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范文1

关键词:个人空间;隐私观;跨文化交际

人类语言行为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行为。根据美国语言学者萨摩瓦尔和波特的定义,非语言交际指在交际环境中的表情语,服饰语,体态语,时间语以及空间语。上世纪50年代霍尔(Edward Hall)提出“个人空间”的概念并划分出人际交流的四个地带。笔者认为个人空间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非语言交际中个人空间概念的定义

所谓个人空间是指环绕在一个人周围的心理防御区域。它是个体与个体以外的人和事物之间所保持的无形的空间距离。这个空间就像包围着人体的一个巨大“气泡”一样。一旦个体以外的人或者事物突破了“气泡”,进入个体所需的充足空间时,人的心理上就感到不安,焦虑,紧张,迫使个体会自动后退或是离开。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根据人际间亲昵和疏远的不同程度划分了四种区域或个人空间距离。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公共距离(audience distance)、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

一个人对于空间范围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当其他个体或者事物超越这个度,进入他的空间范围以内,他就会感到不安和焦虑;而当一个人的空间范围相对大于实际所需限度时,他又会急需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对于个人空间范围的把握就是对“度”的把握。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因人而已;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个人空间概念的运用则更不相同。

二、中西方个人空间概念差异表现

个人空间概念因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在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提到了“接触文化” 和“ 非接触文化” 的区别。前者在人际交流中习惯于身体接触,个人空间的需求领域相对较小,后者不习惯于身体的接触,个人空间的范围要求较大;有的学者把这种空间的利用称为:聚拢型和离散型。下面主要以中国人和英美人为比较对象,研究一下由于文化不同带来的个人空间利用的差异。

案例1:中西办公领域中个人空间要求

西方人一般有很强的空间领域感和个人私密感。由于这两种要求,他们经常用墙,门等把个人工作或生活的地域隔起来。比如,在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如果有可能,每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尽量有自己的办公室,如果不可能,也是绞尽脑汁地将一间大屋子用活动板隔开,至少也要将办公桌分开,尽量给每个人有自己的领地,他人不要随意侵占个人的私有空间。如果办公室门敞开着就意味着一种邀请,你这时便可轻轻敲门以示对办公室主人的尊重,随后自然地就会受欢迎,中国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一般具有共享地域空间的能力,因此很少意识到对空间西方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可侵犯的财产。

空间的观念是立体的,不仅包括领域的大小距离,包含领域的高度。“拉开距离”具有保持身份的威严的功能,而保持空间领域的高度又是支配权利的一种方式。法庭、教堂、礼堂、会议厅的布置都十分注重利用空间距离来发挥这一功能,以表现优越感与从属关系。在中国,长辈和领导面朝南坐,在西方则坐在椭圆桌子头的位置,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模式,从而构成无数文化差异,让空间的使用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案例2:中西问候礼仪中的个人空间要求

对于初次见面或交往不深时,东方人对“个人空间”的概念薄弱。比如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要比西方人小得多。

我们看见别人穿了一件漂亮的外衣,总喜欢摸一摸,甚至还要询问从哪里买的,花了多少钱,来表示我们对这件衣服的赞美,对于西方国家人来说这是很不合适的,他们非常重视对本人物品的私有,他们把衣着认为是他人无权触碰的个人私物,不准别人随便触摸,也很讨厌交往不深的人打听此物的价钱,这是英语国家的禁忌。

案例3:中西家庭中个体的个人空间要求

美国人会给他们每个孩子准备单独的卧室,这常常让中国人觉得吃惊,不过这也表明了美国人将个性和个人隐私放在首位。在中国,人口密度和拥挤的环境条件使人们几乎不可能控制环境以保留自己的隐私。

My home is my castle就是西方个人空间观念的典型习语体现。每个家庭成员拥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房间属于自己隐私的一部分――个人领域,外人不经过允许不得擅自闯入自己的房间,否则就是对自己隐私的侵犯。

三、中西方个人空间差异成因

中西方的个人空间概念之所以存在着这么大的差异,追根朔源是在各自文化影响下培育的不同的隐私观和价值观造成的。

(一)隐私观与个人空间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范文2

关键词:文化差异 天人合一 礼乐文化 中庸 复兴

对外汉语教学由于学科性质的关系,必然会涉及到文化及文化差异问题,本文只说大层面上的中西方文化。中国历史悠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颇多,但去除外在表面的具体的东西,存在于其内部的规律和道理是共通且简单的。越是上层的规律适用范围越广,因此就越简单,像数学公理一样,简洁但应用范围广,不能被逻辑地证明。公理之下是定理,定理之间联系密切且可以被互相证明,而具体问题解决的方法则千变万化。文化也有其公理和定理。

一.“天人合一”

有人说,中国人总爱提历史。为什么总提过去?是中国人拿历史炫耀吗?首先,每个民族的人都会为自己民族的曾经辉煌感到自豪。笔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5年,学生来自全球各地,在与学生的对话交往中对这点深有体会。比如,西班牙学生会饶有兴趣地跟你讲塞万提斯所在小镇的瑰丽风光;土耳其学生会无不自豪地说至今留在蒙古国境内很少人能看懂的,土耳其民族大迁徙的古老碑文。其实“炫耀”历史是一个通病,但有一个前提,文化间只有都是独立的、具有主体性、自豪感的时候才能交流。文化对一个民族至关重要,国家灭亡了可以再复国,文化断了就真的断了。其次,提过去都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时装界的每一次复古都是为了创新与发展,文化也一样,每一次复兴都是为了反思和发展,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不能分割的。

中国的文化公理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简单说就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一切要遵守客观规律。这是比较底层的理解。西方人思维通常是像打地鼠游戏一样,哪里出问题就打哪里;中国人则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侧重整体,认为自然发展的规律是环环相扣的,出了问题,找出断环的地方接上就是。西方的医学讲哪有细菌病毒就杀死它,中国医学是要改变体内的环境,让其没有生长环境。自从人类发明了抗生素,细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抗生素的使用量也成倍增长;但中医用两千多年前药方上的药量仍然很有效。当然,中医现在在应用上有很多现实问题,但原理是没问题的。所以如果给中西方两个盒子,西方人首先是拆、分析、再组合应用,没有什么不能拆的,不能分析明白的就想尽办法分析,然后批量生产;中国人拿到盒子首先看它能用到哪里,然后再分析,发现盒子很奥妙不能说清楚就不说了,告诉后人,你若足够聪明就把握一下盒子的奥妙,不那么聪明就光用好了。所以说,中国文化观很重视应用,所谓道理是那种简单并且一用就会改变生活的认识。一种文化观念可以说是一种方法,有它的长处与短处,也有其适用范围,两种对待盒子的方法各有所长,若能很好的结合起来便是极好的。

二.“礼乐文化”

“礼乐”是中国文化定理之一,对于“礼乐”的具体应用、应用的好坏及其造成的影响就构成了“礼乐文化”。这是“礼乐”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大致位置。

在中国,有些礼乐制度、风俗习惯已经消失了,但在博物馆,旅游景点还能看得到,有些还在民间流传。“礼”①是种祭祀用的礼器,后来发展成一套从祭祀到起居、从军事、政治到日常生活制度等礼仪的总称,其特点是从外在活动、仪表上对个体做出要求,以保证群体的秩序和稳定。“乐”,②有人说是一种乐器,也有人说是谷物成熟结穗状,与农作物收获后人们的喜悦心情有关,引申为喜悦感。“乐”和“礼”差不多,最初是以祭祀祖先神灵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③不同在于“礼”侧重外在规范,“乐”侧重内心认可。“礼”讲“序”,“乐”从“和”。我们可能都有这种体验,烦躁时听听舒缓的音乐心情就能平复很多,音乐不是讲具体的事理,而是抒发人内心感情的,把音乐的节律与自然世界的运动、身心的情感节奏对照呼应,便构成了一个天人同构系统,达到“天人合一”。

“礼”、“乐”内涵很多,“礼”重秩序,“乐”重和谐,相对来说“礼”是由外到内,“乐”是由内到外。就是说“礼”给人们规定了秩序,“乐”则是让人们打心眼里认同它,有人认为这是愚民,那是不是礼乐文化阻碍了中国进步?中国人要复兴礼乐文化吗?

首先,中国是大陆农耕型国家,这是分析中国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地处亚热带的大河(长江、黄河)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是农作物生长的理想环境。种庄稼主要靠男劳力,劳力当然是越多越好,越稳定越好,所以形成了大家族,四世同堂在现代之前的中国很常见,这么多人在一块儿自然要讲长幼尊卑、讲和谐,否则就没法管理,没法进行生产。治国和治家道理相通,只是国比家大,情况更复杂一些,因此,秩序与和谐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中国历代政权一直努力维护礼乐,客观上讲是必然的。中国的改朝换代就像是电脑,有了“病毒”,像太过违背礼乐文化的乱臣贼子我们就杀毒,毒太多系统就不可救药了,得重装系统,但系统最基本的程序是没变的,因为生产方式没变。而海洋型国家通常土地比较贫瘠,生存就意味着与自然抗争,农业远不如海上贸易与手工业重要,贸易自然讲求公平、竞争与个人利益。所以说文化没有贵贱之分,政策制度精神都是有历史渊源的。中国人非常讲“时”、“位”,“时”就是时机,“位”就是环境,“时”不同,“位”不同,事情的道理就不同,因此说“道可道,非常道。”一切都是在相对变化着的,这是不变的真理,所以拿我这一刻的道理去批评你那一刻的道理,有时是没有意义的。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礼乐制度是“愚民”,但在那个“时”“位”下没有别的选择。

其次,礼乐文化好不好?在古代“文化”指“教化、人化”。“人化”,就是把人从自然性教化到社会性。孔子曰:“若能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就是战胜自己的自然性而到社会性。道家把这叫“心兵”,即心里的斗争。一个人能战胜自然性就是“圣”,不能“圣”也就变成了普通人。战胜自然性的方法很多,如学习、打坐、修炼,道家的气功打坐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中国的文人都是打坐的,所以说儒道就没真正分开过,也不能分开。说白了,礼乐强调人与人合,道家强调人与天合,本质精神都是天人合一,这也是理解中国问题的关键点。复礼,不是复“礼仪”,而是礼的精神,保持内心的诚敬,以协于天地之性,这正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下归仁”,“仁”论语中提到很多次,每次都不同,这里的“仁”指的是能克己复礼之后的境界。整句话意思是:一旦能够克服自己的私欲、妄念,则天下万物就归宿到“仁”的境界了。儒家的“天下归仁”、道家的“万物齐心”、佛家的“如来大定”说的都是这种“天人合一”境界,是心与物一元的真实境界。所以有人说,西方的哲学来自头脑,而中国的哲学来自肺腑。那些儒释道高人,都是无神论者,协于天性求诸于内心而已。问题是,完全客服自然性很难,是理想状态,做到了就叫圣人、神人、佛了,自悟悟人者为佛为菩萨。所以礼乐教化其实从未完全实现过。有没有是一回事,怎么做是另一回事,其实每个民族都是一样的,制定的制度、崇尚的观念都没被完全实现过。在自然性和社会性之间滑动构成了人类历史。所以礼乐本身并不坏,看在什么时间、什么环境、什么人怎么用而已。西方讲竞争与创新,中国讲秩序与和谐,在当今社会单用哪一样,都会出问题,东西方的结合是大势所趋。能够保留双方有利的一面,舍弃不利的一面,并加以应用,这就是中国的“中庸”。所以“中庸”不是马马虎虎,而是智慧和经验。

再次,要复兴礼乐文化吗?当然要,复兴从来都是一种反思与发展,反思的是精神,不是形式,当下很多返古的形式笔者认为大可不必,要复兴的是礼乐所体现的精神以更好的推动民族发展,且一两代人可能看不出什么成果,繁荣、富强、文化教育是发展的三步,没有百年的基业是比较难实现文化教育的。《活下去并要记住》这是俄国作家拉斯普京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的名字,笔者认为,一个民族的延续不过这几个字。

注释:

①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2005.第6页

②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2005.第808页

③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第34页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柳肃《礼的精神》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