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艺术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艺术概论范文1
对知性思维的内在性批判仅仅说明了它的局限性并没有揭示它的真理性,仅此还无法解释它如何是我们认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果启蒙所宣扬的自由能够像黑格尔所说被扬弃的话,那么扬弃这种自由的新哲学就必须能够在论证自由的同时顺利地协调与知性思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批判性地肯定知性思维方式的前提下,论证自由的可能性。因此,当黑格尔把对哲学的需要界定为“当统一性(Vereinigung)的力量在人的生命中消失,对立丧失了它们的生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获得独立性时,哲学的需要就产生了”[4],这种对立就是上文所分析的以知性思维方式为工具的传统形而上学所产生的对立,即知性无法把握作为理性对象的普遍物所产生的对立,以及作为概念的诸规定性自身相互之间的差别,那么作为统一性的哲学就必须能够说明这种对立的相对性,进而使之被扬弃。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哲学的最后的目的和兴趣就在于使思想、概念与现实得到和解……它是一种精神的和解,并且是这样一种精神的和解,这精神在它的自由里和在它的丰富内容里把握住了自己的现实性”[5]。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黑格尔所采取的论证策略是:把哲学的发展界定为“返回自身的圆圈式发展”。一方面,这个圆圈式发展意味着哲学作为克服了知性思维方式对立性的统一性体系,在其开端处同时也是一种统一,而这种统一同时必须能够向前发展推演出知性的诸规定;另一方面,这种知性的规定作为总体的一个环节又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是总体的一环而已,它必须能够向前过渡到统一性之中。所以,这个最终的统一性原则摆脱了抽象性,是一种具体的统一性,之前的对立的知性思维方式也被统摄在其中。这种统一性思想并非黑格尔首创,而是斯多葛学派关于统一性思想在当时德国学界影响的结果。迪特•亨利希认为,斯多葛学派关于自然的统一性学说通过一定的阐释方式,甚至能够揭示黑格尔哲学中的核心思想[6]。他认为如果把该学派中的统一性思想(它被表达为“多中之一”,即“henpanta”)与其“熟知自身”(oikeiosis)的思想相结合,就能阐释一种观念论意义上的理性存在者的思想。首先,“多中之一”所表达的就是宇宙多样性的统一性,必须贯彻在一个统一性原则之中才能得以保证。这个统一性原则,就是各个有限的部分之间互相的“化学混合”(chemicalmix-ture),通过这种混合,产生了一种新的质,即统一性。因此,宇宙的统一性原则是渗透在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但不能被还原为各个组成部分。其次,人类只有在熟知自身的情况下才能保存自身,如果不能熟知自身就意味着一种自我异化(allotriosis)的状态。这种熟知只有通过自身意识成功地反思并了解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之后才是可能的,达到这种状态的存在者就是理性的存在者。显然,斯多葛学派对这种意识的状态的界定与黑格尔关于意识最终状态的概念并无本质的区别。当然,斯多葛的统一性思想还只是初步的自然哲学,它并没有结合认识论去探讨参透其中的统一性原则是否能够被认知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在思维本身当中证明这种统一性原则是可以认识的,那么关于它可以认识的论断就很容易走向神秘主义,例如通过神秘的启示等方式获得。黑格尔与其根本的区别在于:他把这个统一性原则置于人类理性当中去理解,通过思维自身的发展去论证它的可能性,用黑格尔的术语来表述就是:“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7]10按这一理路,黑格尔关于统一性哲学的构建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是:在思维当中,如何找寻这种绝对的统一性原则,并且如何能够从中演绎出它与世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换言之,作为统一性的理念如何自在自为地体现在纯粹思维当中,并且如何以外化的形式体现在自然界当中?进一步阐述黑格尔对此难题的解答并非本论题的任务。通过上述勾勒,我们只想阐明,黑格尔通过理性来建构统一性哲学体系的构想,决定了该哲学的开端含义与近代哲学对开端的理解大相径庭。因为由上述对统一性哲学的构想,我们能够推论出,黑格尔意义上的哲学开端必须一方面具有“本原”的意义,即理解世界或一切存在的首要的东西;另一方面它也是我们思维中首要的东西,是我们一切意识行为的前提。而在古希腊哲学中,开端仅仅具有第一个方面的含义;在近代哲学的语境中,则仅具有第二方面的含义,虽然它常常被认为是关于第一个方面的证明。
二、逻辑学的开端:从纯粹的自我意识到存在
既然黑格尔把最高的统一性原则(理念)置入主体的思维当中,把纯粹的思维等同于最高的统一性,那么为何黑格尔把逻辑学的开端界定为纯存在,而非纯粹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的原始同一性呢?
(一)纯粹自我意识与哲学的开端从先验哲学的角度,纯粹的自我意识能够充当最高的统一性原则,似乎能够作为《逻辑学》的开端。首先,因为这个纯粹自我意识始终是同一个自我。理由很明显,如果我们不能把我们任何的思想或认识归结为同一个自我的意识,我们便无法意识到一个能够思维任何对象的自我。既然我们能够意识到能够思维一切的自我,这个自我就必须是同一个自我。其次,由此便容易推出,这个自我意识具有统一性,它能够把一切的思想综合到纯粹的自我之中。这就是康德所说的“我思必须伴随着我的一切表象”。再次,这个纯粹的自我意识也是空无一物的自我意识,它是抽象掉一切内容的纯粹的我思,否则的话它就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同一性的自我了。由于这个纯粹自我意识既具有统一性又是最抽象的,它无需任何认识的中介,那么这个纯粹自我意识似乎是符合一般意义上开端的含义,即作为直接性的东西。“无需任何认识的中介”并非是说抽象的纯粹“我思”无需任何对象还能被我们思维到,因为只要是“我思”就必须要有思维的对象,而是指只要对象被给予意识,意识对此进行思维时,我们便能够直接意识到纯粹的我思。但是,这里的纯粹自我意识不是反思的结果吗?它怎么能够是直接性的呢?为了阐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地区分认识事物的中介和事物本身的中介。比如说某物X,如果我们要说出它是什么,就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知性范畴才能对之进行规定,这被称为认识事物的中介;当我们说X只有在Y的条件下它的存在才是可能的,这就被称为事物本身的中介。因此,纯粹自我意识既然不能够通过特殊的知性范畴对之进行界定,那么它显然就不能够通过认识的中介来被认识。在观念论中,它一般被规定为“理智直观”,它无需认识的说明,是我们直接就能够体验到的。但这并没有排除它本身的存在是经由中介得出的,即只有在一定的对象被给予的条件下,才能对我思进行理智的直观。因此,这个进行理智直观的纯粹自我虽然是中介的结果,但它仍然可能是直接性的。当然,黑格尔并没有否认纯粹的自我意识能够充当最高的统一性原则。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就已论证,康德的作为彼岸存在的自在自物世界其实就是纯粹的自我意识的抽象[7]113-114。在《小逻辑》中,黑格尔直接认为康德的理性对象“即无条件东西或无限事物,无非是自相等同的东西,或者说,是已经提到的思维中的自我的原始同一性。理性就是把这种纯粹同一性当作对象或目的的抽象自我或思维”[3]110。但是,黑格尔却明确反对它能够充当逻辑学的开端。在对费希特以自我为哲学的开端的批判性考察中,黑格尔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首先,黑格尔认为,虽然费希特以自我为出发点并考虑到“一切后继的东西都必须从最初的真的东西演绎而出”和“最初的真的东西是一个已知的、尤其是一个直接确定的东西”[8]61,但是由于这个纯粹的自我并非在意识中是直接现成的,所以以它作为哲学开端便是不当的。黑格尔所指责的这个自我不是直接现成的,是指这个纯粹自我是在除去意识的一切具体性之后的一个纯粹的综合活动,也就是费希特所说的“本原行动”。黑格尔虽然正确地指出了费希特的自我在此意义上并不具有开端的直接性含义,但是当他把存在作为逻辑学的开端时,也遭受到人们这样的指责(本文将在第三部分具体指出这种指责)。其次,由于这个纯粹的自我不是指一般意义上与客体对立的主观自我,而是客体与主体统一的纯知,既然如此,在黑格尔看来,就没有必要再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的纯粹自我作为开端了。它不但容易引起人们把它与普通的自我相混淆,而且通过更进一步考察,我们会发现它仍旧是一个主观的自我。因为从自我出发的科学真实发展,“表明了对象经常具有并保持着对自我说来是一个他物的规定”[8]140,所以这个自我并非是完全克服了主体与客体对立意识的纯知。最后,黑格尔认为纵使作为理智直观的纯粹的自我能够作为开端,但是一方面由于科学(逻辑学)所研究的,并不是自在的或内在现成的东西,而是“思维中内在的实存(Dasein)和这思维中这样的实存所具有的规定性”①,[8]64,另一方面理智直观固然是没有认识的中介,能够被我们直接体验,但是它说出来的东西,都比简单直接性要更多些,比方纯粹的自我、绝对等。因此,黑格尔认为,纵使纯粹的自我意识能够充当统一性原则,即克服了意识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但是它仍然不能充当逻辑学的开端。
(二)《逻辑学》的开端和存在与无的相互转化虽然黑格尔从开端所具有的直接性含义方面否定了纯粹自我意识能够充当逻辑学的开端,但是这里仍然具有的疑问是:在科学还未得以论证之前,我们如何知道科学必需要有一个开端?显然,我们对此的任何说明将是前科学的,也就是说,这种先行的界说无法合理地证明自身就是科学的。对此,费尔巴哈曾用一种反讽的口吻说道:“人为什么一般地要有这样一个开端呢?难道开端的概念不再是一个批判的对象,难道它是直接真实并普遍有效的吗?为什么我就不能在开始的时候抛弃开端的概念,为什么我就不能直接以现实的东西为依据呢?”[9]黑格尔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他在《小逻辑》中明确指出:“哲学的开端仅仅与决意作哲学思维的主体有关,而不是与这门科学本身有关。”也就是说,在我们对科学本身进行论证时,我们必须要有个出发点,至于这个出发点是什么才是最合理的,在科学本身得以论证之前,我们确实是不知晓的,但我们进行哲学思维时必须要有个出发点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随意用一个事物或假设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因为只要我们假定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作为出发点,我们就必须对此进行说明,而这样的说明在科学本身尚未界定之前无疑是不合理的。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必须用什么作为科学的开端才能无需另外的说明?这也是上文所说的,它无需通过认识的中介才能被我们意识到,尽管它本身可能是中介的结果。黑格尔有时干脆把这样的开端称为“无规定的直接性”(dasunbestimmteUnmittel-bare),即它是无需任何认识的中介就能被我们意识到的东西。至于费尔巴哈最后的指责,即“为什么我就不能直接以现实的东西为依据呢?”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曾回答过相似的质疑。这种质疑是,既然存在和本质的真理是概念,那么为何不用真正真的东西作为开端,反而用不真的东西作为开端呢?黑格尔明确地回答:“在求得思维认识的地方,之所以不能以这个真理为开端,是因为这个真理在构成开端时,是以单纯的保证为基础,而被思考的真理本身却必须向思维证明自身是可靠的。”通过上述这番说明,黑格尔为何把逻辑学开端的无规定的直接性同时也称为存在的问题就不难被回答了。我们知道,存在(Sein)在德语中是经由系动词的原型(sein)名词化得来的,由于它一方面是任何定义必须首先要使用的,包括对它自身的界定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切存在物总体的抽象,所以我们无法按传统的“种加属差”的方式对之进行定义。但存在的不可定义性并没有妨碍人们对它的使用,就像海德格尔所说的,在对存在的使用中,我们“‘无需深究’,谁都懂得。谁都懂得‘天是蓝的’、‘我是快活的’。然而这种通常的可理解不过表明了不可理解而已”[10]。这与上文中所指出的开端的无规定的直接性含义是一致的,即我们仅仅知道我们的思维必须要有一个开端,但这个开端是什么,我们则毫无所知。在此情况下,把存在界定为《逻辑学》的开端就是最恰当的选择了。从这一层面来看,存在并非完全不同于纯粹的自我意识。上文已经指出,这个纯粹的自我意识也是最抽象的不可定义的东西,并且它能够被我们直接意识到,所以,这个纯粹的自我意识在此意义上就是纯粹的存在。黑格尔由此认为:“假如纯粹作为形式,还应该被认为与纯有的统一体有所不同,那么,纯有也就是纯知的内容。”[8]57既然黑格尔是从《逻辑学》的开端的无规定的直接性方面推出它同时也能被表述为存在,那么显然,从无规定的直接性中也能直接推出它就是无①。因为无规定的直接性已经蕴含了否定性,即它是对一切规定性的否定(un-bestimmt),也是对一切中介的否定(un-mittel),所以它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否定。因此,有和无是相互过渡的统一体,当我们谈论纯粹的存在,其实它已经是无,当我们谈论纯粹的无,它已经是纯粹的存在。但是,从“无规定的直接性”出发论证存在与无的辩证关系,并非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简单的见解,无需任何怀疑。黑格尔在世时,就已经有大量的异议针对存在与无的辩证法。为了使人们避免一些可能的误解,黑格尔在《逻辑学》阐发存在与无的辩证法一章中增加了在篇幅上远远超过正文的四个注释。尽管如此,在黑格尔逝世后,他的诸多阐释者和反对者对存在能够作为逻辑学的开端以及对存在与无的辩证法的解读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争论仍然不断。
三、对逻辑学开端的批判与反批判
根据迪特•亨利希的考察,在历史上,人们对黑格尔存在与无的辩证法的批判粗略地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否定的批判,他们认为根据黑格尔所阐发的开端观念,不可能发展出存在与无的统一性的辩证法,并没有什么思想的前进运动;第二类是肯定性的批判,他们认为如果黑格尔整个体系要能够保持一致性,那么人们就必须放弃黑格尔所阐发的开端的辩证法形态[11]76-84。由于本文主要是从黑格尔对统一性哲学思想的构想推出逻辑学的开端所必须具有的含义,而第一类的批判基本是针对这样的解读理路,因此下文将集中阐述这类批判。
(一)对逻辑学开端的否定性批判这类批判主要认为,从无规定的直接性出发,我们无法推论出黑格尔所阐发的存在与无的辩证法。亨利希对这样的批判理路勾勒如下:如果我们假定,存在和无确实是能够相互区别,那么,第一,它们要么是一个相同的思想规定即“无规定的直接性”的两个方面(Aspekte),在其中,它们能够被区别开来;第二,它们要么是两个相互区别的思想,无规定性和直接性是它们的共同特征。第三,如果我们相反地假定存在与无是无区别的,那它们就仅仅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名称,这个事物就是无规定的直接性。这样,无论经由哪个方面,我们都无法得出存在与无的相互过渡。在第一个反驳中,存在与无不存在相互过渡主要因为:①存在与无是无规定的直接性的两个相互反对的方面,这意味着直接性被设定时,它是存在的,但当它没有任何规定性,所以它也是无。如若如此,这个无规定的直接性就不是直接性的了,而是被设定的,即仅仅被设定为没有内容的形式,那么它由此也就成为一个反思的规定,而这与开端的含义不相符合。②在黑格尔看来,存在与无的过渡是指,存在本身中已经蕴含着过渡到无了,而无中已经蕴含着过渡到存在了,或者说存在直接就是无,无直接就是存在①。因此,存在与无并非是无规定的直接性的两个不同的要素,它们是无规定的直接性的整体,是相同的;同时也具有绝对的差异,因为如果它们有关系的话,它们各自就需要一个他物的中介,那么它们就不是无规定的直接性了。所以,如果存在与无是无规定的直接性的两个方面,那么无规定的直接性就不是真正的直接的东西,而是通过反思被设定的思想规定,由此便无法从中推出存在与无的相互过渡。第二个反驳与第一个相类似。如果存在与无是两个相互不同的思想,同时无规定的直接性是它们的共同特征,那么无规定的直接性和存在与无就必须首先是直接性的,其次它们之间必须相互区别,这样它们就必须是被中介的了。这显然与黑格尔所指出的存在与无的差别是无需中介的直接的和绝对的差别相矛盾。第三个反驳主要是指出,即使存在与无能够等同于无规定的直接性,但它们只不过是无规定的直接性的不同名称而已,如果人们不想采用其他称呼,只用无规定的直接性,那么存在与无是可以被丢弃的,因此根本不存在从无规定的直接性推出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在这类否定性的批判中,一个由阿多尔诺提出的批判值得一提,尽管这个批判没有完全被阐发出来,我们将在勾勒这个批判的同时,进一步指出它所包含的真正的批判性要素。阿多尔诺不仅否定存在与无的辩证法,而且通过对这个辩证法的否定,试图彻底否定黑格尔统一性哲学的建构,认为它不是事情本身的表达,而是思想对事物本身的歪曲和统治。他认为黑格尔的存在与无的辩证法,是一种概念间不合理的偷换,即把存在是“无规定的东西”(dasUnbestimmte)悄悄地偷换成了“无规定性”(dieUnbestimmtheit)②。首先,把存在界定为“无规定的东西”意味着概念与事物之间并没有任何差别,也意味着范畴与这个无规定的东西没有差别,所以,这个存在既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思维概念,也可以是未规定的某物。其次,当这个“无规定的东西”被置换为“无规定性”时,它本身作为无规定的存在就被置于“无规定性”这个概念之中了,所以这是思维的抽象活动,即把“无规定的东西”所可能表述的两个方面被抽象为一个方面,即概念的无规定性,这就意味着事物本身被剔除出去了。所以,阿多尔诺认为,黑格尔的《逻辑学》并非如其所述的那样完全是表达事物本身的发展逻辑,而是思想对事物的剥离和统治。当然,黑格尔可以否定说,如果没有思想的抽象我们根本无法形成某物的概念,所以问题不在于思想的抽象,而是思想是否能够具体地把握对象本身。阿多尔诺的这个指责所包含的真正的批判性因素不在于此,而在于把“无规定的东西”置换为“无规定性”,如果仅仅是概念抽象的话,那么从无规定性的存在推出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就仅仅是反思的思想规定。因为这时存在与无的辩证法无非是指:这个无规定性,在概念的抽象形式的意义上而言,是存在,同时由于它没有任何内容,仅仅是空洞的形式,所以它也是无,但这个无内容的形式也是一种存在,所以它也是存在。显然,这与黑格尔的表述相冲突。因为,在思维的开端处,形式与内容的划分尚未出现,它们是在反思的逻辑中所出现的范畴,所以存在与无的辩证法不能被认为“只能在存在某物条件下过渡到无,或在非存在的条件下过渡到存在”[8]94。因此,从存在的无规定性无法推出黑格尔意义上的存在与无的辩证法。统观这类反驳,如迪特•亨利希所说,它们无非是想最终证明:无规定的直接性与存在与无的辩证法是相互割裂的,从前者并不能推论出后者,因为无规定的直接性本身是一个反思的思想规定[11]79。
文学艺术概论范文2
(一)人本主义
教和学是培养人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全人的概念。人本主义属于后现代范畴的一部分,主要目标是把学习者引入到学习过程的情感参与中来,每个学习者都被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情感参与与英语教学艺术性关系很大。学生增加感情投入,激发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仅为了分数或名次而学习,而且是为从内在和本质上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而学习,发展和完善自我,以跟得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脚步。学生唯有懂得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才不会对生活与学习产生无谓的迷茫或误解。就英语教师而言,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和实现和谐发展,也不能仅仅把教学或课堂当成简单的工作任务或工作场所,应从内在的情感因素出发,挖掘英语教学的各种美及魅力所在,以更为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上来,从简单的教书匠成为工程师、艺术家。讲课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语言的艺术,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除了需要注意仪态外,还要根据教材的选择,进行合适的教学设计,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其中,语言的运用除了简单的语音、语调、书写外,在传递知识文化时还要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们自主性、主动性发展的需求,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学习兴趣和热情,结合和谐、积极、正面的学习心理来营造丰富、生动、富有美感的教学氛围。
(二)艺术美的体现
教学就是一门艺术,艺术美随处可见。与其他科目的教学相比,英语教学的确存在着个性,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共性。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模式,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四个重要构成部分:教师、学习者、任务以及环境。由此可见,教师和学习者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环境来营造美的氛围,追求美的境界。所谓任务,除了最常用的课本外,现如今网络等外部资源也日益彰显其地位,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知识的扩充学习。所谓环境,除了最主要的教室之外,课堂之外的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术环境等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之余,应该有机地将这几种环境结合起来,追求最大化的产出。英语教学作为一门文科类学科,拥有不可动摇的美学意义和地位,它可以和语文或者国学教育放在一起思量,合理把握权重,可以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效果。美的外在显现有很多不同的划分标准,依据教学的统一性和英语教学自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英语教学的艺术美表现为以下两点。
1.英语教学的形态美
优雅的形态能够给人带来美的陶醉和享受,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的形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教师的形态多指教师身体语言的具体体现,比如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势、穿着打扮等。出于语言的特殊性,教师可在很大程度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教师的情感因素也应纳入考虑。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教师乐观和热情的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尤其是对于那些英语语言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简单说,英语教学的形态美包括美的姿态、美的情感和美的板书等视觉感受方面。
2.英语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美
英语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美是和英语语言本身密不可分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我们的母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是由26个字母构成的非表意类语言,其形式不代表意义,因此这也给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一些困扰和难题。英语本身虽然只是符号,但它包含很多美的事物,如感情上美的共鸣,逻辑上美的展现,艺术上美的启迪等。同时,“教无定法”也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属于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在形式上,教师可以利用修辞手法和认知概念来阐释具体语言现象和问题。在内容上,教师可以从教学材料的选取和组织上入手,进行改进,突出体现英语语言的艺术美感。就英语语言本身,教师可以通过语音、语调、语气、语趣等,更加和谐地体现形式和内容美。
二、概念隐喻及其应用
上述英语教学的艺术美体现中提及了认知和隐喻,概念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思维方式、想象力等关系密切,如何利用其基本原理和理念,来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一)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的文化美
隐喻是语言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们认识世界和促使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将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喻。顾名思义,空间隐喻来源于人类直接的身体体验,运用自身和外界事物的空间方位等关系来表达其认识。实体隐喻则是指人们对实体或物质的看法,若将某种抽象的现象、特征、概念等隐喻为实体时,就可对其进行描述和量化剖析等。而结构喻是用一种相对具体的、熟悉的概念结构去建构另外一个相对抽象的、陌生的概念,两者之间有相似的结构体系。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与文化一致性两大特点。隐喻与语言实质上是相互渗透依存的统一体,而文化本身就是综合复杂的隐喻。中英文在概念隐喻上存在着文化差异,小至动物、植物、颜色,大到教育、医疗、福利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这些文化差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每一单元部分,都提出了供学生思考的问题,英语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合理地修订或补充,开发学生对文化美与文化差异的意识和探索。
(二)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
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包括五点,即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忽视其中任一点,都谈不上掌握了完整的英语能力。某一词语或语法结构的特定选择是基于一定意义的,这里的意义多指语言表达和语言使用者心理表征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词汇的习得
认知词汇是以词汇的原义为中心,通过隐喻认知模式中的原域,投射到其他不同的认知目标域中,形成了词汇的引申义。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进步,今天的社会涌现出了很多新兴的词汇,任何一种语言都要与时俱进,此现象不可避免。英语词汇的语义也在不断扩展,英语词汇经历了共时和历时的演绎,产生了一词多义、同反近义词和词的语境等变化。英语词汇从基本范畴的词汇到引申词汇,此间的过渡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获得。基于英语词汇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此特征进行词汇教学,由一个词的记忆可以引申联想到很多其他词,有利于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
2.基本技能的提高
基本技能的提高基于词汇的掌握认知水平,语法也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听说读写译,都和图式的概念相关。而不管图式如何,又都与概念隐喻密不可分。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到大脑储存的信息,在已知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解建构。在听说方面,运用已知信息对听到的内容进行解码的过程,是背景知识与听说材料互相作用的过程。大脑中通过概念隐喻建立起来的单词、词组和句型能够有助于学习者紧扣主要信息,过滤掉无关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听说记忆负担和焦虑,更能促进他们对关键信息的把握,对听说的内容进行迅速解码。在读写译方面,要熟透脚本,脚本是指“专门为经常出现的事件序列设计的知识结构”。语篇阅读中,有时隐喻表现为一个贯穿其中多次出现的喻体,有时是一个基本隐喻与其他衍生之间的照应,因此,要合理地理解事物的相似点及相应的一系列关系,并利用隐喻思维层的扩充来完善理解。
三、结语
文学艺术概论范文3
(一)工科院校艺术团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方式的单一化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矛盾
目前,工科院校艺术团的实践仅采用校园文化演出和比赛的方式检验教学成果,这种方式势必会把工科学生训练成非艺术专业的艺术专业学生,即他们表演的作品与本专业的学习没有直接联系,其表演水平却能够与艺术专业院校的专业团队水平较高低。这从工科院校在高校间的艺术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足以证明这一点。然而,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用艺术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工科学生的艺术修养,更关键的是将其在本专业上的学习也更具有人文精神。在拥有一定艺术修养的基础上,培养其能够与本专业发展的创造型与创新型的能力。
(二)工科院校艺术团小范围艺术修养提升与工科院校整体水平较低相矛盾
工科院校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目前只有靠选修课程进行,其中选修课不受重视等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也是从事选修课程教学的从业者们一直努力研究的方向。由于工科院校艺术团学生除了艺术选修课之外,还在艺术团进行艺术训练,所以他们的艺术修养要远远高于非艺术团的学生,这就会出现工科院校少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而绝大多数学生得不到真正的提升,从而使素质教育效果得不到全面的推进。
二、俱乐部实践教学改革
俱乐部实践教学是指,由艺术团团员自行组成不同的创意俱乐部,将自身工科专业与艺术元素进行创意结合并形成作品,指导教师对其思路与实践过程进行指导的实践教学方式。
(一)具体内容
目前,工科院校艺术团的实践教学仅采用指导老师进行艺术训练的教学方法,排练适合于演出或比赛的作品,作品排出后去参加校园演出或者比赛,其作品都由指导老师选择或编写。俱乐部实践教学将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具体内容如下:
1.艺术实训课程
由艺术团指导老师进行艺术训练教学,保持传统训练优质的方法确保艺术团水平的继续提升。同时,指导老师为配合创意俱乐部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在实际训练中对于训练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得学生在此部分教学中不仅能够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还能够积淀更深的文化艺术修养,进而为创意俱乐部教学奠定基础。
2.创意俱乐部
创意俱乐部采用以艺术团学生为依托,学生自主组成团队,团队成员以艺术团为主,也可以吸纳非艺术团成员一起加入,进行工科专业与艺术元素创意性结合的尝试与实施,专业老师负责过程性指导,并最终由学生自主创作出作品。
3.创意作品实践与展示
(1)每年举办创意俱乐部作品展并形成校园品牌文化此作品展可以将每年所有创意俱乐部的创意思路及作品全部展出,指导老师将其中可以在舞台实施的作品进行排演将其搬上舞台。一方面可以将此做成校园品牌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打破传统艺术团艺术实践的单一化局面,使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更加多元化。
(2)邀请企业关注创意俱乐部的作品,促进校企合作有些创意可能需要与企业合作实现,在作品展出期间,邀请相关企业参观创意俱乐部的作品展,与企业积极构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平台与机会,为促进校企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艺术团排练作品可以从创意俱乐部作品中进行挑选创意俱乐部教学每年都会有部分作品诞生,这些作品不仅培养了工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也为艺术团提供了更丰富的作品素材,艺术团是创意俱乐部作品的最佳实践者,完全可以将其中优秀的作品排练并参加比赛,取得的成绩将更能体现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专业精神。
(二)俱乐部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1.基本素养准备阶段
此阶段时间为一学年,主要进行的内容是艺术基本实训课程,是所有艺术团学生进入艺术团首要完成的阶段,也是俱乐部实践教学的准备阶段,为今后学生在俱乐部能够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创造力奠定理论基础。
2.创意俱乐部创意进行时阶段
经过一个学年艺术实训课程的团员自由组合形成创意俱乐部。艺术团相当于一个大俱乐部,由若干个小俱乐部组成。艺术团艺术实训课程继续进行;同期各创意俱乐部每周自主安排一次沙龙活动,当有一些灵感创意时可邀请指导老师参加(指导老师可由艺术团指导老师和工科专业老师共同组成指导教师团队),经老师指导后形成创意方案并提交;指导老师根据各创意俱乐部提交的创意方案进行技术上的修改,与可行性测评,并给出专业指导意见。各创意俱乐部再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以艺术团各团队为单位,举办“创意盛宴”沙龙活动。即将所有创意团队的创意方案在沙龙中展示,供所有人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一过程可以拓展参与人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阶段历时一个学年。
3.创意俱乐部实施进行时阶段
各创意俱乐部根据最后的创意方案进行实践操作,历时一个学期,最终形成原创作品。其作品的多元化使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允许出现多元化的实践方式。同时,创意方案也可作为艺术团作品选择的素材,供艺术团排演实践。
4.创意俱乐部作品展阶段
以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创意俱乐部作品展。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将所有创意俱乐部作品上传,并设立评选机制,由网友投票产生最佳创意等奖项。此阶段历时一个学期。
(三)俱乐部实践教学的实际意义
1.有利于实现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与方向。俱乐部教学以工科专业与艺术元素结合为契机,用跨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采用俱乐部沙龙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起参与指导的作用,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可极大程度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能够有效的实现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2.有利于明确工科院校艺术团学生的专业方向
工科院校艺术团的学生其主要就业方向仍然以工科背景为主,作为艺术团指导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培养方向,不能本末倒置,将工科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工科背景的艺术专业学生,这样不仅不利于人才培养也会影响其本专业的进一步学习。俱乐部教学手段与内容能够有效的帮助艺术团指导老师明确训练方向和艺术团教学对工科学生的实际意义。在教学中,不仅能够直接结合工科专业,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拓展视野。
3.有利于创新作品产生
任何新鲜事物的诞生都是从概念或者创意中产生的,在俱乐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创意,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未来各个领域填补空白的产物。从这个角度上讲,无论是工业的发展还是艺术的发展,其作品的价值与意义都是无法估量的。
4.其作品展非常具有实际价值
俱乐部实践教学成果以网站的方式展出,是其教学成果面向社会非常有效果的平台。政府、企业、各高校都可领略到各种极具创意的作品,可以极大的促进这些作品实现其实际的市场价值,最终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总结
文学艺术概论范文4
关键词:“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分组;问题设置;度
为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开展了“高中数学‘自学—讨论’式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研究。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各种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总结出“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分组的科学性
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好课堂讨论,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是组织好课堂讨论的基础。但分组不能随意,而应该注意分组的科学性。
1.小组人数的科学性
一般每组由四至六人组成比较好。人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营造合作学习的气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2.小组成员结构的科学性
小组成员的构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性别、思想状况、个性特长、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照优、中、差生的比例大约为1:2:1分配。这样,既有利于组间竞争,又有利于组内优势互补、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争取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小组成员分工的科学性
在分组的基础上,小组内部成员还需进一步进行角色分工,确定出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小组发言人等,明确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同时,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小组成员的角色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动。
4.小组成员流动的科学性
由于每个学生都处在动态变化中,所以对班级学生的分组也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最好每半学期重新分组一次。
二、拟订预习提纲的合理性
为了使学生的预习有的放矢,也给课堂讨论提供一个总体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在预习前给他们配备预习提纲。预习提纲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栗编写,做到细致、全面,其内容应包括教学目的、要求、知识点、重点和难点。
预习提纲的设置要科学合理,尽量启迪学生的思维,内容不能太繁琐,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点。
预习提纲最好以问题探究的形式逐步展开。对于难点知识,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适当地把它分解为一些小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克服难点,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预习提纲的编写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和兴趣上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编写预习提纲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照顾学有困难又考虑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数学潜能。
在预习提纲后面应设立一个疑问栏。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进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显示出一个人的创造才能。”因此,在预习提纲后面应设立一个疑问栏,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个人思考、个人发现写在上面。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和兴趣,又有利于增强学生预习的深刻性,提高课堂讨论的针对性。
三、科学设置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提问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最直接的手段。但是,教师问什么,怎样问,却有很大的技巧,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法,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非常注意科学地设置问题。
1.问题的设置要依标据本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依标据本,按照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课标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才能保证问题的准确性、针对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才能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2.问题的设置要新颖
一堂课成功与否,问题的设置很重要。只有设置的问题新颖、独特、富于趣味性,才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思考的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形成学习的期待。
3.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中
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难易适中。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无法形成认识上的冲突,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设置的问题难度太大,就会使学生产生退缩心理,失去参与的热情和信心。
4.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
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这样,既能让学习困难的同学有思考、表现的机会,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习优秀的同学有发展、提高的机会,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5.问题的设置要能分散难点
为了克服教学难点,教师要注意分解问题——把一些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始终朝着一个目标,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从而分散难点、突破难点。
四、搞好课前预习
文学艺术概论范文5
【关键词】 中学历史;文化史;文学艺术;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学习,初中生要“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适应新时代的一代人。要实现上述目标,文学艺术史教学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文学艺术史是整个文化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课堂上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却大多开展得不很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艺术史中蕴藏的丰富的教学素材没有被充分挖掘。
初中历史教师在文学艺术史的教学过程中应挖掘出哪些教育素材,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呢?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呼唤生命的情感
日常教学中,一些老师对文学艺术内容,或根本不讲,或只强调社会背景,而忽视其人文内涵,这就错失了对学生思想情感教育的一个大好机会。爱是一种生命的情感,也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所在。很多文学艺术作品都蕴含着对生命的大爱。如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的顽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熠熠生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以英雄的气魄表现了人类与厄运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梵高的《向日葵》充满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对高雅圣洁人生的追求;我国著名诗人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生命的曲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有力地控诉了法西斯对人生命的摧残。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培育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培养对生命世界的珍爱。教学这些文学艺术史内容时,教师可以精选其中最动人心弦的篇章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感受,通过深入评析,揭示其中蕴涵的理性追求和人文精神,把学生的生命情感引入更高的境界。
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我国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教育,使之感受美,理解美,进而创造美。初中生的审美观还相当模糊,什么是真正的美,如何去辨别美,都是无从而知。但靓、帅、酷等词经常出现在他们的审美字典里。通常,我国的审美教育主要集中在美术、语文、音乐等学科中,这些学科承担了美育功能的大半,但“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进行的审美教育,这种功能是其它学科难与分庭抗礼和望尘未及的。
文学艺术史的教学给学生的审美教育不只是从视觉、听觉来实现,而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到追求美、实践美的过程。如我们歌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就是为了通过美的典型和美的境界的陶冶作用和诱导力量去美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确立追求真理的意向,从而教育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认识历史发展方向,培养为人类美好理想献身的精神。
历史教材中的古今风流人物、民族精英,他们所迸发出来的思想之光和焕发出来的精神风采,为我们展示了生动感人的审美对象,他们闪光的心灵,灿烂的人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美感。从孔子首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品格到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专一奉献,从邓世昌誓死御敌,义不独生的高风亮节到谭嗣同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这些人物的形象一旦潜入学生们的内心,就能像灯塔一样引导他们前进的方向,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
古今中外名人辈出,其言行事迹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通过学习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让学生体会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学习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求实务真的治学态度;从李白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让学生为他们的傲傲铮骨而感动;老渔夫桑地亚哥证明人性是强悍的,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发掘,使历史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使学生走近历史人物,溶进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继承前人的传统美德,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在文学艺术史教学过程中,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我们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古典名著读后感评比、故事擂台赛、历史短剧表演和书法比赛等竞赛类活动,通过学生的培养,更好的挖掘出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灵活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采用,不仅增强了历史课的趣味性,而且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舞台。
总之,文学艺术史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中的作用愈显突出。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更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修养,克服各种困难,挖掘人类文明成果的教育素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断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 肖川:《教育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斐伏尔《美学概论》,第40页,转引自劳承万《审美中介论》
文学艺术概论范文6
论文捅要:本文以五年制小学艺术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基础,用系统的视角,就教学对象的培养定位、语文素质要求及课程体系展开分析,并着重探讨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若干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应当切合专业学习,以提升言语能力为旨归。
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现在的局势真可以用“战国时代”来形容一当然,这也绝非坏事,战国恰是成就诸子百家的非凡时代一正是这样一个争鸣的状态,使得许多同仁及有识之士对本课程的价值、意义及解决方案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凡的成果,为进一步的探索铺平了道路。笔者所在的学院是一所着眼于培养学前、小学师资的高职学院,本课程以两节一学年的方式开设,约72课时。笔者长期从事小学艺术教育专业的语文(相当于高中阶段)及大学语文教学,愿意解剖自身处境,为这样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大学语文的教研,提供一个案例,以供同行及研究者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小学艺术教育专业与语文素质要求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了一门新型的课程——艺术(综合),随即推出九年义务教育《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该课程的性质确定为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与经典性。为了培养与之配套的师资,2002年我院率先开办小学艺术教育专业。“定位于一专多能型的培养目标,着眼于专业与教育能力兼备的培养规格,课程结构上力求基础全面、专业凸显。”也就是说,作为小学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应该比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素质更高更全面才行”。
我院该专业培养规格有这样两条,“通过艺术各门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非艺术相关学科关联的学习实践,获得广泛的良好文化艺术素养”(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艺术教育(综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进行教学分析、反思、评价,总结的能力,文字、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的实际应用能力,能掌握学习方法,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对专业教育理论及教育发展新动态进行研究的能力”(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艺术教育(综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良好的语文素质对提高专业感受力、想缘力和表达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基于以下前提:各类艺术均与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联系紧密,语言艺术在其中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艺术的创造需要一种内在的动力,也就是说艺术类学生需要将所学的文化知识内化成情趣和气质,并与专业素质融为一体,成为专业成长助推力。
二、大学语文与课程体系
单纯地讨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容易陷入某种想当然,笔者认为不可单纯地着眼于某-(1课程,问题产生于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解决的途径也必须是建立于这样的关系之中。正所谓“广摄四旁,圜中自显”。
(一)大学语文与其它语文类课程。在我院的《艺术教育(综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文化课程中的语文类课程分别设置有语文(相当于高中阶段)、教师口语、应用写作、大学语文四门。
1.语文(相当于高中阶段)是基础课程。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要义即:使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由于学生水平因素的制约,完全按高中模式进行教学湿然有困难,好在没有高考的压力,给因材施教留出余地。笔者认为,可行的做法就是处理教材,结合学生对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思考,添加关于艺术随笔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现实中,高中阶段的教学只能使学生具备初步读写能力,准确地说,就是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还相当薄弱,认识也还处于肤浅层面。因此,在表达实践中,其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2.教师口语是-一门偏重于技能的课程。语音标准,口齿清晰是对艺术类学生的基本要求。对此,学生重视,学习热情也高。该课程以一节两学年的方式开设,同时,结合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解决普通话语音问题,此外,通过朗诵、演讲、辩论等口头一般表达技巧的培养,有效地分解了语文(相当于高中阶段)课程在口头表达训练的压力。但由于课时量少,对于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还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在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以及深刻性上还存在不足。这部分不足将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得到提高和强化。
3.应用写作,“具有很强的普适性。通过以例说‘法’、以例学‘法’,使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相得益彰”(詹昌平.应用写作·编写者的话·校本教材),同时,针对性地练习与专业切近的事务性文体写作,如串词、策划案、广告文案、调查报告、教案以及简历的制作等。有效分解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方面的压力,并与大学语文形成互补关系。
以上三门课程均在特定时间段里达成各自的教学目标,与大学语文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策略。大学语文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语文类课程体系中,在语文素质与言语生命力培养中,肩负着整合、提升、强化的重任。
(二)大学语文与专业主干课程
在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职业技能训练上,有艺术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分音乐方向、美术方向、表演艺术方向的专业主修和辅修课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业课程中有一批艺术鉴赏与艺术理论课程,如美术基础理论、艺术欣赏、艺术概论、美学原理、儿童歌曲创作(音乐方向必修)、音乐欣赏(音乐方向必修)、中外美术简史及欣赏(美术方向必修)、中外舞蹈简史(表演艺术方向必修)等。这些课程大多处于五年制的中后期,与大学语文类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使大学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与能力的总目标更具可操作性,笔者将之归结为“能说会写”四字。“能说”即面对公众条理分明地发表见解(要求脱稿表述)。“会写”即能写文章,对于小学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即属于艺术类文章的写作。一般而言,专业教师不会进行专门的写作指导,但却期望学生能“写出思路清晰且具有说服力的文章”。
一个关键,即学习者对于本专业的理论课程投入过少,将直接导致整体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成为一大难题,同时也将波及大学语文对语文素质与能力提高这一愿望的实现。
三、大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即“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是对课程实施的谋略与策划。
(一)引导正确的认识,让大学语文——母语高等教育成为言语成长的内在需求。艺术类学生通常具有这样的个性特点:性情开朗活泼,感性思维能力强,其中尤以审美感受力最为出色。此外,乐于接受新观念,热衷自我表现,注重专业技能学习,忽视人文学科的学习,纪律观念较差。表现在语文课的学习上就是学习热情不足,甚至出现排斥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不涉及个人意义,且具有某种紧迫性,那么,学习者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因此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的问题。也就是要揭示出课程与学生个人之间的意义和价值,且处于某种紧迫状态。其次,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课程,不是通过基础阶段教学就可以完成的。在教育不得不看就业市场眼色的今天,对于语文教育,尤其需要一份特别的远见与信心。
(二)“能说会写”的有效达成。应该说,“能说会写”是整个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大学语文处于高等教育中语文学习的最后时期,必然面临把关、整合、提升与运用等问题。说与写,即是应用,是言语能力的最终体现。,
1.以“人文·艺术”专题教学为线索,于具体讲授中凸显语文。(1)将讲读课时压缩至总课时数的一半,为“能说会写”训练留出余地。虽然讲读课是“见效慢”的直接体现,但精彩的讲读课却是深度阅读的示范与引领,是“能说会写”的前提。为避免陷入“内容不够深入”以及“不能引人入胜”的境地,教师须全面深入文本,找准“语文点”,才可指望学生跟随而来。因此,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进而引人入胜是大学语文讲读课的至高境界。(2)为了保证课程的精彩度,可多位教师优势互补,以接力课方式进行授课。(3)自编大学语文教材,以艺术精神、美学漫步、文化价值三个专题二十一个篇目,期望学生关注艺术之根本、审美的价值取向以及各文化形态之间变化与交流等论题。此外,在思想成熟,眼界开阔,塑造自主的人格,认识自我生存状态等方面,编选有大学灵魂、思想自由、青春呼唤、生存智慧等相关专题与之匹配。(4)通过阅读优秀文艺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使其具有较扎实的语文根底,从而能更好地学习其他专业课程。
2.以艺术类文章的写作为“会写”的日标。这里所说的“会写”——艺术类文章的写作——包含有创作,但更多的是指伴随着专业学习而进行的一系列文字表达。这样的文字表达是有层次的,低的层次是一些片段的、零散的体会、感受和理解,高的层次是较为深入的、系统的对艺术的欣赏、阐释和评论。大学语文与专业理论课程有望合力经营的即是后者。文章写作与文学创作有天壤之别,文学性写作是属于艺术思维,属于感性思维,但艺术文章写作更多的是理性思维、属于抽象思维。从事艺术文章写作,与其他文章写作一样,需要经历发现问题、搜集资料、比较鉴定、取舍定夺、深入开掘以及驾驭语言的艰苦过程,必花费脑力,发挥潜能,才可完成。教学中,需要注意的还有:
(1)使学生将写作意识渗透于日常的专业学习中。如果怀有写作的意图,那么,在专业学习中,就会更加细致地观察——一如绘画中的写生练习一般,充满了细致丰富的感受——这样的经历和意识有助于在语言书面化的时候精致地选择词汇,而不至停留于含混粗疏的措辞。
(2)消解对借鉴的认识误区。在前人研究的精华面前,初学者总是直不起腰米,不知道该怎样吸收与运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因此,学生首先要学会“转述”——即用“自己的语言和笔调叙述资料的观点,并在文中为引用的观点的来源加以说明并表示感谢”。墩师不仅应教会学生具备分辨“合法转述”与“非法转述”的区别,还应使其具备“合法转述”的能力。比如可练习从材料中提炼他人的观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这一步最为关键)。至于该如何缓解专业理论功底不深的担忧,最好的办法是先将自己的思路写下来,再查找资料并加以充实。
(3)虽说“文无定法”,但终究还是有“法”可依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语言等是文章构成要素,应遵从其基本规律。在此,笔者认为,尤其应当使学生牢固掌握的是文章写作的基本原则——清晰、精确、简练。对于文章,“清晰”意味着深入思考,分出层次,“精确”意味着察无误,敢下判断,“简练”意味着舍弃多余,直取价值。也就是说“清晰”重在分析细化,“精确”重在揭示本质,“简练”重在去除多余。
(4)搭建循序渐进的梯阶。提升艺术文章写作教学效果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使写作学习过程化。往往有这样的情形:教师刚宣布一个大作业,底下总是唉声一片。原因何在?从写作者的角度看,完成那个作业,就像要一步登天那样困难。因此,需要搭建梯阶。提倡以理性(分析性)的思维为文章思维之根本,从现成的艺术文章中练习提炼主题句与中心,并进而揣摩写作规律。有两点规律不能不熟练掌握,一是条分缕析法,即能就某一问题深入开去,分出层次。二是概括提升法,即应用所学知识,将自己的一般感受概括与提升。这一过程其实正是文字表达与专业理论融会出新的过程。