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范文1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应用型 实践课程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我国成为第一制造大国,电子商务更是空前发展,出于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物流外包,社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外物流巨头纷纷进入,国内物流企业亟待壮大,伴随而来的是对第三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第三方物流。而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践教学,因此,必须对物流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科学论证与规划。
一、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由于物流工作实践性强,物流企业在招聘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求应聘者要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少则1-2年,多则5-8 年,对于刚刚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实践经验的缺乏已成为阻碍其就业的最重要因素。
应用型本科的特色就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主要目的就是就业与创业。因此,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能具备一定符合企业要求的实践经验与能力就成为实践教学的首要目标。
针对我国物流产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应用型本科培养中级物流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实践课程体系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综合能力,它包括职业基本能力,物流专业能力、管理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竞争能力五种能力。打造的是既具有物流设计,运作,优化的专业能力,又懂得管理、经营,决策,营销,财务,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以学生就业与创业为导向,以能力与应用为核心,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为此,物流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
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符,要避免出现人才结构性失衡。
如香港理工大学开设国际航运课程,香港科技大学开设运输管理课程,完全是从香港转口贸易的优势出发,抓住了航运,运输的需求重点,即便有能力开设其他物流课程,也没有贪大求全。因此,我们要从地区,行业,发展阶段等方面考虑,设置物流急需的实践课程,既满足社会需求,又实现充分就业。
2.能力导向原则
物流实践能力培养应包括基本专业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两个层次。基本专业能力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针对物流企业操作岗位技能,主要有储存、运输、调配、分装、加工、信息、报关、报检,结算、货运,客户管理等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针对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主要能力为组织管理,分析决策,人际交往,创新竞争等能力。
3. 素质导向原则
著名国民素质研究专家谢思忠曾指出:大学生就业,自身素质非常重要,可以说“素质决定命运”。很多企业把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放在首位,他们特别欢迎那些事业心强、具有战略眼光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除此之外,还要有吃苦耐劳,埋头实干的精神,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活跃敏捷的思维。
以上素质的培养是实践课程设置的重要原则。
4. 学生导向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因此,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因素”,如学生的专业兴趣、动机、需要、能力、情感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最有效、最投入地学习。
5. 特色导向原则
各个学校都全面开展物流各个环节的研究和教学是不现实的,物流企业岗位群各有区别,需要高等院校结合自身特色,发挥优势,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重点锁定某些岗位群,逐步打造自己的专业品牌和课程优势,培养学有专长、独具特色的毕业生群体。比如交通类院系可注重运输事务方面,管理财经类院系可以侧重管理,营销,成本等方面。
6. 前瞻性导向原则
现阶段的学历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现代物流业发展却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物流教育也要不断更新改进,尤其是实践课程,不但要与现实物流发展与时俱进,更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先进性,以使物流人才的培养符合我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成
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应构建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基本原则为指导,以岗位技能为核心、以业务流程模拟为主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践课程体系。调动各方资源,培养学生的基本就业能力、岗位专业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适应2l世纪物流人才的要求。
1.培养职业基本技能的实践课程
职业基本技能实践课程是针对现代社会从业所必须的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课程,主要是掌握以计算机应用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能力和电子商务能力。
主要课程设置为:(1)计算机操作与维护;包括微机硬件安装与设置方法;WINDOWS 操作系统使用方法;文字编辑,电子表格,演示文稿使用方法;声音,图像编辑处理方法;网络基础和INTERNET网络应用;(2)电子商务应用:包括B2C交易、B2B交易、C2C交易、网络营销、电子合同、网上银行与支付,信息、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网上商务管理等。
2.培养物流岗位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
岗位专业技能实训实质是一种单项管理能力的仿真实训,是专门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岗位的。课程安排在物流主干课程后,主要目的是以岗位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软件为手段,实现符合岗位需求的目标。
主要课程设置:(1)运输与配送管理实训: 包括业务管理、调配管理、运输管理、路线优化等操作环节;(2)仓储与库存管理实训: 包括系统信息、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储位管理、盘点作业、库存管理等训练内容;(3)货运实训:包括拟订货代合同,处理海运、空运进出口业务,租船订舱、报关与报检,货运保险等内容,(4)供应链管理实训:包括供应链的构建方法与技能,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库存控制、采购与物流管理的方法与技能,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等内容。
3.培养综合管理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实践课程
综合性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培养 “宽口径”,综合型, 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重要环节。所设实践课程的目的是:在掌握通用基本就业技能基础上,将所学各类物流单项技能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管理,营销,财务,法律等相关知识,培养企业或部门的总体运营能力,实现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综合能力目标,同时培养一定的职业素质。
课程内容以企业生命周期为主线,以物流企业运营为背景,采用模块教学,角色虚拟方法,具体模块有:(1)物流企业管理模块:内容包括企业创立,机构设置,财务管理等;(2)物流企业营销模块:内容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服务方案设计,物流企业竞争策略等;(3)物流企业运营模块:以家电,医药,食品,汽车等功能物流为背景开展实训;(4)物流客户管理模块:内容包括客户分析,客户获取,客户维系,客户挽留等。
四、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
物流实践课程体系搭建了一个实践学习的平台,但如何实现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却需要一定的条件为保障。
1.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双师型”教师既能按照物流专业的岗位标准指导学生开展实训,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能够提供物流典型案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实战型师资队伍,要走外延和内涵双重发展之路。外延发展,就是引进企业职业经理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充实师资队伍力量;内涵发展,就是鼓励专任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到相关企业进行考察学习或顶岗实习,深入了解企业实际运营,掌握应用技能和实践知识。
2.探索与创新物流实践教学法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其直观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除多媒体,案例法等常用教学法外,在物流实践教学环节建议更多的采用以下方法:(1)现场教学法:在实习基地或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边展示、边讲、边做,直观性强,易理解、易掌握,印象深刻;(2)项目教学法: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提交物流设计方案,使不同性格爱好和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得到协调能力的提高;(3)模拟实训法 :采用实物模型、ERP模拟沙盘、仿真教学系统等直观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实训手段,模拟流程与岗位,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企业适应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3.搞好物流实验室建设
物流实验室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为学生提供物流实训的平台,是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的重要场所,应用型院校物流实验室建设更是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物流实验室建设应基于现代物流的核心理论和核心课程,并结合院校专业特色,全面系统考虑。应包括物流教学系统、物流设备、物流影视及实战推演课件、实训手册、物流实验教学计划、物流操作单据、物流运作案例等整套方案。
4.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一方面,为克服课程设置和教育体系本身存在的滞后性和适应物流实践本身的飞速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可及时洞察物流人才需求变动与发展趋势,进而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有步骤地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对企业物流岗位职业活动的深入分析,确定物流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内容。另一方面,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基地,不但丰富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校阶段就接触企业,深入实际,培养职业素质,适应职业环境,有利于将来的就业与创业。
5.将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物流运作是是个动态的、连续的流程,物流各岗位人员不但要有全面的综合性知识,而且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
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精神等适应特定职业或职业群需要的必备职业素质。在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应坚持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含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6.鼓励与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希望新进员工能马上胜任工作,这是现在社会的普遍就业准则。而学校的实训课程,模拟再好,也与实际存在差距。因此,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期,尤其是毕业实习,多接触实际,多积累经验。通过实践一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尽快进入职场角色,这样在毕业之后就有了更多的竞争优势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作为发展日益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各类第三方物流企业,越来越多的需要既掌握物流专业技能,又懂得现代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以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否担负起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重任,建立一套符合市场需求,重视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一系列人才培养措施的核心与关键。因此,我们要深入探索,总结,修正实践课程体系,使之成为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长宁: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7.12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范文2
一、我市公共安全现状
自然灾害频繁,种类繁多。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水、干旱、风灾、雹灾和雷暴等,其中风灾、雹灾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平均不到两年就会出现一次较大的风灾和雹灾。自然灾害对我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仅20__年一年时间,我市就连续四次遭受自然灾害袭击,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259万元,农业直接损失21816万元,同时造成严重的家庭财产损失和基础设施损失。这些灾害不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更给我市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很大影响,其中极少数事件引发的后遗症至今尚未消除。此外我市农村畜牧业疫情,建筑业的事故灾害,生态环境污染等几乎每年都有带来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隐性危机。
工业生产安全任务繁重。我市是以工业为主的小城市,是衔接河南省会郑州和许昌的工业中心地带,工业是我市的主要经济来源和财政支撑;全市工业企业近20__家,尤以金刚石制品、电瓷电器、有色金属加工、建筑卫生陶瓷、机械加工制造为主要产业。因此,我市的工业生产安全责任重大。尽管近两年来我市的生产安全形势总体趋于好转,但是由于我市有色废旧金属回收再加工、化工企业多且布局不十分合理,工业危险源也多,而且一些企业位于人口密集的市区和集镇中心地带。如火电厂、青山金汇等企业位于人员密集的市区和大周镇区,一旦发生化学品危险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交通、火灾事故处于高发状态,严重威胁公共安全。20__—20__两年间,我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56起,造成148人死亡,765人受伤,经济损失166.7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1.5%、4.1%、27.9%和5.5%。今年1至6月,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65起,造成24人死亡,214人受伤,经济损失36.09万元,除死亡人数、经济损失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外,交通事故起数、受伤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虽然近年来交通事故四项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继续在高位上运行。火灾事故方面,近年来全市火灾事故呈高发态势,20__年发生火灾事故31起,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5万元。今年1至6月份,共发生火灾事故5起,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3万元。
此外我市的公共卫生、动物疫病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20__年的“毒鼠强”事件给我市的药品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
二、我市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的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具有了一定的基础。目前全市已经建立起了110、119、120、122等报警救助系统和水、电、气、防洪、防震、防空等应急救助系统,其中110、120、122已经实现了应急联动。据不完全统计,在我们调查的30个部门(单位)中29个单位制定有应急预案;29个部门(单位)成立有各类应急指挥(协调)机构(含临时性的领导小组等);30个部门(单位)设立了专线或专门电话;其中安全生产、防汛、卫生、公安等部门还不定期开展了演练;在应急救援力量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公安、消防、武警、卫生为主体及各职能部门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面,正在着手完善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结构和相应程序,并着手筹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尽管我市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重视程度不够。政府的危机意识不强,政府对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缺乏长远、系统、全面的规划和组织,没有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公共突发事件的管理及应对在政府的职能设置上没有形成综合协调的平台或日常的工作机制。一些部门对公共突发事件认识不足,对事件产生的后果存在侥幸心理,所制定的预案只限于一般性部署,缺乏科学论证和可操作性的防范性措施,没有研究应急性的对策机制;一些部门对于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应当承担的职责模糊不清。政府对公众的危机教育欠缺,广大公众普遍缺乏危机意识。
(二)管理体制还不健全。首先缺乏高效统一的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指挥机构。我市各部门成立的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机构大多为虚设的领导(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某个部门,虽然这种临时机构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其缺点非常明显:一是平时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动态分析和预警缺位,无人对潜在危机作分析预警;二
是工作不具有延续性,经验不能有效保留;三是需要处理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大量时间浪费在部门间的协调上;四是工作人员都是抽调的往往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影响工作效率;五是由于事先没有专业人员研究政策和组织进行专家预警和预测,领导小组很难在短期内获取所需信息。在这种体制下的危机处理容易形成多中心、多环节,不利于统一指挥。其次缺乏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由于我市的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是以部门为主,造成一些部门各自为战,“条条分隔”现象严重,设施、设备、信息不能共享,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如我市的紧急救助服务系统大致包括:以应急救助为主的公安系统110匪警、119火警、122交通报警和卫生系统的120医疗急救,以及由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值班电话或服务电话组成的“居民生活服务电话网络”。这些电话号码多而杂,不利于群众报警,而且多数救助系统互不隶属,网络不能互联互通,资源不能共享,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很难快速协调,造成处置效率低下。又如在信息监测网络方面,卫生、民政、安全生产、畜牧都建立有覆盖到乡镇、(街道办事处)甚至村(社区)的监测网络,并有专人负责,配有专线电话(网络)和专项资金保障,由于使用频率不高,设施大多闲置。这种以部门为主,缺乏统一规划的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不仅投资大且效率不高,不利于资源共享。(三)应急预案不完善。一是没有形成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缺乏一个全市性的指导各级各部门和单位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工作意见和总体方案。虽然一些部门从局部、行业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不少具体的应急方案,但是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二是全市应急预案的结构不合理。从初步调查结果来看,各部门制定的预案中,关于生产性、自然性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较多,而关于政治性、宏观经济性方面的应急预案则很少,有些领域甚至是空白。如在应对防洪、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我们制定了比较完备的预案,但是在政治突发事件、政治变迁、政治骚乱、游行、罢工,宏观经济的通货膨胀或紧缩、失业等方面尚属空白。三是现有的应急预案质量普遍不高。一方面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由政府各部门分头做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综合管理,各部门所作的预案无法对接,造成预案无法落实。另一方面多数部门的预案,缺乏科学的论证和专家指导,造成很多预案制定出来过于粗线条,不具可操作性,有的预案本身就不科学,注定无法实施。
(四)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良好的预警机制可以起到“用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用大量的钱治疗”的作用,我市各部门虽然有一些信息收集的制度和措施,但是由于缺乏全市统一的信息收集网络,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而且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没有转化为预报,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综合性的危机决策机制。不仅缺乏其核心作用的协调机构和辅的研究机构,而且缺乏辅助决策所需的专家库和危机事件案例库。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机制,使得有些部门和单位选择“报喜不报忧”,或者是在事件发生后相互推诿责任。缺乏有效的经验积累机制。由于缺乏一个稳定的机构,每次事件处置就成立“救火式”的临时指挥部,事件处置完,指挥部也解散了,经验没有得到总结保存。缺乏良好的公共沟通机制。我市在以往发生公共突发事件时不太注意处理好与公共媒体的沟通,关键时候缺乏权威的、主流的声音,造成公众对事件性质、程度等的猜疑。缺乏公共突发事件后处理机制。如如何治疗各种危机后遗症,抚平受害民众的心理创伤,尽快恢复其生理和心理健康;对原有工作机制和体制进行反思和检讨,发现问题,加以修正。缺乏具有第三方性质的独立调查制度。我市的每一次突发公共事件后,有的没有认真加以调查,有的只是在行政机关内的调查,没有形成一个独立于行政之外的独立调查制度,以确保调查的客观公正,真正查找出事件原因,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五)救援力量不足。目前我市形成了以公安、消防、武警、卫生、水利为主体及各职能部门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这支队伍处置一般性的危机尚能应付,但是在处置特大规模危机时则显得力量不足;对于一些特殊种类的危机,缺乏处置事件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处置力量盲区;一些非专业救援力量如预备役部队、基层民兵组织等由于缺少应付危机所需专业救援知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六)社会动员能力不足。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主要依靠政治优势和组织保证,一呼百应,确保了危机状态下的社会动员。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种种问题,进行社会动员的难度加大,政府对各类非政府组织、基层单位、私营组织和民众个人的动员能力明显下降。据反映,以前紧急状况下征用国有企业的车辆、物资,企业二话不说,非常配合;现在改制为民营企业后,需要征用车辆、物资时,民营企业往往以影响生产等理由拒绝。
(七)基础设施建设不牢。我市各部门的各套应急指挥系统技术建设水平普遍不高,新的技术没有应用到工作中来。除110、119、120外,其他系统设施简陋,功能有限;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不能保障政府统一管理、统一指挥,不利于应对突发事件、大型灾难;缺乏一个完整的公用的综合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不利于直观地获取危机发生区域的地理信息。
(八)财力投入不足。由于我市的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处于创建阶段,如果没有必要的财力投入是不行的。我市在财政预算上未设公共突发事件危机处置专项预算。由于资金缺乏,目前一些专业救援队伍救援设备不足,救援物资储备不足,种类不全;尤其是乡镇(街道办事处),由于资金缺乏,人员不足,预案没有资金支持,缺乏必要的演练经费,从而成为白纸一张,无法落实。
三、加快建立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加强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已经势在必行,其他国家和我国其他城市的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经验为我市提供了借鉴,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加快建设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的步伐。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一)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几个重点
1.加强公共突发事件应对机构建设,形成上下对应的组织结构体系。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在市(县)、乡镇两级都应该设立常设的公共突发事件应对综合协调机构,如采用“鞍山模式”可直接设在人防办,要充分授权、明确职责、充实队伍、完善机构,同时应明确该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确
保机构到位和科学分工;成立公共危机应对专家委员会,作为政府在公共突发事件应对的“智囊团”,成员由各有关部门和行业精通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处理的专业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为全市公共突发事件应对提供科学的意见建议,参与预案的制定、修订;建立专家库,根据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选取全国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危机应对等方面的专家,以便在危机发生时及时得到专家的指导。2.做好全市公共突发事件的预案设计,抓好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建设。首先要制定一个全市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总预案),明确制定各类预案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分析预警管理、过程中的管理、突发事件后的管理等关键环节,各项支持保障系统等。其次要整合现有的预案资源,对于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要进行完善,对于结构残缺不全、可操作性不强的要重新制定,对于一些处于空白的领域如政治突发事件、经济性的突发事件等,要抓紧时间组织力量制订预案。第三所有制定出的预案必须经过专家评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预警机制可以将危机防患于未然,解决在萌芽。预警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覆盖全市的信息收集网络,及时收集掌握市内、国内及国外相关信息;二是建立信息分析处理系统,负责处理所收集的信息,并做出判断,提出预案和对策。
3.建立高效统一的指挥保障系统,建设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以信息部门正在建设的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体系共享平台(cers)为基础,建设设施配套的应急指挥中心、危机应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和多元化、互补式的通信、警报系统,确保指挥系统的高效、统一。在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民防能调动的军事力量的优势,建设“以专职应急救援力量为基础,以基干民兵组织为补充,以驻市的预备役部队和现役部队为支援,广泛发动群众,组成志愿者队伍,建设社区的自救互救队伍”,形成具有广泛基础、较高专业素质、组织相对紧密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4.加强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完备的物资保障体系。结合我市实际,采用建设物资储备库与财政补贴企业储备相结合的方法,整合各类救灾物资储备设施,以应对经常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为重点,应对其他公共突发事件为补充,建立我市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物资储备保障体系,确保物资保障及时。在搞好规划的前提下,按照统一标准,完善各专业部门的应急救援系统,尽快建成全市综合的地理信息系统。
(二)几点建议
1.各级领导必须充分重视。领导重视是搞好公共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必须充分认识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它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我市改革发展的成果,维护全市稳定的大局的大事来抓,将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纳入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集中人力进行专题重点研究。
2.加快制定我市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尽快组织相关部门对我市公共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现状、问题、人员、设备、软件、硬件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聘请国内外科研院所或高校制定我市公共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体系规划,通过规划提出我市的目标,明确我市的建设模式和实施步骤,并起草实施方案,确保我市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范文3
所谓危机管理的应急预案,即事前经过反复论证制定的对付危机的措施和办法。[3]危机管理应急预案的作用,多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可以规范政府的危机管理行为,防止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滥用权力。二是可以使危机管理的责任更加明确,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也便于对危机管理的成败进行评价。三是可以提高政府和危机管理的其他主体战胜危机的能力。所以应急预案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战胜危机。[4]应急预案实践显示,很多地方制定的危机管理预案在应急处理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虽然危机管理应急预案的机制已成体系,但其还是有进步完善的空间。城市供水系统,既是供给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工程设施,又是城市公用事业的组成部分。同时,城市供水系统规划还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5]城市供水系统对于城市与人民事关重大,它的安全更是如此。J市为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的二线城市,是人口达400万以上的I型大城市。2014年9月某日,位于二环西路的供水主管网早上4时左右发生漏水事故。由于受损的是供水主管网,波及区域较广,造成该市数万户居民家庭生活用水受到影响。截至次日5时,漏水管道已抢修完毕,受影响的居民家庭恢复供水。之前的2006年9月,原水公司、制水公司和供电公司之间就因水费、电费支付问题产生纠纷,造成J市全市多个水厂停产,部分区域数日停水,在全国造成不良影响。
2制约应急预案发挥作用的因素
鉴于J市两起供水事故出现的问题,下面以J市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为例,分析应急处理在发挥作用时容易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
2.1功能没有落到实处
地方和部门把应急预案看作是自身逃避职能责任的筹码和挡箭牌,以致应急预案没有在功能上落实到实处,长此以往只能成为文件性的摆设和危机来临时的走场活动。市政府设立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是为了负责城市供水较大及较大以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突发事件情况设立现场应急指挥部。有关部门和单位应设立本部门或单位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构,负责本部门或单位的应急处置工作。J市的供水应急预案改动,可以追溯到2008至2009年间。对比《2008年J市政公用事业局城市供水应急预案》和《2009年J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城市供水应急预案》,可以发现,在其中“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成与职责”标题下的领导小组构建中,由2008年的分管城建的市政府高层领导负责,调整为2009年的市政公用部门全权负责承担;同时,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2009年去掉了市建委、市总工会、市国资委、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卫生局等部门或单位的分管负责人;取而代之的是局供排水处、安监处、市供排水监测中心、水业集团、制水公司、水务公司、水库管理处等处室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从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人员调整可以看出,主要负责人员从有关供水行业的政府相关部门更改成市政公用局为主,各供水企业、水库管理处等为辅的领导格局。虽然这种调整将责任进行了形式上的细化,但同时也将应急预案的压力瞬间转移给了各供水企业及水库管理处。实际上这些新加入的单位缺少参与应急预案制定与行动的经验。在此之前,名单中有很多政府职能部门,他们在处理公共危机问题上的权威性几乎不可撼动,有着已成体系的、广泛且相对具有效率的公共危机应急预防、预警、预控系统;将这样一些部门剔除出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增加了像企业、水库管理处这些“新兵”,无论在公共危机应急的经验上、权威性上、前后承接度、应急效率等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
2.2应急预案制定不科学
地方政府、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都有自己的应急预案,但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各种预案间相互矛盾,操作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以J市为例,有其所在省份的人民政府的《省应急总体预案》、《省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还有J市人民政府的《J市应急总体预案》、《J市城市供水应急预案》、《J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城市供水应急预案》,J市水务集团的《J市水务集团供水应急预案》等十几份供水企业的预案,以及J市各县市区的《J市XX区自来水公司供水系统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等数十个供水应急预案。J市这些供水应急预案的制定单位,涉及到省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其市所在各县区政府、市各供水企业、市各水厂等单位部门以及企业。然而这些制定单位之间或存在着一定的部门隶属关系,或存在着一定的平级行政关系,或存在着责任共担的关系。在这些关系的作用下,各供水应急预案的制定单位自己制定的应急预案看似完善,一旦在实践中操作起来,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层级限制、制度压力,容易在实践过程中产生责任重叠不清、预案实施帮助无援等状况。J市各类供水系统应急预案中,有一些应急预案是模仿其他同类应急预案而设立的,没有结合当地的特殊情况而进行针对性设计,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从而使应急预案在实践中会大打折扣。
2.3落实不到位
一些供水系统应急预案制定后往往被束之高阁,各有关部门都没有提前进行系统学习或缺乏操作演练。在这种准备不足,相关人员对预案缺乏一定了解的背景下,危机来临时会降低危机处理的效率,造成实施困难。
3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及启示
一般来说,公共危机往往具有非预测性、破坏性、时间性、不可估计性等属性。要妥善解决公共危机,往往需要发动整个社会;此时,社会的运行也会暂时脱离正常状态而进入一种非常规状态。所以,公共危机应急解决应有两大方向,一个是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危机;第二个是把在危机中产生的相应损失降到最低。为此,下面对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改善意见。
3.1建立和完善在法制基础上的应急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势在必行,法治社会的建设呼吁之声日益高涨。而在大灾大难或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了更好地解决公共危机,社会需要进入一个非常规状态;与此同时,非常状态时期的法治也同样重要。从以往世界各国发生的公共危机来看,不乏一些启示:非常规的社会状态下,更加需要法治的作用,把危机应急系统纳入法治化轨道,按照和行政法治的要求完善应急法律规范,更加有效地调整紧急情况下的各种社会关系,稳健地维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权保障所需的法律秩序,确保公民权利获得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确保公共权力能够更加有效的依法行使。[6]我国现行的危机应急法律体系大致上包括灾害性突发事件法、事故性突发事件法、骚乱性突发事件法、恐怖性突发事件法、紧急状态法、战争状态法等重要部分,虽然在构建应急法律体系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妥善,但也存在着一些纰漏:第一,中央立法以行政法规和政府规章居多,部门和地方各自立法导致应急法律体系内部产生较多冲突。[8]第二,许多立法的内容较为抽象化、概念化,实践性效果并不好,忽视了紧急权力的控制和法律救济而过多的投入了紧急权力的配置。第三,较多重视政府、机关和上级的领导,轻视了非政府部门和下级机关的合作与治理;较多看重应急措施的实体性规定,轻视了应急程序制度建设;较多关注纵向的领导隶属关系,轻视了机关、部门间横向作用的互相监督与配合机制。第四,现有法律规范的清理工作机制及很多领域的应急法制规范工作仍不完善。必须使应急法律规范体系化及专门化,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从常态管理到应急管理的转换。紧急状态制度已在我国宪法中清晰地规定出来,但仍需强化发展应急机制的法治化。第一,需在短时间内制定出紧急状态法,以适应公共危机发生时带来的非常规化社会环境。第二,相应的机制与制度需要按照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进一步科学完善。第三,现有的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清理势在必行。第四,行政紧急程序法律需要更加规范化。第五,找出应急体系中的法律空白漏洞,加以填补。
3.2重视高效的情报收集和信息管理
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理阶段,需要非常重视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工作。危机来临时,其爆发的发展姿态会导致相关的危机信息量迅速增加,各式各样的信息不论何种途径、何种渠道到处传递,加之应急处理本身具有时间的紧迫性,一个不起眼的误导性、错误性信息都有可能导致决策的重大偏离,从而带来更大的灾难。在此阶段,权威信息的公告是由政府,这些权威信息导向着社会的参与度及价值选择,避免网络谣言、人言讹传等不正常的消息散布。所以,一套高效的情报收集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建立一整套信息收集、传递、处理、识别、汇报和的制度,会丰富有序地让社会公众准确且快速地了解和把握危机信息及解决进度。现在全国大部分城市紧急情况发生时,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会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向所在城市公民发出预警或报警信息,通知灾情类别和等级,但此类预警提醒往往仅限于简单的大风寒潮气象警报、天气灾害和重大地质灾害(暴雨、地震等)。供水应急突发事件的公众预警和信息几乎没有。此外,现在的互联网大媒体时代,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改变,政府的应急危机信息依旧偏重于传统的电视、短信以及滞后与消息无法及时互动的报纸、刊物;传播媒介不灵活且局限性强,造成预警及危机处理的传播速度及广度非常有限。政府应该重新衡量新时代下预警机制传播媒介的选择。
3.3建立公共危机应急指挥程序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位于先导地位的理应是风险评估;而风险评估应当设立在做应急预案之前。要先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预测风险,再根据风险的顺序确定相关配套方法及资源。目前,风险评估体系很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转换成实际工作成果的后期开展并未着手。再者,通过数据分析出来的结论最后不一定能成为危机决策的最终依据,最终决策往往要依靠决策层人员的指挥和判断。层层级级的上报请示、等待领导批示的程序,对很多突发事故的解决造成了滞后,耽误了危机的最佳解决时机,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统一、高效的公共危机应急指挥相应程序。
4结语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范文4
关键词: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安全
一、电力应急管理及其内容
所谓的电力应急管理具体是指在出现电力突发事件时,依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按照应急处理预案对事件进行处理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缩小事件的影响范围,保护国家财产和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大体上可将电力应急管理的内容归纳为: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保证重点。首先,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强化电力运行的安全管理,并认真贯彻落实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各类重大电力生产事故的发生,积极开展停电救援和紧急处置演练,增强综合处理能力。其次,在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指挥下,通过应急指挥及电网调度机构,组织开展各项相关的应急工作,如电网恢复、事故抢险、应急救援等等。再次,根据分层分区的原则,构建电力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和完善的恢复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电网供电。最后,在恢复电网供电时,要以电厂电源、主干网架、输变电设备为重点,并优先恢复重要用户的供电。
二、电力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除了省一级和主要城市制定了电力应急预案之外,其他大部分地方市县均存在没有编制相应应急预案或应急预案编制不健全的问题,使得电力应急管理的可操作性和实战性不强。地方政府在应对公共电力突发事件时仍然坚持以治理为主的守旧观念,没有形成防患于未然的意识,缺乏对电力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一旦发生电力突发公共事件,极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二)应急物资管理力度不足
应急基础设施和应急资源储备是电力应急管理的支持和保障,是突发事件得以有效应对的物质条件。然而当前,电力应急管理普遍存在应急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救援设备缺乏维护、储备物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使得应急保障资源极为匮乏,严重影响电力应急能力的提升。同时,我国公共财政应急保障储备资金不足,存在资金补偿范围单一、标准不明确等问题,使得我国在应急管理硬件上的经费资金投入较少,造成电力应急管理技术水平较低,影响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我国尚未健全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应急法规和相关政策,从而使得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资源供应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三)应急队伍建设不完善
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完善,经常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才临时组建队伍,使得应急救援队伍缺乏应急处理、协调联动和安全防范能力,降低了应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同时,电力企业没有针对应急救援队伍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使得队伍缺乏应急技能和实战经验,导致电力企业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及时。
(四)预警水平不高
在电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输不畅通的情况,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网络系统不完善,从而造成了事件应急预警水平较低。由于有些电力企业对突发性事故的预警监测能力较弱,加之对风险的预测分析水平不高,致使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的破坏愈发严重。此外,技术平台的支持不到位,信息报送制度也不完善,这直接造成了事故应急预警水平低下。
三、电力应用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电力部门应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重视对工作人员的理论培训,增强其公共安全和工作责任感。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包括信息采集管理、应急值守、调度指挥、电子预案、预警办法、训练评估等保障系统,这些系统要为电力应急管理提供技术、信息、设施支持,通过优化配置应急管理各项资源,协调各部门工作,从而提高电力应急管理水平。在编制应急预案体系时,要确保应急预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明确各类电力突发事件对各类用户的危害,对重要用户的突发事件预案进行重点管理。对应急预案实行闭环管理,以应急预案指导突发事件的处理,并以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指导应急预案的修订,提高预案管理成效。电力部门要充分利用应急预案体系有效应对电力突发事件,将财产损失降至最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二)完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和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根据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优化物资储备布局,做好物资调配工作,提高电力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效率,将电力突发事件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国家财政部门应出台应急经费政策,给予电力企业在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资源供应上的政策支持,促使各级财政部门落实应急资金拨付和使用制度。针对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密集和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建立应急救灾专项资金,使得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得以有效应对。电力企业还应当在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索电力应急救援市场化发展路径,向社会提供有偿应急救援服务。
(三)强化队伍建设
想要提高电力应急管理水平就必须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除了要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之外,还要做好对在岗人员的培训工作,具体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应急岗位管理能力培训、应急通信能力培训、装备使用培训、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等等。通过培训逐步提升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
(四)建立完善的预警平台
想要确保信息传输的畅通,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应急信息指挥平台和应急通讯保障系统,在对系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标准统一、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原则,以此来实现监管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决策评估等功能。此外,应以国电应急指挥中心的基础,建设区域应急指挥中心,以此来提升综合应急指挥能力。
四、结论
电力应急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为了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应急管理水平。鉴于此,在电网事故处理的过程中,要将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放在首位,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缩小事故影响范围,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曹峰,沈沉,陈颖.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电网应急管理[J].供用电,2014(4).
[2] 吴发旺.电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博弈[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3).
[3] 刘军,宋新甫.付纪华.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陕西电力,2011(9).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范文5
0 引 言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以下简称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是保障应急指挥和应急联动的关键因素,该课题组在针对该专题进行的多方访谈与调研中,深切感受到了应急管理领域的工作者对标准化的迫切需求。
城市应急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在发达国家尚处于发展初期。例如:在美国由于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的实施从20__年才开始,加上应急管理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因此,美国的应急管理相关标准体系至今尚未完全建立。在nims实施之前,各标准组织已经建立了不少标准,里面也有许多是和应急管理相关的,如社会公关安全、报警系统、公共卫生标准等。但该标准大多是按各专业的角度而非应急管理的角度来细分和组织。另一方面,在按专业细分的现有标准中,大多是就某一方面的某一环节的具体操作标准,很少有应急管理所需的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标准。为了完善围绕应急管理的标准体系,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委托第三方组织对现有标准进行评价和鉴定,确定完善的重点和顺序,并由其下属机构来推动新标准的建立。而且随着应急管理相关理论的逐步发展,美国的各标准组织也都不断在填补这一空缺,纷纷制定了不少满足应急管理规范化需求的标准。
我国城市应急管理相关标准有着和美国类似的问题,标准体系建设也是刚刚起步。为了应对突发紧急事件,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在20__年由国家标准委和国家发改委了《采用快速程序制修订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相关单位向国家标准委提出应急标准项目建议。各地方也积极参与标准的建立工作,如上海就在已有的危险品以及安全防范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将应急管理标准的建立深入到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中去。
参照发达国家应急管理标准化过程,我国在完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适应我国国情的相关理论来指导对应急管理标准化需求的分析,尤其是标准体系的整体框架。因而就难免在工作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来抓住主要矛盾,合理地安排完善标准体系的顺序与重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来自国外、国内的先进成果,构建了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模型,然后结合访谈调研的成果对上海市城市应急管理的标准体系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确定了一系列应优先予以保证的城市应急管理标准。
1 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模型
1.1 框架模型的构建思路
构建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模型的困难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完整地描述标准体系都应具有的共性特征;其次是如何在模型中体现出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应用领域的个性特征。这就涉及到从以下两个模型出发来考虑问题,以保证该模型既完备又不会笼统,且能充分用于指导现实工作。标准化系统工程结构模型? :在标准化理论的现有研究中,该模型是目前较为成熟的、能够全面反映标准体系的框架模型,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它不仅包括了方法论的内容,还有从国际到企业各个层次的标准体系,因此,笔者所关注的内容是其中的一个子集。
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总体框架模型:由于标准体系所依存主体也决定着框架模型的结构,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是整个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一个局部,故在讨论前者时必然要兼顾后者对其产生的要求。笔者的研究步骤为:先截取标准化系统工程中城市级的维度空间;然后截取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总体框架模型中的属于标准系统的维度空间。通过二者的结合构建了完整的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模型,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1.2 地方级标准属性空间
标准化系统工程结构模型的构建方式是将标准属性的三维空间与系统工程方法论三维空间相结合。
标准属性空间能较为全面反映标准的各种属性:专业维代表标准化活动的各专业领域,如建筑、运输、通讯、卫生、教育、文化艺术、科研、金融、保险、行政等等;级别维分为国际级、区域级、国家级、行业级、地方级、企业级;性质维包含管理类、工作类和技术类。该标准属性空间是所有标准的集合。模型中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空间主要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指导标准化开发过程。其时间维包括规划、制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或退役7个大阶段;逻辑维包括摆明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优化、决策、组织实施7个大步骤;条件维包含组织计划、情报资料、物质保证、技术措施和仪器设备、人才、知识和资金等项。如图2所示。其中级别维、逻辑维和时间维中的内容具有严格的序列关系,因此,在维度轴上标有
箭头。
系统工程方法论空间主要关注标准化工作如何按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开展。该空间实际上讨论的是标准化工作系统,而不是标准系统。鉴于笔者研究的目的是要建立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因此,在后文的讨论中将隐去其中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三维空间部分。
同时,尽管在构建地方级别的标准时要引用国际、区域、国家、行业级的标准,并给企业级的标准留有发展空间,但不同级别的标准都有着其严格的定位,因此,在讨论城市级标准时需要将级别维限制在地方级标准上。为了把标准化系统工程结构的一般标准属性空间具体化为城市应急管理的标准属性空间,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沿着级别维中的地方级对标准属性空间进行截取,如图3所示。
1.3 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标准维度空间
现有研究中大多采用二维结构来描述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但在很多时候二维结构不能满
足分析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需要。笔者就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了研究,在中外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与研究的基础上,参考caisr体系结构模型 、zachman框架模型 以及国内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由应急基础维、应急业务维和应急保障维构成的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总体框架模型(另文论述),如图4(a)所示。由于这里的业务维是按照应急管理的4个阶段来划分的,有一定的前后关系,因此,业务维应该是有向轴。但保障维和基础维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序列限制,因此不带箭头。
在该框架模型中,业务维根据应急管理的4个阶段分为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4个部分。
业务维描述了应急管理各阶段的任务、活动、资源及信息流。
基础维描述了支撑应急管理过程的基础要素子系统,包括组织系统、资源系统、预案系统和技术系统。
保障维是由应急管理系统实施、安排、交互相关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标准构成的集合。在该模型中标准是保障维的一部分,为了集中讨论标准体系问题,需要沿着保障维中的标准部分对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总体框架的维度空间进行截取,如图4(b)所示。
基础维
(a)总体框架模型
基础维
(b)标准维度空问1.4 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模型
地方级标准属性空间从专业领域和类别的角度为地方级的标准体系搭建了描述框架。尽管它完全适用于描述城市级标准体系的需要,但是却没有针对应急管理系统的需要。而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标准维度空间从应急管理过程与基础的角度所进行的描述虽然满足了上述需求,但却缺乏对标准本身属性的刻画。
参照标准化系统工程六维度模型的构成方式,综合地方级标准属性空间与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标准维度空间得到了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标准体系框架模型,如图5所示,其中轴箭头的取舍规则同上所述。
在该模型中来自地方级标准属性空间的专业维和性质维确保了城市级标准属性的完备性,来自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标准维度空间的业务维和基础维确保了标准体系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完备性。二者的结合完整解析了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中标准体系,表
1对各个维度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2 标准体系框架模型的内容策略
成功应用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模型的关键在于解决框架内标准体系具体内容的来源问题。总的说来,具体标准应该从国际标准、发达国家标准、我国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需求分析中,找到符合时代要求,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标准,例如:
1)从国际标准中引用。虽然国际标准中与城市应急管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也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其基本上代表了全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在制定标准时也需要考虑和国际接轨。因此,若iso,iec等国际标准体系中已经建立,该标准体系可以从中直接引用而来,或做必要的修改,等效采用。
2)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借鉴。美国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国内成立了大量的机构专门对应急管理进行研究,形成了以nims系统为代表的应急管理体系。特别是“9·11”事件发生以后,应急管理的相关研究和各项标准的制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且,就算是国际标准中,也有不少是从美国等发达国际的标准中直接引用而来。因此,我国的标准和规范体系中也应该合理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3)从国内已有标准引用。国内目前也在不断建立与应急管理相关的标准、规范,而各大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中也陆续建立了不少地方标准,这里应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地方标准化建设的已有成果,如南宁市提出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联动系统基本功能要求》就是全国首部城市公共安全地方标准。
4)从需求分析中得来。虽然调研而来的实际需求不一定考虑全面,但是实际需求可能是整个标准空间中最为迫切的,从而已被人们认识到的部分。因此,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不仅应该包括国际、国内已有的相关标准,也要包含目前尚未建立,但又有需求的那些标准,这样才能反映出未来标准化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3 标准体系框架模型的上海实践
借助上述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模型,该课题组分两个步骤对上海市城市应急管理中的标准体系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第一步是比较理论上的标准体系与目前已经建立的标准体系,得到需要增加和完善的应急管理标准。直接根据框架模型得到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是一个理论上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也是各城市都应该具有的、全面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
各个城市应急管标准的发展现状均不相同,通过和各城市的实际状况进行比较,就能发现各城市现有标准和理论标准体系之间的差距,这些空缺就是尚未制定的标准。这样一种筛网式的全面过滤,就能保证各城市尽快、准确地得知应该补充、增加哪些标准体系。
第二步是在应该增加和完善的应急管理标准中根据调研得到的需求分析来确定最为关键的标准。从系统工程的方法论来看,构建标准应该综合考虑标准之间的相互关联,按照一定的程序,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
在需求分析中反映最为强烈的标准,往往是各种矛盾的汇聚之地,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最需求的标准人手进行分析,能够带动一大批标准的建立、补充和完善,不仅有助于标准体系本身的建设,而且有助于对应急管理体系内在矛盾的把握。按照上述步骤对上海市应急管理标准进行理论标准体系、现实标准体系以及紧缺标准的梳理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限于篇幅,这里仅结合上海市应急响应阶段亟需建立的关键标准,如表2所示,来对标准体系框架模型在分析中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说明。
在讨论应急响应阶段的标准体系时,就需要在图5所示的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的业务维上对应急响应部分进行维度空间的截取。其结果是由性质维、基础维以及专业维构成的三维空间。
按照前文所述的两步法,借助由性质维和基础维构成的二维空间,对上海市应急管理应急响应阶段的标准需求进行分析,就得到了如图6所示的关键标准分布图(其中的编号见表2)。在进一步的工作中,可以在专业维中选择主要专业领域来对各标准进行逐步细化。
图6 在性质维与基础维的二维空间中的关键标准分布
4 结 论
1)笔者的研究对城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的以下特征进行了诠释:
① 作为整个标准体系空间的子集具有标准体系的一般属性;
② 必须面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适应其在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中的定位;
③ 该体系的构建应视为从应急管理角度对标准体系一般属性的维度扩展。
2)该标准体系框架的应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① 构建现有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在标准属性空间模型中的分布状况,对现有标准体系进行完备性评估;
② 考察现有标准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分析该标准亟待完善之处,以及与其他标准相互补充和支撑的程度;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范文6
关键词:风险管理责任体系;专项设计及审查论证体系;施工安全风险监控平台体系;
预警应急响应体系
DOI:10.13939/ki.zgsc.2016.39.060
一、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是指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的交通方式,包括地铁、轻轨、快轨及有轨电车等。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将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以来,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受到众多城市的关注,特别是地铁日益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主流发展方向。截至2015年底,中国共有41座城市获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26座城市建成并正式运营通车了11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达3618公里。其中仅2015年,中国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就高达4448公里,其中地铁3790公里,全年完成投资3683亿元,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发展的“地铁新时代”。
二、国内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国内地铁建设规模大、发展快的客观事实加上地下工程严峻的安全形势决定了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大规模、高风险”的工程特点在地铁建设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地下工程具有隐蔽性大、岩土物理力学参数不准确、施工技术复杂、作业空间有限、作业环境恶劣、施工周期长、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和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而以地铁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更具有这些显著特点,并且绝大部分地铁都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即周边环境复杂,各种建筑物、地下管线多且对施工变形控制要求高。因此,施工难度大、工期压力大、社会影响大、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特点,都集中表现为地铁工程的高风险性。由于这些客观原因,加上对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的认识不客观,风险管理不科学,风险管理的投入不到位等主观原因,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中,事故频发,形势非常严峻,令人堪忧。随着轨道交通工程规模的快速增长,安全事故总体呈上升趋势,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07年南京地铁发生地铁施工导致燃气管断裂,引起燃气泄漏发生爆炸引起大火的事件;2008年杭州地铁发生基坑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10余人受伤;在经济损失方面,上海地铁4号线越江隧道坍塌事故最为严重,虽然报警及时、人员疏散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经济损失逾人民币6亿元。面对国内地铁工程的安全形势,传统的经验型、事后型、人盯人的安全管理模式已无法应对,进行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及相关标准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国内安全风险管理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虽然刚起步,但是地下工程安全风险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自20世纪末已陆续开展。2005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地下工程安全风险分析研讨会,推动了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研究的全面开展。2007年,建设部编发了《地铁与地下工程建设技术风险控制导则》及《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初步实现我国地铁及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 50652-201 1则作为我国首部工程风险管理规范,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近几年在安全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方面,在我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地铁建设方面,新建地铁项目大都进行了风险分析与评估,北京、广州及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另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开始发展,如上海地铁依托“安程地铁工程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基于网络传输、无线通信、网络数据库、数据分析以及自动预测预警等技术,综合了施工、监理、监测、管理以及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已在上海地铁工程中得到应用。2012年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在总结大型水电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测系统经验基础上,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建设期间风险管理的要求,开发完成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施工工况录入及回放、监测原始数据采集、第三方监测与施工监测数据比对,实现了风险源的、更新、跟踪等功能,并在杭州、宁波、福州、南昌、武汉及郑州等地铁建设城市应用开展风险管理的工作。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部分成果已服务于各大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但并没有达到“风险管理化解地下工程建设之痛”的程度。
三、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内容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应是参建各方单位,对工程建设各阶段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估、预防与控制的全过程,并贯穿于自身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中,以一定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的工程实践总称。2010年,广州地铁受住建部委托牵头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评估试点应用研究”项目,通过研究、应用、创新和总结提炼出“六评六管一平台”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目前,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都引入专业的第三方监测和第三方风险咨询单位,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构建风险管理责任体系
建立以建设单位为龙头的矩阵式安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工程参建单位遵循法律责任和相应合同s定的工程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开展了基于勘察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工作。
(二)构建专项设计及审查论证体系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均开始实施地铁安全风险分级。基于地铁工程与周边环境的接近程度、工程影响分区、周边环境的重要程度、工程地质和水文对不同工法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划分风险等级,进行专项设计。同时,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邀请外部专家进行评审论证。
(三)构建施工安全风险监控平台体系
国内开展地铁建设的城市,基本上都通过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协助业主单位进行安全风险咨询、评估、监控与监测管理。借助于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建立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建立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监控的多方协作、全方位的科学化、信息化风险管理模式。
(四)建立预警应急响应体系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一般采用两类预警,即单项预警和综合预警。各类预警均设置S色、橙色及红色三道预警标准,并相应建立预警管理体系,按照分层分级管理的响应模式,严格把控。一般情况下,还会结合配备专业的救援队伍,一旦出现综合预警或突发险情,启动应急救援模式。
四、国内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地铁工程建设风险控制随其所处阶段和地域的不同,相应的风险也不断变化。虽然国内各大城市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方面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关经验,但对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上仍存在许多误区和实施中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相关技术标准、规范需进一步完善
现有的规范有的已落后于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对实际工程已失去或部分失去指导意义。实际工程表明,在某些风险等级较高的地下工程施工中,常会出现现有规范中的某个控制标准取值偏松,导致预警滞后;而有些工程的控制指标取值又偏严,常常出现“狼来了”的假象。即使同一控制指标,也不一定适用于各种地质环境。因此,编制地下工程施工不同工法的技术规范,研制不同城市、不同工法适应不同岩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的风险控制标准已是当务之急。同时,风险分级也有待统一认识并进行科学划分,使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达到经济、工期、质量和安全间的平衡。同时,分级体系应充分体现地区的地质、环境、工法、风险事故等特点,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在安全管理方面,建设单位普遍设立了专门机构(质量安全部或安全监察部)对在建的轨道交通工程进行安全管理。但在人员配备及经验积累的要求上把关不严,很多城市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仅数量上无法满足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的要求,而且专业素质上参差不齐,多数为一线现场管理岗位淘汰下来的技术人员。此外,部分建设单位管理层对专职安全机构的授权不够,职责划分不明晰,导致这些部门难以正常履职。
(三)第三方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国内对安全风险管理咨询评估的从业单位和人员没有明确的资质管理,许多工程实践中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还停留在由院校科研单位以科研项目的形式承担,对于工程安全风险咨询评估工作的内容、质量评价标准、咨询工作的责任认定、从业人员资格认定、法律地位、风险管理档案及成果移交等都没有统一的管理,使得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进行风险评估的专家队伍水平不够,可以想象,再好的风险监控体系也不能保证全线工程的安全。
(四)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化程度不高
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是安全风险控制的趋势,目前各地铁建设城市已经开始应用安全风险信息平台,但在实际应用效果方面存在不足,大部分信息平台还只是立足于监测数据管理平台,缺乏针对地铁建设施工的主要风险兼具的监控预警、分析处理、总结交流等风险事务处理功能。同时,大数据时代还应将工程参建各单位紧密结合,自动收集、分析、汇总涉及监测数据、巡视数据等各方面的监控信息,进行预警信息上报、、处理、消警全过程的综合性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
五、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发展建议
近年来,安全风险管理的思想逐渐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者视线,利用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梳理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源,并对风险源进行预报、跟踪和处置是目前各大城市常见的做法。但是,如何在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体系基础上,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实现安全风险控制的精细化,是我们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事故频发问题的一个新思路。从技术保障层面,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适合本地区的风险指标管理体系
目前,许多中小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刚起步,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各参建单位常参考国家和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及行业和区域相关规程规范,提出监控指标的参考值。但各城市地质条件与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市区周边环境错综复杂,当前所制定监控指标值,与各城市的实际条件不一定相符,极有可能造成控制的失误以及建设成本的提高。此外,若要制定一个通用的指标控制值是不可能,也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监控指标值均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及工程本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制定,指标本身应带有明显的地域和地质特殊性。因此,结合本地区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实测积累的数据,统计分析当地类似工程受力和变形规律,进而提出并确定监控指标值并应用于后期工程中,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南昌市区大部分地区属富水砂层地质条件,大部分为赣江冲积平原地带,且车站基坑和隧道下层处于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与砂砾层的交接部位,具有其独特的地质特性,国内已有或可借鉴的地铁施工经验和控制参数基本不能直接利用。正是由于1号线初始的缺乏本地区的经验数据,照搬上海的盾构施工经验,1号线第一台盾构机的选型和参数设置不是很科学合理,导致最终采取竖井吊出,更换盾构的惨痛代价。到2015年地铁1号线建成通车后,施工现场通过多种监测项目,采集了大量的有用数据,为研究形成具有地质适应性的、符合南昌地质及环境条件的、综合考虑基坑及盾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监控指标体系提供了条件和基础(详见下图)。
(二)对于重大风险源的应对措施应考虑冗余的设计理念
建立了基于本地区的风险指标后,根据地铁工程与周边环境的接近程度、工程影响分区、周边环境的重要程度等综合因素,划分工程风险等级,开展专项设计,也是各个城市的通常做法。但是很多专项设计往往局限于结构本身的安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考虑欠缺。南昌地铁1号线穿越中山路的围护结构设计中,虽然考虑了对周边建筑物的保护措施,但未将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类区别对待,导致有的建筑物保护措施不够,或者现场实际情况难以实施保护措施,后来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增加了许多施工措施费用。同时,对一些围护结构外是市政主要道路的部分,也没有考虑加强措施,仅仅考虑一道防线保证深基坑的安全,本身也是一项重大风险。因此,参考机电设计的冗余概念,在面对重大风险源的情况下,专项设计的标准也应当适当提高,从技术层面上多方位地保障自身结构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
(三)严格执行施工阶段重大风险源的条件验收
在重大风险源实施前,根据经过专家论证的专项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参照工程验收的基本程序,开展一项前置条件验收工作,是南昌地铁一项基本经验。也是检查现场是否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四)深入开发信息化平台的运用
南昌地铁的信息化平台目前已经从单纯的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发展成兼具监控预警、分析处理、总结交流等风险事务处理功能。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监测数据依然依靠人工被动上传,不能做到自动采集、分析、汇总同步,导致有的时候预警滞后;视频传输系统经常性地损坏严重,不能及时修复。因此,通过项目建设,形成一套系统的、贯穿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并开发一套符合南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特点的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综合应用于南昌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是全面并有效地控制工程风险,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为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有序,强化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并为后期南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积累经验,深入开展“南昌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及应用”项目的研究,建立南昌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并开发与之配套的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必定能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为避免重大工程事故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系统地提出了南昌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风险分级原则、风险工程划分、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等方法与手段,提出了全面开展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建立了包括安全风险控制技术体系、安全风险责任体系、风险技术管理体系、预警告警及其响应体系、第三方风险管理保障体系在内的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为保障南昌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奠定了基础。同时,体系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现代网络通信传输、无线通信传输、网络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综合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多方信息,及时进行风险分析、预测、预警、报警,协助工程的各级管理部门及参建各方及时掌握地铁施工的安全状况,并对报警事件进行处理,有效规避或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为南昌地铁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