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化学实验及其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实验及其现象范文1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安全性和无污染性。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从而不断进行探索和发现;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获得知识、开发自己的思维,还能保障自身的安全;重视化学实验的无污染性突出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些化学试剂是存在一定的污染性的,如果做完实验之后将实验器具等乱丢弃就会造成环境污染,也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一定的危害。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的。
1.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凸显探究性的特点
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是鼓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塑造良好的创新意识与科学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的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是整个实验的操作者,学生只是围观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对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其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很少进行思考和分析,而在自己动手操作时也只是简单模仿,目的是获得与教师一样的实验结果。这种单纯模仿和重复的过程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凸显探究性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1.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强化应用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有紧密联系。但是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仅仅是被当做巩固“双基”的手段和工具,其应用性基本上是被忽视的,这就导致学生认为化学实验仅仅是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定理验证和假设的,造成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缺失。因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强化化学实验的应用性,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产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并积极参加化学实验,从中获益提高。”
2.高中化学实验案例设计
高中化学实验及其现象范文2
关键词:化学;高中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14-01
化学实验不仅是对化学反应的一种演示,更是提升学生对化学兴趣的有效手段。随和我国新课标的不断完善,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从而保证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原则
对高中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材中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以及具体操作性。从而使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到更大作用和效果。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并不是单纯对实验步骤以及过程进行改进,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高中化学实验改进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
化学实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对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结论。要使化学实验教学取得应有的教学要求,那么化学实验的改进就应当充分尊重实验的科学性,科学的实验方案不仅要求使用合理的装置,同时也要求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是实验改进的关键,实验的改进不能仅仅为了实验现象的明显而导致操作过程失真。
2、高中化学实验改进应当遵循直观性原则
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实验过程中现象的明显度,也就是通过对实验进行改进从而达到反应现象明显,从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相应结论。例如:在一些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当通过适当提升仪器型号以及加大实验药剂使用量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实验的直观性,以求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3、高中化学实验改进应当遵循简约性原则
对实验进行改进,从而使实验更加科学、更加简易是对实验进行改进的方向。
4、化学实验的改进要遵循安全性原则
人身安全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注意的问题,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必须以保证师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定要坚决杜绝为了改善实验而忽略安全性的实验改进。
二、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研究
1、对实验装置的改进
首先要对化学仪器进行改进,从而保证实验的操作更加方便,实验效果更佳清晰明了,方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反应现象的了解,提升实现的科学性。例如,在高中化学实验碳酸钠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对比试验中,教材中的实验是分别对二者进行加热,以澄清石灰水作为检验物。分开实验不但浪费时间,同时二者的对比性较为缺乏,这时就应当进一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可将一直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分别在大试管中放入碳酸钠,在小试管中放入碳酸氢钠进行加热,大试管与小试管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这种改进不但节省实验时间,同时也强化对比,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分析与总结。
二是寻找化学实验仪器的代替品,强化绿色实验。通过在现实生活中收集实验用具,从而代替实验仪器,不但有效节省成本,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化学的存在。例如,在高中化学实验“黑面包”中,其所要证明的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该实验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因此学生对该实验也有很大兴趣,但该实验通常是在敞开容器中进行,并且会生成有害气体二氧化硫,这时应当考虑将实验改为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例如,使用2.5L饮料瓶代替烧杯,在饮料瓶瓶盖上转孔插入玻璃棒,在瓶口附近扎上一些小孔用以排气,在小孔上放上脱脂棉。这种做法不但能完成实验,同时也对尾气进行了处理。
2、对实验药品的改进
(1)通过对实验药品进行改进,解决化学实验现象与理论不符的情况。例如,在金属钠燃烧试验中,往往燃烧后的产物有一些黑色杂质,并非得到的是理论中的淡黄色固体,从而导致燃烧后的产物不能用于过氧化钠的性质检测实验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金属钠需要保存在煤油中,如果不对钠进行处理,那么取出的钠表层便会含有一些煤油,黑色物质便是煤油燃烧后的产物。这时应当在取出金属钠时,应当使用吸纸清除钠表面所附着的溶剂,并使用刻刀去除因接触空气而被氧化的表层,在将金属钠放入装有苯的容器内进行侵泡,侵泡一段时间后取出钠并用滤纸吸干,吸干后的钠用于实验。对金属钠燃烧进行药品改进后,不但使实验效果符合理论,并且燃烧产物应用于过氧化钠相关性质实验中。
(2)改善化学试验中试剂滴加顺序,提升实验效果。在学习铁三角关系时,可以加入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实验,按照通常的实验方式,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观察不到有白色沉淀生成,通常只能看到灰绿色沉淀,并且也观察不到红褐色物质。这时,可通过改变滴加顺序的方式对实验进行改进,既将硫酸亚铁溶液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的方式改善实验,并在氢氧化钠溶液上方覆盖一定煤油隔绝溶液与空气的接触,这种改进方式不但使实验能清晰观察到白色沉淀,同时产物保存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当提取白色沉淀,用滤纸吸取溶液后,白色沉淀片刻既会转变为红褐色,也是对氢氧化亚铁性质的验证。
参考文献:
[1] 陈仁山.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3(3)
高中化学实验及其现象范文3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课 教材改革 地位 教学功能
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这项改革是一项整体性的配套工程,它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学科体系和内容的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等,既要与高中课程整体改革合拍,又要考虑化学的发展和高中化学的特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还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都离不开化学实验。
一、实验教材的改革
改革实验教材的主要问题是要转变实验教学的价值观念,明确实验教学的作用不只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或者验证某些知识,而是具有多种功能。应使化学实验贯穿于教材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设疑和研讨,小结和复习,习题和课外活动等,以尽可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综合效益。
二、化学实验的地位及内容的变化
在传统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价值定位有一定偏差,在技能训练上过于专业、刻板。在化学实验内容的设置上通常出现“三多三少”,即学科本位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少;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实验少;着重于认知性实验的多,注重过程体验的少。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之际,化学实验的地位及教学功能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新课程中的地位变化
(1)实验目标的变化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多处涉及了有关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化学实验目标不再是单一为知识和技能而设,而是强调了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善了实验目标的三个维度,使之更趋全面。
(2)实验权重的变化
从表1可见,在高中化学课程“内容标准”和“活动与探究”中实验所占权重很大,这足以说明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除了分散在必修和选修七个模块中外,还集中体现在“实验化学”专设模块中。这种设置在以往的教材中从来没有过,也又一次证明了化学实验在高中新课程内容中占有重要位置。人教版新教材的第一章为“从实验学化学”,这一变化使“化学实验”从幕后来到了幕前,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本中这样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及完成化学实验所必需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3)实验设计的变化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探究学习又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探究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验探究,另一种是调查、讨论等活动。在这两种方式中,实验探究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方式,这种方式学生更喜欢、更易接受。
2.新课程中教学功能的变化
以化学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其教学功能的主要表述是: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②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③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新教材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1)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化学实验有助于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高中化学实验及其现象范文4
关键词: 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学
新时期,化学实验已经成为化学教学的重点部分,化学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化学思维模型和分析能力。高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探究和实践出真理的客观事实。
一、在实验中学习化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重要手段,首先,化学实验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设计,进行主动思考和创新,进而提高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究学习兴趣。其次,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物质变化过程,从而充分引导学生尊重实践。最后,化学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思维和认识转变。对于长期接受理论学习的学生,要迫使他们具有相当的动手能力和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只有逐渐改变以教师为主、教室为中心和以课本为学习来源的局限,这样才能扩展学生学习方式和知识来源的多种有效途径。
例如我们在做氯气的性质实验时,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1.氯气的制备: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氯气。
MnO■+4HCl(浓)■MnCl■+2H■O+Cl■
实验现象:集气瓶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带有刺激性气味。
2.和金属反应:氯气有强氧化性,可用钥匙加热金属放入氯气中。
2Na+Cl■――2NaCl
实验现象:有黄色火焰,形成白烟。
2Fe+3Cl■――2FeCl■
实验现象:发红热,形成棕褐色烟。
3.和水反应:氯气与水生成氯化氢和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次氯酸。
Cl■+H■O――HCl+HClO
实验现象:气体通过湿润的红色布和干燥的红色布时,湿润的红色布褪色。
4.和盐反应:
Cl■+2Kl――2KCl+I■
实验现象: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
Cl■+2FeCl■――2FeCl■
实验现象:加入加苯酚显紫红色。
5.和氨气反应:
8NH■+3Cl■――N■+6NH■Cl
实验现象:黄绿色褪去,产生白烟。
实验结论: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易溶于水,氯气具有漂白性,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强氧化剂等。
二、实验细节提升化学学习
在高中化学实验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实验中的一些小细节。新时期的教育,对高中化学实验的学习提出更贴近实践的理念,在对学生的考核中,就会更注重实验操作细节的考察。下面我们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进一步说明不注重实验细节可能带来的影响。
1.实验时,如果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有用标准溶液润洗,那么就会使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相对减小,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溶液的量增多,相应就会使滴定结果偏高。
2.在把HCl标准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中时,一定要注意滴定管的尖嘴部分有没有气泡。如果有气泡,必须调节玻璃活塞赶走起泡,否则就会使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在读数上偏大,相应地使滴定结果偏高。
3.在对滴定管进行读数时,要视线与刻线平行。若俯视读数,会使结果偏大;若仰视读数,会使滴定结果偏小。
4.在滴定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操作细节。其一,不要把标准溶液滴到锥形瓶的外面;其二,不要有标准溶液滴挂在锥形瓶的内壁上;其三,不应该让滴定管的尖嘴处悬有液滴,如果有以上情况发生,会使滴定结果偏大。
三、创新实验增进化学学习
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很强烈的,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兴趣点,激发学生参与实验和实践的主动性。从高中化学实验说,如果我们只是生帮硬套地照着教材中已经安排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我们可以将实验教材中的实例进行拆解,研究探讨替代和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做氨气的喷泉实验时,用传统的方法做,制作过程繁琐费时,实验装置的密闭性不好掌控,常会因为气密性不好造成实验失败。为此有人利用分液漏斗设计一套氨气喷泉实验装置,此装置使用的仪器简单、操作简单、实验用时短,成功地颠覆传统喷泉实验设计,开拓实验设计思维,有效创新教学方法。
1.氨气的制取及喷泉装置的组装:取梨形分液漏斗,关好下口玻璃旋塞后,加入一定量浓氨水,再塞上带有胶管的单孔塞,胶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目的是检验并吸收多余的氨气,然后水浴加热盛有氨水的部位,使氨水分解产生氨气。产生的氨气把分液漏斗中的空气通过导管置换排出,当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时,证明已有氨气排出。为收集纯净的氨气,应该多置换一段时间。最后把分液漏斗中剩余的稀氨水从导管排放到盛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然后把分液漏斗上的胶管用夹子夹住,再在塞子上插入装有少量水的注射器。把收集满氨气的分液漏斗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分液漏斗的下口端插入滴有酚酞的水中。
2.喷泉实验操作:用注射器推入少量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玻璃旋塞,即可形成喷泉。
创新点:首先,本实验装置彻底颠覆了传统实验装置,巧妙地把氨气制取装置和喷泉形成装置结合,两个实验都在同一个装置中进行,省时省事实用。其次,本实验装置接口少,操作简便,实验时间短,且成功率高。
参考文献:
[1]项云.分液漏斗在高中化学实验创新中的妙用[J].化学教育,2009,30(10).
高中化学实验及其现象范文5
一、化学实验是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只重视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与技术,更应练习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应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正是体现了这一现代化学教育发展的思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而化学实验在课程目标中多处涉及。实验对于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目标的化学实验主要由实验知识与技能、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构成:实验知识目标主要包括化学实验事实、有关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方面的知识、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等,实验技能目标是指基本操作技能、仪器和药品的选择和综合运用技能等三个方面。所谓实验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来探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发现和提出实验问题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控制实验条件能力、收集证据能力、得出结论能力、反思与评价、讨论与交流能力;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非常丰富,主要是熟悉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实事求是、完成实验、节约药品、爱护环境等。
二、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大量的化学实验内容,除了完整的学生实验课,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概念理论教学、化学用语教学和化学计算等新授课中,以至各种类型的复习课和练习课中,都会出现化学实验。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必修还是选修课程,都将化学实验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化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在实验情境中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
美国国家科学标准认为,探究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途径,也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理解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主要有实验探究和调查讨论两种形式。所谓实验探究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以科学证据为基础,针对特定的“问题”,是一种融合逻辑和想象、综合运用化学科学知识与化学实验技能、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而展开的活动,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
四、化学实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情境
学习使用一种工具,不仅要了解相关的概念和规则,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使用工具的场合和条件。研究表明,在日常情境中,许多学生在利用从正式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时常碰到问题,其原因是,源于正式学习的经验通常是脱离情境的。化学实验作为一种非凡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了有意义学习的情境。实验提供了师生、生生等多种交流合作的机会,能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理解、探究化学现象,建构对化学科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科学认知的发展,在班级学习者共同体中创建自己的科学观念。
高中化学实验及其现象范文6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课堂;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384-01
化学这门学科是在不断实验的过程中总结和形成的学科,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支撑,也是学生真正掌握化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化学试验中如何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成为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师的重要课题。
一、探究观察能力的重要特质
探究观察能力作为实验过程中必备能力之一,需要学生不断的针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进行观察以及探究。这其中包含了以下相互关联的重要特点:一个是要注意事物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不明显的一些特点;另一个是要注意到在实验中互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连接,以此来发现事物在实验中发展的特定规律。学生在试验中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探究的目的性:首先在实验前先明确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步骤,其次在实验过程中有先后性的进行观察和记录,最后确保实验现象的记录准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化学元素的反应时间长短不同,反应的现象不同,因此需要事先根据实验目的制定观察次序。
2、观察、探究的敏锐性:因为化学物质在实验过程中某种现象的出现是短时间的,因此需要我们对观察到的现象要及时做出整理,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出准备,如果没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就不能获得100%准确的信息,以此疏忽掉十分重大的发现。
3、观察、探究的理解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要将思维局限在既定的现象上,而是应该不断的实验来观察现象,扩展自己的思维,将可能发生的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了解化学物质的本质和更多的特性。
二、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
1、细致观察,提升分析探究能力。美国教育学家John Dewey 曾经指出:学校培养的应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掌握了多少课本上的知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版的教学大纲中,对于高中的化学实验课程的定义就是一种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试验中利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然后利用所学习到的经验去学习新的探究方法,在这个不断的循环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化学实验的变化是转瞬即逝的,有时需要我们对着实验仪器专心的观察十几分钟,这样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能力就在这样的静态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针对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的观察探究方法:在实验前,应该仔细听从老师细致的讲解,记录实验物质变化的重要结点,例如关于镁的燃烧试验:将镁带打磨后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是没有任何现象的,可是当你改变空气的中的条件,点燃镁带再放入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就会剧烈的燃烧,在集气瓶壁周围会产生很多白色粉状固体(MgO)和黑色颗粒(C);通过这种观察我们就会想到,以往学到的二氧化碳作为灭火器也是有选择性的;物质的燃烧有时并不需要氧气。
3、教师需要注重探索性实验教学。高中化学实验课上,教师通常喜欢选取教材中已知结果的实验进行结果性的论证,也可以成为验证性实验。这样的实验仅仅是对书本已知的知识和结论进行验证,对学生而言毫无新意和挑战性,并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与验证性实验相比,探索性实验由于其实验结果的未知性和实验结果的开放性,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一步一步实现实验操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总结结论,而这些又正式一名从事科研工作者所必备的科学素养。
由于实验结果的未知性,实验现象也没有对错之分,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现象,需要学生不断的进行观察和解析,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认知中提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法并不是简单地、直接地让学生去总结前人的科学结论,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试验中摸索实验规律,发现实验真理的作用。
4、在不断的实验中提升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实验教学中,我们的短板往往是理论知识过多,而动手实验较少,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培养动手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变迁,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改革,认识到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验课上,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加以一定的辅导,规范实验动作,要指导学生的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学生分组实验机会的增多,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都会不断的提升和进步,从而达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境界。
在“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的教学改革状态下,很多高中院校已经充分意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不断完善化学仪器、实验设备的前提下,加大实验课的教学力度,通过探究式实验教学法,不断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的同时,力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精神。在这个过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授课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并且加大探究实验的授课比例,以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也需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完成实验并进行总结、课后不断巩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1] 胡富强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J]-神州(下旬刊),2013(12)
[2] 母先勇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中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培养[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5)
[3] 彭瑞科 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J]-新课程(教研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