含的另一个重要主题便是礼仪。在社交活动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是否被接受,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至关重要的。人在社交活动中,自我是平等的,礼仪、态度很重要,要表现得体,否则将被视为无礼、傲慢之人,不管你是多么富有,多么英俊,都不招人待见。
影片注意细节的刻画,注重礼仪的呈现,礼仪成为影片的统领性语言。“奥斯汀小说可谓英国文学中描写礼仪的巅峰之作”[4]5,礼仪“不仅指言语举止之文明与粗俗,还包括行为选择是否得当、得体或符合社会惯例与秩序”[4]8。传统社交礼仪之所以备受奥斯汀重视,是因为“礼仪是社会秩序的外在表现,又反过来规范交往、维护秩序”[4]7。对于维护现有社会秩序与价值而言,得体的礼仪以及得当的行为是至关重要的。礼仪是一种当下现实的规范。奥斯汀对礼仪的重视体现其弘扬传统秩序的思想,宣扬乡绅价值观。18世纪末,乡绅阶级经济情况每况愈下,陷入危机,而贵族与工商业者获利丰厚。维护着社会秩序的是乡绅阶级,这个阶层提倡理性、节制、睿智和礼仪等品质。礼仪是乡绅阶层的标志性特征之一,礼仪成为社交生活中诠释与判断人物的手段,有着凌驾一切的地位。男子成为绅士、女子成为淑女是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向往和追逐的共同理想和人生目标。
在社交礼仪中要热情、谦虚、有分寸。19世纪的英国,舞会对于未婚男女是很重要的交际活动,是认识和结交朋友、结婚对象的场所,参加舞会是社交生活的一部分。在舞会上男士要主动请女士跳舞,否则是失礼的,不跳舞时,坐在座位时,要主动和身边的人搭讪,这样显得和蔼可亲,否则是无礼、傲慢的。在社交场合要和颜悦色、随和、落落大方,这才符合社交礼仪,就会受到众人的欢迎,不会被认为高傲自大、目中无人。当简、伊丽莎白被介绍给宾利和达西认识时,前两者向后两者行屈膝礼,宾利微笑着说:很高兴认识你们,而达西毫无反应。达西在舞会上冷漠,总是愁眉苦脸,不苟言笑,不邀请女性跳舞,落下了傲慢的印象。而宾利则满脸微笑、谦和,他不仅与漂亮的简、伊丽莎白跳舞、交谈,而且也和相貌平平的卢卡斯跳舞,并表示很开心,他受到大家的欢迎。在社交礼仪中,随和、不拿架子的人受大家欢迎、称颂。
五、礼仪场景及其文化意义
电影比小说更强调礼仪的呈现,人物的礼仪表现场景特别多,几乎每个场景均有女性行屈膝礼及男性鞠躬的画面,影片展现当时的社交礼仪。影片突出礼仪,显示礼仪的细节。主要的礼仪场景体现当时社会的文化及价值观,同时展现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变化。主要的礼仪有以下几类:
(一) 地位低者先行礼
电影中柯林斯夫妇和伊丽莎白去拜访贵族出身的凯瑟琳夫人时,先是柯林斯走到坐在椅子上的凯瑟琳夫人及其女儿面前,双脚并拢、右手放到胸前,对她们鞠了躬,然后是走在后面的伊丽莎白与卢卡斯走到她们面前,行屈膝礼。又如卢卡斯回来,遇见出门的达西,她向他行了屈膝礼。再如,达西、宾利来拜访伊丽莎白一家,佣人推门进来,向伊丽莎白一家先行了个屈膝礼,再通告客人的到访。地位低下的人向地位高的人先行礼。
(二)女性先行礼
电影中的舞会场景,男女面对面地站一排,跳舞前,女子对男子行屈膝礼,男的对女的鞠躬,跳完舞,同样的礼仪。在内瑟菲尔德庄园举行的舞会上,柯林斯从简、伊丽莎白和卢卡斯背后打招呼,她们听到后,一起转身,见到他,先行屈膝礼,柯林斯则鞠躬。贝内特太太和简、伊丽莎白在街上走着,一位男性邻居从背后叫她,她们转过身来对他行屈膝礼,他鞠躬,告诉她们宾利搬回庄园,告别时,贝内特太太再一次向男邻居先行屈膝礼。女性向男性先行礼,邻居之间也讲礼仪。
(三)过错的一方行礼
影片中,简与伊丽莎白在拐角处说话,简讲完转身,无意中撞到了一名男子,她赶紧说“哦,对不起”,而且把头一低,对这名男子行了个屈膝礼。过错的一方向对方行礼、道歉。
(四)年轻者先行礼
男性年轻人对男性年长者先行礼。影片中威克姆和莉迪亚结婚后回到娘家,莉迪亚被贝内特太太拥进屋,走在后面的威克姆对还在原地的贝内特先生低头致意,后者轻轻地点了头,回了礼。
(五)体现感情变化的礼仪场景
伊丽莎白到内瑟菲尔德庄园去看望患感冒的简,进了餐厅,达西正与宾利小姐在吃早餐,达西见到她赶紧站起来,双脚并立,弯腰点头对其致意,这时达西已经喜欢上伊丽莎白,先向她行礼,看她的眼神变得深情、温柔了许多。伊丽莎白说完谢谢,行屈膝礼告别到楼上去找简。
在社交礼仪中,女性要上马车时,如有男士在场,男士通常会扶着女性的一只手帮助她上马车。在电影中,宾利扶简上马车,这时候的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关系陷入僵局,伊丽莎白要上马车时,出现达西伸出手握住其手的画面,助她上马车,这时出现伊丽莎白错愕表情的特写镜头,达西也许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个举动,脸上呈现不好意思的样子,镜头切入到他右手,只见右手掌五指张开了一下,然后又并拢,表达其心理变化及内心的感情。
伊丽莎白在给简写信的场景中,达西不敲门闯了进来,他对她鞠躬,她站起来低头行屈膝礼。达西先对伊丽莎白行礼,体现其感情的变化,对她的感情加深。达西、宾利拜访伊丽莎白一家时,两人进屋先对房间里的贝内特太太及其四个女儿鞠躬,而后五个女性低头行屈膝礼。由于达西对伊丽莎白、宾利对简的感情与日俱增,所以他们先行礼。
怀特导演改编的电影呈现小说包含的多重主题:婚姻主题、灰姑娘主题、男女情感自我平等的主题,特别是礼仪主题,展现了许多礼仪场景,强调礼仪的重要性,体现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时代的价值观,反映奥斯汀宣扬乡绅价值观、维护传统秩序的思想。多重主题的呈现使影片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令人回味。电影改编体现经典小说的多元化存在和阐释样态,巩固和加强小说的经典地位,实现小说的意义增值,延续小说的文化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宁康,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译林出版社,2011:207.
[2] Gillie,Christopher.奥斯丁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译林出版社,2011.
年轻人的社交礼仪范文2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琛瓯洗尘
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年轻人的社交礼仪范文3
关键词:概述
根源
必要性
礼仪知识
现实意义
一、社交礼仪概述
所谓‘”社交礼仪”,最初是指在较大隆重场合,为表示对宾客的尊敬和友好,根据某些惯例而举行的礼宾仪式。后来根据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需要,逐步发展为广义的礼仪,即在社会生活中由风俗习惯形成的并为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礼仪仪式、规章制度等。
现代社交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证”。所以说: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每个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社交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
二、礼仪的根源和必要性
人类礼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际来往规模的扩大,人们审美看法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礼之发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自从有了人,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来往,礼仪便发生和发展起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礼仪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运动;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礼仪源于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礼仪,简朴的就就是在社交的历程中文明得体,让对方真诚的接受你,从而真正到达相同交流的目的,让整个历程协调而优美的顺遂的举行。现代社交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来往运动历程中形成的应配合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详细体现为礼仪、礼貌、仪式、仪表等。我以为自己在学习的历程中发展了许多。首先相识到,由于地域的差异,文明礼仪有了它局限性的界说。我们要掌握好文明礼仪的尺度,明白文明礼仪也有局限性的一面,也就是晤面礼仪中要求我们要做到称谓合乎通例、入乡随俗……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也是中国明日发展的引领者、顶梁柱,在道德水准上,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在追求突出个性过程中,却有一些大学生把丑陋当成了个性。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亦不鲜见,如关门之时声震如雷、打电话从不自我介绍、不再礼让教师、端着饭盒边走边吃等等。这些不良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趋势。
因此,学好礼仪,延承文化,已蓄势待发、迫不及待。转贴于 三、相关礼仪知识[②]
我们所学的《社交礼仪》涉及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个人礼仪,公共礼仪,交往礼仪,通联礼仪,应酬礼仪,聚会礼仪,餐饮礼仪等等。通过这些礼仪方面的学习,我了解了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一种惯例,是一种习惯形式,即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
礼仪可以分为好几个部分,个人礼仪、交往礼仪、餐饮礼仪等等。
个人礼仪,包括自身的仪容、举止、服装等。我们每个人都应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举止行为,不但事关对方对自己个人形象的印象好坏,而且也是个人教养与素质的最形象的展示。
餐饮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在用餐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座次的安排、敬酒礼仪、用餐时的规范等都是在社交场合经常能用到的。如果能按照礼仪规范做到了,他人都会觉得你是个非常懂礼仪的人,反之,则会觉得你不懂礼貌,甚至会影响你的学习、事业。
公共礼仪,具体讲指的就是人们置身于公共场合时,所应遵守的礼仪规范。它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们在交际应酬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社交礼仪的内容很普遍,很深刻,它直指着我们文明修养,蕴涵着我们的文化素养,解读着我们的人格和心态,标显着我们的人生品味。{其他具体的礼仪细节在此不做阐述}
四、现实意义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学习社交礼仪,就要知行合一,谈吐做言,落落得体。自信是社交场合中一份很名贵的心理本质。一个有充分自信念的人,才能在来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碰到强人不自惭,碰到艰难不泄气,碰到欺凌敢于挺身反击,碰到弱者会伸出增援之手;一个短少自信的人,就会处处碰鼻,致使屁滚尿流。自信但不克不及自信,自认为了不起、一贯自信的人,每每就会走向自信的极度,凡事自命不凡,不尊重别人,致使强人所难。
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我觉得社交礼仪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使我的身心健康。而且使我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重要的原则要遵守的。社节虽是生活小节,但在某些场合却代表着个人、单位甚至民族、国家的形象,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它也是衡量人们的教养和道德水准的尺度。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一向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仪态大方、彬彬有礼、举止庄重、不卑不亢 ,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礼仪行为。以前没学社交礼仪的时候,对社交基本上不懂,总以为做那些是多此一举的事情,但是学过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社交礼仪还是挺重要的,就象前面所说的那样小则代表个人,大则代表国家代表民族,所以社交礼仪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个人是国家的形象。
作为一个刚刚学习过社交礼仪的大学生,我觉得受益匪浅。学习了社交礼仪让我知道了真诚尊重是礼仪的首要原则,只有真诚待人才是尊重他人,只有真诚尊重,方能创造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真诚和尊重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长存。
结语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该是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当你在社会交往中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谈,用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用得体的文书与人交流,人们一定会感触到你彬彬有礼的气度,落落大方的气质,文明道德的修养,都会平生出几分敬意。优雅合理的谈吐,亲切整体的仪容,会是人感到一股温馨的春风吹来一股热情洋溢周身。学会礼仪,驾驭礼仪,才会成为一个交际高手。享受礼仪,品味礼仪,才会成为一个有内涵有品味人士!让礼仪充满每个角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身上继续延伸。
参考文献:
1:《现代商务礼仪》 作者:于忠艳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2:《政务礼仪》 作者:金正昆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现代实用社交礼仪》 作者:陈光谊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4:《公关与商务礼仪》 作者:姜桂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轻人的社交礼仪范文4
在一个为庆祝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寿辰而举办的王室聚会上,泰国总理英拉左卧身在地向诗琳通公主行礼,表达敬意。英拉身为泰国总理,高贵端庄,拜见泰国公主为何会侧卧在地?很多人觉得不解。其实,侧卧在地,双手合十是泰国女性向王室成员行的见面礼仪。泰国是个王国,又深受佛教文化影响,因此有着自己独特的见面礼仪。
一、见面时的服饰礼仪
(一)日常生活随意
泰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可穿各式流行服装,日常穿着就偏向于舒服一般走在大街上的还是挺随便的,上了年纪的人,多穿着传统服装,比如女士穿长筒裙;而年轻人则选择比较休闲、时尚的打扮,比如T恤、牛仔裤等。但在公共场合忌穿短裤。
(二)正式社场合讲究。
正式场合和庄重的仪式,男士通常穿深色的西装,打领带。中国导演徐峥自导自演影片《人再途之泰》推动泰国旅游业,受到了泰国女总理英拉的接见,原本好事一桩,却被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提出问题,点名道姓批评其不注重社交礼仪,“卷着衬衣袖子,敞着胸口”随意打扮,有损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在大多数的业务往来中,男性可以穿长裤和衬衣,领带可系可不系。在晚会上可穿深色西服,也可以穿泰国传统的无领丝绸衬衫,这种装束也适合于正式场合。在多数的社交活动中,女性须着正式的服装或裙子加罩衫。英拉在拜见泰国公主时着白色裙式军装,严谨而注重。
二、见面时的举止礼仪
(一)谦恭温和,重头轻脚”。
泰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被誉为“微笑的国度”。泰国人性情温和,待人热情,有礼貌。无论擦肩而过的行人、化缘的僧侣,还是街头踢球的孩童,目光交接的刹那,泰国人脸上都会漾起笑容。泰国人十分注意手、头、脚等方面礼仪,因而有关的禁忌很多。如向泰国人递送东西时,比较正式的场合要双手奉上,一般情况下用右手递给对方。忌讳用左手接递,更不能抛东西给他人,交换名片,接受物品,都必须使用右手。否则会被认为鄙视他人和缺乏教养。千万不要动手拍打对方,或用左手接触对方。泰国人非常重视头部,绝对不能用于摸泰国人的头,否则被视为泰国人的极大侮辱。在泰国,只有国王、高僧和父母才能抚摸小孩的头。泰国人坐的时候,对双脚放置的姿势很有讲究,尤其是在公共场合陪伴客人时,不能以脚底对着他人。从别人面前走过时(不管别人是坐着或站着),不能昂首挺胸,大摇大摆,必须躬着身子,表示不得已而为之的歉意。妇女从他人面前走过时,更应如此。
(二)微笑合十,贵贱有别
由于信仰佛教,泰国人在一般的交际应酬中不喜欢与人握手。他们最常用的见面礼节是带有浓厚佛门色彩的合十礼。但泰国等级制度非常森严,因此在泰国合十礼有很多讲究,“长幼有序,贵贱有别”是行合十礼的基本规则。年龄大小和社会地位高低决定了泰国社会中行礼的先后次序,即:晚辈先向长辈行礼,下级先向上级行礼,平民先向皇室、僧侣行礼,皇室先向僧侣行礼。平民向皇室行礼后,皇室一般点头或在胸前合十即可;级别相差很多的官员之间或佣人向老板行礼,还礼方亦是点头或胸胸前合十。僧侣的地位最高,不要说普通人给僧人行礼,僧人不还礼,就是泰国皇室给僧人行礼,僧人也不会还礼。按照习俗,无论平民还是皇室向僧侣行礼,僧侣一律不还礼。长者在座,晚辈应坐地或蹲跪,头的高度不可超过长者。
三、见面时的交谈礼仪
(一)细声低语,语调平和
在交谈时,泰国人习惯细声低语。在泰国人看来,跟旁人打交道时面无表情,愁眉苦脸,或是高声喧哗,大喊大叫,都是失敬于人的。因此,说话应压低嗓门。无论发生什么事,也不要当众发脾气。在泰国,众目睽睽之下与人争执,咄咄逼人的表现会被泰国人认为是最可耻的行为。与别人谈话时不得戴墨镜,手势要适度,不许用手指着对方说话。
(二)称呼友善,不谈隐私
在交际场合,泰国人习惯以“小姐”、“先生”等国际上流行的称呼彼此相称。有一点较为特殊的是,他们在称呼交往对象的姓名时,为了表示友善和亲近,不惯于称呼其姓,而是惯于称呼其名。通常称呼人名时,在名字前加一个"坤"(Khun)字,无论男女均可用,表示为"先生"、"夫人"、"小姐"之意。在泰国公司内,职员们经常以"Pee"(兄姐)和"Nong"(弟妹)相称,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泰国人喜欢谈论食品、气候等,不喜欢谈论政治、腐化、王室,不在别人面前责备或是批评你的泰国同事或下属。更不喜欢谈论个人问题。在社交聚会上,男子不应同已婚女子交谈过久。假如你冒犯了别人,要微笑,说“对不起”以示歉意,还要双手合十。即使讨论十分活跃的时候,也不要提高自己的音量,不要表现出你的不满甚至愤怒,要避免使用可能使别人难堪或是对别人造成羞辱的语言和行为。,
(三)尊敬王室,敬重僧侣。
泰国是个王国,泰国人对王室很尊敬,凡遇盛大集会、宴会,乃至影剧院开始演出之前,都要先演奏或播放赞颂国王的"颂圣歌",这里全场肃立,不得走动和说话,路上行人须就地站立,军人、警察还要立正行军礼,否则就会被认为对国王不敬。因此,要避免谈论敏感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走私、地区政治、对泰国国王或王后的任何消极议论、腐败。对王室制度的任何轻微指责都会引起泰国人的不满,也禁止对佛教有任何指责或批评。与泰国人进行交往时,千万不要信口开河,非议佛教,或对佛门弟子有失敬意,特别是切勿对佛祖释迦牟尼表示不恭。
年轻人的社交礼仪范文5
关键词:社交礼仪;微视频课程;微视频设计
引言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礼仪开始成为日常行为的一种规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视频课程教学开始出现,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结合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微视频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对社交礼仪某一课程进行设计,对课堂的内容进行丰富化、多样化,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的方式将需要讲授的内容传递给每一位受教者。这种视频具有内容短,教学方式便捷,学习时间灵活等优势,使受教者更加自由地进行学习,也使互联网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应用。
一、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社交礼仪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素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就体现出社交礼仪是人们的立身之本,是人们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在学习生活中,在日常的带人接物中,社交礼仪可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当下社会许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至高无上,六个家长看护一个孩子,对于孩子的宠溺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往往在日常生活中会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存在,可能会造成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隔阂,不能好好地相处。而且社会不仅需要业务熟练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品德高尚的人。一些成年人,在生活中喜欢独来独往,上下班的路上带上耳机,拿出手机将自己“封闭”在个人的小世界里,这样的人往往在人群之中不愿抬头,更不愿与人交流。所以社交礼仪课程的存在对于受教者或是对于成年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社交礼仪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
社交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体系,也是当代人们自我发展的需要,开设社交礼仪课程对强化人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社会实践可以看到:注重自身礼仪修养的人往往会有一个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工作也相对比较顺利。由此可见,社交礼仪对于一个人的个人素质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自身的成长与内在修养的发展;有助于完善人格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事业的顺利发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礼仪已经不仅仅是个人更是一个国家及民族的精神财富,认真学习社会礼仪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增强自信,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
三、社交礼仪课程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教受教者听,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教育,即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受教者也不能百分之百地了解接受课堂的内容。并且缺乏社交礼仪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一般的大学生之中,还存在于成年人之中,这些人往往工作多年,对于生活和认知都有自己错误的习惯,并且这些人通常没有时间去学习规范的礼仪知识,造成社交礼仪缺失呈现出全社会化的现象,规范社交礼仪成为全社会的要求。微视频课程的发展与利用,使得想要进一步规范自己社交礼仪的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网络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施教者可以利用需要教学的内容制作相应的视频,制作的时间灵活,制作的方式也多样;而想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便于做笔记和进行实际操作,优势十分明显。微视频教学的方式,是通过视频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的优点是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丰富的画面、文字等信息进行视听教学,进一步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也可以使社交礼仪的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地传递给受教者,而从受教者的角度也能学习到更加生动的、形象的学习内容。而且,这种学习方式会比直接听教的方式更加容易让人接受。微视频的制作方法简单,想要通过此方式进行教学者都可以进行。这样就丰富了受教者的选择,如果有的受教者对于一个施教者的教学方式不能接受还能在学习同一课程的情况下看别的教学者的视频进行学习,往往这其中不乏大师讲座,这也使得受教者可以不出门就能学习优质课程。教学的内容还能反复得到利用,如果有的受教者在学习中看到精彩的部分还能随时回放进行学习,或者忘记的地方还能随时进行回放,在学习的时候要是有事中断还能暂停,觉得重要的部分还可以进行下载留档,也有助于笔记的形成。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受教者有一个更加灵活的空间或者时间进行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课程目标的设置
关于社交礼仪课程目标的设置,主要是要注意强化学生的礼仪规范行为与相关知识的学习并进行训练,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养成懂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使其在工作、学习之中与教师、同学、领导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为在社会中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导向。
五、社交礼仪微视频课程设计的原则
社交礼仪课程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教学的原则。社交礼仪课程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它存在于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在选取教学的内容时,可以选取一个比较常见的生活沟通交流的画面。通过进行礼仪理论知识的传达、布置任务、形象的塑造、相关的礼仪规范、称呼礼仪、问候礼仪、握手礼仪、介绍礼仪、做客礼仪等几个方面,来构建教学的情景。在这些教学情景中,待人接物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基础、最先接触的礼仪。
2.受教者为主的原则。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考虑到受教者的需求,坚持受教者为主的原则。结合生活实际,以实用为主,教学内容可以全方位进行涉猎,但必须要有重点,教学者可以通过引导启发、疑难解答、示范讲解等讲课方式,让受教者可以进行学习与思考,通过学、做一体,更加主动直观地了解课堂的内容。
3.适度分解的原则。对于一节礼仪知识课程时间较长时,可以通过分开课时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如果微视频课程时间过长,会给受教者带来疲惫感,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课程内容的传达与理解,一次进行施教的内容,可以根据受教者理解的程度和学习的内容与需求进行分课时教授,一般时间可以设定在10分钟左右。这样既可以减轻施教者每次制定课程的负担,又可以确保受教者每次学习的内容简捷、易懂、容易接受。
4.信息多样的原则。在微视频课程视频教学时,施教者可以通过手写、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教学。简单的老师讲解与传统的教学没什么区别,既然可以利用网络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采取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形象的传达,还可以通过以反面教材的形式展现给受教者。既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受教者的学习兴趣。
六、社交礼仪微视频课程的设计
在进行社交礼仪微视频课程设计时,要注意结合讲课的内容进行,通过内容设计、过程设计、PPT设计和教案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微视频课程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人际交往、待人接物的过程中,为了表示亲切、尊敬与友好而进行的规范性的行为就是社交礼仪。比如在商务交往中,会有认知礼仪、相见礼仪、交谈礼仪三个方面。教师在教课时,可以通过了解相关礼仪的基础含义、礼仪行为的功能与交往中基本要求进行教学,并注意在相关礼仪教学中留出掌握和理解的时间,可以在施教时提醒学生做笔记,提出重点,或者要求学生进行行为练习。同时,教师要学会根据受教者的自身情况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社交对象与社交内容,着重进行施教。
2.教学过程的设计。施教者在教学时要注意掌握教学内容的长短与教学内容理解起来的难易程度。同时,施教者在施教过程中要注意展现出课堂内容的吸引点(或者说亮点),吸引受教者的学习兴趣,主动地进入学习的活动中。比如说在讲授见面礼仪时,施教者可以提问:人与人之间见面会打招呼,那么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见面会怎么样打招呼呢?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在脑海中产生联想,这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教师可以停顿一下,然后说:在古代,人们面对比自己官衔大的领导,或者自己的长辈时往往会行大礼,就是平常电视上见到的跪拜之礼,或者鞠躬,如果遇到平辈时则会行拱手礼;但是现在的我们一般不会这样了,根据地区的不同,我国北方人见面往往会说“您吃了吗?”这就是打招呼的一种,一般用于比较熟悉的人,如邻居、朋友的招呼方式,一般的年轻人在交往时会说“Hello”,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现象。比较正式一点的是人们在招呼时会握手,甚至为了表现出尊重还要鞠躬,随后双手递上名片。而一些西方的国家还会有碰面礼,比较贴近生活还风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学习,同时也有助于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时布置作业,提醒学生注意自己身边有兴趣的招呼方式,作为作业下节课与教师进行交流。
3.教学PPT的设计。PPT的设计以突出教师人物形象为主,画面背景应该简洁大方,除了情景教学外,一般的教学背景最好不要有画面同时以浅色调为主。而PPT的设计要记得丰富画面内容,加上相应的人物画面或者插入相应的教学情景视频,根据施教者讲课的内容,循序渐进。
4.教学教案的设计。虽然进行的是微视频课程教学,但是也不能忽略了教案设计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整理制作微视频课程教案直观地了解教学之中的不足,同时可以看出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以便于施教者在整理过程中画出教课的重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同时对于自己在此次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正的方法,也可以对通过此次的教学对下次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以便下次进行微视频教学时进一步完善教学的内容,提升教学的质量。同时,施教者也可以将教案的电子版发放到网上供受教者下载,方便受教者了解学习中的不足与课堂的重点,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课堂的看法,提出有助于课堂质量改进的方法。
七、社交礼仪微视频课程的制作
1.制作的相关技术标准。视频制作时要考虑到视频的完整与连贯性。视频的制作要有片头与片尾,片头片尾加起来不能超过10秒;视频的总时长要控制在10分钟左右;视频的画面要清晰,有人物出现的镜头要稳定;讲解内容时语言要通俗易懂,声音要洪亮,详略得当;制作视频的画面的宽高比4∶3,建议画面的分辨率640×480;输出的格式为MP4;相关音频数据的技术参数:采样率为48khz,双声道,输出格式为AAC。
2.制作的方法。制作微视频课程视频时可以以个人喜好进行。可以以电子黑板系统结合录屏软件进行;或者用像素较高的手机、DV机进行记录。施教者可以根据教学的条件和个人的喜好进行。
3.拍摄微视频课程的技巧。在拍摄时施教者要与拍摄者进行沟通,最好将课堂的内容告知拍摄者,在什么时候使用远镜头,什么时候使用特写镜头,都要在事先进行沟通。最好在拍摄之前先到拍摄的场地进行实地试景,确定好施教者的站位。同时,拍摄时要注意最好选择在阳关明媚的日子进行,或者选择在光线好的地方进行拍摄。拍摄的地方要整洁干净,设备整齐且没有相关的电子设备影响视频的拍摄。在拍摄工作之前一定要做好拍摄的准备工作,为了避免精力与时间的浪费,可以准备两台或者多台设备,多取景,以便后期的选择与剪切。拍摄的后期一定要将拍摄的视频样本交于专业人士进行后期处理,确保视频的画面清晰,音质较高。微视频课程讲课完毕以后要注意了解受教者的学习情况,微视频课程的教学旨在增强受教者学习的自主性。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受教者可能会很难完成施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任务,一些受教者可能会在打开视频后就去忙其他的工作,有的可能会在课堂快要结束时才开始观看。微视频课程从一些程度上来看是丰富了课堂的环境,但是对于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受教者,建议施教者以检查学习笔记或者进行测试的方式进行监督。受教者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笔记的重要性,虽然视频可以下载并且随时观看,但是做笔记有助于记忆力的加深。而且施教者还可以将检查笔记作为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并可以将笔记的内容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部分。微视频课程的学习方便了受教者,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也会有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受教者会忘记课程进度,可能施教者已经快要结课了,受教者才刚刚开始入门,这样就失去了微视频教学的意义。施教者可以制订学习计划,规定受教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多少课程,并通过课后检查与测试检验的方式,督促受教者进行学习。在社交礼仪微课程教学方面,施教者要注意自我风格的形成,不能为了简单,就学习别人的教学内容,敷衍了事。一个有特定风格,课堂具有吸引力的施教者是可以吸引受教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的。在课堂结束后施教者可以成立一个纠错改错小组,对于课堂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汇总,由受教者自主讨论找出解决的方案。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社交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以及社交礼仪课程的重要性、微视频课堂的优势和微视频课堂的制作和微视频课堂的注意内容进行了探讨。首先社交礼仪十分普遍地应用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需要交流,但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理解与接受造成影响,为了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教学的内容,以微视频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方便受教者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也可以使受教者更加容易理解与接受学习的内容。这样以视频为载体,教师通过对某一课程或者知识点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还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不能敷衍了事,只有精心制作的课堂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为学生提供方便的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贺严.国家法定休假的四大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J].山东社会科学,2012(10):75—78.
[2]王坤.简论情景教学模式在现代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应用改进[J].中国成人教育,2008(8):157—158.
[3]周聃.高校社交礼仪课程教学改革问题初探[J].时代教育,2016(2):55.
[4]韩小强.微视频课程的有效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4(19):244—245.
年轻人的社交礼仪范文6
【关键词】大众文化生活;舞蹈艺术;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77-02
舞蹈艺术是通过肢体之间的不同组合,来表达其中所蕴含的内容与情感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在人数和年龄方面也没有限制,这也是其流行的重要原因。[1]
一、大众文化生活与舞蹈艺术的关系
舞蹈艺术最初来源于大众生活,大多数舞蹈作品都是舞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将现实生活中的动作与细节应用到作品之中,借此创作出观众喜爱的作品。例如,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老师的孔雀舞,就是通过对孔雀的观察,对其动作进行模仿,配合与之相符的音乐和舞台效果,使得人们沉醉其中。再如舞蹈作品《敦煌彩塑》,就是通过敦煌壁画《飞天》得到创作灵感,这些作品都反映了我国舞蹈具有悠久历史和舞者的高深造诣。[2]
二、大众文化中舞蹈艺术的类型
在大众文化生活中的舞蹈主要分为三类,即自娱型舞蹈、教育类舞蹈、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就是人们在平时自娱自乐中创造出的舞蹈,借用其发泄内心情感,“霹雳舞”就是极具代表性的自娱舞蹈,在摇滚乐中尽情展现身姿,动作豪放又不失细腻,它打破了对于舞蹈的定义,使得其可以尽情感情,所以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教育舞蹈主要是指学校等舞蹈培训场所教授的舞蹈,用舞蹈艺术使人们具有更高的艺术品味。社交舞蹈是人们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主要指宴会中的交谊舞。[3]对于我国来说,也可指少数民族节日中族人一起进行的舞蹈,在少数民族中,社交舞蹈也是年轻人选择另一半的重要方式,例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
三、舞蹈艺术的作用
舞蹈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作用,主要分为教育作用、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以及健身作用。在教育中,言传身教必不可少,舞蹈就是身教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还能起到培养审美的作用。中作为文化礼仪之邦,在古代就极为重视舞蹈艺术,因为舞蹈艺术看似简单,但可以锻炼人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舞蹈艺术由于是由肢体语言构成的,所以能较好地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锻炼人的感知力等。而且通过对于审美的培养,使人具有良好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各种能力的锻炼还能有效提高人的情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情况更加重视,舞蹈作为现代人喜爱的运动方式之一,能够达到良好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有氧运动。而且舞蹈音乐可以提升人体有益物质的分泌,减轻压力,通过舞蹈动作还能起到改善形体的作用。
四、舞蹈艺术对于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舞蹈艺术可以说是大众文化生活的先导,而舞蹈又来源于生活,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舞蹈已经成为打造人们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风靡全国的广场舞文化,早已掀起了中国又一文化。不仅如此,舞蹈还具有传承作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国,因为地理和文化的差异,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舞蹈,这就是舞蹈艺术对于文化传承起到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将舞蹈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例如小朋友从小就学习芭蕾舞;青少年喜欢动感十足的街舞;中老年人则更加偏向于广场舞。人们都在进舞蹈活动中让身体得到了锻炼。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众文化生活中,舞蹈艺术不仅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使普通人更加接近艺术。在舞蹈艺术的不断普及过程中,使得人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紧密。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仅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而且还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参与度远远大于其他种类的艺术形式。在此过程中可以使人们改变对于生活的态度还有性格品质,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舞蹈还能增进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流,使得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孙晓燕.群众文化中舞蹈艺术的重要性分析[J].大众文艺,2014,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