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普类的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科普类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科普类的知识

关于科普类的知识范文1

根据省科协、教育厅、科技厅、环境保护厅、农业厅《关于认真组织实施2017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x科协发〔2017〕x号)和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垃发办《关于举办2017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精神,区科协、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环保局、区农业局决定联合组织开展2017年xx区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和主题

2017年全国科普日定于9月16日~22日在全区各地展开,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

二、活动内容

(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围绕阻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愚昧思想和行为,尤其是针对康养xx、绿色发展、生活垃圾蓝色焚烧、五水共治、环境保护等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主动、及时、准确发声,为公众解疑释惑,揭示科学真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跑”在谣言前面。

(二)大力普及传播发展理念。围绕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求,大力普及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普及宣传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观念,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着力普及宣传协调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意识;着力普及宣传绿色是永续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大力倡导创新创造创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普及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激发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着力宣传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条件,激发广大公众的科技兴趣和创新热情;着力宣传创业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出路,提升公众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广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知识宣传普及,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大力推进“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四)大力开展针灸康养知识宣传普及。围绕xx康养城建设,加大针灸康养、运动康养、田园康养、森林康养科普知识宣传,展示我区打造康养之城的美好愿景和成果,让干部群众了解区委关于康养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全社会凝聚发展共识,树立科学生活方式,激发创新热情。

三、主要活动

(一)举办2017年xx市全国科普日开幕式

9月17日在xx区举办“2017年xx市全国科普日暨绿色xx?蓝色焚烧科普知识竞赛启动仪式”,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康养xx、绿色发展、蓝色焚烧、五水共治、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助推xx康养城建设。

(二)组织参加“绿色xx?蓝色焚烧”科普知识竞赛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绿色xx?蓝色焚烧”科普知识竞赛,竞赛以“xx科普”(微信公众号:xx)为平台,平台题库系统内有50道“绿色xx?蓝色焚烧”科普知识选择题目,竞赛系统随机抽取20道进行答题,每题5分,共计100分。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绿色xx?蓝色焚烧”科普知识答题,活动将评选出优秀组织学校和抽取出获奖学生,并组织优异学生赴外地考察“蓝色焚烧”科普行,实地感受科技带来的改变及魅力。

(三)生态文明科普知识宣传进乡村

联合市科协,组织相关科技工作者深入相关乡村(社区),以科普讲座、咨询服务、图板展示、资料发放、科普表演、科普知识问答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宣传普及康养xx、垃圾分类、蓝色焚烧、剿灭劣V类水、反对、食品安全、卫生健康等科普知识,开展卫生义诊活动,提升群众保护环境的思想认识,消除群众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误解。

(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依托我区悠久的中医文化资源,紧紧围绕中医康养做足文章,我们选择在区二小筹建中医药展馆,践行中医药知识进校园,加大对全区青少年乡土教育的力度,广泛传播我区历代中医药人才的动人故事,使我区的康养建设后续有人,也为煅造出我区新时期更多的中医药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省级学会科技服务进企入社

组织邀请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省针灸学会等学会专家,走进企业和社区,以科普讲座、卫生义诊、科技咨询、科技培训、教学辅导等方式,为群众开展科技服务,普及针灸、生态农业等知识,提升群众科学素质,促企业创新发展。

(六)科普示范基地体验日

组织动员各类科普示范基地在全国科普活动期间实施开放日、体验日等活动,积极开展以生态环境保护、蓝色焚烧、防灾减灾、科技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展览或科普宣传,组织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参观体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实践能力。

(七)科技专题片展映

围绕科普日主题,聚焦公众广泛关注的针灸康养、五水共治、生态文明建设、蓝色焚烧、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播放公众喜爱、易于传播的科普影视片,通过《科普之窗》栏目、xx科技网等传播渠道在全区进行广泛传播,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

(八)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结合群众需求,积极组织科技专家和农函大教师,深入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农函大教学点,开展葡萄种植、蔬菜种植、食用菌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落实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让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看得懂、学得会、有成效,提高他们依靠科技致富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田。

(九)开展知识产权示范(专利)暨扶持科技项目培训

举办知识产权示范(专利)暨扶持科技项目培训,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考察及讨论交流学习活动普及知识产权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科技项目申报与经费管理、科技大市场建设、热点新技术及应用等知识,提升全区科技管理工作者和科技人员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推进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

四、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相关部门根据要求认真谋划,制定全国科普日工作方案及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全国科普日活动。

2、加强管理,统一规范。围绕活动主题,采用规范的主标题和灵活的副标题名称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日活动,提高活动的互动性和吸引力。活动参考名称为:主标题——2017年×××学会(市、县、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日活动,副标题——特色活动名称。

关于科普类的知识范文2

一、市政府贯彻十项措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情况

省政府关于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10项重大措施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贯彻落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丽政发〔〕11号)、《关于切实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通知》(丽政办发〔〕75号)、《关于修订部门各类应急预案的通知》(丽政办发〔〕131号),提出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狠抓落实。7月9日,县召开全县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会议当晚,姚安县就发生6.0级地震,地震波及的乡镇参会领导迅速赶赴灾区调查灾情,开展应急工作;11月2日,宾川地震后,市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调查灾情、积极汇报、争取支持。充分体现了应急快、布置快、行动快、救灾快的特点,得到灾区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市政府以第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相关责任,为进一步做好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明确了十项重大措施的实施牵头单位和协助单位,建立了跟踪检查、进度汇报工作制度,明确了启动问责程序和办法。市地震局及时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十项重大措施>工作分解及实施意见》(丽震发〔〕32号,制定了宣传工作要点计划。

《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丽政发〔〕1号)对于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目标任务是:普及防震抗震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防震抗震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主要措施有:1.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组织发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声像资料。将《云南防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防震避震常识》、《防震避震常识挂图》、《地震科普知识和地震紧急避险常识》等声像资料及时发放到全市各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大中型企业、社区、农村等做到家喻户晓。2.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年度常规宣传。结合“2·3”地震纪念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周、《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纪念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日、“11·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及三月会、七月会等有利时机,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短信等媒介,采取专家讲座、上街咨询、政风行风直播热线、知识竞赛、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加强《防震减灾法》等防震减灾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3.建立科普宣传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地震系统防震减灾宣传方案,使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中小学校结合“三生教育”,认真开展防震避险知识宣传、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中小学防震避险应急逃生演练等活动。组建地震科普知识宣讲队,制作宣传展板、印刷宣传材料,定期到乡镇、街道、村庄进行宣传,扩大对社区、农村的宣传面。充分发挥新闻单位舆论宣传的主力军作用,改进新闻报道形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及时、主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4.建立应对重大地震灾害新闻制度。新闻单位对地震事件的报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将信息通过正常渠道向社会公开,确保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以正面宣传为主,重点宣传报道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怀、抗震救灾工作取得成效和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动员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三、牵头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委宣传部,四、协助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地震局、民政局、文化局、教育局、科技局、市科协、报社。

省政府十项重大措施和《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对开展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按比例配发到各县级地震部门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省局为市发放了《云南防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100件共0本、《宾馆酒店防震避震知识卡片》7000份、《防震避震常识手册》100件共0本、《防震减灾科普知识100问》50件共10000本、《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小)》800件2万套共16万张、《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大)》400件1万套共8万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挂图》20件共400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蝶蟾童(ⅰ、ⅱ)》5件共500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蝶片-地震来了怎么办》5件共750张、《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碟片4件共800张,《防震减灾基本知识问答》7件共658本、《云南省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应急大行动画册》20件共200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资料为我们深入全面开展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市地震局收到宣传资料后,及时将宣传资料按各区县人口比例分发到各区县地震局,同时将各区县地震局科普资料发放补助经费及时下达给区县地震局。各区县地震局也及时深入农村乡镇,利用集市等时机,将宣传材料及时分发到学校师生、干部群众、来丽游客手中。

三、及时向学校、乡村、政府部门、酒店等分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情况

市地震局重视科普资料发放工作,收到省局配发的宣传资料后,市地震局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安排强化宣传工作,并初步制定了工作计划及内容,就宣传工作专门进行安排部署,对区县地震局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区县地震局利用“2·3”地震、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等有利时机,针对性开展强化科普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科普宣传热潮,形成合力,以大规模、大声势达到大成效。

市地震局以点带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联系乡县顺州乡中学、新河村中学、小学及村民送去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防震减灾知识100问》等科普材料共4000册,做到联系村中小学及群众人手一册,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市属大中小学校师专、实验学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发放了知识挂图和宣传资料,做到人手一册。

市县党委、政府文件交换系统向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及党委、政府部门发放了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防震避震常识手册》、《地震知识100问》及市地震局编印的《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政策法规汇编》等宣传材料。

通过全市司法系统、中小学和市政科普宣传专栏广泛张贴《防震减灾法》及《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宣传挂图。

积极协调市旅游局,由市旅游监理公司将省地震局配发的酒店宾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插页7000份分发给全市三星级以上酒店宾馆。由于市酒店宾馆客房标间达5万多,省局所发材料严重不足,将实际情况上报省局震防处。

在市、县、区人大、政协“两会”隆重召开之际,市、县、区地震局为与会代表和委员发放《地震知识100问》、《防震避震知识》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材料,面向来自全市各个地区、各条战线、各个界别、各级领导、各种民族的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向他们开展专门的科普知识宣传取得了带动示范作用。

在新春佳节之际,市地震局为全市中小学地震兼职宏观信息员寄去了春节慰问卡和防震减灾知识挂图、dvd、《防震避震知识》、《地震知识100问》,为全市中小学在新的一年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提供了条件。另外,还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分管领导寄去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材料及《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政策法规汇编》。共寄出防震减灾知识材料3000余份。

市县(区)地震局以学校为重点将省局配发的宣传资料及时发放给各学校,做到人手一册,宣传挂图做到了入班、入村。玉龙、古城、、华坪、宁蒗各区县地震局还组织了科技化宣传、乡镇街天强化集中宣传、交流会强化宣传等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欢迎,宣传效果极为理想。

县地震局于7月10日召开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向与会代表《防震避震常识》、《地震知识100问》共234本;于8月3日在县大安乡召开“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培训会”,向参会人员发放宣传资料800册、dvd光盘10盒;9月在县教育局召开全县中小学校校长会议时,向参会人员发放dvd光盘《蟾童》120盒、《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1000份;于9月23日组织参加了县“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地震知识咨询,摆放防震避震宣传展板,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折页、《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等宣传材料,近千人次观看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多份。在民主广场的科普画廊内展出8平方米的宣传材料;11月19日,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地震科普大篷车宣传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全县乡镇分管领导、县直地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共80人举办了科普宣传报告会。科普大篷车到十字街进行街头宣传,播放《蟾童》、《应对地震灾害自救互救常识》等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发放《防震避震常识》、《地震知识100问》等地震科普宣传材料近5000份;12月11日我局召集全县十五个点的宏观观测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发给宏观观测人员宣传折页、《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等宣传材料多份。

玉龙县地震局在纪念汶川5.12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向全县各部委办局发放地震宣传知识手册1500余份。以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了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月活动,到玉龙中学、玉龙县五中、白沙中学开展了防震避震常识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共发放地震知识宣传手册余份。

古城区、华坪县、宁蒗县地震局也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六进活动,及时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材料发放到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单位、家庭。

四、利用防灾减灾日、“11·6”等时机开展宣传活动情况

在防灾减灾日、“11·6”等时机,市地震部门都认真落实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年度计划要点要求,切实做好重点时段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全市地震系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短信等媒介,通过开展讲座、上街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刊登文章、播放宣传片、张贴挂图、悬挂横幅、播放标语口号、短信宣传、知识竞赛、网络宣传、通过公共汽车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走入社区、乡村、机关、企业、学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的科普宣传活动。切实做到了报纸上有文章、电视上有画面、网络上有专栏。全市中小学校结合“三生教育”,以防震避险知识宣传、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中小学防震避险应急逃生演练为重点等,广泛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学习宣传活动。

5月12日前后,全市地震系统深入基层农村、小区、中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以中小学师生为重点,实施了科普知识全覆盖工程,发了科普宣传材料近20万份,开展知识讲座20场。在5月12日,与全市各主要减灾职能部门一道开展了规模大、影响大、效果好的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全市电视台共播放宣传片600分钟(含重播、新闻)、宣传口号共40余条。

2月3日,在大地震14周年之际,市、古城区、玉龙县地震局联合开展了纪念1996年“2·3”大地震现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市、区、县地震局全体干部职工到红太阳广场、束河古镇等地向行人发放《地震知识100问》、《防震避震常识》、《科协网络通讯“5·12”专辑》等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材料,回答行人有关防震避震方面的问题,讲解介绍防灾减灾法规。本次活动共发放地震科普知识材料5000余份,圆满完成了宣传任务,对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按照市地震局的要求,、华坪、宁蒗县地震局也在2月3日当天开展了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县城市政广场和主要街道开展现场宣传,县挂宣传标语条幅3幅,发放科普知识读本共6000份、开展现场咨询780人次。

在每年的“11·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全市地震部门都认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果显著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五、各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情况

市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创建工作要以“加强校舍安全建设”为基础,以“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倡导科学防震避震方法、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宗旨”,以“学校科普宣传教育和紧急避震逃生演练”为重点,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开展了经常性培训宣传和演练工作,通过全市各级教育、地震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意识普遍增强、应急避险能力有力提高。

到目前为止,古城、玉龙、、华坪、宁蒗各县地震局都建立了两所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古城区祥和办事处白龙潭小学、县第四中学两所学校被评为云南省首批科普示范学校。县“红石崖·天坑”地震遗址于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全市初步形成以学校为重点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网络,正在发挥示范、带动、影响的作用。

六、其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积极争取省局支持,《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专题dvd蝶片制作项目得到省局支持。投入15万元,将立足实际,强化人对本市多地震的市情了解,切实增强忧患感、责任感,并从思想根源重视防震工作、做好应急工作、全面提高防震意识,融合现实性、观赏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为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提供较好的教育素材。dvd宣传片已进入制作后期。

积极组织代表队参加了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并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认真组织全市师生收看省电视台少儿频道每月一期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片《地震百科》和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大赛电视录相。

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大篷车”活动,11月18-19日,在古城区、县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普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巡回宣传、发放材料等方式向市民及游客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加强对市防震减灾网的管理、更新、维护工作,按照把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接受监督、强化宣传的重要平台的目标,充分利用网络新兴媒体优势,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利用广播电视覆盖面和影响面广的优势,协调市电视台不定期播放科普知识宣传片,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电视台综合频道分别于5月12日、综合频道于1月31日黄金时间晚8:05分播放了《汶川地震启示》、《蟾童》(ⅰ、ⅱ)及《应对地震灾害—公众自救互救常识》等宣传片,并于次日在公共频道重播,效果显著。积极开展每年的政风行风直播热线活动,向广大听众介绍了市防震减灾事业成就,就感兴趣的科普常识问题回答了听众提问,广泛宣传了地震工作和科普知识。在召开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座谈会、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利用纪念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组织学校科普知识讲座及紧急避震逃生演练、全市地震系统年度工作会议召开、防震减为重要活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积极推进情况,市广播电视台、日报都及时进行定传报道,有力地宣传了防震减灾工作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在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颁布、地震纪念日之时,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分管领导都在《日报》及网等媒体上刊登署名文章,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政策、法规和知识。利用《年鉴》、《腾飞-建国六十年纪念册》、《统计年鉴》等媒介广泛宣传了防震减灾工作和科普知识。

县积极争取世界宣明会资助,制作乡土宣传手册,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把乡土科普宣传资料送到学校、送到贫困山区,把防灾知识作为扶贫、扶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理念,深受贫困山区人民的喜爱。

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家喻户晓全覆盖工程,由于领导重视、思想统一,通过全市地震系统干部职工近两年来的扎实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以机关为重点,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强化;以学校为重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学校建设取得突破,学校科普教育和紧急避震演练做到常态化;以厂矿及次生灾害容易发生企业和生命线工程为重点,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准备检查工作经常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地震平安示范社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社会以熟悉、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防震避震常识、地震自救互救常识、防震减灾政策法规、抗震防震常识为标志,全民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得到有力提高。

关于科普类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科普从业人员 科学素养 职业差异性 测评研究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208-04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Scientific Literacy Evaluation Study Based on Occupational Difference

Cai Yumin Zhang Na

(1. Guangdong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Guangzhou Guangdong,510070,China;2. Guangdong Science Center,Guangzhou Guangdong,510006,China)

Abstract: As a key group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caree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 scientific literacy level is of great relevance to the science communication effect. From an occupational difference perspective,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evaluation’s need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 can be divided into 8 groups: exhibition interpreter, exhibition researcher and designer,theoretical researcher, education activity developer and performer,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staff, media producer and network developer,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technical staff as well as other staff. Applying a fuzzy 5 dimensional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occupational difference (including scientific terminology, scientific awareness, sci-tech social function, sci-tech history, sci-tech side effect), targeted at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 within Guangdong province, particularly in the city of Guangzhou, evaluation study is carried out,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 of th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 and non-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 is also carried out, with a conclus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 scientific literacy in future training.

Key Word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 Scientific Literacy; Occupational Difference; Evaluation Study

科普事I是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阵地,决定着科技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科普事业处在稳步发展之中,科普从业人员的数量逐年上升。科普从业人员作为大众科普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科普工作的主体与关键,其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普效果的好坏,与受众接收科普知识的准确性密切相关。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建设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然而目前为止,科普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调查尚处于空白状态,该研究选取科普从业人员作为测评对象,建立科学的科学素养测评机制,对科普从业者的科学素养展开系统研究,及时、有效地衡量科普行业从业者科学素养水平,既能为提高科普行业从业者科学素养提供指引,也可为创新型科普人才培养机制提供新的视角。该研究旨在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监测和评估体系的建设奠定分众测评基础,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构建科普监测工作网络,开展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质监测调查和科普工作统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养测评研究》于2015年启动并完成了调查数据访问收集和统计分析。调查范围主要集中于广东省内主要地市,并拓展至全国主要科普场馆。调查数据样本涵盖了科技主管部门、中学、高校、科研院所、科学技术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国土资源博物馆、湿地类博物馆、专业科技博物馆、水族馆、天文馆、自然保护区、文化宫、活动中心、动物园、植物园、标本馆、图书馆、农业科普基地、其他类型科普基地的科普从业人员,及非科普行业非科普从业人员对照组。此次问卷共收集有效访问样本数630份,其中科普从业者524份,非科普从业者106份。

关于科普从业人员的定义,学界尚未给出明确界定,参考科技馆等科普机构内的专业技术划分,该研究认为科普从业人员包含以下职业划分:(1)讲解员;(2)展品设计与研发;(3)理论研究员;(4)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5)行政及运营管理;(6)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7)运行维护及技术保障;(8)其他。该研究的理论模型为基于职业差异性的五维度科学素养测评体系[1],该体系是由米勒经典三维度模型发展而来的,具有权重的科学素养五维度模型,可针对不同职业人群的科学素养水平进行比较性测评。以下就对该次调查中关于职业差异性的测评结果进行展示与分析。

1 职业构成基本调查信息统计

从调查结果看,按照该课题界定的科普从业者8类人群中,“行政及运营管理”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3.2824%,其次为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所占比例为5.7252%。由于后者相对而言,属于新兴的职业类别,因此从业者队伍任未形成规模(如表1)。

2 科学素养测评总体情况

2.1 测评的综合结果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按照前面给出的科学素养综合评价模型,科普从业者的综合得分与对照人群的综合得分非常接近,两者相差仅2.4825个百分点,科普从业者的科学素养综合得分还略高于对照人群。这说明,科普从业者的科学素养水平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至少没有低于一般公众人群的科学素养(如表2)。

2.2 不同职业的测评结果

从统计结果可看出,科普从业者的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的科学素养综合得分最高,达到71.9318。此外,其他项的结果相差不大,排名最前的三位是讲解员、展品设计与研发、理论研究员。这个结果也大致反映出我国科普队伍8类从业者的总体文化素质水平,其中新兴职业人群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的得分最好,这与这类人群接触的广泛知识传播有关(如表3)。

3 各维度测评的总体情况

3.1 各维度测评的综合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在五个维度上,最高的维度都是科学意识,最低的维度为科技史。两者相差较大,说明科技史是并没有很好地在科普从业人员和非科普从业人员中形成较好的积淀。两类人群对科技发展史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都有欠缺。其他维度上,科普从业者的科学素养得分略高于对照人群。而在科技副作用维度上,非科普从业者对照人群的得分,与科普从业者几乎持平。

4 科普从业者各维度的测评结果

4.1 科普从业者对各维度的认知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科普从业者对各维度的认知程度均较高,最高为科学意识(76.55%),最低为科技史(47.14%),在这两个维度上的认知差异也最大,相差29.41个百分点。从统计结果还可以看出,科技史与其他四个维度间的答对率差幅较大,均超过了10个百分点。而在科学意识、科技社会功能、科技史四个维度上,两两之间相差幅度不大,都在10个百分点以内,其中科学意识与科学术语相差仅为1.34个百分点,差幅最小。这说明科普从业者对科技史而言,较其他四个维度的认知程度相对偏低,而对其他四个维度的认知程度则相对较高且相互比较接近,由此可见科普从业者对科技史的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

4.2 科普从业者各职业间的测评结果

从统计结果来看,科普从业者不同的职业人员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所有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类在科学意识上的得分最高为79.6667,最低的是科技史维度上的得分为44.6154。除了科技史和科技副作用,不同的职业人员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都较高,两两间的差距不大。所有职业人员在科学术语与科技意识维度上的得分较高,最高的得分维度主要为科学意识。总体上看,不同职业在各维度的上的得分差异不大,得分趋势也趋于一致(如表6)。

4.3 科普从业者不同职业对各维度的测评结果分析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各职业类人群对科学术语的认知程度有显著差别(c2=3.499,P =0.835)。从表7中可以看出,各职业类人群对科学术语的认知程度差异不大。讲解员类职业人群对科学术语的认知程度最高(74.84%),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类最低(73.85%), 两者相差近10个百分点。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各职业类人群对科学意识的认知程度有显著差别(c2= 6.544,P =0.478)。从表8中可以看出,各职业类人群对科学意识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其中最高的为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类(79.67%),最低为运行维护及技术保障类(74.03%),两者相差5.64个百分点。各类人群两两之间的认知程度差距很小,其中前四类人群的认知程度差幅不到1个百分点。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各职业类人群对科技社会功能的认知程度有显著差别(c2=3.739,P =0.809)。从表9中可以看出,各职业类人群对科技社会功能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其中最高的为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类(72.55%),最低的为讲解员类(70.02%),两者相差2.52个百分点。另外,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类职业与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类职业对科技社会功能的认知程度非常接近,两者差幅不到1个百分点。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各职业类人群对科技史的认知程度有显著差别(c2=16.08,P =0.024)。从表10中可以看出,展品设计与研发类人群对科技史的认知程度最高(51.50%),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类人群的认知程度最低(44.62%),烧呦嗖6.88个百分点。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各职业类人群对科技副作用的认知程度有显著差别(c2=11.053,p=0.136)。从表11中可以看出,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类职业人群对科技副作用的认知程度最高(70.00%),运行维护及技术保障类最低(59.22%),两者差幅10.78个百分点。另外,除了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和运行维护及技术保障类职业人群外,其他各类人群对科技副作用的认知程度两两之间的差副很小,不到2个百分点。

5 结语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科普从业者的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的科学素养综合得分最高。排名最前的三位是讲解员、展品设计与研发、理论研究员。这个结果也大致反映出我国科普队伍8类从业者的总体文化素质水平,其中新兴职业人群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的得分最好,这与这类人群接触的广泛知识传播有关,可见在各级科普机构在开展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养培训过程中,需要将更多类型的科普工作者纳入创新实践队伍中来,与时俱进,不断接触最新的科技情报和科学知识,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才能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为公众提供内容更加丰富的前沿科普体验。

参考文献

[1] 王可炜,陈曦,梁皑莹,等.科学素养研究的新视角:基于职业人群的测评方法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13):252-256.

关于科普类的知识范文4

移动传媒终端的特点及其问题

相对于传统媒体,移动传媒有空间的无限性、主体的二元性、客体的广泛性、经济性和时效性等优势。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接受方式从固定到移动的转变,传播实时化,从单一到交融。这里笔者想强调移动传媒终端的另一个特点,即收视的强制性。与传统的电视不同,移动传媒终端没有给受众自由选择的空间。比如对早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的人来说,只要乘坐了某路公交车,就意味着他必然会看到预设的节目。而受众一直处于“你播我看”的被动地位,这限制了观众随时更换频道或关闭声音的权利,有利于预设节目的传播效果。但是,这个特点一旦被误用,也会导致很严重的问题。

根据易观国际的中国移动电视市场研究专题报告,2009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电视广告收入达到7.88亿元,同比增长56%。主要移动电视运营商无论是销售收入还是广告主数量都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大广告主的数量及投放力度均有较大提高。??这说明移动传媒终端的广告效益十分明显,但也从侧面说明,移动传媒终端广告时间过长。正如CCTV移动传媒联合CTR市场研究的《中国16城市移动电视收视研究报告》中描述的那样:“2008年中国移动电视行业的广告收入将近1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倍多。”②传播从来就不是单向的,必须要考虑到受众的状态,但是如此频繁的广告播放频率,必然使移动传媒成为一个“广告播放器”,公司获得了广告收益,而公众收获了什么?

另外,节目过于陈旧也是移动传媒终端存在的一个问题。有些移动传媒终端把电视上播放过的节目直接拿过来播放,敷衍了事,这违背了传媒的时效性原则。长此以往,移动传媒终端播放的内容不再是受众上下班路上的开心果,而是一个负担,更别说它应该承担的科技传播功能了。

根据以上两个问题可以推导出第三个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乏。正是因为专业人员的不足,才导致节目的更新速度跟不上,而为了有节目可播,广告必然成为替代品。这一方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获得了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弥补了节目出现断档的不足。

如何利用移动传媒终端

进行科技传播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公布实施,其第十六条规定电视台应当开设科普栏目或是转播科普栏目,从此电视的科普功能被法制化。??这说明电视作为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移动传媒终端开展科普节目是其发展的一个方向。那么移动传媒终端如何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科技传播制度化是先决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把大众传媒承担科学普及任务的条文明确写入国家法律,而《全国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则把加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更在《关于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大众传媒科普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直接指导大众传媒科普的发展。2003年,等七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中要求“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级各类大众传媒,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切实担负起科普宣传的责任。”??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对于新兴媒体的科学传播内容、形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也对相关单位进行了分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我们应该抓紧制定针对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相关规定,以便于提高新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

其次,把握科技焦点是收视的保障。张荣科、崔薇撰文指出,“2008年科普日这天,全国各地几乎不约而同都开展了针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婴幼儿奶粉及食品安全科普宣传。‘5・12’汶川地震之后,民众对防震减灾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一时间,相关内容成为电视、网络、移动手机报等各媒体传播的主要信息……这些事件彻底展现了新媒体时代强大的网络传播力。‘三聚氰胺’深深刺激了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继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科普浪潮,从其入围‘2008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足见其影响力之深远。从公共安全事件,到由此引发的全民科普,这一过程和结果,不得不承认新媒体的能量巨大……”??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把握科技焦点是提高收视的保障,也是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移动传媒终端的受众群体广泛,传播范围也会更大。

第三,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是保障。移动传媒终端成为“广告播放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节目制作资金投入不足,由于科普类节目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而重视程度不足必然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加大资金投入是保障科普类节目质量和播放时段的题中之义。另外创作队伍的人才匮乏也是导致移动传媒终端无节目可播的一个原因。

最后,社会效果是终极目的。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移动传媒作为新兴媒体之一,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素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但是移动传媒终端还是应该把社会效果作为其科普节目的终极目标。

由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又名《2010传媒蓝皮书》)认为,移动传媒与互联网成为传媒产业双驾马车。而《中国16城市移动电视收视研究报告》也指出,“80%以上的公交受众比较接受或非常接受CCTV移动传媒,近70%的受众认为在CCTV移动传媒投放广告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此外,除去在一线城市惯有的数据优势之外,CCTV移动传媒也在多个重要城市的收视到达率处于领先地位,南昌、天津、长沙、杭州、青岛等城市的总体收视率和到达率均在75%以上;收视份额亦居于领先地位,其中长沙超出70%,天津、杭州、南昌均超出60%。”③因此我们坚信移动传媒终端等新媒体在未来的科技传播之中必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并付诸实践的课题。

(作者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 江西电视台)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中国移动电视广告上半年收入7.88亿 同比增56%》,中国财经网,2009/09/03。

②③《CCTV移动传媒》,人民网,2008/12/04。

③颜燕,陈玲:《我国电视科普的现状及特点》,《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第535页。

④《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中宣发[2003]27号)

关于科普类的知识范文5

关键词:网络科普 受众分析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002-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络的普遍使用,使网络成为公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媒体。网络科普也随之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逐渐成为我国提高国民科学知识水平的一大重要手段。网络科普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由专门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在网络上以网民为受众开展科普活动。然而相对于目前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要求以及民众对网络科普知识趣味性针对性等的需要,现有的网络科普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网络科普受众行为的有关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更加有效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科普知识的途径。

一、网络科普受众现状研究

通过调查与分析,可以总结出中国网络科普受众的行为特征主要为以下几点:

1.交流环境虚拟性

虚拟性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社交等一系列活动的主要特点,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允许受众进行身份隐藏的虚拟世界。在互联网搭建的虚拟平台中,受众间信息的交流主要是靠文本图片等,有利于对个人信息进行隐藏,网络科普的受众在科普网站中更加勇于并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

2.自主性

相对于传统媒体固定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的受众更具有自主性。他们可以自主选择何时何地以何种媒介方式在网上接受何种内容的知识的接收,网络无中心的管理运作模式为知识传播者和知识接收者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在追求个性自由的今天,网络为受众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3.文化兼容性

互联网将世界通过网络互联,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技术开放性使得不同国家的文化得以在互联网上自由的传播,这使得网络科普的受众对不同的文化保持开放宽容的态度。处于互联网这种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受众能够消除文化地域种族宗教的差异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人种不同的人进行沟通,使得科普信息知识能够在开放的人际交流语境中实现文化的兼容。

二、我国受众的行为分析

1.我国受众行为特征分析综述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制订的一系列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为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信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接入的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降低了用户的上网门槛,再加上互联网具有高粘性和高传播性等因素,使得中国网民规模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中国正处于网民规模快速扩大和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提高的阶段,发展潜力很大,网民规模的扩大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为网络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1.1整体而言,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在科普推广工作的很多方面较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有自身优势。包括:(1)受众对科普知识获取渠道的认可程度;(2)受众通过网络获取科普信息的频率;(3)受众通过固定的专门性科普网站获取科普知识这三个方面。

1.2东部、中部、西部、南部这四个地区的受众均对线下科普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热情,但是中部与南部的受众同样表现出稍高的热情程度。

1.3关于目前网络科普存在的问题,各地区受众均表示“互动性与参与性不强、趣味性娱乐性不强以及真实性不确定”这三方面的问题颇为严重,同时也存在着网络科普信息资源少的问题。

1.4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受众通过手机获取科普知识的行为也随之流行起来。通过手机看科普电影或者浏览科普图片的行为最多;看科普动画或者玩科普手机游戏的受众比例较低;东部和西部这方面的普及范围仍低于南部与中部,其中南部普及范围最大。

三、网络环境下科普工作的对策建议

结合以上依据调查结果总结出的结论,针对我国网络科普现存的主要问题,可以从政府和科普网站自身两方面入手,对我国网络科普的效能进行优化。

1.政府层面

1.1加大官方科普网站的建设力度,发挥科普的权威性。科普事业只有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才能形成稳定的发展机制,要发挥网络科普的权威性,首先要重点扶持一些高水平的国家级科普网站,打造科普网站品牌,突显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其次要鼓励各学科带头人、科学家开通个人科普博客、微博,在突发事件出现时,作为信息的“把关人”,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对热点问题进行科学解读,消除公众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1.2培养专业化的网络科普创作者。网络科普需要建设一支由专业化人才、兼职人才和志愿者组成的高素质队伍,为网络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培养专业化的科普创作团队,打造一支优秀的科普创作队伍,创作出优秀的科普精品,对网络科普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网络科普方面

2.1拓宽科普信息获得的渠道,对科普门类的网站尽量做到大众化、生活化,增强其娱乐性和趣味性。并根据网民的职业和工作性质或者兴趣点,对科普网站进行分类、细化,提供专业型、有针对性的科普网站。如:网络科普应有一部分针对在校学生专门设计,以帮助更多学生在线获得科学知识,因为在校学生是科普受众的一个主力军。

关于科普类的知识范文6

“新疆科学大讲堂”标识以“科学”英文单词science首字母“S”为主要图形变化而成,标志简洁大方,立体新颖,采用科技蓝为主色调,代表着“新疆科学大讲堂”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创新多样的科普宣传手段为社会大众服务。整个标识展现的是通过“新疆科学大讲堂”这一平台,依托院士专家、学科带头人与热心科普事业的社会工作者开展的群众性、社会性科普宣讲活动,让科技惠及广大公众,营造“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公民科学素质。

“新疆科学大讲堂”活动是新疆科协为贯彻自治区党委关于“民生建设年”重大工作部署,创新开展的“百会万人下基层”系列科技服务活动重点内容之一,2011年4月正式启动。自启动以来,“新疆科学大讲堂”充分发挥各学会专家的专业技术优势,依托“天山南北院士行”来疆参加各类科技活动的两院院士及中国科学院老科技报告团专家们在疆各地州市举办了数百场科普报告或讲座。报告内容涉及营养健康、地震、核能、低碳经济、地球、生态环境、能源、质量管理、中医养生、空间科学、心理健康、食品安全、海洋开发、海洋资源、宇宙空间等。

大联合大协作,发挥部门优势做好大讲堂工作

2011年4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对自治区科协上报的《“百会万人下基层”系列科技服务活动简报》做出重要批示:“科学大讲堂办的好!应长期坚持下去,如需要可以请中科院新疆分院、科技厅、自治区团委协助邀请一批国内外知名中青年专家学者,把讲堂办成高层次科普讲堂。”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常委关于做好新疆科普大讲堂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2011年4月21日,自治区科协、科技厅、团委、中科院新疆分院等单位领导召开专题座谈会,就办好新疆科学大讲堂形成五点共识:一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全面合作。二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实现“四个延伸”。即,以新疆科技馆为主阵地,逐步实现活动范围向全疆各地延伸,活动领域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延伸,活动内容由科技场馆向基层和群众日常生活延伸,活动方式从课堂听讲向现场互动交流延伸,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使新疆科学大讲堂普及化、常态化。三要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建好新疆科学大讲堂专家库、新疆科学大讲堂选题库、新疆科学大讲堂资源共享库、新疆科学大讲堂音像资料、图书资料资源库。四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打造科普品牌。五要推动建立新疆科学大讲堂长效机制,定期召开新疆科学大讲堂专题研讨会等事宜。

建长效机制,组建“新疆科学大讲堂”专家讲师团

为打造“新疆科学大讲堂”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推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新疆科学大讲堂普及化、常态化,设计制作了“新疆科学大讲堂”统一标识,组建了一支覆盖自治区各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及各自治区学会专家学者的“新疆科学大讲堂”专家讲师团队伍。目前,讲师团注册专家讲师42人,涉及天文、地理、环境、生物、农业、林业、建筑、营养、保健、卫生、心理等14个学科。

上下联动,“新疆科学大讲堂”在基层开花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自“新疆科学大讲堂”启动以来,各地积极行动起来,陆续启动开展本地区科学大讲堂活动,截至目前,新疆15个地州市面向各族青少年学生、科技工作者、医务人员、部队官兵、公务员和社区居民开展各类科普报告2440场,近40万人人次受益。

乌鲁木齐市科协组织开展了“六类科普大讲堂”活动。面向领导干部、公务员队伍开办了“机关科普大讲堂”,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面向企业,围绕学科、行业发展,开办了“企业科普大讲堂”,组织学会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面向社区居民开办了“公众科普大讲堂”,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建设。面向部队官兵,开办了“部队科普大讲堂”,为驻地部队广大战士提供科普知识、科技常识、职业技能等。面向广大农牧民,开办了“农业科普大讲堂”,为各类农牧区农牧民提供技能培训、学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借用教育信息网络技术,面向广大在校师生,开办了“学校科普大讲堂”。

昌吉州启动“庭州大讲堂”活动,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每月开展一次科普讲座,讲座采取作报告、交流探讨、互动对话等方式进行。同时,为增强科普讲座的针对性、实用性,昌吉州科协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制定计划,并通过话题调查、征集意见,及时把讲座主要内容通过媒体向公众公布,实现专家与听众的有效互动。

克拉玛依市开办精品民生科普大讲堂。克拉玛依市打造了系列精品民生科普讲堂,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克拉玛依日报社共同开展了《准噶尔大讲堂》,白碱滩区委、区政府开设了《白碱滩区文化大讲堂》,克拉玛依区开设了《博物讲堂》,昆仑路街道开设了《周末大讲堂》,胜利路街道开设了《胜利讲坛》,“周周有讲座、月月有精彩”的系列民生科普讲堂已经成为群众获取科普知识的重要平台。

2012年,新疆科协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普日及各类科普宣传日等,继续以新疆科技馆等科普场馆为主阵地,面向公众开展各类科普讲座。同时,为讲座内容更加紧贴时事热点和市民需求,进一步增强“新疆科学大讲堂”针对性、实用性,根据各方需求,新疆科学大讲堂还以问卷调查、电话访问、邮件咨询的方式收集群众反馈信息,并对受众类型、信息需求进行细致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设计后续活动。例如:启动开展“新疆科学大讲堂”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等系列活动。从6月起,还将改变固定场馆作讲座模式,利用周末及节假日组织相关学科领域带头人、社区居民、各学校兴趣小组学生,带听众走进沙漠、坎儿井、冰川等地,以实地参观考察、专家现场讲解等形式,探讨科学问题。

新疆科协供稿

为进一步加强“新疆科学大讲堂”的宣传,把“新疆科学大讲堂”打造成自治区具有普及性、公益性、标志性的文化品牌栏目,近日,新疆科协启用“新疆科学大讲堂”统一标识,并正式对外。

“新疆科学大讲堂”标识以“科学”英文单词science首字母“S”为主要图形变化而成,标志简洁大方,立体新颖,采用科技蓝为主色调,代表着“新疆科学大讲堂”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创新多样的科普宣传手段为社会大众服务。整个标识展现的是通过“新疆科学大讲堂”这一平台,依托院士专家、学科带头人与热心科普事业的社会工作者开展的群众性、社会性科普宣讲活动,让科技惠及广大公众,营造“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公民科学素质。

“新疆科学大讲堂”活动是新疆科协为贯彻自治区党委关于“民生建设年”重大工作部署,创新开展的“百会万人下基层”系列科技服务活动重点内容之一,2011年4月正式启动。自启动以来,“新疆科学大讲堂”充分发挥各学会专家的专业技术优势,依托“天山南北院士行”来疆参加各类科技活动的两院院士及中国科学院老科技报告团专家们在疆各地州市举办了数百场科普报告或讲座。报告内容涉及营养健康、地震、核能、低碳经济、地球、生态环境、能源、质量管理、中医养生、空间科学、心理健康、食品安全、海洋开发、海洋资源、宇宙空间等。

大联合大协作,发挥部门优势做好大讲堂工作

2011年4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对自治区科协上报的《“百会万人下基层”系列科技服务活动简报》做出重要批示:“科学大讲堂办的好!应长期坚持下去,如需要可以请中科院新疆分院、科技厅、自治区团委协助邀请一批国内外知名中青年专家学者,把讲堂办成高层次科普讲堂。”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常委关于做好新疆科普大讲堂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2011年4月21日,自治区科协、科技厅、团委、中科院新疆分院等单位领导召开专题座谈会,就办好新疆科学大讲堂形成五点共识:一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全面合作。二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实现“四个延伸”。即,以新疆科技馆为主阵地,逐步实现活动范围向全疆各地延伸,活动领域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延伸,活动内容由科技场馆向基层和群众日常生活延伸,活动方式从课堂听讲向现场互动交流延伸,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使新疆科学大讲堂普及化、常态化。三要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建好新疆科学大讲堂专家库、新疆科学大讲堂选题库、新疆科学大讲堂资源共享库、新疆科学大讲堂音像资料、图书资料资源库。四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打造科普品牌。五要推动建立新疆科学大讲堂长效机制,定期召开新疆科学大讲堂专题研讨会等事宜。

建长效机制,组建“新疆科学大讲堂”专家讲师团

为打造“新疆科学大讲堂”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推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新疆科学大讲堂普及化、常态化,设计制作了“新疆科学大讲堂”统一标识,组建了一支覆盖自治区各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及各自治区学会专家学者的“新疆科学大讲堂”专家讲师团队伍。目前,讲师团注册专家讲师42人,涉及天文、地理、环境、生物、农业、林业、建筑、营养、保健、卫生、心理等14个学科。

上下联动,“新疆科学大讲堂”在基层开花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自“新疆科学大讲堂”启动以来,各地积极行动起来,陆续启动开展本地区科学大讲堂活动,截至目前,新疆15个地州市面向各族青少年学生、科技工作者、医务人员、部队官兵、公务员和社区居民开展各类科普报告2440场,近40万人人次受益。

乌鲁木齐市科协组织开展了“六类科普大讲堂”活动。面向领导干部、公务员队伍开办了“机关科普大讲堂”,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面向企业,围绕学科、行业发展,开办了“企业科普大讲堂”,组织学会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面向社区居民开办了“公众科普大讲堂”,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建设。面向部队官兵,开办了“部队科普大讲堂”,为驻地部队广大战士提供科普知识、科技常识、职业技能等。面向广大农牧民,开办了“农业科普大讲堂”,为各类农牧区农牧民提供技能培训、学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借用教育信息网络技术,面向广大在校师生,开办了“学校科普大讲堂”。

昌吉州启动“庭州大讲堂”活动,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每月开展一次科普讲座,讲座采取作报告、交流探讨、互动对话等方式进行。同时,为增强科普讲座的针对性、实用性,昌吉州科协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制定计划,并通过话题调查、征集意见,及时把讲座主要内容通过媒体向公众公布,实现专家与听众的有效互动。

克拉玛依市开办精品民生科普大讲堂。克拉玛依市打造了系列精品民生科普讲堂,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克拉玛依日报社共同开展了《准噶尔大讲堂》,白碱滩区委、区政府开设了《白碱滩区文化大讲堂》,克拉玛依区开设了《博物讲堂》,昆仑路街道开设了《周末大讲堂》,胜利路街道开设了《胜利讲坛》,“周周有讲座、月月有精彩”的系列民生科普讲堂已经成为群众获取科普知识的重要平台。

2012年,新疆科协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普日及各类科普宣传日等,继续以新疆科技馆等科普场馆为主阵地,面向公众开展各类科普讲座。同时,为讲座内容更加紧贴时事热点和市民需求,进一步增强“新疆科学大讲堂”针对性、实用性,根据各方需求,新疆科学大讲堂还以问卷调查、电话访问、邮件咨询的方式收集群众反馈信息,并对受众类型、信息需求进行细致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设计后续活动。例如:启动开展“新疆科学大讲堂”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等系列活动。从6月起,还将改变固定场馆作讲座模式,利用周末及节假日组织相关学科领域带头人、社区居民、各学校兴趣小组学生,带听众走进沙漠、坎儿井、冰川等地,以实地参观考察、专家现场讲解等形式,探讨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